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飄零2代
-
2 # 史論縱橫
第一,從自身條件來說,魏國未必還有這個能力;第二,從外部環境來看,他國未必會允許。
從自身條件來說,魏國未必還有這個能力戰爭都是勞民傷財,很少有能夠達到以戰養戰,春秋五霸者無不如是,魏國作為戰國初期的霸主,從某一方面來說也算是春秋五霸的延續。魏國在戰國初期稱霸五十年,打的全是錢,魏武卒的待遇和裝備都是錢,為了能夠讓魏武卒從容上戰場,並且增加從軍的積極性,魏國給魏武卒的待遇是極高的,一個魏武卒要分一百畝的土地,並且還要免除他全家的徭役和稅負。
魏武卒是一種重灌步兵,就他的那一身裝備也很值錢,大概有人認為一副裝甲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這麼說吧,以戰國時期的生產力和現在的生產力相比較,魏武卒的一套裝甲相當於一臺現在的重型坦克。
魏武卒的選拔條件很高,《荀子議兵篇》記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魏武卒宅。”就是說魏武卒有勁還能跑,而死在馬陵戰場的幾乎是魏國全部的魏武卒了。再次選拔也不止是錢的問題,而是魏國還能不能選拔出這樣的青壯年了。
從外部條件來說,他國未必會允許所謂的崛起,所謂的稱霸都是踩著別人的屍體上位的,因為,魏國的霸主地位,是用六國的仇恨鑄成的。魏國本身就處於四站之地,在稱霸時沒有建立一個可靠的同盟,相反,四處出擊,西面打秦,南面打楚,東邊打齊,北面打趙,就連家邊弱小的南韓沒事也要錘幾下子。所以,當你的實力不如前的時候,你的那些原來實力不如你的仇家都會找上門來。
而魏武卒是什麼?就是一戰時候的坦克大炮,二戰時候的飛機,二戰後的核武器,是一種超乎當時社會環境的一種職業化軍人,也是一種強大的軍備,在今天看來,美國不會允許北韓搞核武器,被日本侵略過的國家都禁止日本再次搞軍備。
我個人認為如果魏國想要真正成為霸主,進攻的方向不應該是四方出擊,而是從某一方向一直打到底,這樣才不會腹背受敵,很多人可能玩過《紅色警戒》這款戰略性遊戲,在選擇建造基地的時候,大部分都會選擇建在邊緣的地帶,這樣別的國家來攻打的話,建立一條防線就可以了,如果腹背受敵,就需要建立兩條防線甚至更多,這樣其實每條防線都變弱了。
從秦國的統一戰爭來看,秦國正是在征服了後方的巴、蜀和義渠之後,才開啟了東出的程序,一旦東出受阻,立馬退回函谷關,縱觀六國多次合縱抗秦,沒有一次突破函谷關,就是沒有傷及秦國的根基,所以秦國才能夠完成最後的霸業。
-
3 # 淡看閒雲67569133
很簡單,你要知道一個魏武卒需要多少錢,一個魏武卒除了盔甲,武器,裝備,還有賦稅,田地上的各種優待,這也是魏武卒戰鬥力的基礎,再者魏武卒訓練時間太長,沒個十年八年真心練不出來,戰國時候幾乎連年大戰,根本也沒有足夠得時間給魏國,所以就是一沒錢二沒閒這麼簡單
-
4 # 大秦鐵鷹劍士
魏武卒是戰國時代的第一支重灌步兵,是魏國李悝變法後的軍事產物,是名將吳起一手訓練出來的可戰之師。魏武卒在巔峰時候有三十萬之眾,他們西擊蠻秦,南伐荊楚,東擊大齊,內滅中山國,還伐韓攻趙,是一支有著優良傳統與強悍戰力的軍隊;魏武卒的覆滅跟孫臏、衛鞅有直接關係:孫臏用謀略消滅了魏武卒主力及主將龐涓,衛鞅則把最後的一支魏武卒全殲於河西。
為什麼魏國沒有重建魏武卒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後來居上的秦銳士是天下精兵楷模,魏武卒已成明日黃花,不足效仿;其二、魏國霸權衰落,割土賠款,沒有足夠的財力重建魏氏武卒;其三、魏國處在四戰之地,無年不戰,無月不攻,沒有時間重建魏武卒。當然前兩條是主要原因,第三條是次要原因。
魏武卒一直都是魏國的國之重器,士兵待遇是很高的,一人當兵可以全家不餓,且有良宅一座,良田三畝,一妻一妾,僕人若干;如果立有重大軍功,那麼爵位與富貴不可限量。魏國前三代半國君勵精圖治,農業發達、商業繁榮、文化昌盛,政治先進,是國富民強而軍隊善戰。魏國憑著雄厚的國力與戰爭掠奪所得,可以供養起魏武卒。魏國伐趙,齊國透過桂陵之戰擊敗魏軍;魏國又伐韓,齊國透過馬陵之戰消滅了魏軍主力,包括上將軍龐涓。兩次大敗下來,魏國元氣大傷,經濟嚴重受損;當此之時秦國變法功成,大良造衛鞅親率秦國新軍伐魏,在河西與魏武卒野戰一場,魏軍全軍覆沒。秦國趁戰勝之威,逼迫魏國割土賠款,魏國喪土丟師後,經濟更加困難,為避秦軍鋒芒,遷都大梁。
