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司馬長史
-
2 # 老張讀史
一是用楊枝,將一頭咬軟之後,蘸藥粉刷牙,也有用槐枝、桃枝、葛藤等。
二是咀嚼嫩樹枝,用以潔牙。
三是最常用的以鹽水、濃茶、酒漱口。然後配合“牙籤”,就是用小楊枝來剔除齒間食物殘渣。最早在西晉就有了“牙籤”的記載。
四是牙刷。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城裡還有專門製作、銷售牙刷的鋪子,多用馬尾巴植於木質、玉質材料上。
至於牙膏,多為藥物散劑,也有用鹽的,不過古時鹽貴,一般只有貴族才用鹽刷牙。
-
3 # 愚先生喜怒哀樂
宋代,已有了類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藥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來漱口。如果怕清洗不乾淨,便用手指代替現在的牙刷,在不然,就是先前說的楊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齒。
從古書記載來看,到了南宋,城裡已經有專門製作、銷售牙刷的店鋪。那時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鑽毛孔兩行,上植馬尾。和現代的牙刷已經很接近了。
也有青鹽用布或者手指,在不然上面提到的古代牙刷,用這些蘸了,擦牙齒,然後用清水漱口。
古時候有段時間很流行一種妝啊,黑齒,桶子們挺住了啊,就是把牙齒全都染成黑色,是為美.不敢想啊~審美觀念和現在差太多.也許這樣好啊,反正都染黑黑了,一勞永逸,考慮什麼潔齒啊~
-
4 # 中華善德網
現代人大多懂得牙齒保健的重要性。其實,關於口腔、牙齒的清潔、美觀、疾病、保健,在中國古代就已有了比較高的要求。例如《詩經·衛風·碩人》中形容美女牙齒“齒如瓠犀”,即指牙齒要如同葫蘆籽兒一樣整齊潔白。反之,牙齒參差不齊則被視為齟齬,咬合不齊者被稱為齪,排列不齊者被稱為齜,不平整者被稱為齲,均視之為病態。由此可見,古代的人們對於牙齒健康是十分重視的。
中國最早的牙齒潔具是楊柳枝,在晚唐時期,人們都把楊柳枝泡在水裡,要用的時候,用牙齒咬開楊柳枝,裡面的楊柳纖維就會出來,好像細小的木梳齒,很方便的牙刷。古語“晨嚼齒木”就是這麼來的。1954年的考古發掘,從公元959年的遼代墓葬中出土的兩把骨質牙刷柄,就足以說明,中國使用牙刷潔齒,少說也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從古書記載來看,到了南宋,城裡已經有專門製作、銷售牙刷的店鋪。那時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鑽孔兩行,上植馬尾。和現代的牙刷已經很接近了。
宋代,已有了類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藥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來漱口。如果怕清潔不乾淨,便用手指代替現在的牙刷,要不,就用先前說的楊柳枝,蘸上古牙膏清理牙齒。也有用布、手指或者上面提到的古代牙刷,蘸了青鹽,擦牙齒,然後用清水漱口。
