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王韜o
-
2 # 情深深語夢夢
孔子在政治上的貢獻:主要是提出“仁”的學說,要求統治者能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孔子幼年時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的時候,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讚為“博學好禮”。同時,鮮為人知的是孔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體是196.8cm。《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臂力過人,遠非後世認為的文弱書生的形象。並且,孔子酒量超凡,據說從來沒有喝醉過。但孔子從不以武勇和酒量為豪。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政治,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
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縣)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
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隳(hui,音輝)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隳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孫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亡。
-
3 # 煙火斧頭
說實話孔子本人對政治影響不大,他對士人的影響是最大的。把孔子文化推崇到政治領域的是他的弟子,其中最出名的是子之
-
4 # 虎嘯花壇
他的觀點不合時宜,做了大官不久就被間了。周遊列國遊說被辱,惶惶然若喪家之犬。只能說觀點天下認同,行政一竅不通。
-
5 # 猛禽950
孔子,中國歷史上一代儒家,
他在政治上的貢獻不太清楚,就知道,他在中國歷史上的~禮,
貢獻最大,
並留傳至今,而且還影響到東南亞各國,
-
6 # 抱朴守拙123
孔子十大貢獻
1、文化上的貢獻:中國公元前841年前沒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編修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把上古文化和文明傳承下來的。
2、觀念上的貢獻:孔子不言所謂有意志有靈驗的“天命”和“鬼神”,而對西周的禮樂文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孔子是引導中國從“有神論”向“無神論”觀念轉變的第一人。
3、文學上的貢獻:《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孔子是中國文學史上開創新篇章的第一人。
4、哲學上的貢獻:孔子作的《易傳》由《易》的“筮佔”功能轉變到《易》的“德義”層面上來,其中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等觀念已成為人類“求變向上”的思想基礎和中國哲學的寶貴財富。孔子是改造《易》使《易》轉向哲學,引發易學革命的第一人。
5、史學上的貢獻:孔子編撰的《春秋》是記載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魯國曆史的第一部史書。孔子開修史之先河,是為中國史學奠基的第一人。
6、教育上的貢獻:在歷史上,孔子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私人學校,在設壇辦學、教書育人方面遐邇聞名。孔子辦學是政治家辦學。
7、德育上的貢獻:他不但告訴人們學做人、學文化、學技藝等方面的知識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方面的方法,而且提出了以“中華十大傳統美”(簡稱“中華十德”)——“仁、義、禮、智、信、忠、孝、勤、公、省”為內容的倫理道德觀念。孔子是中國乃至世界的道德先師。
8、體育上的貢獻:孔子一向重視體育鍛煉。“射”和“御”是孔子開設的六門課程中的兩門必修課。同體育鍛鍊相統一,孔子注重養生之道,為後世逐漸形成的養生學鋪設了道路。
9、美育上的貢獻:孔子是把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並列一起納入教育內容的第一位先師。
10、政治上的貢獻:孔子高瞻遠矚,他提出的“仁政德治”主張,他提出的“小康”和“大同”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政治上做出了重大貢獻。
-
7 # 跨文化
孔子在政治上的貢獻:首先他投身政界,做到大司寇,而且實現了部分政治抱負。
雖然孔子有政治抱負,想實行仁政。但是他並不得志。於是他成了周遊列國的教育家。他教育學生要有“政乃政也”“其身正,不令而行”等觀念,並開設“政事門”(相當於政治學專業)把一套仁政學說傳授給學生。
所以,孔子最大的政治貢獻就是這個仁政學說。仁政是儒家學說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論”等政治理想之首。"仁政"這種儒家思想在它誕生之後的很多個朝代中都作為統治者的思想。這種思想主要宣揚“民貴君輕”,“人性本善”理論。在當代的哲學研究中,這種思想還是具有先進性,時代性。
-
8 # 探索3448635907000
孔子在政治上的貢獻,對古今中外的統治階級而言是巨大的。而對被剝削、壓迫的平民百姓而言是偽善、腐朽、欺騙了幹百年的毒瘤。
