回覆列表
  • 1 # 藥事健康

    放療是利用一種或多種電離輻射對惡性腫瘤及一些良性病進行的治療,已成為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放療在射線穿透人體組織達到腫瘤前後,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對正常組織造成損傷,而身體正常組織裡增殖較快的細胞對射線敏感度又較高,從而放療易產生對這些組織的副作用。

    根據放療部位的不同,放射治療後的時間長短,放療副作用表現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全身性的和區域性性的。

    1. 全身副作用:表現為一些列的功能紊亂與失調,如食慾下降、精神不振、疲乏、噁心嘔吐等。

    2. 區域性副作用:因為放療是區域性治療,放療的副作用更多的表現為區域性的反應,這些大部分是可以恢復的。區域性副作用主要體現在粘膜和面板上。

    粘膜反應: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輕度表現為口腔粘膜紅腫、充血、分泌物減少、口乾、進食略少;中度表現為口咽部明顯充血水腫、斑點狀白膜、潰瘍形成、進食困難;重度變現為口腔黏膜極度充血、糜爛、潰瘍加重、有膿性分泌物、不能進食。

    面板:放療開始後2-3周,放療區面板會出現乾燥、發紅、燒灼感、脫毛、面板脫屑、發癢,嚴重的甚至出現水泡以至破潰。

    充分了解放療的副作用以後,相信您會問“作為患者,我應該怎麼預防呢?”是的,預防很重要,一方面為了很好地配合醫生完成治療,另一方面減輕放療所帶來的痛苦。臨床研究也證實,放療時產生的這些副作用如果有所預防或者出現後及時進行干預,透過情況下都會得到非常好的緩解。

    作為患者您能做的有以下幾點:

    1. 保持放療區面板的清潔乾淨;穿純棉寬鬆的衣服,少穿化纖衣服;減少區域性的刺激,如不在放療區面板使用肥皂及刺激性強的其他洗漱用品等;不能隨意摩擦或者抓撓敏感部位;不要使用過燙的水洗澡;不要讓照射區面板暴曬;未經醫生同意,不要在照射區面板自行塗抹各種藥膏及護膚霜,

    2. 在放療前進行口腔檢查,放療過程中及放療後用淡鹽水漱口,更換軟毛牙刷刷牙,避免進食辛辣、過硬及過燙的食物。若出現進食困難,可進食半流質及流質食物,保證熱量、蛋白質及維生素的攝入。

    腫瘤患者在出現放療相關副作用時,不必太緊張、擔心,要正確面對這些副作用,遇到放療副作用時您需要做的就是“報告醫生,做到遵從醫囑,做好放療預防工作,保持心情舒暢,積極配合醫生完成治療。”

  • 2 # 潯州康談

    放療副作用

    1.身體衰弱

    可出現乏力、精神萎靡、出虛汗、嗜睡或失眠等。

    2.免疫功能下降

    化療藥物可損害患者的免疫系,所以,大部分抗腫瘤化療藥物有免疫抑制作用。

    3.消化障礙

    食慾下降、飲食量減少、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等。

    4.炎症反應

    發熱、頭暈、頭痛、口乾、口舌生瘡等。

  • 3 # 戶外大袁

    很多人認為放療不像化療,是一種體內藥物治療,對身體產生一些副作用反應。放療作為一種體外放射線治療,應該不存在什麼副作用吧!這你就錯了,大錯特錯。雖說放療不如化療反應那麼強烈,但是放療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否則就沒有放療死得快一說了。那麼到底放療有哪些副作用呢?

    1、放射線照射後面板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急性反應表現為紅斑、燒灼感、瘙癢、破損脫屑等。

    減輕放療造成的急性面板反應的方法是:保持照射野面板清潔、乾燥、防止感染區域性面板避免刺激做到“五勿四禁一忌一不勿用手抓搓勿穿硬質高領衣服(頸部照射者)勿在強烈Sunny下暴曬勿做紅外線等各種理療;禁貼膠布或膠膏禁注射禁熱敷禁自行用藥;忌用肥皂或護膚霜洗擦;不搽刺激性或含重金屬的藥物如碘酒、紅汞、萬花油等對需要刮鬍須或刮毛髮的反應區域使用電動刮刀。

