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公教育
-
2 # 玉林中公教育
省考已經落下帷幕,成敗都已歸於塵土。唏噓之餘,2019國考的備考工作也該著手準備了。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國考申論綜合分析類問題答題的技巧以及方法。
在考試中,綜合分析類的問題大家常見的問題首先就是審題這一部分,都知道要透過審題得到答題思路,要透過審題到材料之中找什麼內容,答案書寫注意的問題是什麼。但是綜合分析類問題尤其是解釋型分析大家往往抓不住要圍繞什麼找點,這個困擾一直縈繞在心頭。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一般解釋型分析的作答物件都是一句話,在作答時,考生最好能夠抓住這句話的關鍵詞,例如這道題:“給定資料3”中劃線句子寫道“我們只有透過‘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體味到‘儒’之‘柔’。”這句話內涵豐富。請你根據“給定資料3”,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15分)要求:(1)準確、全面,邏輯清晰;(2)不超過300字。這道題題幹關鍵詞就是“水的意象”,“儒之柔”,也就是“水”、“儒”、“柔”。同學們去材料中找和“水”、“儒”、“柔”相關的所有內容即可。切記在審題的時候不要盲目的設定框架,比如這道題,如果你在審題的時候設定框架,先找解釋,再找分析,最後找對策,可能在找點的時候就會落空,找不到,影響正常做題。
審題之後接下來就要找點了,在找點之前學習過很多閱讀方法來判斷材料的關鍵資訊,那麼在綜合分析類問題中材料中的關鍵資訊如何確定呢?換句話說什麼樣的資訊才是關鍵資訊,才是我們最後要尋找的答案呢?標準只有一條,是否與審題找到的核心作答物件相關,只要相關就可以判斷這是答案要點。還是以上面題目為例,在找點的時候很多同學可能會迷茫,材料看不懂。但是同學們只要把我住一點,只要和“水”、“儒”、“柔”相關的內容都找到,羅列出來,這道題大部分的分數就會得到。可以不理解,但是一定要知道哪些是和這三個關鍵詞相關的。比如說有這樣一段材料:以水來比喻道的高明之處在於,它的意義是雙關的:一方面確立了存在論的基本意象,讓人們能夠由此及彼地去領會“道”的深刻內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論的基本取向,藉助於水的“至柔”性格來凸顯道德的品性。同學們可能不知道以水喻道是個什麼概念,也不清楚它的高明之處,所謂的存在論,道德論是一個什麼概念,但是你只要知道這些內容和“水”這一關鍵詞相關,把它們提煉出來抄上就可以。
接下來是加工,很多同學不滿足於只得到要點分數,想要在加工的環節上有所突破。那麼加工的環節是邏輯的加工和內容的加工,這道題主要的難點在於邏輯的加工。首先材料中沒有關於這句話的直接解釋,但是找點之後同學們會發現,“水”和“儒”之間的連線點就在於“柔”,柔既是水的特性也是儒的特性,透過水的柔可以更好的體味儒的柔。這其實就是如果材料中沒有直接解釋的話,可以根據材料內容解釋題乾的字面含義,這樣解釋即可。接下來的邏輯其實就是先說水的柔,儒的柔,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分開表述即可。答案整理如下:柔既是水的特徵也是儒的特徵,透過水的柔可以更好的體味儒的柔。一.柔是水的特徵。以水喻道有古老傳統: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弱者道之用,水是萬物的本源。水不定形,正因無形所以能成一切可能的形狀。以水喻道以隱喻和象徵的方式透露出中國文化的傳統性格。語意雙關,一方面確立了存在論的基本意向,另一方面奠定了道德論的基本取向。二.柔切中儒的要義。儒之柔彰顯中國文化多維度性格,體現中國文化弱德之美。儒之柔表現在忍耐等待耐心,使中國不受外界危機影響,克服一次又一次的動亂。儒之柔不是軟弱無力,廢棄一切作為,而是以柔克剛。中國文化的等待姿態與儒之柔有關聯,影響華人同自然界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塑造出來的古典技術不具有徵服自然的侵略性。
大家要想攻克綜合分析的難關還要堅持做題,多思考,中公教育最後希望大家早日圓夢。
你get到了嗎?