秦國新軍在野戰中擊敗魏武卒後,天下驚呼為銳士,從此各國都效仿秦國銳士來練兵組軍。齊軍是消滅魏武卒主力的軍隊,為何天下不效仿齊軍呢?原來齊國技擊之士在野戰中是打不贏魏武卒的,齊軍能戰勝魏武卒有60%的功勞在於孫臏採用了謀略,他們是利用馬陵山地地形偷襲並圍殲了魏武卒的。秦國崛起後,時常攻伐三晉,魏國首當其衝;而魏國又經常跟別的國家爭奪土地,因此魏國沒有時間也沒有財力來重建魏武卒。
-
5 # 使用者94738516596
三家分晉,戰國初期,魏國一家獨大,這個時候的魏國主要的就是靠著吳起的魏武卒,打遍天下無敵手。陰晉之戰也是讓魏武卒一戰成名,以五萬人對坑秦國五十萬人,結果還把秦國打的大敗,此後也是在吳起的帶領下,一步步蠶食了秦國的河西之地,並且吳起也是當了第一任的郡守。當時魏國可以同時幾線作戰,也都是因為有魏武卒,魏國也是出於四戰之地,所以也是一直不停的和別國在打仗,當時魏國可以和齊國,趙國,南韓,秦國等等作戰,也是無一敗績。很多人都說如果魏國當時一直把重心放在對抗秦國的話,那麼秦國早就被滅了,但是魏國和秦國作戰的同時又把矛頭指向了中原,和齊國,趙國去打了,也是讓秦國得以喘息。可以看到當時的魏武卒有多厲害,但是就這樣的軍隊,到了魏惠王手裡也是敗完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也是直接導致了魏武卒的滅亡,此後魏國也就沒有出現魏武卒了,那麼為什麼後來不重新建一支魏武卒呢?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體質不一樣了,春秋時期都是以貴族體質為核心的,那時候的土地,人口都是屬於某些貴族的,但是到了戰國就不一樣了,而且魏國也是率先做到了這一點,那就是讓軍隊直接歸國家統領,也就是說君王才能擁有軍隊,土地。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軍國主義,而這時候土地都歸國家所有,那麼魏國也是有足夠的賞賜給這些魏武卒。但是到了戰國中期以後就不一樣了,這樣的體制已經不新鮮了,沒有吸引力了,而且當時的秦國在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就已經完全的進入了封建社會,魏國也是開始大量的人才流失。
還有就是無力支援了,戰國初期魏國之所以可以支援十萬人的魏武卒,因為當時的魏國,確實太強大了,魏武卒其實就是和僱傭兵差不多,完全就是為了利益,在他們眼裡只有金錢和權利,魏國一開始也能夠給他們提供,魏國也是這一直在擴張,所以能夠滿足這隻吞金獸。但是到了後期隨著吳起去了楚國,魏武卒本來的戰鬥力就下降了很多,也是沒有了當時的統治力。魏國由於四面樹敵,處處被打,國土也是日益縮小,在這樣的情況下已經無力支援了。
而且作為全民皆兵的戰國時期,其實魏武卒也是不合適的,龐大的軍費開支就是最大的問題,除非只有不斷地進攻,不斷地擴張土地,人口才能滿足他們。只要稍微停下來那麼這支軍隊也就失去了戰鬥力。
-
6 # 當狗容易做人難
三家分晉中魏國分得的土地遍佈在今天的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多個省份,魏國處於四戰之地,四周強敵環伺,因此憂患意識極強。魏國開國之君魏文侯為了國家強盛,在政治上任用李悝、翟璜為相,進行變法,使得國力強盛;在軍事上任用吳起進行軍事改革,建立魏武卒征戰天下,成為戰國第一強國。但是僅僅數十年後魏國衰落,強悍的魏武卒徹底消亡再也沒能重建,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魏武卒是純粹的重灌步兵,對於兵源的選拔、訓練極端嚴苛,一旦戰損不能輕易的補充。魏武卒的建立者吳起堅持兵不在多而在精,因此合格的魏武卒要能穿三層重甲、揹著十二石強弩、拿著長戈、腰帶利劍、攜帶3天的口糧半天強行軍一百多里,這對於士兵的體格要求很高;另外魏武卒有專門的教頭,負責教導士兵單兵作戰、陣法訓練、編隊訓練等作戰技巧,常常進行實戰演練。吳起的嚴格要求鑄就了魏武卒的強大,也使得魏武卒培養的週期很長,在桂陵、馬陵等戰役大規模戰損後,想重建魏武卒最少要10年時間。
