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毛開雲

    特朗普上臺一年多來,已經退出多個群——TPP、巴黎協定、伊核協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人權理事會,還揚言要退出WTO和聯合國,甚至揚言退出北約。特朗普真的會退出北約嗎?應該說,有可能。

    一者,特朗普的最大特點是具有不確定性和反覆性。特朗普已經退出這麼多群,再退一個北約群,實在不是奇怪的事情。誰也不知道特朗普下一刻會做出什麼事情,說不定在哪個時候,特朗普發一個推特,就宣佈退出北約了。

    二者,特朗普是生意人,把利益看得非常重,甚至見利忘義、見錢眼開、利慾薰心。北約實質上是一個軍事組織。特朗普認為,美國既要為北約成員國提供安全保障,又要出很多的錢,而北約成員國完全是坐享其成,美國太不划算了。從這個角度說,特朗普完全可能退出北約。

    第三,特朗普說過,他只是美國總統,不是世界總統。如果特朗普兌現諾言,很可能退出北約。目前,特朗普因為實施“骨肉分離”等移民政策,已經弄得眾叛親離,連自己的妻子、女兒也強烈反對;因為對包括鐵桿盟友在內的國家徵收高額關稅,已經讓美國走上孤家寡人的道路。按照特朗普特立獨行的性格,美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小,更讓特朗普越來越固執。所以,特朗普如果宣佈美國退出北約,沒人會感到意外。

    不過,特朗普的總統生涯不會太長,而且很可能在11月中期選舉失敗之後,遭到美國國會的彈劾。果真如此,即使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北約,在特朗普下臺後,新的總統肯定會重新加入北約,畢竟北約是美國一手組建起來的,美國是北約的領導者,豈能輕易不當這個“帶頭大哥”?

  • 2 # 幸福地帶2

    不會的!因為特朗普只是一個財迷,要求他的盟友們增加軍事費用支出才是目的,退出北約組織,只是用來嚇唬人的。

    北約組織是一個專門向美國提供軍事戰略的國家組織,是一個美國控制歐洲的軍事聯合組織,也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且能是特朗普隨便撒野的地方。

    北約組織對美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對於美國的國家安全和世界戰略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性。想要退出北約必須要得到美國多個出門的嚴格審批方能夠退出,決不是特朗普的心血來潮就能夠粗暴的決定的。

    美國的上層精英們深知其中的利益關係,一旦退出,美國將會失去歐洲的控制權;也將會失去對抗和厄制俄羅斯的橋頭堡,未來的歐洲國家的走向就沒有美國的發言權,美國就會徹底的失去歐洲。

    美國稱霸世界,北約組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美國退出了北約,還是世界霸主嗎?顯然不是,美國只是一個世界性大國,而決不是世界霸主。

    特朗普的任性是全世界都領教了的,但是,事關美國命運的時候,恐怕就不是哪麼的容易了,退出北約組織實際上就已經關係到了美國的命運。

    美國的軍事戰略部門,全球戰略機構,參、眾兩院,恐怕沒有一個部門會同意他這麼做的。所以特朗普只能夠算是敲詐勒索用已,“退出”是一個沒有希望的事情!

  • 3 # 布衣評史

    特朗普想讓美國退出北約組織,丟擲一個口風,試探北約組織成員國的反應,這是一個戰略性的問題。雖然特朗普是商人出身的總統以利益為重。即使特朗普對國際與大國博弈政治戰略認識不足,一切以經濟利益為主軸。威脅北約成員國,想要退出北約組織,這無非是想訛詐北約成員國多出銭,從而減輕美國的軍事支出。關於這一點,國際社會對於特朗普的不確定性,說話真真假假,朝三暮四,國際社會對特朗普的不確定性作出各種各樣的解讀。即使是商人出生的特朗普總統,在政治上缺少戰略思想,但是他的智囊團隊畢竟有戰略思想明白人。儘管特朗普退出各種國際條約與各種協議,只有對於退出北約,他的團隊也會勸說與阻止美國退出北約組織。因為美國的強大,不光靠政治外交經濟美元,美國強大背後是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所以美國每次戰爭都靠他的盟友先呼後用聲勢浩大,美國如果沒有他的盟友,只剩下孤家寡人 美國的軍事力量就大打折扣。所以本人認為,特朗普,放手的口風要退出北約組織,無非是一個偽命題,別的協議甚至退出聯合國,但是我認為在軍事方面,美國不會退出北約,無非想訛詐北約成員國軍費而已。

  • 4 # 銘蘇先生

    美國當然不會退出北約了,因為北約是其控制歐洲盟友軍事力量的重要工具和載體,一旦美國退出北約,那麼在歐洲著手組建新的安全部隊之際,美國將失去對歐洲軍事力量的控制權,那麼以後美國如果採取軍事行動,那就沒有小夥伴前來助陣了。

