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是小紅啊

    李振聲(1931.2.25-),山東淄博人,遺傳學家,農業發展戰略專家、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有“當代后稷”和“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之稱。2006年獲國家最高科技獎。與袁隆平院士並稱“南袁北李”。

    1951年畢業於山東農學院(現山東農業大學)農學系,1990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振聲主要是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同時開展了農業發展戰略研究,系統研究了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併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育成了小偃4號、5號、6號等高產、抗病、優質小麥品種,及育成小偃麥8倍體、異附加系、異代換系和異位系等雜種新型別;將偃麥草的耐旱、耐乾熱風、抗多種小麥病害的優良基因轉移到小麥中,建立了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新體系,利用偃麥草藍色胚乳基因作為遺傳標記性狀,首次創制藍粒單體小麥系統,解決了小麥利用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單價染色體漂移”和“染色體數目鑑定工作量過大”兩個難題;育成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並利用其缺體小麥開創了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奠定了基礎。

  • 2 # 鄉村達摩

    朱英國,中國工程院院士,40餘年來,始終堅持在科研教學第一線,堅持走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相結合的道路。堅持育種材料源頭創新,培育出新型不育系和選育雜交水稻新品種相結合,合作育成水稻紅蓮型、馬協型兩種新的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及多個光敏核不育系,紅蓮型、馬協型雜交稻和兩系雜交稻實現了產業化,得到了大面積推廣。

  • 3 # 鄉村王小瓊

    1.趙振東院士

    潛心小麥遺傳育種研究30年,堅持“品質與產量同步提高”和“優質專用到優質兼用”的小麥育種理念,建立了“優質高產”和“超高產廣適”育種技術體系,攻克了小麥“品質與產量負相關”及“超高產與廣適性相矛盾”的育種難題。探索出產量和品質協同提高的親本選配模式,使雜種後代兼具優質高產個體的頻率顯著提高。

    2.蓋鈞鎰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 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教授

    蓋鈞鎰,大豆育種家,農業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及農業部大豆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一生奮“豆”,成果卓著。

    3.朱英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已故)

    朱英國,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政府參事,中國工程院院士。1964年畢業與武漢大學生物系,並留校任助教。50餘年來,朱英國院士始終站在科研第一線,帶領研究團隊,在雜交水稻育性基因克隆與分子機理、優異種質創新、新品種選育與推廣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

    4.趙久然 北京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趙久然,二級研究員,北京市農科院玉米中心主任,兼任農業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長。

    他組織構建中國玉米標準DNA指紋庫及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2015年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第一完成人。玉米品種“京科968”選育與示範推廣,獲2016年農業部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該品種2016年種植面積超過2千萬畝。“京科糯2000”等系列糯玉米品種選育與推廣,獲2011年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京科糯2000”是鮮食玉米第一大品種,目前種植面積佔中國糯玉米的40%以上。玉米品種“京單28”的選育及示範推廣,獲2013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京單58”等系列優良玉米品種的選育與推廣,獲2016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玉米“浚單20”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獲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四完成人。

    2011年獲得國務院“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 2015年獲張海銀種業促進獎一等獎;2012年獲北京市“推動北京創造”十大科技人物;2017年北京市農科院玉米研究中心獲農業部“全國農業先進集體”。

    5.程式華 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程式華研究員長期從事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在水稻遺傳育種特別是在三系法超級雜交稻育種研究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建立了培育秈粳中間型恢復系的技術與方法,突破了利用亞種間雜種優勢選育超級雜交稻的技術瓶頸。

    也許他們並沒有明星有那樣的光環讓世人所知,但是,如果用心去了解的話,他們每位都是我們大中華每個人心中的英雄,向這些偉大的科學家致敬!!

