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你的人是我們的

    盟軍

    美軍:1911式點45口徑勃郎寧手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0.45英寸(11.4mm)

    彈夾:7發

    M1 格蘭德步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30英寸(7.62mm)

    彈夾:8發

    M1 卡賓槍

    工作方式:半/全自動

    口徑:.30英寸(7.62mm)

    彈夾:15/30發

    射速:550發/分

    湯姆森衝鋒槍

    工作方式:半/全自動

    口徑:0.45英寸(11.4mm)

    彈夾:20和30發、50發(彈鼓)

    勃朗寧輕機槍

    工作方式:半/全自動

    口徑:.30英寸(7.62mm)

    彈夾:20發

    M1919A6式重機槍

    工作方式:全自動,風冷式

    口徑:.30英寸(7.62mm)

    彈夾容量:250 發

    射擊速度:400—500發/分

    M1919A4式重機槍

    工作方式:全自動,風冷

    口徑:.30英寸(7.62mm)

    彈夾容量:250發

    射速:400—550發/分

    M2-HB.50口徑重機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全自動,風冷

    口徑:.50英寸(12.7mm)

    彈夾容量:110發

    射速:450—550發/分

    反坦克火箭發射器

    工作方式:電子點火

    口徑:75mm(3 英寸)

    穿透力:100mm(4 英寸)

    MARK II 手榴彈

    工作方式:摩擦點火延時引信

    重量:0.59kg

    延時時間:4—4.8 s

    火焰噴射器

    工作方式:自動

    容量:使用40次

    英軍:李·恩菲爾德4型步槍

    工作方式:非自動

    口徑:.30英寸(7.62mm)

    彈夾:10發

    威伯利-斯科特左輪手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45英寸(11.4mm)

    彈夾:7發

    斯登衝鋒槍

    工作方式:半/全自動

    口徑:.352英寸(9mm)

    彈夾:32 發

    射速:550發/分

    布朗式輕機槍

    工作方式:自動,風冷

    口徑:.303英寸(7.7mm)

    彈夾:30發

    射速:500 發/分

    維克斯式馬克I型重機槍

    工作方式:自動,水冷

    口徑:.303英寸(7.7mm)

    彈夾:250發

    射速:450發/分

    M36型手榴彈

    工作方式:摩擦延時引信

    重量:0.51千克

    反坦克手雷

    工作方式:撞擊引信

    重量:0.56 千克

    火焰噴射器

    工作方式:自動

    容量:40次

    蘇軍:

    納甘1895式左輪手槍

    比利時和俄國聯合研製,榮譽勳章中有登場

    託卡列夫TT33手槍

    中國仿製即為經典的54式手槍

    PPsh-41衝鋒槍

    經典的”波波莎”,高達900發/分的射速和71發彈鼓帶來恐怖的火力,無論是在蘇軍還是德軍眼裡,這都是一件”完美”的武器

    使用35發彎彈夾的PPsh-41

    彈夾的好處是故障率低,重量輕,易攜帶

    PPsh-43衝鋒槍

    由PPsh-42改進版,而PPsh-42是在列寧格勒被包圍的情況下開發的,該槍使用了35發彎彈夾

    莫辛·納甘式步槍(1891-1930型)

    蘇軍步兵的制式裝備,和日本的三八式類似,精度較高,威力較小

    莫辛·納甘式卡賓槍(1891-1938型)

    主要供騎兵使用

    西蒙諾夫AVS-36自動步槍

    託卡列夫SVT-40半自動步槍

    SVT-38的改進版,產量較多

    西蒙諾夫SKS半自動步槍

    使用AK47同樣的M43短彈,1945年投入使用,一直服役到AK47列裝,中國仿製即為56式半自動

    莫辛·納甘式狙擊步槍

    連美國黑幫都使用的優秀武器

    託卡列夫SVT-40狙擊步槍

    榮譽勳章中有登場

    託卡列夫·馬克沁重機槍

    蘇軍對原始的馬克沁機槍的改進版本,二戰前期使用較多

    郭留諾夫SG43重機槍

    1943年由蘇聯槍械大師郭留諾夫研製,用以加強捷格加廖夫系列輕機槍的火力,主要殺傷集結有生目標或對付低空飛行目標

    捷格加廖夫DShK -38“德什卡”12.7mm重機槍

    蘇軍最著名的機槍,雖然機動性較弱,但12.7mm口徑可以在陣地戰中提供無與倫比的火力,德軍可謂吃盡了它的苦頭,同時也作為坦克上的高射機槍

    PTRD14.5mm反坦克槍

    主要用於殺傷坦克成員,穿甲厚度為25mm,還有一種型號稱為PTRS

    1914/30手榴彈.很牛很重的手榴彈,要插個東西才能引爆.玩過使命和榮譽的人都知道

    1942進攻型手榴彈,越看越像夫特加酒瓶.

