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北中公
-
2 # 基礎數學教研
其實,理論越複雜,離人類的本源就越遠,就好像現在有的哲學家或者自然科學家擔心,將來“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因為越發展,你會發現僅憑一個人的大腦無法掌握所有知識,但是人工智慧卻可以,至於人工智慧到底有沒有所謂的“創造性”我們另當別論,為什麼由你的這個問題我會想到這個問題?因為你看,本來小孩子學習認知世界的天性可以自己發展,人類統一的強硬的偏要灌輸人類自認為是“好用”的方法?其實是我們太過於執著了。另外,理論越發展越複雜,即便是學習了也未必完全理解,更何況要學完各種理論,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建議,大道,至簡至易。
-
3 # 宋小集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及其當代意義、社會學習理論是本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一種理論。它的創始人是美國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阿伯特•班杜拉,他於1952年獲得博士學位。由於他的創造性研究工作使他在心理學界樹立了很高的聲望。1974年他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的主席。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在從事行為矯正技術的研究中提出,人的行為模式實際上都是從觀察別人的行為及其後果,模仿學習過程是一種資訊加工理論和強化相結合的綜合過程。他於1977年出版的《社會學習心理學》一書,是社會學習理論及其研究成果的一本總結性的著作。從這部著作中,不僅可以看到他的理論的基本觀點、主要研究成果,而且也可以看出其理論思想的形成過程。
一.概述
班杜拉認為兒童透過觀察他們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為而學得社會行為,這些觀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號表徵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來幫助他們模仿行為。班杜拉的這一理論接受了行為主義理論家們的大多數原理,但是更加註意線索對行為、對內在心理過程的作用,強調思想對行為和行為對思想的作用。他的觀點在行為派和認知派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並對認知--行為治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社會學習理論是闡明人怎樣在社會環境中學習,從而形成和發展他的個性的理論。班杜拉將社會學習分為直接學習和觀察學習兩種形式。直接學習是個體對刺激做出反應並受到強化而完成的學習過程。其學習模式是刺激—反應—強化,離開學習者本身對刺激的反應及其所受到的強化,學習就不能產生;觀察學習是指個體透過觀察榜樣在處理刺激時的反應及其受到的強化而完成學習的過程。正因為人類具有觀察學習的能力,所以人們才能不依靠嘗試錯誤一點一點地掌握複雜的行為,而很快地學到大量的複雜的行為模式。由此可以看出,觀察學習在人類學習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青少年兒童的學習中,觀察學習的地位就更為重要。因此,班杜拉對觀察學習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積累了較豐富的實證資料。其社會學習理論是以觀察學習為核心而建立的。
二.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主要觀點
(一)三元互動決定論
對於人的行為的起因問題,班杜拉反對行為主義的環境單向決定論,也反對人本主義的個人決定論,而主張互動作用論。然而,他認為,互動作用論所主張的互動作用模式是不同的,至少有三種(B—行為; P—個體; E—環境)。
1.單向的相互作用 B=f (P,E)
2.部分雙向的相互作用 B=f(P←→E)
3.三項的相互作用
第一種互動作用是“單向的相互作用論”,它將環境與個體看作是獨立的實體,這兩個實體以某種方式結合在一起影響人的行為。該模式的特點是個體因素與環境因素雖然是結合起來共同決定行為,但這兩種因素都僅僅是自變數,兩者之間沒有發生影響。
第二種互動作用是“雙向的相互作用論”,它將環境與個體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看作是行為的起因,這兩個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影響了人的行為。該模式的特點是不再將個體因素與環境因素看作是獨立影響行為的自變數,而是認為它們相互作用的結果才是行為的起因。
第三種是班杜拉提出的個體、環境與行為三者相互影響的三元互動作用觀。他認為,環境因素、個體因素與行為因素是互動決定的,這些因素之間彼此互動影響,雙向地相互影
互動性並不意味著這種影響的雙邊具有同等的強度,相互交錯的三個決定因素的根源所起的相對影響,會因不同的活動、不同的個人和不同環境條件而不同。在分析這三個決定因素的來源時,不能把某一個因素放在其他兩個因素之上。有時候,環境的影響力足以鉗制行為,有時候環境則會深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根據這個三元互動決定的模式,個體的學習行為是前因決定因素與後果決定因素的函式。首先,前因決定因素既包括個體因素,個體在形成該行為之前已存在的那些影響力,包括預期、價值觀、各種生理與情緒方面的變數等;也包括某些環境因素,如起到引發和啟用人的行為的作用的環境刺激,如時間、地點、人物、事物、語言、文化背景等。後果決定因素主要指行為的結果如成功、失敗、獎賞、批評等,它可以是來自外部,即環境,也可以是來自內部,由自我引發。