-
9 # 史海爛柯人
孔子的思想始於哲學,終於政治。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華人。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張以“仁”為本,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政治上,他主張克己復禮,認為春秋時期的大國爭霸實際上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因此渴望恢復周朝的禮制。
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以宣揚自己的主張,希望各國能夠以“仁”“禮”治國,但在當時爭霸的情況下,這種思想是不為各國所採納的,這也是孔子不得志的原因所在,因此春秋時期的孔子思想僅停留在哲學層面,幾乎沒有被各國所採納。然而,孔子去世之後,歷朝歷代又將孔子視為聖人,將他的儒家思想作為政治思想傳承下來,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一、儒家“仁”的思想符合統治者的要求無論是漢族的統治者,還是少數民族的統治者,大多采用漢化,也就是儒家思想治理天下。究其原因是儒家“仁”的思想這層外衣有利於統治者的統治。
“仁”或者說仁政,實際上是針對百姓而言的,多數的統治者都明白君與百姓之間是“舟與水”的關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能夠以“仁”治理天下,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而儒家思想正是符合了這種心態。
當然這種“仁”的統治僅適用於和平年代,戰國時期的孟子“仁政”的主張也沒有被採納,主要是因為處於兼併戰爭的年代。
而和平時期,在儒家思想的外衣下,統治者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那麼實際上統治者果真採取的是儒家思想嗎?顯然不是,其實質是外儒內法。
二、歷代採用外儒內法的政治理念秦代之所以二世而亡,主要是因為沒有采用“仁”的思想來治天下,而是採用了嚴刑峻法,激化了矛盾。因此西漢初期,吸取了秦亡的教訓。但因當時百廢待興,所以只是採用了黃老的無為而治,直至漢武帝時期,為實現大一統,才重新將儒家思想視為正統。
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之後,儒家思想成為了漢朝的統治思想。董仲舒提倡的這一政治主張,表面上看是利用孔子的儒家思想,實際上,只是將儒家思想作為包裝,仍然採用法家思想進行治理。
這一外儒內法的理念,為此後的歷朝歷代所沿用。也就說是,歷代的統治者,無疑採用的是表面的仁政思想,實際上對百姓採取的仍然是嚴刑峻法。這種統治方式更易於百姓接受,但又難以逃脫被壓迫的命運。
而更有意思的是,至漢代實際上已經不再是孔子原本的思想了,但歷朝歷代卻借孔子之名,維持了兩千多年的統治,並將孔子視為聖人。
無論是科舉取士還是為官為政,均打著孔子的旗號,行統治之實,這就是孔子為歷代政治所做的貢獻。
-
10 # 老黃0071
孔子的思想邏輯(道篇)
2019年7月7日
孔子的思想邏輯(道篇)
孔子說什麼?四個字:道、德、仁、藝。《論語·述而》:"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志向在道,據守在德,憑藉於仁,暢遊於藝。道是目標,德是執守,仁是方式,藝是途徑。道德為體,仁藝為用;前者為世界觀、人生觀,後者為方法論。這四個關鍵詞統領涵蓋著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在這個譜系中,道享有至尊地位,乃一家之父;德為一家之母,她統管著以仁為長子的各種道德範疇的子子孫孫,在形形色色的藝苑裡追尋、徜徉,成己成物,格物致知,修齊治平。
道,是先秦諸子百家以及遠古聖賢共同關注的話題、鑽研的課題,不同的只是詮釋和執守,正所謂殊途而同歸,百慮而一致。是天地的本源,萬物生存發展的規律,是真理、方法和原則,思想和學說;作動詞用作治理。在中國文化中,老莊由於對道的執念和獨到深刻的理解而冠以道家,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深深地影響這華人的思想行為方式和習慣,在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浸染滲透,靜水流深,蔚為大觀。
道是孔子思想體系中最重要最尊貴的範疇,《禮記·聘義》:"天下莫不貴者,道也!"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觀其一生,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尋道,學道,傳道,行道,守道,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已將至也!道有天道、地道和人道,《禮運》:"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人是天地之子,天人合一,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人倫,以垂憲象。聖人制禮作樂以應天地之道,孔子之道來源及其內涵和外延又是什麼呢?《中庸》說,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就是說孔子思想來源於四個方面:繼承堯舜,以文武為典範,遵循天時,符合地理。孔子由此形成自己的道的思想體系:天地之道,堯舜之道,文武之道,中庸之道,君子之道等。
