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太宗
-
2 # 妙趣侃歷史
長平開戰,趙國撤兵這是不可行的。長平之戰的緣由就是“上黨之地”的去留,結局兩種:留則戰,堅守長平;去則守,堅守晉陽邯鄲。
長平開戰,趙國向各合縱國表現的是對秦國的態度,此時趙國如若撤兵,後果會使其變得孤立無援。以當時的局勢看,戰國末期形式混亂,秦國對東方各國都虎視眈眈。除了趙國,無一國有與秦國一較高下的能力,如果外交上有張儀一般的能人,以趙國為首的合縱聯盟未必不能破秦。
如果此時撤兵,秦國大哥不一定撤,一退一追就到邯鄲。其他諸侯國並不知道這兩兄弟的感情真假,合縱聯合想都不要想,誰都不想被反咬一口,各國的靜觀,秦國的反撲,這是邯鄲之戰要提前的架勢。但此時的白起“殺神”還在,毛遂還在想辦法出人頭地。信陵君還不敢隨意殺晉鄙“竊符救趙”,春申君還沒找到藉口援趙。而在秦國,秦昭襄王已經號令全華人民加官進爵,一起攻趙了。
如此,趙國滅亡的速度有可能快過大家的反應。
長平開戰,趙國如若撤兵,秦國收到的資訊是趙國現在很弱,攻打正是時候。從當時的情式看,南韓轉獻上黨十七城給趙國,本就是禍水東引,南韓意圖藉此機會修養生息或者坐收漁利。不論是否有上黨一事,秦國的野心都在滋長,秦趙終有一戰。
趙國在“上黨事變”中,在地勢上,或者是在合縱聯盟的基礎上都是有優勢的。但是將領與君主協商不恰當,沒有堅定的戰略線路及目標以及得力的外交能人。最好的選擇是不留“上黨”後合縱聯盟,進一步抵制秦國。
長平之戰已經開始,趙國如果選擇撤兵,那就給秦國展現了趙國所有的弱點。秦國不傻,怎會不乘勝追擊,何況趙國攻下了,燕、齊、楚、韓、魏還會遠嗎?
小總結綜上所述,個人觀點長平之戰要麼不打咱就好好守著,聯合友軍抵制秦國;如果決心開戰,就別輕易撤兵。長平之戰是一段蕩氣迴腸的戰爭故事篇,即使是現代也無數人在為此出謀劃策,更多的則是為之惋惜。
-
3 # 醉美木瀆
有些事一旦開始就無法回頭,或者是一旦回頭就後患無窮,只能一條道走到黑。這就像長平之戰中的趙國,已經招惹了膀大腰圓,財大氣粗的秦國想回頭就很難了。
因為咱們現在處在上帝視角討論長平之戰。越看越覺得趙國必敗,但是站在當時人的角度,戰爭的結果實際上是未知數,而且秦國贏了是秦國最後一統六國,宰割天下,但是如果反過來是趙國贏了,就有可能是趙國成為霸主,先統一三晉,然後也有可能併吞八荒,包容宇內。
趙國在經過胡服騎射的改革之後,國力,特別是軍力急劇膨脹,已經是關東六國中唯一可以和秦國一爭長短的國家。我們都讀過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兩國實際上在戰前早就已經開始了暗暗較勁,早晚擦槍走火,直到秦國不斷攻打南韓,終於把南韓的上黨郡變成了“飛地”,上黨郡地勢較高,處在三晉的脊樑位置,只要控制了上黨,秦國就可以居高臨下,打擊蠶食趙國。