    2、無論是放療還是化療患者都會在治療過程有食慾不振的現象,一則是因為治療導致,二則就是患者的心理造成的,對於這種情況,建議患者可少吃多餐,改變烹飪方式,或者在餐前喝一小杯酸性飲料,幫助開胃。另外,研究發現,給患者補充適量的鋅和複合維生素B,也可以成功地改善味覺,增加食慾。

    3、骨髓抑制(白細胞低)的症狀,這種症狀無論是放療還是化療都會遇到,有部分患者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會在放療後的幾天內降低很多,身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降低,這種情況就是骨髓抑制。如果骨髓抑制情況嚴重,可以打升白針,如果情況尚可,建議透過中藥食療提高白細胞。比如說常見的人參皂苷r g3、靈芝、黃芪等。當然如果情況很嚴重就需要停止放療,在此期間研究發現人參皂苷r g3在放療間歇期可繼續起到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

    4、放療副反應因放療部位、劑量、病人的敏感性不同而不同。比如頭部放療設計靶區的時候會保護腦幹、晶體、內耳、視神經、顳葉、垂體等等,但病人還會出現副反應。近期可能會腦水腫,病人出現噁心嘔吐,遠期可能會腦壞死,認知功能下降,聽力下降等。放療頸部可能會出現面板纖維化而活動受限,喉頭水腫,神經黏連,等等。肺部、食管放療容易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道炎。腹部放療可能會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適。

    放療的副作用持續多久?放療之後的一些副作用,對人的傷害是非常大的,這些副作用消失的時間是因人而異的,據腫瘤科大夫介紹,通常,放療引起的副作用有2種:急性和慢性。1)放療的急性副作用:在放療後不久就會出現,並且通常在治療停止後幾周內完全消失。2)放療的慢性副作用:可能需要幾個月或幾年才逐步顯現出來,但通常是永久性的,難以消除。因此建議患者透過人參皂苷r g3等中藥輔助放療後的增效減毒治療,同時使用一些排毒的食物比如木耳,芹菜等。

  • 4 # 光一一頭一一狼

    放療的副作用一般來說還不是太大,因人而異,最主要的放療副作用是區域性面板的灼傷,比如照了頸部,頸部將來有色素沉著,皮膚髮黑,嚴重的還有破潰或者潰爛,還有燒灼感,這是外面的一種情況。嚴重的病人放療之後,還有內部傷,比如照腹部,有胃腸反應,有噁心、嘔吐;照食管,食管有炎症,叫放療性食管炎。當然有的病人很重,有的病人不是特別重,我們是可以處理的。對於面板燒傷,現在有一定的藥物都可以護理。總的來說,放療大部分人是可以耐受的,副作用是放療可以引起骨髓抑制,對骨髓造血有點影響,所以在放療時要注意監測血象。

  • 5 # 苗方春生昕時業
    放療的本質是放射線,由放射性物質(如鈷元素)或特殊裝置(如原子核粒子直線加速器)產生的強能量束。

    放射線可以損傷鄰近腫瘤的正常組織。這些副作用取決於治療區域的大小、給予劑量的大小、腫瘤距離敏感組織的距離。敏感組織是那些在正常情況下細胞分裂快的組織,比如面板、骨髓、毛囊、口腔黏膜、食管和腸道。放射線也可損傷卵巢和睪丸。為防止對正常細胞的過度損傷,醫生應設法進行精確定位放療。

    放療的症狀取決於接受照射的部位,包括:

    疲乏

    口腔潰瘍

    面板症狀(發紅、瘙癢、脫皮)

    吞嚥疼痛、肺部炎症(肺炎)

    肝炎

    胃腸道症狀(噁心、食慾減退、嘔吐、腹瀉)

    泌尿系症狀(尿頻、排尿燒灼感)

    血細胞計數減少。

    患者還可能出現血細胞計數低,導致貧血(其造成疲乏和無力)、易於瘀傷或出血和感染風險。頭頸部腫瘤放療常常引起表面面板和口腔、咽喉黏膜的損傷。醫生應儘早鑑別和治療這些症狀,使患者減輕不適並可以繼續接受治療。例如,多種藥物可以減少腹部放射療法所致的腹瀉。

  • 6 # 蛋清兒健康

    放射治療是利用放射線治療腫瘤的一種區域性治療方法,是肺癌治療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目標區域通常是腫瘤加上週圍一部分的正常組織,而且放射線會穿過一部分正常組織,因此確實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