天地之道。天地有大德而不言,在天成象,在地成物,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行健以自強不息,地勢坤以厚德載物,天地有好生之德——從天時地理中,孔子首先讀懂的是天地始終默默無聞公平無私的生養和奉獻,生命在於運動,人生貴在自強,生活重於真誠。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為柄,以日星為紀,月以為量,鬼神以為徒,五行以為質。知本,故聖人強調中心;知端,則知物有終始、事有先後;陰陽講矛盾對立,四時講變化,日星講秩序;月有陰晴圓缺,故凡事有度;鬼神為徒屬,故人人皆知職分;五行為質,萬物相生相剋、週而復始。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孔子的思想中,不僅包含許多現代辯證法思想範疇,也蘊含著其三大規律。
天高地下,萬物散殊;天尊地卑,君臣定位;卑高已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小大殊矣。由此,則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從天地物象中看到差別和等級,進而認可人類社會等級和不平等。君臣有等,男女有別,長幼有序,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難以改變的。但難變不等於不變,比方說君王對待老師和祭祀中的屍,必須面北行臣子禮,鄉飲酒禮也不是按尊卑貴賤順序而是遵循長幼有序,君王如果不德,像夏桀商紂,尊卑移位。孔子講等級,還將對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尊卑有等,但有原則: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有忠。如果君不君,那麼臣亦可不臣,從道不從君。父親有錯,兒子理當勸諫。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儒學沒有後來的愚忠。子路問孔子如何事君,孔子明確告訴他:勿欺也,可犯顏直諫。《檀弓》"事君有犯而無隱",如果君王有錯,臣子理當犯顏直諫,不可隱瞞他們的過錯。而《伊訓》中更有"臣下不匡,其刑墨。"
孔子講等級、對等,還追求平等。當時學在官府,平民及寒門子弟是沒有學習知識的機會和權力的,孔子開山辦學就是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成為士,積極入世。自天子至於庶人,壹皆是修身為本。禮不下庶人?看《禮記》:"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中庸》:"斯禮也,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鄉飲酒義》:"賓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眾賓,少長以齒,終於沃洗者也。知其能弟長而無遺也。"就是說,在飲酒時,無論賓主還是陪客介,都相互敬酒,就是收洗的服務員,賓主和陪客都要敬他們的酒。《高宗肜日》:"王司敬民,罔非天胤。"繼承王位的王,要恭敬地對待上天賜給的臣民,因為他們無一不是上天的後代。孔子一生最大的功勞就是生成壯大造就士這一階層,培育了整個社會好學向上的良好風氣和優良傳統。《先進篇》: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意思就是,如果我要招聘人才,就首先寒門弟子。縱觀孔子一生,無論他是為學、為師,還是為政,始終站在底層人民之中,為他們生存和幸福,奔走呼號,死而後已。
孔子的平等思想還表現在他對女人的態度上。眾所周知,孔子晚年喜易,乃至韋編三絕。易講陰陽對立、平衡和和合,男陽女陰,男天女地,天高地下,天尊地卑,沒有天就沒有地,沒有地天也沒意義,只有天地上下交合才為泰。《昏義》,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無論什麼身份,結婚之日,男方都必須親迎,婦到達,婿向婦行揖禮,請她一同進門。進入新房,男女共食同一牲的肉,合飲一瓢各飲半瓢酒,不分尊卑,以表示他們相親相愛。
堯舜之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在這個理想的大同世界裡,最寶貴最關鍵的是德字,它是天子溝通天地永保天命的法寶和權杖,人人自律的德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尊容。德治社會最重要的特徵是:明德慎罰,敬德保民;選賢任能,講信修睦。大道之時,人心淳厚,整個社會都形成了貴有德、貴貴、貴老、敬長和慈幼的風氣,重敬畏,敬和諧。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敬畏刑罰,敬畏規則;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皋陶對統治者提出修身、知人和安民三個要求,他們必須具有九種品德:寬而慄、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彊而義。誠心誠意推行德教,教民五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修身、教化的關鍵是誠意正心,儘管大道之行是整個社會人心淳樸善良,但具體的人心是複雜的,善變的,惟精惟一,精純不復雜、從一不善變,真誠公平地善待人心和道心,才有可能答道"三無"世界: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堯所以授予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中,指人心、道心。
文武之道。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主掌大道之時通天徹地的德,難以約束日益膨脹的自私自我、自功自用的心,於是制度化人性化禮應運而生。如果說仁是孔子德性思想體系的長子,那禮的的確確算得上孔子道的思想體系的嫡子,地位舉足輕重,作用承先啟後。大道之時連線天地的是自律的德,大道之後頂天立地的就是他律的禮了。
