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苦海擺渡人

    得腎病的患者一要少鹽或用低鈉鹽。注意作息規律,節制性生活並注意保暖。可服中成藥治療,如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桂附地黃根據病情選擇應用。同時要調理脾胃保證正氣供給。

  • 2 # 石頭醫生講腎

    飲食的注意和忌口對於腎病綜合徵患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稍有不注意則會導致病情的復發,所以飲食是腎綜、腎炎等腎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之一。腎綜患者要清淡、低鹽、低脂、低嘌呤、優質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原則為主,忌口辛辣刺激、油膩油炸、海鮮、動物內臟等食物的攝入,遠離菸酒。可以吃些含維生素比較高的水果或者是蔬菜:如:蘋果、西紅柿、黃瓜、冬瓜等,有利於病情的恢復。雞蛋、牛奶可以吃些。

  • 3 #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平時應該注意什麼?怎麼調理?

    1、有嚴重水腫、低蛋白血癥的患者,需要臥床休息,臥床期間多翻身,以免壓瘡形成;同時要避免進食過鹹食物,做到低鹽飲食;待水腫消退,一般情況好轉後,方可下床活動。

    2、平時飲食中給予正常量的優質蛋白即可,按每天每公斤體重補充0.8-1.0g蛋白為宜。過高的蛋白會加重腎臟負擔,出現不可逆損害。而過低的蛋白會引起血栓形成等嚴重併發症。所以平時要注意監測蛋白含量,儘量保持在20g/L以上。

    3、因為合併有高脂血症,所以飲食上要注意避免攝入動物脂肪,改用植物油飲食。

    4、避免出現感染,腎綜患者因低蛋白血癥和長期使用激素,抵抗力會下降,組織水腫,所以儘量避免磕碰損傷,否則非常難癒合;接觸人時能帶口罩最好,避免疾病傳染。

    5、因為治療期間會用到激素和利尿劑,要注意有沒有出現乏力、嗜睡等電解質紊亂現象;使用激素期間有沒有胃脹、消化不良等副作用;有沒有肌肉抽搐等缺鈣表現。要定期監測電解質,缺鈉、缺鉀、缺鈣等,應及時補充。

    6、最後,要注意尿量改變,如果出現少尿、無尿等情況,考慮感染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病情危重,要及時到醫院住院治療。

  • 4 # 白老師談健康

    腎病綜合徵 (NS) 是指由多種病因和不同病理型別的腎小球疾病所 致的臨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 (≥3.5g/d)、低蛋白血癥 (血漿白蛋白 <30g/L)、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水腫為特徵。其診斷標準以大量蛋白尿 和低蛋白血癥為必備條件,其中大量蛋白尿是引起體內一系列代謝紊亂 和嚴重併發症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礎。而感染、血栓和栓塞、急性腎衰 竭、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紊亂是腎病綜合徵的主要併發症。

    腎病綜合徵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腎病綜合 徵是由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引起,其診斷主要依靠排除繼發性腎病綜合徵。 繼發性腎病綜合徵常見病因有感染、藥物、中毒、過敏、腫瘤、系統性疾病、 代謝性疾病、遺傳性疾病等。在中國,繼發性NS以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病、 糖尿病腎病、過敏性紫癜腎病等引起最為常見。本節僅討論原發性腎病綜 合徵。

    原發性腎病綜合徵發病機制十分複雜,確切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 國內外研究普遍認為免疫因素 (尤其是細胞免疫變化) 和炎症損傷在其發 病中起主要作用。機體在外源性抗原或內源性抗原的刺激下,透過迴圈免 疫複合物的沉積或原位免疫複合物的形成,啟用炎症細胞,使之釋放炎症 介質和細胞因子而造成腎臟損害,其中細胞免疫、T細胞啟用及細胞因子 與發病密切相關。此外脂代謝紊亂、凝血因子的變化及大量蛋白尿亦參與 本病的發生和發展。

    原發性腎病綜合徵有多種病理型別,其中以微小病變腎病 (MCD)、系 膜增生性腎炎(MsPGN)、膜性腎病(MN)、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FSGS)、 系膜毛細血管增生性腎炎 (MPGN)五種型別最常見。兒童及少年以微小 病變腎病較多見,中年以膜性腎病多見。各病理型別之間偶爾可以轉化。

    1.微小病變腎病 好發於兒童,佔10歲以內兒童腎病綜合徵的 70%~90%,成人腎病綜合徵中微小病變性腎病約佔10%~15%。男性 患者多於女性,約為2 : 1,老年患者中發病率又有所上升。本病發病機 制仍未明確,但現有的研究成果認為與T細胞免疫功能紊亂有關。臨床常 突然起病,出現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等腎病綜合徵表現,也有患者因 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後發病。水腫較明顯,嚴重者可出現重度胸水、 腹水,血尿和高血壓少見,腎臟病理特點是光鏡下腎小球沒有明顯病變, 免疫熒光各種免疫球蛋白及補體均陰性,電鏡下的特徵性改變是腎小球足 細胞足突廣泛融合。該病理型別大多對激素治療敏感,但緩解後多次復發 者仍不少見。

    2. 系膜增生性腎炎 是中國原發性腎病綜合徵常見的病理型別,約 佔30%。好發於青少年,男性多於女性。常隱襲起病,部分患者起病前 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表現為蛋白尿和 (或) 血 尿,其中血尿發生率較高,常為鏡下血尿,約30%患者表現為腎病綜合徵。 瀰漫性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伴基質增多是本病特徵性改變,根據免疫熒 光結果分為IgA腎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腎炎,電鏡檢查可見系膜區電 子緻密物沉積。多數患者對激素和細胞毒藥物反應較好,約50%患者可 獲完全緩解。

