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常暖陽
-
2 # 諶人
北極航道分兩條,
途徑加拿大的北方航道。途徑俄羅斯的東方航道。北極東方航道將發達的歐洲與經濟最活躍的東亞連線在一起,海運經濟價值凸現,是俄羅斯的一條新生財之道。
以日本為例;它的集裝箱船從橫濱到荷蘭阿姆斯特丹,從傳統印度洋路徑需要29天,若改用北冰洋“東方航道”,則只需要15天。
中國與歐洲有巨大的貨物貿易,北極東方航道對中國和歐洲雙方極具吸引力。它不僅經濟效益顯著,而且避開了傳統路徑的土耳其海峽、蘇伊士運河、亞丁灣、馬六甲海峽,戰略意義也十分重大。
俄羅斯是最大贏家;
北極東方航道開通,將提升俄羅斯海洋大國地位,有助於改善俄羅斯與歐洲、東亞國家關係,有利於俄北方沿海地帶經濟開發,還有豐厚的“過境費”直接收入。
藉助北極航道發展俄羅斯經濟,俄羅斯已有實際動作,普京已簽署行政令,將俄羅斯遠東聯邦區首府從內陸的伯力遷往瀕臨太平洋的海參崴,就為借用北方航道的開通,助力開發遠東經濟。
北極航道開通,改變調整了亞歐海運貿易格局,分流了繁忙的印度洋航線海運量,新加坡、還有埃及和土耳其,將是最大輸家。
-
3 # 月林6491
謝邀!北極航道開通,是將歐洲與東亞連成了一起,是使俄羅斯一躍成了海洋大國地位。特別是對俄北方沿海經濟開發和航道過境費及有助於改善了,俄羅斯與歐洲丶東亞等國關係,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可以說北極航道開通,對振興俄羅斯經濟發展強大帶來前所未有的大大利益,俄羅斯實屬是個大贏家…
-
4 # 高峰軍事觀察
如果全球變暖的趨勢得不到扭轉,那麼西伯利亞的“北方通道”的開通也將成為現實。
未來,由“西北通道”和“北方通道”形成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軸心航線”,成為北美、北歐和東北亞國家之間的最近的海上通道,亞、歐和美洲之間的航線將縮短6 000~8 000公里。北冰洋航道的開通,世界貿易平衡將被打破。在這種情況之下,誰控制了北冰洋,誰就控制了世界經濟的新走廊。
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俄羅斯、瑞典、美國八國於1996年成立了北極理事會。探討相關各國在北極的行為準則。雖然國際社會目前並沒有一個專門關於北極法律地位的國際條約,但1982年透過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各國來說應是重要約束。根據此公約,各國大陸架外的公海資源不屬於任何國家,這為非北極國家參與北極事務留下了空間。未來,在這一國際海域上,北極國家與非北極國家間無疑也將形成博弈。
俄羅斯媒體以《更冷的戰》為題來描述北極地區的較量,而俄軍11月份則以重新恢復北極基地、派核動力艦艇常駐的舉動宣示了逐鹿北極的決心。不論是商業開發還是軍事部署,俄羅斯的北極戰略都以2020年為節點,在接下來的7年裡,俄羅斯將斥資630億美元鉅款開發北極,並部署多兵種聯合軍事力量為俄在北極的政治和經濟利益護航。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準備恢復在北冰洋新西伯利亞群島上的軍事基地,以便有效控制這一北極區域。
與俄羅斯一樣重新重視北極圈戰略的國家還有美國和加拿大,作為環北冰洋的重要大國,他們都同樣重視全球變暖這個地球負面影響帶來的航運、資源和軍事戰略機遇。美國在其2013年5月12日宣佈的一份13頁的新北極戰略中稱,北極是一個"令人驚異的地方",並主張各國需要保護其脆弱的環境,讓它免受衝突的侵擾。
藉助當年神來之筆獲得今天北極戰略主動權的美國,必將成為北極圈利益新一輪爭奪的強大勢力。在美國全球霸權和北約軍事體系的籠罩下,俄羅斯雖然躊躇滿志,但是仍然不能擺脫勢單力孤的尷尬。
-
