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聯秧歌隊領隊
-
2 # 因教益
作為教師不應該把對家長不滿,強加在孩子身上。這一點有違教師基本素養。但不能完全否認有少數這樣不合格的教師存在。
首先,教師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在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學生,有聽話的,有不聽話的,有調皮搗蛋的,有成績好的,有成績差的。老師應該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公平對待,要針對孩子個人的優缺點作出正確的評價,不能因外界因素,有家長的因素,對孩子有偏見。
其實家長應該要理解和配合老師和學校的工作幫助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有的時候一個老師很難教育好所有的學生,關鍵還要家長配合,當老師發現孩子的優缺點是,或者向家長反映,還是在學校的表現的時候,應該要積極配合,共同商議應對的辦法。
大人之間的矛盾牽扯到孩子肯定是不對的。讓孩子受到傷害會更大。
-
3 # 阿虎8596
會的,一定會的。老師不是聖人,和你又不是親人關係,怎麼可能會把家長和孩子區別開來?對家長不滿一定會反應到孩子身上的
-
4 # A冬日陽光A
這個不會,但也不排除個別現象。對家長的不滿是要和家長溝通的,不能轉嫁到孩子身上,不能因為對一人有意見就對所有人有意見,個別老師因為情緒調整不過來就把情緒帶到工作中,這是不行的
-
5 # 草稿本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要看具體的老師。
由於每個人對待事物的看法各不一樣,所以做法也不同。有的老師心胸開闊,對事能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不計前嫌,更不會把父母的恩怨嫁接在孩子身上。
相反,另外一些老師心胸狹窄,氣度小,對什麼事都斤斤計較,也會以牙還牙。他們就把父母的恩怨嫁接在孩子身上,想透過打壓孩子來解恨。
但是,我作為一個老師,勸天下所有老師,都應該心胸開闊一點,不要把上輩人的恩怨嫁接到孩子身上。
-
6 # 閒情逸致
絕對不會,老師都不會把不良情緒帶入課堂,再說,一般來說,家長不會和老師尤其班主任鬧矛盾,即使有的鬧矛盾,老師也能分開,把和家長的矛盾放在孩子身上只能激化矛盾,矛盾激化,只能使得老師尷尬吃虧,你能把家長怎麼樣?你能把學生怎麼樣?
-
7 # 一團會呼吸的空氣
不會,但是這種家庭生產出來的孩子,身上是有捩氣的。
家長一般對社會捩氣太重的,對人人都一樣,不止是教師。尤其針對對於這種家庭氛圍的孩子,唯一能做的是找機會和時間與學生聊天,掌握其心理,聊他未知的事物,尤其是他侷限思維之外的事物,讓他跳出原思維模式看待問題,不同方式解決相同問題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叛離期的學生只有老師做好心理上的引導,一般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信任老師的,這種家庭的孩子一旦信任老師,就會用批判的觀點看問題,重新建立自己的一套思維體系。學生自建思維體系的好與壞與信任的老師的引導方向就息息相關了,走向社會,他會用重新建立的這套思維去經驗其是否符合社會價值,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益。所以,某種層面來說:有責任感的教師真的是在為社會減少損失。
-
8 # 陳道農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相信大多數老師都會說不會。因為,第一、此時事情沒有正在發生。第二、寫字時理智正在參與。而事到臨頭時,就分三種情況了,第一種、事情沒有超過老師平素修養,可以理性對待。第二種、事情達到老師修養極限,則未必理性。第三種、事情超過老師底線,則會遷怒於人。當然,不理性時大多也會用學生自身的問題做藉口,以使自己的脾氣“代表正義”。其實,遷怒於人是大多數人會發生的事,只是老師的身份被要求具有更高的修養和理性,所以敏感,發生時也就更隱秘難以發現。把老師看做職業來做的,與常人無異,難有格局,當做事業來做的,有更高追求,或可做到不遷怒有包容。
-
9 # 記憶師雷鳴