據張杲《醫說》記載,南梁劉峻所著《類苑》中有首歌謠,題作《西嶽華山峰碑載口齒烏髭歌》,歌謂:“豬牙皂角及生薑,西國開麻蜀地黃。木律早蓮槐角子,細辛荷葉要相當。青鹽等分同燒煅,研熬將來使更良。揩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早在公元6世紀的南梁就雕刻於石碑的“口齒烏髭”,用皂角、荷葉、青鹽等各種藥物研熬而成,對牙齒有增白留香、消炎鎮痛作用,還兼可烏髮美容。效果比如今的藥物牙膏還要神奇。“口齒烏髭”實在可說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藥物牙膏。
如今,許多人在每日清晨起床刷牙漱口,或在晚上臨睡前刷一次牙。而中國曆代中醫著作則不僅以為睡前比晨起漱洗對護齒尤為有效,更倡導每餐必漱,醫學名家張景嶽《景嶽全書》就指出:“每於飯後必漱,則齒至老堅白不壞。”這是十分科學的。“漱”即洗滌的意思。在古書中早有記載,例如《禮記·內則》:“雞初鳴,鹹盥洗。”說明古人有養成了早晨進行“盥洗”的習慣。這裡的“盥洗”也可能包括漱口在內。直接關於“漱口”的記載,見隋代巢元方著《諸病源候論》:“食畢常漱口數過,不爾,使人病齲齒。”這裡指的是飯後漱口,也有人主張晚上漱口,認為晚上漱口對保護牙齒有更好的效果。宋代張杲著《醫說》:“世人奉養,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將臥而漱,去齒間所積,牙亦堅固。”後來有更多人主張每天早晚兩次漱口,以保持口腔衛生。在刷牙工具沒有發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採用含漱法,以鹽水、濃茶、酒為漱口劑,唐代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鹽內口中,以暖水含……口齒牢密。”《延壽書》有用濃茶漱口的記載,“凡飲食訖,輥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齒,得茶漱滌,不覺脫去而不煩挑剔也。蓋齒性便苦,緣此漸堅牢而齒蠢且自去矣。”據現代藥理分析,茶葉中除有維生素外,還含有單寧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單寧具有抗菌、殺菌作用。氟化合物則有防止齲齒的作用。說明古代主張用濃茶漱口預防齲齒,是符合科學原理的。關於酒劑漱口,《醫說》記載:“劉幾年七十餘多,精神不衰,每一飲酒輒一漱口,雖醉不忘也,曰此可以無齒疾。”這都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
當然,“齒至老堅白不壞”的說法只是強調每餐漱洗的重要,牙齒作為人體的器官之一,由於各種原因,總免不了會有傷病,包括常有的缺損。如今牙科對缺損者,常採用鑲補的醫療措施,以恢復牙齒的功能。不知者,必以為很現代;知之者則會想起《新修本草》——在這部唐代就已頒行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藥典中,已有用白錫、銀箔、水銀合成銀膏,以作為牙科填充物的記載。見於《新修本草》的用汞合金補牙的記載,還表明中國的牙科醫療技術,曾經遠遠領先於世界各國。(圖源網路)
-
5 # 記者倪好
窮人就是漱口,富人潔牙的方式比較多,可以嚼一些富含彈性的東西,比如樹膠。
另外有豬鬃毛製成的硬毛刷,但沒有牙膏。歐美到了18世紀出現了半成品牙膏,富含薄荷、豆蔻等等,即便如此,古人的口腔狀況都很成問題,華盛頓到老年只剩下一顆牙了,他最終因為口腔感染而去世(廁讀君有一篇文章就寫了這事)。嘉靖皇帝不上朝的一個原因也與口腔有關,他左側臼齒有蟲蛀,導致他一直用右腮幫子吃飯,時間長了左側面部塌陷,有礙觀瞻,所以恥於見人。
關注廁讀大歷史,每天分享歷史知識,品味歷史智慧。
-
6 # 宛如清揚
古人用什麼刷牙?