趙國自然不能坐視,但是趙國也知道自己的綜合國力還是要比秦國弱一些,所以在上黨軍民主動要求投降內附的時候,趙國內部也進行了大討論,到底要不要為了上黨得罪秦國,最後趙國決定接收上黨,其實小編認為趙國的決定本身也沒啥錯誤,與其混吃等死,不如放手一搏。和秦國把決戰時間提前,長平之戰對於秦趙兩國是國運之戰,生死之戰,一旦開打誰也回不了頭。
長平之戰打到中場的時候,實際上趙國也主動派出使節想和秦國講和,但是秦昭王虛與委蛇反而不斷增兵,秦國已經處在優勢,秦國不會放過一戰掀翻趙國的機會。
廉頗在幾次遭遇戰受到挫折後,就主動收縮防線,採取了戰略守勢。秦國對於趙軍放線也是久攻不破,雙方陷入僵持階段。但是補給線較長的秦國因為強大的糧食儲備,在後勤補給上反而處於優勢。趙國由於缺糧,一方面向秦國求和,另一方面向其他國家借糧。秦國表面上和趙國和談,暗地裡派使者告訴其他國家:“不許借給趙國糧食,不然和趙國和談後第一個收拾你。”在秦國的恐嚇下,趙國既沒有借到糧食,也沒能和談成功,等待他的只有秦軍的屠刀。
說道長平之戰,大家都會把鍋甩給趙括,實際上趙括有勇有謀,當時的趙國爆發了嚴重的糧食危機,他不帶著四十萬趙軍和秦軍決戰,這四十萬趙軍最後也得活活餓死,他帶領趙軍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以至於勝利者秦國在戰後也不得不停止“東出”,轉而修養生息。
趙括作為主帥,在突圍戰中戰死,說明他不是貪生怕死的小人。一向吝嗇於爵位的秦王,在決戰時期也是打紅了眼,為了動員百姓,竟然普賜河內郡百姓一級爵位,把河內郡15歲以上的男子全部送上了長平戰場。最終秦國慘勝陣亡軍民二十多萬,趙國慘敗,賠個底掉,損失軍民四十多萬。
所以說,趙國實際上是想過撤兵的,但是沒有撤下來,確實是不行,而不是不想。
-
4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長平之戰趙國當然可以撤退了,而且理論上來說,趙國撤退是最為明智的選擇,奈何貪心不足蛇吞象,想著攻佔一大片土地的,同時擊潰秦國的銳氣,沒成想讓秦國把自己給擊潰了。
事件回顧長平之戰理論上來說與趙國沒有任何聯絡,是秦國和另一個國家之間的爭鬥,只不過另一個國家相對而言遠不及秦國的1/10,萬般無奈之下用腳趾頭想了想,自己這場戰役打完八成也就亡國了。
所以這個小國家左思右想之後直接將國家的掌控權力通通交給了趙國,並且給了趙國很多小城市。也正是在這些小城市的誘惑之下,趙國決定鋌而走險,派兵駐守常平,並且準備與秦國決一死戰,只不過在趙國的思想認知當中,自己有40萬大軍,而40萬大軍個個生龍活虎,非常的有士氣,秦國一定會非常忌憚,並且不敢與自己展開決鬥。
但千算萬算沒有想到,秦國不但來了,而且氣勢洶洶的來了,因為秦國原本看趙國就不順眼,而且對於趙國橫插這一槓子非常不滿,既然你想決鬥,那咱們就真刀真槍的打一下吧。
這場戰爭最開始非常有戲劇性,因為在秦國的思想認知當中,似乎想要擊毀趙國非常困難,無非就是把率領軍隊到牆頭下面去喊兩嗓子嚇唬嚇唬趙國,可是白起卻看到了戰機,對方的人雖多,士氣雖然高漲,可是沒有優秀的將領,只要略施小計,便可以將他們通通殺掉。
