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展航母是早就有的計劃,只是之前沒現在這麼招搖罷了。
至於為什麼要取二戰軍艦的名字,這個只要翻一翻日本那些軍艦就會發現,小鬼子們良心大大的壞,他們根本就一直在延續那些名字。
比如“秋月級”導彈驅逐艦,這個名字就是二戰時一等驅逐艦“秋月型”繼承而來。
目前秋月級共有4艘,分別是20010年下水的“秋月”,2011年下水的“照月”,2012年下水的“涼月”,2012年下水的“冬月”。
“照月”、“涼月”、“冬月”這些名字也是當年秋月型的名稱,要不是海上自衛隊軍艦少,它後面還能掛出“初月”、“新月”、“若月”、“霜月”、“春月”、“宵月”、“夏月”、“花月”等一堆名字。
日本較新型的導彈驅逐艦“愛宕”也是如此,日本歷史上一共就三艘“愛宕”,一艘是當年建造的“天城型”戰列巡洋艦,一艘是二戰時期的“高雄型”重巡洋艦,一艘是今天海自的“愛宕級”導彈驅逐艦。
其同型艦“足柄號”也是二戰的重巡洋艦,當年屬於“妙高型”,今天成了愛宕級。
不過似乎你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日本人完全可以說這是用地名取的名稱,愛宕山可是京都名勝,足柄也取自神奈川的足柄山,這山上還有日本傳統的金太郎故事呢。
起先被稱為“載機驅逐艦”的出雲、日向兩艘準航母,亦在過去的舊時代擁有可以對照的身份。
一度被稱為“載機驅逐艦”的準航母“出雲”,這個名字在二戰的日軍序列中並不起眼,但它對華人絕對是侮辱性十足。
鐵甲艦時代日本就擁有淺間級裝甲巡洋艦“出雲號”,這艘船是透過甲午戰爭的中國賠款,從英國購買的。
此後它常年遊弋在中國附近,還擔當了日軍中國外遣艦隊的“旗艦”,參加過一二八事變,各種對中國挑釁、破壞、轟炸。
抗戰全面爆發後,“出雲”變成了“一等海防艦”,跑到了江面上橫衝直撞,儼然稱為日軍鎮壓華人的利器,簡直耀武揚威的不行。
到1943年時,“出雲”才作為一艘老邁的訓練艦滾回了日本國,日軍給它安裝了大量的防空設施,想讓其發揮最後的餘熱,但戰爭結束前它被美軍炸沉在吳港中。
我想問問,日本為什麼那麼多老艦名都不選,偏偏選出雲這個名字,是要噁心誰呢?
總之,這種事情在日本海自中絲毫不出奇,他們不僅繼承了舊日本的思想,還想方設法的完成著那些見不得光的傳承。
你看,日本海上自衛隊連旭日旗都沒換掉,甚至戰後負責管理、指揮的依然是二戰那幫鬼子,他們連傳承都沒斷代,在打什麼鬼主意一目瞭然。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日本根本沒有對其邪惡的軍國主義歷史反思,他們仍然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侵略史中不能自拔,整日夢想著日本仍能恢復成過去那個在東亞橫著走的帝國,卻忘記了自己是怎樣捱了兩記原子彈的轟炸。
有人說,日本今天這些個航母名稱依然可算是比較遮掩的,他們只是用了普通軍艦名,沒有將二戰那些航母的名稱,如赤城、蒼龍、飛龍、大鳳、龍驤、信濃等等用到現代的準航母上去。
是,這沒錯,有些上不得檯面的事兒肯定得做得隱蔽點,但日本現在已經不想隱蔽了,一個長期被極右翼把控的政客政府,只會滑向極端主義的深淵。
其實他們早在準航母“日向級”的時代就已經懶得去遮掩什麼了,“日向”是二戰日本的伊勢級戰列艦的的名字,後來被增大了飛行甲板,做成了可載飛機的“航空戰列艦”。
這與今天這些被稱為“載機護衛艦”的日向級準航母何其相似,都是不倫不類的東西,都懷揣了日本軍國主義昭然若揭的野心。
日向級的二號艦“伊勢號”確鑿無疑的證明了日本的態度,呵,當年的伊勢級日向號,今天的日向級伊勢號,還在做帝國海軍的美夢呢!
如今正被改造成真正航母的“出雲級”,也有一艘名為“加賀”的同級船。加賀是什麼?加賀是二戰前期日本被稱為“容積第一”的主力航母,它也是從戰巡半路改造的航母,是美國大兵在中途島拿命炸掉的鬼子船!