-
3 # 江西公務員教育考試
綜合分析能力作為申論考試大綱要求的基本能力,近年來在申論考試中有加強的趨勢。很多省份事業單位申論考試中也都涉及到綜合分析題型的考查。相對於歸納概括題型,綜合分析對考生能力要求較高,這也是很多考生一看見綜合分析題目就“避之不及”的原因。能否漂亮準確地作答好綜合分析題目,這就成為“事業成公”的關鍵。今天,中公教育專家跟大家一起學一下綜合分析的核心技巧。
明確作答思路。綜合分析講求一定的作答邏輯,即答案需按照是什麼(提出觀點)、為什麼(展開分析)、怎麼辦(提出對策)的邏輯進行呈現。以我們省考常考的解釋型綜合分析為例,對於“是什麼”環節來說,就是要解釋題幹劃線部分句子或概念的含義。其次進行分析,最後提出對策。
找全分析要素。綜合分析重點就是在分析部分。在具體的分析環節,我們通常會分析:問題、原因、影響、特點等等。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對問題詞、原因詞、影響詞有高度的敏感性。以2017年山西省考第二題的作答材料為例:
法國哲學家盧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秩序,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當我們環視周圍,不是可以看到很多實用教育導致的偽成熟的孩子麼?
在這個材料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發現三個影響詞:“造就”、“造成”“導致”,所以我們找到三個影響,即造成早熟果實,造就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偽成熟。經過要點的合併加工,最後得出一個要點:導致偽成熟。
理解提出對策。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解釋型綜合分析題目來說,提出對策部分,原則上是要求寫直接對策,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根據問題、原因去推導對策,所以在提出對策部分,大家重點關注對策詞就可以,常見的例如:應該、要、必須。
-
4 # 貴港中公教育
下面中公教育專家為大家介紹衝刺期如何進行綜合分析題的提分攻略。
(一)綜合分析題型的總體特點
能力要求:透過材料表面的含義,挖掘內在的本質含義;
範圍要求:一般涉及“給定資料”的各個方面;
思維要求:逆向思維——人腦思維的正常順序應是先有分析後有觀點,但綜合分析題目在申論考試中的作答是先提出觀點而後逐步分析;
(二)綜合分析題型的總體答題技巧
技巧一:審題是關鍵
審題部分重點應用“關鍵詞法”,即作答物件的關鍵詞和題幹問題的關鍵詞。物件的關鍵詞決定你的核心作答內容,而題幹問題的關鍵詞決定你的觀點表態,例如談“理解”是談“看法”是不一樣的。
技巧二:材料是基礎
一般材料的會由5-10則組成,總體看起來是亂的,實則內在邏輯是比較清晰的,幾乎都在圍繞同一主題透過不同的材料型別闡述與主題相關的“現狀、原因、影響、對策”等。故考生在梳理材料時可以採取合併同類項、做標註等形式進行要點的分析和歸納。
(三)綜合分析常見題型及作答思路
1.解釋型分析題:對詞語、句子、明確的觀點的理解、解釋。
【示例】如何理解“給定資料2”中“動行的平等倫理權利”的主張存在著“倫理悖論”?
作答思路:
(1)解釋作答物件的本質含義
(2)圍繞材料分析作答物件(原因、影響)
(3)圍繞材料形成結論(結論或對策)
【示例】給定資料6中提到了“社會越發展、越富足,身體素質反而越差,中國已進入”未富先病”的境地”,你怎麼看?
作答思路:
(2)圍繞材料論證觀點(原因、影響)
(3)圍繞材料形成結論(結論或對策)
3.啟示型分析題:透過分析他國、他地成功經驗、失敗經驗,得到啟示。
【示例】如何做好基層文化建設工作,直接關係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請你談談“給定資料1~3”對做好這方面工作有哪些啟示。
作答思路:
(1)尋找做法
(2)判斷成功或失敗
(3)成功-經驗-根據本國本地實際情況借鑑;失敗-教訓-問題推出對策
(4)最後答案只寫對策(做法)
中公教育專家提醒大家,在做綜合分析題時易犯以下錯誤:一、切忌主觀臆斷:作答時應緊緊圍繞材料,從給定資料中找答案,避免加入過多自己的主觀性分析;二、明確作答型別:每個題型的答題思路是不同的,考生對評論分析和解釋分析這兩種常考題型作答易產生混淆;三、明確重點作答方向:很多考生容易忽視對分析部分的作答或分析過少,分析不透徹,而結論部分寫的太多。注意分析要透徹,結論部分可以提出一些對策或者簡短的結論,但字數不宜太多。中公教育希望考生能以此為鑑,躲開作答雷區,一舉成“公”!