於是整個戰國時期最有名氣的一場戰役即將開打,而此次戰役從開始到結束,完全超乎了趙國的想象,併為此付出了40萬士兵的生命。
沒錯,這就是事實一個清晰的邏輯鏈出來了,為什麼趙國死乞白賴的率領軍隊駐守常平呢?因為某些小國家賄賂給自己很多城市,而這些城市足以讓趙國的實力再上一個臺階。
那為什麼趙國與秦國之間又展開了一場爭鬥呢?原因更簡單,因為趙國橫插一槓子搶了秦國的買賣,拿了秦國原本想要攻佔的土地,讓秦國非常不爽,既然雙方都不爽,那就來一下子吧。
而此次虧損40萬士兵的趙國非但沒有跑到任何好處,連之前那些小國許諾給自己的土地和城市,也通通丟給了秦國,此次戰役之後趙國徹底退出霸主的舞臺,並且開始一蹶不振,漸漸的沒落下去。
-
5 # 千史千尋
自趙孝成王從馮亭手中接受上黨郡的那一刻起,就標誌著趙國向秦國主動宣戰了,這時的趙國不戰也得戰,更不要提什麼撤兵之說了。
一、“貪婪”的趙王韓王原本想讓上黨郡郡守馮亭獻郡給秦國,馮亭不願白白便宜秦國,謀劃出借刀殺人的法子,轉而獻郡給趙王。
趙王貪心上黨這個“好地段”,加之又有平原君趙勝的勸說,就接受了上黨,而且他已經有了防禦秦將白起的準備,那就是擅於防守的廉頗。
但戰局的發展沒有趙王想象那麼美好,廉頗打不過王齕,只能防守。
但咱們想想,廉頗雖能固守,但依照趙國後勤存在糧食緊缺的情況,也不會堅持多長時間,所以就算沒有後來的趙括來替換他,結局還是趙國敗。
咱們回到馮亭獻郡那一刻,如果趙王選的不是接受,而是拒絕上黨這塊送上嘴邊的“肉”,有很大可能會避免即將慘敗的長平之戰(雖然秦國遲早會找藉口伐趙,但也不會這麼快),可惜趙王沒有聽平陽君趙豹的話。
所以,趙王的註定要為他的“貪婪”付出代價。
二、趙國不敢退如果一個軍隊計程車氣沒有了,那他們到哪裡都是輸的,更不要說遇到“殺神”白起帶領的號稱“虎狼之師”的秦軍。
所以,趙國如果先撤兵,勢必引起並加速趙軍全線潰敗,這與數十萬趙軍被坑殺又有什麼區別呢?
況且,說句難聽的話,趙國不退而迎戰,失去的只是數十萬趙軍性命與後來和秦國議和的六座城池,而秦國也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失去數十萬的秦軍性命;趙國主動退,趙國不僅失去數十萬趙軍性命,還有趙國的大片領土,而秦國傷亡也不會那麼大。
所以,趙國哪裡敢退呢!
三、“慾壑難填”的秦王到手的東西被趙國奪去,這正好給了秦國一個非常合適的藉口,再結合範睢建議給秦昭襄王“遠交近攻”的策略,那就說明一個問題:秦國就是奔著攻打趙國的決心來的。
就好比秦王對趙王說:“好,我可以不打趙國,但把趙國土地都給我。”這話誰聽了都不幹,而且一戰還能換取一線生機。
就像虞卿(趙國的一位虞姓上卿)說的,秦國既然有打趙國的決心,就很難走議和的道路,而且趙國的土地是有限的,秦王的貪慾卻是無限的,趙國有多少土地也填不飽秦國的肚子的。
一塊上黨之地換取秦、趙兩國各幾十萬將士的性命,不得不說,馮亭這一招真狠、真值!
