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寶影片

    如果一定要把二戰時期的美軍和德軍做個比較,那麼本人認為綜合實力更強的應該是美軍吧。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首先要說戰爭打的是什麼?應該是國力的比拼,是經濟、工業製造能力速度和士兵素質這些因素決定的。而美國應該是全面領先德國的。

    我們以海軍為例,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參戰後,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建造了150艘航母(當時的航母建造工藝比較簡單),上萬架戰機。可見其恐怖的戰爭潛力。

    不僅如此,在歐洲戰場上,看似是蘇聯憑藉一己之力獨自抗衡德國。但其實美國在參戰之前就開始援助蘇聯。據不完全統計,整個二戰期間,美國向蘇聯提供子彈、炮彈超過20億噸。坦克3000多輛,軍用汽車5000多輛。其他各種補給物資數百萬噸。這些物資對蘇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運用。

    而這些都只是美國生產的一部分,其還向英國,中國當時的國民政府提供了巨量的軍事援助。這些都是德國無法相比的。

  • 2 # 生命旅行之箭

    二戰德國和美國互為軸心國和同盟國的支柱。德國手打蘇聯,腳踹英法美加澳。美國手打德國,腳踹日本。兩個國家的實力不得不說非常強大。

    我個人認為二戰的美國的實力雖然很強大,但是有其原因的。跟其他大國比較,其實,實力差距沒有資料那麼誇張。因為美國得益於地理位置,遠離歐亞戰場的戰火,還有同盟國物資互通有無,讓各國生產力上升了一個臺階。如果英國和蘇聯遠離戰火,工業生產能力也可以上升一個檔次。不像軸心國互相坑對方,而且各自為戰。 就以美國二戰生產了100多艘航母為例,其實生產的航母只有30多艘,餘下的很多都是商船或其他船改裝的護航航母而已。 ▲美國兵工廠

    其實德國工業相比美國其實一點也不遜色,只是沒利用好而已! 德國在1935年有124.5萬臺機床,到1940年就有近170萬臺,1943年有210萬臺 1940年,蘇聯一共也只有71萬臺金屬切削機床;同期,英國大概有70萬臺機床。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雖然貴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卻也只有94萬臺機床,戰時逐漸增加到170萬臺。

    德國機床雖然多,可是用機床生產武器的效率卻又是最低下的,由於德國工業組織不力,紀律鬆懈渙散,210萬機床的龐大規模,完全被浪費了。而且希特勒過於狂妄,國家動員很晚,到1943年下半年見勢不妙才實行國家總動員。後來在施佩爾的領導下,工業實力迅速增強。 ▲德國兵工廠

    英美蘇則不然,開戰就轉入戰時經濟,國家總動員。工業其實只要有技術和資金,資源很容易就擴大規模。無疑就是多造些廠房和訓練些工人而已。還有希特勒對女性個人的看法,他認為女性更應該享受生活,生育後代,而不是投入勞動,導致德國進入工業生產的女性非常少,浪費了寶貴的人力資源。不像英美蘇,男人大量入伍,女方在後方搞生產。

    還有戰爭前期德國和美國工業份額的差距,其實是跟市場份額有關,德國市場小,海外更沒市場,所以想擴大工業份額都沒市場。

    德國技術相比美國更為出色,二戰劃時代的科技裝備大部分來自於德國。德國最致命的其實是缺乏資源,這就比美國差了不止一點半點,這也是發動戰爭的原因。如果不考慮資源這個因素的話我還是更看好德國,德國技術好,裝備先進,士兵戰鬥力強大,還有很多出色的軍官。

    這兩個國家都非常厲害,如果哪個更為厲害,我還是認為美國更為厲害,但想戰勝德國也是很難的。就像德國一個士兵所說,我們是被全世界圍毆才失敗的。如果是一個國家,哪個國家都不懼。