    3.膜性腎病 好發於中老年人,男性多見,發病高峰年齡是40~50 歲。據統計中國本病的發病率佔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的9.89%,在西方國家, 膜性腎病在原發性腎小球腎炎中佔30%。起病較隱匿,可無前驅感染史, 水腫逐漸加重。70%~80%的患者表現為腎病綜合徵,其餘為無症狀性、 非腎病範圍蛋白尿。約50%的患者可有鏡下血尿,罕有肉眼血尿。膜性腎 病患者血栓、栓塞併發症發生率較高,常見腎靜脈血栓、下肢靜脈血栓及 肺栓塞,發生率為10%~60%,其中尤以腎靜脈血栓最常見。腎臟病理 特點是光鏡下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瀰漫性增厚,可伴有釘突形成,基底 膜呈鏈環狀等改變。免疫熒光見IgG沿腎小球基底膜呈顆粒狀、瀰漫性沉 積,電鏡下可見基底膜增厚,上皮下有電子緻密物沉積。約30%膜性腎病 患者可自發緩解,部分患者大量蛋白尿伴腎功能穩定,而部分患者較快地 進入腎功能不全。男性患者、持續大量蛋白尿、高齡、高血壓、腎功能不 全和腎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者預後較差。

    4.膜增性腎小球腎炎 (又稱系膜毛細血管增生性腎炎) 好發於青少 年,男女比例相當。本病臨床表現多樣,預後較差,病變持續進展,是原 發性腎小球疾病中進展最迅速的型別之一。約>50%的患者出現腎病綜合 徵,可伴有少尿、血尿、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並出現持續性低補體血癥。 腎臟病理特點是光鏡下可見系膜細胞增生和基質重度瀰漫增生,廣泛插入 到內皮細胞和基底膜之間,毛細血管襻呈 “雙軌徵”。免疫熒光可見IgG 和C3呈瀰漫性、顆粒狀分佈於基底膜和系膜區。電鏡下可見電子緻密物 沉積於內皮下和系膜區。本病預後較差,病情持續進展,約50%患者在 10年內進展至終末期腎衰竭。

    5.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 佔中國成人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的7%,本 病2/3表現為腎病綜合徵,以青少年多見,男性多於女性。發病機制尚不 清楚,一般認為遺傳背景、免疫功能異常、迴圈因子等多種因素在其發病 中起重要作用。本病起病較為隱匿,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或腎病 綜合徵,多數患者伴有血尿 (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高血壓、腎功能不全, 常有腎小管功能受損表現。病理特徵為腎小球病變呈局灶、節段分佈,腎 小球毛細血管襻閉塞,系膜細胞及基質增生,相應腎單位腎小管萎縮和間 質纖維化;免疫熒光可見IgM和C3呈顆粒狀、團塊狀在腎小球毛細血管 襻沉積;電鏡下見腎小球髒層上皮細胞足突廣泛融合。本病對激素和細胞 毒類藥物治療反應性差。

    【診斷與鑑別診斷】

    1.符合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癥 (血漿白蛋白<30g/L)者 可確診為腎病綜合徵。典型者尚有明顯水腫,膽固醇、三醯甘油等血脂升高, 即 “3高1低” 四症具備。在排除繼發性腎病綜合徵和遺傳性腎病綜合徵後 方能診斷為原發性腎病綜合徵。

    2.行腎穿刺病理檢查以明確病理型別。

    【中醫論述及診治】

    (一)病因病機

    腎病綜合徵根據其臨床表現,屬於中醫水腫之範疇。《靈樞·水脹》 篇所載:“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 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 狀,此其候也。” 中醫對其病因病機及治療的論述由來已久。本病之發生 與肺、脾、腎關係較為密切,如 《景嶽全書·腫脹》指出:“凡水腫等證, 乃肺脾腎三髒相干之病,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於氣,故其標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克, 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此外,古人已認識到氣、血與水液代謝密切相關。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曰:“血不利則為水。”《醫碥·腫脹》篇雲:“氣 水血三者,病常相因,有先病氣滯而後血結者……有先病水腫而後血隨敗 者;有先病血結而後水隨蓄者。”筆者認為,水腫是全身氣化功能障礙的 結果,因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及飲食勞倦,但病機上有其獨 特之處。本病屬虛實夾雜,正虛邪實之證。正虛主要責之於脾腎虧虛,標 實有水溼、溼熱、瘀血等。腎主水居於下焦,內寓真陰真陽,腎中陽氣蒸 騰氣化水液,脾為後天之本,功主運化而行水溼。若腎氣不足,氣化不行, 腎不制水,脾虛不運,則水溼泛溢,以致水液內停外泛而見顏面肢體水腫, 尿少;腎主藏精,脾主升清,脾腎兩虛,堤防封固失職,則精微不斷漏洩, 隨小便外排而見蛋白尿或兼有血尿。肺為水之上源而主司諸氣,若肺氣不 足,宣發肅降失職,則水道不通,亦可患水腫病。臟腑功能失調可生溼產瘀, 溼邪阻滯亦可生瘀,而瘀血的停滯,又影響氣機,阻礙三焦通路,損傷髒 腑陰陽,化溼生水,互為因果,形成惡性迴圈,從而使病情纏綿難愈。