大家好,我是童教雷老師,為更多人傳遞返樸歸真的德性教育和簡單易學的學習方法,讓更多人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下面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分析,請您指正批評。
老師對家長的不滿會不會轉嫁到孩子身上,還是要視情況而定的,不能一鍋端,不做細緻的分析。我覺得老師對家長不滿是否轉嫁到孩子身上,大致從兩個方向來考慮。
一、從事情的角度來分析,是對家長做的什麼事不滿,會決定老師對家長和孩子的態度。
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接觸偶爾也會有一些小摩擦,或者老師對家長的行事風格有些小意見和小看法。像這樣的情況,老師其實都不會放在心上,也就當時有個心情隨口說說而已,事後就過了。這和我們平常人一樣的,誰會時時刻刻盯著一些小事情不停地計較呢。
有一些事情比較大,可能就會引起老師較大的不滿,心中不滿程度要比前面那種情況大一些。不過也不會轉嫁到孩子身上,也就半天一天的情緒舒緩了就過去了。這類事情也會有,但不會太多的,只是接觸的家長多了,這類事情的發生也會有種家常便飯的感覺。
那還有一些事情就大得不好收場了。比如,因為一件小事情,就把老師告到教育局或者其他行政管理部門。老師也因此而受到處罰,甚至工作也因此丟失,那這樣的情況下,不僅老師和家長不能很好的相處,甚至對孩子也不會有好臉色看了。
二、從老師個人修養程度來分析,老師的修養也決定了對待家長不滿的處理方式。
老師現在是一個職業,有極個別的老師本身修養不夠,但也進入到了校園成為老師,這類老師本身素質較差,對待家長不滿可能直接就跟家長扛上了,那孩子可能也會因此而殃及池魚。
有很多的老師修養還是有的,遇到各種人也會相應的調整自己的情緒和狀態,但畢竟不是聖人,處理與家長摩擦衝突的時候也就從小事、中事、大事等幾個程度分別對待家長了,也就是我們第一條所述的情況。
有一部分老師本身修養非常不錯,不要說小事、中事都一笑而過,寬容待之,甚至是大事丟了飯碗的事情,也是一笑而過。這樣的老師他們心胸更加寬廣,不輕易與包括家長在內的其他人發生爭執。這類老師有著非常高的師德修養。有德的人不一定看他在不在那個位置上,而是看他個人處事,是否有理有節,是否能為更多人著想。
當然,此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總之,我們家長要做好自己,老師也要做好自己,不要給孩子做出錯誤的示範。
-
10 # 憶夢月華微課堂
我是小學教師,每天一走進教室,站在講臺上,看見學生就像看見自己的孩子一樣,唯恐學生學不會知識。課堂上嚴格要求學生,課後關心學生,是領導認可,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的老師。我無論接管哪個班級,學生的座位安排上,都比較人性化,一切從學生出發,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學生的座位兩星期一調換,有時按左右平移調換,有時按前後調換,有時按S形調換等。一次,一個家長怒氣衝衝地質問我:“孩子在中間的座位上坐得好好的,你怎麼把孩子的座位調到側面了?孩子怎麼惹你了?”我給他解釋我們班的學生座位是兩星期一調換,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有利於學生視力保護。可家長就是不接受,弄得我哭笑不得。但我對這位學生沒有一點成見,照樣關愛有加,家長的胡攪蠻纏不能轉嫁在孩子身上。過了幾天,在學校門口又遇見這位家長,她不好意思地對我說:“老師,對不起,那天,我是和孩子他爸因為孩子的學習問題吵嘴,心情不好,把原因歸在孩子的座位調換上。沒想到,你對孩子還是那麼好,我都無臉再見你了。”
因此,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只要家長做得不是特別過分,老師不會把對家長的不滿轉嫁給孩子,但也不否定個別心胸狹窄老師的做法。
回覆列表
作為一個有著七年教齡的小學教師,我敢肯定的告訴你,家長對老師的態度,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老師對孩子的態度,具體有多大影響,取決於家長到底對老師做了什麼,教師的道德素質以及教師的心理素質,任何和學校,教師做對的家長都是愚蠢的家長,幾乎所有成年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在單位,和領導做對絕沒有好下場,但是到了孩子身上,卻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