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方羅經

    說木牛流馬錢先說另外一個東西,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機器,她就是日本現在依舊還有的送茶娃娃機器人。

    這個機器人大致是日本幕府時期一個人發明的,通體木頭做成。

    其神奇之處就是,只要把茶杯放在上面機器人就可以走。雖然走的不長,但是這是依靠物體重力來實現器械單位的動力供應。

    現在對木牛流馬什麼樣的說法都要,不過看看人家日本做的這個東西,是不是在原理上和書中的木牛流馬一樣呢?

    同樣,這個東西也是會自己停的,要是被人不知道,根本不知道讓她怎麼再次動起來。

    或許有人說,三國時期太早了,那個時候到底有沒有這個技術都不知道。

    這樣的說法也是對的,可是人類的智慧是無限的,只要有需求,相信古代的民科也應該可以的。

  • 2 # 科技公元

    據傳諸葛亮造出“木牛流馬”是一種人力獨輪車,用來在崎嶇的山路上運送軍需物資。由於史料對其製作原理和工藝沒有提及,這種“木牛流馬”早已失傳。不過,還是有人就復原了“木牛流馬”,其中就包括一箇中國老農民。

    這個老農民叫李景陽,今年67歲,是一個木匠。雖然只有小學文憑,但出於對物理和機械的熱忱,還有對諸葛亮“木牛流馬”的嚮往,他決定自己將其研製出來。

    他沒日沒夜地嘗試,還把所有的積蓄都用在了購買零件上。經過8年的不懈努力,終於成功造出了高模擬的“木牛流馬”,還獲得了國家專利。

    這個木牛高1.2米,肚子裡能裝200斤糧食,能坐兩人,還能拉車,還具備轉向功能。它的四肢為木質結構,牛蹄是滑輪,採用電力驅動,脖子下方的繩子可以控制前進的方向。

    在李景陽的對木馬進行上路測試時,引來了很多村民的圍觀。很多村民在感到很新奇的同時,都對他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表示佩服。

    畢竟,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 3 # 老王春秋觀史

    蓋以為就是現今的獨輪車,北宋學者陳師道《後山叢談》一書中記載:“蜀中有小車,獨推載八石,前如牛頭;又有大車,用四人推,載十石,蓋木牛流馬也。”其後許多人都認為木牛流馬就是獨輪車,可能樣式和今天的不同

  • 4 # 竹隱閒士

    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是否真的有?

    按照三國演義裡描述的那種活靈活現的、具體的細節上都相符的這種木牛流馬肯定是沒有!前兩年很多的聰明人、發明家,大家集合在一塊兒,發揮集體的智慧、用上了一些現代的材料去仿造木牛流馬;按照《三國演義》描述的那個細節來仿製;做出來的也不倫不類。外觀有些相似,但是比較描述中的,功能功用達不到;至少達不到三國演義描述的那個效果。《三國演義》看過去時間很久啦;記不很準了:裡邊描述的木牛流馬它不是每一件木牛流馬,需要一個操作的人,那樣可以理解為現在的獨輪車。可以是:結構更完善,運輸能力更強,更好使用的獨輪車之類。它是一個馭手驅趕著一群。我記得裡面的描述是像趕著真牛真馬的牲口群一樣的感覺。那個東西是不需要草料,不需要能量的,就能夠隨著人的意志驅使去運東西,再按照現在的科學道理,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呀!

    中國是一個盛產神話的國度,我們的民族在這方面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不必要太當真了!古代文字描述的許多東西都是聽聽就好,不要相信!問題在於像《封神演義》、《西遊記》這樣的作品,人們知道他是神話,都是戲說;所以沒有人相信裡面的東西。問題在於那些寫實的作品,裡邊99%都是令人信服的,都是可以實有其事,實有其物的。但是它會夾雜一點兒浪漫的虛幻的神話的東西,讓人猝不及防。拿不準是在寫實、還是在寫想像、虛幻?就不好處理了。比如說《水滸傳》當中的梁山好漢神行太保戴宗,綁上什麼“法碼”在腿上,帶起來以後疾步如飛,日行千里。明顯地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放在這基本寫實的作品裡邊,就讓人覺得很難受,不知道該相信還是不相信,很難處理和對待。