  • 4 # 新農時訊

    科學家的定義十分廣泛,一般指對真實自然及未知生命、環境、現象及其相關現象統一性的客觀數字化重現與認識、探索、實踐的人。

    個人觀點:科學家應該是指在科學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院士、長江學者等,當然除此之外仍然有一大部分的科研工作者在某一方面作出突出貢獻,但是尚未被評為院士或長江學者等。這些人均能夠被稱為科學家。

    關於農業領域的科學家有很多,今天主要以介紹中國農業科學院的部分院士來回答提問者的問題。

    (除了中國農科院,還有其他科研單位,高校均有大量的院士哦,如中國農大:吳常信院士、李德發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研究所:印遇龍院士;西南大學:向仲懷院士;貴州大學:宋保安院士;華中農業大學:陳煥春院士;新疆農墾:劉守仁院士等等。)

    中國農業科學院的部分院士:

    1. 莊巧生

    莊巧生,男,1916 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著名小麥遺傳育種學家。1939 年畢業於成都金陵大學農藝系,1945—1946 年在美國堪薩斯州立學院等處學習小麥品質測試技術。199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理事,中國作物學會第四屆理事長,《作物學報》主編,全國政協第七屆委員。

      現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畢生從事小麥育種與遺傳研究,主持育成10 多個冬小麥優良品種;他積極探索改進育種方法,是國內較早倡導使用三交和複合雜交的少數育種學家之一,在推動數量遺傳學和計算機在中國作物育種中的應用研究及倡導改良小麥加工品質等方面作出了貢獻;他主持“六五”和“七五”全國小麥育種攻關,參加主編《中國小麥學》、《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作物卷》和《中國小麥品種改良及系譜分析》等專著,為發展中國小麥生產與育種事業和繁榮作物科學作出重要貢獻。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1983、1984、1985)、北京市技術改進一等獎(1984)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87),1995 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1990 年被授予全國農業勞動模範榮譽稱號,2009 年被授予新中國成立60 週年“三農”模範人物榮譽稱號。

    百年人生,淡定從容,不為清寒所困,不因榮辱擾心,麥田是他的最愛。幾分機緣,幾許執著,用盡畢生心智,培育出10 餘個優良小麥品種,總結了中國小麥品種改良的歷史成果。他為祖國廣袤的田野編織了一幅豐收的金色畫卷,也抒寫了一個育種學家的華彩人生。

    2. 李家洋

      李家洋,男,1956年7月出生於安徽肥西,植物分子遺傳學家。1982年初獲安徽農業大學學士學位,1984年獲中科院遺傳研究所碩士學位,1991年獲美國布蘭代斯大學博士學位,並進入美國康乃爾大學湯普遜植物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1994年回國工作,歷任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所長助理、所長,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2004年1月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2011年10月任農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

      先後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委員會優秀團隊研究基金。2004年獲全球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生命科學成就獎和何梁何利生命科學獎,200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發展中國家科學院講演獎、長江學者成就二等獎,2011年獲美國植物生物學家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終身會員獎(Corresponding Membership Award)。200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研究方向為高等植物生長髮育與代謝的分子遺傳學,以糧食作物水稻和模式植物擬南芥為材料,研究植物激素(Auxin和Strigolactones)的合成途徑與作用機理,著重於闡明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機理,並致力於水稻的分子品種設計,培育高產、優質、高抗、高效新品種。

    3. 陳化蘭

    陳化蘭,女,1969年3月出生於甘肅白銀,病毒學家。1991年獲甘肅農業大學學士學位,1994年獲甘肅農業大學碩士學位,1997年獲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1999年前往美國聯邦疾病控制中心(CDC)從事博士後研究,2002年回國工作。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動物流感參考中心主任。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主要從事動物流感病毒研究。她發現了決定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獲得感染哺乳動物能力、致病力和在哺乳動物間呼吸道傳播的關鍵分子及其相關機制,為H5N1和H7N9病毒的科學認知、風險評估、防控政策和疫苗研發提供了關鍵科學基礎。她創制的禽流感疫苗在國內外廣泛應用,產生巨大社會與經濟效益,為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貢獻。

    4. 方智遠

    方智遠,男,1939 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著名蔬菜遺傳育種學家。1964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1995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研究員。為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兼任中國園藝學會理事長,中國農學會副會長,北京市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

      20 世紀70 年代初開始甘藍遺傳育種研究。在國內率先利用自交不親和系途徑於1973 年育成中國第一個一代雜種“京豐1 號”,後又育成不同型別甘藍新品種12個,種植面積佔全國甘藍總栽培面積的60%-70%,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研究總結出的甘藍自交不親和系、雄性不育系的遺傳機制及其選育技術等成果,對中國甘藍遺傳育種有重要指導作用。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 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 項。1988、2001 年兩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0 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1999 年獲中組部等四部委授予的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