5 # 祀神如神在
從世界地理看,沒有哪個大城市不靠海,沒有良港的。北極航線開闢,俄羅斯自然能在幾乎荒廢的北冰洋沿岸修建海港,將自然資源運出來賣錢。。
對中國來說也算一個好處,畢竟資源需求強大,供應增加總是好事。
但臥榻之側豈能容人酣睡?既要怎麼與人做生意,又要防止北極熊咬人,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
6 # 雲中史記
如果全球氣候順利變暖下去,上百年之後,俄羅斯將成為“萬國來朝”的世界中心之一,下面且聽我細細分析。
首先是在全球變暖趨勢下,北極殘酷的地理劇變。2007年初,北極還有近15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被海冰覆蓋,到了當年9月,經過一個夏天,僅剩417萬平方公里,而到了2012年9月,海冰更是跌到了341萬平方公里。
但是這個訊息,無疑對於北極周邊國家是個好訊息。
海冰減少,北極航道的地位日益凸顯。目前的北極航道,主要在俄羅斯北方沿岸和加拿大北方沿岸,透過這2個航道,東亞到歐洲的海上運輸線能省下大把的時間,在現代社會,時間就是最大的成本。
2012年夏季,有46艘運輸船隻透過北極海域進行運輸,它們大多從東亞的某個港口啟程,然後駛向歐洲。
當然,北極地區還有約佔地球十分之一多得未探明石油資源和三成的未探明天然氣資源,此外還有珍貴的稀土礦藏等等,隨著北極不斷溫暖,這些令人眼紅的資源都足以讓任何沿岸國家變得“瘋狂”。
為了爭奪資源和航線,各國在北極展開了激烈的競爭。100多年前,美華人買下了沙皇名下的阿拉斯加,也得以有機會染指北極地區,如今,它和加拿大爭奪波弗特海,和俄羅斯爭奪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而加拿大和丹麥也在爭奪漢斯島和林肯海。為了爭取主動,擁有北極最長海岸線的俄羅斯近年來不斷強化其北方艦隊的實力,加拿大和美國則強化了在北極沿岸的軍事、安全力量部署,丹麥、挪威等國也都紛紛加強防衛力量。
北極地貌的巨大改變,俄羅斯改變命運的巨大機遇。幾百年來,俄羅斯為了出海口,不斷向四面八方展開徵服戰爭,而最後得來的海岸線都不盡如人意,雖然俄羅斯有漫長的海岸線,但理論上,俄羅斯還是一個大陸國家。
俄羅斯西面和南面的波羅的海、黑海方向,出去的通道完全被歐洲多國封鎖,而東方的港口雖然不結冰,但距離俄羅斯傳統的歐洲中心太過遙遠,意義並不大,至於廣闊的北冰洋沿岸,則完全被廣袤的海冰和嚴寒的氣候所“凍結”。
如今,全球氣候不斷變暖,北極地區每年通航時間將成倍增加,這就大大具備了規模通航的能力,對於全球海運業將是一個巨大的影響和改變。
俄羅斯東西跨越上萬公里,國內的運輸常年受困於龜爬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時間漫長,效率低下,而一旦北極航道具備較長的通航能力,而僅從俄國國內本身就意味著交通運輸的巨大改變和提升。
俄羅斯也將徹底轉型為海洋國家,其周邊海域,每年有一半左右的時間,將成為繁忙的海上交通線,俄羅斯也終於成為國際航線上的“十字路口”。
當然,全球變暖對俄羅斯的積極意義可不僅限於此,大面積永久凍土帶的解凍,俄羅斯更多的珍貴礦產將更便於開採,這幾乎是俄羅斯民族賴以生存的搖錢樹,嚴寒的西伯利亞也將成為一個巨大的肥沃的糧倉。
當然,也不能忽略全球變暖帶來的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化、建築在永凍土的房子由於地基軟化而毀壞,還有相應的道路塌陷、管道大面積受損等問題,近年來,這些問題在西伯利亞已經越來越嚴重。
但總體來說,北極變暖,對於俄羅斯是改變命運的好事,他們自然也在信心滿滿地期待著。
-
7 # 千佛山車神
北極航道一旦開通,俄羅斯將成為世界航運的中心,變身一個超級新加坡