    三國演義裡描繪的木牛流馬也是這種東西。考據它的實用功能,與其對應的一些發明,比如說,獨輪車有的。其發揮的作用基本上能像描寫的木牛流馬的那種作用、相似的功能。但是你如果照著它的細節去複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5 # 士說新語

    《三國志》中記載諸葛亮確實是木牛流馬這種“神奇”交通工具的發明者。

    “(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除,以流馬運.........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木牛流馬的產生,是諸葛亮在北伐時,需從蜀地向北邊漢中運送大量軍糧,但要透過艱辛的秦嶺,一般畜挽車根本不能通行,於是他設計了“木牛流馬”運送軍糧以解決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木流牛馬”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運輸工具?有沒有《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麼“神奇”?

    南北朝時裴松之給“諸葛亮傳”作注時對諸葛亮作“木牛流馬”引用了一段接近500字文字,這段文字主要說木牛、流馬的外形構造,包括形狀和大小尺寸,精確到幾寸幾分,木牛在結構有些部件被比喻成牛身體的哪個部分,而流馬說是“形制如象”,而至於木牛、流馬是用什麼動力使之執行,這段文字中並沒有明確提到。

    但是除了人力外不可能有其他作為動力,蜀道的艱險使得牲畜馱車不能行,而當時又不可能先進到藉助風力和水力。

    研究“木牛流馬”的學術界普遍認為,“木牛流馬”其實就是獨輪車,但是具體細節,它與我們印象中的獨輪車有何不同,這個還不好下判斷。

    而根據這段文字,我們知道,木牛和流馬其實是兩種不同的工具,流馬是一種獨推的小車,而木牛是另一種有前轅的小車。木牛流馬是漢代獨輪手推車的兩種改進設計,透過改進使人的負重有所減輕。

    其中木牛是一種輪子稍小一些的獨輪手推車,載重大,前由人拉、後由人推,執行較慢;所以在裴松之的註解中說這種車是“群行”。而相較於木牛,流馬載重小,輪子稍微大一些,由一個人推,執行速度較快。

    而諸葛亮之所以把這兩種交通工具稱之為“木牛流馬”,是根據它們的載重量大小和執行速度的特點來形象比喻的:木牛行動較笨而慢,但是載重量相對較大,像牛;流馬雖然載重量不大,但是行動敏捷,像馬。

    而之所以“木牛流馬”之所以被傳得神乎其神,乃至於都吹成“自動化運輸工具”,很有可能跟200多年後祖沖之傳記中的一條記載有關。

    《南齊書•祖沖之傳》中記載說:祖沖之“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執行,不牢人力。”

    這條簡單的記載說得比較玄奇,這種造物“不因風水”、“不勞人力”,好像是裝了什麼“發動機”能夠起到動力作用,把它發動起來就能自己執行,但"施機執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卻就沒有任何論述展開了。

    如果真存在自動化這麼高的運輸工具,早就迅速普及大規模生產和運用了,簡直媲美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明,諸葛亮只要稍微再發散下思維,把這種動力機器運用到軍事武器、生產工具上,蜀漢國力可能都翻上幾番,憑藉這種壟斷技術,怕是早就滅掉曹魏和東吳,統一天下了吧。

  • 6 # 歷史寶藏

    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當不是空口無憑之物。

    首先,諸葛亮多次揮師北伐,而秦嶺是其進軍關中的最大障礙,一般人想要穿過這個天下大阻都不容易,何況兵馬未動,糧草要先行。從客觀需求來說,確實需要這樣一個運送糧食等後勤物資的運輸工具。

    其次,不管是正史《三國志》還是之後的《三國志注》引用的《諸葛亮集》,都有對木牛流馬的記載,尤其是後者,詳細記載了木牛流馬的做法。

    “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

    說明這個木牛,是有輪子的,類似現在的獨輪車。

    可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就是說這個木牛,可以運一個人一年吃的糧食,日行二十里,人不用太累。