    (二)辨證論治

    原發性腎病綜合徵在中國發病率較高,臨床很常見,且不乏難治性病 例,中醫對此病總的是按水腫病辨證論治的原則去診治。其中絕大部分患 者都曾應用過西藥激素及 (或)免疫抑制劑、細胞毒類藥物,對此凡療效 欠佳和完全抵抗者,中醫接診後,可將激素按常規逐步減量,至最終停用, 對其餘西藥可以撤除,專用中藥治療,具體可按以下證候辨證分析施治, 並應堅持久服,以達完全緩解和康復。

    1.風水相搏

    症狀:起始眼瞼及顏面浮腫,繼則四肢、全身皆腫,肢節酸重,尿少不利。 偏於風寒者,惡寒發熱,咳嗽鼻塞,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偏於風熱者, 發熱,咽喉紅腫疼痛,或身體其他部位有反覆感染灶,舌紅苔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解表,宣肺利水。

    方藥:偏於風寒者,麻杏五皮飲為主。麻黃10g,杏仁10g,蘇葉 10g,桂枝8g,防風10g,荊芥10g,茯苓皮15g,大腹皮15g,生薑皮 12g,陳皮10g,桑白皮15g,車前子15g。每日1劑,水煎服。

    偏於風熱者,越婢加術湯和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方化裁。麻黃10g, 石膏25g,白朮12g,連翹15g,桔梗10g,桑白皮15g,板藍根15g,赤 小豆25g。每日1劑,水煎服。

    隨症化裁:

    (1)浮腫較重,小便不利,加白茅根30g,澤瀉12g,生益母草30g, 浮萍15g,以增強宣肺活血利水之力。

    (2)咽喉紅腫疼痛較甚,加山豆根12g,射干12g,以清熱利咽。

    (3)若表邪已解,尿檢仍有大量蛋白尿,去麻黃、杏仁、桂枝及石膏; 加石韋15g,生益母草30g,黃芪30g,以補氣利水化瘀降蛋白尿。成年患 者亦可加服雷公藤多苷片1~1.5mg/(kg·d)。

    2.脾腎氣陰兩虛,水溼內蓄外泛

    症狀:全身水腫,下肢水腫較甚,按之如泥,腰膝痠軟,頭暈耳鳴, 五心煩熱或午後潮熱或顏面烘熱,倦怠乏力,食少納呆或食後腹脹,舌質 淡或邊尖略紅,脈沉細,大量蛋白尿。

    治法:健脾補腎,益氣養陰,活血利水。

    方藥:參芪地黃湯和豬苓湯化裁。黨參15g,黃芪40g,生地15g,山茱 萸12g,茯苓15g,白朮12g,芡實30g,豬苓15g,澤瀉12g,丹參18g,生 益母草30g,石韋15g,懷牛膝15g,紅花10g。每日1劑,水煎服。

    隨症化裁:

    (1)血壓較高者,加鉤藤15g,石決明30g,杜仲15g,以益腎平肝潛陽。

    (2)血尿較甚,加白茅根30g,三七5g,以清熱涼血止血化瘀。

    (3) 胃脘脹滿,加炒枳殼12g,以理氣寬中。

    (4)尿蛋白持續不減,加重黃芪、芡實用量,加炒金櫻子25g,以增 補氣健脾,固澀精微之力。

    (5)顏面烘熱或五心煩熱較甚,加地骨皮15g,女貞子15g,旱蓮草 12g,以養陰清虛熱。

    3.肝腎陰虛,溼熱瘀血交阻

    症狀:多有長期應用激素史。顏面或下肢水腫,甚則全身皆腫,小便短 澀不利,惡熱汗出,頭暈耳鳴,心煩少寐,腰膝痠軟,顏面潮紅,咽乾咽痛, 口苦口黏,大便乾結,舌紅或有瘀點瘀斑、苔薄黃膩,脈弦滑或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化瘀利水,佐以清熱。

    方藥:知柏地黃湯化裁。知母12g,黃柏12g,生地15g,山茱萸12g, 丹皮12g,澤瀉12g,豬苓15g,女貞子15g,丹參18g,紅花10g,篇蓄 30g,生益母草30g,石韋15g。每日1劑,水煎服。

    隨症化裁:

    (1)顏面痤瘡較重或兼瘡癤感染,熱毒較盛,加板藍根15g,魚腥草 30g,金銀花20g,以清熱解毒。

    (2) 大量蛋白尿≥ (+++)、24小時尿蛋白定量>3.0g,加芡實30g, 金櫻子25g,加重石韋及生益母草用量,以固澀精微,利水化瘀。

    (3) 口苦、口黏較甚,加藿香10g,佩蘭12g,薏苡仁30g,以芳化溼濁。

    (4) 小便熱澀短少,加白茅根30g,玉米鬚20g,白花蛇舌草30g, 以清利下焦。

    (5)大便秘結或不暢利,加大黃8g (後下),蒲公英20g,以洩熱通便。

    4.脾腎陽虛水泛

    症狀:全身高度水腫,下肢尤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或兼胸水腹水, 倦怠乏力, 畏寒怯冷或背部惡寒, 四肢逆冷或手足不溫, 面色㿠白, 腰痠 困痛,尿量減少,舌淡舌體胖大、苔白膩或薄白,脈沉細無力或沉弦。

    治法:溫腎健脾,活血利水。

    方藥:以濟生腎氣湯為主。制附片 (先煎) 10g,懷牛膝15g,車前子 20g (包煎),肉桂6g,山藥20g,茯苓18g,澤瀉12g,黨參18g,黃芪 50g,白朮12g,鹿銜草20g,石韋15g,紅花10g。每日1劑,水煎服。

    隨症化裁:

