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筆尖學堂

    一場鴻門宴,留下多少千古佳話與傳奇!一個是西楚霸王,武功蓋世天下無敵;一個是高祖劉邦,寬厚仁德四海揚名。

    很多人惋惜項羽沒有在鴻門宴殺掉劉邦,是心慈手軟,終留大患。但且不說歷史永遠沒有假如,我們今天站在項羽當年的位置上想一想,鴻門宴,項羽不殺劉邦,也自有他的道理。

    首先,項羽當時已經天下無敵,他根本沒有將劉邦視為將來的對手和心腹大患。項羽的軍隊實力和劉邦的軍隊實力,雙方彼此都清清楚楚。項羽打了所有的硬仗,他打的都是秦軍軍隊主力,項羽的威信是打出來的。而劉邦,大多是智取,招降。而且雙方也剛剛過了一招:

    或說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今聞章邯降項羽,羽號曰雍王,王關中。即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守函谷關,毋內諸侯軍,稍徵關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計,從之。十二月,項羽果帥諸侯兵欲西入關,關門閉。聞沛公已定關中,羽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遂至戲下。

    ——《漢書高帝紀》

    這一戰,劉邦可以說是一觸即潰,不堪一擊。

    其次,項羽就算要動手,也要師出有名。他能以什麼理由殺掉劉邦?當初項羽殺掉宋義,是因為宋義按兵不動。殺劉邦有什麼理由呢?關中是劉邦打下來的,而且人家也沒有入駐咸陽城。就算劉邦派兵在函谷關抵擋了項羽,現在人家也送上門來請罪了。

    第三,項羽如果在此時殺掉劉邦,劉邦手下也有十萬將士,而且劉邦深得民心,難保眾諸侯不會離心離德。項羽做樣子也要做給眾諸侯看。

    第四,項羽對自己信心十足,他認為天下已經定了,劉邦根本不足為慮。就算要動手,將來在戰場上隨時可以正大光明地收拾他。項羽本身痛恨背信棄義,當年楚懷王被秦王騙入秦國軟禁,深為楚人所痛恨,項羽可不想做秦王那樣的人。

    所以,綜合各方面的因素,鴻門宴項羽不殺劉邦,並沒有錯。至於說放虎歸山之類的話,哪個橫掃天下的人靠的是暗殺敵人的首領取得最終勝利的?凡是做大事的人,都不採用這種卑鄙下流的手段。

  • 2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只能說,項羽鴻門宴上放走劉邦,其實無傷大雅,項羽從一開始就有問題。

    秦滅六國,改分封為郡縣,建立中央集權。可是項羽呢,他所想的是重新回到齊桓公時代,大分諸侯,自己當個諸侯共主。

    歷史選擇了分封,可是歷史也選擇了郡縣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從戰國到秦,生產力迅速發展,人口大量增加,封建社會的不斷完善。要想回到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時代,就是個夢想。

    項羽希望自己分封的十八個諸侯,能對項羽唯命是從,平日裡和睦相處,有外敵入侵時能聚攏在楚國的旗幟下一致對外。想的實在是太美好了。

    項羽分封,就先不說是不是順應時代了,他分封埋下了太多隱患了,基本上就是埋下了第二個天下亂世。

    田安,田都,田市三人還會殺得不可開交,張耳和陳餘手裡的趙歇遲早要打一架,臧荼還是會打韓廣。九江王英布估計會被項羽親手弄死。沒了劉邦,關中之地或許是章邯一個人的,或許是他們三個人的,但是時間流逝,關中一定會依據地形優勢慢慢與中原諸侯隔絕,蓄勢待發。而項羽的西楚,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平亂,戰爭中削弱。早晚會控制不住局勢,然後新的英雄會在大亂中崛起,統一中國。

