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gingass

      如果生活在秦朝,那麼恭喜你,你將度過一個秋季版的春節。秦始皇統一全國以後,規定每年十月初一為元旦。這個時候正好是秋末豐收時節,全國上下沉浸在碩果累累,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當年雖然秦始皇一統天下,但人民生活仍是苦不堪言,一年到頭也就這個豐收時節能夠開心一下,一驅平時的苦悶。暴戾的始皇或許也想與民同樂一番,在這個喜悅的豐收時節,於是決定喜上加喜,秋季的春節就因此而來。

      如果你生活在漢代,想要體驗下秋季的春節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漢武大帝時期,經司馬遷提議,漢朝天文學家們創立了“太初曆”,將原來秦朝春節日期改為正月初一。幸運的你熬過了秦末漢初的艱苦歲月,見證了西漢經濟日趨繁榮的局面。作為普通百姓們的你們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也有更多的精力去享受這個普天同慶的節日。作為禮儀之邦的漢朝子民,在春節期間除了祈福慶收之外,祭拜祖先也成為了當時人們最重要的活動和習俗。

      如果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各式各樣種類豐富的慶祝活動中,你將見證春節逐漸成為中國第一大節日。這個時代的慶祝習俗也是愈漸豐富多彩,燃爆竹、換桃符、飲屠蘇酒、守歲陽、遊樂賞燈統統都是在這個時期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如果你是夜貓子,喜歡守夜迎接新年的到來,那麼晉朝會張開雙臂熱烈歡迎你的到來。因為,“除夕”和“守歲”最早起源於晉代。除夕之夜,閤家團圓,美酒佳餚,徹夜不眠。大家一起倒計時迎接新年的到來。

      如果生活在唐朝,春節期間,不製作一些“新年賀卡”送人,就會顯得自己比較low,跟不上時代潮流的腳步。這裡的新年賀卡在當時被稱為“拜年帖”,皇室用金箔製作賜予大臣,我們這樣的老百姓用梅花箋紙題辭祝賀贈與親朋以表心意,小小的賀卡被賦予濃濃的情誼,在那個封建年代也會顯得尤為可貴。此外,如果你在唐朝當公務員,春節期間,還可以享受到為期七天的休假,這還要多謝唐玄宗頒佈的《假寧令》,讓帝國的官員也可以過一個好年。

  • 2 # 旅行與美食攻略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華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雲鄉撰寫的《燕京鄉土記》卻記載著除夕一個十分淒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

    生活

    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有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錢歸來,"家中瓶粟早罄,年貨毫無。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家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丈夫能否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如何過,又怕自己家中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一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讓人聽了.確實心酸。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有些酒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醅"、"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蘇酒"等等。在這些酒中間,流傳最久、最普遍的,還是屠蘇酒。但是屠蘇酒的名稱是如何來的?又是用什麼製作的?從來傳說不一。 屠蘇是一種草名,也有人說,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尾因為在這種房子裡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製而成。這種藥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的。孫思邈每年臘月,總是要分送給眾鄰鄉親一包藥,告訴大家以藥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還將自己的屋子起名為"屠蘇屋"。以後,經過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為過年的風俗。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緻。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也就是說合家歡聚喝飲屠蘇酒時,先從年少的小兒開始,年紀較長的在後,逐人飲少許。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有人不明白這種習慣的意義,董勳解釋說:"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這種風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蘇軾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中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蘇軾晚年雖然窮困潦倒,但精神卻很樂觀,他認為只要身體健康,雖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後罰飲屠蘇酒自然不必推辭。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這一習俗仍不衰。今天人們雖已不再大規模盛行此俗,但在節日或平時飲用這些藥酒的習俗仍然存在。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麵。新年吃麵,是預祝壽長百年。 除 夕 夜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晚。除夕之夜,最為熱鬧、喧闐,天一抹黑,孩子們或者半大小夥子,早已拿著香火,東一聲、西一響地放起鞭炮來了,膽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隻手捂著耳朵,遠遠地探著身子點,其他小孩兩手捂著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著……。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頭也都還能記得。 除夕的主要活動有三項:吃團圓飯,祭祀,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以上便是傳說中除夕守歲的來歷。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 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譁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新年贈橘 在中國的廣東地區流行著新春佳節互贈橘子的風俗,這個風俗是與中華民族的文化緊密相連的。在民間,人們習慣上把橘字寫成桔字,而桔字和吉字又很相近,新春時節民間用橘子相互饋贈以求吉利,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大吉大利,小小的橘子也就成了人們的護身符。 通常,女人到親戚朋友家裡拜年的時候都要準備一些紅橘,用籃子提上作為新春的禮物,而所得的回贈禮物也都是這些東西。 在廣東的海豐,小輩給長輩拜年時要以叩頭作揖賀年,而長輩就用紅紙包著錢或拿柑橘賞給小輩。與中國各地的風俗一樣,小輩向長輩拜年是向長輩致敬,長輩自然要犒賞小輩. 至於用什麼食物贈給小輩,自然是要選擇孩子愛吃並且有吉利意義的物品,於是,橘子便被選為這種有特殊意義的食品了。至於賞賜紅包,則是讓孩子們自己去買些他們愛吃,愛玩的東西,這是後來為簡化手續而變化的,雖然意思相同,但還是不如傳統的送個橘子更有意義。 在潮州,人們把柑橘叫大桔,它的諧音又是"大吉",因而,到親戚家賀年都要帶柑橘,主人就拿自家的大桔和賀客帶來的互換,以便互盡好意,各得吉祥。假如新春佳節期間甲家的孩子打了或罵了乙家的孩子,甲家必須送一對大桔去賠禮,而甲家的爸媽也不責備自己的兒童;乙家的人接受了大桔,也就原諒了甲家的孩子。這說明乙家遭受了不吉祥的打架,甲家賠禮以吉祥獻給乙家,就可以使乙家和乙家的孩子今年沒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了。 貼 春 聯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茶鬱壘。東漢應劭的《風俗通》 中引《黃帝書》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萘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 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茶、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 用來驅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萘,右鬱壟,俗謂門神。”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茶、鬱 壟,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 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遊記》中敘述就更加詳細於:徑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犯廠夭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徵為監斬官。徑河龍王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徵與之對奕。沒想到魏徵下著下著, 打了一個脯兒,就魂靈昇天,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將秦叔寶貴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後代人相沿下來,於是,這兩員大將便成為千家萬戶的守門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舊式門樓的兩扇大門上,我們還可以見到神茶、鬱壘或者兩員雄赳赳的戰將,形象似乎一樣,但是仔細觀察,其中一位手執鋼鞭,另一位手執鐵鐧。執鞭者是尉遲敬德,執鐧者是秦瓊。至於現在過節的方法,完全依據個人喜好。但由於現在生活節奏變快,很多人都漸漸簡化或者放棄了以往春節的老習俗。但願這些習俗作為我們燦爛文化的一部分,不要因此被遺忘掉。

