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啦圖
-
2 # 文月讀史
還有比宣皇帝晉高祖司馬仲達公再笑傲江湖的嘛?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縱觀群英薈萃的三國時代,司馬懿絕對是一個低調內涵的角色,但就是這樣一個不顯山露水之人,最終在古稀之年一掌江山,站在了人生頂峰,不得不讓人讚歎。如果說笑到最後的才是王者,司馬懿絕對是這樣的王者!
首先演技好,戲麵人生。司馬懿年紀輕輕就曾以扮演風痺症的演技騙過曹操,不給他老人家服務,年老高平陵之變時,那是忽而氣若游絲,命懸一線,忽而動若脫兔,揮斥方遒,給我們奉獻了史詩級影帝般的演技,最終又騙過了曹操的後輩,順利發動政變。可謂是獲利最大的影帝!
其次,真能忍。宇宙第一超級大忍者的名頭,司馬懿絕對擔當的起。不管是其與諸葛亮的交鋒中,憑險堅守,任其辱罵,龜縮不出。還是在侍奉曹魏之時,謹小慎微,不露風頭,都不愧忍者之王的風範。憑藉超級忍功,面對曹操之多疑,曹丕之冷血,曹睿之雄才都巋然不動,實在令人佩服!
第三,不服老。安安穩穩把牛人都熬死,等英雄凋零,草包接權,時機一到,以古稀之年奮起直追,悍然奪權,改天換地,到達人生巔峰,望著諸葛等雄才墳頭微微一笑,還有誰不服。
這樣能屈能伸能忍能斷的老狐狸簡直不要太厲害!
-
3 # 希望星晨58298869
1.作為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的軍事戰略家,賈詡原為董卓部將,董卓倒行逆施,被呂布殺死後,為李傕、郭汜獻計反攻長安;李、郭自私,二者交兵,引來失敗,他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
張繡在兵寡將微的情況下,運用賈詡的計謀兩次戰勝了名將如雲,不可一世的打曹操,這是一個奇蹟。又官渡之戰前,他高屋建瓴,力勸張繡歸降曹操,使主子有一個不差的歸宿,儘管張繡滅了曹操的兒子。
2.官渡之戰時,賈詡審時度勢,力主與袁紹決戰,算無遺策,堅定了曹操的決心,輝煌成果裡有賈詡的智慧。
3.赤壁之戰前,他運籌帷幄,詳細地分析敵、我形式,力勸曹操應該安撫百姓,讓人民得到休養生息,不應勞師遠征,窺探江東;專權拔扈的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狼狽北歸。
4.曹操與關中聯軍在渭南相持有下,賈詡知己知彼,把握良機提出用“離間計”瓦解馬超、韓遂聯軍,使得曹操四兩撥千斤,避免了興師動眾、大動干戈,輕而易舉地平定了關中。
5.賈詡長袖善舞,講究獻策的方式方法, 曹操在選擇繼承人問題上猶豫不決,賈詡以袁紹、劉表為前車之鑑,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講故事式的開導與啟發,收到了效果,成功地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
6.黃初元年即公元220年,曹丕稱帝,拜他為太尉,深受器重,曹丕曾鄭重其事地問賈詡“應先滅蜀還是吳”,賈詡不動聲色,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初生牛犢不怕虎,沒聽此建議,果然徵吳空耗錢糧,無功而返。
黃初四年即223年,賈詡去世,享年七十七歲,被中央追諡曰“肅”侯,《唐會要》尊其為“魏晉八君子之首”,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7.賈詡文武雙全,精通兵法,著有《鈔孫子兵法》一卷,並憑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為《吳起兵法》校注。
-
4 # 愛尚文史
三國時期哪個人物才是真正厲害的角色?