    5. 張子儀

    張子儀,男,1925 年出生于山西省臨猗縣,著名動物營養學家。1948 年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農學部,1948—1952 年在該大學研究生院攻讀動物營養學,並被聘為外華人特別研究員。1997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翌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農業部專家顧問和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環保總局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會長、《中國動物營養學報》主編及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併兼國家有關職能部門、學會、協會的顧問等。

      “六五”、“七五”期間,組織全國同行承擔有關飼料與動物營養科學領域的國家、省及有關政府職能部門的攻關專案多項,《中國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等研究成果先後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約20 項(主持15 項),1998 年獲中華科教基金特殊貢獻獎。

    6. 劉旭

    劉旭,男,1953 年出生於河北省定縣,著名植物種質資源學家。1979 年畢業於河北農業大學農學系,1983 年、1997 年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分別獲碩士學位、博士學位。2009 年12 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兼任中國農學會遺傳資源分會理事長、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理事長、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副會長。

      長期從事作物種質資源的研究工作。參與及主持了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儲存評價與利用研究,形成了作物種質資源共享利用的種質與技術基礎,完善了中國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研究體系,推動了種質資源深入研究,促進了種質資源學科發展;主持了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本底多樣性和技術指標體系研究,該研究查清了中國作物種質資源本底,建立了作物種質資源技術規範體系,完善了資源資訊系統,顯著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多年來比較系統地開展了小麥及其近緣屬分析、基因研究及克隆等研究,為小麥的起源和抗源研究奠定了基礎;長期以來,重視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問題,對生物多樣性、農業科技革命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有較深入的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 項、省部級一等獎2 項,組織與主持出版《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系列專著,《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技術規範》系列110 冊。

  • 5 # 西子主題

    你好, 周開達(1933.4.26-2013.7.20),重慶江津人,中國著名水稻育種專家、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被譽為“西南雜交水稻之父”。

    1960年8月於四川農學院農學系本科畢業,1960年9月在四川農業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999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開達先後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四川省勞動模範,先後獲國家發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部省以上成果獎23項。

    1999年11月,周開達先生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還先後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四川省勞動模範等。

    2013年7月20日11時27分,周開達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逝世,享年81歲。

    周開達畢生致力於農業教育和雜交水稻研究事業,首創“秈亞種內品種間雜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方法”,提出“亞種間重穗型雜交稻超高產育種理論與技術”及“重穗稀植栽培技術”;創造“光敏不育系生態育種方法和技術”。截至1998年6月,周開達培育出的岡型、D型雜交稻推廣3.048億畝,增產稻穀228.58億公斤,創社會經濟效益320億元。先後獲部省部以上成果獎23項,被譽為“西南雜交水稻之父”。

    朱英國(已逝)

    朱英國

    朱英國,男,(1939年11月——2017年8月9日)湖北羅田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植物遺傳育種專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40餘年來,始終堅持在科研教學第一線,堅持走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相結合的道路。堅持育種材料源頭創新,培育出新型不育系和選育雜交水稻新品種相結合,合作育成水稻紅蓮型、馬協型兩種新的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及多個光敏核不育系,紅蓮型、馬協型雜交稻和兩系雜交稻實現了產業化,得到了大面積推廣。

    2017年8月9日凌晨,中國著名遺傳學家和水稻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朱英國因病醫治無效在武漢逝世,享年78歲。

    他培育的紅蓮型“珞優8號”畝產可達800公斤以上,比一般種子的畝產量高出近100公斤。而其更大的意義在於從遺傳多樣性上講,紅蓮型起到了隔離帶和防火牆的作用,有利地促進了水稻生產的“第二次革命”。

    在雜交稻領域,袁隆平的野敗型與武漢大學的紅蓮型、日本的包臺型,被國際公認為三大細胞質雄性不育型別。而且只有“野敗型”和“紅蓮型”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種植,被冠以“東方魔稻”的美稱。

    他發表研究論文150餘篇,

  • 6 # 標準的70後

    湖南有個著名雜交水稻育種科學家,叫李必湖。對於此人,我知之甚少。

    湖南農業大學原校長、中國油菜育種科學家官春雲教授,也挺有名的。

  • 7 # 老於7779

    袁老我是十分敬佩的,不忘初心,一心繫農,從未離開過他深愛的農業!象趙本山及從草根爬起的忘本精英們不知要崇高多少倍!