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總面積為1700萬平方公里,幾乎相當於加拿大和澳洲面積的總和,而這兩個國家的面積排名分別是第二位和第六位。
遼闊的國土面積也為俄羅斯帶來了漫長的海岸線,雖然一個國家的海岸線和領土的大小沒有必然的聯絡。在通常情況下,面積越大的國家海岸線也不會太短。俄羅斯的海岸線約3.75萬公里,排名世界第五位。
不過由於俄羅斯緯度太高,國家實在太靠北了,一半的海岸線都在北極圈內,冬季根本無法使用,而其餘的海岸線在冬季也多是被大雪冰封。(俄羅斯海岸線雖然長,但附近基本沒有什麼重要航線,冬季可利用的港口也非常少)
目前俄羅斯可以直通大洋的港口只有位於北極圈內的摩爾曼斯克港,這個港口雖然位於北極圈內,但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的眷戀,這裡是天然的不凍良港。但除了摩爾曼斯克港以外,俄羅斯其他的港口不是冰封,就是被鎖在內海中。
例如俄羅斯西部瀕臨黑海和波羅的海,但這兩個海都被北約國家包圍,尤其是黑海,這裡只有土耳其海峽一條通道通往外界,只要土耳其卡住這個通道,俄羅斯黑海艦隊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在黑海內部打轉轉。而波羅的海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如果俄羅斯想從波羅的海進入大西洋,照樣得經過丹麥和瑞典,如是開戰,隨時有被封鎖的可能。
除此以外,俄羅斯的其他海岸線冬季基本上都結冰,哪怕是遠東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這個港口在冬季同樣有結冰的情況,需要由破冰船不斷清理巷道才能使用。
因此,俄羅斯的海岸線雖然綿長,但是可以利用的港口卻是寥寥無幾,而且由於北冰洋海冰問題,甚至沒有什麼航線經過俄羅斯。
但是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北極地區的冬天開始漸漸的融化,俄羅斯沿海地區將湧現一些極具價值的轉運港口,北極航道也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
目前世界上有三大金融中心,分別是西歐、北美、東亞,現在從西歐北美出發,到東亞必須必須經過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或者走巴拿馬運河,橫跨太平洋,路途比較遙遠。
由於地球是圓的,且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所以從西歐或是北美到東亞最短的路線是走北冰洋,從地球的“頭頂”過去,這就是北極航道。(圖中綠色的航線就是北極航道,紅色的航線是傳統航道,走北極航線將會縮短5000多公里路程,解決至少7天時間)
如果北極航道真的能夠通行,由於路程縮短,大量從西歐和北美出發的貨輪肯定選擇走北極航道,屆時新加坡和蘇伊士運河的地位必然大幅下跌,尤其是新加坡,簡直可以說是遭到毀滅性打擊,而俄羅斯將會成為新的航運中心,到時候每天都會有大量的船隻途徑俄羅斯沿岸和繞經俄羅斯最東頭的楚科奇半島,這對俄羅斯經濟而言則是天大的好處。
除了俄羅斯以外,如果北極航線開通,加拿大也將獲益,屆時俄羅斯和加拿大將各有一條北極航道。(紅色的北極航道西北航線,綠色的是北極航道東北航線)
-
8 # 超然視野
北極航道其實早就存在,不過因地處北極圈地區,每年冰封期太長,因此大多數時候沒有多大的作用和意義,不過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已經讓極低冰川融化加速,北極航線的通航時間也越來越長。
俄羅斯是北極航線臨近的國家中,擁有最長海岸線的國家,若北極航線能夠順利開通併成為繁忙而重要的國際航線,俄羅斯無疑會是收益匪淺的,俄羅斯是最大的贏家絕對是實至名歸!