禮,履也,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必本於天,殽於地,列於鬼神,達於喪、祭、射、御、冠、昏、朝、聘。禮的原則,要立足於天地,順應四時,效法陰陽,適用於人情。社會發展了,新生事物層出不窮,財富和誘惑豐富了,人心不古,道德淪喪,孔子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故朝覲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聘問之禮,所以使諸侯相尊敬也;喪祭之禮,所以明臣子之恩也;鄉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之序也;婚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別也。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防止水之所自來也。亂來自何處?一切肇自心亂,修齊治平,首先誠意正心。禮的教化是細微的,人性化的,它在邪惡還沒有形成之時,起到防止的作用,使人每天在不知不覺中"徙善遠罪"。《樂記》,"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政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論語·為政》: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寬嚴相濟,剛柔結合。禮治仁政特點是:以民為本,寬以待民,禮樂教化,仁義天下。孔子對周禮推崇備至,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也以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按照損益法,周禮是在繼承和批判先前特別是夏商兩代的文化和制度,創造性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推行以周天子為中心的宗法制、分封制、嫡長子繼承製、井田制和禮樂教化,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強調中心、秩序、規則、和諧、名分、和職守,敬天法祖,敬畏和諧等,在當時周禮是最合理最先進最最文明最有人性化的制度,孔子的擁護和堅守,應該說積極的,正確的。且孔子禮是變化的,因地制宜,與時偕進的。他並不認為周禮是永遠正確的,告訴學生按照損益法推理,十世百世可知也,《禮記》,禮,時為大,順次之,體次之,宜次之,稱次之。《樂記》:"五帝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不相襲禮。"
先王立禮,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禮知本,自卑而尊人,沒有本立就不能成立;沒有文飾,沒有表,禮就無法施行。《祭義》從五個方面說禮的作用:天下之禮,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義也,致讓也。綜上所敘,禮大體有三個意思:禮敬。禮肇始遠古祭祀,對天地山川鬼神表示全心全意的敬畏感激之情,《禮器》,"禮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初心是什麼?忠信之心,敬畏之心;禮制。"致物用也,以立民紀也;致義,則上下不相悖矣。"民豐物用,則知禮節榮辱,故可立人紀。樹立道義,則理順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關係。於是,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度確立了;禮讓、禮儀。提倡謙讓,意在消除爭訟,懂得謙讓,人們在行為和思想上形成正確的方式和規範。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中庸之德,最早見於《論語·雍也篇》,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在這裡不難發現,這種老百姓缺乏、缺失它已經很久的"中庸之為德"應該不是眾所周知的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而是一種最高的道德。它是什麼?應該是《中庸》一書中最最重要的關鍵詞:誠。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
再看《論語·子張篇》中的"久"字。"曾子說,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上位的人偏離正道,民心散失已經很久了,禮壞樂崩,道德淪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論語》中,孔子兩次浩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太史公自序》載:"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一切亂的根源在於心,心失在於一個"誠"字。
中庸即中和,中庸之道即中和之道。"中"不是中間的"中",而是開篇中的"喜怒哀樂之未發之謂中"的"中",即人心中的內在情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人心是天下治理的根本,思想感情合理地表達即為和,和是天下共同遵守的原則,中和即心平氣和,心寬體胖,致中和,世間萬物才能各司其職,按照規律生長髮育。"中"是根本,是體,中正平和了,思想行為才可能"中立而不倚",時中,用中,這就是"中"的用,故"中"體用一體,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中庸之道即中和之道即誠之道,真誠之道,誠意正心之道,修身之道。