  • 3 # 淡看天上月

    把過年的官方叫定為過春節,那是近代以來才有的事情,古代的過年是過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在古代稱為元旦。那麼古人是如何過年的?

    各有特色

    中國這麼大,雖然都是過年。但卻是各有當地的特色,不僅過年的時間長短不一樣,過年的習俗也是各有不同,各地過年的美食當然也有不同,這些都是根據當地的文化習俗而造成的差異。下面來談談幾個相同的地方。

    貼福字貼春聯放鞭炮壓歲錢

    貼福字和貼春聯是全國各地都有的年俗,不過建議大家貼福字的時候,在正門口的福字還是正著貼,至於貼福字的時間,則是因各地的文化不同,貼的時間也不同。

    至於貼春聯,仄起平收。現在的仄音大部分是拼音的二到四聲,平音大部分是拼音的一聲。仄貼面對門的右邊,平貼左邊。這個和我們古代書籍的閱讀方向一致,從右至左,從上到下,所以貼對聯的朋友們應該也得注意一下。

    到了除夕和正月初一那一天,怎麼能少的了放鞭炮,這也是全國各地都流行的。當然還有給壓歲錢,古代的壓歲錢是趨吉避凶的,並不是市面上流通的錢。

    全家福

    無論全國哪裡,過年團聚吃飯的時候,都有一道菜,名曰全家福。只是裡面的八道食材各地不一樣而已,但是這道菜的寓意都一樣,閤家團聚,就是最大的幸福。

    今天的年俗都不能一以貫之,每個地方都是從古代傳承至今的,所以古代的年俗也不能一以貫之,但是過年這個習俗,就是我們華夏文化最大的公約數之一。

  • 4 # 咕丘

    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春運,已經開始好多天了;自從國家修上高鐵、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人們回家的速度越來越快,不過從以前的回家難變成現在的一票難求,春運車票的購買不亞於一場慘烈的決戰,需要抓準時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是在交通並不發達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回家過年的呢?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能有這樣的感嘆,指定是回不去了;還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時間都去哪兒了,都在路上,路在腳下。如果不是在平原的更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北宋歐陽修54歲升了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正二品參知政事。這是個光宗耀祖大事情,該回家看看老人們了,歐陽修從開封府(河南)到江南西路永豐縣,總長1000餘公里,包括陸路水路還有一座大別山。身為朝廷大員身邊不能沒有伺候的僕人,所以除了自己媳婦兒還有倆伺候僕人,人齊了就開始出發。