    1943反坦克手雷.像XO酒瓶. 蘇聯人愛喝酒在手雷上就表現出來了.

    德軍

    WALTHER P38 手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9mm

    彈夾:8 發

    毛瑟 1898式步槍:

    工作方式:非自動

    口徑:7.92mm

    彈夾:5 發

    毛瑟1898式步槍是二十世紀初大多數步槍的原型,包括美國的SPRINGFIELD1903式步槍。它使用的7.92mm毛瑟彈從1888年開始生產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該槍效能優越、工作非常可靠,它和它的變形槍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被德軍廣泛用。KARABINER98 型卡賓槍比標準的98式短6英寸,在二戰中,裝備了大多數德軍部隊。

    GEWEHR 1943式 半自動步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7.92mm

    彈夾:兩個5發彈倉

    MP40衝鋒槍

    MP40衝鋒槍,及其原型槍MP38衝鋒槍,是具有衝鋒槍特點的第一種衝鋒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帝國軍隊使用最廣泛、效能最優良的衝鋒槍。

    操作 全自動

    口徑 9X1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Parabellum)

    容量 32發/彈匣

    重量 8.7磅

    全槍長 槍托開啟833mm/槍托摺疊630mm

    槍管長 251mm

    射速 500發/分

    初速 380米/秒

    有效射程 200米

    MP44突擊步槍

    工作方式:全/半 自動

    口徑:7.92mm

    彈夾:30 發

    射速:600 發/分

    FG1942式 自動步槍:

    工作方式:半/全 自動,氣動

    口徑:7.92mm

    彈夾:20發彈鼓

    射速:750 發/分

    MG42輕機槍:

    工作方式:全自動,風冷

    口徑:9mm

    彈夾:20 發

    射速:750 發/分

    PANZERFAUST 反坦克手雷發射器

    工作方式:一次性使用,衝擊點火

    口徑:44mm

    穿透力:240mm

    PANZERSCHRECK 反坦克發射器:

    工作方式:電子點火

    口徑:88mm

    穿透力:230mm

    手榴彈:

    工作方式:摩擦延時引信

    重量:0.51千克

    同其它武器的研製一樣,德軍也研製了許多不同型號的手榴彈。不過,有兩種最初的原型:直柄的M24型和橢球形的M39型。

    直柄手榴彈從一戰起就開始廣泛使用,並得到不斷的改進,它比球形手榴彈更易於投擲,威力更大些。

    火焰噴射器:

    工作方式:自動

    容量:40次

    一戰後德軍曾放棄了火焰噴射器,但當1935年,義大利軍隊在衣索比亞戰爭中使用火焰噴射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使德軍重新裝備了它。德軍在早期的戰鬥中使用過,不過在1941年後,就很少看到它的身影。

    魯格P08手槍

    1908年被德軍選作制式武器的魯格P08手槍,是當時最具魅力的半自動手槍。P08手槍的超凡魅力在於其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方式與肘節式槍機閉鎖機構,結構獨特,外觀優雅,加工精良,且其動作的可靠性、安全性與同期的手槍相比,屬於上乘。

    日軍:

    明治26年式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893-1945

    口徑:9mm

    槍管長:120mm

    全槍長:230mm

    重量:927g

    裝彈數:6發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700m

    大正十四年式手槍

    日軍陸軍使用最廣泛的戰鬥手槍,這種手槍使用南部式8mm子彈,指向射擊精度極高,子彈傷害力極大基本與達姆彈相同,無防護人員被擊中,通常非死即殘。但這種子彈穿透力很弱,用5層棉被就能擋住,此外該槍採用的設計結構,必需嚴格保養才能保證可靠性,否則擊發後容易出現第2發子彈上膛不到位的現象,導致射擊停頓