    (1)若胸水腹水較甚,加葶藶子15g,沉香5g,以瀉肺行氣利水。

    (2)畏寒肢冷明顯者,加重製附片用量,再加乾薑10g,仙靈脾15g, 以增溫補腎陽之力。

    (3) 尿蛋白持續不降者,加金櫻子25g,菟絲子20g,芡實30g,以 增補腎脾、攝精微之力。

    (4)激素減量在30mg/d以下,加胡蘆巴12g,巴戟天15g,以補腎氣。

    (5)用上方之後水腫不減,無汗、惡風、脈沉有力者,宜改用 《金匱》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為主,桂枝10g,生薑15g,甘草6g,大棗4枚, 麻黃10g,細辛3g,制附片10g (先煎),懷牛膝15g,車前子20g (包煎), 澤蘭15g。每日1劑,水煎服。治擬溫陽散寒,既辛散宣肺,又益腎通陽, 行化水溼。

    【西醫治療】

    (一)一般對症治療

    腎病綜合徵患者應注意適當休息,病情平穩者可適當活動。進清淡易 消化食物。水腫時應進低鹽飲食,每天攝取食鹽2~3g,禁用醃製食品, 少用味精及食鹽。在發病的早期、極期,腎功能尚正常者,適當給予較高 的優質蛋白攝入1~1.5g/(kg·d)有助於緩解低蛋白血癥及所致的併發症。 對於慢性、非極期PNS,應適當限制蛋白攝入量,每天0.7~1.0g/kg。 對於慢性腎衰竭患者則應根據腎衰竭程度進一步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嚴重 高脂血症應進植物油及低膽固醇飲食。

    (二)利尿消腫

    首先是限鹽,限制水鈉攝入後仍不能消腫者,可選用利尿劑。

    1.低分子右旋糖酐 靜滴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羥乙基澱粉250~500ml, 每日1次。對於尿量<400ml/d患者應慎用。

    2.氫氯噻嗪 50~100mg/d,分2~3次服用。

    3.呋塞米 20~100mg/d,口服或靜脈注射,嚴重者可用100~200mg 靜脈點滴。

    4.螺內酯 60~120mg/d,分2~3次服用。如血鉀偏高勿用。

    5.白蛋白 對於嚴重低蛋白血癥及水腫,經上述利尿治療後症狀改善 不明顯者,可考慮應用白蛋白靜脈點滴,同時加用呋噻米治療。但因輸入 白蛋白後24~48小時內全部由尿液排出,且反覆輸注白蛋白可增加腎小 球高濾過和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害,因此,非必要時一般不宜多用。

    (三)抑制免疫與炎症反應

    1.糖皮質激素 潑尼松1mg/(kg·d),口服8周,必要時可延長至 12周;足量治療後每1~2周減原用量的10%,當減至20mg/d時緩慢減量, 最小有效劑量10mg/d作為維持量服半年至1年。水腫嚴重、有肝功能損 害或潑尼松療效不佳時,可改為潑尼松龍口服或靜脈滴注。長期應用激素 可出現庫欣綜合徵、感染、類固醇性糖尿病、骨質疏鬆等不良反應,少數 病例還可能發生股骨頭無菌性缺血性壞死。

    2.細胞毒類藥物 對 “激素依賴型” 或“激素抵抗型” 的患者,協 同激素治療。若無激素禁忌,一般不作為首選或單獨治療用藥。

    (1) 環磷醯胺 (CTX): 口服2mg/(kg·d),分1~2次服; 或 200mg加入0.9%生理鹽水20ml,靜脈注射,隔日1次,累積總量一般不 超過6~9g。主要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中毒性肝損害、性腺抑制、脫髮、 胃腸道反應及出血性膀胱炎等。用藥過程中定期觀察血常規和肝功能。

    (2)環孢黴素A(CyA):常用量為4~5mg/(kg·d),分兩次口服, 服藥期間須監測並維持其血藥濃度谷值為100~200ng/ml(放免法)。服 藥2~3個月後緩慢減量,共服半年左右。主要不良反應為肝腎毒性,並 可致高血壓、高尿酸血癥、血肌酐升高、多毛及牙齦增生等。該藥價格昂貴, 有較多不良反應及停藥後易復發,使其應用受到限制。

    (3)黴酚酸酯 (MMF):誘導劑量為成人1~2g/d,持續治療3個月 後減量,至0.5g/d後維持治療6~12個月。

    (四)減少尿蛋白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ACEI)或其受體拮抗劑 (ARB) 可透過 血流動力學變化和非血流動力學機制減少慢性進展性腎臟病患者的尿蛋 白。腎功能正常者,常可選用組織親和性較好的ACEI-貝那普利 (洛汀 新)10~20mg/d;腎功能減退者可選用雙通道的ACEI-福辛普利 (蒙諾) 10~20mg/d。纈沙坦或氯沙坦等ARB藥物也可選用。

    (五)降脂治療

    高脂血症可促進腎小球硬化,又增加心血管併發症,同時降脂治療可 降低蛋白尿。因此,對腎病綜合徵合併高脂血症者應積極降脂治療。阿託 伐他汀鈣或辛伐他汀10~20mg每日1次口服;以三醯甘油升高為主者, 可與菲諾貝特每次0.1g,每日3次口服。

    (六)抗凝治療

    對於血漿白蛋白低於20g/L,纖維蛋白原 (FIB)>4g/L時常規使用 抗凝劑。普通肝素6 250U/d溶於5%葡萄糖水中靜脈滴注,兒童常規劑 量按體重50U/kg靜脈注射;或低分子肝素鈣0.4ml/d皮下注射,促使患 者的PT延長2倍。雙嘧達莫每次50~100mg,每日3次口服。治療期間 檢測出凝血情況,防止出血併發症。