所以你看,合著日本人在今天的軍艦命名中下了不少小心思呢。二戰的勝利是鮮血換來的,應該時刻警惕這些法西斯餘孽的招魂。
日本發展航母是早就有的計劃,只是之前沒現在這麼招搖罷了。
至於為什麼要取二戰軍艦的名字,這個只要翻一翻日本那些軍艦就會發現,小鬼子們良心大大的壞,他們根本就一直在延續那些名字。
比如“秋月級”導彈驅逐艦,這個名字就是二戰時一等驅逐艦“秋月型”繼承而來。
目前秋月級共有4艘,分別是20010年下水的“秋月”,2011年下水的“照月”,2012年下水的“涼月”,2012年下水的“冬月”。
“照月”、“涼月”、“冬月”這些名字也是當年秋月型的名稱,要不是海上自衛隊軍艦少,它後面還能掛出“初月”、“新月”、“若月”、“霜月”、“春月”、“宵月”、“夏月”、“花月”等一堆名字。
日本較新型的導彈驅逐艦“愛宕”也是如此,日本歷史上一共就三艘“愛宕”,一艘是當年建造的“天城型”戰列巡洋艦,一艘是二戰時期的“高雄型”重巡洋艦,一艘是今天海自的“愛宕級”導彈驅逐艦。
其同型艦“足柄號”也是二戰的重巡洋艦,當年屬於“妙高型”,今天成了愛宕級。
不過似乎你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日本人完全可以說這是用地名取的名稱,愛宕山可是京都名勝,足柄也取自神奈川的足柄山,這山上還有日本傳統的金太郎故事呢。
起先被稱為“載機驅逐艦”的出雲、日向兩艘準航母,亦在過去的舊時代擁有可以對照的身份。
一度被稱為“載機驅逐艦”的準航母“出雲”,這個名字在二戰的日軍序列中並不起眼,但它對華人絕對是侮辱性十足。
鐵甲艦時代日本就擁有淺間級裝甲巡洋艦“出雲號”,這艘船是透過甲午戰爭的中國賠款,從英國購買的。
此後它常年遊弋在中國附近,還擔當了日軍中國外遣艦隊的“旗艦”,參加過一二八事變,各種對中國挑釁、破壞、轟炸。
抗戰全面爆發後,“出雲”變成了“一等海防艦”,跑到了江面上橫衝直撞,儼然稱為日軍鎮壓華人的利器,簡直耀武揚威的不行。
到1943年時,“出雲”才作為一艘老邁的訓練艦滾回了日本國,日軍給它安裝了大量的防空設施,想讓其發揮最後的餘熱,但戰爭結束前它被美軍炸沉在吳港中。
我想問問,日本為什麼那麼多老艦名都不選,偏偏選出雲這個名字,是要噁心誰呢?
總之,這種事情在日本海自中絲毫不出奇,他們不僅繼承了舊日本的思想,還想方設法的完成著那些見不得光的傳承。
你看,日本海上自衛隊連旭日旗都沒換掉,甚至戰後負責管理、指揮的依然是二戰那幫鬼子,他們連傳承都沒斷代,在打什麼鬼主意一目瞭然。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日本根本沒有對其邪惡的軍國主義歷史反思,他們仍然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侵略史中不能自拔,整日夢想著日本仍能恢復成過去那個在東亞橫著走的帝國,卻忘記了自己是怎樣捱了兩記原子彈的轟炸。
有人說,日本今天這些個航母名稱依然可算是比較遮掩的,他們只是用了普通軍艦名,沒有將二戰那些航母的名稱,如赤城、蒼龍、飛龍、大鳳、龍驤、信濃等等用到現代的準航母上去。
是,這沒錯,有些上不得檯面的事兒肯定得做得隱蔽點,但日本現在已經不想隱蔽了,一個長期被極右翼把控的政客政府,只會滑向極端主義的深淵。
其實他們早在準航母“日向級”的時代就已經懶得去遮掩什麼了,“日向”是二戰日本的伊勢級戰列艦的的名字,後來被增大了飛行甲板,做成了可載飛機的“航空戰列艦”。
這與今天這些被稱為“載機護衛艦”的日向級準航母何其相似,都是不倫不類的東西,都懷揣了日本軍國主義昭然若揭的野心。
日向級的二號艦“伊勢號”確鑿無疑的證明了日本的態度,呵,當年的伊勢級日向號,今天的日向級伊勢號,還在做帝國海軍的美夢呢!
如今正被改造成真正航母的“出雲級”,也有一艘名為“加賀”的同級船。加賀是什麼?加賀是二戰前期日本被稱為“容積第一”的主力航母,它也是從戰巡半路改造的航母,是美國大兵在中途島拿命炸掉的鬼子船!
所以你看,合著日本人在今天的軍艦命名中下了不少小心思呢。二戰的勝利是鮮血換來的,應該時刻警惕這些法西斯餘孽的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