  • 3 # 雨後的心情l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是協約國最強的一個國家,擁有最強大的軍隊和軍事工業實力,在短短數月的時間就擊敗了波蘭,法國等歐洲強國,然而在同盟國中,美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二戰後期正是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把美國拖入二戰中來,有了美國的參與,才使得二戰勝利的天平傾向於同盟國一方。要說二戰期間美國與德國哪個更厲害些,我們還是要做下綜合的對比。我們先來看下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在二戰中,德國的陸海空三軍人數為1700萬左右,而美國的三軍總數為1200萬左右,在軍隊人數上德國佔優,然後我們在看雙方的武器裝備與產量,美國在1941年到1945年期間共消費了戰機26萬架,坦克3.9量,火炮26萬門,反觀德國在1939年到1945年,共消費了戰機14萬架,坦克2.7萬量,火炮16萬門,很明顯在武器產量上美國佔優。最後我們再對比下雙方的GDP,德國在1939年的GDP是561億美元,在1945年德國戰敗後的GDP為310億美元,然而美國在1941年的GDP是1143億美元,二戰結束後美國的GDP是2000億美元。單從兩國的GDP的對比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德國與美國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美國在二戰期間和結束大發戰爭財,在戰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

  • 4 # 毒刺劍客

    如果要論戰爭能力,當然是德國更厲害。如果美國地處歐洲大陸,美德兩國單挑,德國推平美國沒懸念。

    德國的強大主要體現在:

    第一,德國的科技先進。德國在一戰之前,自然科學領域就全球聞名,這一點在德軍武器裝備,黑科技,發現原子能和V1導彈的研製方面就能看出來。

    第二,德國國家凝聚力很強,二戰開始前,整個德國都在沸騰,希特勒是神一樣的存在,德國的婦女都願意為希特勒生孩子,德國男子都以希特勒為榜樣,宣誓效忠元首。

    第三,德軍戰術思想先進,德國將領門發明了由陸軍和空軍共同參與的閃電戰,用這種戰術,德軍半年滅掉歐洲14國。德國海軍發明的狼群戰術也很有成效,一度在大西洋海戰中佔據優勢。

    第四,德華人與生俱來的刻板性格。德華人得刻板是出了名的,做事情喜歡循規蹈矩,按要求認真完成,這種刻板的精神特別適合執行命令,尤其是打仗期間更是如此,不折不扣執行命令,會讓軍隊戰鬥力倍增。

    第五,德軍將帥的素質普遍比較高。德軍將領中的閃電伯爵曼施坦因,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沙漠之狐隆美爾,頭狼鄧尼茨,以及其他善攻善守的將帥,這些將帥素質高,具備戰區級別的指揮能力。

    再看美國,簡直不在一個層面。

    第一,美國孤立主義盛行,國內人民普遍厭戰,沒有應對戰爭得積極性。

    第二,美軍的戰鬥意志不如德軍,一旦處於劣勢就無法繼續作戰。

    第三,美軍戰術思想一般,根本跟不上德軍閃電戰得節奏。

  • 5 # 貓頭將軍

    按當初的情況來看最強的還是美帝( ̄▽ ̄)/

    以防德棍軍團突襲先鎮張圖( ̄▽ ̄)/

    避開了德棍軍團我們繼續話題

    首先,領土資源和人力基本上是一個國家可持續戰爭時間和規模的基礎力量,偌大的領土伴隨著廣袤的戰略縱深和豐富的資源,人力的多少又決定了可動員力量和戰時補員的難易程度,顯然德國都不具備,把殘疾人士和老弱病殘都拉出來都沒毛子正規軍多,明顯人力不如美帝,即便是佔領大半個歐洲,至於資源更是窮的要啥沒啥,油料從戰前缺到戰敗,沒有一天不缺油,這點遠遠和美帝無法相提並論,同時就以德國的戰略縱深也遠不能與美帝相比,畢竟當初冷戰的時候毛子就有能力在一個星期內推平西歐,以上三點德國可以是全盤皆輸( ̄▽ ̄)/

    德國戰前領土(看起來小鬍子像個省長)

    美帝領土(怕是沒辦法一天開坦克從賓夕法尼亞州跑到加利福尼亞州)