  • 3 # 二二相偶

    答案很明確,項羽做錯了,而且錯的不輕。鴻門宴中項羽放劉邦一馬,實在是缺乏王者該有的魄力和狠勁。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心狠手辣在有些時候是必須的,因為只有不要civilian的生存態度,加上雷霆手段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當時項羽屯兵四十萬,而劉邦只有十萬的部隊,在實力上來講,劉邦遠遜於項羽。即便當時項羽把他殺了,憑劉邦的那點兵力,也無可奈何,是無法撼動項羽的威望和實力的。

    我們對劉邦被殺的後果進行假設,他死以後部下有兩種選擇,第一繼續支援呂雉和劉盈,可即便如此劉氏集團主少國弱,如果選擇報仇,很大程度會成為炮灰。所以雖然呂雉有些能耐,但是在那樣的條件下也只會選擇隱忍。項羽則可以象徵性的安撫一下劉氏集團。第二種情況,劉氏集團各個大將開始爭權奪利,出現內訌。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都從內部開始瓦解,一部分人自立為王,一部分人另投明主,成為一盤散沙。無論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情況,至少對項羽都非常有利的。

    最後,當時有能耐,有野心,有實力挑戰項羽的諸侯只有劉邦一人。殺死劉邦一來可以殺雞儆猴,給那些想背叛自己的諸侯敲響警鐘,進行威懾。二來乾脆利落的處理掉威脅可以展示自己的能量,明確王權不容挑戰。雖然不能做到高枕無憂,但至少把最強的敵人處理乾淨了,其他的人對自己來說都是渣渣,夠不成威脅。所以無論怎麼看,他在鴻門宴殺死劉邦都是百利而無一害。只怪自己耳根子軟,想的又太少,還不聽老人言,最終被劉邦打敗!

  • 4 # 三維觀時空

    太對了!

    項羽的懷舊感太濃,只稱王而不稱帝。這無疑是開歷史的倒車,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一統的江山,被他打的粉碎,試想,如果項羽成功斬殺劉邦,那中國歷史上將缺失一個強漢王朝。歷史會倒退回春秋戰國封候時代,十八路不十七路諸侯不會安分幾年,上百年的洗牌兼併紛爭是少不了的步驟,一個類似大秦帝國的崛起免不了經受血與火的回爐煅燒。漢民族的融合壯大又要推後一些時日。秦始皇的功績可能被項羽一票否決,各國說各國的方言,各國印各國的幣。象後來的八王之亂,北方少數民族會趁亂攻入中原。最要命的是,中國可能失去一統良機,如歐洲一樣形成若干個國家。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劉邦在大漢立,劉邦死,中華大地又一次江河破碎!項羽功成名就的版圖也就是漢的三分之二,北方的幾個諸侯國決不會家漢武大帝那樣開疆拓土,打通西域,我們慶幸有個劉邦最終滅了這個不可一世的青皮後生。

  • 5 # 使用者7399195162826

    項羽和劉邦是稱兄道弟,項羽有勇無謀,講義氣,不會說話,不會人情世故,自以為是!劉邦知道如何處理事情,善用人才,具有政治頭腦,躲過了項羽的層層包圍,示弱表現自己,一個沒有威脅的人,肯定不會遭到項羽的迫害