    歐陽修做了一個類似現在的旅遊攻略來規劃路線:從河南做馬車出發,走到九江市,過長江;也不知道當時有沒有橋;最後坐船進入鄱陽湖順著贛江逆流而上,就到了。就這麼走大約要1個月的時間;看看朝廷發的俸祿,應該可以,回去一趟五六十兩銀子,吃飯、住宿全部含在內。換算成人民幣大約在四萬塊錢左右;往返的話得八萬左右。虧了宋朝重文輕武工資發的多,不然這家還真的不敢輕易回。

    再說說富二代李白,拿著錢在長安玩了一年,走關係也走了,也和京城裡的富家子弟,官家少爺打過架,天子也見著了,此生無憾別無所求,該回家睡覺去了。

    他家在哪兒呢,又怎麼走呢?李白其實是在吉爾吉斯斯坦出生的,要是從長安跑到吉爾吉斯斯坦那跟西天取經沒什麼差別,所以他們一家人很有先見之明的搬到了江油去了。從西安到江油總共1800公里,包含著三分之二的山路。

    李白做的回家攻略是這樣的:從西安出發往西到大散關,經過陳倉道翻越兩座山分別是秦嶺和大巴山,最後沿著金牛道到家。古代沒有飛機只能走路騎馬,這樣一個多月差不多就到家了,總共花費12貫錢,差不多3萬人民幣;往返兩個六七萬塊錢。但誰讓人家李太白是富二代,一輩子啃老都啃不完,回家順帶遊山玩水,旅行的意義也就這樣吧。

  • 5 # 清風楊柳

    古人在過春節的時候,要舉行很多的精彩活動,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在春節期間要舉行許多隆重的活動,比如置辦年貨、掃塵、團年飯、除夕守歲、發壓歲錢、拜年、舞龍舞獅、祭祖、放炮竹煙花、逛廟會、賞花燈等傳統習俗。

    先秦時期,在《詩經·七月》中記載了西周時期舊歲:新年交替時的節慶風俗。冬大來臨,人們回到室內,堵住向北的窗戶,在室內生火,用煙燻鼠準備過年。所謂“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是說人們收穫之後,釀製美酒,慶賀豐收,孝敬老人。所謂“朋酒斯享,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是說人們將美酒和羔羊奉獻給諸神,以酬謝一年來神的保佑和賜福。

    到了漢代,新年的習俗便定型。這跟西漢初期推行“休養生息”政策有很大關係,當時社會穩定,國泰民安,一片欣欣向榮,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空前發展,一些節日的習俗便逐漸形成。在《太初曆》推行後,原來各地區分別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舉行的酬神、祭祀和慶祝活動便逐漸統一,都在農曆正月初一這一天舉行。

    之後漢朝到南北朝時期,正月初一過新年的活動就越多了,燃爆竹、換桃符、飲屠蘇酒、守歲陽、遊樂賞燈等活動都已出現。

    到了明清時期,人們在新年相互拜謁,達官貴人互送名帖、登門叩拜,老百姓也講究“禮尚往來”,饋贈禮品,互相拜年。另外,新年期間,玩獅子、舞龍、演戲、說書、高蹺、旱船等各種娛樂活動更是雲興霞蔚,五彩繽紛。

    而且各地的活動也是有所不同,例如北京人逛廠甸、蘇州人聽寒山寺鐘聲、而上海人則是遊城隍廟,各地遊藝活動不盡相同、獨具特色,真是使人眼花繚亂。

  • 6 # 單身貴族協會會長

    哈嘍大家好,我是徽章遊戲解說,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代人是很貧窮,那麼他們怎麼過春節呢?今天我給大家說說,其實啊,古代是沒有春節的,所以他們不過

  • 7 # 阿甘普拉斯

    其實我們華人的春節可以概括為五大項: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走親訪友、祈求豐年,過年的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是中華文明的文化精華。

    雖然現代人都在抱怨年味淡了,這個年過著一點意思也沒有,甚至還誕生了所謂的春節綜合徵。但是對古人來說,春節可是一年當中極其重要的節日。

    和現代不同,在古代人們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而現代春節是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到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新年才算結束。

    那麼古人是怎麼過春節的呢?