    大正14年式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25-1945

    口徑:8mm

    槍管長:117mm

    全槍長:230mm

    重量:900 g

    裝彈數:8發

    有效射程:60m

    最大射程:600m

    南部式甲型自動手槍

    該手槍特性與大正14年式手槍相同,但進行高速指向射擊時,彈著點有逐漸朝左上漂移的現象,這也是所有南部式自動手槍的特性,所以通常只進行慢速瞄準射擊

    南部式甲型自動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8mm

    槍管長:117mm

    全槍長:230mm

    重量:—

    裝彈數:—

    有效射程:60m

    最大射程:600m

    南部式乙型自動手槍

    這種手槍為南部甲型的改良型,保養要求降低,後坐力降低,單手射擊時精度更準

    南部式乙型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8mm

    槍管長:117mm

    全槍長:230mm

    重量:—

    裝彈數:—

    有效射程:60m

    最大射程:600m

    南部式特型袖珍手槍

    這型手槍主要用於裝備便衣偵察部隊,特高科部門人員,子彈為特製的7mm口徑,手槍尺寸很小,便於隱蔽攜帶,發射時噪音低,無煙,無槍口焰,精度與子彈穿透力比戰鬥手槍略差,但殺傷力很大,因為這種槍通常使用劇毒彈頭

    南部式特型袖珍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7mm

    槍管長:—

    全槍長:112mm

    重量:—

    裝彈數:7發

    有效射程:30m

    最大射程:400m

    九四式手槍

    94式手槍為戰車乘員,汽車兵,飛行員等重要非直接地面戰鬥人員所裝備的自衛手槍,這種手槍精度上乘,而且重量比大正14年式戰鬥手槍輕,並且也不需要經常保養擦拭,由於同樣使用8mm南部子彈,該槍殺傷力與大正14年式一樣也是極度兇殘,此槍的絕對射擊精度不如大正14年式與南部戰鬥手槍,但指向射擊更準,特別適合沒有時間苦練槍法,射擊技術生疏的技術兵員

    94式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34-1945

    口徑:8mm

    槍管長:95mm

    全槍長:180mm

    重量:720 g

    裝彈數:6發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550m

    一式將佐手槍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攻擊一帆風順,日軍高階軍官經常要出席一些談判或接受對方投降的儀式,以及日軍要在佔領區內建立殖民政府或傀儡政府,日軍陸軍高階軍官也要經常出席一些高階場合或盟國外交場合,而日軍陸軍當時的手槍,通常外觀並不好看,而且也不適合高階軍官攜帶,只適合低階軍官攜帶,當出席重要禮儀場合時,日軍陸軍的高階軍官往往因無合適的配槍感到尷尬,這使日軍陸軍的將佐非常不滿,強烈要求裝備一種外觀適合高階軍官佩掛的禮儀手槍,於是陸軍立即研製裝備了多型軍官手槍,1式將佐手槍是第1種,這種手槍使用.32 ACP彈,射擊精度也不差,外觀適合高階將佐佩掛

    1式將佐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1-1945

    口徑:.32英寸

    槍管長:—

    全槍長:—

    重量:—

    裝彈數:.32 ACP 子彈 8發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

    二式將佐手槍

    2式將佐手槍是裝備中高階軍官的禮儀手槍,使用南部子彈

    2式將佐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3-1945

    口徑:8mm

    槍管長:95

    全槍長:176.5

    重量:—

    裝彈數:8發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600m

    稲垣式將佐手槍

    裝備中高階軍官的禮儀手槍,使用南部子彈

    稲垣式將佐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8mm

    槍管長:—

    全槍長:—

    重量:—

    裝彈數:—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600m

    杉浦式將佐手槍

    陸軍高階軍官禮儀手槍,與1式將佐手槍一樣使用.32ACP子彈

    杉浦式將佐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32英寸

    槍管長:—

    全槍長:—

    重量:—

    裝彈數:.32ACP子彈 8發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

    南部式16連發自動手槍

    這種戰鬥手槍主要裝備日軍的便衣偵察隊等特殊部隊,為這些不便攜帶顯眼武器的特殊部隊提供一定的近距離突擊火力。這種槍單發精度非常高,但連發射擊時,子彈的散佈也會逐漸向左上偏移