    【驗案舉隅】

    (一)水腫病陰水證(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性腎炎)

    李某,女,40歲,幹部,住蒲城縣城關鎮。2000年11月28日初診。

    病史:身睏乏力伴下肢痠軟及浮腫3個月餘。當地醫院尿檢有蛋白 (+++),給予潑尼松30mg/d及對症治療乏效,乃轉入某醫院住院治療。 經查:除上述症狀外尚感腰痠困,下肢高度水腫按之凹陷,尿蛋白 (+++), 尿蛋白定量4 200mg/24h,血清白蛋白28g/L,總膽固醇7.6mmol/L,三 醯甘油3.3mmol/L,腎功能正常。於2000年10月18日腎穿刺病理檢驗: 光鏡下見12個腎小球,其中1個腎小球完全纖維化透明變性,其餘腎小 球系膜細胞及基質輕度增生,部分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空泡變性,腎小管 有少量顆粒管型,間質輕度水腫,局灶性輕度纖維化。有少量慢性炎細胞 主要呈瀰漫性浸潤。小血管壁厚,有炎細胞浸潤。免疫組化:IgM (++)、 IgA(+)、C3(+)沿血管壁及系膜沉積。電鏡下查見2個腎小球,部分 上皮細胞腫脹,足突融合並有微絨毛變形,上皮細胞有電子緻密沉積物, 呈駝峰樣,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有拱狀結構形成,系膜腎小管未見異常,間 質有少量淋巴細胞浸潤。診斷為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腎炎。結合臨床表 現已形成原發性腎病綜合徵,給予潑尼松60mg/d及環磷醯胺,連用1個 多月,無明顯好轉,尿蛋白仍 (+++),乃出院到我院求治。

    症狀:症如上述,且少寐多夢,惡寒,下肢發涼。尿蛋白 (+++),肝 功能,各項酶偏高 (與西藥不良反應有關)。脈細滑略數重按無力,舌淡 紅邊暗有齒痕、苔薄黃。

    辨證:屬水腫病陰水症,當前以腎脾陽虛,水溼內停外泛,血行遲滯 久而生瘀,精微失於固攝而下洩。

    治法:溫補脾腎,固攝精微,佐以利溼化瘀。

    方藥:①真武湯合水陸二仙丹化裁。制附子8g (先煎),炒白朮12g, 茯苓15g,白芍12g,澤瀉12g,黃芪35g,山茱萸10g,續斷12g,丹參 15g,石韋15g,生益母草30g,魚腥草30g,炒金櫻子25g,芡實25g,土 茯苓15g。每日1劑,水煎,早晚溫服。

    ②複方中成藥二黃消白散膠囊1次2粒,每日服3次。

    複診 (2001年1月16日):上藥服至現在,浮腫減輕,已不惡寒,下 肢仍覺涼,腰痛以穿刺部位為著,尿蛋白轉陰。脈細滑數,舌淡暗紅、苔 黃微膩。仍宗前方,黃芪增至40g;另加當歸12g,川芎12g,紅花6g,懷 牛膝15g,炒酸棗仁25g;去制附子。每日1劑,服法同前,中成藥服法服 量同前。至2001年3月18日激素減完停服,中藥繼服。

    三診 (2001年7月10日):各臨床症狀體徵消失,僅在活動過量及勞 累後雙足踝微腫,尿檢陰性,尿蛋白定量及血脂、肝功能均正常,脈沉滑 略數,舌淡紅,苔白略膩。給予芪鹿腎康片 (本院研製,主藥有黃芪、鹿 銜草、山茱萸、石韋等)。每次6片,每日3次;二黃消白散膠囊每次1粒, 每日3次。至2001年12月底上述中藥全停用。

    2003年11月22日隨訪,經本院再次複查血常規、尿常規、血脂、電解質、 肝功能、腎功能等均在正常範圍;B超檢查:雙腎、肝、膽等均無異常發現。 身體已完全康復,療效鞏固。

    (二)水腫病陰水證(膜性腎病)

    張某,男,29歲,工人。2000年4月5日初診。

    病史:發現下肢及足部浮腫1年餘。開始未曾在意,半年後又出現眼 瞼浮腫,在當地醫院檢查,尿蛋白 (+++~++++),餘不詳,按腎病綜合 徵治療,給予潑尼松、雷公藤多苷及腎寶口服液等治療乏效。於2個月前 轉西安某醫院診治,經腎穿刺腎活組織檢驗:光鏡下見18個腎小球,部分 球叢呈分葉狀,毛細血管壁瀰漫性輕度增厚,系膜呈局灶節段性輕度增生, 腎小管上皮細胞水腫,少數泡沫改變,間質未見炎細胞浸潤,PAS染色見 毛細血管壁有釘突(做PASM染色後確定),未見雙軌。免疫熒光:IgG(+++)、 IgM(+)、IgA(-)、C3(-),毛細血管壁及系膜區顆粒狀沉積。診斷為“膜 性腎病”。給予西藥對症藥物及免疫抑制藥,治療2個月後,除水腫略減外, 整個病情毫無好轉,乃出院來我院就診。

    症狀:患者面色萎黃少華,乏力氣短,遇勞更劇,時而心慌心悸,多 夢少寐,頭髮脫落,手足心發熱,小便尚利,每日尿量2 000ml左右,大 便正常。下肢輕度壓陷性水腫,眼瞼微浮。脈細數,舌紅暗、舌苔薄白。 血壓140/90mmHg。尿常規:蛋白 (++++),24小時尿蛋白定量2.98g/L。