(二)觀察學習
1.觀察學習的實驗研究
班杜拉以兒童的外部行為作為研究的出發點,透過一系列實驗對兒童的社會學習行為做了大量的研究。下面介紹班杜拉關於觀察學習的兩個經典實驗。
模仿學習的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將被試兒童分為甲、乙兩組,在實驗的第一階段讓兩組兒童分別看一段錄影片,甲組兒童看的錄影片是一個大孩子在打一個玩具娃娃,過一會兒來了一個成人,給大孩子一些糖果作為獎勵。乙組兒童看的錄影片開始也是一個大孩子在打一個玩具娃娃,過一會兒來了一個成人,為了懲罰這個大孩子的不好的行為,打了他一頓。看完錄影片後,班杜拉把兩組兒童一個個送進一間放著一些玩具娃娃的小屋裡,結果發現,甲組兒童都會學著錄影片裡大孩子的樣子打玩具娃娃,而乙組兒童卻很少有人敢去打一下玩具娃娃。這一階段的實驗說明對榜樣的獎勵能使兒童表現出榜樣的行為,對榜樣的懲罰則使兒童避免榜樣行為。在實驗的第二階段,班杜拉鼓勵兩組兒童學錄影片裡大孩子的樣子打玩具娃娃,誰學得像就給誰糖吃。結果兩組兒童都爭先恐後地使勁打玩具娃娃。這說明透過看錄影,兩組兒童都已經學會了攻擊行為。第一階段乙組兒童之所以沒有人敢打玩具娃娃,只不過是因為他們害怕打了以後會受到懲罰,從而暫時抑制了攻擊行為,而當條件許可,他們也像甲組兒童一樣把學習到的攻擊行為表現出來。班杜拉的另一項實驗研究,比較了口頭勸說和榜樣行為對兒童利他行為的影響。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先讓小學三、四、五年級的兒童做一種滾木球遊戲,作為獎勵,他們在遊戲中都得到了一些現金兌換券。然後,把這些兒童分成四組,每組有一個實驗者的助手裝扮的榜樣參與。第一組兒童和一個自私自利的榜樣一起玩,這個榜樣向兒童宣傳要把好的東西留給自己,不必去救濟他人,同時也帶頭不把得到的現金兌換券捐獻出來。第二組兒童和一個好心腸的榜樣一起玩,這個榜樣向兒童宣傳自己得了好東西還要想到別人,並且帶頭把得到的兌換券捐獻出來。第三組兒童和一個言行不一的榜樣一起玩,這個榜樣口裡說人人都應該為自己考慮,實際上卻把兌換券放入了捐獻箱。第四組兒童的榜樣則是口裡說要把得到的兌換券捐獻出來,實際上卻只說不做。實驗結果是第二、三組捐獻兌換券的兒童比第一組和第四組均明顯地多。這清楚地表明勸說只能影響兒童的口頭行為,對實際行為則無影響;行為示範對兒童的外部行為有非常顯著的影響。
班杜拉的一系列實驗研究為其社會學習理論的提出奠定了基礎。這裡需要說明,觀察學習並不只限於所觀察到的具體事物,還可以遷移到同一類或相似的事物上去。例如學生看到一個同學因搗亂而受到懲罰,他在交作業方面就不敢遲交或不交,作業與搗亂並不是同一件事,但都屬於是否守紀律一類,因此發生了遷移。可見,觀察學習的過程是複雜的,實際上遠遠超過了簡單的模仿。此外示範過程除了透過身體演示傳遞外,還可以透過語言符號的描述來傳遞。人們從“抽象的示範模式”中學到的思維和行為的一般規則,對行為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觀察學習的過程
(1)注意過程
注意學習的物件是觀察學習的第一步,觀察學習的方式和數量都由注意過程篩選和確定。什麼樣的榜樣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從而加以模仿呢?班杜拉認為,應該從觀察者的心理特徵、榜樣的活動特徵和觀察者與榜樣的關係特徵三方面考慮。三方面中,觀察者與榜樣之間的關係在某些方面對注意的影響更重要。如果榜樣與觀察者經常在一起,或者二者相似,那麼觀察者就經常或容易學會榜樣行為。如:子女較多地模仿父母,學生較多地模仿教師,鬥毆分子則更易於模仿電視劇中的攻擊行為,其原因就在於此。其次,觀察者的特徵如覺醒水平、價值觀念、態度定勢、強化的經驗也會影響觀察學習的注意過程。例如,觀察者對榜樣行為價值的認識直接影響他是否集中注意觀察榜樣的行為。如果他認為榜樣行為非常重要,注意就會集中;反之,注意則容易分散。這顯然是心理因素對行為的影響,班杜拉稱之為自我調節。第三,榜樣的活動特徵,如行為的效果和價值,榜樣人物具有的魅力,示範行為的複雜性和生動性等,也影響注意過程。
(2)保持過程
如果人們不記住示範行為,觀察是不會有多大意義的。觀察學習的第二個主要過程就是對示範活動的保持。保持過程就是把示範經驗轉換成表象或言語符號,保留在記憶中。班杜拉認為,觀察學習主要依存於兩個系統:表象和言語。保持過程是先將榜樣行為轉換成記憶表象,表象系統把示範行為以表象的形式儲存在記憶中,外界的刺激透過感覺系統而形成知覺,重複出現之後,就形成一個持久而可重現的映像,如聽到汽車聲音,腦海彙總就會浮現汽車的形象;聽到一個人的名字,就會想起他的臉孔。然後記憶表象再轉換為言語編碼(形成動作觀念),調節行動的認知過程大多數是言語的而不是表象的。透過言語符號編碼, 可以促進觀察學習和保持,表象和言語編碼同時貯存在頭腦中,當把示範行為轉換成表象和容易利用的言語符號後,這些編碼記憶就用來指導人的行為表現。
(3)動作再現過程
動作再現過程是將記憶中的動作觀念轉換為行為,這是觀察學習的中心環節。動作再現過程主要包括動作的認知組織、實際動作和動作監控三步。動作的認知組織就是將保持中的動作觀念選擇出來加以組織。實際動作就是將認知組織的動作表現出來。動作監控是對實際動作的觀察和糾正,它分為自我監控和他人監控兩種。觀念在第一次轉化為行為時很少是準確無誤的,所以僅僅透過觀察學習,技能是不會完善的,需要經過一個練習和糾正過程,動作觀念才能轉換為正確的動作。
(4)動機過程
動機是推動人行動的內部動力。動機過程貫穿於觀察學習的始終,它引起和維持著人的觀察學習活動。人的活動的動機來自過去別人和自己在類似行為上受到的強化,包括替代性強化、直接強化與自我強化,其中前兩種屬於外部強化,第三種屬於內部強化。
替代性強化是班杜拉提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指透過觀察別人受強化,在觀察者身上間接引起的強化作用。例如,學生看到別人成功的行為得到肯定,就加強產生同樣行為的傾向;反之,看到別人的某種行為受到處罰,自己就會避免那樣做。這種榜樣可以擴大到電影、電視、小說中的人物。