看完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題主想找到一個三國時期最厲害的角色;因為題中說了“哪個人物”,“才是”,意思是除了這個人,其他人都不是,只有這個人才是真正厲害的角色;要找到一個,能夠把其他英豪的光環都壓下去的人,我認為三國時期根本沒有,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
三國群豪遍地都是,真正厲害的角色不說上千,至少也得好幾百個;各大主公曹操、劉備、孫權、孫堅、孫策、袁紹、袁術等等,謀臣周瑜、司馬懿、諸葛亮、荀彧、郭嘉、荀攸、賈詡、魯肅、法正、龐統等等,武將關羽、張飛、張遼、張郃、于禁、太史慈、甘寧、魏延等等;這些人,哪個不是真正厲害的角色;
在他們之中,哪能找到一個,所謂的真正意義上最厲害的角色;況且每個人對“厲害”的定義不同,對各路英豪的喜好程度也都不同;評判的標準不同,其結果可能就大不相同;
-
5 # 古風93814281
謝邀,在三國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都應該是厲害角色。因為同一時期的人有上千萬,無論《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中能留下姓名的也不過數百人而已,都是萬里挑一乃至十萬裡挑一啊!但是厲害與厲害之間的差距也是很大的。從歷史史實上來說,無論廣義的三國時期(184-280年),還是狹義的三國時期(229-280年),曹操都是當仁不讓的最厲害角色,沒有之一。當然,有人會說,220年曹操就死了,狹義的三國時期沒有他什麼事啊,但是其實完全可以這麼說,沒有曹操就沒有三國,三國時期其後再沒有人能與之並肩。
-
6 # 顧東東老師
要說三國時期最厲害得人是誰?有人說是奠定了曹魏政權得曹操,也有人說是生子當如孫仲謀得孫權,也有人說是笑到了最後得司馬懿,其實都不是,三國最厲害得人應該是劉備。
在大多數人得印象中,劉備是一個很軟弱得人,最大得本事就是哭,為人處事也是拘泥於仁義道德,是個很迂腐得人。其實大家可以想一想,以關羽得傲氣,張飛得脾氣,會心甘情願得把一個軟弱迂腐得人當大哥麼?換言之就是,劉備不僅豪氣沖天,而且胸懷大志。
然而劉備自起兵以來,一直木有站穩腳跟,偶爾能得到地盤,卻又馬上又丟了。只能寄人籬下,到處改換門庭,但劉備從來木有自暴自棄,一刻也木有忘記過自己得理想。其實劉備從來都是英雄,只是起點太低,還木有用武之地。
而反觀之前劉備得對比者,他們得起點比劉備高得太多了。
曹操,父親曹嵩曾位居太尉。
孫權,有父兄留下得江東基業。
司馬懿,正牌得大士族。
劉備有什麼?只有個編草鞋得手藝。這種起點得差距,就是劉備強悍得證明。
但時代還是眷顧了這個經歷了無數失敗而永不放棄得人,赤壁之戰以後,劉備與孫權結盟,在一班賢臣良將得幫助下,終於建立了自己得帝業,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創立了蜀國基業,所以他才是三國裡最厲害得角色。
-
7 # 此處可留白
這樣要看是按照武力值計算還是按照智慧值計算,武力值最高公認是呂布;智慧值最高的三國演義中是諸葛亮;狡詐奸猾當屬曹操。每個人都有自己特點。
-
8 # 綠野萍蹤01
拜讀了網友高見,所舉之人,都可謂三國時期的厲害角色,綠野老道深表贊同。的確,三國時期英雄輩出,令人神往。比如曹操,雖然羅貫中以漢家正統著書,尊劉貶曹。但是,如果細讀文字,還是能夠讀到作者對曹操的良多敬意。正史中的曹操,比羅貫中的“漢賊”英雄得多,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漢末亂世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結束了北方軍閥混戰的局面。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外夷,統一了中國北方為大半個中國贏得了一百多年的安寧。
曹操到死都未稱帝,至少保證了大漢名義上的正統。曹操還是建安時期的大詩人,橫槊賦詩,灑酒臨江,何等的儒雅豪邁。魏晉風度,曹操才是領一代風騷之人。
司馬懿也是厲害角色,此人鷹視狼顧,韜光養晦,把一個小小的司馬家族運作到一統天下的最高位置上,結束了近半個世紀的分裂局面,對歷史大有功勞。在他這一輩人之中,應當算是很厲害的人物了。
劉備佔了人和,以劉家正統血脈自居,從一個織蓆販履的落魄皇族,起自微末,個人境遇還比不上高祖皇帝。但卻能效仿祖先,以蜀漢之地為根據地,建立政權當上皇帝,也是非常厲害的。
綠野老道以為,孫權才是三國時真正厲害的人物。陳壽這樣評價吳主:“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孫權之兄長孫策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平定江南諸郡後,便遭遇刺客而身亡。當年,孫權才十五歲,便繼承江東基業,成為當時最年輕的軍閥頭子。羅貫中說他“碧眼兒坐領江東”,似乎有點看不起孫權坐享其成,輕而易舉的得到了江南富庶之地而稱霸一方。
但是,對於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而言,守住如此大的家業卻並非易事。孫策死的時候,孫權痛哭不已。張昭對孫權訓責了一番,告誡他“奸宄競逐,豺狼滿道”,此時“哀親戚,顧禮制”,無異於開門揖盜。孫權聽罷立即換掉喪服,毅然出門巡軍。