君子之道。君子之道費而隱。孔子開門辦學首要的目的,就是想匹夫匹婦透過學習知識,提高自己的學養和身份,成為士,進而成為君子,積極投身社會變革的洪流,擔當各個層次的管理者,成賢成聖,經邦濟世,修齊治平。孔子學院,應運而生,順勢而為,它不是專業技術學校,故樊遲請教學農為圃,他不以為然,認為樊志向太小,不明白自己學習的真正目的。孔子學院也不是像北大清華一樣的綜合學院,不是培育科學家的,它是幹部學院,國家行政學院,亦或是幹部培訓班,它辦學的宗旨就是為國家和社會造就輸送管理人才,學而優則仕。孔子不是科學家,但他身上處處洋溢著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攻堅克難的科學精神,質疑、反思和批判的思維方式和行為。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公冶長》,子謂子產:"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論語·憲問》,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中庸》: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綜上所敘,君子之道的關鍵詞: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朝聞道夕死可矣!天以夫子為木鐸,孔子一生,尋道,學道,傳道,佈道,守道,直至殉道,彌留之際,長嘆:我道窮矣!其生也榮,其死也哀。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孔子的思想邏輯(德篇)
2019年7月7日
孔子的思想邏輯(德篇)
德者,得也,道得知於心於身者也。德是對道的正確認知、順應、遵從和執守,分別對應三達德:智、仁、勇。道德體用一體,陰陽和合,如果說道是孔子思想體系的一父之尊,那麼德則享有人母之榮,在整個思想家族中,她雖不是最尊貴,但最擔當,最重要。德,是孔子對前代先賢思想的繼承,豐富和發展,並創立自己的以仁為核心的學說。
太上貴德,禪讓首要的條件和法寶就是德。舜"父玩、母嚚、象傲",但他"克諧,以孝烝烝,乂不克奸",堯三番五次考察他,舜"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納於百揆,百揆時敘;賓於四門,四門穆穆;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三載後,受禪於堯。
德是對天命的順應和反叛,順應,天子只有修厥德、疾敬德、慎厥德,才能永葆天命,永孚於休。堯曰:"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綠永終。"只有擁有真誠和公平的美德,才陪享天命,擁有四海。統治者要做德人,行德政,德行天下。皋陶要求統治者必須修煉九種美德:寬而慄、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寬宏大量而又恭敬謹慎,性情溫和而又自主自立,忠誠老實而又莊重嚴肅,敢作敢為而又心存敬畏,柔順而剛毅,正直而溫和,直率而方正,剛正而充實,堅毅而正義。日宣三德,可做卿大夫;日敬六德,輔佐天子;天子九德鹹事,偉大的功業就建立起來了。
德政,明德慎罰,敬德保民。舜帝上任之後,在器物上畫出五刑(墨、劓、剕、宮、大辟)的形狀警示世人。用流放的形式代替五刑,以表示寬大。用鞭打之刑懲罰那些犯罪的庶人和官吏,用木條抽打那些不服教化的學生,還可以出金贖罪。赦免過失犯罪的人,對於那些犯罪不知悔改的加重懲罰。主要是以懲戒為目的,區別罪行,處罰適度,"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治理的關鍵在於治理人心,一切以教化為主。《康誥》中,周公反反覆覆、苦口婆心告訴康叔"敬明乃罰","用康保民","若保赤子,惟民其康義。"對待老百姓犯罪要像對待自己生病一樣,如此,百姓就會徹底棄惡從善;對待百姓就像養護自己孩子一樣,如此,百姓就會得到安定。《召誥》中,總結夏商滅亡的原因,"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把"敬德"和"天命"聯絡起來,只有敬德,才能"祈天永命"。敬德就是敬天保民。
三代帝王都相信天命,夏桀更是把自己承受天命看做像天上有太陽一樣天經地義。商相伊尹大膽指呈"天難諶,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靡常,九有以亡",以"德"秉承天命,反叛天命。"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民罔常懷,懷於有仁。鬼神無常享,享於克誠。天位艱哉!德惟治,否德亂。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終始慎厥與,惟明明後。先王惟時懋敬厥德,克配上帝。"進而把德落實在一個"善"字,"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於克一。""一"",即是始終如一,一心一意,就是誠。《書·伊訓》:"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孔子的德政仁義思想就是在繼承先前聖賢建立發展起來的。《為政》:"為政以德,譬如百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有格。"德政就是明德慎罰重教化,寬以待民。孔子"仁"的概念,就是在借鑑伊尹的"善"的學說的基礎上,潤色之,豐富之。
"仁"字首見於《尚書·仲虺之誥》,是指稱有史以來第一仁君商湯的,"克寬克仁,彰信兆民。"仁是孔子思想學說中的基本思想、核心範疇。若果說禮是孔子道統家族的嫡子,那麼仁便是德性譜系的長兄,仁義禮智信中他是老大,恭寬信敏惠、溫良恭儉讓都是他的兄弟姐妹和血親,他們和仁擁有同一樣的基因和密碼。
