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皇漢武

    1、什麼人能上朝?

    古代官員能不能上朝,不一定是按官品幾階來區分的,而是按照你是不是京官來劃分的。以明朝為例,明朝的朝會分為大朝賀、朔望朝和常朝,只有皇帝特別下旨免朝,否則所有京官都得上朝(六品以上必須上朝,六品以下不強迫),清朝則規定四品以上京官上朝。

    為了防止沒有資格上朝的人員混入朝堂(就算你是一品大員,但卻並非京官,同樣不行),明朝給上朝人員發放牙牌,無牌者不得入宮;此外還要求各衙門要按月攢造上朝官員的門籍,由宮門守衛處負責核查上朝人員,以及統計是否有人失朝。所以,古代的官員如果遇到公差外出或者病假,都需要提前到門籍處申報。

    當然,也有個別時候由皇帝特許,一些外地官員也能參與朝會。

    2、站立順序

    一般來講,上朝官員的站立順序是按品階高低來排的,而且通常文官一列,武官一列(文左武右)。比如清朝時,親王、貝勒、一品大員通常站在殿內,其他官員依次後排,遇到上朝人數較多時,二品、三品官員可能就要站到殿外了。

    當然,這個順序並沒有那麼嚴格,畢竟古代的官員經常有升降級或者部門之間來回調動的情況,朝班順序有時候也容易混亂。明朝萬曆年間,就發生過閣部官員和一個監察官員互爭位次的情況。

  • 2 # 老照片

    “上朝”又稱朝會,是皇帝親自主持的最高國務會議。不同朝代對於朝會的規定也有所不同。唐代的早朝主要分為大朝會、常朝和維持時間較短的五月朔朝會,明代朝會分為大朝賀、朔望朝和常朝,清朝則分為大朝、常朝、御門聽政。其中,大朝會一般是重大節慶日舉辦的禮儀性活動,常朝或清代的御門聽政則是處理國事的會議。

    關於“上朝”官員的資格,一般來說,凡在中央各機關供職的官員, 一定品秩以上,或有職務所規定,必須參加。如唐朝規定“凡京司文武五品以上及供奉官、員外郎、監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參。”而到了明朝,又建立了識別身份的牙牌制度和清點人員的門籍制度,以此保證該朝參者皆入宮上朝,又能防止無朝參資格者藉機闌入。等到清朝後期,隨著奏摺制度的發展以及一系列官制的改革,這種上早朝的現象就逐漸消失了。關於官員的站位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定的“潛規則”。一般會按照部門所屬和品秩高低來排列。

  • 3 # 混跡在網路的日子

    這裡說一下各品級的官員的上朝規定

    六品至九品在京文武官及前朝帝王后裔——每個月初一、十五二日參加朝會。

    一品至五品在京文官、門下和中書二省中的六品以下官員(主簿和錄事除外)、監察御史、太常博士、尚書左右司及六部各司員外郎——每天都要上朝(所以他們被稱為常參官)

    三品以上在京武官(也就是十六衛將軍和大將軍)——三天上一次朝(所以他們被稱為九參官)

    四品和五品在京武官及各折衝府入京守衛皇帝的官兵——五天上一次朝(所以他們被稱為六參官)

    在國子監及弘文館讀書的學生——每一季上一次朝

    入朝參見皇帝的王爺們——每天上一次朝

  • 4 # 孤城影隨

    據大明會典記載: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凌晨3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 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 到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皇帝駕臨太和門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時,相當於臺北時間的05:00至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時就會在午門外等候,即臺北時間03:00時至05:00。 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並不是像電視連續劇那樣每天都要上朝,但康熙、雍正、乾隆這幾代英主卻是天天坐朝。

      首先,我們先來明確一下明代早朝的定義,明代的朝會分為三種,大朝,朔望朝,常朝。在明朝可以說凡是所有在京官員,不論官職大小一律由上朝的義務,凡是來京述職的外省官員也必須上朝。所以說明朝的早朝是一件極其壯觀的場面,一次上朝的人有上千人。據記載成化二十三年一次失朝的官員就達到了1118人。明朝上朝的人數不可謂不多。當然很多都是站班的不能與皇帝直接溝通。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

      唐早朝的時間,七點到八點左右。

      唐前期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職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參;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員外郎、監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參”(《唐六典》卷4《禮部》)。每日朝參就是常參,一般不用擺列儀仗,也無大排場,是真正的行政日。參加者稱常參官,人數少而級別高,都是五品以上職事要重者。