講究的用自制的牙膏,牙粉,柳木牙刷等等來刷。
牙膏
文人記錄的牙膏方列舉一二:
最早的牙膏和它的配方或許是出自南朝梁文學家劉峻撰寫的《類苑》,裡面寫有一則相關內容“豬牙皂角及全姜,西國升麻蜀地黃。木律旱蓮槐角子,細辛荷葉要相當。青鹽等份同燒煅,研熬將來使更良……”這裡面都是藥材,加鹽熬成膏,和今天的牙膏有得一拼。
後來蘇軾也記過,用松脂,加茯苓等浸泡煮沸後熬好後搗成細末,每天擦牙。後來元代的金好問也提出用茯苓石膏龍骨,加上寒水石、白芷細辛石燕子等一起,算是升級版的牙膏了。其實除了這些文人的記錄外,有些醫家也記了一些類似的牙膏方,比如元代的《衛生寶鑑》等,說明這些東西在當時,不算是特別機密的,各有各法。
牙刷
手。蘇東坡的方,就可以用手,敦煌壁畫裡,就有用手揩齒的內容。
柳木牙刷。估計是東漢時就有了,《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裡提到沐浴衛生時,有十七種用具,其中就有楊枝,是把楊枝一頭打扁,露出纖維,用以刷牙。
骨制牙刷。1954年出土遼代一號墓裡有這東西。
宋人吳自牧《夢梁錄》裡記了很多的刷牙鋪子,有許多雜貨店裡,也都有鏡子梳子刷子刷牙子等,可見當時的人們,都在用,雖然名字不是牙刷,而是刷牙子,材料方面也不再侷限於柳枝,而是用骨、角、竹、木之類的,有錢人用象牙銀之類的,不稀奇。
講衛生有條件的,會想盡一切辦法,不講衛生又沒有條件,將就過吧,漱口來點青鹽就行了,那麼奢侈的勞什子,做不到啊。
-
7 # 歷史大學堂
《詩經·衛風·碩人》是一首描寫齊國女子莊姜出嫁的詩,第八句“齒如瓠犀”說莊姜的牙齒像葫蘆籽一樣白潔細密。如果沒有基本的牙齒養護手段,莊姜不可能在出嫁年齡還能保持一口健康白潔的牙齒。
雖然中醫對牙科分類較晚,但古人一早就發現,不對牙齒進行必要的保養,必然會出現各種症狀的牙科疾病。
除了醫術中有記載之外,我們在象形文字中也能尋得一些蛛絲馬跡。比如“齟齬”一詞的意思是意見不一,相互牴觸,本意指的卻是牙齒參差不齊。上下齒咬合不齊者被稱為齪,排列不齊者被稱為齜,不平整者被稱為齲,均視之為病態。類似的字和詞有不少,可見古人很早就開始關注牙齒和口腔健康了。
但像現代人一樣刷牙卻是很久之後的事情。
圖1 上世紀的假牙
周朝禮儀認為刷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此最初的牙齒清潔方式是漱口法。《史記·倉公傳》記載說“食而不漱”是造成齲齒的直接原因,飯後漱口成為當時人們每餐之後必備的功課,漱口水的材料是現在常見的鹽水。聰明的古人在食鹽的過程中發現鹽有消炎殺菌的作用,易溶於水的鹽粒成為漱口水的首選。《禮記》中有:“雞初鳴,鹹盥嗽”,的記載,說明那時候的人已經將鹽水漱口作為牙齒保健的生活習慣。
鹽在當時的中原地區是一種奢侈品,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消費得起的,日常食用都稍顯珍貴,更不要說用來漱口刷牙了。於是,酒、醋、藥湯、茶水便成為漱口水的替代品。尤其是茶水這種便宜又易得的東西,成為普通人家刷牙漱口的首選。
茶水中含有的一種特殊酶可以分解殘留在口腔裡的食物殘渣,防止酸性物質產生,造成齲齒;而茶葉內含有的氟元素和更是能與鈣質產生親和作用,附著在牙齒表面,進一步防止齲齒產生,穩固牙齒。雖然古人不能像現代人一樣知曉茶水中含有的特殊化學成分是保護牙齒的關鍵,但實踐足以證明茶水是一種完美的漱口水。
圖2 《紅樓夢》劇照,林黛玉漱口
現代的醫學廣告為了吸引眼球,總是千方百計地吹噓牙膏裡含有綠茶精華之類,其實這些都是智慧的古人玩兒剩下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物質的增加帶來的直接結果是可供選擇的食物更加豐富。原始的漱口法已經無法滿足清潔牙齒的需要,急需一種更加高效快捷的牙齒清潔方式。“手指揩齒法”就在這個時候誕生。