    放療的全身不良反應主要是不同程度的疲勞乏力,一般是由組織損傷所帶來的消耗所導致。此時需要適當的補充營養並充分休息,同時進行適當的運動,以度過這段時期。此外還有一些消化道的反應,比如噁心、嘔吐、食慾減退、便秘、腹脹、腹痛等等,此時就需要及時進行飲食調節,以緩解症狀,保證足夠的營養支援,並密切注意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嚴重併發症。有些病人放療時會出現骨髓移植,白細胞、血小板等指標降低,此時需要及時對症進行升白細胞、升血小板等治療。

    除了全身的不良反應之外,根據放療照射部位不同,還會出現不同部位的區域性不良反應。肺癌的區域性不良反應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放射性皮炎:放療期間面板會出現紅腫瘙癢,隨後會產生色素沉著,並且變厚粗糙,有些部位可能會出現脫皮、水泡、甚至糜爛。此時應注意面板清潔,不要用刺激性的物品清洗,衣著寬鬆以避免摩擦。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區域性使用一些防護用品。

    2. 放射性食管炎:主要是食管粘膜損傷後出現粘膜水腫充血所致,病人會感到胸骨後燒心,少數病人會出現吞嚥困難。此時的飲食應注意減少刺激,可以用藥保護食管粘膜,如果進食困難可以根據情況適當予以胃腸外營養補充。

    3. 放射性肺炎:放射線會造成肺組織的間質性損傷,造成乾咳、胸悶、發熱等表現。因此在放射治療期間應及時根據病情完善影像學檢查,儘早發現,必要時可予以糖皮質激素進行處理,如合併感染則應及時抗感染治療。

    4. 口腔黏膜損傷:口腔黏膜對放射線比較敏感,容易出現充血、糜爛、破潰等不良反應。此時應注意口腔衛生護理並根據情況進行區域性用藥,並避免飲食及其他因素的刺激;

    5. 中樞系統損傷:見於對腦轉移進行放療的病人,會引起或加重腦水腫,此時會出現噁心、嘔吐、嗜睡、頭痛等反應。此時應嚴密監測病人生命體徵,及時充分的進行脫水降顱壓治療,並注意頭部面板衛生護理,避免抓撓。

    除此之外,還有心臟損傷、放射性脊髓病、泌尿生殖系統損傷等等。目前的放射治療手段已經較前有很大進步,上述不良反應已經大大減少,而且絕大部分都可防可控,醫護人員會根據病情進行相應的預防和處理措施。

  • 7 # 道拓體檢

    我們都知道,放療存在很多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脫髮等,那麼還有什麼副作用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看一下。

    1、發燒

    為什麼會發燒呢?這是因為放療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損害了正常細胞,因此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這是發燒的原因之一,此外發熱的情況發生,也可能是放療本身造成的組織損傷,比如腫瘤組織壞死吸收引起,也可能是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引起發燒。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體溫持續升高達38.5℃以上,應暫停放療,穩定病情。

    2、口咽疼痛、口乾

    患頭頸部惡性腫瘤的患者在進行放療時,因腮腺、頜下腺等腺體大都在放射野內,因此就導致腺體在接受了高劑量的放療後,無法分泌足夠的唾液,唾液通常會變得少而粘稠,臨床表現會病人常覺口乾。

    目前似乎沒有什麼好方法能夠改善這一症狀,建議患者在放療中注意、多飲水、補充營養等使症狀減輕。

    腫瘤治療請上“醫生線上網”預約!

  • 8 # 美中嘉和聊腫瘤

    放療是癌症治療中比較常用的方法,根據歐美國家的統計:約60%以上的癌症患者在不同階段接受放療。放療就是利用射線照射體內的癌變部位(細胞),破壞癌細胞的DNA的雙鏈結構,從而達到控制區域性腫瘤的治療手段。放療的放射線包括:X射線、伽馬射線、電子線、中子束、質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高能放射線在破壞或消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損害正常細胞,即存在放療的副作用。

    放療而副作用有時會在治療期間或者短期內突然出現,具體情況與患者的狀態、照射部位,劑量等都有有關。在治療停止後幾周到數月內會逐漸緩解;但也有患者會需要幾個月或幾年才逐步顯現出來。

    放療副作用主要集中在照射部位及周圍區域,一起看看放療都會引起哪些副作用?