  • 6 # 路遙lgy

    謝謝邀請!的確是錯了!公元前207年項羽在鉅鹿一戰打敗秦軍主力。而劉邦公元前206年就乘勢攻進關中打下了咸陽!劉邦按張良的計策封了宮殿,將隊伍駐紮在霸上,派兵守住函谷關!項羽攻下函谷關駐紮在新豐洪門!劉邦有一手下曹無傷相投項羽,就告訴項羽劉邦想稱漢中王!項羽很生氣,范增說,劉邦進了咸陽,不貪美女財務,其野心不小,必須儘快消滅他!項羽決定攻打劉邦!這時項羽帶兵四十萬,劉邦只有十萬部隊,相距四十里!劉邦處於危險中!項羽的叔父項伯與張良友好,怕雙方交戰張良吃虧,連夜趙張良報信!張良不想逃,把項伯的話告訴了劉邦!劉邦吃驚。馬上見項伯!向其解釋不想成王,並不項伯當場結為親家!項伯答應親家的事,讓劉邦一定方面向項羽賠罪!項伯回去自是替劉邦說了好話! 第二天劉邦帶張良樊噲去洪門赴宴!劉邦說,我與將軍約好一起攻打秦國,你在河北我在河南!沒想到我們先到現在有人說我壞話,是我們有了隔閡,,,,,,項羽見他低聲下氣的說話和樣子,原是一肚子氣的項羽竟然很是老實地說,都是你的部下曹無傷說的,要不然不會這樣!酒席上范增一再給項羽遞眼色,舉起身上的佩玉提醒項羽殺掉劉邦,項羽都無動於衷!范增有走出大帳,讓項羽的堂弟項莊進帳假以舞劍殺了劉邦,不然將來你們都是劉邦的俘虜!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就是這裡來的!可是舞劍中項伯看出來了,與項莊同舞!後樊噲受張良計進帳吃肉喝酒!使劉邦得以逃走!范增看到劉邦流下的玉斗非常生氣,用佩劍擊的粉碎怒道‘,真是沒用的小子子,不值得替他出主意!隨即告老回家去了,在路上病死! 從此項羽儘管封劉邦於巴蜀較遠的地方!劉邦還是起用韓信等人,透過聯合別的武裝將項羽打敗於烏江,使項羽自刎而亡!從此可以看出,項羽做事優柔寡斷,沒有心機!沒有在鴻門宴殺了劉邦,使自己永遠失去了機會!

  • 7 # 布穀鳥講歷史

    站在項羽的角度,妥妥的錯了。

    鴻門宴上,項羽有足夠的機會殺掉劉邦,並且除了折損點名聲,幾乎沒有什麼更大影響。本來名聲就不算太好,折損點也是“債多不愁,蝨子多了不咬”。為何說項羽名聲不好?項羽剛愎自用,任人唯親,行事多憑個人好惡,得罪人不少,殺降屠城,十分殘暴。所以殺了就殺了,名聲影響有限。但放虎歸山,從楚漢後續的發展,這是放回了一個宿命之敵。雖然,沒有劉邦,項羽也未必能定鼎天下,但有了劉邦卻幾乎喪失所有希望。所以,在項羽角度,不殺劉邦簡直大錯特錯。

    站在天下角度,不殺劉邦是對的。

    在烏江自刎前,其實項羽已經差不多算是成功了,已經成為天下共主,殺義帝自立,跟成功也沒太大區別了。但是在分封天下,犒勞功臣的時候,項羽年輕氣盛,狂妄霸道的毛病就體現出來了。任人唯親,全憑主觀好惡,分封天下引起極大不滿,沒過幾個月,曾經響應追隨項羽的各路諸侯紛紛叛亂自立,於是天下又亂了,楚漢爭霸這才正式開始。所以項羽是起義——成功——崩潰——自刎,這樣一個過程。所以劉邦是天下的選擇,如果劉邦被殺,天下可能會長期迴歸戰國時代,這對天下而言,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 8 # 驚看雁度平林

    這個怎麼說呢?我感覺談不上對與錯,大丈夫,光明磊落,得饒人處且饒人,對於項羽來說,宴會上劉邦也去了,沒說怕被殺,不敢去?也跟他俯首稱臣,唯聽是從,自動讓出一切,項羽後來都自稱西楚霸王,如果就這樣殺了,劉邦,也不是他的性格,他人也會指責自己心胸險隘,當時項羽的勢力,其是劉邦可比,只是沒有真的威脅到,項羽自己,所以也就放過了劉邦。

    至於劉邦,其實如果真不去,也許項羽真的就要派人去殺他了,就沒有後來的大漢王朝了。

    最後,想說,性格決定命運,這是項羽敗給劉邦最重要的原因,即便是鴻門宴殺了劉邦,也許會有下一個劉邦出現?

  • 9 # 水煮汗青

    鴻門宴上項羽不殺劉邦,是大錯特錯!