這件事情在三國時正好有個相反的例子。剛剛當上皇帝的劉備因為張飛被叛將謀害,範疆張達把張飛的頭顱獻給了孫權。劉備便不顧諸葛亮等人的勸阻,執意起兵為張飛報仇,順帶給關羽雪恨。劉備只顧私情,心裡早把匡扶漢室的大業忘得一乾二淨。結果,遭遇夷陵大敗,嚴重削弱了原本就不強大的蜀漢實力。而劉備本人也因此一病不起,駕崩白帝城,落得個“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的結局。
此處沒有貶損劉備的意思,只是與孫權做個比較而已。
公元208年,平定北方的曹操,稱新敗劉表的之勢,欲橫渡長江天塹,一鼓而征服天下。面對實力強大的曹操,孫權在周瑜、魯肅的支援下,力排眾議,聯合劉備,打贏了赤壁之戰。這場在中國歷史上濃墨重彩所描繪的戰爭,創造了五萬兵馬覆滅二十萬大軍的奇蹟,成為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當時,孫權才二十三歲。
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形成,軍閥混戰局面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雖然依然有曹劉孫之間的相互攻擊,但已經是區域性的戰火,江南百姓也得到了休養生息,享受和平寧靜的生活。曹操在北方保境安民,孫權則讓江南坐擁八十餘年的太平。
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這是諸葛孔明對天下大勢的準確預判。但真正實現三分天下的,首功應當是孫權。如果孫權為敵如虎而毫無英雄氣概,聽從大多數意見而投降曹操,就沒有三足鼎立,更沒有蜀漢、東吳皇權,乃至於是否有兩晉都很難說。中國歷史這一拐點之上,孫權的決策顯得格外的關鍵。
然而,率先打破三國鼎立局面的人,恰恰又是孫權。
公元220年,孫權啟用年輕將領陸遜,奇襲荊州,擒斬漢中王手下重要將領關羽(當年初讀《三國演義》時深恨孫權)。這一重大戰役,作用不亞於赤壁之戰。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為劉備謀劃了一套完整的復興漢室的計劃,其中,關於荊州的重要戰略地位,諸葛亮是這樣論述的: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因而,諸葛亮獻策,取荊州,佔益州,一旦天下有變,
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也就是說,劉備以益州為帝業,養精蓄銳,靜觀待變。天下形勢如果發生變化,就從益州出兵攻打秦川,從荊州出兵攻打中原。這個策略與後來忽必烈對中原的大包圍,一舉奪取天下的戰略非常相似。忽必烈是否讀過隆中對,是否效仿諸葛亮,不得而知。
諸葛亮的戰略計劃不可謂不妙,但他忽視了江南勢力,尤其沒有算到將有一個名叫孫權的人成為自己的命中剋星。孫權擒殺關羽,奪取荊州,《三國演義》渲染成關羽不遵從諸葛亮的“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告誡,蔑視孫權而導致了敗亡的結局。實際上,孫權意識到荊州非常重要,蜀漢坐鎮必將虎視眈眈,隨時可以“東連吳會”。所以,早晚必圖之。
荊州丟失,徹底粉碎了諸葛亮的戰略謀劃,《隆中對》就此宣告破產,三國之間的實力頓時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諸葛亮因為丟失荊州,益州便直接洞開了門戶。為求自保,諸葛亮不得不轉移戰略目標,不斷征戰。因為荊襄九郡喪失,大大削弱了蜀漢實力,治下僅九十萬居民,經不起孔明的反覆折騰。人民得不到休養生息,人才難以為繼,戰略資源逐漸匱乏,蜀漢最先滅亡。
而孫權解除荊州警報,打贏夷陵之戰,在江東保民安居樂業。公元266年司馬炎篡位,曹魏滅亡。公元280年,西晉大將杜預、王浚滅掉東吳,孫權建立的東吳政權跨越了三國、西晉兩個時代,成為“三足鼎立”中最後折毀的一足。
-
9 # 哥哥123
江東猛虎孫堅算一個,為後來的東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曹魏的程昱,文武雙全,即是謀士又是統兵大將,即能攻城拔寨又能堅守城池
-
10 # 進琦
呂蒙,才是三國最厲害的人。被神話了的關羽丶諸葛亮丶劉備,都不是呂蒙的對手,被呂蒙和呂蒙所推薦的陸遜打得落花流水。
-
11 # 枕月拾星
在中國眾多的歷史人物中,唯獨三國時代創造了兩個不朽的典型: 關羽和諸葛亮。
今天我想聊的是關羽。中國文化史上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中國的孔聖人——孔子的文廟,遠沒有關羽廟多。據說,全國的關羽廟有十幾萬之多。關羽是眾多行業的保護神,賣豆腐的、剃頭的,各行各業無不把關羽看成自己行業的保護神。海外華僑更是把關羽視為神靈,奉為神明。
關羽不僅受到漢族的崇拜,而且受到異族統治者的崇拜。元代、清代,對關羽的崇拜都極為興盛,甚至於封關羽為關帝。
封一位古人為帝,這在專制制度之下是絕無僅有的。因為皇帝歷來都把自己視為最神聖、最崇高的帝王,現實中的帝王要拜一位三華人物為帝,這是偶然的嗎?
關羽忠勇仁義符合儒家思想,因此,深受儒家青睞。關羽同時還是道教最為重要的神靈之一。連中國佛教也拜關羽。三教崇拜一人,這在中國歷史上又是一絕無僅有。
回覆列表
說到這個問題武將大家都應該知道,一呂二趙三典韋,但是真正有頭腦領頭羊來說,那就得說一說三分天下里的霸主,劉備,孫權,曹操,劉背以義為先,智謀肯定不行,諸葛沒出山的時候總是打敗仗,孫權沒有周瑜也是不行,維有曹操,智謀超過他們幾個,但是曹操身邊也有許多謀士,也有說郭佳不死臥龍不出,總體來說,司馬懿才是最後的贏家,他靠死了曹家三代,可謂是處心積慮啊,你們有更好的見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