    放射性食管損傷

    這種表現通常會出現在胸部放療早期,表現為下嚥痛,胸骨後疼痛,一般不嚴重;晚期嚴重損傷科出現食管潰瘍及食管狹窄。

    放射性氣道損傷

    當放射線照射氣道黏膜的劑量累計到一定程度,會造成氣到損傷,出現刺激性咳嗽等症狀,一般可以不會出現嚴重的損傷,患者都可以耐受或經過對症治療即可緩解。

    胃腸功能紊亂

    部分情況下,放射性也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表現為厭食、噁心、嘔吐,這時候可以選擇臥床休息、多飲水,促進代謝物的排洩,少量多餐,清淡飲食,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再次期間也可以使用助消化藥物和開胃藥,比如山楂等。

    發熱

    部分患者在放療期間也會引起發熱的情況,比如放療本身造成的組織損傷或者腫瘤組織壞死吸收;比如血象下降、免疫功能減退、合併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引起發熱;聯合化療或其他免疫增強藥等可使發熱加重。所以,出現發熱的情況,還是應該找到病因,對症治療,如果低於38度,可以不用退燒藥,多喝水,促進排汗排尿,如果超過38度,可以使用退燒藥;另外,隨時觀察,如果病情穩定,可以繼續放療,如果持續高燒,則應該停止放療。

    血象下降

    造血系統對放射線高度敏感,因射線對各種造血細胞的分裂繁殖受到抑制,向周圍血中釋放的成熟細胞(包括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當它們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並有一定的危害,如患者自覺全身乏力,易導致嚴重感染甚至敗血症,有出血傾向,導致內臟、顱內出血致死亡,所以,放療期間要密切觀察血象變化,如果下降厲害,還需要配合升白治療。

    面板損傷

    放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就是面板損傷,特別是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等面板薄嫩和多皺褶的部位。患者出現紅斑、燒灼感和刺癢感時,可以適當塗抹乳膏;在放療過程中,也應注意內衣要寬鬆、柔軟,放射區不要使用刺激性物質清洗,不要暴曬。

    在實際治療中單獨放射治療較少,大部分是放化療聯合進行,化療與放療都有較強的副作用,因此在治療前和治療期間都需要更多的積極準備。

  • 9 # 使用者63859711

    放化療的付作用是要命!但醫生們不會這麼說。而是舉各個要命過程的具體問題回答。這叫做科學!除非你進一步問下去。他們才回答一個不確定………有可能…………

    放化療是癌症治療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程式化操作是要命的根本原因!準確把握好放化療的劑量的節奏。才能發揮其抗癌功效!

  • 10 # 美中嘉和聊腫瘤

    在很多醫院中,對於放療裝置的稱呼是:託姆刀、射波刀、伽馬刀、質子刀等等,意思就是放射治療就像手術一般的精確。這樣的描述很好的說明放療精度,很好的控制照射部位和大小,但是並沒有表現出放療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實際上放射治療是利用射線照射腫瘤病灶,破壞癌細胞的分裂功能。這種方式自然會導致不同的副作用,比如疲勞、血象抑制、心毒性等問題,這裡僅僅介紹下放療後的消化道毒性(副作用)的相關問題。

    放療後的消化道毒性往往並不是單純針對一種癌症的治療時出現的,一般都是某一區域的消化道毒性。因為消化道從咽部一直貫穿整個軀幹部,包括食管、胃、腸和直腸等位置,不會進行如此大面積的放療。但分部位來看,任何一個消化道器官在受到直接或附近器官放療野時都會產生消化道毒性,被稱為放射炎症,如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胃炎,放射性腸炎等。

    放療對消化道產生的副作用出現時間會因不同患者區別很大,有些副作用可以發生在治療過程中就會出現(急性),有些患者則可能在放療結束後幾年才出現(慢性)。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主要是由於放療導致黏膜變薄,患者的吞嚥困難。對症治療包括暫停放療,但會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不會輕易採用。為保證患者的正常飲食,可以採用藥物(抗炎、麻醉)等進行控制,同時將患者飲食調整為清淡,便於吞嚥食物。

    放射性胃炎與照射劑量和聯合同步化療時常出現的消化道毒性是引起胃酸合成減少黏膜變薄、水腫和慢性炎症浸潤,嚴重的急性潰瘍。患者表現為噁心、嘔吐時可透過藥物進行控制;而腹痛和消化不良應採用抑酸藥物治療,包括質子泵抑制劑。