用手指清潔牙齒,聽起來不可思議,但這種方法在古代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而這個時候的牙膏也有了相應的變化,早些時候貴不可攀的鹽已經降低了身價,成為普通大眾能消費得起的日用品,“青鹽擦牙法”成為當時最流行的牙齒清潔方式。《紅樓夢》中就有賈寶玉用青鹽擦牙漱口的描寫。而青鹽只是用普通鹽加熱炒制之後,呈現出一種特殊的青黑色,是不是比普通鹽更具有護牙功能就不得而知了。
“手指揩齒法”從秦漢時期一直到清代都廣為流傳,更高階的刷牙方式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才開始流傳開來的。
圖3 敦煌壁畫《勞度叉頭聖圖》中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齒
敦煌196窟的晚唐壁畫《勞度叉鬥聖變》是現存最早的古人刷牙圖,畫面上一左一右兩個人,右邊的人正在接受剃度,他赤裸上身,一手提著水瓶,另一手兩指橫放,半蹲著身體,露出兩排潔白的大牙。
與普通大眾刷牙作為日常生活習慣不同,刷牙不僅是佛教徒的日常,更是一種儀式。
在俗家人皈依三寶時,必須刷牙、剃髮、沐浴,經過這三個最基本的潔身過程,才能進行下一項。也就是說,中國古人刷牙可能是來自古代印度,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舶來品。
這個推測在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中也能得到證實。書中提到印度佛教徒每餐飯後必定用牙籤對牙齒進行清潔,每日一早一晚必定用樹枝進行清潔。
藉著樹枝清潔牙齒的習慣隨著唐玄奘回到大唐一同傳入中原。因為印度地處熱帶,所產樹木質地鬆軟,諸如無花果樹之類極易尋得,印度佛教徒常用無花果樹作為清潔牙齒的工具。唐玄奘回到大唐之後,幾經甄選,最終選擇楊柳枝作為無花果樹枝的替代品。就這樣,中國歷史上出現了最原始的牙刷。
圖4 晚唐用楊柳枝做牙刷
不過楊柳樹只產於中國的區域性地區,一些不產楊柳樹的地區還是保持著“手指揩齒法”傳統,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是“楊枝刷牙”和“手指潔牙”兩種方式並存。這種狀況直到宋朝才被打破。
1953年發掘的遼代駙馬贈衛國王夫婦合葬墓,是一座遼代契丹貴族墓。該古墓雖遭盜掘,依然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尤其是兩支牙刷重新整理了華人刷牙的歷史。
這兩支牙刷出土時僅剩刷柄,一端打有兩排細孔,想必是固定刷毛用的。這兩柄形制和近代牙刷已經頗為接近。契丹人在入住中原後逐漸漢化,生活習慣也日趨中原化,刷牙這種生活習慣在貴族階層也流行開來。
圖5 北宋的牙刷
刷牙在宋朝更加流行和平民化。此時的宋朝,用牙刷刷牙已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宋朝境內不僅絕大多數人用牙刷刷牙,還出現了專門販賣牙刷的店鋪,製作牙刷的作坊。宋代《夢梁錄》就有“傅官人刷牙鋪”之類的記載,這些刷牙鋪就是專門出售牙刷的。
宋代牙刷和現代基本類似,在之後的朝代沒有太多改變,直到明孝宗墓中出土了一支完整的牙刷實物,已經和現代牙刷完全相同了,讓這個皇帝成為世界牙科醫學會認可的牙刷發明者(其實早在幾百年前華人就用上牙刷了)。
圖6 茯苓,古代制牙膏原料之一
