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談史論經

    不是看不懂,是沒有系統去學。學習易經要先學習八卦圖的產生,五行理論,六爻的命名規則,天地人對應,六爻之間的乘承應比等術語,八卦對應的五行,兇吉判斷等,這樣才能理解易經裡面的理論,看懂易經。

  • 2 # 易道21

    易經看不懂學不會基本有三個原因,一沒有學問的人,二沒有悟性的人,三命裡沒有華蓋星對玄學不愛好的人。看書看不懂易經,可以看臺灣曾仕強教授的易經講座影片,通俗易懂

  • 3 # 如是史社

    看不懂易經很正常,孔子時代,就很多人看不懂易經了,所以孔聖人才整了繫辭傳。沒有繫辭傳,可能後世人就根本看不懂易經了。

    好了,方法基本上就出來了,如果你想讀易經,看懂易經,那建議您從繫辭傳開始看,先看易理,懂了易經裡面的大道理再說。

    還有一篇:《尹文子》大道上下篇。這個比易經好懂,也是講的易經道理,可以去看看,作為啟蒙。

    再有:易醫同源,就是說:易經和中醫是一個源頭的,哪個源頭?河圖洛書。所以你看不懂易經,可以先看中醫書。看什麼中醫書呢?先看現代版本的中醫理論書籍,中醫醫學院的大一教科書。再看《黃帝內經》的現代語翻譯版本。再看明清註解版本。

    如果要學命理學,就看風水命理方面的書籍,大多不錯的。也是易經的普及讀物。

    實際上,論語,莊子,中庸,都是易經思想的自成一家理論的詮釋而已,所以,論語和中庸,莊子,也是易經入門書籍。

    看看儒家思想和易經的關係,或許可以給您一些啟示:

    把這些都看完了,你就可以看懂易經了。精通其中任何一門技能,你都可以開始看懂易經了吧。

    以上是我自己的學習經驗。供您參考。

    附:中國傳統文化樹圖,也可能給您有所啟示和幫助吧。見下圖:

  • 4 # 周易文化應用研究院

    易經首先是一門學問,天資特別高的人可以自學,天資不敏的人還是拜師學藝。孔子也是透過韋編三絕才知易。如果有時候能夠代替易經,易經就沒有這樣高的地位了。

  • 5 # 國學文化研究者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聽取丞相李斯的意見,為了鞏固秦朝政治思想,為了剷除儒家思想對人民的毒害,發動了焚書運動:六國史書一律燒掉,《詩》《書》,百家語全部燒掉。第二年,由於儒生對始皇不滿,又發生了坑儒事件,一共四百六十多人,在咸陽全部坑殺活埋。在這危難之際,可是孔子整理過的《易經》卻沒有燒,卻被秦始皇視為至高無上的神書,想燒卻不敢燒,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焚書而獨留《易》的故事。由此可見,沒有什麼書可替代《易經》。

    《易經》如此尊貴而神奇,但讀來費時費力,從而使大部分《易經》愛好者半途而費,一無所獲。雖如此,但也不是無規律可循。

    《易經》爻辭的寫作風格大部分引用了古詩歌。一般是先引古歌,類似比興,再作佔辭,加以判斷。古詩歌的引用使《易經》的文字富有文學意味,表達更加鮮明生動。如《中孚》有爻曰:得敵,或鼓,或罷,或注,或彩,這條寫勝利歸來後的情景,有的擊鼓慶賀,有的因疲憊而休息,有的激動得流淚,有的歡樂喝彩,給一出一個極其生動的畫面。

    再如《大壯》卦之上六爻曰: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逐。用羊入篙笆,無法進退,比喻人在生活上由於做事莽撞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宭境,很好地表達了所在爻位的吉凶喻意。

    而爻辭的吉凶判斷,則嚴格根據卦象及爻位等瓣證關係進行推理,有著極強的占卜功能。而加以歷史典故及古詩歌是為了更形象地表達含義,並且使閱讀者不要忘記周興段亡的歷史教訓。

    再如《風火人家》一卦,指文王被困囚於羑里,群臣齊心協力積極營救,從而使文王脫離困厄。與《人家》對應的《睽》卦,指段紂王一味取悅妲己,唯婦言是聽之事,初九爻指紂王性格乖戾,稱惡人,九二爻指妲己入宮之初,六三爻指紂王缺少人君應有的風度,九四爻孤立無援,六五爻指紂王荒淫無度,上九爻指付王所作所為達到天怒人怨的地步。此卦用來測家庭,國事,依同理都可斷為大凶。

    透過上敘,可以看出《易經》爻辭之內涵多麼豐富有趣,並都有一層故事演義。可見周公付出了多少心血。其爻辭不但與文王的八卦次序相統一,而且很好地概括了滅殷興周的歷史,並且引經據典,用古詩歌的形式表吉凶。全經和諧統一,渾然一體,真令人歎服。當然值得每位愛好者鑽研啃讀,那麼如何才能取得研讀成果,不使半途而廢呢?唯有以孔子的一句話相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願看官理會。

  • 6 # 暱稱暫無ing

    易經相當於理科的公式,很多公式的推導大家都不會會用就行,就像數學大家最先學會的1+1=2,實際上推導一直未能得到驗證。建議先從影象開始,把河圖,洛書,先後天八卦等影象記熟,再去被一些簡單口訣,之後推薦看杭辛齋大師的著作,慢慢研究,不要急於求成

