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小堯茗居

    康熙帝的二十四個兒子當中最具有話題性的就屬於十三阿哥胤祥了,受寵、冷落、圈禁、掌權、親王、身後鐵帽子王等等,是雍正年間,乃至後世值得一提的人。

    十三皇子胤祥從心底就沒有爭皇位的心思,康熙爺的十三阿哥胤祥最值得讓人佩服的是“忠誠”二字,為人處世有擔當。

    人們對十三阿哥胤祥有這樣的考語:

    他讓女人們為之動容,男人們都會說一句“好”,他在他父親康熙帝的眼裡志慮忠純、嫉惡如仇,在雍正帝的眼裡他忠公體國、才幹卓著,在世人眼裡十三阿哥胤祥是文武雙全、俠肝義膽。

    愛新覺羅.胤祥生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滿洲正藍旗人,有傳言說其生母是土謝圖汗蒙古部落公主寶日龍梅(二月河《雍正王朝》有描述)。

    據記載:十三阿哥胤祥,年少的時候既愛好文墨且繪畫藝術高超,又精於騎射,曾經打死過老虎,這在滿洲人眼裡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由此常常隨侍父皇康熙帝的左右並曾經跟誰康熙南巡。

    由於其母死的早,自小與四阿哥胤禛一起在宮中長大,所以兄弟二人的感情比較特殊的深厚,可能與互相瞭解的透徹有關吧!

    然大起必有大落,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廢掉的時候,胤祥受到了莫須有的牽連,由此失寵於康熙帝,直至到康熙帝去世。(至於失寵的原因正史沒有詳細記載)

    根據民間傳說與二月河的作品所描述,就是因為十三阿哥掌管兵部的時候派兵血洗江夏鎮、殺害與太子發生姦情的康熙帝的妃子鄭春華有直接關係,因故圈禁多年。 可是有清史學家糾正說,根本就沒有圈禁,只是失寵而已。 綜合資料及野史看,十三阿哥胤祥自小開始就十分聰明的,且性格豪爽,這樣的性格是不適應競爭皇位的,我想十三阿哥胤祥自己也會清楚這一點的。

    即使康熙帝圈禁了他,也不是莫名其妙的說法,一定是在保護與磨礪這位俠肝義膽的十三阿哥胤祥。

    到了雍正王朝,十三阿哥胤祥的輝煌達到了鼎盛時期,因為在康熙帝與雍正帝的政權交替之際,十三阿哥全力支援保全雍正帝的新生政權,使雍正帝在一定的時刻轉危為安。

    在雍正朝,十三阿哥胤祥曾經擔任的職務有;加封和碩怡親王、議政王大臣、總理戶部大臣、總理京畿水利事物及監理軍務大臣等等。

    怡親王胤祥死後,雍正帝為了表彰其功績,遂得鐵帽子王,世襲罔替,配享太廟,身後的榮譽可以了,何必去坐那又苦又累的皇帝。

  • 2 # 該死的風

    胤祥是康熙比較喜愛的一位皇子,人品也屬不錯領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九子奪嫡的大戲當中,能領兵打仗的。也就是老大老十老十三老十四這四位了,剩下的多不能真正的上陣領兵。而且老十三重兄弟感情,對於老二是忠心也好是私情也好。但九子奪嫡當中說道一心只為老二能活下來,把他當成真正兄長的也就是老十三。還有其算得上宅心仁厚,也是當時有名的俠王。好打抱不平遇見壞人總喜歡,幫助弱小者。這些是他的優點,康熙因為這些而對其算是另眼相看。但這些優點對於一個兒子是好事情,但對於一個國家的儲君來說就不是那麼合適的人。對於封建王朝的君主,怎麼可以講義氣?義氣行為只能是個人行為,這樣的一個人如果當了儲君也是不能很好的治理國家的。鋤強扶弱就更是萬萬要不得的,當時社會形態有這樣一個皇帝會影響清廷的統治。所以說老十三是一個好人,也是康熙眼中的好兒子。但對於九子奪嫡來說,這樣的人是輸在了他的優點之上

  • 3 # 老陳有話要說

    《雍正王朝》裡面十三阿哥確實出身高貴,只是比嫡子太子稍微低一點比外公是四輔臣之一遏必隆的十阿哥出身還要高貴。可是康熙皇帝的儲位並不是以出身來找的,皇位是隻找對的不找貴的。