-
5 # 遼寧中公教育
一、題型初識——判斷題型
二、題型解答——解題思路
評論分析的解題思路是總分總的邏輯結構。第一個總一般是“(解釋評論物件)+表明觀點(態度、立場)”,這主要是因為評論分析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看法、態度,所以在提出觀點的部分就要把態度立場表明。但是在提出觀點時也要注意區分兩種情況。如果評論物件明確,提出觀點時只需要表明態度、立場不需要解釋評論物件。如果評論物件不明確,提出觀點時需要解釋評論物件並表明態度、立場。例如:請談談對“張悟本事件”的看法。這一道題,對於考生而言並不瞭解這一事件是什麼,就需要解釋評論物件,然後再表面態度立場。
第二步是分析,分析的時候可以根據材料當中的內容進行辯證分析,原因、影響、現象、問題等都可以作為分析的主要內容。例如,“請根據給定資料談談對‘天價彩禮’的看法。”分析的部分就要去材料中尋找所有和天價彩禮有關的資訊。比如說,材料中如果涉及到了導致該現象出現的原因,有該現象帶來的影響,那我們就可以把這些資訊都整合起來作為分析的部分。
第三個總是指對策總結,在整個分析結束後,最好要結合材料與實際情況提出一些簡單的對策對整個題目進行總結。要注意的是,綜合分析類題目的重點是邏輯結構和第一部分的觀點、第二部分的分析。最後的總結對策部分是為了保證邏輯結構的完整,要根據材料簡單提出對策,切勿長篇大論全都是提出對策。
例如,“請根據給定資料談談對‘天價彩禮’的看法。”這一道題目的參考答案為“天價彩禮現象影響惡劣,應及時破除。這一現象之所以出現是由於:部分地區性別結構失衡,導致說媒難;一些人思想落後,把嫁女兒當作致富機會。其影響十分惡劣:會導致新的貧困現象出現,一些農村家庭貸款送彩禮,加重家庭經濟負擔;會影響年輕人的長遠發展和婚姻愛情,不利於家庭幸福;迫使年輕人不到法定婚齡就步入婚姻,過早承擔家庭責任;拖住了精準扶貧工作的後腿。因此,要理性地看待結婚彩禮,樹立正確婚戀觀念。”可以看出來,這道題目答案中的對策總結部分是很簡短的,重點是前面的觀點和分析部分。
-
6 # 申論一點通一、綜合分析的4種題型及特點二、作答思路
1、是什麼:發表觀點,或點名本質、或指出定義;
2、為什麼:分析論證,主要從原因、影響等角度入手;
3、怎麼辦:提出解決對策。
注:作答過程需結合具體題目、要求,靈活運用。
三、答題要點1、分析要合理。綜合分析題重在“分析”二字,必須要明確分析物件是誰,分析標準又是什麼。分析物件,就是我們常說的“作答物件”,申論試題中就會明確指出分析物件是什麼。分析標準,指的是所分析的東西要合乎情理、符合常規的邏輯,要與中國行政文化的內容相統一。
2、觀點要明確。綜合分析類試題最大的特點就是要我們提出自己的觀點。針對某一個問題,支援什麼,反對什麼,都需要明確陳述出來,不能模稜兩可。同時,注意“明確”前,要保證觀點是正確的,要知道,不正確的觀點再明確也是無用的。
3、條理要清晰。是由於綜合分析類試題的要點往往分散在一則或者數則材料中,這就要求必須逐條逐句、有秩序地對材料進行分類和安排,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這是答題邏輯思維的體現。你的回答要記住自己要能說的清楚。你的為什麼是為了支撐你的觀點(是什麼),你的怎麼辦是針對你的觀點(是什麼)。所以整個回答要有邏輯性。
-
7 # 周約文化教育
申論提分的關鍵點:第一,你要經常去看一些新聞方面知識,然後從新聞裡面去總結一些東西。第二,就是要學會審題,如果你審題方向對的話,那你寫出來的東西分數就會高。第三,寫作的時候,主題要鮮明,有觀點,有論據,有論證。第四,書面一定要整潔,書寫要規範。第五,抓住文中的主題思想,提出自己的對策。
第六,多閱讀國家政策和國家出臺的一些治理國家的措施。
-
8 # 江西省公務員考試
對照申論考試大綱和大作文的要去,大作文考察的是你的兩種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