      清朝的規定是:一品(包括正、從,下同)官可以站在殿內(應該是太和殿)朝見皇帝,二品官站在殿門口外面,三品官在更外面。三品以下沒資格。

    萬曆

      至於早朝的人數,並不是確定。因為清朝除有品級的官員外,還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男爵相當於二品,子爵相當於一品,其餘的都是“超品”。除此之外還有各個王爺(親王、郡王、貝子、貝勒)。這些“爵爺”並沒有被要求去早朝,但是也有早朝的資格。 還有就是各省的督撫,提督等,具備早朝的資格,但是由於身在異地,因此雖然位列一、二品,但是也不早朝。

    一般按品級排,左武右文。漢代時:三師三孤第一,三公第二,諸侯王第三,大將軍、驃騎、車騎、衛將軍其次,九卿其次。郡守上朝,應該在九卿之前,刺史的話,在衛將軍之後,唐代,三師三孤,第一,尚書令,中書令,門下侍中、御史中丞其次,三省副員,御史臺副使其次,諸侯王其次,六部其次,九寺三監其次。刺史,節度使來朝的話在三省之後。

  • 5 # 士說新語

    這個問題問的太寬泛了,比如說在西晉以前,還沒有施行九品中正制的時代,根本不存在幾品官的問題,這又怎麼算?

    從朝會的角度而言,分為大朝會,常朝兩種。大朝會一般在正旦、冬至和萬壽節時舉行,屬於禮節性的朝會,在京官員除了維持日常工作的幾乎都能參與,規模很大,但大朝會並不是議論政事的。

    另外一種就是常朝,一般又分為早朝和午朝。而早朝的歷史極其悠久,延續了3000年之久,公認始於西周。而早朝和午朝又合起來被稱為御門聽政。

    實際上,朝會這種制度,在皇帝處理政務上並不佔據重要地位。比如隋唐時期有政事堂,政事堂才是處理國家大事的主要場所,在政事堂裡議事不太注重形式,君臣之間相處也比較寬鬆,對於禮儀沒有過多講究,皇帝也不會張口閉口就以“朕”自稱。

    而隋唐以後,比如明代,處理國家大事的主要形式是先有奏摺,然後皇帝再根據事情的的具體問題,召集內閣閣臣,再加上司禮監秉筆太監議政,清代主要是有軍機處。

    反正這屬於一個小團體的議事形式,一般只有宰輔重臣,以及各中央衙門的一二把手,以及具體涉及政務的相關官員才能參與。

    其實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弄清楚到底哪些人必須朝參。洪武初年給賜朝臣的公服、朝服、受賜予者達到了2813人,按照道理這些人都能朝參,而在宣德六年(1431)的一次早朝中,文武官員沒來參加的居然有500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一次失朝官員達到了1118人,這些人都是當注門籍、每日赴朝的,可見上朝官員相當龐雜。

    按照這兩個資料,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那就是明代早朝至少也是千人以上的規模。

    那麼我們接下來就理一理,明朝京官的品級。首先是皇宮的輔臣,宗人府正一品宗人令加上左右宗正和左右宗人,還有一個宗人府經歷司經歷正五品。然後就是三公三孤這樣榮譽頭銜,其次是東宮輔臣,從太子太師到太子賓客,一共7人,最低正三品,太子詹事府,從詹事到正字,一共31人,詹事正三品,然後正字從九品.

    明朝中書省在胡惟庸案之後被廢掉,所以就不說,接下來是內閣,一般六個人,開始只是正五品,後來不斷完善,閣臣一般會兼任六部尚書或者侍郎,人數大致維持在6個人左右。

    接下來是六部,六部之中吏部一般有13個職位,從正二品吏部尚書到正六品的主事;戶部人數稍多,有品級的從正二品戶部尚書到從九品的戶部廣盈庫大使,一共85個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戶部管錢嘛。

    禮部從正二品禮部尚書到有品級的六品主事一共15個人;兵部從正二品兵部尚書到從九品副使一共31人。刑部從鄭瑞嬪刑部尚書到從九品司獄39人;工部從正二品工部尚書到從九品大使一共57個人。

    下面接下來說一下五寺:太常寺正三品太常寺卿到從七品的奉祀一共19人;光祿寺從三品光祿寺卿到從九品大使一共19人;太僕寺從三品太僕寺卿到從九品監副一共11人;鴻臚寺正四品鴻臚寺卿到正九品署丞一共13人。