    十三阿哥雖然在《雍正王朝》裡面眾阿哥身受讀者喜歡的阿哥,可是皇位還是腹黑一點比較好。十三阿哥被成為俠王,因為其嫉惡如仇而且對眾兄弟以誠相待的原因也身受康熙喜愛。康熙也評價過十三阿哥因為其性格原因嫉惡如仇不懂變通所以可為將才不可為帥才。十三阿哥可以成為新皇的左膀右臂而不可為新皇。如果其做為新皇做不到雍正那樣的隱忍不發,做不到在隱忍中一步步掃平自己的對手。只會讓朝堂更為動盪國家更為不穩,俠王也沒法面對康熙後期的國家的隱疾。

    雖然十三阿哥解除圈禁以後手拿金牌令箭控制豐臺大營兵馬,可以有所作為。可是想想康熙為了控制隆科多而留下的兩道聖旨也可以明白康熙也會留下相應的人選來保證豐臺大營兵馬聽從新皇安排。更不要說九門提督隆科多控制京城所有要道宮門可謂是雍正的門神保證了雍正的順利繼位。最關鍵的是十三阿哥的性格也決定他只會保證四哥的順利繼位,真心輔佐新皇。

  • 4 # 伊耆角木

    這個要到原著裡找答案,說出來可能有的人不信,其實在二月河的原著裡,十三爺的母親就是《康熙王朝》中的寶日龍梅!所謂出身高貴,就是說胤祥的母親是蒙古公主。但是按照原著,後來寶日龍梅出家了,所以胤祥從小是沒媽的孩子,自然不招待見,沒有自己的勢力。

    在二月河的原著小說《康熙大帝》中,寶日龍梅這個名字不常用,一般叫她阿秀。她從草原逃到中原向康熙求助,在進宮前並不是像電視劇那樣遇見了大阿哥胤禔,而是遇到了書生陳潢,兩人有了感情,但是並沒有發生什麼。

    後來,康熙並不知道此事,將阿秀納入皇宮封為貴妃,改名章佳氏。後來章佳氏生下十三阿哥胤祥。而陳潢投奔了河道總督靳輔,成為了一名治河的官員。但是,由於靳輔、陳潢的治河方略比較獨出心裁,而且耗費比較大,許多官員理解不了。以郭琇、于成龍為代表的言官上折彈劾二人,後來二人被下獄治罪。此後,于成龍接替靳輔治河,但是毫無成效,事實上證明靳輔陳潢的辦法是對的。康熙最後對靳輔重新重用,終於治清黃河。

    但是,靳輔提出也為陳潢洗清罪名重新啟用的時候,康熙因為懷疑陳潢和阿秀有不清不楚的關係,心生妒忌,沒有及時為陳潢脫罪,等到陳潢從獄中出來已經病的奄奄一息,雖然後來康熙後悔了,但為時已晚,陳潢病逝。阿秀知道後怨恨康熙,出家了。

    所以說,在後來的《康熙大帝》第四部分“禍起蕭牆”以及《雍正皇帝》第一部分“九王奪嫡”中,康熙都覺得愧對阿秀。而胤祥因為從小母親出家,自己是個沒媽的孩子,備受其他皇子欺凌,只有四阿哥胤禛對他好。於是,胤祥決定肝腦塗地報答胤禛,為其奪嫡充當馬前卒。而康熙因為愧對阿秀,對胤祥有一種既心疼又不忍心多見的矛盾心理,所以才會有題主引用的那段康熙說胤祥出身尊貴的話。其實,再尊貴也沒有用,畢竟阿秀離開了。

    當然這是小說,歷史上貴妃章佳氏跟陳潢沒啥關係。至於為什麼胤祥無緣儲位,那也是因為後宮尊貴的妃嬪太多,章佳氏並不太高貴,而自己年紀也不是很大,沒辦法跟幾個年長的哥哥角逐,所以選擇依附四哥胤禛,幫助他奪位,至死不渝。