    秦嶺褒斜棧道

    要知道,人不用太累,是相比之前費力的挑擔模式,而並非後人所神化諸葛亮而認為的木牛流馬是全自動的。怎麼可能是全自動的呢?想想就知道不可能。

    關於木牛的造型,可參考下圖。

    這種小巧靈活的車子,在崎嶇的山路上,還是很好用的,相對以前的運輸方式,大有進步。

    綜上可知,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以運送軍糧,這個說法是沒問題的。但是木牛流馬並非後世傳言的那麼神奇。就是相對來說比較省勁點的類似獨輪車的運輸工具。

  • 7 # 耗子尾汁好滋味

    有幸回答,感激閱讀。

    黑科技~~~黑科技~~~黑科技~~~

    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尤其是流馬,是一種與普通輜重車輛相比,縮小化後適合在棧道上行進的輜重車輛。

    (注)諸葛亮集: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流馬尺寸之數,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後槓與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鬥。

    (注)居延漢簡:入粟大石二十五石,車一輛輸甲溝候官......入粟大石廿五石車一輛居攝三年三月。

    (注)九章算術:六人共車,車載二十五斛。

    一般兩漢輜重車輛的運載量是25斛(石),需要6人運輸,日行30裡左右,但棧道狹窄,6人在棧道上行進,面積比較啊,行進困難,所以諸葛亮就對輜重車輛進行改進。

    《三國志諸葛亮傳》明確記載了諸葛亮在231年四伐使用了木牛,從運載量來看,木牛個頭還是比較大的,據說“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能夠“載一歲糧”,按照1人份計算,以“一人三百日食,用糧十八斛”的小斛為下限,又以古代男丁“歲食三十六石”為上限,木牛的運載量大約在20斛-36斛之間,日行20多里。

    或許是木牛比較大,到了234年的五伐,《諸葛亮傳》又明確記載諸葛亮改用了流馬,流馬的運載量變成“方囊二枚”,而“每枚受米二斛三鬥”,也就是差不多近5斛,運輸應該是1人(猜測估計)。

    顯然,相比普通輜重車輛和木牛,諸葛亮在234年五伐使用的流馬的運載量和運輸人員是大大減少,顯然是更適合在狹窄棧道上運輸。

    此外,木牛流馬的意義在於降低了民夫徭役的辛苦程度。過往在棧道上運輸糧草,全靠人力揹負糧草,比如一伐前後魏延提出子午谷時說“精兵五千,負糧五千”,而諸葛亮四伐五伐,分別使用了木牛和流馬,因為帶了輪子,所以說是“人不大勞”。

    兩漢普通輜重:運載量25斛(石),運輸人員約6人,日行30裡左右。

    諸葛亮的木牛:運載量20斛-36斛(石),運輸人員數量不知,日行20多里。

    諸葛亮的流馬:運載量近5斛(石),運輸人員估計1人,日行約20多里(估計)。

    至於叫木牛流馬,我覺得木牛流馬是意指輜重的體型大小,木牛為大,流馬為小,而流馬類似於獨輪車之類的運輸工具,把輪子說成“前後四腳”,把頭部搞成動物造型,來增加神秘感,考慮到古代的情況,也可以理解。

    所以諸葛亮的木牛流馬不是什麼玄學,也不是什麼黑科技,而是諸葛亮針對地形,對原有的輜重車輛進行了改造,尤其是流馬,縮小化後使其更適合在棧道上行進,從而降低了棧道上民夫徭役的辛苦程度。

  • 8 # 鴨梨山大

    1700多年前,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可是,木牛流馬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運輸工具呢?千百年來人們提出各種各樣的看法,爭論不休。

    查考史書,《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三國志·後主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上述記載明確指出,木牛流馬確實是諸葛亮的發明,而且木牛流馬分別是兩種不同的工具,從木牛流馬使用的時間順序來看,先有木牛,後有流馬,流馬是木牛的改進版。

    給《三國志》作注的南北朝時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現在已經失傳的《諸葛亮集》中有關木牛流馬的一段記載,對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繪,對流馬的部分尺寸作了記載,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留後世,使得後人對木牛流馬的認識始終是鳳毛麟角、雲山霧罩。