    另外就是都察院從左都御史到監察御史人數不固定,主要是左右都御史和副都御使以及僉都御史經常會作為加銜授予巡撫,總督這些不在京的地方大員,大概人數加起來超過120人,至多不會達到150人,最低品級是正七品的監察御史。通政司從正三品通政使到正八品知事一共8人,翰林院從正五品學士到最低品級的從七品檢討人數不固定,畢竟這個部門作為國家國家人才儲備的部門,流動性比較大,但是這些人大部分都沒有機會參加早朝,畢竟實習生,儲備幹部比較多。

    然後就是國子監從四品祭酒到從九品典籍一共46人是定員,其他還有教授是不固定的;六科的話最高品級是正七品,最低是從七品,這些人品級雖然低,但是其實基本每科的給事中都有參加早朝的資格,一共58人。

    最後還有欽天監、上林苑監、順天府、五域兵馬指揮司、僧錄司、道錄司、教坊司、提刑按察使司、行太僕寺、苑馬寺、都轉運鹽使司、鹽課提舉司等小部門。

    按照以上各個中央部門的人數來算,滿打滿算,這些人在明代幾乎大半都能參加早朝,但實際上肯定不是這樣,畢竟還存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地方官員到京的情況,這些人尤其是在地方行政權力構架中處於要職的人,也可能會參加朝會。

    是故,綜上所述,題主的問題,估計只有穿越到那個時代,去參加一次朝會,才知道大概那些人能參加那些人不能參加吧。

  • 6 # 碼上行

    唐朝參與朝會官員的品級規定可以看《新唐書·百官志》的記載。至於幾品有哪些官員,太多了我就不貼出來了。你也可以看《新唐書·百官志》。

    這裡說一下各品級的官員的上朝規定六品至九品在京文武官及前朝帝王后裔——每個月初一、十五二日參加朝會。

    一品至五品在京文官、門下和中書二省中的六品以下官員(主簿和錄事除外)、監察御史、太常博士、尚書左右司及六部各司員外郎——每天都要上朝(所以他們被稱為常參官)

    三品以上在京武官(也就是十六衛將軍和大將軍)——三天上一次朝(所以他們被稱為九參官)

    四品和五品在京武官及各折衝府入京守衛皇帝的官兵——五天上一次朝(所以他們被稱為六參官)

    在國子監及弘文館讀書的學生——每一季上一次朝

    入朝參見皇帝的王爺們——每天上一次朝1

  • 7 # 玄坤文史

    我們要說這個問題,就要先弄明白,在古代,官員分九品十八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品級制度最早是起源於魏晉時期,在北魏就已經分為了一到九品,每品又分為正,從兩級,四品開始以下每品正,從兩級又有上,下兩階之分,這個時期官員們被分為了30個等級,這個制度一直沿用到唐宋,我們熟知的九品十八級是元,明,清三朝開始使用的。

    上朝也被稱為是朝會,是君臣相見的一個過程,舉行朝會,在殷商時期就已經是慣例了,只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品級制度。從唐朝開始,朝會制度逐漸完善,這之後的朝會主要分為了常朝和大朝會,常朝就是日常的一個上朝,參見,人數很少,就只有五品以上,在京位居要職的官員,才可以參加常朝(清朝三品以上),當然有特殊事情要報的除外,常朝舉行的比較頻繁,通常5-10天一次,雍正皇帝和萬曆皇帝就是兩個極端,常朝是不需要專門佈置場地之類的,主要就是大臣們向皇帝彙報下各地呈上來的摺子,看看皇帝有沒有什麼需要向下頒發的政令。

    在通常情況下,一般上朝時,最前面站著的都是皇室宗親,親王,郡王等等,然後才是按照品級,品級越高的往前站,越低的站在後面,通常是按照左邊文官,右邊武官的慣例來站位置,因為歷朝歷代,尊左,尊右不同,所以在不同朝代,同品官員,根據官職的重要程度,站的左右位置也是不同的,一般唐,宋,明尊左,元,清尊右。

