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先生藝術生活空間
-
2 # 墨閣書香
書法作品肯定需要落款章,但有時根據章法和書體、整體佈局決定要不要落閒章,所以根據作品情況決定要不要蓋兩個章!
-
3 # 浪淘沙k
書法作品是否蓋章沒有硬性規定,沒有要求一定要蓋章,但適合的印章會給作品添彩。
一般情況下至少蓋一個章,在落款之後,有的作者蓋的落款章本身就是兩個,可以蓋一個姓名章,姓名章蓋在落款下方。一名一字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有姓,可用名章,款無姓或不落款,應用姓名章,以提高識別度;
也可以蓋兩個章,包括一個姓名章、一個閒章。一幅書法作品總會有虛實疏密處,閒章蓋在右上角起首處,或右下角,亦或姓名章下方;
或者蓋一個姓氏章、一個閒章,蓋章的位置同上;
也可以蓋仨章,姓名章和姓氏章任意取一個同閒章和字號章搭配,閒章通常是用來補空的,字號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提款下方有空白,則鈐在暑款之下,若無空白,宜左不宜右。
這樣章與作品佈局合理,顯得飽滿、氣場實足;
當然,蓋幾個章還要看作品篇幅字型具體情況而定,需要時還可以多蓋,但是過多無益,顯得畫蛇添足。大家經常看到蓋的超多的,有的是收藏者把作者改成自己名下。切忌一點,不可以姓名章和姓氏章同蓋!
-
4 # 茗嬌Lucky
第一個是姓名章,第二個是齋號章或筆名張,其他位置的是閒章,但一位位置不同,含義也有所不同。
結尾處的章稱為名章,標識寫作者的名字,一般形近方,陰陽均可,如果一陰一陽則陰上陽下。名章必須有。
開始的地方印章,為引首章或稱閒章,主要作用為補白,主要內容以警語意趣為主,形不規則,但應較小,橢圓為佳,位置在第一二字右間。閒章可有可無。
-
5 # 呂永亮
書法蓋章根據畫面的平衡需求,會發生蓋章數量上的變化而沒有定數。
但是題主已經設定好了蓋章1到2枚,可以理解為作品佈局與章法達到了相當完滿的高度,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會特別慎重的用章,盡最大的可能保持筆墨氣息與視覺的最強化。
海派一代宗師吳昌碩對於印在畫面上的經營位子可謂嚴謹之極,我們就共同欣賞其用印之妙吧。如圖:
作品氣勢如虹,排山倒海,最後以名字收尾,二枚印章蓋在簽名左邊上下作為整個畫面的收氣。
下一幅印章就更講究了,這是一個綜合素養極高的吳昌碩才敢才能只用一個單章收局。
關於用印,建議多看看吳昌碩的字畫作品,天下沒有人比吳昌碩更懂用印章了!
-
6 # 子衿書法
書法作品上的印章,作者的印章出現在作品中大約在北宋。誰人首先使用的並不可考。我推測可能是根據皇帝的玉璽,在自己的作品上鈐印,具有防偽的作用。所以有“印信”之說。
收藏的印章,始見於唐代。在書法作品中鈐印最多的人,是乾隆皇帝。在北宋以前的書法作品中,作者本人沒自己在書作上蓋印的。
在書法作品上蓋自己的印章成為固定樣式,是現在中書協的規矩。一至二枚名章,一枚引首章,成為了書法作品印章的基本套路。名章分有姓氏章,名章,字章,齋號章。
在書法作品中,印章宜少不宜多。四枚為極限。多一個都是俗子所為。蓋一個印,就蓋名章。二枚,一個名章,一個引首章。三個,一個引首章,一個名章,(姓加名,齋號加閒章)。印章特別多的人,最多就蓋四個。當然,想像乾隆皇帝一樣的任性,也是自己的權利。不過難免被人詬病。乾隆皇帝都沒能倖免。
-
7 # 翰墨書道
書法作品中鈐印學問可大了。嚴格意義並不是亂蓋的。當然古代有的收藏印,部分中是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的。
一般情況下書法作品鈐印是非常重要的,鈐的恰到好處,能夠為作品增色,鈐印位置不對,可能破壞整個作品的和諧統一,甚至造成作品失敗報廢。比較常見的是三方,一方閒印,兩方姓名印,也有隻鈐一方姓名印的。
姓名印多鈐印在作品文字內容的末尾的落款後面。閒章則鈐蓋在作品文字內容第二三個字的右側。
無論那一方印,鈐印之前一定要對作品鈐印位置反覆考慮,甚至可以懸空測試估計一下具體位置,然後再鈐印,也有使用印規的。
姓名印一般採用一朱一白篆刻形制,姓氏白文,名字朱文。兩方印章之間距離大約一方印章的距離略大一些,姓氏印與落款最後一個字的距離要適宜,也可以根據個人感覺鈐印關鍵是不破壞整體和諧,看著舒服。可以多參考一些優秀作品鈐印的位置或方法。