    諸葛亮造出木牛流馬200年後,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天才祖沖之據說造出了木牛流馬。《南齊書·祖沖之傳》說:“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他同樣也沒有留下任何詳細的資料。

    但是關於祖沖之造出木牛流馬的記載為自動機械的觀點提供了佐證,這是關於木牛流馬的一個主要觀點,認為三國時利用齒輪製作機械已為常見,後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馬,應該是一種運用齒輪原理製作的自動機械。

    在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黃沙鎮,史料記載這裡是諸葛亮當年造木牛流馬的地方。據考證,諸葛亮當年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馬總共用過3次,木牛流馬就是從這裡出發,走過250公里的棧道,到達前線祁山五丈原。

    當地的老人向我們描繪了傳說中的木牛流馬:“木頭做的馬頭,再有其他零星的小塊組成馬身子,再組上馬腿,肚子中間安上齒輪,木馬後邊有一個扳手,操作時一壓走一步,再一壓走一步。”從這個傳說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馬是有齒輪的,而且似乎也運用了槓桿原理。

    梁國君做的木牛流馬形狀都是四條腿,肚子中空,可以載重物的木製機械。按下和抬起馬的脖子,流馬就會邁開腿行走;木牛是透過按壓後面的雙轅行走。據梁國君介紹,他做的木牛流馬在原理上與史料記載相符:“‘木牛牛仰雙轅,流馬形制如象。’木牛後面有一個長長的省力臂,就是雙轅;流馬的省力臂就是它長長的馬脖子,就是形制如象。”更為巧妙的是,梁國君在他的流馬上實現了暗鎖功能,把舌頭扭轉,馬頭就被鎖住,就無法行走,這一點跟《三國演義》中的描繪非常吻合。

    但是梁國君復原的木牛流馬遭到另一派的反對,陝西省漢中市勉縣博物館館長、陝西省三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清華認為,木牛流馬不可能是四條腿的:“棧道是木板鋪的,中間的縫隙寬窄不一,四條腿怎麼能在帶縫隙的板上走呢?就是在非棧道的道路上行走,它也是爬坡的,需要前面拉,後邊推,四條腿沒辦法拉也沒辦法推。所以木牛流馬肯定是帶輪子的。”

    郭清華為什麼認為木牛流馬應該是帶輪子的呢?這也能從史料記載上找到依據。郭清華認為,木牛流馬應該是四輪小車:“制木牛流馬法裡,介紹流馬的時候說,流馬有前軸和後軸。大家都知道裝輪子的才叫軸,一個軸裝兩個輪子,所以我認為它應該是四輪。”

    木牛流馬究竟是帶輪子的還是四條腿的呢?北宋的陳師道有下面一段文字記載:“蜀中有小車,獨推載八石,前如牛頭;又有大車,用四人推,載十石,蓋木牛流馬也。” 宋代高承寫的《事物紀原》中也有記載:“木牛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 清代滿族水利專家麟慶也把當時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土車說是陳師道記載的木牛流馬:“土車,獨輪料土,兼載稗編。蜀相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馬,以運餉。今之土車獨推,猶儲存葛遺制。”木牛是有前轅的獨輪車,流馬是沒有前轅的獨推小車,這也是一種關於木牛流馬的主要觀點。但是即使是宋代的記載,也離三國時期有了1000多年,這種觀點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清華大學古文獻研究所教授馮立升認為,木牛流馬基本上可以定論是一個獨輪車,因為綜合各種史料和各種文獻的證據來看,獨輪車的可能性最大。

    為了弄清三國時期棧道的情況,我們來到了褒河谷口,這裡是褒斜棧道的起點,位於漢中市北20公里,1700多年前,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就是從這裡起程把糧草運往前線。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古代的棧道非常平緩,並不陡峻。原來古代人開通褒斜棧道是非常聰明的,他們選擇了在秦嶺山中最緩的一條道路,不知不覺就上了山,然後不費勁就下去了。在這樣的道路上四條腿的機械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輪子的效率高,所以當時的木牛流馬不太可能是四條腿的行走機械,而四輪車的可能性更小,因為四輪車作為轉向控制是更難的,就是在平地上,四輪車的轉彎都不是很靈便的,所以放到那個特殊的條件下可能性更小。

    從棧道情況分析,似乎只有獨輪車才最有可能是歷史上的木牛流馬。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木牛流馬是獨輪車的話,記載中,木牛是一腳四足,這個四足在獨輪車裡面怎麼體現呢?還有就是一些部件的名稱包括暗藏的機關如何解釋呢?