    對於放射性腸炎的問題,主要是小腸和大腸的急性損傷,發生於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過程中或治療後不久。通常會在幾周之內緩解,但會形成長期的慢性改變。在處理時應考慮暫停放療、改變食物和使用一些中藥控制便秘或腹瀉問題,部分出血患者可以增加一些雲南白藥。

    放療後的消化道毒性大部分並不嚴重,多數會隨著放療結束自行恢復,但在放射性腸炎方面有可能造成長期的損傷。這種情況醫生會在治療前進行更全面的評估,以及對可能副作用的處理。患者除做好心理應對外,還要與家人一起對飲食、生活習慣等做好調整,努力完成所制定的放療計劃。

  • 11 # 叮咚藝體

    母親放療了25次,給大家看一張放療後她的脖子被燒成什麼樣吧!

    我母親是肺腺癌,當時做模具的時候就是放射肺部,從放療的部位來看應該是從脖子這裡照射。據她的描述,前兩個周還可以,沒有感受到什麼,我在醫院周圍給她租的房子,她放療完了還和病友一起逛逛青島的海邊,買點東西。

    從第三個周開始,就感覺到脖子那裡火辣辣的,而且可能是照射到嗓子,聲音變啞了。但是醫生說了放療期間不能塗抹任何東西!

    另外一個影響是血項。放療期間造成白細胞下降,醫生主要是看中性粒細胞,只要是高於1.8,即使白細胞總數低也可以放療。所以,要及時檢查血常規。這個期間,我母親白細胞低,但是比化療好一些,再就是貧血,我一直給喝著阿膠口服液。

    因為週六日不放療,我就把媽媽接回家,第五個周放療結束,就是上面這個樣子了。我母親63歲,放療的那塊面板像93歲一樣,充滿褶皺沒有一點彈性,而且面板已經有燙傷似的結痂。

    放療結束,我就買了燙傷膏和獾油,還有木瓜膏,塗抹在被放療燙傷的面板那裡,塗抹了一個月吧,就是下面的圖片。

    我沒有PS哈,就是一直陪母親抗癌的路上時刻記錄著一些東西。

    以上就是作為患者家屬總結出來的,從19年6月發現到今天,我們一直走在抗癌的道路上,感覺自己學會了不少。學會了食療提升白細胞學會了從印度買靶向藥學會了看血常規的一些資料學會了靶向藥一些副作用的原因學會了一些中藥的作用學會了看CT片子

    總而言之,得了癌症讓我內心變得強大,對待病人要多上心去搜集資訊,像養孩子一樣,只有這樣才會有效延長病人生命!

  • 12 # 超聲介入伍海翔教授

    雖然現在放療的精確度越來越高了,可是還會出現一些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有:

    放射性皮炎:常見於頭頸部及乳腺癌放療患者,頸部面板容易出現問題,一般是在照射後的第2周開始。建議在放療前保持面板乾燥,在放療期間,避免穿戴含有金屬物質的飾品,如金項鍊、銀項鍊等;在清潔面板之後,使用醫用射線防護劑進行保護;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洗衣服或清洗面板,避免加重面板負擔;避免塗抹含有汞等的護膚品、護理精油等。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常見於頭頸部放療患者,一般在照射1周左右出現,輕中度患者表現為口腔潰瘍疼痛等;重度患者會出現口腔出血等。建議患者擁有一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勤刷牙,可以適度使用漱口水;飯後可以用溫開水或生理鹽水清潔口腔,然後含漱口腔潰瘍防護劑修復;避免吃過熱、過燙的食物。

    放射性口乾:常見於頭頸部放療患者。

    放射性食道炎:常見於頸部及胸部放療患者,如乳腺癌、食道癌患者。常見症狀為胸骨後疼痛、吞嚥困難及疼痛。患者可以吞服口腔潰瘍防護劑緩解放射線給食道黏膜帶來的損傷,建議平躺後吞服。

    放射性陰道炎:常見於婦科腫瘤放療患者,如宮頸癌、子宮癌等。常見的症狀有陰道出血、潰爛。建議患者每天在放療後,進行陰道沖洗,然後塗抹抑菌護理凝膠修復陰道損傷。建議穿柔軟的棉質或絲綢內衣。

    放射性直腸炎:常見於盆腔部放療患者,如宮頸癌、直腸癌、前列腺癌等。典型症狀有裡急後重、出血等。建議患者每天在放療後,進行直腸不保留灌腸,然後塗抹舒裡後。在不放療的日子,也需要堅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兒七歲,腺樣體肥大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