不過北極航線若真的能夠正常開通,則意味著世界的一些重要變化,或許是毀滅性的難以想象的:
第一,北極航線即使正常開通,也不可能如馬六甲海峽航線,可以實現全年通航,這條航線每年頂多只有小半年的通航時間,考慮到大型郵輪航速較低,透過該航線的時間一般的會很長,大致在半個月到一個月時間,這麼算來,該航線也就剩下三個月到四個月的通航時間,對於繁忙的國際貿易,肯定是不可能長期依賴的!而且在通航期的兩頭,還必須依賴破冰船伴航。
第二,北極航線在通航期可以正常通航,但潛在的風險也是非常高的,有一部享譽全球的影視作品《坦坦尼克號》,輝煌的場景和悽美的愛情,讓世界為其感慨,不過這艘郵輪,正是在大洋中撞上了冰山,而北極航線這種風險會更大更多!所以,應對這種威脅,要麼建造可以抵禦撞擊的加厚郵輪,要麼重新選取航線繞道而行。不過郵輪運輸本來就是強調廉價的運輸,僅僅為了幾個月的通航時間選擇建造新型油輪,顯然是不可取的!
第四,北極航線若能正常開通,說明全球溫室效應又上升了一個臺階,伴隨而來的是全球連鎖反應,暴雨、颱風、超高溫和陸地長期乾旱將成為常態,俄羅斯或許會從冰凍期縮短中獲益,但代價是全人類大部分人面臨更大的自然災害威脅!
-
9 # 談笑觀察室
北極航道是指穿過北冰洋,連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截至到2012年,北極有兩條航道,分別是大部分航段位於俄羅斯北部沿海的"東北航道",以及大部分航段位於加拿大北極群島水域的"西北航道"。
東北航道也稱為"北方海航道",大部分航段位於俄羅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離岸海域。從北歐出發,向東穿過北冰洋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亞海和楚科奇海五大海域直到白令海峽。在東北航道上,連線五大海域的海峽多達58個,其中最主要的有10個。 西北航道大部分航段位於加拿大北極群島水域,以白令海峽為起點,向東沿美國阿拉斯加北部離岸海域,穿過加拿大北極群島,直到戴維斯海峽。
在環球海上航行中,只能透過巴拿馬運河或蘇伊士運河來連線太平洋和大西洋,甚至需繞道非洲南部好望角,與這些航線相比,北極航道一旦開通將大大縮短航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如日本的集裝箱從橫濱到荷蘭的鹿特丹港,經非洲的好望角需要航行29天,若經新加坡的馬六甲海峽、經蘇伊士運河需要22天,但如果同樣的船舶採用北極航線,則僅需15天就可以到達。
目前,從歐洲到亞洲傳統航線有三條:一條是經蘇伊士運河,19931公里,35天;一條是經巴拿馬運河,26186公里,40天;一條是經非洲好望角,22356公里,46天;如果經北冰洋,則只有12456公里,22天,減少近一半時間。此外,還可節省穿越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的費用,減少航運中的能源消耗,船體大小和吃水深度不受限制,可航行各種大型貨輪,且沿途無運河壅塞、恐怖襲擊、海盜等安全隱患,尤其有利於大噸位油輪和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航運。
以上就是北極航道的優越之處。而現在北極航道開通的最大困難就是北冰洋常年結冰,只有在北半球的夏天中幾個禮拜會解凍,才能通行。但現在因為氣候原因,專家預測北冰洋會在2040年只會漂浮一些浮冰,從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通行。 而北冰洋一旦解凍,必定會成為新的黃金水路。而北極航道中的東北航道大部分需要經過俄羅斯的海岸,所以勢必對於俄羅斯會產生質的影響。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在非常在理。如果北極航道長久開通,就相當於給俄羅斯修了一條黃金大道。先不論俄羅斯的海上交通會比現在方便不知道多少倍(現在的俄羅斯的出海口非常少),就單單是各個國家船隻的“過路費”就不到要收多少。道理很簡單,海上航行要在海上待很久的時間,人的食物和淡水的補充就只能在航道附近的國家。同樣,北極航道上通行的船隻,肯定會需要在俄羅斯的港口補給的,經年累月,對俄羅斯的經濟肯定有著非常大的促進(這一點可以從新加坡的崛起看出)。