其次魏武卒是建立在豐富的物質基礎之上的,魏國國力日衰,養不起魏武卒。魏武卒執行的是募兵制,士兵完全由國家供養,花費極大;另外每一個魏武卒能夠分到百畝的土地,士兵的家人也都免除徭役和田宅稅;魏武卒立下戰功不但自身能夠得到爵位,就是家人也能受到獎賞。魏武卒是靠國家國力的支撐,是國家的沉重負擔,魏國中後期戰敗不斷,割地賠款,根本無力再次培養魏武卒。
再次魏國統治階層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樹敵無數,各國不願意看到魏武卒重建。魏國傳到第三代國君魏惠王的時候,魏惠王沒有長遠的戰略規劃,在合縱和連橫之間變來變去,依仗國力四處開戰,與齊、楚、韓、趙、秦五國都發生大戰,在雄厚的家底也頂不住這麼消耗;後來魏國先後大敗於齊、秦、楚三國之手,魏武卒損失殆盡,大將龐涓戰死,太子申、公子卬、公孫痤等人被俘。魏國樹敵太多,一旦出事各國都落井下石,不斷壓制魏國發展,不給魏國休養生息、重建魏武卒的機會。
最後魏國中後期政治黑暗,貪官橫行,魏武卒的獎懲體系被完全破壞,沒有人願意當魏武卒了。魏武卒作戰勇猛是因為全家生活有保障;軍隊之中賞罰分明,一旦立功能改變社會地位。魏國中後期政治腐敗,權勢人物侵吞民田,土地兼併嚴重,魏武卒分配的百畝土地根本難以保障,全家生活困難;另外魏國軍隊之中賞罰不明,獎賞懲罰全看關係,部分軍官中飽私囊,剋扣軍餉,魏武卒再也不是一個高貴的身份。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下降使得越來越沒有人願意當魏武卒了。
-
7 # 浪里爾
魏國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在戰國七雄中率先實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在軍事上,著名的魏武卒便是那個時代中最為精銳和彪悍的步戰士兵,其在戰國前期魏國名將吳起的訓練和指揮下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
關於魏武卒,《資治通鑑·秦紀一》中有如下記述,透過孝成王、臨武君與荀子之口,對魏武卒的選拔標準及弊端進行了闡述:
荀卿曰: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是其氣力數年而衰,而複利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是故地雖大,其稅必寡,是危國之兵也。譯文:魏武卒按照一定的標準選拔。選擇士卒時,穿著三層鎧甲(或者就是重甲的別稱),能開拉力為十二石的弓弩,揹負著五十支箭,再加一把戈、一隻頭盔和一支劍,攜帶三天的口糧,半天的時間裡要急行百里路程;達到這個標準的便為魏武卒,即可被免除徭役,並分得較好的田地和住宅。但等到士兵數年後年老力衰(無法作戰時),而之前給予他們的好處卻無法剝奪,擇勇授田這種制度不易完善。所以魏國的地域雖然廣大,賦稅必定寡少,(魏武卒)這樣的軍隊便是危害國家的軍隊了。
可見,魏武卒選拔嚴格,戰鬥力強,但卻是附帶著巨大物質刺激為前提,並且魏武卒無法保障生產,長此下去魏國土地收入將大量縮減。
當桂陵、馬陵等戰役損耗了大部分魏武卒精銳後,魏國元氣大傷,這支曾經天下無敵的重灌步兵幾乎不復存在了。從擇勇授田制開始的近幾十年時間裡,相比其它強國,魏國逐漸田少賦薄,而重建魏武卒耗資巨大、成本高昂,並且軍隊組織性和作戰經驗短期內也難以迅速提升;此外,相比於商鞅變法後秦國計首授爵的虎狼之師,魏武卒曾經壓倒性的戰力優勢也不復存在。
-
8 # 超然視野
魏國並不是沒有打算重建魏武卒,而是組建魏武卒是一個非常耗費財力又極為重視機遇的事情,魏國是戰國時期第一個開始變法的國家,那個時候魏國身邊的各國都沒有進行變法,也就是沒有嚴酷的周邊軍事壓力,進行變法和組建魏武卒也有的是時間和精力!