什麼是仁?眾說紛紜,但最權威最精準的定義應是孔子說的:愛人。它有兩種表現形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陰一陽,一隱一顯,說的就是推己及人、待人如己,如己如心,其實就是一個"恕"字,本質就是理解人,體恤人,愛人。仁恕一體,《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君子之道費而隱,仁的學說也是博大而精深,大致可分三個層面:仁心、仁行、仁人,仁的思想,仁的行為,仁的境界。孔子從不輕易用仁許人,為何?眾所周知,孔子思想豐富,特別注重層次、步驟,方法、手段。這就使得它具有人性化、科學化、文明化,操作性強,實用性強。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不是不要探討鬼神、天命、性等形而上的東西,而是"子罕""不語",少說、不說,不等於不研究不探討,而是這些知識深奧難明,作為老師,應該保證傳授知識的準確性,理應不能給學生模糊答案,所以少說、不說,這是一;孔子學習教學態度特別嚴謹、務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對於那些不明不白的問題,方法是闕疑待查,少說、不說,這是二;所教的學生層次不同,資質不同,目標不同,不必要每個學生都探賾索隱,許多學生當學習一些經世致用的知識,積極投身社會改革中去,這是三;學習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行近致遠,不可躐等。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近知本也,這是四。
行仁亦然。仁心,就是想愛人,理解、幫助人,這是仁的學說中最表層,應該說,每個人都有愛人的衝動和想法,哪怕靈光一現。在這個層面上,人人都能做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仁行,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想做好事易,真做好事難,把思想變成行動,需要方法和條件,意志和毅力等。《顏淵》:"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路在腳下,事貴人為。這是中層。高層,仁人。仁人就不只是想和做的問題了,就是時時想,處處做,不只是愛自己、愛自己家人、身邊人,而是愛所有的人甚至包括自己的敵人,時時,處處。這就是老人家所說的,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仁是什麼?仁是一種真誠而久遠的情感,一種真實而廣泛的行為,一種真純而美善的境 界。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體系德性思想中的基礎部分,核心概念,但一定不是許多人所說的最高範疇。為何?一、仁者愛人,愛主要是情感,在人的心理素質知情意中,它只是必備的情的領域,是必須的,基礎的,在三達德中,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它對應的是情的部分,知情意三者缺一不可,沒有高下之分,就好比孟子的四端,仁是惻隱之心,和義禮智不分軒輊。二、《雍也》,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顯然,在道德評價體系裡,至少"聖"高於仁,聖明一定高於普通人皆有的仁愛,它佔有道德制高點,就是堯舜都難以達到。在評價堯舜的概念中,還有一個詞"大"即偉大,其地位顯然也高於"仁"。《泰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惟天為大,惟堯則之。"三、《孔子家語·五儀解》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仁,是他們的普遍的基本要求,仁人應該是處於士人和君子交界位置,《論語》中,孔子曰:"君子之道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仁"是君子人格的必需,三者獨居其一。
仁有不同層次,德有不同內涵,有小德、大德,還有至德。在《論語》中,孔子三次用了"至德",一次說中庸,兩次說的是"讓",謙讓。《泰伯》:"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可稱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讓,謙讓,是孔子德性思想體系的最高品德,遠高於仁而處於至高無上的位置,它是中國文化裡最寶貴的傳統,三代禪讓,泰伯讓國,伯夷讓國,季子讓國。謙讓也是孔子家族的優良的家風,孔子十世祖弗父何也是讓國於弟,執事有格的七世祖正考父更是以謙讓簡樸著稱,《左傳·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共,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餘敢侮。饘於是,粥於是,以糊餘口。"《里仁》,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六十四卦中唯一六爻皆吉最完美的卦象就是大有卦之後的謙卦,地山謙,謙讓不爭,順道而為,"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天、地、人三才皆好謙而惡盈,天以氣言,地以形言,鬼神以理言,人以情言,歸根到底,到最後就是一句話:"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讓,是一種美德,也是最高的智慧,適時的讓是建立在知天知地、知己知彼的基礎上的恰到好處的判斷、權衡和取捨,這也就是孔子極力推崇的"權",見微知著,審時度勢,允執其中即中庸,即誠,至誠。《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至誠如神。