    最近旅澳學者康弘對木牛流馬提出了一種新的解釋。認為:木牛流馬是齒輪組傳動的絞盤索道系統。在雲貴川的深山裡,同類系統還被使用著。

    他的研究主要解決了史書記載中“走”的主體。古籍中記載:“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根究這種描寫,傳統觀點認為:木牛流馬應為一種木製牛馬狀運輸工具。一天可以走二十里,由於兩千年前的科技水平不可能製造出這種水平的運輸工具,所以人們普遍認為這只是一種傳說。之所以出現這種誤判,是因為對日行二十里的主體是人還是木牛的誤解。將:“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連貫起來理解就可以清楚“日行二十里”的是人---推絞盤的人,木牛根本沒有走。

    新的研究首先提出質疑:木牛流馬如此好用,它們就應該被大力推廣並流傳。但木牛流馬不僅沒有被大眾普及,就連諸葛亮當時也並不經常的在所有的地方都使用木牛流馬。這說明木牛流馬的使用具有相當的侷限性。分析諸葛亮使用木牛流馬的情況,可以初步斷定這種侷限性主要表現在地域環境上。蜀漢位於今四川,道路崎嶇,多為盤山道,在直線距離並不遠的山與山之間走盤山道即遠且難,而架設絞盤和索道無疑是一種快捷便利的好辦法。現在四川,雲南的山區索道還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山民出山,趕集還要靠它。在其它地區絞盤索道不能廣泛使用,因此木牛流馬沒有得到普及。諸葛亮在出祁山之前,曾南征孟獲,對於廣泛應用於雲貴高原的索道應有所聞。按照它們的功能看,木牛流馬應為具有可變速的傘齒輪組或蝸桿、渦輪傳動的絞盤和索道。絞盤需穩固。故而製成牛形,以示其堅。索道上的掛斗需輕便快捷,故而製成馬型,以示其捷。也有可能木牛為重型運輸機械,既絞盤加索道,流馬為輕型運輸機械,既單純的索道。此類結構只適於交通不便的山區,不適合於平原地區運輸,所以不能普遍推廣。