    美國為了實現自己的全球霸權,維護其在全球經濟利益和盟友安全,目前美國在世界上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駐軍,海外駐軍人數約有37萬人。雖有部分國家承擔了美國的駐軍費用,但是軍費開支對美國來說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美國作為世界警察,在德國、比利時和歐洲地區駐有大量軍隊,也跟加拿大建立了防務合作,美國認為自己為盟友的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而盟友各國對美國的支援力度太小了,這裡的支援當然是軍費支援了。所以,美國向自己的北約盟友施加壓力,讓他們多出一點軍費。此前,加拿大在美國和北約的壓力下已同意逐步提高軍費預算。

    美國說對北約盟友失去耐心,只不過是美國的外交策略罷了,美國需要依靠北約作為自己軍事行動的工具。在以往的美國軍事行動中,基本都有北約盟友的大力協助,這樣美國一方面可以減少軍事力量的投入,另一方面就是讓北約盟友來承擔一部分軍費,如果美國退出北約了,這些好處都將失去。

  • 5 # 手機使用者59480155998

    這個問題想都不要想。歐美北約問題上發生矛盾不過是特朗普總統的伎倆。他們不會鬧掰。因為,歐美畢竟是共同的社會制度基礎,有共同的價值觀,相似的文化與類似的規則。目前的問題只是美國為美國更偉大的自身利益而率先提出的想法。但經過談判,歐洲的北約各國仍會妥協。

  • 6 # 見腫消世界

    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要退出北約,是因為北約成員國裡面許多國家並沒有遵守2014達成的共識——各成員國的軍費支出必須達到本國GDP的2%。是可忍孰不可忍,對於鐵算盤特朗普來說,不付出還想充足的享受,豈不是把我大美國當傻子使嗎?所以,見錢就眼裡噴火的特朗普抑制不住內心憤怒,寫出一封封書信——要麼交錢,美國留下,要麼不交錢,美國退出!

    這是一封敲詐信、勒索信,這些接到書信的國家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其一,特朗普只知道這些國家沒有付出足夠的軍費支出,但他故意忽略了美國得到的巨大政治收益、戰略收益還有其他的經濟收益。

    其二,美國的每次行動,都有這些成員國的身影。美國固然強大,但離開這些同事們的加油助威、搖旗吶喊,美國也是孤掌難鳴,難以成事。而這許多軍事行動,都是美國自身的政治需要、經濟需要、戰略需要...,也就是說這些同事是被迫加入,是額外支出,人員是額外犧牲,比如阿富汗戰爭。(圖片來自網路)

    其三,特朗普並不能做主。北約是一個軍事組織。他不但是在軍事行動上保證一致,在軍售上也是保持高度的統一,特朗普任性退出,美國的軍工集團一百個不答應,一千個不答應。土耳其執意要購買俄羅斯的S400,美國不惜以F35做要挾打壓土耳其,就是為了軍售不能讓土耳其破壞規矩。而特朗普惹不起軍工集團!

    其四,五角大樓不答應。特朗普是三軍統帥,五角大樓是其下屬,但是事關美國在全球的各種利益,尤其是在軍事方面,特朗普這個門外漢不得不低頭。退出北約,那些在成員國國內的軍事基地怎麼辦?那些成員國的領海海域還去不去?五角大樓的將軍們還怎麼指揮行軍打仗?這些將軍們也不是吃素的!

    其五,退出北約,美國的許多戰略利益會遭受重大損失,許多戰略觸角就失去了抓手,這讓一幫習慣統治世界的政客情何以堪?美國的政治先行,身後必然是軍事為後盾,所以國會這一關也不好過。特朗普退這退那,國會可以容忍,而一旦觸及到美國的重大安全利益,國會的老爺們一定認為“美國不缺總統,而一定缺北約”。

    國內國外都是阻力,特朗普也是“黔驢技窮”。寫寫信,敲打敲打,只想要這些國家時刻把特朗普掛在心上,還要溫柔順從聽話,讓美國這個老大當的稱心,當的舒心!退出?痴人說夢!

  • 7 # 快樂老張

    北約是美國全球線略的支點,失去北約美國在世界上將失去戰略平衡,沒有北約的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方面將失去主動權。

    特朗普猴精,美國任何組織都可以退群,北約是萬萬不能退地,

    在常規武器裝備方面,俄羅斯早己不是北約的對手。特朗普在總統競選期間和執政後多次抱怨北約成員國,在國防開支方面達不到美國2%的標準,北約28個成員國都在借美國的光。

    特朗普向北約成員國發出的威脅,主要原因,力處北約成員國加大購買美國軍事裝備的力度。美國在烏克蘭危機敘利亞危機以及伊朗的威脅上面,牽扯美國太多的軍事資源。特朗普急於與俄羅斯改善關係,就是想把美國60%的軍事資源,投入至特郎普的"印度亞太再平衡"戰略上。美國軍力東移的戰略構想遲遲得不到落實,急的特朗普火燒火燎,不能讓亞太的戰略盟友失去信心。