    南部式16連發自動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8mm

    槍管長:—

    全槍長:—

    重量:—

    裝彈數:16發

    有效射程:70m

    最大射程:650m

    南部式衝鋒槍

    這種衝鋒槍很多國家把他歸類為衝鋒手槍,該槍主要用於裝備戰車部隊,由戰車乘員透過車體上開的翻蓋射擊視窗射擊戰車外面近距離敵軍士兵,阻止對方步兵對戰車實施破壞

    南部式衝鋒槍資料

    服役年代:1935-1945

    口徑:8mm

    槍管長:—

    全槍長:—

    重量:—

    裝彈數:50發彈匣

    發射速度:500發/ 分

    子彈初速:370 m/sec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700m

    百式衝鋒槍

    這種衝鋒槍主要裝備日軍傘兵,空挺特戰部隊,敵後滲透部隊,等特殊部隊。100式衝鋒槍連發時射擊密集度極高,單發時精度更高,有效射程達120米,這是很奇異的。這種衝鋒槍產量不大,只裝備特殊部隊,陸軍的正常戰鬥部隊一般不裝備100式衝鋒槍

    100式衝鋒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0-1945

    口徑:8mm

    槍管長:240mm

    全槍長:900mm

    重量:3.9 kg

    裝彈數:30或20發彈匣

    發射速度:450發/ 分 — 800發/ 分(可調)

    子彈初速:370 m/sec

    有效射程:120m

    最大射程:700m

    二式衝鋒槍

    這種衝鋒槍是100式衝鋒槍的後續型,射擊精度比100式衝鋒槍更高,號稱打的最準的衝鋒槍。該槍同樣也是一般只用於傘兵,空挺特戰部隊,敵後滲透部隊等特殊部隊

    2式衝鋒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2-1945

    口徑:8mm

    槍管長:—

    全槍長:638 mm

    重量:2.95 kg

    裝彈數:30發 或 50發彈匣

    發射速度:600發/ 分

    子彈初速:334 m/sec

    有效射程:180 m

    最大射程:700 m

    日軍手槍與衝鋒槍使用的8mm南部

    明治三十年式步槍

    該槍為明治38年式步槍的前身,明治30年式步槍與明治38年式步槍的外觀區別是,明治30年式步槍沒有防塵蓋。該槍的優點是所用的6.5mm子彈穿透力大,射程遠,發射時無煙無焰比較隱蔽,而且可感後坐力不明顯,便於射手發揮水平,實戰射擊精度極高。不過這種槍發射的6.5mm子彈彈頭長徑比大,擊中人體後不會發生翻轉造成附帶傷害,在沒命中人體重要部位的情況下,對人體的傷害比其他子彈小

    明治30年式步槍資料

    服役年代:1897-1945

    口徑:6.5mm

    槍管長:797mm

    全槍長:1275 mm

    重量:3.95 kg

    裝彈數:5發

    子彈初速:765 m/sec

    尺標射程:2400 m

    最大射程:3700 m

    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槍

    該槍為30年式步槍的修改型,增加了防塵蓋,更能適應惡劣環境使用,其他方面與30年式步槍都一樣

    明治38年式步槍資料

    服役年代:1905-1945

    口徑:6.5mm

    槍管長:797mm

    全槍長:1275 mm

    重量:3.95 kg

    裝彈數:5發

    子彈初速:765 m/sec

    尺標射程:2400 m

    最大射程:3700 m

    明治38年式卡賓槍

    在30年式步槍服役後,日軍透過多年的訓練與實戰經驗,得出了標準步槍重量較大也太長,不便於複雜地形攜帶,而極遠的尺標射程意義不大,很少有人會被2000米以外射來的槍彈射中的結論。所以日軍認為部隊除了裝備標準步槍外,還有必要裝備一種不需要太大尺標射程,但長度較短重量較輕的步槍。所以在選用38式步槍以後,工廠在生產標準38式步槍時,同時也生產了一種截短槍管的38式步槍,這就是明治38年式卡賓槍的來歷,38式卡賓槍的槍管比38式標準步槍的短了不少,相應的尺標射程也從38式標準步槍2400m降低到了2000m,不過在步槍的常用有效射擊距離,與標準步槍相比並沒有精度差異

