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澤拉斯小獵人

    說說個人的看法:

    1、她肯定是一個強人。特別是,在男人絕對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國古代,她能在錯綜複雜的宮廷鬥爭中擊敗眾多對手脫穎而出,最終登上權力的巔峰,並讓滿朝廷的五尺鬚眉朝拜在她的腳下,全天下俯首稱臣,她的功過暫且放在一邊,單憑這一點,她就是一個強人。

    2、她是一個有智慧的女人,除了應付各種宮廷鬥爭以外,我更想說的是她的結局,更說明這一點。觀看古代英明的君主不在少數,但是有很多都沒有得到善終。而武則天雖然因為政變被逼退位,但是在她個人來講,壽命活到八十幾歲,她基本是壽命最長的皇帝,沒有橫死,這一點就說明她有高人一等的智慧。

    3、她是一個有本事的人,從古至今都一樣。所以說,人心是最難降伏的東西。曹操對關羽那麼好,關羽不也照樣想著劉備麼。而在男權為主的封建社會,一個女人,登上權力寶座頂點,在位15年,這15年之間,唐朝基業不但沒有倒退,反而有所發展,以此為基礎,才有後面的開元盛世。

    歷史評價八個字“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第一個貢獻是打擊了保守的門閥貴族。

    第二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第三個貢獻是穩定了邊疆形勢。

    第四個貢獻是推動了文化的發展 開創了“貞觀遺風”。

    隨著無字碑,功過後人評,不是輕易就定位得了的。個人觀點,她是以血淚和著榮譽造就的一代女傑!

  • 2 # 關止止

    她是一個很複雜的女人,聰慧,機智,同時也心狠。

    武則天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以女子之身,鬥倒一個又一個敵人,她的強悍和智慧毋庸置疑,尤其是她後來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就,完全證明了她雖身為女子,但絲毫不輸給男子的事實。

    在具備強悍的政治手腕的同時,她也是一個心狠的女人,為了走上至尊之位,她犧牲了很多人,其中不乏很多她的親人,包括她的兒子女兒。雖然這是成功的代價,可是以一個母親的身份來說,武則天無疑是殘忍的。

  • 3 # 棄天帝的師兄

    獨孤皇后;

    竇皇后;

    長孫皇后;

    武則天;

    韋皇后;

    黃鼠狼下耗子,一窩不如一窩。

  • 4 # 國學經典薈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同時也是一位極富爭議的皇帝,她從一個官宦之女,歷經磨難,最終成為一代女皇,時代的背景有之,但更重要的是她那超強的能力和強大的內心。

    “逆襲”這個詞也許不適合武則天,但作為一個女子,能夠走到權利的頂峰,她的表現,幾乎可以稱為“唐代版”的創業史。

    敏銳的判斷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武則天是風險投資的高手,十二歲進宮,很難在眾多的嬪妃中脫穎而出。但她卻找到了一個優質的原始股——太子李治。透過和李治的終身暗許,她不僅從感業寺的尼姑迴歸,一步一步走下來,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

    完美的策劃力

    武則天在從嬪—尼—後—帝這個軌跡中,其功不可沒,其中,“二聖臨朝”和“泰山封禪”更是經典之作,一個奠定了法理的基礎,一個奠定了神道的基礎。這也為日後她取而代之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堅強的意志力

    一個柔弱女子,在長達81年的生命中,所歷經的各種驚濤駭浪和窮途末路不可謂不多,可武則天都能一一化解:削髮為尼、鬥蕭淑妃、廢王立武、廢李建周……堅強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成就了一代帝王之大業。

    超強的執行力

    武則天另一個優勢就是有超強的執行力,這從“訓馬”這一傳說就可以看出,面對太宗寵愛的座騎“獅子驄”,武才人說僅用鐵鞭、鐵棍、匕首就能將其馴服,思維之清晰,手段之直接,收到唐太宗的讚賞。

    成功沒有偶然,能力決定地位。武則天就是這樣用她的能力,創造了一箇中國古代獨一無二的帝王形象。

  • 5 # 淇哥找樂

    武則天對歷史發展做出的第一個貢獻是,她打擊了保守的門閥世族。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以後,把反對她做皇后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一個一個的都趕出了朝廷,貶逐到邊遠地區。這對於武則天來說,是殺雞儆猴,但這些關隴集團和他們的依附者,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們趕出政治舞臺標誌著關隴集團從北周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統治的終結,也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第二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武則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議“勸農桑,薄賦役”。在她掌權以後,又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她還注意地方吏治,加強對地主官吏的監察。對於土地兼併和逃亡的農民,也採取比較寬容的政策。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戶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萬戶增加到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的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0.721%。這在中古時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經濟發展的客觀資料。