-
6 # 三悟頻道
長平之戰,趙國能否撤兵,不是趙國自己能決定的,還要看看秦國的臉色,因此,是不可行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讀史三悟帶您一起分析其中的原委。
1.趙國貪下便宜,接收南韓的上黨郡,秦昭襄王表示很生氣。公元前262年,秦國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對附近的諸侯國南韓發動了戰爭,南韓實力較小,所屬的上黨郡有17座城池,在秦國大軍的踐踏之下,與南韓分了出去。韓桓惠王眼看自己的國家實在是打不過強大的秦國,為了息事寧人,韓桓惠王想將上黨郡奉獻給秦國,請求秦國撤兵。
秦昭襄王一直想雄霸天下,本來就想吞併南韓,現在韓桓惠王主動提出奉獻城池,到手的鴿子豈能輕易放掉,但是,事與願違,上黨郡的郡守馮亭不顧韓桓惠王的命令,將上黨郡奉獻給了趙國。
趙國的趙孝成王貪圖蠅頭小利,不假思索,就輕易地接收了上黨郡。殊不知,秦國早已對上黨郡
垂涎三尺,而且不惜舉全國之力攻打南韓,將上黨郡從南韓截割出來,你趙國竟敢截胡,擱誰誰不生氣啊。
從此,秦昭襄王與趙孝成王算是結下了樑子,誓在報這一郡之仇。
2.秦國上下團結一致,實力強勁;趙國君臣不和,已輸一半。秦國豈能答應趙國的撤兵請求?!歷史上的秦國國君秦昭襄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雖然後期聽信讒言,冤殺了白起,但是,絲毫不能掩蓋他在軍事上為秦國做出的突出貢獻。尤其,他的前半生,英明神武,任人唯賢,開疆拓土,推動了秦國的發展。
秦昭襄王拜范雎為相,封白起為將。這二人一文一武,長短互補,相互合作,很是厲害。范雎為秦昭襄王提出遠交近攻的戰略,這一戰略非常具有開創性,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開天闢地頭一回,而且,這一戰略非常適用當時的大環境,屢屢挫敗各國對手。白起呢,被後世稱為戰神,非常善於用兵,是戰國時代四大名將之一。
這三人在一塊,互相信任,互相合作,互相支援,展現出了強悍的實力。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難折斷。趙國就不一樣了,趙孝成王疑心較重,又缺乏主見,棄用老將廉頗,重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身邊又沒有出色的謀士輔佐,縱然有40萬大軍,也不是秦國的對手。
秦國看到了趙國的缺陷,怎能丟掉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秦昭襄王命令白起率軍攻打趙國。
此時,撤不撤兵,並不能由得趙國了,它就像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因此,趙國撤兵是不可行的,只能硬著頭皮迎接秦國的挑戰。
本文借鑑資料:《史記》《戰國策》
-
7 # 司文郎中
理論上,趙國可以撤兵避戰,以趙國數十萬大軍之威,或許可以使秦國不敢貿然追擊。但這僅僅是一種可能性很低的情況。對當時戰局加以分析,我們就會發現趙國絕對不能撤兵。
撤軍風險極大在長平之戰初期,雖然雙方沒有決定的勝利或失誤,但在小規模戰鬥中趙軍是處於下風的,來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的幾處記載:
1.秦斥兵斬趙裨將茄。2.陷趙軍,取二鄣四尉。3.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在這三次交戰中,趙軍皆敗於秦軍。屢次失敗後,趙軍不是尋求戰機反擊,而是堅守陣地,無論如何也不肯應戰。這或許是一個避免失敗的好方法(廉頗本身也善於防守),但對趙軍士氣卻是一大打擊:屢戰不勝且避戰不出,怎麼能始終保證高昂士氣呢?如果此時再選擇全線撤退,趙國全國都會遭受精神上的打擊,對於軍隊和統治階級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編制基本完整的趙軍或許可以威懾秦軍,使其不敢追擊,但更大的可能是秦軍趁機大敗趙軍。
為什麼呢?我們對比泓水之戰和淝水之戰就可以知道。泓水之戰中宋襄公之仁為後世嘲諷,就歷史教訓來看,秦軍真的會容許趙軍主力從容溜走嗎?