    明治38年式卡賓槍資料

    服役年代:1905-1945

    口徑:6.5mm

    槍管長:487mm

    全槍長:965 mm

    重量:3.95 kg

    裝彈數:5發

    子彈初速:708 m/sec

    尺標射程:2000m

    最大射程:3000 m

    明治四十四年式卡賓槍

    該槍是專門為乘馬騎兵設計的卡賓槍,根據乘馬騎兵的特點要求在38式卡賓槍的基礎上做了些修改設計。外觀上44年式卡賓槍與38式卡賓槍有所差異,最大差異是44年式卡賓槍的刺刀直接摺疊安裝在槍上,用手一甩槍就能開啟刺刀,進入拼刺狀態

    明治44年式卡賓槍資料

    服役年代:1911-1945

    口徑:6.5mm

    槍管長:487mm

    全槍長:965 mm

    重量:3.95 kg

    裝彈數:5發

    子彈初速:708 m/sec

    尺標射程:2000m

    最大射程:3000 m

    九七式狙擊步槍

    97式狙擊步槍資料

    服役年代:1937-1945

    口徑:6.5mm

    槍管長:797mm

    全槍長:1275 mm

    重量:3.95 kg

    裝彈數:5發

    子彈初速:765 m/sec

    精確射程:600 m

    最大射程:3700 m

    99式步槍資料

    服役年代:1939-1945

    口徑:7.7mm

    槍管長:—

    全槍長:1258mm

    重量:—

    裝彈數:5發

    子彈初速:760 m/sec

    尺標射程:2400m

    最大射程:4000 m

    99式短步槍資料

    服役年代:1939-1945

    口徑:7.7mm

    槍管長:657 mm

    全槍長:1058 mm

    重量:3.7 kg

    裝彈數:5發

    子彈初速:730 m/sec

    尺標射程:2200m

    最大射程:3500 m

    99式狙擊步槍資料

    服役年代:1939-1945

    口徑:7.7mm

    槍管長:657 mm

    全槍長:1058 mm

    重量:3.75 kg

    裝彈數:5發

    子彈初速:730 m/sec

    精確射程:900m

    最大射程:3500 m

    2式傘兵步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2-1945

    口徑:7.7mm

    槍管長:—

    全槍長:1118 mm

    重量:—

    裝彈數:5發

    子彈初速:750 m/sec

    尺標射程:2400m

    最大射程:3800m

    4式甲半自動步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4-1945

    口徑:7.7mm

    槍管長:—

    全槍長:1073mm

    重量:4.07 kg

    裝彈數:10發

    發射速度:—

    子彈初速:720 m/sec

    尺標射程:2400m

    最大射程:3500m

    11式輕機槍

    口徑:6點5毫米

    射程:3600米

    射速:500發每分

    彈鬥容量:30發

    96式輕機槍

    口徑:6點5毫米

    射程:3600米

    射速:550發每分

    彈匣容量:30發

    99式輕機槍

    口徑:7點7毫米

    射程:3600米

    射速:800發每分

    彈匣容量:30發

    92式重機槍

    口徑:7點7毫米

    射程:4500米

    射速:450發每分

    彈板容量:30發

    下面簡單介紹下飛機及坦克 也是個人手寫版本並參考了歷史資料

    美國:

    P40 P47 P50D 戰鬥飛機 綜合性能優異

    B52轟炸機 載重量大,但是需要長距離跑道,(約1KM的跑道才能起飛)

    B19和B25為艦載空炸機型,效能優異

    坦克:

    盟軍主戰坦克:機動性不錯,威力大,裝甲厚度一般

    美國潘興26坦克:裝甲厚度強,機動性一般,主炮威力大

    戰艦:當時的著名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等,裝甲結實,載機能力強,1942年4月2日,大黃蜂號載著16架B-25轟炸機出航,4月14日,在北太平洋與由威廉·哈爾西統一指揮的包括企業號航空母艦的14艘軍艦匯合。4月18日清晨,特混艦隊在離日本東京還有650海里時,杜立特中校率領16架飛機B-25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起飛,成功地空襲了東京和附近的城市。這一行動對美國和日本都產生了巨大的震動