  • 8 # 獨釣寒江

    北約原來是個堡壘,對抗蘇聯。

    現在已經是個幌子,誘騙歐盟一起和美國對抗俄羅斯。

    今日之俄羅斯,哪裡還有力氣去侵略東歐?都是北約在拉攏東歐,俄羅斯反彈。

    特朗普之前的數位總統其實都很清楚,北約只剩下一個作用,就是讓俄羅斯產生危機感和敵意,再搞點小動作逼迫俄羅斯掙扎中犯錯。美國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制裁圍堵俄羅斯了。

    特朗普上任之後,別說北約的作用,連核武器的作用他都不認可,時不時感嘆“核武器還有什麼用”!這其實深度契合特朗普的商人特性,不見兔子不撒鷹!在特朗普看來,現在美國就是養了太多鷹,但是沒有真正的兔子可以逮。既然沒有兔子可以逮,那還養那麼多鷹幹嘛?撤回來吧!反正俄羅斯要打也是先打歐洲 ,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著,愛誰誰!

    當然,如果歐盟願意多出點飼料錢,特朗普還是願意繼續駐軍歐洲的。畢竟,有個北約在,可以繼續和歐盟講“狼來了”的故事,讓歐洲不敢脫離自己。特朗普的用意大家一看就明白,無非就是不想出太多錢嘛!歐盟不願意出太多錢其實也情有可原。畢竟北約的駐軍幾十年了沒有擋住過俄羅斯的半步侵略。因為俄羅斯就沒有主動侵略東歐。倒是北約時常派兵到俄羅斯邊界耀武揚威。歐盟其實和美國一樣的看法,養那麼多鷹,沒有兔子可以抓,幹嘛還要花更多的錢?所以美歐之間就這樣僵住了。退一萬步來說,北約哪次聯合行動,最大的收益者不是美國?在中東,所有戰爭的得利者都是美國,歐洲得到的是恐怖襲擊和難民如潮而已。在東歐的行動,比如喬治亞,反正是半毛錢利益都沒有進入歐盟的口袋,賣給烏克蘭的武器也是美華人為主,歐盟當然不喜歡跟著費勁。

    俄羅斯現在最需要的是想辦法把國內的巨量資源輸送到更大的市場,以換得更多的收入。土地的事情,俄羅斯現在肯定是不感碰的。既然如此,安全上的威脅其實非常微小。你讓歐盟怎麼出更多錢。這其實就是個換位思考問題。

    美國害怕歐盟離開美國,和俄羅斯走進。所以特朗普不會離開北約。但是特朗普需要繼續宣揚俄羅斯威脅論,以說服歐盟加大對聯合防務的開支。這宣佈撤軍就是反向宣揚俄羅斯威脅論——我走了,以後你們自己對付北極熊吧。

  • 9 # 白虎堂

    特朗普最近又拿盟友說事了,在經濟上推出一系列貿易戰舉措捍衛“美國優先”政策之後,特朗普又將目光投向了軍事防務。在這個問題上,盟友顯然更依賴美國,所以特朗普就偏偏要拿防務的問題來搞事情。此前特朗普已經多次批評北約“過時”,並指責盟友沒有履行繳納防務費用義務。現在特朗普在寫給多個北約盟國領導人的信函中,又再次提及了這一問題,並且對盟友發出警告:如果“保護費”沒有交齊,美國將會考慮調整在全球範圍內的軍事行動。

    顯然特朗普看到了北約急需美國軍事保護的事實,所以才敢於坐地起價,乃至以類似於“撤軍”的口氣威脅北約。長期以來,以歐洲國家為主體的北約一直和俄羅斯保持對立,所以歐洲的防務安全一直是北約關心的核心。美國其實是域外國家,俄羅斯的威脅對美國而言並不是很直接。但是美國要施行全球霸權,所以美國聚集北約,並且要求各國按比例增加軍費開支,以確保軍費分攤“公平合理”。

    但是對北約國家而言,美國的要求顯然不合理,因為不同國家的經濟狀況不同,不可能每個國家都以美國為標杆去擴充軍費。美國是世界上最窮兵黷武的國家,歐洲沒有幾個國家能夠做到像美國那樣。因此美國和其他北約盟國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嚴重分歧,這也使得經濟上的糾紛擴大到了防務領域。

    但是有一件事情特朗普暫時還不敢做,那就是退出北約。換言之,特朗普就算退出WTO,都不會退出北約。因為北約本身就是美國一手扶植起來的霸權體系,如果特朗普宣佈退出北約,那等同於是自己一手掐滅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確立的霸權地位。這本身就是和美國的霸權政策相違背的,特朗普再衝動也不會做出這種危急美國霸權利益的選擇。