另一方面,淝水之戰中秦軍渡河時遭到晉軍攻擊而區域性失利,但這種失利經過秦軍中晉軍內應振臂一呼“秦兵敗矣”,秦軍迅速陷入混亂,最終被殺得屍橫遍野。
同理,數十萬大軍的撤退是非常考驗將領的能力和普通士兵的心理素質的。趙軍貿然撤退,更大的可能是遇到淝水之戰中秦軍那樣的潰敗。這種風險是趙國不敢承受的。
長平之戰是一場避不開的國運之戰長平之戰中,秦趙之外的諸國均持觀望態度,除秦國趁趙使訪秦求和時故意擺出秦趙和睦的姿態迷惑他國使者這一點外,諸國幸災樂禍、靜觀成敗的心理也是他們觀望的重要因素,這也從側面表現出這一仗是兩個大國間的決戰,很可能打出唯一一個超級大國。
當時,秦國已有一統天下的野心,趙國卻是最為強大的守成國家。國策的矛盾決定了要麼兩國中的一國轉變國策妥協,要麼以戰爭逼迫對方就範。
因此我,長平之戰很大程度上具有必然性,趙國即便避戰,也只是“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
撤兵可能引起趙國統治危機貿然撤兵,向外界展示的是趙國的軟弱和無能。從外部來看,這不但不能避開與秦國的戰略決戰,還可能引來別國的侵略(見後來卿秦率燕軍侵趙可知其他國家的確對趙國又覬覦之心)。
反觀內部,避戰可能會引起統治階層內部的不滿,這種不滿是對趙孝成王的一大挑戰,他的處境會非常尷尬,輕則承受批評和埋怨,重則可能引起國內政局的動盪。
(趙孝成王)
結語綜上,長平之戰具有歷史必然性,且龐大的戰爭機器的啟動是很難一下停下來的,撤軍無論從軍事還是政治上看都絕不可行。因此無論如何,趙國是不能撤軍的。
-
8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不可行,因為秦國不會允許趙國撤兵。
長平之戰的起因很簡單,秦國攻打南韓,南韓割上黨以求和,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將上黨獻給趙國,趙國接受獻地,派兵駐守,秦國極度不滿,發兵攻趙,兩軍對峙於長平。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載: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可見在戰爭初期,趙軍處於劣勢,三戰皆敗,廉頗徹底放棄了進攻的策略,全面防守。在他的防線面前,秦軍毫無辦法,只能玩起反間計,讓趙王換掉廉頗,由趙括上場,進而導致長平之戰趙國的慘敗。
從目的上看,趙國接受上黨絕不只是因為貪心,因為上黨高地對趙國的國防意義太重大了,反過來,它對秦國進取中原、攻滅三晉的作用也非常大。
一旦秦國拿下上黨,對三晉都有俯衝的優勢,往東可以攻趙魏而不用擔心被偷襲,邯鄲瞬間成為危城,長平之戰後的邯鄲之戰,秦軍走的就是這條路。往北可以進入河北,切斷邯鄲與晉陽的聯絡,再南逼邯鄲,秦滅趙之戰王翦走的就是這條路。
事實上,秦軍在之前就體驗過上黨在手的便利,趙國也體驗過上黨不在手的窘迫,那就是閼與之戰。當時上黨還在南韓手裡,秦軍借道上黨進攻趙國閼與,趙軍雖然打贏了這場攻防戰,但要是哪天秦軍借道上黨進攻邯鄲呢?那可不好玩了。
上黨如此重要,趙軍不可能輕易放棄,就算是被秦軍奪去了上黨大半,也要守住長平,守住上黨高地能夠威脅邯鄲的部分,如果這時候撤軍,等於趙軍白來一趟還得罪了秦國。而且就算趙軍敢撤,秦軍讓不讓撤還是另一回事。
在《三國演義》中,司馬懿進攻遼東公孫淵時,公孫淵想求和,司馬懿駁斥:“軍事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不能走當降,不能降當死耳!何必送子為質當?”
公孫淵因為不能戰、不能守和沒處跑,向司馬懿求和,司馬懿自然不願放過這個盤中餐,直接拒絕。把這個模板套到趙國身上,三戰皆敗的趙國不能戰,所以廉頗果斷選擇了守,可如果趙軍要走的話,那得問問秦軍的意見。
三戰皆敗加長期堅守,顯然對趙軍計程車氣有很大打擊,這時候貿然撤退的話,敵軍掩擊,淝水之戰的類似場景恐怕要提前數百年出現,畢竟趙軍要撤走的方向是沒有地利的,不像秦軍往函谷關一鑽,打也難打。
這時候想要撤兵,必須跟秦國商量好,也就是議和,當然,在此情況下,肯定是趙國割地求和。
於秦國而言,本來上黨就是南韓割讓的,趙國橫插一槓子,求和的條件必然苛刻,甚至以秦昭襄王的勢在必得,根本不允許議和。
於趙國而言,丟了上黨高地,邯鄲的危險係數直線上升,再割地的話,別說感情上接受不了,國防也直接崩了,後面的邯鄲之戰能打起來,主要就是趙國不想履行長平之戰後與秦國的割地條約,因為履行後趙國離死也就不遠了。
綜上,撤兵是比出戰還不可行的,要不是碰上白起,說不定趙括出擊還能拼死秦軍好幾十萬人,畢竟冷兵器時代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要是正面對轟,秦軍的損失會非常慘重。可趙括貿然出擊,導致趙軍被白起截成兩段,最後變成主帥死、部眾降、白起殺降的悲慘結局。
-
9 # 我不是易中天
長平之戰趙國當然可以撤兵,打不過就跑,小孩子都懂的道理!