而到了龐涓戰死,魏武卒消耗殆盡的時候,魏國周邊已經發生了變化,這個時候東邊齊國,身邊的南韓,北邊的趙國、南邊的楚國和西邊的秦國都進行了變法,又或者在都受到變法強軍的魏國的欺凌,若變法之前關注不夠,此時也是虎視眈眈!魏國哪怕組建一支像樣的軍隊都會遭到周邊的國家的圍攻和提防!
何況那個時候的魏國面臨的不僅僅是周邊大國的提防,更為嚴峻的是他必須時時為了存活而努力,夾在大國之間只有苟活的份!
當然組建魏武卒也是一項耗資巨大的事情,關於魏武卒,《資治通鑑·秦紀一》中有如下記述,對魏武卒的選拔標準及弊端進行了闡述: 荀卿曰: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可見魏武卒的選拔和待遇是相當嚴苛和豐厚的,魏國此時已是病入膏肓狼狽自保,哪裡來的這些資源重新組建魏武卒?
-
9 # 歷史哨聲
在回答魏國為什麼沒有重建魏武卒之前,
先看看魏武卒的標準:《荀子 議兵篇》: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裡。中試則覆其戶,利其田宅。”全身甲冑、拿12石之弓弩(石為弓弩的拉力,一石36公斤拉力,即360公斤拉力)、揹負50只箭和戈、戴冠帽、帶佩劍、帶三日口糧,以這種裝束和負重在半天內跑一百里,完成即為合格,成為魏武卒。
這個標準,放到現在,就是特種部隊的選拔考核標準。下圖為魏武卒裝備圖:
吳起為什麼能夠建立魏武卒,更多的是因為吳起這個人的守信、執行力強悍、創新精神、嚴謹等性格和精神。1、守信。兩件事情可以體現:吳起離開衛國對母親說過做不到一國卿相絕不回家,而吳起母死不歸正是吳起守誓言的證明;《韓非子》記錄吳起曾和朋友約定晚上到家裡來吃飯,結果吳起就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朋友來了才一起吃飯。
2、執行力強悍。《韓非子》記載了吳起休妻的故事,雖然有兩種說法,但都是一種意思:不符合標準,就驅逐,絕不留情。而《史記吳起列傳》中那個嚎啕大哭的母親的話,證明了吳起長年身體力行和士卒同甘苦,也是吳起執行力強的證明。
3、創新精神。大名鼎鼎的魏武卒,就是吳起創立的。吳起以“內修文德,外治武備”為核心的治國之道,也是吳起融合了兵家和儒家思想的產物。吳起用信義引導百姓攻佔秦亭的故事,也是其創新的證明,後被商鞅變法時立信所採用。
4、嚴謹。《韓非子》記載的吳起休妻說明了吳起的嚴謹。
以上的兩點,就是關於建立或重建魏武卒的兩個軍事上的要求:一、挑選嚴格,絲毫不注水,以客觀事實為考核結果,不存在人為操縱的可能性;二、主將必須守信、執行力強悍、對細節嚴謹。
魏國魏武卒在吳起之後,又在龐涓的率領下,北攻打趙國邯鄲,東和齊國、宋國進行桂陵之戰、馬陵之戰,西在河西、上郡和秦國作戰。在四方作戰中,魏武卒漸漸因為戰爭失敗而淡出歷史。
現在來說戰國中後期為什麼不能重建魏武卒:1、魏國國力衰落,無法承擔幾萬魏武卒的重甲裝備、訓練成本、軍餉成本,因為一個魏武卒的成本太高:當選為魏武卒除了可以得到田地獎勵外,還被免除他家人的徭役和稅賦,所謂一人當兵,全家光榮;
2、魏國失去河西和安邑等山西部分土地後,也失去了鐵礦產地,這導致所需的重甲裝備沒有足夠的鐵來滿足需求;
3、魏國在龐涓之後就沒有名將,特別是沒有一個能夠嚴格落實魏武卒挑選條件、做到守信、執行力強悍、細節嚴謹的大將;沒有類似吳起、龐涓之類的大將,是魏國無法重建魏武卒的人才因素;在吳起的魏武卒理論中,最關鍵就是治軍。治軍的關鍵在於將軍。即便有符合魏武卒條件計程車兵,沒有符合的將軍,也沒有用,即所謂的三軍易得,一將難求。