還有就是印章的大小尺寸問題,和原作品的落款字要略小一些,但也不能過於小或過大,以免喧賓奪主,大小不相稱。實際上這只是大約如此,不同書法家的審美和習慣可能有一些區別,要透過反覆實驗,找到最適合自己審美感覺的方式鈐印位置。
如果說蓋一方印章或兩方印章,可以說沒有什麼大的區別的,只要不破壞作品的整體形式構成都可以。不過通常情況下以兩方印章或三方印章普遍。
書法作品的鈐印主要考慮的能夠起到互相反襯對比作用,當然也有著作許可權的問題,不過以充分考慮作品整體的美觀和諧為上,所以現代書法作品的鈐印就非常講究。現代書法鈐印比較多。
-
8 # 方圓居文化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應該說蓋一個章和兩個章的區別在於兩個章比一個章多一個,僅此而已。
書法作品蓋幾個章要是章法需要而定書法作品上的章分為落款姓名章、閒章兩種,使用功能也就不一樣。
姓名章。姓名章又分為全名章、姓氏章和名字章兩種,全名章就是既有姓氏又有名字的章,比如“蘇東坡印”四個字、“李白印”三個字等;而姓氏章和名字章則是將名和姓分別刻在兩方印上。在使用時,前者可以蓋一方即可,後者則必須配合使用。
姓名章在刻印方式上分為朱印和白印兩種,一般不單獨使用白印,兩種印配合使用時,先蓋白、再蓋朱。
閒章。分為規則形和異性,有的刻文字,也有的刻生肖、佛像或者其他圖案。作用上主要用於補白和調節章法,比如壓角章,就是整幅作品邊角出現不協調的空白時加蓋的印象。
書法作品的印象多少要視章法需要而定,一般以單數為好,不宜過多印章在書法作品中不可或缺,但也不能蓋的過多,否則就會喧賓奪主,顯得花裡胡哨。
書法作品的姓名章必不可少,其他的閒章則要視章法需要而定。一般以單數為好,但也不是必須。我感覺一幅正常尺寸的作品最多蓋三方印就好。
-
9 # 使用者李哥先生
二章印即可,不必多,多無用,表明身家即可。右上角一,左下角一。古來男子有姓名,字,號。均為男人之稱乎,在書法作品上使用是不同的。要注意。
回覆列表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證作用。宋、元以後,因注重了書畫題跋和署款,書家們逐漸認識到印章的藝術作用並注意在書法作品中發揮這一作用,使書、印合璧的藝術得以形成。書、印相映成趣,不但使書法作品增色,活躍氣氛,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調整重心,補救佈局上的不足,對作品起到穩定平衡的作用。在書法作品上署名蓋章,以示鄭重,可防止偽造;蓋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閒章,還可寄託書者的抱負和情趣。因此,歷來書家都非常重視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書印有機地結合起來,產生更美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姓名章是題款署名用章。姓名有連在一起的,也有分開的。題款用章,以一名一字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則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無姓,或不落款者,應用姓名章,以利辨識作者。古人用章,講究禮儀;凡卑幼致書尊長,當用名章;平輩間用字章;尊長給卑幼,用別號章即可。反之,則貽笑大方。書法影片。現代書畫家張大千認為,姓名章的形狀以“方形最好,圓形還可,若腰圓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陽文)、白文(陰文)兩種。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鈐印數目,古喜單數。有鈐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蓋取奇數,其扶陽抑陰之意乎。”印數不宜多,過多則易雜亂,甚至喧賓奪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數印,需擇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