直接強化就是學習者行為本身受到強化,如教師對取得優秀學習成績的學生進行表揚。直接強化的作用是明顯的,教師常透過運用表揚、評分、升級等強化手段來強化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控制學生的課堂行為。
自我強化指人依靠資訊反饋進行自我評價和調節並以自己確定的獎勵來加強和維持自己行為的過程。它是透過成人向兒童提供有價值行為的標準,對達到標準的行為給予表揚,對未達到標準的行為表示批評的態度,使兒童逐漸掌握這種標準,從而用自我肯定或否定的方法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反應。以後,兒童就形成了自我評價的標準,並用它來發揮調節行為的作用。自我強化系統包括自我評價、調節和自己規定的獎勵。這裡,強調了學習的認知性和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
外部強化和內部強化協同作用,都對行為產生影響。外部強化與內部強化一致時能給行為以最大的激勵作用。教師要善於運用外部強化並儘可能使之轉化為學生的自我強化,來推動學生的學習。
3.榜樣示範的型別
班杜拉十分強調榜樣的示範作用,整個觀察學習過程就是透過學習者觀察榜樣的不同示範而進行的。班杜拉把示範分成如下幾類:
(1)行為示範
透過榜樣的行為來傳遞行為的方式,此方式在對榜樣的觀察學習中佔重要地位。行為示範無論是對動作技能的習得,還是對行為方式習慣的形成,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2)言語示範
透過榜樣的言語活動傳遞行為、技能的方式。言語示範在人的學習中應用範圍廣,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如根據教師的講解學習定理和法則的應用,依靠說明書學習機器的操作技術,透過報紙學習先進人物的思想行為方式,都是言語示範所起的作用。
(3)象徵示範
透過幻燈、電視、電影、戲劇、畫冊等象徵性中介物呈示榜樣的行為方式,優點在於可對同一榜樣反覆呈示給許多人,並加入放大、停頓等技術,從而提高感染力,擴大教育範圍。
(4)抽象示範
透過榜樣的各種行為事例,傳遞隱藏在行為事例背後的道理或規範的方式。榜樣遵照一定的道理和規範作出反應,觀察者按榜樣的行為傾向進行類似但不完全一樣的活動。就是說,觀察者從各種示範反應中抽取出共性的東西,以後再應用到新的具體情境之中,例如,教師按照某個或某些定理、公式在黑板上演示幾道例題後,學生就總結出這些例題所包含的定律,並按照教師的方式解決同一型別的問題,這就是抽象性示範的過程。
(5)參照示範
為了傳授抽象的概念和操作,而附加呈現具體參考事物和動作的方式。比如在英語課上講解前置詞“on”的使用,一邊說“…一邊也附加往桌子上放東西的動作。這種示範方式是對抽象示範的補充和強化,它對低年齡兒童的指導是特別重要的。
4.模仿學習的型別
(1)參與性模仿
把觀察和模仿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習效果的模仿學習方式。先觀察榜樣的示範,並立即讓觀察者進行實際的嘗試性模仿操作,這種“觀察—模仿—再觀察—再模仿”的學習形式,可以使觀察學習與直接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2)創造性模仿
在許多榜樣示範的基礎上,觀察者產生一種新的行為模式。觀察者由於受不同模型的作用,在大腦建立若干暫時神經聯絡,這些暫時神經聯絡透過大腦的整合作用出現了不同於任何榜樣示範的新的行為模式。例如,一個剛從師範院校畢業的教師,他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是從母校幾位教師的教學方式中習得的,而又不與任何一位老師完全相同。這種新的行為模式凝結著創造性,而這種創造性的土壤卻在於各個榜樣的示範。
(3)延遲性模仿
在觀察榜樣之後,觀察者並沒有立即出現模仿行為,而經過一段時間後,模仿行為才出現。例如,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援朝的志願軍戰士在入朝前觀看了前蘇聯電影《普通一兵》,電影中的主人公馬特洛索夫是用身體堵住敵人的槍眼犧牲的,他的犧牲引起了戰士黃繼光強烈的情感反應。入朝後,在那種特定的情境下,為了掩護衝鋒中的戰友,黃繼光同志奮不顧身地用身體堵住敵人碉堡的槍眼而壯烈犧牲。這是典型的延遲性模仿。
5.引起兒童模仿的榜樣特點
(1)兒童最喜歡模仿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物,家庭中的父母與學校中的教師,一向被視為兒童模仿的榜樣人物。
(2)兒童最喜歡模仿與他同性別的人。
(3)兒童最喜歡模仿曾獲得榮譽、出身於高層社會及富有家庭兒童的行為。
(4)同級團體裡,有獨特行為甚至曾受到懲罰的人,不是一般兒童最喜歡模仿的物件。
(5)同年齡同社會階層出身的兒童彼此間較喜歡相互模仿。
(三)自我調控
隨著社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人們對外部獎勵與懲罰的依賴越來越少,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內在標準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獎勵和懲罰,即對行為進行自我調控。自我調控包括自我觀察、自我評價和自我強化三種成分。人們進行自我評價的標準是怎樣獲得的呢?班杜拉認為既是獎勵與懲罰的產物,同時也是榜樣影響的結果。例如,如果父母只在孩子取得高分時才予以表揚,很快孩子就會把這種高標準變為自己的標準。同樣,如果榜樣為自己設立高標準,受其影響,兒童也會為自己設立高標準。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榜樣,其中有些人為自己設定的是高標準,但為自己設定低標準的也不乏其人。那麼,兒童會採納誰的標準呢?班杜拉認為兒童更願意採納同伴而不是成人的標準,因為相對來說,同伴的低標準更易達到。要使兒童為自己設定高標準,班杜拉則建議說,可讓兒童接觸那些為自己設定高成就標準的同伴,或為兒童提供因高標準而得到回報的例子。為自己制訂高標準的人通常都是勤奮努力的人,努力也會帶來成就。但同時,要達到高標準也是相當困難的。為自己設立高目標的人,更易體驗到失望、挫折和抑鬱。為避免抑鬱,班杜拉建議把長遠目標分成若干子目標,這些子目標應該是現實的、可實現的,當達成子目標時,即對自己進行獎勵。