眾所周知長平之戰的結果是以趙國失敗而告終,趙國從山東六國的扛把子淪落為人人喊打的落水狗,連燕國這種不入流得三線小國都曾想著蹂躪一下。只看結果我們會存在兩個主觀誤區:
難道不是趙國主動光著膀子、亮出肌肉囂張跋扈的找秦國打架?上黨郡的歸屬權才是引發長平之戰的導火索,繼上黨戰役之後趙國真的無路可退?我們從上面這兩個誤區中尋找答案。至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成功實施後,趙國一躍成為僅次於秦國的第二大軍事強國,但實力和秦相比還是不允許。公元前265年,秦國乘著趙國權利交替發兵攻趙,結果還是依靠齊國的援助才逼退秦兵,此後秦國將主攻方向傾向南韓。秦趙雙方透過這次試探性的軍事摩擦,趙國還不瞭解自己實力?趙國如果不清楚就不會派長安君去齊國卑躬屈膝的當人質,只能說趙國不是秦國的對手,更不想主動動手。
商鞅變法後秦國戰備充足、經濟繁榮、國力鼎盛,間接刺激了秦昭襄王想統一六國立不世之功的想法,而範睢“遠交近攻”的策略成功實施,又給秦昭襄王的夢想撒了一把催化劑。公元263年,南韓野王、南陽的淪陷,徹底把秦吞併六國、迫切入關的目的暴露無疑。在秦國眼裡打遍六國無敵手,看似強大的趙國也僅此而已。由此可見長平之戰是秦國出關,劍指中原的必經之戰。趙國只不過是秦統一大業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發動上黨之戰、長平之戰非趙所願也,是秦大勢所趨,打不打秦國說了算!面對來勢洶洶的秦國,首當其衝的是南韓。秦國在這裡玩了一手高明的敲山震虎,原本以為對趙國軍事行動的震懾,趙國會選擇偏安一隅獨善其身,可不自量力的趙孝成王貪圖上黨城池,接受馮亭投降。再次激化秦趙兩國矛盾。
“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明眼人都能看出馮亭的投降是居心不良,把兵禍引至趙國,如果趙國這時不接受投降,讓出上黨郡選擇自保,山東六國的態度又不一樣,大家都是想著坐山觀虎鬥,可真正面對秦這頭巨虎的時候誰會選擇坐視不管?讓趙國死抗?這也是繼長平之後,邯鄲保衛戰中諸侯國果斷聯合抗秦的主要原因。寧願讓戰火燒到趙過本土,又能遏制秦一家獨大,山東六國何樂而不為?
