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晨風說語文
-
2 # 別做壞事
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有三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學校特色形成。其中學生的個性發展是校本課程開發的終極目標。
一、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發展,從而使每個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獨立和創造性。校本課程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需求,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具體體現在課程的設定及課程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上的多樣性、課程內容的可選擇性和豐富性。
1.以人為本。傳統的課程強調學科知識,忽略了學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真實體驗。校本課程的開發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經驗,課程實施中強調學生髮展的主體性、主動性。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差異性。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與眾不同的主體,滿足每一個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
2.給學生留下空間。個性的發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間。學生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之一,有課程決策的權利。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的。不斷完善的過程。課程內容和結構都在師生互動中完成。尊重學生的興趣與經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留下了一個空間。
3.差異性教育:國家課程強調人才規格的整齊劃一,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校本課程開發為學生提供了自我個性張揚的現實條件。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對自己要學的內容作系統安排,根據自己的發展需要形成具有獨特性的個別化課程。教師作為課程的組織者與指導者,要研究學生的需要和發展的可能性,注重個別指導,儘可能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從學生經驗出發,提供差異性課程,作到因材施教。
4.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校本課程開發是以學生的的需要出發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存在的。學生實際需要什麼,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之一就是學生自己,更能夠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精選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國家課程開發模式下,教師處於權力結構的最底層,教師按照規定的時間和進度,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這無疑扼殺了教師的創造潛能。校本課程的開發賦予了教師的課程決策權。教師就是課程編制者、實施者、評價者。
1.提高教師的參與意識和能力
執行者的角色使教師習慣於服從於上級的指令,不需要關心參與課程的決策,也不知道該怎麼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可以使他們形成參與課程決策的意識,行使課程決策的權力,並在參與過程中形成參與的能力。
2.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課程開發的能力
校本課程的開發幫助教師們認識到自己所教的科目與學校整體的教育目標和前景的關係以及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係,從而形成整體的課程觀和結構的課程觀,形成整體的課程意識而不是狹隘的學科意識。由於傳統上,教師並不負責教材的改編或重組,長期處於課堂的具體教學設計。並沒有選擇學習主題,設計教學內容的能力。校本課程的開發無疑可以幫助教師在校外專家的幫助和指導之下獲得這種能力。
3.增強教師的研究意識和能力
校本課程開發要求教師研究自己的學生,研究教學內容,研究和思考學校發展的遠景和文化的創生。在與校外專家共同開發校本課程中,教師以課堂師生互動的自然情景為研究物件,進行行動研究。在這種研究過程中,教師們的研究意識和能力會大大增強
4.增強教師們的合作意識。
教師們在傳統的情況下,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孤立的開展教學,校本課程主張以學校為整體,集體協作共同決策和開發,要求教師們相互學習,共同研究問題並找出解決的方案。教師們在合作過程中會增強合作意識,提升了合作能力。
5.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
知識可以分為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本體性質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一般可以在高校學習中可以獲得。只是本體性知識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後就不再是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的顯著因素。條件性知識指教師具有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可以透過系統的學習獲得,但更多的是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逐漸瞭解和習得,需要動態的去把握和領會並在實踐中加以發展和加深。實踐性知識是指教師面臨實際的課程開發和課程事實所具有的關於客觀現實的背景知識。這類知識只能在具體的實踐中才能獲得。而教育情景總是處於不斷變化之中的,所以要求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對教師而言,最重要的知識只能在實踐中獲得。教師參與課程開發,不僅能夠加深自己對本體知識的理解。而且能豐富條件知識,累計實踐性知識,使自己的知識結構更趨合理與完善。
三、學校特色的形成
一個學校有沒有特色,首先要看他有沒有自己的教育哲學思想。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的確立就是在保證基本的教育質量的前提下,給學校一個空間,讓學校根據自己的客觀現實確定自己的辦學哲學。確立學校獨特的發展方向。特色化課程的建構是實現辦學特色的重要載體。
1.學校功能的重新定位
傳統的教育理念認為學校必須順應現存的社會價值規範和文化傳統,學校的任務就是傳承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理念認為學校除了傳承文化之外,同時肩負著改造現存社會的弊端,衝破不合時代的落後的文化傳統的務。
2.學校權力的重新組合
校本課程的開發會使整個教育系統內部的權利重新分配和權力結構重新調整。傳統的國家課程所依附的是一個金字塔似的權力結構,學校及教師處於最底層。校本課程開發強調以學校為本,政府下放一部分課程開發決策權,重新調整課程決策的許可權和職能。就學校內部而言,教師、學生、家長也應該分享課程決策權。打破學校內部複製的社會權力機構及官僚體制。建立民主開放的決策機制。
3.學校內部結構的重新調整
在傳統的課程開發模式下,學校只是國家課程的執行單位,校長的任務只是上情下達,教師只是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學生必須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學校在課程管理上的主要任務實際上也就是確保課堂教學按計劃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以學校整體發展為目標和學校所有學生的整體學習為基礎,需要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社群代表及校外專家共同探討、研究、審議。學校原有的教育管理機構已很難適應校本課程開發的需要。因此學校內部的組織結構需要重新調整,原有的不適應的部門應該精簡,成立專門的課程委員會,負責管理課程的開發、實施、評價等事務。與校本課程相適應的組織應該具有以下的特性:研究性,以一種以研究性的態度尊重差異,處理事實;學習性,鼓勵教師集體學習和創作;發展性,學校要建立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組織機構,支援教師個人發展,為每一個人的發展創造機會和空間;開放性。教師之間,學校之間要向其他人開放,養成一種開放的心態,在合作交流中進步。
-
3 # 術道教育
課程是學校的最重要的產品,課程的意思是“跑道”一個學校有什麼樣的課程體系決定了這個學校的辦學品質和教育價值取向。決定了學校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課程資源的開發在學校發展中至關重要,要根據校情學情及學生個性化的需求為基礎,其基本原則是為學生的學習成長服務。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圍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來進行開發。
-
4 # 東方G819課程資源開發
對學生髮展、學校發展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可以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有價值、更有個性選擇的學習讀物及體驗機會,極大地滿足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慾望及學習層次、開闊學生的視野和體驗範圍、增強學生的感觀接受能力和遇事應變能力、培養學生廣泛而針對性強的興趣。
對學校的科學管理、有效管理、人性管理、短期和長遠管理有積極助推作用,不但給學校眼前利益與榮譽添光加彩,而且為學校的提升插上飛翔的翅膀。
課程資源開發是拓展、創新教育教學的需要,更是培育人才、富裕人民、振興國家民族的大智大勇!
回覆列表
我覺得課程資源大開發很有意義
學生方面,是能夠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增加。
教師方面,能夠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同時更能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有利於教師專業化發展。
學校方面,可以進一步形成和深化學校辦學特色,形成學校與眾不同的辦學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