    其次我們來看工業能力和經濟水平( ̄▽ ̄)/

    這個我們從一些細節就能看到,美帝的工業能力強大到德軍霸佔大半個歐洲也無法超越,這是毋庸置疑的,美軍海軍能在打仗的時候吃冰激凌,可見其運輸能力的強大,而且一般情況下蘇軍或德軍被圍後並無法突圍時基本上就聽天由命了,但是美帝居然可以靠空投補給來實現∑(O_O;),並且美帝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個全面普及半自動步槍的國家,當德軍還在使用咔嚓一下打一發的5發彈夾的kar.98k的時候美帝已經用上汀汀汀~叮的8發彈夾的m1加蘭德了,可見其差距……∑(O_O;),在戰爭時間變長的時候德軍容易各種缺……貌似……美帝沒缺過什麼……而且美帝在同時期海軍下餃子的時候還能量產坦克,這是德國比不了的,所以在工業上德國還是不及美國。

    接下來是軍事素養水平( ̄▽ ̄)

    就德軍來說,其軍隊的戰鬥素養和訓練程度都比較高,相較於美軍更為嚴謹,意志力也更為頑強,普遍在戰鬥力上比較高,即使是在後期的東線戰場上還是蘇聯的死亡比高於德軍,至於西線的美軍在後期掌握絕對優勢下的德軍所打出的成績其實也很不錯了,由於國情所制德國也只能走精兵路線,其戰鬥力自然很強,再經過多年的戰鬥其軍事素養水平要略高於美軍

    最後是科技水平( ̄▽ ̄)/

    德軍隨著戰爭的變化科技水平也跟著變化,初期德國的軍事科技發展已經很快了,新型的輕型坦克非常適合欺負沒有戰略縱深的歐洲國家,一波閃電戰下來就得打出GG,但是打毛子的時候發現閃了幾下閃不動,畢竟蘇聯的戰略縱深大的驚人。隨後透過戰場事態慢慢出現了虎式和豹式這些重火力坦克,而且到戰爭末尾的時候德軍的科研人員隨著最後的癲狂甚至搞出了例如噴氣式發動機(最早的噴氣式飛機)v1導彈(最早的導彈)stg44突擊步槍(跨時代的步槍,現代突擊步槍鼻祖)等等甚至研發核武器(美國搶先研發成功)諸多黑科技,這些黑科技影響了後來的人,卻沒有挽救德國的最後命運,相比之下美國的軍事科技水平也很高超,但是總體還是略遜色於德國的

    總的來說在個別方面德軍強於美國,但是在總體方面尤其是戰爭潛力方面德國還是與美國差了很大一截( ̄▽ ̄)/

  • 6 # 旺旺碎冰冰365

    首先你這個問題有點寬泛了。“更厲害”的面太廣,到底是指國家實力?還是戰爭實力?

    我猜你應該是想問:雙方打起來哪個會贏?

    我認為贏家會是德國。因為在那個時期,德國更具有侵略性,美華人太惜命了,直白點就是怕死。其次德國宣傳洗腦做得太到位,軍隊對希特勒無條件服從,個人崇拜做到了極致。反而經濟實力什麼的倒是其次。

    這個理由是看潤之大帝,憑著小米加步槍能打贏制式裝備的國軍,無論經濟實力還是武武器裝備差了好幾個層次,但是打贏靠的就是思想信仰還有革命精神。

    關注:“旺星人說電競”,有趣遊戲內容等著你看呦~

  • 7 # 北京第三交通委播報員

    綜合國力美國。士兵綜合素養德國,戰略戰術思想德國,科技技術德國,兵器先程序度德國略高,地利人和美國。整體看還是美國更強

  • 8 # 炎黃軍武

    這……簡直就是送分題嘛,題主你說呢,就算德意志民族驍勇善戰,夠高大上,一輛賓士S600懟上前四後八的自卸大卡車會怎樣?

    二戰時的德國和美國,綜合國力的差距是以數量級來衡量的,實在太大了。

    當然“單挑”這種事,要看規矩,如果是美國和德國都被傳送到一片陌生的大陸,雙方接壤,那筆者還真不太看好美國陸軍的表現,即便美軍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航空隊,德國陸軍的閃電戰可不是浪得虛名,大戰一開始美軍必定會吃大虧,後面怎麼樣就看雙方拼消耗了,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但是在咱們的這一個世界裡,美國和德國隔著大西洋,德國便毫無勝算。

    跨海作戰是德國軍隊的一大軟肋,二戰爆發時,倉促重建的德國海軍只有兩艘戰列艦(尚未建成)、兩艘戰列巡洋艦、三艘袖珍戰列艦(其實就是重巡)和一些其他作戰艦艇,航空母艦為零(有一艘剛開工),潛艇五十七艘,顯然這點兵力完全不夠打一場大西洋登陸戰。

    當然了,既然是德、美單挑,想預測勝負,只要比較雙方暴兵的能力即可!