(四)自我效能
外在獎賞及榜樣對高標準的設定和維持有重要影響是毫無疑問的。班杜拉認為自我控制和堅持嚴格的成就標準的原始動機來自於個體的內心,而非外在的環境。當人們實現了追求的目標時,就會覺得有能力,就會感到自豪、驕傲;如果無法達到標準時,就會感到焦慮、羞愧和沒有能力。這種從成功的經驗中衍生出來的能力信念叫做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自我效能影響人們對任務的選擇、遇到困難時的堅持性及努力的程度。例如,一個學生認為自己擅長數學,就會選擇具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當面臨困難時,由於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就會堅持不懈,付出更大的努力。而對自己能力缺乏信心的學生,可能就會選擇較為簡單的任務,這些任務並不能使他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在遇到困難時,也更容易放棄,結果是阻礙了能力的發展。自我效能信念不僅影響了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活動,也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個體的效能信念主要受到四個方面的影響。第一,掌握的經驗,這是形成高的效能信念的最有效途徑。成功有助於建立較高的效能信念,失敗則會降低效能信念,尤其是個體穩定的效能信念尚未建立起來時,失敗對效能的負面影響就更大。透過掌握的經驗來發展自我效能,並不是運用已經形成的習慣完成任務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而是要運用認知的、行為的以及自我調控的工具來管理不斷變化的生活環境。如果人們只體驗到簡單的成功,就會急功近利,並很容易因失敗而氣餒。真正的能經受住失敗考驗的效能信念必須有經過持久的努力從而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體驗。第二,透過觀察榜樣而得到的替代性體驗(vicarious experiences)也能影響個體的效能信念。看見與自己相似的人透過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成功,會令人們相信自己也具有掌握活動的能力。同樣,觀察到別人透過高努力而失敗也會降低自己的效能信念,並降低動機水平。榜樣對個人效能信念的影響主要取決於個體與榜樣之間的相似程度,相似性越大,榜樣成功與失敗的事例越具有說服力;如果榜樣與個體很不同的話,個體的效能信念就不會受榜樣的強烈影響。第三,社會說服(social persuasion)也是增強個體取得成功信念的重要因素。用語言說服人們相信自己具有掌握給定任務的能力,會使個體在遇到困難時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社會說服不僅會提升個體的效能信念,同時也會降低效能信念。不現實地提升效能信念很快會被令人失望的結果所粉碎,使個體放棄努力。所以成功地建立效能信念不只是要傳遞正面的效能資訊,而且要建構帶來成功避免失敗的情境,並鼓勵個體根據自己的進步來衡量成功而不是與他人進行比較。第四,效能信念還部分依賴於進行能力判斷時的生理和情緒狀態。人們把自己的緊張反應和緊張程度作為表現不佳的訊號。正面的情緒能增強自我效能信念;失望的情緒狀態會降低自我效能信念。所以可以透過增強身體狀態,減少緊張和負面的情緒傾向,以及糾正對身體狀態的錯誤解釋來改變效能信念。
三.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當代意義
(一)相互決定論對教學的啟示
個體、行為、環境三者要想相互作用,就必須先產生關係,而要產生關係則需要個體採取某種行為或活動,沒有活動的存在三者之間的聯絡也就無從談起。只要個體、行為、環境三者之間的活動一啟動,那麼個體的主體因素便會自然而然的參與到三者之間的互動活動中去,並且,它參與後所發揮的功用還會舉足輕重。因此,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突破傳統的遺傳、環境、教育三因素的觀念,切實認識到活動以及主體的能功性在個體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要精心設計有利於學生主體發展的各種活動,使學生透過活動實現發展,具體的來說,一方面,教師可以透過創設良好的環境來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外部影響。比如說,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合理競爭與合作的學習風氣、自覺主動的學習態度、勇於探索的學習精神等等。另一方面,教師絕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因素,要注重學生認知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把培養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自我教育和自我監控能力以及利用環境的能力作為根本性的任務,貫徹到一切階段和活動中去。