    美國的航母水平在當時也是世界一流,堪稱最好的,機動性強,裝甲防護能力也強

    德國

    飛機:Bf 109G Gustav 堪稱德國工業的典範,在閃電戰中大顯身手

    G-14 和 G-6是後期的主戰飛機,效能在109型號上有所提升

    坦克

    豹式坦克 尤其以黑豹坦克效能最優,非常好的操控性和機動能力,結實的的前側方裝甲,裝甲效能優異,配合76mm口徑主炮,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射程相當遠,1KM之內命中率相當高

    虎式坦克:德軍重型坦克:裝甲防護能力是當時所有坦克最好的,主炮繼承了豹式坦克的優良效能

    蘇軍:

    坦克:T34,炮臺為澆鑄,價格低廉,生產量大,屬於量產型的坦克,主炮射程精度在500~800之間,不如德軍坦克,但其價格優勢明顯,在坦克戰中以數量取勝,中國建國初期的坦克以T34為原型改進,價格優勢依然明顯,效能一般,價效比高

    蘇軍飛機和軍艦在二戰中並無太大作為,故不作介紹

    日軍

    飛機:著名的零式戰鬥機,超強的機動性,在空中操控靈活,初期為鋁製和木質結構的結合,質量在當時是戰鬥機中最輕便的

    坦克:日本陸軍中型坦克 97式("Chi-Ha","奇哈")

    “九七改”中型坦克,戰鬥全重增加到15.75噸。由三菱公司設計出新炮塔,換裝1式47毫米火炮,穿甲彈的初速為825米/秒,在500米距離上可穿透75毫米厚的裝甲。火炮採用半自動垂直滑動式炮閂,車上攜帶104發炮彈和2575發機槍彈。這種坦克在日本稱“九七改”、“奇哈改”。九七式中型坦克被廣泛用於日本侵華戰爭,東南亞戰爭和太平洋島嶼的爭奪戰中。與美蘇同類坦克相比,它的防護、火力、機動均相差甚遠,

    無法勝任大規模的坦克戰

    戰艦:日本的大和戰艦(yamato) 大和”號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戰列艦,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在1937年制訂第三次造艦補充計劃時,確定首先建造兩艘“大和”型戰列艦,這就是“大和”號和“武藏”號。其標準排水量64000噸,滿載排水量73000噸,大口徑主、副炮20餘門,航速27節,裝甲厚、防護能力強,同時命中兩條魚雷或數枚重磅航彈也不致影響戰鬥

    赤城”號在1923年11月重新開工,1925年4月下水,1927年3月完工。其三層甲板設計相當特殊:最上層為飛機降落甲板;第二層甲板上有艦橋及2門雙聯裝203毫米口徑主炮,故稱為“炮塔甲板”;第三層為飛機起飛甲板,長56.7米,可搭載60架戰機(16架戰鬥機、16架偵察機及28架攻擊機)。測試排水量34364噸,航速31節。 1938年,“赤城”號進行了一次大改裝,拆除原來的炮塔甲板和起飛甲板,將最上層甲板延長變成飛行甲板,艦載機數量增加到91架(96式戰鬥機16架、96式攻擊機51架、96式俯衝轟炸機24架),運送飛機的升降機也由2座增加到3座,飛行甲板左舷增設艦島。測試排水量增為41300噸,航速31.2節。 “赤城”號是日本海軍的名艦之一。在1928~1929年,日本海軍名將山本五十六曾擔任該艦艦長,偷襲珍珠港時,該艦也作為機動部隊的旗艦,其後,“赤城”號還參加了爪哇海大戰和中途島戰役。在中途島海戰中,“赤城”號被美軍俯衝轟炸機投下的2枚炸彈命中引起火災,大火殃及彈藥庫,連鎖爆炸迫使“赤城”號船員不得不棄船,最後日本用自己的“野分”號驅逐艦發射魚雷將其擊沉。

  • 2 # 靜下來讀點書

      盟軍

      美軍:1911式點45口徑勃郎寧手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0.45英寸(11.4mm)

      彈夾:7發

      M1 格蘭德步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30英寸(7.62mm)

      彈夾:8發

      M1 卡賓槍

      工作方式:半/全自動

      口徑:.30英寸(7.62mm)

      彈夾:15/30發

      射速:550發/分

      湯姆森衝鋒槍

      工作方式:半/全自動

      口徑:0.45英寸(11.4mm)