    而到了大朝會的時候,排場就不是常朝時可以相比的了,大朝通常有這麼三天,一個是元旦,一個是冬至,最後一個就是皇帝的生日,所以說皇帝可以在自己生日這天放假,其實還是要先去接受百官朝賀的。在大朝時,排場就非常講究了,包括各類禮制都是要禮部事先安排好,到這天在京的所有官員,不論大小,均要進入皇宮向皇帝朝賀,可能有讀者會覺得,一個京城撐死兩百多個官吧,在史書的記載中,明朝人數最多的一次朝會,官吏達到了一千一百多人,這是個非常龐大的數量了。

    我們今天看宮廷劇也知道,太和殿不大,裝個一百人就有些擁擠了,所以到了大朝的時候,一般的小官們雖然也要去朝賀皇上,但是基本上是沒有機會能夠看到皇上的,像清朝舉行大朝時,太和殿裡只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們,還有一品大員們的位子,其他的大臣又只能根據品級的高低往大殿外去站,除非有十分要緊的事,或生患重病,其他時候,不論常朝,還是大朝會都是不允許請假的。

  • 8 # 鄧海春

    在古代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見在皇宮內文武百官們和皇帝一起上朝,向皇帝稟告自己的工作情況或者某地發生了什麼事需要皇帝定奪等等類似的場面。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有哪些品級的官員有資格參與朝會呢?而他們又是按照怎樣的規矩在朝堂中站立的呢?

    古代的上朝又稱為點卯,指的是在卯時這個時辰進行朝會。卯時大概是在今天的早上五點到七點這個時間段,比我們今天大部分人的上班時間還要早很多。然後一般來說,文武是分兩邊站的,文官在左,武將在右。文官行列站首位的是宰相,而武將行列站首位的則是太尉,接著就按品級依此排列下去。能具有上朝資格的,一般都是四品以上的京官,而在特殊情況下,例如大朝會的時候,各省的督撫也是有資格能夠參加朝會覲見皇帝的。

    能夠上朝的官員統稱為朝官,而丞相被稱作外朝官,因為丞相的府邸都是在宮外的。而皇帝身邊的近臣如侍中、常侍、給事中、大司馬和左、右、前、後將軍,及散騎、諸吏、諸郎、博士稱內朝官,一到五品官員都有。在明朝時期,能夠上朝的三大學士和六部尚書都是一品,二品的高官,其次的六部侍郎就是三品的官員了,但六部的給事中只是七品官員。同樣的還有督察院的御史,一般也只是六七品而已,卻也能參加朝會。但如果是地方官的話,除非是四品以上,也就是至少是巡撫,今天的省長一級的職位,才有資格上朝。

    其實全國範圍內,在三品以上的官員都是很少見的,除了三大學士,六部尚書及侍郎以外,還有十三省的布政使與監察使。所以單算文官的話,三品以上的官員只有不超過一百二十人,而需要天天上朝的最多不超過十五人。六部給事中的七八十人,並不是所有人都必須每天上朝的,只有當他們有必須要在朝會中提出來的事宜時才會上朝。雖然督察院的御史們都需要每天上朝,但他們全部加起來也才不到三十人,而且還有很多的特殊情況下他們是不用來的。因此總的算下來,每天朝會的人數大概在四十人左右。朱元璋曾經破除過只有高官才能參加朝會的規矩,下令只要在京城任職的官員都有資格參加,所以明朝的御史和給事中這樣的六七品的官員也能上朝。

    到了清朝,滿清入關以後迅速漢化,學習漢族傳統,基本沿用原來的官僚體系。康熙時期開始有了上早朝的先例,當時立的規矩是十日一朝,包括特殊時期的五日一朝。但實際上什麼時候開完全看皇帝的心意,如果皇帝怠惰的話,從此君王不早朝也是有可能的,但清朝的皇帝幾乎都非常勤勉努力,朝會的頻率經常大於規定的次數。最為勤奮的雍正皇帝,幾乎每一天都要上朝,官員們也只好跟著受累。而清朝是規定四品以上官員必須參加朝會的,如果是四品以下或者地方官員則要看皇帝有沒有傳召,如果沒有的話就不需要了。

    在不同的朝代參加朝會的人數不盡相同,但大部分時候都在三十到五十人左右,很少會見到影視劇中那種上百號人同時上朝的情形,除非是在祭祀先祖或者大朝會之類的重大日子裡才會有這種恢弘的場面。

  • 9 # 大實話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隨著值班的官員一聲“上朝”,皇帝在山呼萬歲聲中端坐在龍椅上開始和群臣開會。