    辨證:水腫病屬陰水證。罹患水腫日久,水溼久羈化熱,損傷腎陰及 肺脾之氣,邪鬱絡阻而致血瘀,病情複雜,故久治乏效。

    治法:滋陰益腎,益氣健脾,佐以達邪化瘀。

    方藥:①生地黃12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茯苓15g,澤瀉12g, 天冬10g,麥冬10g,芡實20g,黃芪35g,丹參20g,莪術10g,石韋 15g,生益母草25g。每日1劑,水煎服。

    ②芪鹿腎康片I號,每日3次,每次服6片。

    複診 (2000年5月6日):上藥連續服1個月後,浮腫消退,尿蛋白 轉為(+++),24小時尿蛋白定量降為1.27g/L。宗前法加重補氣及化瘀藥量, 其餘中成藥服法用量如前。

    三診 (2001年3月14日):上藥連續服用至今各種症狀消除。尿檢: 蛋白轉陰,24小時尿蛋白定量0.11g/L,歷時11個月病始告愈。為鞏固療效, 仍繼續服藥,善後鞏固。

    2002年12月及2003年3月隨訪,身體健康,一切檢驗正常。

    (三)水腫重症(輕度系膜瀰漫增殖性腎小球腎炎伴間質水腫)

    崔某,男,28歲,工人,住咸陽市城內,1995年12月8日初診。

    病史:全身性浮腫伴蛋白尿4個月餘。4月多之前發現顏面四肢浮腫, 遂入西安某醫院住院治療。查尿常規: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4.2g, 血清總蛋白48g/L、白蛋白24g/L;總膽固醇7.6mmol/L。進一步做腎 穿刺病理檢驗示:光鏡下見3個腎小球,系膜區瀰漫性輕度增生,內皮細 胞腫脹,有少數中性白細胞浸潤,腎小管上皮細胞顆粒變性,間質明顯 水腫及少數散在的淋巴細胞浸潤。免疫熒光檢查:全部陰性。腎圖示:左 腎功能輕度受損,右腎功能中度受損。診斷:輕度系膜瀰漫增殖性腎小球 腎炎伴間質水腫。當前臨床表現等符合原發性腎病綜合徵。給予潑尼松 及保腎康、豬苓膠囊等治療。住院近1個月,病情未有明顯改善,乃出 院門診繼續用上藥為主治療,歷經數月,病情反有發展,特到我院求治。

    症狀:患者全身高度浮腫,按之凹陷,頭皮亦腫脹,腰部困痛,頭暈, 乏力,胃脘脹滿且時而嘔吐,尿頻量少,大便溏,每日3~4次。尿檢蛋 白仍 (++++),餘項檢驗與上述大致相似。脈沉細澀,舌紅、苔黃膩而厚。

    辨證:屬水腫病重症,緣脾虛及膀胱氣化不行,水溼內盛泛溢表裡, 致肺氣亦失宣肅,日久溼鬱生熱,阻遏三焦決瀆不利。

    治法:健脾利溼,助膀胱氣化,宣肺氣,利三焦,佐以清熱。

    方藥:用五苓散、小柴胡湯合麻杏薏甘湯合方化裁。桂枝8g,豬苓 15g,炒白朮12g,茯苓15g,澤瀉12g,麻黃6g,薏苡仁30g,蘇葉10g, 大腹皮15g,車前子12g,懷牛膝15g,黨參15g,柴胡15g,炒黃芩12g, 石韋15g,魚腥草30g,生益母草30g。每日1劑,水煎服。

    此時患者原服用之潑尼松已由60mg/d漸減至30mg/d,繼服,囑其 按半個月減5mg,減至20mg/d時,每半個月減2.5mg;其餘原用的藥均 停用。

    複診(1996年4月11日)宗上方為主,有時隨症略加化裁連續服用至今, 現日尿量2 000ml左右,頭暈減輕,胃已不脹,嘔吐已止,但口乾,仍腰困痛, 大便溏稀、日2~3次。尿檢蛋白 (++)。脈弦細重按無力,舌紅苔黃膩, 仍用初診處方去麻黃、蘇葉、大腹皮;加土茯苓18g,金櫻子15g,蓮子 15g;黃芪增至70g。每日1劑,水煎服。另加天蟬散膠囊 (以蜈蚣、蟬蛻 為主) 每次2粒,日服2次。

    三診 (6月27日):尿蛋白轉陰性,潛血 (+),水腫全消,口咽乾, 脈弦細數,舌暗紅、苔薄白根部黃膩。治擬轉為健脾滋腎,清利餘邪,化 瘀寧絡,以資善後鞏固。

    方藥:黃芪70g,黨參15g,白朮12g,土茯苓20g,生地15g,丹皮 12g,山茱萸10g,芡實30g,金櫻子15g,石韋15g,丹參18g,紅花6g, 生側柏葉20g,黃芩10g,車前草20g,魚腥草30g。每日1劑,水煎服, 天蟬散膠囊服法服量同前。

    至9月20日各項檢查均在正常範圍,症狀消失,病情未再起伏,囑 其停藥觀察。

    隨訪兩年,一切正常,照常上班。

    (四)水腫並關格證(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繼發腎功能不全)