      彈夾:20和30發、50發(彈鼓)

      勃朗寧輕機槍

      工作方式:半/全自動

      口徑:.30英寸(7.62mm)

      彈夾:20發

      M1919A6式重機槍

      工作方式:全自動,風冷式

      口徑:.30英寸(7.62mm)

      彈夾容量:250 發

      射擊速度:400—500發/分

      M1919A4式重機槍

      工作方式:全自動,風冷

      口徑:.30英寸(7.62mm)

      彈夾容量:250發

      射速:400—550發/分

      M2-HB.50口徑重機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全自動,風冷

      口徑:.50英寸(12.7mm)

      彈夾容量:110發

      射速:450—550發/分

      反坦克火箭發射器

      工作方式:電子點火

      口徑:75mm(3 英寸)

      穿透力:100mm(4 英寸)

      MARK II 手榴彈

      工作方式:摩擦點火延時引信

      重量:0.59kg

      延時時間:4—4.8 s

      火焰噴射器

      工作方式:自動

      容量:使用40次

      英軍:李·恩菲爾德4型步槍

      工作方式:非自動

      口徑:.30英寸(7.62mm)

      彈夾:10發

      威伯利-斯科特左輪手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45英寸(11.4mm)

      彈夾:7發

      斯登衝鋒槍

      工作方式:半/全自動

      口徑:.352英寸(9mm)

      彈夾:32 發

      射速:550發/分

      布朗式輕機槍

      工作方式:自動,風冷

      口徑:.303英寸(7.7mm)

      彈夾:30發

      射速:500 發/分

      維克斯式馬克I型重機槍

      工作方式:自動,水冷

      口徑:.303英寸(7.7mm)

      彈夾:250發

      射速:450發/分

      M36型手榴彈

      工作方式:摩擦延時引信

      重量:0.51千克

      反坦克手雷

      工作方式:撞擊引信

      重量:0.56 千克

      火焰噴射器

      工作方式:自動

      容量:40次

      蘇軍:

      納甘1895式左輪手槍

      比利時和俄國聯合研製,榮譽勳章中有登場

      託卡列夫TT33手槍

      中國仿製即為經典的54式手槍

      PPsh-41衝鋒槍

      經典的”波波莎”,高達900發/分的射速和71發彈鼓帶來恐怖的火力,無論是在蘇軍還是德軍眼裡,這都是一件”完美”的武器

      使用35發彎彈夾的PPsh-41

      彈夾的好處是故障率低,重量輕,易攜帶

      PPsh-43衝鋒槍

      由PPsh-42改進版,而PPsh-42是在列寧格勒被包圍的情況下開發的,該槍使用了35發彎彈夾

      莫辛·納甘式步槍(1891-1930型)

      蘇軍步兵的制式裝備,和日本的三八式類似,精度較高,威力較小

      莫辛·納甘式卡賓槍(1891-1938型)

      主要供騎兵使用

      西蒙諾夫AVS-36自動步槍

      託卡列夫SVT-40半自動步槍

      SVT-38的改進版,產量較多

      西蒙諾夫SKS半自動步槍

      使用AK47同樣的M43短彈,1945年投入使用,一直服役到AK47列裝,中國仿製即為56式半自動

      莫辛·納甘式狙擊步槍

      連美國黑幫都使用的優秀武器

      託卡列夫SVT-40狙擊步槍

      榮譽勳章中有登場

      託卡列夫·馬克沁重機槍

      蘇軍對原始的馬克沁機槍的改進版本,二戰前期使用較多

      郭留諾夫SG43重機槍

      1943年由蘇聯槍械大師郭留諾夫研製,用以加強捷格加廖夫系列輕機槍的火力,主要殺傷集結有生目標或對付低空飛行目標

      捷格加廖夫DShK -38“德什卡”12.7mm重機槍

      蘇軍最著名的機槍,雖然機動性較弱,但12.7mm口徑可以在陣地戰中提供無與倫比的火力,德軍可謂吃盡了它的苦頭,同時也作為坦克上的高射機槍

      PTRD14.5mm反坦克槍

      主要用於殺傷坦克成員,穿甲厚度為25mm,還有一種型號稱為PTRS

      1914/30手榴彈.很牛很重的手榴彈,要插個東西才能引爆.玩過使命和榮譽的人都知道

      1942進攻型手榴彈,越看越像夫特加酒瓶.