  • 8 # 鄰居家的叔叔

    趙洪璋

    1942年,趙洪璋根據當時掌握的不同型別小麥品種的特性表現制定了雜交計劃,利用當地廣泛種植的“螞蚱麥”、“涇陽60”等品種與引種試驗中認為比較適應關中地區來自美國的品種“碧玉麥”、義大利品種“中農28”進行雜交,試圖將農家種的耐寒、耐旱、適應性好的優點與外引種的抗倒、抗病、增產潛力大的特點結合起來。儘管過去農藝系曾經作過“螞蚱麥×碧玉麥”這個組合未獲成功,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設計。他對品種的選育程式和方法進行了改進,改混合法為系譜法,同時結合早代測產、混系繁殖等措施以加快選育進度。經過6年的努力,終於在1948年在這個組合中選出了豐產抗鏽的“碧螞1-6號”6個品系;從“涇陽60”與“中農28”的雜交組合中育成了抗吸漿蟲的優良品系“西農6028”,它們的綜合性狀都明顯優於當時的推廣品種。

    1949年5月趙洪璋在西北農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援下,制定了新品種的生產利用計劃。一個有組織、有計劃的試種、示範、繁殖、推廣工作迅速在關中地區鋪開。大量資料證明,“碧螞1號與4號”及“西農6028”三個品種具有較突出的抗倒、抗病能力,綜合性狀全面,適應性廣泛,畝產可達150-200公斤以上,比一般品種增產15%-20%。1950年春北方冬麥區條鏽病大流行,許多地方品種和改良種都嚴重感病,減產三成以上,唯獨“碧瑪1號、4號”和“西農6028”等極少數品種在關中地區表現抗病不倒、增產顯著。這一事實引起了華北各地黨政領導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極大重視,爭先擴大試種和示範推廣,因而種植面積迅速發展。到1959年三個品種的最大種植面積達到1.1億畝,其中“碧螞1號”佔9000餘萬畝,創中國一個品種年種植面積的最高紀錄。“碧螞4號”最大面積亦達1100萬畝。“西農6028”抗吸漿蟲,對恢復和發展關中、晉南、豫西、豫南、皖北、蘇北等吸漿蟲危害地區的小麥生產起到很大作用,最大面積達460餘萬畝。為了表彰他對人民做出的突出貢獻,1950年他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55年被推薦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1956年後連續當選為第2、3、4屆全國政協委員。

    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產生了。隨著小麥生產水平的提高,“碧螞1號”也開始發生倒伏,而更麻煩的是由於條鏽菌生理小種的變化已使其抗病性逐漸衰退,部分地區已嚴重感病。這些不祥之兆引起了趙洪璋的警覺和不安。於是他反覆思考著新的育種目標,並四處尋找能夠滿足新目標的理想的親本材料。

    1956年,趙洪璋隨中國農業代表團赴丹麥、印度等國考察訪問。他認真研究了丹麥的小麥高產經驗,並帶回幾個莖稈較矮、穗大粒多、抵抗鏽病、可以作為雜交親本的品種。1957 年,他用“丹麥1號”與“西農6028”、“碧螞1號”等品種組配了一批雜交組合。前一組合於1964年選育出“豐產1、2、3號”小麥新品種,它們不僅對條鏽病具有良好的抗性,而且莖杆健壯,耐肥抗倒,穗大質佳,適應當時地力已普遍提高、畝產二、三百公斤的水平,一般增產10%-20%,深受群眾歡迎。其中“豐產3號”表現突出,到1976年種植面積達3000 餘萬畝,成為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關中和黃淮冬麥區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是該麥區小麥品種再次更換和小麥產量再上一個臺階的主力品種之一。至1982年,“豐產3號”仍在全國種植978萬畝,利用時間長達20餘年。1978年,上述兩批4個品種均榮獲全國科學大會和陝西省科學大會獎。

    1958年,趙洪璋針對當時普遍出現的小麥倒伏問題,考察了不同型別的高產試驗,親自進行品種、肥力、密度等因子的研究,並在赤日炎炎下觀察麥田群體的透光情況,在風雨交加中研究抗倒伏植株的結構特點,從而提出了以矮化株型為突破口的新的育種目標。