    電視裡說的上朝,是皇帝在京主持的國家事務常務會議,皇帝的最高指示就是由這裡發出的。一國之中文官武官眾多,不能都叫到這裡開會。誰能出席這個會議,是有一定級別的。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規定。漢唐時候的皇帝上朝,出席常務會議一般都是在京的三品以上的官員。只有皇帝召開“大朝會”也就是擴大會議的時候,各省官員才會出席。明朝時候能出席朝廷常務會議的有三公、三孤、東宮輔臣官員和中書省的幾個丞相,以及六部(吏部、戶部、兵部、刑部、工部和禮部)和其它三品以上的在京官員。不過參加會議的官員級別也不是那麼絕對,在京的通政司左右通政和翰林院學士雖然官職只有四品、五品也經常列席會議。

    清朝的皇帝是最敬業的,不但不會出現不理朝政的現象,而且非常重視“上朝”。清朝皇帝自康熙就規定,凡是在京的四品以上官員必須參加會議。如果哪個地方出現疫情、災情和匪患,那個地方的地方官也可以上朝參加朝會。

    其實,古代的時候,人口少,也沒有那麼多行政部門,即使是四品以上的官員沒有多少,滿打滿算也就那100多個人。幸虧官員不多,不然站都沒有地方站了。不過在秦漢時期,大臣上朝可不是站著。那時候的皇帝很隨和的。宮中並沒有那麼森嚴的等級。再說開會不是一時半刻,大臣站久了太累,秦漢時候,皇帝和大臣開會時君臣席地而坐。到隋唐時候皇帝都是讓大臣坐著開會,只有發言時才起身。

    五代之後,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之後,心想我這皇帝貴為天子,滿朝文武都是給我趙家打工的,他們跟我一樣都坐著開會不是分不出高低貴賤了嗎?所以,從那時候起,上朝的時候,大臣們就要站著了。

    站立的次序一般是文官和武官分開站立,文官列隊在左邊,武官列隊在右邊。無論文武官員,都是按照級別大小依次排列站立。左邊位列第一的是文官最大的官員,分管行政工作官員丞相或者宰相。丞相之後是行政、司法、立法部門的官員。如吏部、禮部、刑部和工部。不同朝代官職稱呼不同。右邊第一的是太尉,即國防部長,一國的最高軍事長官。然後是各級將領。比如清代的時候位列右邊首位的是武官領侍衛內大臣,之後是掌鑾儀衛大臣。他們都是一品大員。再往後就是九門提督。到京履職或者在京的將軍、提督和都統這些二品官員。

    總之,無論哪個朝代都是等級森嚴,無論文武官員站列次序都是按照官職大小排列的。這樣按身份排列在體現等級的同時也提高了開會效率。因為越是排在前面的官員,地位越重要,參與朝廷決策時的分量越大,站到靠前的地方跟皇帝交流也更方便。

  • 10 # 關河南望

    古代皇帝正常情況下,每天都要上早朝。上朝又稱朝會,是皇帝親自主持的最高國務會議。不同朝代對於朝會的規定也有所不同。

    唐早朝的時間,七點到八點左右。唐前期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職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參;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員外郎、監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參”。每日朝參就是常參,一般不用擺列儀仗,也無大排場,是真正的行政日。參加者稱常參官,人數少而級別高,都是五品以上職事要重者。

    在明朝可以說凡是所有在京官員,不論官職大小一律由上朝的義務,凡是來京述職的外省官員也必須上朝。所以說明朝的早朝是一件極其壯觀的場面,一次上朝的人有上千人。據記載成化二十三年一次失朝的官員就達到了1118人。明朝上朝的人數不可謂不多。當然很多都是站班的不能與皇帝直接溝通。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

    官員站立順序,一般來講,上朝官員的站立順序是按品階高低來排的,而且通常文官一列,武官一列(文左武右)。比如清朝時,親王、貝勒、一品大員通常站在殿內,其他官員依次後排,遇到上朝人數較多時,二品、三品官員可能就要站到殿外了。

    為了防止沒有資格上朝的人員混入朝堂,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方法。明朝就給上朝人員發放牙牌,無牌者不得入宮;此外還要求各衙門要按月攢造上朝官員的門籍,由宮門守衛處負責核查上朝人員,以及統計是否有人失朝。所以,古代的官員如果遇到公差外出或者病假,都需要提前到門籍處申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出土的花生苗發灰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