對於俄羅斯而言,可能北極航道最令他們高興的不是能賺多少錢,而是他們終於擁有夢寐以求的大量的出海口。從古時候的俄國就開始不斷的透過擴張尋找出海口,向西打到芬蘭、瑞典,向東佔領了西伯利亞,一直到庫頁島。結果發現很尷尬,自己的地理位置就是這樣,除了北冰洋,俄羅斯向外連線的海洋少的可憐,但是北冰洋卻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在結冰,不能航行。而一旦北冰洋不結冰了,這就樂壞俄羅斯了。他們終於可以大搖大擺的額出海去,向西不會被芬蘭、瑞典制約(從北冰洋到大西洋要經過芬蘭和瑞典的領海),向東去也不用看日本的臉色(俄羅斯到太平洋去要穿過日本的島嶼)。有了北極航道,俄羅斯受了幾百年的憋屈終於可以發洩出來。甚至俄羅斯現在已經在管控北極航道,其宣告要想透過北極航道就需要求得俄羅斯的同意。而未來北極航道全面通行,俄羅斯肯定會在這上面做很多文章,俄羅斯的國際地位也會進一步提高。
-
10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根據麥金德的地緣政治學說而言:俄羅斯是佔據國際地緣心臟地帶的大國。歐亞大陸心臟地帶三面為山系環繞,河流都流向內陸湖或者北冰洋,是海上無法到達之處,是天然的巨大堡壘。歷史上控制這一地區的遊牧民族總是能不斷匯起強大軍事力量對邊緣地區造成嚴重威脅。然而隨著工業化時代的到來就使遊牧民族退出了人類歷史舞臺的中心位置,與此同時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工業技術的發展和人口數量的增加使歐亞大陸邊緣地區的民族面對著越來越大的威脅。如果技術的發展使得該地區民族為某種集權體制組織起來,那麼距離誕生一個世界帝國也就為期不遠了。俄羅斯恰恰就滿足麥金德對世界帝國的定義:有著1709.82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的俄羅斯能同時對歐洲、中東、中亞、東亞多個地區形成戰略威懾。相比歷史上活躍在這片土地上的遊牧民族而言:俄羅斯具有更為高效的組織動員能力、強勁的工業生產能力。
從歷史上來看:西歐的葡、西、荷、英、法、德等國曾抓住歷史機遇實現率先崛起,這是因為這些國家抓住了大航海、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等歷史機遇,從而得以利用技術和制度上的先發優勢彌補國家體量上的劣勢;然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擴散使美、俄這種具有大洲級體量的國家得以脫穎而出。如果我們將中等體量的西歐國家同美、俄這樣的洲級大國各自的人口、資源和工業生產能力加以比較就不難看出二者的巨大差距:1940年德國的總人口約7000萬、全年鋼產量為2150萬噸、發電量為630億千瓦時;此時尚未進入戰時狀態的美國的對應數字是1.32億、6070萬噸和1780億千瓦時;而在技術上落後於德國的蘇聯則為1.7億、1830萬噸和480億千瓦時。儘管德國此時已用閃電戰征服了西歐絕大部分地區,可即使德國得以調動整個西歐的資源,也只是使自己的鋼產量和發電量稍微領先於剛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的蘇聯,但後者的勞動力資源是德國根本無法企及的,至於和美國比起來劣勢就明顯了,哪怕此時尚未進入戰時狀態的美國的生產能力還沒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到1944年德國用四年時間將自己的軍火產量提高了200%,然而同一時期美國的軍事工業規模膨脹了整整19倍,美國的軍火年產量在1944年達到了德國的2.5倍、日本的6.7倍,德、日兩國的軍火產量加起來還不到美國的零頭,在技術上相對落後的蘇聯也將自己的軍火產量提升到德國的90%。在和平年代洲級大國顯然在經濟資源的排程上也具備比中等體量的大國明顯得多的優勢。