    第三個貢獻是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唐人沈既濟在談及科舉制度時說到:“太后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太后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一是當時進士科和制科考試主要都是考策問,也就是申論。文章的好壞是錄取的主要標準。二是武則天用人不看門第,不問是否為高階官吏的子孫,而是看有否政治才能。因此特別注意從科舉出身者中選拔高階官吏。科舉出身做到高階官吏的越來越多。這就大大刺激了仕人參加科舉的積極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讀書學習的熱情。這就是沈既濟所說的“浸已成風”。開元、天寶年間“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的社會風氣,就是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動了文化的全面發展。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崔融、李喬都是這個時期湧現出來的。雕塑、繪畫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另外武則天也有不少負面評價,岑仲勉說,“武后任事率性,好惡無定,終其臨朝之日,計曾任宰相七十三人”。其主政初期,由於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加上後世史學家不齒於她違反傳統的禮教,身為女子,竟然擁有不少男性嬪妃(稱為“男寵”)。但趙翼為武則天的私生活辯護,說:“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千百,後既為女王,而所寵幸不過數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後初不以為諱,而且不必諱也。”

    武則天統治的缺失主要是丟失領土,她將大部分的精力用於對內,因此對外軍事,屢有失策。首先在686年主動丟棄了安西四鎮,在692年才派王孝傑收復。另外又在696年激起孫萬榮、李盡忠的叛亂,使武週期間契丹奚落入突厥人手中。安北都護府在高宗死時尚處在中國統治,而濫殺程務挺、棄用王方翼等名將更使東突厥復國。安北始終沒有再收復過。她幾乎將太宗、高宗辛苦經營的安北、安西全部放棄了。

  • 6 # 海條子

    絕對是中國女性的驕傲,甚至是世界女性的驕傲,她的功績,她的政績,都是無與倫比。只是後世某些小心眼的娘娘腔的文人,故意抹黑她。一直到現在,也是一個需要平反的人。

  • 7 # 圓寶愛讀書

    一代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本名珝,後改名“明空”曌(念zhào),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

    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真正登上大位的女皇帝,呂后再厲害,也沒有登上寶座,慈禧再專權,也僅僅是個老佛爺而已。只有武則天,一代女皇,受朝臣叩拜。

    首先,作為一個母親,肯定不是十分合格的,逼死自己的親生兒子,也是最有明君之才的大兒子李弘,然後是才華亦出眾的二兒子李賢。並且為了扳倒王皇后,掐是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並且,廢掉自己的三兒子李顯。

    其次,作為一個妻子,這個…呃…呃,謀奪自己兩位丈夫的江山算嗎…但是,不可否認,李治對他十分好,把武則天帶出感業寺(若沒有李治把她帶出感業寺,武則天再有才幹,也是無計可施的,畢竟那是一個男權社會,君主專制,更別說,作為先皇的女人了)有野史記載,高宗李治剛剛過世之時,武則天哭著說,這一輩子,先皇(此時指李治)待她極好,是她一輩子的恩人。

    再說,作為一個皇帝,算是一位明君吧,從她開始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大約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稱有“貞觀遺風”歷史功績,昭昭然於世。就像宋慶齡對她做出的中肯評價:武則天是一位“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武則天死後為自己留下了一個無字碑,不誇不貶,自身功過,留與後人評說………

  • 8 # 博史通今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帶著一身傳奇色彩引得後人深研探究。她之所以特別,無外乎因為皇帝之前多了一個“女”字。

    關於她的女性角色,今暫不論,我們只談:為君者,武則天。

    武則天14歲入宮,31歲被立為皇后,36歲受高宗委託開始參與決策政事。59歲時唐中宗繼位,武則天被尊為皇太后,朝中軍國大權集於一身。60歲廢掉唐中宗,立唐睿宗,以太后身分臨朝稱制。66歲廢掉唐睿宗,改國號為“周”,自立為帝。直到705年她82歲病逝,前後執掌政權長達45 年。

    而後世對於武則天的評價,褒貶不一、莫衷一是。

    論及武則天為政時的功績,除了平定叛亂、鞏固國土,最被肯定的兩點即為:發展經濟,重視人才。

    一、輕徭薄賦,重視農桑

    從唐初到安史之亂前的100 多年,是唐朝經濟空前繁榮的鼎盛時期。在這100 多年中,武則天執政達45 年之久。她對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可謂相當重視。早在高宗上元元年(674年), 武則天就曾上表高宗提出治國的十二條建議,其中第一條便是“勸農桑,輕徭賦”。此後執政期間,她數次下令減免租稅徭役,鼓勵農桑。