(2)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教育者有意識創設的教育情境,對學生進行社會化培養的一種教育方法,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大到良好風氣的社會,小到溫馨、和諧的班級和家庭。其中,要為學生提供可以學習模仿的榜樣利於學生觀察學習,此外,在學生的社會學習中,還要重視認知因素的作用。他們的社會行為也是在對社會現象的認知分析以及對自身行為的感知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只有當把外在的標準內化為自己的標準,並利用、這些標準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監督、自我調節時才能形成較為穩定的社會行為。認知因素是對社會行為的影響,也就是透過他們心理內部的價值判斷來指導自己的社會行為,這也正是拉塞斯等人在《價值與教學》中所闡述的價值澄清法。如培養兒童的親社會性行為,要多表揚,利用強化的手段鞏固該行為,並要講清楚為什麼受到表揚,進一步讓他們明白什麼行為可以被社會所贊同並瞭解贊同的原因是什麼,從而轉化為自覺的行動。外部的環境因素和個體內部的認知因素也並非平分秋色的,外部因素只有被個體認可,並且個體的能動活動表現出來,才能夠發展其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到學生的主體因素在三者之間的重要地位,只有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出他們的潛能,才能夠使行為在環境和認知因素的動態影響下得到改進。
(二)觀察學習理論對教學的啟示
1.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對幼兒社會教育的啟示
榜樣示範是幼兒社會教育的基本原則。
在幼兒園中,教師首先應當做幼兒的表率。教師的言談舉止、品格習慣,包括無意識的偶然行為都在深刻地影響和教育著幼兒。為了給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幼兒教師要從小事做起,以一名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身教”來感染和影響幼兒。其次,班杜拉認為,在兒童的同伴中樹立學習的榜樣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由於同伴在年齡、經歷、性格特點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同伴的行為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激起模仿和學習的興趣。我們要給幼兒選擇在生活和學習中各方面比較接近的、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同伴作為學習的榜樣。此外,不能忽視家長的榜樣示範作用。幼兒自出生之日起,就受到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耳濡目染了父母的行為、品格、興趣愛好等。為了給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父母也要注意無意中、不自覺的示範作用,給孩子創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來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為幼兒提供的示範榜樣。除了生活中真實的人物之外,還可以包括各種文字、影象、藝術形象等,它們也都有可能成為幼兒模仿學習的物件。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眾傳媒在帶給人類便利的同時,也充斥著很多不利於幼兒健康成長的東西。加之幼兒的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他們總是不知不覺中接受著環境中的刺激,其中有正面的、積極的,也摻雜著很多負面的、消極的,這對幼兒的健康成長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要有意識地抵制這些不良的刺激,以確保幼兒所生活的社會環境是健康向上的。
2.觀察學習理論對教學的啟示
(1)注意過程理論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注意創設良好的互動學習環境。
注意過程是學生作為觀察者要觀察什麼、學習什麼和最後形成什麼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良好的學習互動環境是引起學生注意的過程,是影響學生學習情緒與積極性的關鍵因素。在互動環境的創設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觀察物件的特點及內容的互動性與趣味性。第一,環境的創設要依據學生的知識經驗、認知能力及已經形成的直覺定勢與價值觀念。教學法課程的設定必須在教育學心理學的基礎之上,使學生透過教育學與心理學相關知識的學習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形成固定的價值觀念,另外,針對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重藝術技能輕理論知識的特點,教師要抓準切入點,在教學互動環境創設中強調實踐性元素的滲透,注重環境的情境性,側重於專業理論與教學實踐的充分結合。第二,觀察物件特點及內容的互動性與趣味性是環境創設的主要方面。班杜拉認為,“普通的榜樣模式更容易引起注意”。在觀察者與觀察物件之間接觸較多或相似之處比較多的情況下,觀察者對觀察物件就容易產生認同和模仿心理。因此,在教師創設的環境中影響學生進行觀察注意的重要他人應該是學生或者是教師本身,而不一定是一些與學生學習與生活都離得比較遠的人或課例。