  • 7 # 東海居士123

    易之道是祌之道,陰陽為道之簡易,因此神明信仰而陰陽化易,就是思維之道的真諦,可以看圖識字般,學成經天緯地的思維之道。所以看不懂的是正常人,以為看得懂的都是精神病,因為易道在囗囗相傳中支離破碎。

  • 8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看《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含﹤道德經>譯文》即可。《道德經》是《周易》的哲學版,《紅樓夢》是《周易》的文學版。《周易》比《道德經》《紅樓夢》九九八十一章回省略了一五得五、二五一十等與五相乘的“第五行相乘"的口訣章回,就成了六十四卦。

  • 9 # 太愚

    一、«易經»和«周易»的區別

    現在人們普遍把«周易»一書稱為«易經»,事實上,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易經»是指«卦辭»和«爻辭»,加上«十翼»,統稱«周易»。

    «易經»和«繫辭»«象辭»(«象傳»)«彖辭»等,是古人用周易模型作演繹而產生的概念的堆砌,周易模型大約在秦漢相交之際失傳,自此以後,就沒有人能夠讀懂«易經»(和«繫辭»«象辭»«爻辭»)了。

    «易經»只講結果,而不交待來龍去脈,令人如墜五里霧之中。為什麼古人不交待來龍去脈?因為«周易»成書時,人們常常用周易模型來解釋一切,用它作演繹來對照閱讀«周易»的內容,還是能夠理解的。周易模型失傳,人們當然就無法理解由這個模型抽象出來的概念和演繹出來的文字的堆砌了。

    二、什麼是周易模型?

    周易模型是古人發明的用來解釋一切的宇宙模型,由一根中軸連貫天盤和地盤而成,其天盤配置有天盤八卦、十天干、數(1-10);地盤配置有地盤八卦(現今人們誤會為文王八卦)、十二地支、二十八宿、二十四節氣和陰曆等。

    為什麼說周易模型是宇宙模型?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也就是說,宇宙是時空的概念。

    周易模型配置了天干地支、二十八宿和二十四節氣等,因此,它的天盤作圓周運動時,就可以紀時,所以,周是時間的概念。古人把天盤稱為易。為什麼?因為用天盤很容易把複雜的道理解釋清楚,容易也,是故易。天盤(易)即天空,空間是也。所以,易者空間也。周易者,時空也。

    有人會鑽牛角尖,說這個模型不過是兩個圓盤而已,怎樣就是宇宙的模型?這兩個圓盤上,有空間,有星象,有時間,有萬物,不是宇宙模型是什麼!古人那個時代,能夠做到這個程度,是非常不簡單的。

    三、周易模型的主要用處

    1.漢文字源於周易。

    古人把萬物歸類分別與八卦建立對應關係,當天盤旋轉時,這些萬物的概念就會隨天盤旋轉(“天下之動”)而產生新的組合,把這種種組合抽象為新的概念,演繹成各種符號,便產生文字。

    2.周易模型的應用產生連山易和歸藏易。

    周易模型的天盤有八卦,地盤有八卦,天盤旋轉一週,便得到八個基本卦象圖。

    過去人們不知道什麼叫做周易,也就不懂得卦象的概念,進而故誤以為六畫卦或三畫卦為卦象,這樣的“卦象”,表象能力非常有限。若死認六畫卦和三畫卦為卦象,那麼,就可以說,«周易»之中的諸多“象”的概念,就是古人造出來欺騙他們的後代的嘍。當然不可能嘛。

    天盤旋轉產生的八個基本卦象,可以用來抽象概念。但是僅依靠八個基本卦象圖,抽象概念的手段是很有限的。例如,“行”是指由此處到達彼處的概念,如果只依靠一個獨立的基本卦象,就無法表象這個概念。於是,古人就用天盤旋轉導致卦象的變化來表象諸如“行”之類的複雜概念。

    天盤旋轉的結果導致卦象的變化而得到八個基本卦象,用相鄰關係的兩個成兩個以上的基本卦象組成一個複合卦象,稱為連山象(連山一詞得來,與古人利用複合卦象抽象出一個“山”字有關)。古人就用連山象來抽象概念和演繹文字,以解釋一切。«卦辭»主要是連山象產生的概念。

    人們經過長期的周易(模型)的應用,又歸納出歸藏演繹原理。周易模型的天盤旋轉,導致天盤乾卦離開本位,天盤旋轉一週,則天盤乾卦迴歸本位,此謂之歸。利用天盤旋轉(歸)來把神所隱藏的秘旨予以破解,是為歸藏。

    歸藏演繹的成果是«爻辭»,諸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載鬼一車”等等,唯用歸藏演繹原理才能作出合理解釋。

    周易模型的應用成果當然不限於«卦辭»«爻辭»,如上述,整部«周易»都是周易模型的應用成果,而且,早期的文字,也源於周易。

    歸納起來,周易的主要作用有:一是抽象概念以解釋邏輯、現象、概念等,導致象形文字的產生;二是用來紀時;三是觀象制器;四是占卜;五是用來解釋宇宙萬物的生滅和迴圈往復;六是周易的演繹導致古代中國哲學的產生;七是古人把演繹周易模型所產生的理念用來治國。

    該書用周易模型來抽象概念,演繹文字以對«周易»展開解釋,此乃獨特的研究成果。

    該書指出,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源於古人類對宇宙和生命規律的探索,這是全新的觀點。

  • 10 # 子衿陪你說

    易經不是術卦之書,是一本富含哲學,軍事,政治等各個領域的書,易經有唯心主義的觀點,讀易經之前,不要想什麼算卦什麼的,記住這點,很多人簡單的將易經當做算卦之書,這是非常不全面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觀察一個人人品好還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