    有人說鴻門宴上項羽不殺劉邦是不敢;

    也有人說鴻門宴上項羽不殺劉邦是婦人之仁。

    不管什麼原因,項羽不殺劉邦都是錯的。為什麼呢?因為最後項羽還是被劉邦逼死了。如果項羽知道自己最終會敗於劉邦,並且在四面楚歌的烏江邊上自刎而亡,他肯定不會在鴻門宴上放過劉邦!只是歷史沒有重來的機會,他錯過了一次,就錯過了一生。

    項羽為何不殺劉邦?

    如今很多人為項羽在鴻門宴上的表現平反,認為項羽文武雙全,就是考慮周全才放劉邦歸去。這是有點瞎胡鬧啊,既然考慮周全還設此宴會做什麼?如果開始就沒有殺劉邦的心,完全沒必要在宴會時佈下兵士。而且宴會期間范增讓項莊舞劍可以看出,這個宴會的最初目標就是刺殺劉邦,只是項羽在宴會期間改變了主意。

    是什麼讓項羽改變了主意呢?有句老話說“舉拳難打笑臉人”,劉邦知道項羽有心殺自己,如果不參加鴻門宴只會更加激怒於他,對自己不利,因此做好了各種準備前來赴宴。宴會期間劉邦把自己的身態放的很低,一味討好和遷就項羽,可見劉邦是很準確的抓住了項羽“好面子”的心理。最終結果劉邦成功了,項羽在劉邦糖衣炮彈的攻擊下膨脹了,並且放棄了刺殺劉邦的念頭。

    項羽放劉邦就如同曹操放劉備一般,都是放虎歸山。但劉備倒沒有要了曹操的命,反而是項羽,如果他知道劉邦離開的結果會要了自己的命,說什麼也要在宴會上殺掉劉邦啊。

  • 10 # 歷史雜貨鋪

    這個問題是毫無疑問的,項羽不殺劉邦絕對是錯了。鴻門宴大致就是說秦朝滅亡之後,項羽和劉邦約定在咸陽郊外舉行了一次宴會,項羽本來是要在這次宴會上面殺了劉邦的,可是最終項羽卻猶豫了,沒有殺劉邦,這應該是項羽幹過最後悔的一件事了,其實項羽完全可以在這次宴會上面直接殺了劉邦的。

    項羽的勇猛不用多說,他帶兵打仗絕對是非常厲害的,可是他卻不適合做一個皇帝,項羽的人早就看出了劉邦這個人不容小視,所以他們精心策劃了這場鴻門宴,目的就是要除掉劉邦,奈何主心骨項羽卻在關鍵時刻決定放過劉邦,那麼是項羽太過仁慈了嗎?范增已經看出劉邦這個人能屈能伸,如果放了絕對是大患,可是項羽依然決定要放。

    其實在當時的劉邦完全無力和項羽抗衡,如果說項羽真的要殺他,那也沒什麼,可是在宴會期間劉邦對項羽非常的恭敬,項羽這個時候認為劉邦這種趨炎附勢之人,不足為慮,所以決定放過他,范增說他這是婦人之仁,把范增氣的不輕,後來事實證明範增的決定是對的。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專家也分析了項羽為啥不殺劉邦,一方面是需要劉邦來制衡巴蜀一代,同時也是安撫各路諸侯,如果他直接殺了劉邦,那麼其他諸侯很有可能先聯合起來對付他,所以不殺劉邦也是一個緩兵之計,但是不殺劉邦,後來卻給他帶來了大禍。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項羽和劉邦鬥了好幾年,最終項羽失敗烏江自刎,而劉邦建立漢朝,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所以說項羽不殺劉邦絕對是錯了,養虎為患。

  • 11 # 聰明的小龍女

    一代梟雄、西楚霸王項羽在鴻門宴上錯過了伏殺劉邦的良機,放了婦人之仁、顧及舊情、心慈手軟的錯誤。最後使自己落得被困垓下、全軍覆沒、永失摯愛、敗退烏江、含恨自刎的悲壯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鵝”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