  • 5 # 不藥的花花世界

    《雍正王朝》那個俠肝義膽很特別的男人,就是十三阿哥胤祥了。英雄仗義,俠士風流,他都佔全了。他和十四阿哥胤禎可以說是康熙皇帝那麼多皇子中能文能武的兩位。

    十三阿哥胤祥生於1686年,其生母是敏妃章佳氏,滿洲鑲黃旗人。他14歲時敏妃去世,由德妃代為照料,也就是四阿哥後來稱帝的雍正的母親。正因為如此,他們的關係一向要好,親密無間,甚至超過了四阿哥的同母胞弟十四阿哥。

    康熙皇帝很喜歡十三阿哥胤祥,自13歲的胤祥第一次隨康熙去盛京謁陵後,直至以後的10年間,康熙皇帝經常出巡時帶著胤祥,包括4次下江南。

    直到後來一廢太子之後,康熙對十三阿哥發生了很大變化,胤祥的地位一落千丈。康熙王朝的九子奪嫡可以說是血腥殘酷,激烈程度為整個清代之最。皇子們謀多皇太子之位,朝野大臣各附一黨,多派勢力明爭暗鬥。十三阿哥胤祥捲入漩渦,與勢孤力薄的四阿哥結成一黨,並且關鍵時刻肯效死命。

    後來康熙懲處參與九子奪嫡的皇子們,將皇長子、二阿哥和十三胤祥同時圈禁。為救四阿哥,胤祥大包大攬將罪責攬到自己身上,使四阿哥得以開釋,擺脫干係。若不是捲入了黨爭,康熙皇帝可能會給他一個很不錯的政治前程。直到四阿哥雍正即位,他才得以成為雍正王朝的二號人物。

  • 6 # 鳳凰7186

    感謝邀請。從《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來說,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一,一開始十三阿哥胤祥和四阿哥胤禛都是太子的人,而太子立儲比較早,所以這時候不會有爭太子的想法,後期太子被廢,轉而擁護四哥胤禛,那是他對胤禛感恩戴德,因為在其小時候別的阿哥都欺負他,只有胤禛保護他,親近他,為了四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二,十三阿哥胤祥人稱俠王,說明他是一位重義氣,講感情的人,對於官場中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自然是不屑一顧,所以對爭奪太子自然不感興趣;三,十三阿哥胤祥雖然出身高貴,其他阿哥出身也不差,比如大阿哥胤匙,十阿哥胤峨等,而在一眾皇子中,胤祥的能力並不出眾,他多是隨胤禛辦事,很少獨當一面,所以並不得康熙的特別器重。綜合以上,我認為十三阿哥是和太子一位無緣的。這是鄙人的淺薄見解,各位有何高見,歡迎指正!

  • 7 # 忠肝義膽嶽老三

    十三爺胤祥母親是草原上“喀爾喀公主”寶日龍梅,所以胤祥也有一半的草原血統!而他也繼承了草原人熱情慷慨,俠義豪爽的性格,這種性格為他沉浮跌宕的人生寫下注腳!十三爺一生跌宕起伏,寵愛與軟禁並重,掌權共追封一色!在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之前,胤祥是很受康熙寵愛的,跟隨康熙爺四下江南,甚至讓他一個人去泰山祭典,這都是莫大的恩寵!這一方面是康熙對他母親的愛,另一方面也是源於他自身的性格!

    胤祥素有俠名,急公好義,懲奸除惡!而他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的很明確,他沒有想過自己成為繼承人!從小他就和四哥胤禛的關係是最好,因為從小沒有母親,就是四哥一直庇護著他,當然,他對四哥也是絕對忠誠,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無論何時,他都是把自己定位一個小跟班,因為他明白自己有輔佐之才,沒有統帥之能!

    前期,他就是和四哥一個戰線,支援太子胤礽,當八爺胤禩把競爭公開化,他的性格弱點暴露無遺,急躁魯莽,不夠穩重!有些好心人辦壞事!導致在太子二次被廢之時,他受到牽連,被康熙圈禁!隨後十年,十三爺不受重用,沒有任何封賞!這就是康熙最好對他的態度,相當冷落!

    其實,康熙也是別有深意!為了讓胤祥更加成熟穩重,為了讓他成為一代棟樑之才,必須讓他經受心智的磨練!而這十年,確確實實讓胤祥有很大的改變,當四爺胤禛登上大寶時,第一件事就是釋放胤祥,掌管豐臺大營!當然,胤祥也不辱使命,成功保證了四爺初期的權利順利交接!