    陳某,男,36歲,1999年3月1日初診。

    病史:全身性浮腫4個月餘。患者4個多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顏面及肢 體浮腫,尿少不利,全身不適,乏困無力,在其工作系統的醫院治療,病 情逐漸加重,乃急赴西安某醫院住院診治。入院後經查尿常規:蛋白(++++)、 潛血 (++++),鏡檢紅細胞 (++),白細胞 (+),顆粒管型0~2/HP。血 漿總蛋白38.5g/L,白蛋白27.8g/L,三醯甘油3.41mmol/L。腎圖提示:(1) 雙腎功能中度受損,主要表現排洩不良;(2)雙側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血 液檢驗腎功能指標尚在正常範圍。於1998年12月16日經腎穿刺病理活檢: 光鏡下見腎組織有6個腎小球,其中2個已完全纖維化,2個腎小球可見 小細胞型新月體,毛細血管壁增厚,見瀰漫性插入,系膜細胞及基質增生, 囊壁周圍極輕度纖維化。腎小管內有紅細胞、蛋白及顆粒管型,腎小管局 灶性萎縮。間質輕度水腫、纖維化,有慢性炎細胞呈散在或局灶狀分佈, 小動脈略厚,小靜脈周圍有炎症,有單核細胞,中性白細胞浸潤。IgG及 C3強陽性,IgM弱陽性,沿毛細管壁及系膜區分開。電鏡下查見2個腎小 球。上皮細胞足突融合,有微絨毛變性。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有拱狀結構形 成,內皮細胞下有少量電子緻密物沉積。系膜區明顯增寬,系膜細胞增生, 基質增加,於系膜基質中見有少量電子緻密物質沉積,可見間位。部分腎 小管上皮細胞內含有脂滴,基底膜增厚。間質有少量淋巴細胞及泡沫細胞。 確診為 “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先後給予甲潑尼龍及環磷醯胺衝擊療法2 次。口服潑尼松60mg/d、雙嘧達莫、依那普利等治療。開始病情略有好 轉,但10餘日後又復加重,血壓升高,腎功能損傷,腎功能檢驗:血肌酐 247μmol/L、尿素氮16.8mmol/L。乃出院後到我院求治。

    症狀:患者顏面、四肢高度水腫,按之凹陷不起,且有腹水少量,頭昏, 神疲,語聲低沉,口乾、口苦、噁心、厭食,四肢時而顫抖不止,小便不 暢,夜尿3~4次,大便成形,每日一二次。脈細弦而數、尺脈弱,舌淡 紅暗紫、舌體胖嫩、苔厚膩微黃。尿常規檢驗:蛋白 (++++)、潛血(+++)、 葡萄糖(++);離心鏡檢:紅細胞5~9/HP、白細胞0~2/HP。腎功能檢驗: 血肌酐166μmol/L、尿素氮18.75mmol/L、尿酸341μmol/L、二氧化碳結 合力21 mmol/L。電解質正常。西醫診斷: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併發腎功能 不全失代償期。

    辨證:水腫病遷延未愈,發展為關格證。腎脾虧虛,溼熱夾瘀滯內蘊, 三焦氣化失調。

    治法:益腎健脾,達邪降濁,通調水道。

    方藥:①懷牛膝15g,續斷12g,黨參15g,白朮12g,茯苓15g,豬 苓15g,澤瀉15g,柴胡15g,黃芩10g,大黃10g (後下),車前子15g, 丹參15g。水煎,每日1劑,早晚分服。

    ②蟲草健腎寶膠囊(本院製劑,主藥有冬蟲夏草、西洋參等)每日3次, 每次服3粒。

    複診 (4月6日):上藥連續服35天,腎功恢復正常,水腫明顯減輕, 精神好轉,食慾增進。尿常規檢驗:蛋白 (++)、潛血 (+++)。血漿總蛋 白升至57.19g/L、白蛋白36.35g/L、球蛋白20.64g/L。轉為益腎健脾, 固攝精微血液,兼肅餘邪之法。

    方藥:太子參10g,黃芪50g,白朮12g,茯苓15g,芡實25g,炒金 櫻子25g,生地15g,山茱萸10g,丹皮12g,丹參18g,虎杖15g,地龍 15g,槐花15g,魚腥草25g,白茅根30g,生益母草30g。清水煎,每日1 劑,分2次服。二黃消白散膠囊每日3次,每次2粒;蟲草健腎寶膠囊服法、 服量同上。

    三診 (2001年5月10日):堅持用複診方藥,有時隨症稍事化裁,連 續內服2年餘,各項檢驗正常,尿中偶有蛋白 (+),餘均無異常,各種症 狀消除,唯下肢略困,繼續服藥善後鞏固。

    2003年2月及2008年5月隨訪,一切正常。

    【臨證注意要點】

    1.本病治療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應發揮中西醫各自的優勢隨 病情選擇施治。中西醫結合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徵也是一種較好的治療 方案,既能緩解或消除症狀、體徵,提高機體免疫力,又能拮抗激素等 西藥的副作用,提高機體對激素等西藥的敏感性及增強療效、減少復發 等作用。

    2.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是西醫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對微小病變性腎 病較為敏感,但複發率較高;對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發生的腎病綜合徵, 其完全緩解率<20%,而膜增生性腎病、膜性腎病應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 療效欠佳。總之激素對腎病綜合徵的完全緩解率較低,且對多數患者暫時 緩解後又易於多次復發,數年至十多年不愈。對此西醫往往加用其他免疫 抑制劑或細胞毒類藥物,其緩解率可以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對激素 及其他西藥不敏感,甚至抵抗。此時如以中醫藥辨證施治為主進行治療, 其有效率和完全緩解率多有明顯提高。

    3.激素是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長期或大量應用激素,影響機體陰 陽盛衰的變化,導致中醫證型的改變,並可出現一系列併發症、副作用。 在激素應用的不同階段,配合中藥治療可減輕激素的副作用,提高臨床療 效及減少復發。在初期大劑量激素治療階段,機體以陰虛火旺為主,治當 滋陰降火,清熱解毒,方選知柏地黃東加減;在激素撤減階段以氣陰兩虛 為主,方選參芪地黃東加減。激素維持治療階段以陽虛為主,當溫腎助陽, 方選金匱腎氣丸加減。

  • 5 # 心血管黃醫生

    腎病綜合徵平時應該注意什麼?應該怎麼調理?