正是俄羅斯龐大的國家規模體量為俄羅斯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勞動力和兵源,奠定了俄羅斯成為一個世界大國的最核心的基礎。然而俄羅斯的地緣結構也存在難以克服的缺陷:地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北臨北冰洋、東接太平洋、西濱波羅的海和黑海,然而俄羅斯參與國際航運貿易的條件其實並不好——北冰洋航線常年封凍,利用價值相對偏低。東部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港冬季封凍,需要藉助破冰船的協助才能通航,何況符拉迪沃斯託克港距離俄羅斯的核心地帶實在過於偏遠,對俄羅斯國家整體經濟的幫助有限。西部的波羅的海和黑海倒是俄羅斯參與國際國際航運貿易的生命線,然而波羅的海和黑海都屬於“內海”或“半內海”,其出海口都不掌握在俄羅斯手中,俄羅斯要透過波羅的海和黑海進入大西洋參與國際國際航運貿易就必須透過別國的領海。俄羅斯地緣結構上的這一缺陷也正是俄羅斯歷史上自彼得大帝起一直積極致力於尋找出海口的原因所在。事實上俄羅斯的海岸線長達3.75萬公里,排名世界第五位。俄羅斯之所以缺乏出海口並非因為缺少濱海地區的原因,而是因為地處高寒緯度帶的俄羅斯港口常年封凍,從而大大影響了其使用價值。事實上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戰略博弈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陸權與海權的博弈:俄羅斯佔據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具備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則利用自己掌握世界範圍內的制海權優勢將俄羅斯牢牢封鎖在歐亞大陸,不斷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和市場範圍。這就使俄羅斯在國際貿易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局面:儘管俄羅斯資源豐富,然而處於被封鎖狀態的俄羅斯只能利用本國資源進行發展;相比之下西方國家卻是利用全世界的資源發展。俄羅斯要打破這種局面就要開闢自己的出海口,而北極航道的開通恰恰能使俄羅斯實現多年的夙願。
目前俄羅斯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有出入海洋的通道,然而北方的北冰洋航線由於常年封凍而導致利用價值偏低,位於西部的波羅的海通道隨著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國的獨立已使俄羅斯只剩下芬蘭灣一隅的出海口,南方的黑海通道由於北約成員國土耳其扼守著黑海海峽的門戶而大大降低了其戰略意義,東方的太平洋出海口則受到美、日等國的封鎖。事實上只有北部的北極航線是完全掌握在俄羅斯自己手中的,然而常年封凍的現實大大降低了這條航線的使用價值。隨著全球氣候變化使北極地區的冬天開始漸漸的融化,俄羅斯沿海地區將湧現一些極具價值的轉運港口,北極航道也逐漸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北極航道開通後在全球的戰略地位會不斷上升:除了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外,氣候變暖引起北極冰蓋加速融化,便利的北極航道正成為連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新紐帶”和“高速路”。一旦北極航線啟用必將使北極沿岸港口地區興起新的物資轉運中心,勢必會帶來世界海上貿易重心的轉移,對地區和國際局勢產生深遠影響。目前世界上有西歐、北美、東亞三大金融中心,而在目前從西歐、北美出發到東亞必須必須經過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或者走巴拿馬運河橫跨太平洋。北極航道一旦開通將大大縮短航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日本的集裝箱從橫濱到荷蘭的鹿特丹港,經非洲的好望角需要航行29天,若經新加坡的馬六甲海峽、經蘇伊士運河需要22天,但如果同樣的船舶採用北極航線,則僅需15天就可以到達。除了能降低通航成本之外北極航道相比傳統的印度洋、太平洋航道而言還具有安全上的優勢:北極航道不會經過海盜、恐怖分子盤踞的熱點地區,幾乎全程都在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等北冰洋沿岸國家的控制之下。