    一代王朝的打造,不光得有一代明君,還得有有能力的臣子去輔佐!而在胤祥因操勞過度而死去以後,雍正追封他為 “鐵帽子王”,世襲罔替,並且讓他名字從“允祥”恢復本名“胤祥”,兄弟裡面只有十三爺一個有這個待遇!雍正這個意思也很有深意,開始他們是有君臣之別,而恢復本名就是說明十三爺是他心底唯一真正認可的兄弟!

  • 8 # 想念天空再藍些

    年輕一點的時候總喜歡看《康熙王朝》總覺的陳道明在正大光明殿怒斥群臣時的霸氣是何等的威武。也因為那種捨我其誰的帝王氣概而折服,這種濃重的陳式風格一度讓我覺 的豔羨。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慢慢覺的《雍正王朝》的優秀程度遠比《康熙王朝》來的更加深刻和韻味十足。

    如果說《康熙王朝》是康熙個人的成長史。那麼《雍正王朝》就是國家的發展史。

    康熙更注重軍事方面的事情、雍正講述的是政治方面的東西。

    正因為這樣,【雍正王朝】才更加說明政治比戰爭更加殘酷。往往只是細微處的細節就要挖空心思的去揣摩,這不得不讓人更加身臨其境,況且在演員上的選角與細膩之處也刻畫的非常有感覺。

    如果概括整部《雍正王朝》,那就是【九龍奪嫡】。而所謂的九龍奪嫡就是

    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這九為阿哥為了皇位而明爭暗鬥的故事。

    這裡我們不牽扯歷史和小說,就單單講電視劇。

    在劇中其實真正有奪嫡之心的人應該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餘的阿哥只是作為別的阿哥的爪牙或者助力。

    而在所有阿哥中,最讓觀眾喜愛的莫過於十三阿哥胤祥。

    十三阿哥胤祥的母親就是流落江湖尋仇的寶日龍梅,被康熙爺發現後納為后妃,生下了十三阿哥胤祥。從血統上來說,皇十三是正統的蒙古土謝圖部的繼承人,是實實在在手中有兵權的人也代表了蒙古勢力。

    所以就出身來說胤祥的確也算高貴。

    胤祥從小受眾阿哥欺負,幸得四爺(雍正)庇護,長大成才。後來追隨四爺到處當差,在為數少有的四爺黨中,他是鐵桿。而胤祥一直在電視劇中有俠王之稱,而其秉性又嫉惡如仇,為人仗義,性格直而不易曲。在某些方面很容易情緒化,更容易被人利用。這也是因為他個人太看重感情。

    他自己從來沒有奪嫡之心,他力推他四哥上位,其主要還是為了大清江山。因為他對八哥黨的所作所為尤為痛惡。

    如果說有比他四哥更優秀的阿哥,他依然會支援那個人。

    因為在大是大非上面胤祥還是能看清的。就像之前他也算太子黨的人,但因為對太子的所作所為與無能而慢慢寒心,雖然他還有著為兄弟兩肋插刀的義氣,卻已無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拗。在他看來不行就是不行。這與感情無關。

    而劇中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

    康熙問張五哥你覺的在眾多阿哥中誰最好。

    張五哥說是三十阿哥並誠實的說:“因為十三爺為人心懷坦蕩,行俠仗義。從不暗中算計人。”

    但同時張五哥又說:“人最好卻並不一定要當太子,老十三人太直,又不會轉關,還容易輕信別人,所以他人雖好卻當不好太子。”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胤祥無緣儲君,除了他個人不想爭外,還有他阿瑪不想他捲進這個是非裡面,甚至說胤祥只能作為一代賢臣而不能作為一代聖君。