    1964-1965年,趙洪璋利用矮稈多穗型材料“鹹農39”、本單位的早熟選系“58(18)2”和推廣品種“豐產3號”組配了新的雜交組合,於1970年選育出中國第一批在黃淮麥區推廣種植的冬性半矮稈品種“矮豐1、2、3、4號”。它們的株高約80公分,抗倒性突出,每畝穗數多,經濟系數高,可使小麥單產再上個新臺階。生產實踐表明,矮豐3號在高產田塊畝產可達四五百公斤以上,是70年代至80年代初廣泛用作高產栽培的主要品種,1982年種植面積達620餘萬畝。以後,各地又從“矮豐3號”群體中系統選育出一些分別適應當地條件的衍生品種,如“冀麥7號”,80年代在河北中南部累計種植面積達2000萬畝以上。1980年,“矮豐3號”獲陝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獎。

    以“碧螞1號”、“豐產3號”、“矮豐3號”為代表的三批品種,在不同時期適應和促進了中國主產區——黃淮冬麥區小麥生產的不斷髮展,連續上了三個臺階,為中國農業增產做出了巨大貢獻。從小麥育種工作進展來看,也是三次重大的突破:“碧螞1號”的育成與推廣,體現了中外、冬春不同小麥基因源合流後的遺傳潛力;“豐產3號”的育成與推廣,打破了這一地區過去不敢利用來自西北歐的冬性極晚熟品種做為雜交親本的禁區;“矮豐3號”的育成與推廣,開創了北方冬麥區矮化育種應用於生產的先例,對推動中國小麥高產育種起了積極作用。這些品種分別在50、60和70年代被許多育種單位用作重要親本,先後育出一大批在大面積生產上推廣利用的優良小麥品種。在此期間,他當選為中國農學會第二屆理事,第4、5、6屆人大代表,1977年被選為第五屆全華人大常委會委員。

    銳意革新,形成別具一格的育種技術體系

    趙洪璋不僅為人民奉獻出一批又一批小麥品種,還在長期育種實踐中悉心鑽研、銳意改革,形成了別具一格、精湛實用的小麥育種技術體系。

    他認為,遺傳學和生態學是作物育種的理論基礎。育種工作者不僅要研究作物的變異和遺傳,還要研究作物與環境條件的關係,尤其是光溫、水肥等生態條件與作物適應性的關係,從而制定正確的育種目標,配置適宜的親本組合,選育優異的雜交後代。他提出,適應性是品種群體的本質屬性,體現了品種內部各種特徵特性間的協調性,個體與群體間的協調性和性狀、個體、群體對外部生態條件的協調性。要把品種適應性落實到性狀—個體—群體—農田生態系統等各個層次中,並以適應性為鏈條,將育種目標、親本選配、雜種後代選擇、育成品種的生產利用等各個育種環節貫穿統一起來。

    趙洪璋認為品種的突破首先是育種目標的突破。育種目標要全面而有主次,標準要明確、具體而又適當,指標要落實到性狀及亞性狀上,既要適應當前的生產水平,又要促進生產的發展。當地主栽品種是制定育種目標的基礎,也是最具體、最生動的參考模板,育種家要善於從它的身上找出在當地條件下經常起作用而且作用比較大的性狀,作為主要目標,予以提高或加強,同時針對其主要缺點有步驟地加以克服或改造,這就是最基本的育種目標。

    他在長期育種實踐中不斷研究總結,歸納出以綜合育種目標為核心,四條選擇原則為基本內容的動態選擇策略。育種工作的全過程必須緊扣核心,全面貫徹四條選擇原則:第一,重點突破,主要育種目標是選擇中必須保證的重點,要善於確定其中最重要的目標性狀作為重中之重,一旦明確就抓住不放,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第二,綜合選擇,目標性狀落實到各個生育階段,以上一期入選的材料為基礎,逐期累加目標性狀進行選拔。每期選擇都須從群體著眼,個體入手。選擇個體時要充分考慮群體和型別的要求,既注意性狀之間的協調性,又注意性狀本身的時空變化。第三,系統考察,注意觀察上下代的關係和表現,發揮系譜法前後參照、多代累比的優越性。第四,辯證處理,不同組合既有統一標準,又有不同要求,保持各自的特色。性狀選擇不能一刀切,主要目標要嚴,次要目標可寬;表現真實、明確時要嚴,表現模糊、把握不準時可寬;簡單性狀要嚴,複雜性狀可寬;晚代要嚴,早代可寬。另外,既選品種又留特異中間材料,兩條腿走路,相輔相成。