"依於仁",仁是方法和原則,人與人交接的方法和原則,修齊治平的方法和原則,前者是仁道,後者是仁政。為人之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仁政:以德治國,以民為本,明德慎罰,敬德保民,禮樂教化,選賢任能,講信修睦,富民教民安民等。
"遊於藝"。藝,技藝、文藝,熟練掌握和研習,暢遊其間,達到遊刃有餘的境界,格物致知,修齊治平。藝是修德得道的途徑和渠道,有大小之分。小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是士和貴族子弟的必需,入仕的駕照。大六藝詩書禮易樂春秋,孔子蒐集、整理、校正和編修。孔子一生從不矜伐,惟有兩次給自己點贊:《論語·公冶長》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子罕》,吾何執?執射乎?執御乎?吾執御。一個好學的人,活到老學到老,且方法正確,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種人怎麼會保守落後?一個民族好學成風,書卷飄香,怎麼會不生機勃勃、興旺發達?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之所以源遠流長、薪火相傳、綿延不絕、蔚為大觀,最根本的原因當屬華人自古好學的學風、民風、政風,而它的開創者、造就者、楷模,正是孔子。
孔子少而賤,故多能鄙事,幫人看牛放羊趕車,應該是他青少年階段的功課。貴族子弟必須考駕照,不只是為駕車,而是要學會平衡管理術。《孔子家語》記載,閔子騫任費地長官時,問孔子治理民眾的方法。孔子說,用德政和法制。德政和法制是治理民眾的工具,就好像駕馭馬用勒口和韁繩一樣。國君好比駕馬的人,官吏好比勒口和韁繩,刑罰好比馬鞭。君王執政,只要掌握好韁繩和馬鞭就可以了。閔子騫說,請問古人是怎樣執政的呢?
孔子說,古代的天子把內史作為幫助自己執政的左右手,把德政和法制當做馬的勒口,把百官當做韁繩,把刑罰當做馬鞭,把萬民當做馬,所以統治天下數百年而沒有失誤。善於駕馭馬,就要安正馬勒口,備齊韁繩馬鞭,均衡使用馬力,讓馬齊心合力。這樣不用吆喝馬就應和韁繩的鬆緊前進,不用揚鞭就可以跑千里之路。善於統治民眾,就得統一道德和法制,端正百官,均衡地使用民力,使民心安定和諧。所以法令不用重複申告民眾就會服從,刑罰不用再次施行天下就會得到治理。
孔子很看好射禮,因為它最能體現求仁之道。射箭時先要求自己做到心平氣和、身體端正,然後才開始。發射沒射中目標,不會怨怪靶心太小,也不應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是反過來檢查自己的不足。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生民之道,樂為大焉。移風易俗,莫大於樂。樂是讓人聽和看的,只求施與,不求報答;禮是有來有往的,既講給予,也講報答。樂是發自內心的情感,禮要追溯最初的起點。樂則為同,同則相親,異則相敬。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是故樂在宗廟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所以,樂和合夫子君臣,附親萬民。
詩書禮易樂春秋,是道德之途,尋道修德的階梯。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潔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11 # 今朝1495582530712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暢行,天下為公。”因而能“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是一幅理想化的原始社會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會。
“小康”社會是孔子主張的較低的政治目標。“小康”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隱沒,天下為家”。這種社會顯然沒有“大同”世界那樣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禮、仁、信、義,所以稱為小康。
孔子的“大同”社會、“小康”社會理想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
-
12 # 腎為先
政治思想上,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在國家中實行仁政,治國之道推崇使用道德和禮教。這也是後世所說的德治禮治。孔子的政治思想限定了社會等級,社會階層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人司其職。
孔子的政治思想深受周禮的影響,但當時諸侯國的征戰攻伐,嚴重的破壞了周王朝以來確立的統治制度。造成了春秋時期精神碰撞,百家爭鳴的燦爛文化。孔子的德治禮治思想也是因為這種歷史影響和社會淵源才得以發展成型。
孔子的政治理想主要體現在他的兩個政治目標之中,即“小康社會”、“大同社會”。小康社會是天下為家,人們親近自己的家庭友人,關愛和自己關係親近的人,這種社會會產生不同階層,有貧富差異,但是有著穩定的秩序,講究禮義仁信,雖是私有制,人分等級,但也各司其職,相安和睦。
大同社會則主張天下為公,是完美的社會,人人無私,人人平等,是公有制的社會,每個人不管出身,不論健康,都是同樣的快樂幸福,受到人們的關愛。這是理想中的世界。
孔子政治思想中的“小康社會”和“大同社會”對後世有巨大的影響。對之後的政治家、改革家形成自己的政治思想和社會主張影響深遠,諸如洪秀全、孫中山等人都有受到孔子政治思想的薰陶影響。
-
13 # 蛋蛋的二蛋哥
沒什麼貢獻吧!