(2)保持過程要求教學中注意概念性知識的總結與提升。
在這一個階段,觀察者對注意過程中榜樣示範的模式主要依賴詞語系統以表象化的形態貯存。因此,在行為演示與模仿以後,教師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是如何把這些感性的片斷式的經驗運用言語進行深層次的概括與總結。為加強教學的互動性,教師可安排學生對本課程的重難點部分提出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學生在與教師的互動過程中由淺入深地過渡到理論學習中,而這個過程的有效進行則依賴於學生對觀察行為不斷反思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語言評價。這種反思、總結與評價的過程就是概念性知識的總結與提升的過程。
(3)再現過程要求教師把教學難點放在學生對教學實操能力的獲得上。
再現過程是把以符號形成編碼的示範資訊轉化成行為的過程。只有努力將觀察到的良好示範行為運用於自己的實際行為中,進行一定的實際操作,才能變成自己的行為習慣。教學法教學的最終目標同樣在於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當中,學生只有把觀察到的示範行為很好地運用於自身組織的教學上,把教學行為變成自身的一種行為習慣,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如在音樂教學法———《新歌教學的設計與組織》教學中,在學生對新歌教學的設計與組織的過程、方法及重點有比較系統的瞭解以後,教師可設計一個教學片斷的實踐環節,由教師提供歌曲材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選擇,並根據自己所選擇的材料設計組織兩個重點環節———熟悉歌曲與新歌教唱,最後分組展現出來,由學生與教師進行自評與他評。這一環節使之前的觀察學習獲得了真正的意義,學生實現了從知到行的轉換,專業知識也透過實踐感知—理論提升—實踐應用這一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而得到鞏固。
(4)動機過程要求教學要抓好評價環節,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
行為的獲得與表現不是同一個過程,其中行為的獲得是一個認知過程,而行為的表現則是一個動機過程,由知到行的轉變,必須經歷一系列的動機或激勵過程,這個激勵即是對行為的一種強化。在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透過觀察、反思與嘗試獲得教學法的基本技能,而這些教學技能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則需要一個合理的評價與激勵機制。教學評價就是行為的強化,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抓好評價環節,讓學生在自評與他評過程中不斷激發和維持著對觀察物件的學習活動,準確篩選與把握有效的、適合自身的教學方法。
教學法的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緊密結合的過程,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對於教學理論知識的掌握與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是幼師教學法教學的重點,在面臨學生素質與社會要求之
間存在的巨大壓力的情況下,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讓教學法的教學更加地有趣與高效,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為幼師教學法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啟發,透過把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再現過程、動機過程與幼師教學法的教學緊密結合,促使教學法的教學能真正地從學生的特點出發更好地體現教學的實踐性、趣味性與情境性,從而為學生專業素養的培養與提高提供有效的途徑。
(三)自我效能理論對教師教學的啟示
1.為所有學生設立通向成功的階梯
班杜拉指出,成功的經驗會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使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心。這就要求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愛好和特長,並給學生創造增強自信的機會,為學生鋪好通向成功的階梯。在教學中,教師應堅持斯金納提出的“小步子原則”,循序漸進;教師應依照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使學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強化其自我效能感。此外,教師還要善於創造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班級活動並在活動中表現自己,學生與成人一樣,也是透過參與和表現來積累成功經驗、發現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教師要建立一種意識,即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獲得充分發展的機會,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是教師的責任,從學生實際出發,建立有梯度和層次的教學目標, 2.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