    趙洪璋常說:制定育種目標是運籌於帷幄之中,育成品種是決勝在十年之後。而十年中間生產條件必須要發生變化,育種工作只有在相對穩定的試驗地條件下進行,才能保證育成品種能夠適應不斷髮展的環境條件。水肥是控制和穩定試驗地地力的基本條件,也是適應生產發展的關鍵措施。趙洪璋抓住此點,在適應生產持續增長的長變化中謀求試驗地條件的短穩定。控制和穩定以水肥條件為主要因子的試驗地地力水平,既要使地力不斷有所提高,保證滿足育種目標超前於生產要求,又要保持年際間的相對穩定和均勻一致,避免忽高忽低而影響連續選擇的效果。對於試驗地的耕作制度和育種材料的種植方法及播種期,他都採取相應措施給予適當規範化,使年度間差異降到最小程度。他還根據氣候條件長穩定、短變化的特點,以常年的穩定氣候規範性狀選擇的標準,結合當年主要氣象因子的變動情況,並參照對照品種的實際表現來分析判斷試驗材料性狀表現的真實程度,從而合理調整選擇強度。

    無庸置疑,趙洪璋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創立了獨具一格的育種技術體系。他重視理論,勇於開拓,堅持標準又善於靈活把握和認準即抓、一抓到底的思想作風,出色地展示了他尊重科學的態度,駕馭知識的本領和靈活應變的機智。

  • 9 # 650833714869林哥

    我們國家從新中國成立時的一窮二白,到現在的繁榮富強。離不開科學家們的努力和貢獻。

    一,農業科學家

    我今天說的這幾位科學家,在農業科學研究與開發,取得對行業科技進步,具有顯著影響的科研成果。

    在農業科學研究與開發中,還有很多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科學工作者,為了農村的振興,功不可沒。

    方智遠:蔬菜遺傳育種專家

    方智遠,男,生於1939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196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生物系。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十五”863”計劃生物技術與現代農業領域專家組成員。

    1988年,2001年兩年榮獲五一勞動獎章。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0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發表科技論文80餘編,主編或參編著作15本。培養碩士,博士生20餘名。

    張子儀:畜牧業和動物菅養學專家

    張子儀,男,生於1925年,出生于山西省臨猗縣。

    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獲中華科教基金特殊貢獻獎。

    《中國飼料成分及菅養價值表》等研究成果,先後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約20項(主持15項)。

    沈榮顯:動物病毒及免疫學專家

    莊巧生:遺傳育種學

    傅廷棟:作物遺傳學專家

    徐冠仁:核農學家

    陳華癸:土壤微生物專家

    劉更另:土壤肥料植物營養專家

    二,集體經濟,計劃經濟

    新中國成立時,不論農村,還是城市都是非常貧困。由於科技的落後,糧食產量低,品種單一。導致全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鬧饑荒。不要說大米,連紅苕,包穀,大麥等雜糧都是定量,根本吃不飽,餓死很多人。尤其是農村,乾的是重體力活,可以想象,那時的淒涼。

    三,市場經濟

    1978年後,改革開放,國家重視科技工作者。提出: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中國是農業大國,發展農業是才強國之本。

    全國很多科技工作者,廢寢忘食,專研出很多農業方面的科技成果。四,科技興農

    很多平原的農村,實現了農村機械化。糧食不再單一,很多新品種,產量又高,技術又有科研人員指導。給農村帶來很大的變化,糧食是年年有餘。

    政府這幾年,制定了很多的惠農政策,鄉村振興。農村的養殖大戶,農業大戶,果業的,辦廠的越來越多了,農民曰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農民這樣的好曰子,離不開國家的好政策,更離不開,全國農業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

  • 10 # 安徽巢湖記憶

    袁老先生的貢獻是巨大的。人類生存有了保障,感謝他,佩服他,歷史永遠記住他,而我說是另一位偉大人物,他對農業也是有很大貢獻的。他就是八字憲法制定者,解放初期,科學還不發展,華人民仍然缺衣少食,他老人家則指導大家用八字種田,我想對解放初期的農業生產起到很大增產效應,當時都是知道,而今已經記不得,不過象我們這樣的老年仍然記憶猶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師為什麼拒絕給我籤保研推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