分別是分析>邏輯>語言
也就是說觀點是否正確是佔第一位的,這個決定你的作文在第幾梯隊,那麼首先,你就要學會怎麼結合材料分析出來正確的觀點(主論點)
第二個要學的就是邏輯,用一個什麼樣的邏輯去論述你的觀點?這個時候文章務必要寫的飽滿,有力。邏輯的話議論文有很多,關鍵是你要拿出來文章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著重說怎麼辦還是影響,然後以此開展布局。
最後就是語言了,語言不是最主要的,在議論文裡,語言服務於邏輯,邏輯出來了,語言自然也就出來了。
-
9 # 哎呀週五了
你如果坐到考場上,唯一能做的就是字寫工作,題目答完
準備的話:第一,審題,很關鍵,問了哪些問題
第二讀材料,材料說了什麼,和問題相關的欄位在哪
第三,結合找到的點,結合切入點,簡單歸納;
第四,寫出來,字型工整
平時要做的,積累素材,如人民日報、半月談、新聞聯播,圍繞實時去看,寫字,字帖那個隨意,寫工整即可,不要潦草
-
10 # 弓守道
謝謝邀請!首先應該帶著問題去讀材料,看到與問題相關的關鍵句、關鍵詞直接標註好,在通讀完材料之後,從自己標註的內容裡面提取關鍵詞,按照材料的結構,逐條分析整理。注意答題的技巧是語句簡短,寧多勿少,儘量總少的文字表述清楚回答的內容,這樣在字數允許範圍內,能夠多加幾條關鍵點,不至於漏項。其次要認真提取,意思相近內容的可以合到一起,意思不同的逐條分開,回答要完整,關鍵點漏掉也會扣分。最後,在答完題之後,根據具體情況和時間安排,比對文章內容把自己的答案核對一下,看看有沒有漏掉關鍵內容,注意邏輯性和條理性。這樣能夠保證分數較高。
回覆列表
1、 審題要“細”,題目問什麼答什麼
綜合分析題目作答物件比較多元:一個詞、一句話、一個社會現象、一個社會事物、某個人的觀點都有可能成為作答物件。而針對不同的作答物件所確定的答題思路也有很大差異,因此,考生切記審題時一定要精準的獲取題目給定的作答物件,可將題幹中的關鍵資訊進行圈畫以此提高審題的精準性,避免答非所問。例如:2015年多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
閱讀“給定資料2”,談談你對其中畫線部分“我能有今天就是因為我讀書少”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準確,解讀充分,條理清楚。不超過300字。
透過審題可知,本題作答物件為一句話,作答時首先需要結合材料資訊解釋這句話的含義,之後圍繞著句子含義進行多角度分析,最後得出結論即可。部分考生錯將此題當成評論型綜合分析,作答時使用“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的”等類似語言表明自己的觀點,很顯然作答的思路就有了很大偏差。由此可見審題的重要性。
2、 分析要“活”,材料有什麼寫什麼
作為客觀題之一,綜合分析題目的答案要點仍然遵從“材料為王”的原則。所謂多角度分析,無非是要求我們在閱讀給定材料時,將與作答物件有關的資訊進行全面挖掘,例如原因、影響、合理性、不合理性、現狀、案例等內容都有可能成為作答的內容。千萬不要死記硬背所謂的作答公式,這樣只會侷限我們的思維,極易漏掉重要得分點。仍以上述2015年多省公務員考試這道申論真題為例,材料中闡述了當前一些企業扮演“我跟隨”的角色,習慣於從前的案例,這樣就難以突破獲得成功。同時,材料從正面進行闡述,以第一人稱角度闡述“從零開始,不依賴資料,反而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東西,帶來改變,找到新的挑戰,產生創意思維。”綜合上述資訊可知,作答時可以從正面、反面對比的思路進行分析論證。而如果做不到“活”,則會出現材料要點機械堆砌的情況,邏輯性方面無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