    到了武則天晚年,國家的家底已經很厚了。大詩人陳子昂一句“太原蓄拒萬之倉,洛口積天下之粟”,便可見一斑。

    古代評判一個時期是否繁榮,還有一個很直觀的衡量指標,就是人口。唐高宗永徽元年(650 年),全國有380 萬戶,而到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去世時,人口已經增至615萬戶,翻了近一番。如此,百姓安居、經濟發展,武則天有功。

    二、完善科舉,任賢納諫

    武則天極為重視人才。

    690年,武則天稱帝之後,親自在長安洛成殿考察進士,這即是“殿試”之首創。由此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度,也在此後的一千餘年裡一直延續下去。

    同時,她還創設了“武舉”。在武則天以前,只有文人學士才能參加科舉考試,武人則無進仕門路。702年,武則天設武舉,專門招收武人。為武人入仕,開了一扇門。除了文舉、武舉之外,武則天還進一步擴大選拔人才的範圍。685 年,她宣佈:“內外九品以上及百姓鹹令自舉。”讓老百姓自我舉薦,這在武則天以前是沒有先例的,由此可見她渴慕賢才的心情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魄力。

    武則天選拔了一大批文武人才,委以重任。後人稱其“當代謂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她晚年提拔起來的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到唐玄宗時都成了名相。知人善任,為國家儲備賢才,是武則天又一功。

    三、氣量寬宏,納諫從善

    而世人對為君者的要求,往往不僅停留於成績單好看,還得有為君者的魅力。那麼,武則天這個女性皇帝最大的魅力就是:氣量。

    武則天自帶招黑體質,不論是當時還是現世。一路走來,她耳邊的臧否之聲從未停歇。在無傷權力社稷之時,她的表現總是很大氣。

    有個叫沈全交的舉人曾出諷刺之言,“糊心存撫史,眯目聖神皇”,被御史抓了起來,責其誹謗朝政。武則天聽罷笑著說:“但使卿輩不濫,何恤人言,宜釋其罪。”此人因此倖免於追究。

    駱賓王寫《討武曌檄》,揭露了她的隱私,宣佈了她的罪狀,號召各地起來推翻她的統治。檄文傳到武則天手裡,當她閱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幾句時不由地矍然而起,驚歎其文筆之妙。當得知是駱賓王所寫,感慨地說:使這樣的人才流落在外,實在是宰相之過啊!

  • 9 # 沈老頭13

    武則天,字曌,別名武媚娘。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真正的女皇帝,歷史上對她評價褒貶不一,稱帝之前,她霸氣外露,輔佐唐高宗治理政務,稱帝之後,她勵精圖治,選賢仼能,知人善用,為了廣攬天下英才,她改革科舉,同時開創了武舉、自舉、試官等制度,給許多寒門子弟施展才華的機會,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應該說在治理國家上,她是一個英明的好皇帝。然而她攻於心計,心狠手辣,為達到自己的政治目地,不惜犧牲自已親生兒女性命,這種手段著實令人感到可怕。

  • 10 # 青言論史

    武則天首先是一個非常勇於突破陳舊和傳統的人,這不僅僅體現在她是唯一一位女皇帝上面,從她走上歷史舞臺的那一天開始,她就顯得不一樣。從收拾獅子驄到稱天后再到走上帝位,甚至不避嫌的包養男寵,這些都是別人想都不一定敢想的,但是武則天不但想了,而且還做了,這就非常的厲害了。

    其次她是一個非常能幹的政客。從一個被踢到尼姑庵的才人到新皇帝的寵妃,再到天后,最後成了千古一女皇,武則天的上位手段不但前無古人也永無來者,這其中所需要的勇氣、心機和手腕,絕對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

    第三她是一個沒什麼感情的厚黑學家。翻遍武則天的一生,我不知道她到底愛過誰,不知道她到底對誰真的滿含深情。李治?不像;兒女們?她殺了三個;侄子們?別鬧了;男寵們?薛懷義死得有多慘?

    最後,她也只是個女人罷了。她的手段確實高明,她的心腸確實狠毒,但她真的只是個女人,她有自己的七情六慾,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小九九,這一點在她的晚年尤為明顯。

  • 11 # 太白山人5911

    武則天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呢?作為歷史人物,評價眾多。正野史記載,坊間傳聞,毀褒不一而足。

    我的看法是,她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她的名字"曌"足以流傳千載,並繼續流下去。僅這一點,便可說明,她是中國女性中,了不起的偉大人物,作為政冶家,她有著歷代男皇的睿智與腹黑,弄權玩術,手法嫻熟,對付政敵,毫不手軟,包括自已的兒子。用酷吏,清除李氏勢力,鞏固統治地位。革弊政,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掃除邊患,解除異族的威脅。

    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延續了貞觀盛世的局面。

    至於個人生活的驕奢淫逸,亦絲毫不遜於男性統治者。有淫而不亂之譽。

    武則天,放之世界範圍內,與古埃及的豔后,俄國的葉卡捷琳娜二世,伊麗莎白等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她是震古爍今的存在。矗立在乾陵前的無字碑,在昭示著她獨一無二的歷史地位!