    畢竟孤家寡人不是那麼好當的,權術亦不是那麼好玩的。

    一個心軟的人,念舊情的人,總會在關鍵時候掉鏈子。

    就像即使鄔思道提醒老十三不要和太子摻和,也不要答應太子任何事。

    可老十三依然扛不住熱血上頭意氣用事。

    所以康熙一直把老十三作為未來皇帝的助手在培養。他這個人性格雖然招康熙喜愛,但卻不是當皇帝的人選。

  • 9 # 歷史假專家

    胤祥在眾阿哥中,是難得有一身正氣的皇子,被大家尊稱為“俠王”,忠肝義膽,剛正不阿。

    1.他和胤禛從小就在一處長大,都是沒有娘疼愛的孩子,倆人惺惺相惜,一同輔佐太子。

    一開始胤禛的母親德妃因為身份地位很低,所以沒有德妃撫養,而且被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所以從小母子關係不親密,而胤祥雖然出身高貴,但是卻因為少年喪母,所以總是被其他皇子欺負,胤禛對這個幼弟很是保護疼愛,胤祥又屬於那種有恩必報的性格,所以對自己的四哥很感恩,所以他也追隨哥哥輔佐太子。

    2.胤祥雖然出身好,又是俠王,然而卻不是做皇帝的最佳人選。

    胤祥深知哥哥們為皇位爭奪做了許多見不得人的事,所以他應該也不願意為了爭奪皇位耍什麼手段,而且他自認為沒那個本事做皇上,他覺得皇位還不如四阿哥來做,他了解胤禛的脾性,知道他做了皇上,將來天下會是什麼樣子。

    3.在廢太子事件中,胤祥把所有的罪責都攬在了自己身上,康熙把他圈進養蜂夾道十年,導致他徹底失去了爭儲的機會,當然他根本無心皇位。

    胤祥基本就是追隨雍正的腳步,唯四阿哥馬首是瞻,所以他根本就不會去爭奪帝位。

    康熙也知道胤祥為人忠厚,做個賢臣尚可,做皇帝不狠心,天下恐將大亂,不知他將胤祥軟禁是不是處於保護他的原因,因為胤祥說話太直,如果繼續讓他在奪嫡的漩渦裡攪和,很可能會丟了性命,不知道這是否算作另一種保護。

  • 10 # 484973241

    《雍正王朝》裡面十三阿哥用康熙的話來說母親出身高貴,比八阿哥的出身要高貴很多。因為八阿哥出身的問題康熙一直對其有所偏見。按這樣的道理子憑母貴的十三阿哥應該有希望繼承大位。

    十三阿哥素有俠王的稱謂,蓋因為十三阿哥嫉惡如仇對眾兄弟能夠做到真正的兄弟情深。這樣的性格能夠稱謂很好的兒子但是不腹黑的帝王不是一個好帝王。而且十三阿哥嫉惡如仇不懂得隱忍這樣就不能成為好的皇上,不懂得隱忍的新皇就沒法收拾康熙晚年形成的亂局。

    康熙需要的是真正的懂得做事的政治家成為接班人,十三阿哥的性格決定其只能為將才不可為帥才。十三阿哥最好的歸屬就是新皇的左膀右臂,有了他新皇才能更好的治理天下。

  • 11 # torrent8899

    不是胤祥不想當皇帝是康熙不同意認為他不適合。康熙對諸子能力都不是很滿意,最喜歡孫子弘曆。這是選胤禛登基最深層次原因。

    老十三確實最有條件傭兵謀反,但康熙個人能力太強沒有給諸皇子任何謀反機會。老十三印象英年早逝也算鬱鬱而終。

    最後,歷史中胤祥確實喜歡四哥胤禛忠心不二,雍正也是一代明君,算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吧。

    中國百年屈辱史根本原因就因康熙自視天高金戈鐵馬足以平天下放棄最新科技發展的結果。雍正則不同勇於創新接受新事物,何奈在位時間太短活活累死。最喜歡雍正這個皇帝活得長點中國歷史應該可以因他而改變。乾隆活的長也有建樹比以後皇帝強,過處和康熙一樣阻礙中國科技強國的歷程也算一罪人!