要真說有,第一,給統治階級一個統治工具;第二,給了一堆學者謀生的口實。
我真覺得,沒有孔子,中國當下也不會壞一丟丟。
-
14 # 藍天蔚
贊《周易》而闡明卦義,俾作筮宗;刪葩經而剔除淫風,嘉惠後學。定禮樂而天地鬼神尊,修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東山隱鳳,慨德衰焉已倫;西狩獲麟,傷道窮分溘然長逝。半世棲皇,針砭末俗。
-
15 # 王善傑8R1M
孔子的學說主要是仁義禮智信,教育人們行善以文養家,和善至親,他有一句讓人要好好讀書,有了大本事可報效國家,書念不好就會被別人欺負。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
16 # 春秋老師聊歷史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張有“四治”,即“仁治”、“德治”、“禮治”、“人治”思想。
一、仁治:
“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論語》一書中講到“仁”有104處,君子107處。人與仁的概念,使用頻率是相當高的。
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意思是說所謂仁,就是人,親愛親人是最大的仁。
孔子始終把人際的友善、家庭的和美、鄰里的和睦、社會的和諧、人民的福祉、國家的太平擺在重要位置。他提出的“仁者愛人”的政治主張對於中國曆朝統治者有很大影響。
二、德治:
就是主張用“德治愛民”的思想治理國家。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意思是奉行德政者,人民就像群星環繞北極星那樣,心悅誠服的接受統治。
孔子的“德治”思想:
一是要求統治者必須減輕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削減苛捐雜稅,使人民得到寬和惠。
二是注重犯罪的經濟原因,認為盜竊的發生在於統治者的貪得無厭,百姓得不到好處而為,主張富民、裕民,先富後教,反對“不教而殺”。
孔子倡導的道德政治在教化世人、穩定社會、安邦治國方面為後人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三、禮治:
就是主張用“禮”的方式治理國家。孔子認為立身治國非有禮不可,在《論語》一書中有74處記載論禮。孔子說“為國以禮,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意思是禮是治理國家的法則,就像秤、繩墨、規矩一樣的重要;不以“禮”治國就如沒有耜(古代的農具,用於鋤地)而要耕地一樣。
四、人治:
在治國的問題上,孔子很重視統治者個人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提出為政在人。
儘管孔子的政治生涯比較短暫,但是政績卓著,對於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提供了榜樣和借鑑。
-
17 # 使用者50084626477
孔子的思想及理論,都是為歷代的帝王或統治階級服務的。其中,“忠”,“義”之觀點就提現的玲離盡致。所以,帝王是推崇之至。這就是孔子對政治的影響。當年的魯迅為了警醒世人背棄孔孟之道,競把自己餓成90斤都不到。
-
18 # 小王看歷史
孔子修《春秋》,為擔道義,撥亂反正。至聖先師的名號可見其政治貢獻。孔子在春秋戰國就有很強的政治影響,隨著歷代尊孔,孔子地位的提升,其對後世各朝代的貢獻可見一斑
-
19 # 玄谷真人12
孔子不是隻在政治上有貢獻,孔子的貢獻首先在天道,透過易傳為中華文明確立了天道根基和文化屬性,透過人在社會和政治等各方面的實踐去體現天道,修身養性,贊天化育。
現在某些學者胡說,把孔子說成好像只是政治家、倫理學家,這是對儒家思想文化缺乏瞭解的表現,他們沒讀過幾本儒家典籍,更沒讀過周易+易傳。
-
20 # 魯中居士
以我的經驗看,他在政治上的貢獻還不如:“克己復禮"。主要是要求人們透過″修身"以達"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境界,也就是說,先把"人″做好了,其他就容易了!
回覆列表
教育,有教無類,不論什麼人,有個束脩之禮,就可以做他學生,最大的貢獻。在他之前,只有貴族士大夫階層的子弟,才能學習文化,孔子教語文數學駕車騎射音樂,所以為萬世師表。歷朝歷代天下人感其功德,而為聖人,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