    這方面美國本土遠離戰火,即便單挑,產量也無需修正,而德國雖然不必再對抗其他國家,可以集中力量生產,但也無法再調動佔領區的資源和人力(單挑嘛),產量也沒有修正的必要。

    二戰期間,雙方軍事工業的產能資料,飛機美國227000架、德國80000架,坦克美國84000輛、德國35000輛,火炮美國510000門、德國230000門,造船美國3000萬噸、德國330萬噸,可見雙方差距之大,這還是因為二戰末期法西斯失敗已成定局,美國放緩了武器裝備的生產,否則產量會更高。

    而在工業潛力方面,形勢也一樣,年度鋼產量美國8132萬噸、德國3460萬噸,年發電量美國2675億度、德國700億度,石油年產量美國22000萬噸、德國約1000萬噸,雙方差距同樣十分巨大。

    二戰時代的戰爭,比拼的已經是綜合國力,德國在這方面無論如何無法與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相抗衡,這並非指揮官的超卓謀略、或士兵的堅強意志就能改變。

    所以結論是,如果德、美兩國憑空接壤,德國或有一拼!

    如果是在現實世界,德國必敗。

    ——

  • 9 # 貞觀防務

    德國本土由於美國領土並不相鄰,如果德國和美國越爆發戰爭的話,兩國只能依靠海軍優勢和戰略轟炸機的打擊來互相消磨戰爭潛力。考慮到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遠勝於德國數倍之上,預計美德戰爭兩年之後美國就會徹底取得大西洋和北海甚至是波羅的海的制海權。美國可以利用與英國和法國的盟友關係對德國展開戰略空襲,而德國想要接近美國本土的需要佔領法國英國以及加拿大,英國擁有強大的海軍,加拿大距離德國太遠,附近也沒有支撐德國登陸的前沿基地,德國即使冒著巨大的傷亡強行登陸並且佔領了英國本土,加拿大也仍然遙不可及。

    除此之外,二戰初期的德國雖然有戰術運用理念和兵力素質的優勢。但隨著戰爭的進行,美國表現的也絲毫不比德國差,尤其是在阿登戰役時的反應,更是直接挫敗了希特勒妄想將盟軍趕回英吉利本土的意圖。美國雖然只有89個師,但每個師的裝備編制和人員數量事實都要遠優於德國。戰爭後期美國的一個坦克營有裝備的89輛坦克甚至都要多於德國的一個裝甲師,可見編制上差距究竟有多麼巨大,但是依靠絕對的武器裝備優勢和人員素質也根本無法逆轉。

    並且,德國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德國在直接進攻美國之前會與蘇聯和英國的戰爭中消耗過多的國家實力和資源,甚至還沒有進攻美國的時候,德國就會徹底被拖死在東線戰場上。此外,在德國建立進攻美國基礎的時候,美國還可以藉助英國甚至是蘇聯的軍事基地對德國展開戰略轟炸來增加美國的勝算,也就是說,德國是絕對不可能在與美國的戰爭中勝利的。

  • 10 # 青年視紀

    無法否認,論戰鬥力,甚至武器裝備,兵員素質,乃至於科研實力,都是德軍比較強。

    可是,打仗不是打架,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比拼的是兩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德國輸就輸在資源的補充不到位和後期工業後勤能力下降。

    資源的問題,元首也無力。

    儘管元首橫掃歐洲各國,但他並沒有佔領有效的資源點。

    我們玩魔獸或者星際爭霸都知道,一開始不能秒掉對方,陷入持久戰之後,就要優先佔領各個礦點,來保證自己的發育。

    這裡說回美國,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真的是太好了。兩面環海,沒有強敵。可以自己在那裡爆兵。

    說到底,美國二戰時打贏德國靠的是蘇聯對德國的人員和物質消耗,以及美國自身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真的一吃就要吃一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