由此可見北極航道一旦開通必將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作為北冰洋沿岸國家的俄羅斯也可以藉此東風擺脫多年來的出海口困擾。問題在於北冰洋沿岸不只俄羅斯一個國家,那麼何以見得俄羅斯會是最大的贏家呢?這首先當然是因為俄羅斯有比其他北冰洋國家更為迫切的出海口需求,但也不全是這個原因。有著漫長北冰洋海岸線的俄羅斯地處北極航線的中心位置,一旦北極航道得以開通,那麼俄羅斯在世界航運格局中的位置將很有可能取代今天的新加坡。北冰洋沿岸一共有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冰島,這其中俄羅斯和加拿大在北冰洋的海岸線是最長的。北極航道開通後將會形成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亞沿岸的“東北航道”,從而使俄羅斯和加拿大成為北極航道最大的兩個獲益者。當然圍繞這條國際熱議航道的博弈也從未停止過:2007年8月2日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北極探險家奇林加羅夫乘潛水艇深入4261米的海底,從而成功在北極點插上了一面高一米、能儲存一百年的鈦合金國旗,俄羅斯此舉顯然是試圖在未來北極地區的競爭中搶佔先機。對此時任加拿大總理的哈珀立即發聲:”我們急需採取行動維護我們在北極地區的利益“。隨後美國、丹麥也都各自採取行動強化自己在北極地區的勢力存在。在這場北極航道大博弈中俄羅斯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一直以來俄羅斯就十分重視北極地區,俄羅斯很早就在北極地區開展了科考活動。科考船想要前往北極地區首先就要面對厚厚的冰層,俄羅斯為此建造了大量的破冰船。目前俄羅斯是世界上擁有破冰船數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目前有54艘柴油動力破冰船,這一數量要遠遠高於美國。美國常年把戰略中心放在世界其它地區,對於北極地區的關注度並不高,所以美國並沒建造大量破冰船,這使得美國在北極地區的活動受到了很大限制。俄羅斯不僅擁有常規動力的柴油破冰船,還裝備了核動力破冰船,這使俄羅斯在破冰船的技術上佔據世界領先地位。
回覆列表
北極航道由兩條航道組成: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亞沿岸的“東北航道”,即“北方海航道”(NSR)。所以對俄羅斯來說,是“東北航道”穿越了它的內水、領海、專屬經濟區以及公海海域。北方航道的開通將撇開連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固有要道——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使航程縮短一半以上, 不僅能減少運輸成本,而且能規避索馬利亞海盜、印度洋海盜的威脅。
目前,俄羅斯的北方航道每年只能實現從6月到11月的夏秋季通航。近日,被譽為全球最強大的常規動力破冰船,即將開始破冰之旅,俄羅斯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開展全年通航試點。近年來,北方航道的貨運量出現井噴式增長,2018年1800萬噸,2019年預計達3000萬噸,2020年預測達6500萬噸。所以商業前景非常可觀。
除此之外,隨著北極航道的貫通,俄羅斯的海洋區域就能東西連通,這樣俄羅斯海軍的部署就不會再被冰川分割切斷。所以這對俄羅斯來說也極具軍事戰略價值。近日俄羅斯宣佈:從2019年起,他國若要使用北極航道,必須先通報通行性質以便得到俄羅斯的許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