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語言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斷的練習,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必須有一桶水。學生要提高聽說能力,必須要反覆練習。正如剛出生的嬰兒學說話一樣,父母要不厭其煩地和他交流,在此過程中,他會用心地聽,然後不斷模仿,經過一段時間他就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老師也應該儘量多用英語和學生交流,讓學生多聽多說。如果教師自己的英語聽說水平差,又何談給學生創造機會鍛鍊呢?英語學習不能侷限於課堂,課外學習也非常重要,所以英語教師必須能組織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角、英語社團、英語晚會等,為學生提供練習英語的場所,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第二課堂活動是否豐富,往往影響該校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高。
對於教學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教師的教學能力主要表現在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全面深入掌握所教教材,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善於瞭解學生學習、思想情況,善於組織教學教育活動,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積極性,語言流暢、富有感染力等。也有人認為,教師的教學能力指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分析理解運用教材的能力、課堂設計能力,課堂組織教學能力和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力等。簡言而之,教學能力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如何把自身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綜合性能力。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決定著學校的教學質量,所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對於教育發展,尤其是對於物件為綜合素質較低的中職學生的職業教育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中職教育是就業教育。絕大數學生完成在校的學習後將立刻走上工作崗位,所以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對學生的就業影響很大。如果一個學校教師的教學能力較高,該校的教學質量肯定較好,學生在校能學到更多更紮實的知識,就業時更易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所以教學能力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影響學生的就業。反之,一個學校參加各類技能比賽所取得的成績反映了該校教師的教學能力的高低,並能促使該校採取措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所以教學質量與教學能力有密切的聯絡。
目前,很多中職學校在各專業都開設了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課,掌握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對於學生進入社會後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很大的幫助。但由於大多數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學生對英語不重視,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如果不仔細研究自己的教學物件,不注重提高教學能力,必會造成“老師不想教,學生不想學”的結果,所以,英語教師除了注重提高各學科教師都須具備的教學能力外,還應當具備良好的英語聽說能力和組織第二課堂活動的能力。
眾所周知,語言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斷的練習,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必須有一桶水。學生要提高聽說能力,必須要反覆練習。正如剛出生的嬰兒學說話一樣,父母要不厭其煩地和他交流,在此過程中,他會用心地聽,然後不斷模仿,經過一段時間他就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老師也應該儘量多用英語和學生交流,讓學生多聽多說。如果教師自己的英語聽說水平差,又何談給學生創造機會鍛鍊呢?英語學習不能侷限於課堂,課外學習也非常重要,所以英語教師必須能組織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角、英語社團、英語晚會等,為學生提供練習英語的場所,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第二課堂活動是否豐富,往往影響該校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高。
中職學校英語教師由於課程的特殊性和中職學生群體的獨特性,要提高教學質量須從以下幾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一、加強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課堂組織能力。教育學認為對學生的教育至少包含5個方面內容:1.知識結構;2.智力商數(包括認知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獨立工作能力,組織能力,團隊溝通協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傾向等等);3.情感商數;4.意志品質(包括審美,道德,受挫,堅定信念等內容);5.行動準則......簡單說就是:知、智、情、意、行等五個方面,教師應從這五個方面深入研究,組織教學。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變化、科技的進步、黨的重大方針政策的變動對教育產生直接的影響,加上教學環境本身也在不斷變化中,學生也是一個可變因素,因此教師要根據客觀環境和教育物件的具體情況,隨時調整自己的知識能力結構,觀念價值體系和自身的思想行為。另外教師還必須要善於掌握、剋制自己,在學生面前始終應處於最佳心態,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熱情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教師應採取多種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法、遊戲教學法,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在教學教程中,做到有收有放,使整個教學活動有序進行。
二、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成為學生學習上的“偶像”。教學能力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師的業務能力,只有具備了較高的專業水平,教師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是課堂教學的有利保證,很難想像一位英語教師發音不準確、英語語法點解釋不清楚能教出水平很高的學生。但在實際教學中,隨著中職學生素質的下降及他們對英語的不重視,很多英語教師感覺自己的英語水平隨著教齡的增加呈下降趨勢。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調整心態,不能因為學生的英語基礎越來越差而放棄了業務知識的學習,當你在學生面前展示了自己在專業方面無所不知時,你就成了學生崇拜的“偶像”,你會對自己的教學能力更加自信,從而促進自己的教學。對此,筆者深有體會。大學畢業十多年來,我閒暇之餘從未間斷英語學習,聽英語磁帶、看英文電影、用英語和別人交流、參加一些英語活動等等,自己的專業基本上能保持以前的水平,所以在教學中,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我基本上能解決,教學受到學生的好評。
三、參加各類培訓,提高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力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多媒體教學透過給學生展示圖片、動畫,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英語教師要參加計算機操作培訓,學習POWERPOINT,FLASH等軟體的應用和簡單的動畫製作,提高多媒體教學能力。此外,要透過培訓學習,懂得如何分析理解教材,研究教材的邏輯性、系統性、合理性和科學性,唯有如此,教師講課時才能把握重點難點,從容自如地運用教材。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凡是能影響學生,使學生受到教育、豐富知識的內容都可以作為教材,所以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不能侷限於課本,也可以適當介紹與本學科有關的課外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四、參加各種教學研討會,交流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力。課堂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課堂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它以最佳化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傳播學為理論基礎,它需要教師精心準備,確定教學目標及達到目標的方案,如如何匯入,如何提問,如何切入正題,佈置什麼樣的作業等,還要考慮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師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實踐和反思和總結。參加教學研討會,和同行交流教學經驗,對於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五、不斷學習總結,提高第二課堂活動的組織能力。第一課堂長智,第二課堂長藝,第二課堂是教學工作的第二陣地。英語教師必須具備很強的責任心,帶著滿腔的熱情,加強和同事及學生的合作,組織第二課堂英語活動,要不斷總結經驗,參觀學習其他學校的第二課堂活動的組織,以此提高自己的第二課堂組織能力。
學校是培養人的場所,應該將人的全面發展與全社會的全面進步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對教育的科學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作為新世紀的英語教師,面對著不同素質的學生,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培養更多的適應社會需要的複合性中等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