結果趙國作死的選擇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長平之後一蹶不振!我們看秦趙對峙中,趙國面對強秦節節敗退,即“上黨降趙,秦因攻趙”。我們要區分上黨之戰和長平之戰是兩個戰場,也是趙國是否能撤退的分水嶺。趙國接受上黨後,馮亭抵擋不住退守長平。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秦摧枯拉朽的攻勢很快佔有上黨地區,趙國退?還是守?結果已經很明顯,趙國選擇硬鋼失敗。上黨失利後趙國為什麼不選擇撤退?因為趙國並沒有投入太多國力,失之所東隅只是上黨本土的軍隊失敗而已,趙國對這場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的戰鬥心存機會主義,於是才派遣廉頗駐守長平,錯過最佳撤退時機。
上黨的失利後,難道趙國沒有機會選擇以退為守?答案是:有!前後兩次軍事行動的失敗,趙國應該選擇撤退,主動放棄長平,還是那句話,打不過還不讓跑?這個跑指的是上黨失利後的選擇,如果雙方準備大規模軍團戰鬥開始,趙國已經沒有機會撤退。趙國有三個政治中心:南之邯鄲、西之晉陽、北之代,三個政治中心圍繞太行山脈互成依託、互相呼應,相比秦國的咸陽,趙國多元化式的政治中心更頑強,所以趙國完全可以退守邯鄲,只不過把邯鄲保衛戰提前發動。
可是趙王不自量力的和秦國在長平決鬥,這個愚蠢的選擇讓其他諸侯國心存看戲心態,隔著函谷關的兩個老大,誰也得罪不起,也不願意讓誰作勢而起,最好是兩敗俱傷。趙國在長平中又犯了外交錯誤,心存和秦國媾和,首鼠兩端。原本是扔給秦國的煙霧彈,結果迷惑了其他諸侯國,趙國是真打不過?還是雙方演戲?最終諸侯國冷眼旁觀,再加上趙王一波接一波的風騷操作,讓趙括替代廉頗改變防守態勢主動出擊,最終徹底失敗。
我最後提一次趙國走撤退路線的好處,假如上黨失利後趙國因打不過撤退,這是情理之中。大家誰也打不過秦國,跑路也正常。不管是兔死狐悲,還是唇亡齒寒,或者出於階級弟兄感情,等到趙國彈盡糧絕,其他諸侯國絕對不會放任不管,滅了趙國,下一個指不定是哪個國。趙國最好選擇是放低姿態備戰,聯合其他諸侯國抗秦,絕不能鼻子裡插蔥裝象!
-
10 # 歷史天下
不行!秦軍都兵臨城下了,打到家門口了,你說你要退兵?
恕我直言:這個問題表述就錯誤了,撤兵是對發動戰爭的一方來說的,秦國發動的戰爭,只能秦國說退兵。
所以我猜想提問者,大概是想說:趙國說言和,是否可行?
很遺憾:答案也是不行。
為什麼這樣說,得從長平之戰為什麼會爆發說起。
首先,趙國是一個實力比較強大的國家。
趙國春秋時三家分晉,三家能成功分晉,跟趙國先祖趙襄子的寸土不讓有很大的關係的。
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相互傾軋。
後來趙把範、中行氏滅掉後,智氏仍一家獨大,強迫趙、魏、韓割地給它。趙襄子不從,公元前453年,最終聯合韓康子和魏桓子打敗了智伯瑤,晉國公室名存實亡,之後三家瓜分了晉國公室。
在戰國的時候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迅速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跟秦國相差不大了,趙武靈王更是曾經親自喬裝使者入秦,考察秦國地形,意圖於九原出擊繞開函谷關攻滅秦國,那是趙國的高光時刻。
只是秦國地處荒蠻之地,民風彪悍,秦國奮六世之餘烈,大多數君王都勵精圖治,以吞併其他國家為志向,並頻頻得手。當時沒有六世,在秦始皇之前才是六世,當時最多三世,四世,但是秦國的狼子野心不可小覷。
禍起党項之地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軍越過南韓進攻趙國,被趙將趙奢大敗於瘀與(今山西和順西北) 。所以說趙國也是不懼秦國的,趙括之父名將趙奢,甚至讓不可一世的秦國嚐到了失敗的痛苦的滋味。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國攻打併佔領了南韓野王(今河南沁陽),把南韓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絡完全截斷。
於是,南韓的國君韓桓惠王讓上黨郡郡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求秦國息兵。
馮亭借刀殺人,轉移矛盾
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降秦,決定利用趙國力量抗秦,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趙國認為發動幾十萬大軍作戰,也很難攻下一座堅固的城池,現在可以輕易得到17座城池,“有搞頭”,決定吞下這塊肥肉,最終接受了馮亭的請求。當時的趙國被利益衝昏了頭腦,可能也想到了秦國會報復,也作了一番準備,命令名將廉頗禦敵。
辛苦打下的城池,到手的鴨子竟然不翼而飛了,秦國惱羞成怒,要是各國都這樣,秦國還怎麼混?