    依據《諸葛亮集》中的記載,木牛流馬的型製為:“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人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豐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助,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鞭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新的研究據此對史書中木牛的結構分析如下:“方腹”為絞盤的框架, “曲頭”指絞盤上端的軸頭,“腳”指的是可執行裝置,“一腳”是可執行的輪體,“四足”指絞盤的四根立柱,“頭人領中”是上端軸頭外有一個保護罩或保護圈,避免沙土進入軸頭,在古代人們往往把可翻轉的肖鍵等稱為“舌”,“舌著於腹”的舌,相當於現在絞盤中的止退鍵,與腳踏車飛輪中的兩個鍵同理,現代的絞盤,起重機,甚至手動葫蘆吊都有這一裝置。“舌著於腹”就是止退鍵在框架內。 “載多而行少”是指運得多,速度就慢,(這附合力學原理,同功率的情況下,力與距離成反比)。“宜可大用,不可小使”,因為架設絞盤索道是大工程,因此必須大用,不可為了運輸少許糧食就架設木牛索道。“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這裡“特行者”“群行者”指的都是推絞盤的人而非木牛流馬。“特行者”指一人推,由於推力小,需增大主動輪直徑,從而使距離增加(數十里),群行者人多力量大,可以減少距離,注意“群行者二十里也”與“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是一致的,這就是推絞盤計程車兵一天的工作量。這也說明,木牛可能使用了一組傘齒輪,類似於今天汽車的變速箱,推的人少時增加距離,推的人多時減少距離。“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既一個凹輪,包括一個捲筒加兩側擋板。這與現在的絞盤是一樣的,它可雙向執行,索道沿著凹輪上下槽執行,“橫者為牛領”應是上軸軸瓦和軸基座,“轉者為豐足”是傘齒輪組,“覆者(罩也)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底框),“垂者為牛舌”(肖鍵是下垂的,靠重力自動下垂起到防止倒退的作用,也表明是橫軸結構)。“曲者為牛助(是一個彎曲的手柄,類似於現在汽車變速箱的手柄)”,“刻者為牛齒”(與牛舌相配的帶齒的防退輪,牛齒也可能是一組將水平方向轉的絞盤轉為向垂直方向轉的主動輪轉換裝置。“立者為牛角”可能是突出於牛背的立管,如為中空可以理解為注油的潤滑裝置,“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鞭軸”,牛仰雙轅(是絞盤的兩根推杆,現為十字型,木牛可能是使用平行的兩根推杆,或穿過中軸孔 的一根推杆的兩端。還有一種可能,“牛仰雙轅”指的是木牛有兩根轅,用來固定木牛於其它固定物,如大樹,大石等。今天的絞盤也有兩點用來固定之用),“人行六尺,牛行四步”這句是關鍵,過去的研究者以為“牛行”是牛在走,其實不然。它的本意是:推動絞盤的人走六尺,木牛的軸轉四圈。也可能是:輪上帶有齒,象腳踏車上的齒盤卡住索道以防滑,“人行六尺,牛行四步”就是:推絞盤的人每推六步木牛就轉動四個齒。“載一歲糧”(150-200公斤),“日行二十里”指推絞盤的人每日走二十里,不是木牛走二十里,所以人不大勞。

    綜合起來木牛是一種重型的運輸工具,是絞盤和索道的結合體,其核心部分為一組將水平方向推動的絞盤轉為垂直方向轉動的一組傘齒輪傳動裝置。牛頭,牛腳,牛領,豐足,牛舌,牛助,牛齒,牛角,牛鞅,牛鞭軸,雙轅就是木牛從動力到傳動,工作,制動,潤滑等一整套裝置的各個零部件,“牛足”為基座,“牛腹”為機體,牛背為機罩,索道上掛糧食袋子,用於兩山高低差較小的情況,由於落差小,所以盛放糧食的容器不能自動滑落,要靠人推絞盤所以稱之為木牛。小說中司馬懿的木牛流馬舌頭翻轉後不能動是因為舌是防退裝置,當舌頭被沿著它的軸翻到另一邊時就成了防進裝置。這時絞盤只能反向推動而不能正向執行。其實它的功能是:將此處的物資運到彼處牛舌翻到正面,將彼處的物品運到此處來,牛舌翻到反向。由於司馬懿不知道這種功能,所以牛舌被翻轉後就推不動了。

    明白了木牛,流馬就好理解了。史書中關於木馬的介紹實際上是一個掛在索道上的裝糧食的木箱。它可以被理解為一組在高低差較大的情況下,可以靠重力從高處滑落到底處的索道裝置,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木牛流馬為一組裝置。流馬為與木牛配套的糧食裝載工具。因為製造木牛較複雜,所以史書中重點介紹它的零部件結構,而流馬較簡單,所以只詳列了它的製作尺寸。

    從三國志的記載分析,(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另一條道路),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我們可以理解為前一次出祁山的路線山間的落差較小,所以用木牛,而三年後出斜谷,山間的落差較大,所以用流馬。

    如能認定木牛流馬為齒輪傳動的絞盤索道系統,那它將成為中國的又一大發明。兩千年前中國就有了齒輪傳動裝置和較完整的運輸機械系統。(圖略)

    《木牛流馬》可能會打破常規定律: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上的木牛流馬一直是一個迷,也讓無數人為之痴迷。當時的生產條件簡單,遠不及現代,但是“木牛流馬”的構造看起來簡單易行,也符合當時的情況。如果當時把“木牛流馬”寫的神乎其神,也許我們很早就會把它當成神話的東西而棄之不顧了,但是就因為書上寫的符合當時的情況,所以我們就不能不懷疑當時可能真的有木牛流馬的問世。可是時代的久遠和小說的戲劇性讓我們又有些一籌莫展。