    而且特朗普如果真的考慮退出北約,則其身邊的智囊團必然群起反對,白宮、五角大樓、國會都會對特朗普展開圍堵,因為這些利益集團不可能看著特朗普就這樣把“大好江山”給斷送掉。美國總統也是利益集團的代表,如果特朗普真的一意孤行,則美國國內也會全部站在特朗普的對立面。

    所以特朗普即使“調整軍事存在”,也是有限度的嚇唬,而不是真的要和盟友分道揚鑣。美國在北約集團中佔據的體量確實很大,但是這不代表其他國家就沒有作用。美國本身就孤懸海外,如果沒有亞歐盟國的支援,其全球霸權戰略將會土崩瓦解。因此雖然彼此經常爭吵,但是北約和美國還是互有需要、相互依存的。在可預見的未來,特朗普基本上不可能去考慮和盟友分崩離析的事情。如果真的有那一天,那整個世界格局都將會被影響改變。

  • 10 # 加特林快評

    美國對北約盟友失去耐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美國以特朗普為代表人物的極端保守派,對北約盟友失去了耐心。

    這只是美國的一個政治派系,雖然目前執政的特朗普政府是這一派系的代表,但在美國體制中政府並不能隨意改變長期國策,例如對北約發展鞏固的全面支援。

    至於特朗普能當多久總統,目前還是個未知數,因此他的派系偏好不等於美國就會輕易決定退出北約。

    畢竟北約是美國牢牢控制的軍事組織,失去北約將意味著美軍對歐洲國家的控制力大幅度降低。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關係確實日趨緊張。近期,距離北約(NATO)領袖高峰會開議不到兩週,美國關鍵媒體華盛頓郵報六月二十九日引述訊息人士的話指出,美國國防部正在評估將派駐德國的美軍部隊移往他處或撤離所需的開支與衝擊。

    同日,特朗普再度就北約經費抱怨盟國,直接點名德國等歐洲國家應負擔更多軍事聯盟支出。

    德國是美國在歐洲的最大駐軍地,駐軍人數達三萬五千人,現在卻傳來驚人訊息,美國總統特朗普考慮撤離駐德美軍。圖為六月二十一日美軍在荷蘭鹿特丹港,準備把軍事裝備運往德國。

    這如果變成現實,等於拆掉了北約最重要的一支部隊,甚至是決定性的部隊。

    美國官員透露,特朗普是在今年稍早一場與白宮及軍事助理的會議上,透露有意不顧北約盟國反對,將美軍自德國撤離。

    據稱,特朗普當時對包括約三萬五千名現役部隊的駐德美軍規模之大,深感詫異,以及抱怨其他國家在協防與北約經費上,未能做出平等貢獻。

    一些美國官員強調,此舉還只是政府內部的探討選項,並未涉及美國的北約盟國,軍方高層尚未參與其中,國防部也還沒有被委以如何執行任何選項的任務。

    考慮從北約控制地區撤軍訊息一出,白宮國家安全會議與國防部立刻口徑一致,否認白宮曾要求國防部撤離駐德美軍。國防部發言人帕宏強調,國防部會進行例行性的軍事態勢分析與成本效益檢討,這一類分析是例行工作。部分官員暗示,國防部決策人士可能會把美國政府針對北約的具體政策與態度分析評估提前,以證明駐軍德國的價值,好讓特朗普打消日後落實自德國撤軍的念頭。

    據瞭解,研究評估中的美軍改變北約地區駐地情況,包括駐德美軍大規模重返美國,以及將駐德美軍全面或部分轉移到北約另一個重要國成員家波蘭。北約會員國波蘭不但在貢獻北約經費上達標,該國政府跟特朗普也較合得來,日前還提議投入巨資打造基地,以爭取美國在波蘭永久駐軍。

    德國是美國在歐洲的最大駐軍地,是北約作戰力量最龐大的地區,美軍自二戰結束起便駐軍德國,被視為對抗蘇聯蠶食歐洲的堡壘,也是美軍從事非洲與中東任務的集結待命地,德國約負擔33%的美國駐軍成本。

    自德國撤軍的評估已驚動歐洲的北約盟國各級官員,並急於瞭解特朗普是真的有意改變美軍駐地,還是隻是要在七月十一、十二日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北約峰會前,就北約經費分攤問題放出相關訊息的談判戰略。

    特朗普上月二十九日在空軍一號上表示,德國、西班牙與法國應負擔更多北約經費,“他們對美國的所作所為並不公平”。

    特朗普上月就曾針對北約盟國在經費分攤上貢獻不均,深為不滿,點名德國貢獻不夠多;預料他在北約峰會上,可能會再度提及此事。

    目前約七成北約支出來自美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刻發票專用章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