  • 12 # 南瓜視業

    評價一個做過帝王的大女主,至少應該有三個指標:一個是宮鬥,一個是治國,一個是親情。當然這三者之間是互相有影響的。

    武則天當皇帝的時候,她一共當了14年2個月零25天,加起來5252天的皇帝,這麼一段事蹟也是無人可敵。千百年來,為此一例,是一個毫無爭議的大女主。

    那這個大女主辦成了什麼事呢?司馬光有段話說得比較客觀,有褒有貶。他說武則天“雖濫以祿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稱職者,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

    白話一下就是,武則天大肆地用官職、爵位、薪水收買天下的人心。但是一旦發現不稱職的人,馬上就把他貶了,甚至用刑法來進行懲罰。用這種獎罰的權柄來駕馭天下,所有的政治決斷都從她自己手裡發出去,明察秋毫,很善於判斷,所以當時天下的英傑都願意加入武則天的隊伍

    後來還有一個說法,就是開元天寶的時候,在她孫子唐玄宗的隊伍裡,很多大臣都是武則天時代科舉考出來的,或者被選拔出來的。

    即使那些很反對武則天非正統篡位的那些史學家,也認為武則天有這樣的能力,用人之能。

    我們這些年來有很多的大女主戲,有很多的宮鬥戲,那些宮鬥都是後宮裡的爭寵之戲。即使很多架空的武俠式的大女主戲,你都會發覺那些大女主跑來跑去,很忙碌地幹嘛呢?不是在做事業,在爭取愛情。爭取愛情也沒錯,但是女人不僅是愛情的動物,也是可以做事業的動物,像男人一樣。

    我說武則天是大女主,並不意味著武則天是一個女權主義者,那會是個誤會。武則天是一個以女人的身份做了無數男人都做不了事情的大女主。在她的判斷中從來沒有想過為女人爭奪權力。比方說,她從未想過用她心愛的女兒——太平公主去接續她的事業,接續她的位置。

    有些關於武則天的故事是傳說被歪曲的、被扭曲的、被想當然的。當然我們不會演武則天這個大女主殺人很多,很殘酷很血腥。但是細究起來你會發現,她殺戮的更多是上層社會的貴族,這些阻擋她掌權的人。

    這些人也是要殺她的人,這樣殺來殺去的上層社會的血腥鬥爭並不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廣大的民眾。整體上在武則天時代的民眾生活還是相對穩定的,變亂很少

    有幾個資料,史學家都是認可的。在貞觀末年,就是唐高宗剛即位的時候,天下人口有380萬戶。到了神龍元年,又到了武則天末年,天下的人口有615萬戶,長了小一半。

    1971年洛陽發掘隋唐時代的韓家倉,結果在160號糧窖裡發現了已經炭化了的50萬斤穀子。在糧窖裡發現了很多刻有武則天時代年號的磚的銘刻,就意味著這些穀子就是武則天時代的。你想存糧如此之多,就意味著當時還算是一個富裕的時代。

    再說國力。武則天時代開疆拓土,鞏固邊防,國土面積達到了1200多萬平方公里。很重要的是在高宗時代丟棄的安西四鎮又被收復回來,這是從吐蕃人手裡奪回來的。而且武則天堅決地頂著壓力和反對,派兵常駐安西四鎮,使疆土得到很長久的穩固,一直延續到唐玄宗時代。她所在的武周時代,大唐的疆土是有史以來最廣大的。

    還有文學。我們都知道唐代是一個文學鼎盛時代,但是我們記得很多是開元天寶時代的唐文學。大唐以來,在太宗時代文學剛剛萌芽,到了武則天時代已經很興盛了。而且武則天時代順應地採用詩詞歌賦來進行科舉考試,這有效地推動了文學的發達。這是一個大女主幹的事情。

    武則天長得什麼樣呢?沒人知道。只是有一種傳說,認為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的佛像是根據武則天的形象來雕鑿的。是嗎?也許是。“盧舍那”是什麼意思呢?智慧廣大,光明普照。武則天給自己起名字的武曌的“曌”,就是打這兒來的,日月當空。

    武則天原名叫什麼呢?不知道。據說唐太宗給她取名叫“媚”,沒有娘,嫵媚的媚。她給自己取的名字是“曌”。一個沒有名字的女人給自己起了一個光明燦爛的名字,做了一件非常大的事情,還有比這更大的大女主嗎?好像少見。

    首發其他公眾平臺,特此宣告

    在宮裡賓士,各有各的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人瞭解,肉蓯蓉是如何人工栽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