    就現在來說,“木牛流馬”如果真的象書中所描述那樣可以不吃不喝還能走,這顯然是不符合現在科學上的能量守恆定律的。因為如果“木牛流馬”要行走,必定會消耗能量,當時當時肯定沒什麼石油、天然氣之類的能源物質,它又不吃不喝,它從那裡得到能量?這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如果要造出象小說裡描述的那種木牛流馬來,就必須拋棄現在的“能量守恆”定律。同樣,要造出“木牛流馬”也必定會打破影響我們數代的“能量守恆”定律,必定是一個另世界矚目的事蹟。歷史上有無數個迷團需要我們去解決,這可能只是一個虛構的物品,但是在迷團未揭開之前,誰也不能否認它的存在.

  • 9 # 西府趙王爺

    木牛流馬的真實性不容懷疑,木牛流馬的確是存在的,但是《三國演義》中,對木牛流馬神乎其神的描述卻不完全可信。

    《三國演義》對木牛流馬的描述:

    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

    ①方腹曲頭:身體程方形,頭部程曲形。 木牛流馬的主要用途是運輸糧食,因此,“方腹”就是承載糧食物資的容器,頭部更像是裝飾,或者是能夠控制方向的機關。

    ②一腳四足:木牛流馬有四條腿,每條腿上都有一隻腳。 為什麼是“腳”而不是蹄呢?

    因為“腳面”的抓地面積比“牛蹄”更大,不易倒塌,符合力學原理。

    ③頭入領中:“領”就是脖子,木牛流馬的頭縮在脖子中。 木牛流馬還有脖子???我認為脖子就是方形的身體,所為“頭入領中”,表示了“頭”和“身體”幾乎是無縫相連的。④“垂著牛舌”:木牛流馬的舌頭垂直向下。 牛舌很可能是一個止動裝置,就像是腳踏車的保險叉一樣。

    ⑤載多而行少:裝的多,但跑的慢。

    ⑥宜可大用不可小使:適合大批次的物資運輸,如果僅僅運送幾擔糧食沒必要使用。

    ⑦特行者數十里:滿載貨物之後,大約能夠行駛數十里路。

    ⑨覆者為牛背:牛背上有個蓋子。

    ⑩曲者為牛肋:有類似“肋骨”的條狀物體對牛腹進行保護。

    11、牛仰雙轅:木牛流馬在呈站立狀時,是一個頭部比尾部高的狀態。

    “雙轅”是指馬車前左右兩邊架馬的兩根直木,在我看來,木牛流馬身上的“雙轅”不是向前而是向後,像是兩根推車用的杆子——“車把”。

    12、人行六尺、牛行四步:六尺差不多1.45m,古代的尺比較小,一尺約600px。 也就是說,木牛流馬前後四足各向前邁一步(四足各邁一步一共四步)的距離是1.45米,如果說邁出四步的時間大約在1秒左右,那麼木牛流馬每分鐘行駛87m,每小時行駛5220m。

    13、載一歲糧:“歲”是一個時間單位代表365天,並不是一個重量單位,在這裡的“一歲糧”,指的應該是365斤糧食。 但是三國文化專家郭清華老師說“一歲糧”指的是600斤糧食,至於他怎麼得出來的結果,我就不知道了。

    14、人不大勞:說明木牛流馬是需要人來操縱的,並不是一個全自動的機械。 以上便是我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所解讀出的木牛流馬的大致情況。

    我不敢確定木牛流馬是什麼東西,因為武侯的智慧並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夠輕易揣測的,所以我把鍋,交給專家們來背……