4、有觀點認為封建領主制度被地主制度所取代,導致魏武卒的經濟基礎被破裂也是導致魏國無法重建魏武卒的觀點,並不正確。因為無論是秦國、齊國、楚國這三大強國都和魏國一樣存在封建領主制度被地主制度取代的歷史背景,但他們的戰力併為因此減弱。因此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5、從魏國曆史來看,在魏惠王之後,魏國一直是被秦國和齊國、楚國削弱的物件,想要重建魏武卒是有心無力;只有在魏安釐王時期才有可能重建魏武卒。
魏安釐王是魏文侯、魏武侯之後魏國唯一一名中興之主。《韓非子 有度》對魏安釐王是讚歎有加:
“魏安釐王攻趙救燕,取地河東;攻盡陶、魏之地;加兵於齊,私平陸之都;攻韓拔管,勝於淇下;睢陽之事,荊軍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荊軍破;兵四佈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安釐死而魏以亡。”魏安釐王之所以能夠讓魏國得到休養生息十幾年,就在於齊國被五國破齊之後,秦國主要的目標轉移為趙國和楚國,對於魏國放鬆了軍事壓力。但魏安釐王十幾年休養生息的給魏國積聚勢力,在信陵君魏無忌盜符救趙而被打破。也就是說,魏國很有可能得到30年左右的休養生息時間,重振國力,重建魏武卒,但因為信陵君的救趙而被打斷。
信陵君成就了他自己的信義,但重挫了魏國的根本利益——折斷魏國重振的中興之翼。因小失大,這就是信陵君救趙對於魏國的意義。
在沒有足夠的強勢國力,魏國魏武卒自然而然的也就無法重建。
總結:魏國無法重建魏武卒的原因大致有三:1、魏國被齊、秦、楚三國三面夾擊,沒有時間和空間,更沒有足夠國力去重建魏武卒,魏安釐王時唯一的重建魏武卒的機會被信陵君揮霍了;
2、魏國失去陝、安邑等產鐵地區,無法滿足魏武卒所需的龐大用鐵需求;
3、魏國沒有類似吳起、龐涓的堅持治軍、嚴格嚴謹的大將,缺乏組建和訓練魏武卒的人選。
-
10 # 君山話史
魏國武卒的起源,一般認為起自吳起。在《吳子》一書中,有吳起與魏武侯的一段對話,吳起詳細分析各諸侯國軍隊的優點與弱點,最後總結道:戰勝敵人的關鍵在於自己的實力要足夠強大,自己的防禦要無懈可擊。吳起強調魏國軍隊必須要有超強的戰鬥力,要有“虎賁之士”,要有“力能扛鼎”、“搴旗斬將”的勇士。這些勇士要透過選拔得到,同時要愛惜、器重他們。
吳起所提到的由勇士組成的兵團,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魏國武卒”。在魏武侯與魏惠王時代,武卒是魏國得以縱橫天下的殺手鐧。為什麼武卒非常厲害呢?只要看看它的選拔機制就知道:武卒的錄取辦法,士兵要身裝三套甲衣,身背五十支箭,扛一把戈,戴上盔帽,掛一把利劍,攜帶三天的乾糧。在全副武裝,超重負荷下,必須要在半天內強行軍一百里,若達不到要求,立即被淘汰出局。除此之外,還必須要有拉開十二石強弓的力氣。
大家想想,武卒裡的每一位成員,都是體能超強的運動員,這樣的素質上戰場,其威力可想而知。魏國處於四戰之地,地理位置非常不利,有點類似歐洲的德國,但是在戰國初期能縱橫天下,靠的就是高度發達的軍國主義與尚武精神。
可是武卒後來衰亡了,衰亡的時間大約是在魏惠王的後期。原因是什麼呢?