其次,秦軍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所以沒有一個結果,秦國是不會退兵的。
秦國於是決定出兵攻趙。並做了細緻的準備,傾發全國之兵,想畢其功於一役,廉頗認為秦軍原來,古代運送物資消耗巨大,時間一長,糧草肯定是不繼,堅守城池,讓秦軍吃盡了苦頭,以逸待勞,疲憊秦軍。
任憑秦軍屢次挑戰,趙兵都堅守不出去應戰,沒想到,趙孝成王認為廉頗堅壁不出是膽怯的表現,幾次派人責備廉頗。
也有說趙國國力支撐不了的說法,秦國遠來,拼的就是消耗戰,秦國都能硬抗,趙國佔盡地主之利,還有臉說撐不住?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拼的就是誰的意志更強,誰能笑到最後。
其實秦軍恨透了廉頗的戰術,派人散佈流言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趙孝成王信以為真,其時名將趙奢已經故去,趙王把趙括喊來詢問對策。
紙上談兵趙括在朝堂上誇誇其談,口若懸河,征服了趙國一眾君臣,於是趙王改派趙括去領兵拒敵,速戰速決,卻中了白起佯裝敗退之計,被引入到殺神白起事先選好的戰場,一處大山坳,把趙軍重重包圍,趙括幾次親自率全軍突圍而不得,還被秦軍亂箭射殺。
趙軍缺少主將,二十萬士兵向秦將白起投降。白起說:"趙國士兵反覆無常,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再生事端。"於是白起用欺騙的手段,將趙國降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趙國。
不知熟讀兵書,自稱能將兵法倒背如流的趙括,是否看到過《孫子兵法》十三篇,第一篇始計篇中:“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這句話。可憐四十萬趙國兵士,多少父母的兒子,多少妻子的丈夫,在長平被付之一炬。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把他們帶出去,絕大多數帶回來,是為將為帥者的責任。
長平之戰,秦國軍隊前後斬殺趙國士兵45萬人,六國震驚。趙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爭雄,秦軍也傷亡大半,國內空虛。直奔邯鄲的計劃擱淺最終退兵。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李牧,廉頗,王翦。
李牧,廉頗都是趙國的,趙國也得其二,趙國國君卻棄之不用,自斷臂膀,自毀長城,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可悲可嘆。
回覆列表
趙國撤兵絕對可行!
1.長平之戰趙國所要保衛的領土上黨,原本不是趙國的領土,而是南韓抵擋不住秦國的攻擊,才把這塊領土讓給趙國。奈何趙孝成王太過貪心,將上黨這座擁有17座城邑的領土收入囊中,派兵駐守。可悲的趙孝成王殊不知自己已經中了南韓的詭計。南韓故意將上黨讓給趙國,目的是為了用趙國來消耗秦國的虎狼之師,反正上黨在南韓自己手中南韓也守不住。
之後不久,趙孝成王派趙括上位。之後便發生了當時驚天動地的長平之戰,趙國40萬士兵全部被活埋。注意,這時的南韓並未出兵救趙,而是一直坐山觀虎鬥。估計這時南韓非常欣慰自己當初做出讓出上黨的選擇,到底是多麼的正確,避免了本國士兵的大規模傷亡。
2.如果趙國不接收上黨這塊領土,拿這40萬士兵來駐守自己的都城邯鄲,絕對會給秦國帶來大麻煩。當時的廉頗還尚武,藺相如雖說臥病在床,但嘴巴和腦子還是可以動的。四十萬大軍加上廉頗和藺相如駐守邯鄲已經夠了,無論秦國多麼的強大,在這兩位面前絕對包圍不住邯鄲。如果這40萬大軍在,趙國也不會淪落到派兵向楚國求援。
根據以上兩點可得知趙國本不應該駐守上黨,長平之戰死的也不應該是趙軍,所以說在長平之戰中趙軍可有可無,撤兵也是可行的,反正領土本來也不是自己的,而是自己不費一兵一卒拿下的。如果拿這40萬大軍來駐守邯鄲,那根本不用向楚國求援,趙國也不會因此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