    歷史學家李約瑟老先生認為,木牛流馬其實就是有一個牛頭作為裝飾的獨輪車。

    《中國通史簡編》的作者范文瀾老先生也認為,木牛流馬是一種有四隻腳作為支撐的人力獨輪車,。

    它的獨到之處在於,木牛流馬的每隻腳上都有一個能夠轉向的小輪子,使其在平地上能夠更加快去的行駛,在崎嶇的山路上也能保持良好的穩定性。

    是不是對木牛流馬有些失望?三國時期的運輸車都是兩輪驅動的,而諸葛亮能夠製造出“大輪負責驅動,四個小輪負責支撐和輔助移動”的木牛流馬,已經是超越時代的進步了。

  • 10 # 執筆灬寫史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即使在當今社會仍然是傳播廣泛的經典文學作品,書中刻畫的一個個性格鮮明的歷史人物往往給讀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就拿蜀漢的丞相諸葛亮來說,演義中的諸葛亮可謂是大智若妖,在先帝劉備尚且弱小的時候就盡心輔佐他,為劉備出謀劃策幾乎算無遺策,最後成功幫助先帝建立了蜀漢帝國。他為了蜀漢鞠躬盡瘁最後勞累過度而死,這種無私奉獻的能人形象也使得諸葛亮收穫了大量的讀者粉絲。

    但不知從幾時起,網路上興起了排斥小說情節、遵從正史的熱潮,有時候小說中的英雄人物會被那些所謂的正史黨批判得體無完膚。雖然小說為了塑造人物往往帶有虛構的情節,但這並不是說他們和正史就截然不同,只不過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出入罷了。那麼回到問題上來,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發明了赫赫有名的木牛流馬,但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火眼金睛辨真假

    首先我們得先明白一點,那就是諸葛亮發明改造的木牛流馬是真實存在的,陳壽所著《三國志-諸葛亮傳》對這一件事情的真實性做了以下闡述:

    “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後主傳》對木牛流馬也有所提及:

    “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

    從史料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這木牛流馬是的的確確真實存在的事物,而且在出祁山和司馬懿對峙之時,諸葛亮完善了木牛流馬將其用做運送糧草的工具。其實木牛流馬也算是應時而生之物,當時諸葛亮受先帝劉備託付,一心想要北伐中原匡扶漢室,可怎奈何每每皆因糧草供應不上無功而返,為了解決糧食供應問題,諸葛亮冥思苦想終於發明創造出這種專門運送糧草的木牛流馬。

    未解之謎

    儘管我們知道了木牛流馬並非虛構之物,但是對於木牛流馬的形狀和工作原理卻一直都存在著爭議,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種版本的說法:

    一種說法稱木牛流馬只不過是經由諸葛亮改進的普通獨輪推車。《宋史》、《後山叢譚》和《稗史類編》都曾明確說明,在漢代被稱為鹿車的獨輪小車經由諸葛亮改進之後才演變為木牛流馬,它本質上還是獨輪推車罷了。

    另一種說法稱木牛流馬是四輪車。高承《事物紀原》卷八有云:

    木牛, 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民間謂之江州車子。

    這種說法在《諸葛亮集》《資治通鑑》之中都有依據而最有力的佐證是在成都羊子山二號漢墓出土的駢車畫像磚。

    還有一種說法表示木牛流馬是用連桿、齒輪等機構組成的自動機械。這種說法的根據主要是《南齊書·祖沖之傳》、《太平御覽》、《辭源》幾書中的史料記載,就拿《祖沖之傳》所記載事宜來看,祖沖之在木牛流馬的基礎上,改造出更勝一籌的自動化機械。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在三國時期利用齒輪製造自動化機械已是司空見慣之事,而備受推崇的木牛流馬不可能是漢代已有的獨輪車,很可能是運用齒輪原理而製作的自動化機械。

    總而言之,關於諸葛亮木流牛馬形狀、工作原理一事一直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無法得到統一的答案,畢竟各大史料記載事宜有所出入一時難辨真假,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諸葛亮的確運用過自己發明改造的木牛流馬來運輸糧草補給軍需,其實到了如今糾結答案是什麼並沒有太大的意義,還不如將時間投入到有現實意義的歷史研究當中去,我們無法完美再現歷史本來的面貌 那又何必在一些細枝末節上耗費心神呢?研究歷史最重要的目的是利用歷史而非僅僅瞭解歷史,各位讀者朋友們,你們怎麼看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豬在配種前該怎樣調教公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