君山總結一下,覺得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魏國的軍事思想出現重大變化,武卒戰鬥力下降
在魏惠王上臺時,魏國的軍事思想仍然沿續吳起時代的精兵思路,精兵就是以武卒為主力,重視軍隊的質量,數量上並不很多,總兵力估計不超過十萬人。然而,隨著戰事越來越頻繁,魏惠王與趙、韓、楚、秦、齊等強國不斷纏鬥,需要越來越多的兵力。在魏惠王發動邯鄲之戰時,總兵力已到三十六萬;到了魏惠王晚期,魏國兵力更是擴張到令人吃驚的七十萬。軍隊人數一多,很明顯軍隊的素質就根不上去了。故而魏惠王時期的“武卒”,其戰鬥力與吳起時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其二,馬陵之戰,魏國武卒遭到毀滅性打擊
荀子曾說:“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齊國的精銳部隊稱“技擊”,遇到魏國的武卒就打不過了。在戰國初期,魏國基本上是壓著齊國打,魏國士兵打心裡十分看不起齊國士兵。
後來龐涓與孫臏鬥法,為什麼龐涓兩次都中了孫臏的埋伏,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看不起齊國軍隊。所以孫臏用了減灶法來迷惑龐涓,龐涓就中計了,因為他認為齊師遇到魏師,出現大批士兵逃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然而龐涓卻忘了一件事,此時魏國的武卒,已經不是當年吳起手中的武卒,濫芋充數之下的魏國武卒,已經蛻變為一支平庸的部隊了。
在馬陵之戰中,魏國的總指揮是太子魏申以及名將龐涓,可想而知主力便是最精銳的武卒。然而,在這一劃時代的戰役中,魏師卻被齊師橫掃,十萬大軍灰飛煙滅。這一仗,大約把魏國的武卒給毀了。
其三,魏國武卒制度存在致命的缺陷
實際上,魏國武卒的消亡,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這一點,著名思想家荀子早就看出來了。荀子在《議兵》一文中,對武卒制度的缺陷有一針見血的分析。
為了讓武卒保持高昂的鬥志,解除經濟上的後顧之憂,魏國政府給予極大的優惠政策。只要被選拔入武卒,就免除其家的徭役,免收其田宅稅,即便是他年老了,這個優惠政策依然有效,不可以剝奪。也就是說,只要進入這支特種部隊,經濟上的優惠是終生制的。武卒享受的待遇,是高得不能再高,所以在建立這支部隊早期,大家都非常拼命,保持強大的戰鬥力。
然而,荀子卻看到極危險的一面:“是故地雖大,其稅必寡。是危國之兵也。”當武卒的人群越來越大時,國家的補貼越來越高。每多一名武卒,國家就要少收一家的稅收,所以國家再大,稅收也會不斷下降。當國家的稅收入不敷出時,請問靠什麼來養這支軍隊呢?
所以從魏武侯到魏惠王,隨著時間的推延,魏國政府的財力越吃緊。財力不夠,又要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頻繁作戰,軍隊數量不減反增,進一步加劇財政緊張。在這種情況下,武卒制度根本無法維持,不收稅不行。當武卒免稅的制度無法施行時,就意味著武卒的制度也走向終點。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桂陵 馬陵之戰後魏武卒精銳盡失,主將龐涓戰死,魏國從此走向了衰落。戰後魏國河西之地盡失,中山國早已復國。魏國土地大為減少,一定成度上限制了兵員的招募。其次財政不足,要知道當時的武卒全家是免除徭役和勞役的並且還要賜予屋舍。再次武卒在多次大戰後精銳老兵損失殆盡,隊伍失去了中堅力量,重新培養,訓練很艱難,需要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而魏國本身格局處於四戰之地沒有條件,周邊國家也不會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