在教育中,教師如能對學生積極的鼓勵,喚醒孩子的主體意識,鼓舞孩子積極肯定自我,學生會從教師的關注和信任中獲得一種信念和力量,自覺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從而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在學習中,教師應對學生每一個階段或過程所獲得的每一滴成就和每一點作為,都要十分關注並予以充分肯定。教師主要是透過言語鼓勵學生,充分肯定其表現。研究表明,經常鼓勵學生的老師,容易培養自信的學生,相反,則容易造就自卑的學生,自卑的學生,往往會在問題解決之前就預期地選擇失敗的心理模式,並形成一系列相關的消極暗示和行為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不同進步及時給予鼓勵、表揚,或用點頭讚許、微笑認可等方式給予肯定,從而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具體的、近期的可挑戰性的要求。
3.幫助學生進行積極的歸因
積極的歸因方式有利於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學生將成功歸因於努力或能力,可以增強成功期望、成就動機,併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消極的歸因方式會降低成功期望和行為動機,並使個體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降低自我效能感。同時,自我效能感也影響歸因,具有較高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在失敗時,更傾向於從努力程度、環境條件、應對策略等外源性方面尋找失敗的原因,這種思維方式又能激發學生的動機水平,並透過加倍的努力克服困難以取得成功。由此可見,對於特定任務、強烈的自我效能感鼓勵進行可控歸因,同時可控制歸因又增強了自我效能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教他們學會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學會全面的歸因,避免做出簡單消極的自我評價從而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建立。
4.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要合理選擇評價的參照物件,發揮替代性經驗的影響;注意評價的言語,有效發揮言語勸導的作用;教師要培養學生合理的自我評價能力,使學生準確地評價自己的能力,建立態度自信和能力自信,讓學生學會在自我比較和自我成長中自我悅納、自我欣賞、自我鍛鍊;讓學生形成充分的自信心、獨立意識和自我效能感,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心理健康發展。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發展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每個人的智力都是由8個部分構成,只是每種智力在個人智力總和中所佔的比重不同而已。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採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和標準,堅持多種評價和多主體評價相結合,認識到智力的多元性,堅持評價的針對性和差異性。特別是對自我效能感弱的學生,更要及時看到他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以正面肯定、激勵賞識為原則,多褒少貶,多是少非。
5.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策略
在學習中,如果學生知覺到課題很難,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又很難解決,就會產生較低的自我效能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學生具有使這些消極的知覺轉化為積極的動機的策略和技能,那麼他們持續探究問題的興趣和努力程度也不會降低,這表明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有助於提高自我效能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培養學生收集資訊、記錄、複述、確定學習目標和計劃、複習、檢查等學習策略,尋找和發現適合不同學生的獨特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使其在同樣或者更短的時間裡學習效果更佳,從而增強其自我效能感。
6.充分發揮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的作用
替代強化是指觀察者在學習中不必直接受到外在強化,只要以其觀察的榜樣為媒介,受到間接強化體驗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學生在觀察榜樣示範者時會獲得間接經驗,這些間接經驗對自我效能感有重要影響。當學生看到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範者取得了成功,就會增強自我效能感。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自己首先要認真做好示範,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正確引導學生總結示範者的成功經驗,避免看重示範者的失敗結果,從而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強化指個體以自我獎賞的方式激勵或維持自己達到某個標準的行為過程。當自己達到標準時會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反之,則易對自己的行為能力喪失信心。因此,培養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強化也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徑。