    夏商周時期南北風俗各異,關於歲首的節俗活動先秦的文獻上很少有記載。

    到了大一統的漢代,中國迎來了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除了經濟文化的交流,人們的風俗習慣也在互相包容,文獻上逐漸出現了歲首祭祀的記載。民間的過年習俗也越來越豐富了。

    我們現在過年除夕守歲的習俗,大概是在魏晉時逐漸開始的,除夕之夜大家互贈禮物,長幼聚歡,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晉代《風土記》)

    到了唐代時,便有了“拜年”這一習俗。而且開放的唐朝人還發明瞭一種“拜年帖”。發明人正是唐太宗李世民。據說他用金箔做成賀卡,御筆親書“普天同慶”四個大字,賜予大臣。這一形式迅速在民間普及,不過老百姓可沒這麼奢侈,用的是紙。再當時這種“拜年帖”有一個很前衛的名——飛帖。

    宋代時因為火藥的發明鞭炮出現了。除夕、春節放爆竹的習俗便逐漸盛行。到了明清時人們越來越重視過年,一直延續至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才算結束。接灶神、貼門神、除夕守歲、十五賞花燈、猜燈謎等逐漸盛行起來。

    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春節,是從辛亥革命後開始的。民國政府提倡新曆,廢除舊制,把滿清時的跪拜、作揖等禮節全部廢除,改成鞠躬、握手等新禮節。但是發展到現在,有的地方人們給長輩拜年的時候,依然會跪下磕頭。

  • 8 # 燃273度黑

    這個問題有穿越性~

    需要想象

    無論春節是從何時開始的~湊個熱鬧

    古人的春節

    我感覺,分:地主富紳的春節和貧農窮人的春節~

    必定有大魚大肉和食不果腹之分

    但我也覺著,無論窮富古人的春節精神上是純樸,富足的

    當今社會雖然也有貧富差距,但是相對來說老百姓家都不缺吃不缺穿~相對較為富裕了~而精神上卻是飢餓的(此言論不以偏概全,切勿極端哦~)

    知足常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感謝古人為我們後人開闢的每一塊荒地,感恩知足

    小年了,祝新年快樂

  • 9 # poul羚羊飛渡

    古人過春節啊,可比今天的習俗麻煩多了,這過年的一套完整的習俗就是從小年開始,哈哈,好巧今天就是小年日喲。

    小年這天要幹什麼呢?要大掃除。

    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都是除舊迎新的寓意,乾乾淨淨的迎接新年。據《呂氏春秋》記載啊,中國在堯舜禹那個年代就有春節要大掃除的習慣了,這可真夠早的呀!

    小年過後,不管南方北方都是要等到臘月二十五這天,做豆腐。

    為啥這天要做豆腐呢,因為這天呀,玉皇大帝要來各家各戶檢視,大家要做豆腐顯得自己清苦,博得玉皇的同情,讓他明年接著賜福。

    臘月二十六,要“割年肉”

    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古代農耕社會不發達,一年只有一次吃肉的機會,所以叫“年肉”。

    臘月二十七,要洗衣,要洗澡

    都要在這一天,沐浴更衣,洗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新春。

    臘月二十八,貼春聯

    春聯習俗來自與古代貼桃符的習慣,桃符為辟邪之木,所以掛在門口。五代後蜀君主孟昶首創在桃符上寫字這一傳統,後來宋朝印刷術出來,大家開始改在紙上寫起春聯,一直傳到今天。

    臘月二十九,祭祖

    這一天要上墳祭祖,據說此習俗從漢代就要開始有了,漢代《四民月令》有相關記載,證明祭祖習俗從漢代就有。

    臘月三十,除夕夜守歲

    俗語稱“熬年”,除夕守歲這一風俗最早記載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中。

  • 10 # 暴暴狗

    一.年前準備:

    祭灶

    按華人的習慣,每年一到陰曆十二月(俗稱臘月),就到了準備過年的時候了,特別是臘月二十三要祭灶,“臘月二十三,灶王老爺上西天。”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人們都要祭灶,人們供灶王已經供了2000多年,傳說灶君老爺是原始社會管理火種的人,也有的說是炎帝、神農、蘇吉利、張子郭等。給灶王爺上供的目的是讓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而祭灶用的就是關東糖。所以有兒歌唱到:“二十三,糖瓜粘”。有一種說法是:關東糖是粘的,粘住灶君的嘴,上了天就什麼也不說了。或者說他只說好話,甜話了。灶王龕上貼的對聯是:“天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是“一家之主”。祭灶的時候還要預備清水、草糧,這是給灶王的馬吃的。過去祭灶的時候不準婦女參加。 春節趣事

    二.過年習俗:

    守歲熬年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們此時也一定要趕回家團聚。

    正月初一

    俗稱“過年”,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儲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春節趣事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北方地區為正月初四),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女兒回孃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春節趣事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貼“赤口”

    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裡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送年"

    一般晚上舉行送年儀式,是送走諸神和祖先回天.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開啟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春節趣事

    正月初七

    初七是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綵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吃七寶羹,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

    等到正月十五鬧了花燈,年算過完。在樂樂呵呵的團圓氣氛中,人們獲得了身心的愉悅,重溫著家庭的親情,協調著人際關係,不正是生活美的體現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柴蔚和陶奕希相比,誰是00後四小花旦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