    首先腎病綜合徵是什麼?

    腎病綜合徵主要有四大臨床表現,其中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為主要症狀和表現,另外是高脂血症和水腫。

    大量蛋白尿指24小時的尿蛋白≥3.5g/L,低白蛋白血癥指血白蛋白<30g/L,那符合這兩個條件就能診斷病人為腎病綜合徵。

    常常這些病人合併有高脂血症、明顯水腫。臨床上遇到有高度浮腫或蛋白尿很多患者,要警惕腎病綜合徵,儘早去醫院做24小時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腎功能等檢查,判斷是否有腎病綜合徵。

    腎病綜合徵的誘因是什麼?

    腎病綜合徵的原因很多,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原發腎病綜合徵,一類是繼發腎病綜合徵。

    原發性腎病綜合徵根據年齡段的不同有所區別,如幼兒或青少年原發腎病綜合徵的原因多半是一些微小病變;中青年患者腎病綜合徵的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膜性腎病或IgA腎病等;老年原發性腎病綜合徵的主要原因可能以膜性腎病為主,這個時候有微小病變的患者也會增多。

    腎病綜合徵患者應該怎麼調理呢?

    1.起居護理

    注意起居有序,勞逸適度、寒暖適宜,避免風寒侵襲,減少病情復發或加重的機會。還應堅持“動靜結合”的原則,視患者病情輕重,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或遠眺藍天白雲,或近觀花草樹木,以養其性,以緩其神。

    2.飲食護理

    腎病綜合徵患者除堅持必要的藥物治療外,更應重視飲食護理,合理應用限鈉飲食與適量攝入蛋白質飲食,對本病患者尤為重要;為有效緩解高脂血症,應避免富含膽固醇的食物,而多進食不飽和脂肪酸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並戒菸酒。

    3.情志護理

    由於腎病綜合徵病程長,甚至為終身性疾病,併發症多,易反覆發作,患者常出現悲觀恐懼情緒,有時不配合治療,甚至消極抵制治療措施,往往使病情長時間不能緩解或加重。家人或照顧者要多瞭解患者的情志變化,體貼關心患者,與其進行輕鬆的交談,充分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其不良情緒,讓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 6 # 康愛多中醫養生

    可能有很多人都不曾瞭解過“腎病綜合徵”這個疾病名詞,多少有聽說過,但具體是種什麼疾病呢?相信很多人都是滿臉疑問。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什麼是腎病綜合徵?腎病綜合徵平時應該注意什麼?應該怎麼調理?接著讀下去,讓小康在這篇文章裡面告訴你答案吧!

    什麼是腎病綜合徵?

    腎病綜合徵可由多種病因引起,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度水腫、高脂血症的一組臨床症候群。

    腎病綜合徵是由於各種由於引起的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發生改變,大量蛋白濾出,而引起的低蛋白血癥,重度水腫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

    腎病綜合徵平時應該注意什麼?

    1、注意飲食,不可貪涼

    夏季瓜果蔬菜品種誘人,但腎病綜合症患者仍應嚴格執行飲食規則,切不可多食,以免增加腎臟負擔。若一味地貪涼則對病情無益,因為涼冷可以損傷胃腸功能,以致脾胃失於健運,對病情無益,故腎病綜合症患者夏季慎用涼冷飲品。

    2、適當運動,講究衛生

    適當的體育運動對疾病的恢復有益,如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等,但應注意鍛鍊的時間,以早晨及傍晚為宜,切不可在中午或Sunny強烈時鍛鍊。

    3、調暢情志

    情志不舒往往是病情反覆、血壓波動的重要原因。腎病綜合症病程長患者一定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巧妙地調節情志,如花鳥自娛書法、閱讀、弈棋等均可愉悅心情促進降。

    腎病綜合徵應該怎麼調理?

    1、預防感染

    患者平時生活中要注意預防感染,儘量少去公共場所,以免發生交叉感染,感染上其他傳染病。

    2、冷暖與睡眠

    患者要注意天氣的變化,並且及時增減衣服,注意保暖。還有就是患者要保證足夠的睡眠。

    3、用藥

    患者在病情穩定期間,一般還是需要用藥的。對於兒童患者,家長應該每天都檢查用藥情況,還有需要注意的是兒童患者因為服用了利尿的激素類藥物,尿量會增加,因此家長還應該注意提醒患者及時上廁所,以免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4、其它

    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不斷加強防禦措施。如果並不積極治療,就會使病情惡化。無論是激素還是其它免疫抑制劑和細胞毒類藥物都是針對症狀出發,對受損的腎臟沒有修復作用。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治療腎病綜合症就必須修復受損的固有細胞。

    需要強調一點,腎病綜合徵的治療療程比較長,大約得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所以在飲食和藥物調理的同時一定要調整心態,加強治療的依從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忍者》宇智波鼬和長門哪個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