四.社會學理論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啟示
1.班杜拉提出觀察學習的四過程,其中關鍵的一點就在於要把示範行為以符號的形式表象化,教育技術在此要點上有大展拳腳的機會。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對相同的材料重複,對學習是有益的,計算機室實現重複操練的理想工具,由於機器可以不厭其煩地呈現相同的材料和迅速提供反饋,觀察學習為示範教學、觀摩教學以及教學演示等措施,提供了理論依據。 2.班杜拉的互動決定論,B=f(P*E),認為學習是行為、認知、環境三者互動的作用下進行的,因此教育技術要充分發揮其自身價值,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創設有利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習。圖、文、聲、像並茂的語言材料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器官參與學習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和觀察興趣,可以使得視、聽、說能力同時得到提高。
3.其自我效能感理論給教育技術如何來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根據。現代教育技術多種媒體參與的情況下,突破了教育資訊傳播的時間、空間的限制,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直觀、真實的學習觀察材料,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得創設的情景更為形象、生動、逼真,易於學生接受、易於喚起師生情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導向,促進創造型人才的成長。
-
4 # 反岐視
學習另何一種理論知識,得先清空心思雜念,避免先入為主的毛病,經過思辨以後抓住要領,再借鑑各種方法解析,試圖整理出整理自已的東西。
回覆列表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也叫認知--行為主義模式,他的理論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互動決定論;第二、觀察學習;第三、強化的分類。 一、互動決定論。他認為個人、環境以及行為三者之間是相互作用的,一個因素的改變將會引起另外兩個因素的改變。這個理論大家有所瞭解即可,在考試中很少考查到。
二、觀察學習。觀察學習是一個高頻考點,需要大家掌握。觀察學習,也叫作替代性學習,指的是透過對他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一個人獲得某些新的反應,或者矯正原有的行為反應,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作為觀察者並沒有外顯的操作。比如,在他所做的實驗中,兒童並沒有像實驗中的孩子一樣去打玩偶,卻可以根據自己觀察到的行為作出打或者不打玩偶的行為,這就是一種觀察學習。他把觀察學習分成了三種類型,這也是需要各位同學去掌握的一個知識點。一般考查的方式是例子反選。
第一、直接的觀察學習,也就是簡單模仿。比如,你看到媽媽把一個香蕉皮扔進了垃圾桶,你看到了香蕉皮以後也扔進了垃圾桶。比如過馬路,你看到別人過,你也過。
第二、抽象性的觀察學習,這個觀察學習比直接性的觀察學習高階,學習的是行為規則或者原理,是在腦中經過思考形成的,並不是簡單的模仿。還是過馬路的例子,抽象的觀察學習,不是別人過,你也過,而是你學到了一個規則,即“紅燈停、綠燈行”。
第三、創造性的觀察學習,指的是對觀察到的行為的新的組合,從而形成全新的行為方式,強調新穎、別緻。比如,小明看到小紅給老人讓座被老人表揚、看到小張打掃衛生被老師表揚,於是自己也學會了要做一個愛講衛生、尊老愛幼的人。觀察學習的過程:四個步驟,一般是以多選題的形式考查大家,需要大家對四個步驟進行識記。注意、保持、複製、動機。這四個步驟比較簡單,所以,我簡單用一個例子幫大家串一下。小明在過馬路時,看到一個小姐姐扶老奶奶過馬路---注意;把看到的場景記在了自己的腦袋中---保持;在過下一個路口時,看到一個老奶奶,也扶著老奶奶過了馬路---複製;最後,老奶奶給了小明一顆糖作為獎勵---動機。
三、強化的分類。之前我們學習的內容中,斯金納對強化進行過分類,分為正強化、負強化。班杜拉也對強化進行分類,分為直接的、替代的和自我強化。這裡是班杜拉的理論中的高頻考點,一般以單選、多選、判斷的形式考查。第一、直接強化,指的是觀察者因表現出觀察行為而受到強化;比如,小明上課認真聽講被老師表揚了。第二、替代性強化,指的是觀察者因為看到榜樣的行為被強化而受到強化;比如,小紅看到小明上課認真聽講被老師表揚了,於是自己也做出了認真聽講的行為。第三、自我強化,人觀察自己的行為,並且根據自己的標準來進行判斷,由此來強化或者處罰自己。比如,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考上教師,獎勵自己一頓大餐,如果沒有考上,則懲罰自己不許吃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