      1943反坦克手雷.像XO酒瓶. 蘇聯人愛喝酒在手雷上就表現出來了.

      德軍

      WALTHER P38 手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9mm

      彈夾:8 發

      毛瑟 1898式步槍:

      工作方式:非自動

      口徑:7.92mm

      彈夾:5 發

      毛瑟1898式步槍是二十世紀初大多數步槍的原型,包括美國的SPRINGFIELD1903式步槍。它使用的7.92mm毛瑟彈從1888年開始生產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該槍效能優越、工作非常可靠,它和它的變形槍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被德軍廣泛用。KARABINER98 型卡賓槍比標準的98式短6英寸,在二戰中,裝備了大多數德軍部隊。

      GEWEHR 1943式 半自動步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7.92mm

      彈夾:兩個5發彈倉

      MP40衝鋒槍

      MP40衝鋒槍,及其原型槍MP38衝鋒槍,是具有衝鋒槍特點的第一種衝鋒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帝國軍隊使用最廣泛、效能最優良的衝鋒槍。

      操作 全自動

      口徑 9X1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Parabellum)

      容量 32發/彈匣

      重量 8.7磅

      全槍長 槍托開啟833mm/槍托摺疊630mm

      槍管長 251mm

      射速 500發/分

      初速 380米/秒

      有效射程 200米

      MP44突擊步槍

      工作方式:全/半 自動

      口徑:7.92mm

      彈夾:30 發

      射速:600 發/分

      FG1942式 自動步槍:

      工作方式:半/全 自動,氣動

      口徑:7.92mm

      彈夾:20發彈鼓

      射速:750 發/分

      MG42輕機槍:

      工作方式:全自動,風冷

      口徑:9mm

      彈夾:20 發

      射速:750 發/分

      PANZERFAUST 反坦克手雷發射器

      工作方式:一次性使用,衝擊點火

      口徑:44mm

      穿透力:240mm

      PANZERSCHRECK 反坦克發射器:

      工作方式:電子點火

      口徑:88mm

      穿透力:230mm

      手榴彈:

      工作方式:摩擦延時引信

      重量:0.51千克

      同其它武器的研製一樣,德軍也研製了許多不同型號的手榴彈。不過,有兩種最初的原型:直柄的M24型和橢球形的M39型。

      直柄手榴彈從一戰起就開始廣泛使用,並得到不斷的改進,它比球形手榴彈更易於投擲,威力更大些。

      火焰噴射器:

      工作方式:自動

      容量:40次

      一戰後德軍曾放棄了火焰噴射器,但當1935年,義大利軍隊在衣索比亞戰爭中使用火焰噴射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使德軍重新裝備了它。德軍在早期的戰鬥中使用過,不過在1941年後,就很少看到它的身影。

      魯格P08手槍

      1908年被德軍選作制式武器的魯格P08手槍,是當時最具魅力的半自動手槍。P08手槍的超凡魅力在於其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方式與肘節式槍機閉鎖機構,結構獨特,外觀優雅,加工精良,且其動作的可靠性、安全性與同期的手槍相比,屬於上乘。

      日軍:

      明治26年式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893-1945

      口徑:9mm

      槍管長:120mm

      全槍長:230mm

      重量:927g

      裝彈數:6發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700m

      大正十四年式手槍

      日軍陸軍使用最廣泛的戰鬥手槍,這種手槍使用南部式8mm子彈,指向射擊精度極高,子彈傷害力極大基本與達姆彈相同,無防護人員被擊中,通常非死即殘。但這種子彈穿透力很弱,用5層棉被就能擋住,此外該槍採用的設計結構,必需嚴格保養才能保證可靠性,否則擊發後容易出現第2發子彈上膛不到位的現象,導致射擊停頓

      大正14年式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25-1945

      口徑:8mm

      槍管長:117mm

      全槍長:230mm

      重量:900 g

      裝彈數:8發

      有效射程:60m

      最大射程:600m

      南部式甲型自動手槍

      該手槍特性與大正14年式手槍相同,但進行高速指向射擊時,彈著點有逐漸朝左上漂移的現象,這也是所有南部式自動手槍的特性,所以通常只進行慢速瞄準射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研究生坐在車頭維權,你同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