  • 12 # 炒米視角

    多年以後,再來回答這個問題,又有了不同的感悟。每個人最終的歷史成就與評價,最終靠得還是自己的努力,出身高貴與否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在《雍正王朝》中,十三爺胤祥的人物刻畫顯然是非常成功的,前期奪嫡過程中,一個忠肝義膽的俠王,後期在接受十年牢獄之後,沉澱蛻變為一個關鍵時刻總能力挽狂瀾的“常務副皇帝”,成了雍正艱難改革的定海神針。

    在正史中,胤祥最終從一個貝子成為鐵帽子親王,可以算得上是逆襲成功的,其在雍正朝的地位以及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但胤祥前半生並沒有劇中的俠王那麼風光。

    《雍正王朝》給胤祥設定了一個非常高貴且強大的背景,那就是他的外公是蒙古喀爾喀大汗,明裡暗裡配合著《康熙王朝》,暗示他就是“寶日龍梅”的兒子。甚至他被康熙囚禁時,也是關在“理藩院”的。清朝的理藩院是專管蒙、藏、回等少數民族事務的。這就更加坐實了他的蒙古背景。

    但實際上胤祥的母親章佳氏出身非常卑微,只是內務府的包衣,一生都是外妃,根據康熙皇嗣撫養政策,連撫養親生兒子的資格都沒有。康熙死後,她被升格為皇貴妃,完全是雍正看在胤祥的面子上,才母以子貴的。

    其實《雍正王朝》再怎麼編劇,人物設定如何改,但終究不能違背胤祥當不了皇帝的史實結果。所以他的背景設定成有蒙古背景,既符合滿蒙聯姻一直貫穿清朝的基本史實;又因為這點,恰好犯了康熙忌憚防範外戚的忌諱,而被排除出了選嫡的視線。

    其實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在選嫡的過程中,對每個皇子都做過相應的考量,只不過比起胤禛和胤禩那條線,都算是輔線。康熙對胤祥的忌憚恰恰也是因為在劇中,他對胤礽的不分青紅皂白的死忠,這一點讓康熙又愛又恨,最終因為張五哥一句“好人不一定適合當皇帝”而化解了。

    正史上,胤祥出身不高,而且從未進入康熙選嫡的視線。早年受寵,其實康熙對每個幼年皇子都有過寵愛記錄。卻因為告狀胤礽窺視康熙行營,而被康熙忌諱,從而被圈禁,但僅僅不到一年時間,並沒有劇中十年之久。

    胤祥的身體從小就不太好,有遺傳性疾病鶴膝風(骨結核),所以實際上雍正繼位之前,他的存在感並不高,也沒有俠王之說,更沒有奪嫡當爺,控制豐臺大營,帶兵勤王一說。因為康熙是暴斃,他當時應該和其他皇子一樣,什麼情況都不知道,一直到隆科多宣佈胤禛即位,他才知道從小教自己數學的四哥當了皇帝。

    雍正當了皇帝以後,跟幾個兄弟關係特別差,因為大家都覺得有貓膩麼。只有胤祥不畏人言,選擇堅決站在四哥一邊。出來主持工作,成為了“常務副皇帝”,這是胤祥身份變高貴的開始。

    實際上康熙的絕大多數兒子都有才能,而且都不是小才,如果兄弟齊心,雍正後期不至於那麼累,但是往日千般好,一旦你為君來,我為臣,拆臺的就太多了。雍正又是個直性子,對老八老九的恨,那簡直綿綿無絕期。被抄家,被改名。

    而對肯站在他一邊,幫他的胤祥則寄予了無限信任,賦予了極大的權力。而胤祥又是個極懂分寸的人,所以雍正一朝,胤祥幹了很多實事,皇帝又信任,百姓又愛戴,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胤祥的身體本來就不好,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最終走在了雍正的前面。

    雍正也給了他和他後代最高的禮遇。清朝一共12個鐵帽子王,排除前期8個拿命換的,和後期3個慈禧的裙帶關係。他是中期唯一恩封的。

    而且還一門兩封,兒子除了一個不削爵的世襲親王外,還又給了一個郡王。而康熙死的時候,胤祥不過是個貝子罷了。可以說雍正夠對得起胤祥的,而胤祥給後代掙的榮華富貴,也絕不僅僅是拿命換的。

    所以胤祥的出身是否高貴,在這過程中,並不重要。真正高貴的是老十胤禟,那是遏必隆之後,結果又怎樣?

  • 13 # 國內壽命最高優力膠墊

    這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說的清楚的,人的一生屬於哪個位置都是天註定。我就是高科技小作坊的老闆,沒有大作為,但我滿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挺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年五一小長假首次連休5天,你打算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