在牙膏方面,古人發揮了更大的想象力。最早是用鹽水、酒、醋、藥湯這些漱口水作為牙膏替代品,後來將鹽加工成青鹽,成為專職牙膏替代品。直到楊柳枝擦牙法出現,各種琳琅滿目的中藥牙膏替代品便應運而生。
宋代,古人以茯苓等藥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來漱口。如果怕清潔不乾淨,就用牙刷清潔,實在沒有,去院子門口掐一段楊柳枝楊柳枝,再不濟,雙指橫放,蘸上古牙膏清理牙齒。
對於牙膏的選擇,古人並不拘泥於某一種配方,古書記載的牙膏配方不下一二十種。大文豪蘇軾和科學家沈括各自發揮聯想,製作牙膏。蘇軾選擇的材料是松脂和茯苓,沈括選擇的是苦參。
比起歐洲人,華人刷牙的歷史要早千年以上,接吻是現代歐洲人的日常禮儀,要是放在古代,倆人一見面,露出兩排大黃牙,親一個?簡直是一場災難。
文:曾府成
參考文獻:《夢梁錄》《禮記》《史記·倉公傳》
-
8 # 半畝仙客
聽說古埃及人用尿刷牙漱口。我們中國的祖先沒有那麼重口味兒。用鹽水,咀嚼茶葉清新口氣。以前的墓葬裡有出土過古代的牙刷,形狀與現代類似,它的毛是動物的毛。
-
9 # 探索歷史奇聞
漱口在晚唐時期之前,一律都是採用含漱法解決漱口之難題,何為含漱法,即鹽水、濃茶、酒、暖水為漱清口中異味,當時最早的牙具還未成型,除開含漱法外,古人還採用小楊枝清潔口腔,何為小楊枝,其圓形、末端尖,形同現今的牙籤,後續因楊柳枝結緣研發出刷牙漱口之“晨嚼齒木”。
據《禮記·內則》記載:“雞初鳴,鹹盥洗。”從這段歷史的記載可以知曉,古代在很悠遠的歷史中已經開始注重刷牙漱口這個習性了,隋代更是因為齲齒疾病困惱開始“食畢常漱口”,那古時刷牙漱口除開含漱法又有哪些方式呢?
我個人觀史瞭解,第一種刷牙漱口方式,這也是《史記》有記載的方式,更是從晚唐時期開始就盛行的一種方式,這種刷牙漱口方式就是“晨嚼齒木”。
何為晨嚼齒木,即為名喚楊柳枝的一種木梳齒,木梳齒的使用是先將楊柳枝浸泡在水裡,然後在需要使用的時候用牙齒咬開柳枝,其柳枝內含的楊柳纖維就會支溢而出,就好似細小的木梳齒,也就是“牙刷”晨嚼齒木的由來。
除開楊柳枝外,古時人們還採用槐枝、桃枝、葛藤來達到柳枝相同的效果,因百姓地域限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定。
後續經研製,牙刷也開始改變,不再是單一的柳枝這些,而是開始真正意義的刷牙漱口,例如漱口開始採用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佩蘭等等一系列,這些不僅達到清新而且還護齒,除開這些當時還研發了牙刷。
那這個牙刷是如何來的,首先看下第一代,第一代一樣是採用樣柳枝,只是將楊柳枝的一端或者兩端皆打扁成刷狀的牙刷,其形如掃帚,以蘸當時清熱解毒的一些潔牙劑,諸如中藥金銀花之類。
第二代是第一代的升級版,也是後世牙刷的初具模型,這一物真正開始推廣是宋代開始,宋代才是真正刷牙成品的最早年代,據悉,宋代不僅發明牙刷,更發明了古牙膏。
從古書記載中瞭解到,南宋時已經開始大街巷口都在有商人制造牙刷、古牙膏,和販賣牙刷以及古牙膏,那時牙刷都是以骨、角、竹、木、枝、等系列材料製作而成,頭部鑲有鑽毛口兩行,鑲馬尾,宛如現今的牙刷。
這一項發明的初始,也讓歷史古人開始真正享用刷牙護齒,直至傳承到現代,更是古人用的刷牙漱口最悠遠,最清潔的一種方式。
-
10 # 亮仔學史
中國古人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注意牙齒的保護,不僅僅是牙疼帶來的痛苦,更主要的是古人認為一口完整、潔白的牙齒是富貴與長壽的象徵。不論現代還是古代,一口黃牙總歸不是人類的審美標準。
最早關於中國古人保護牙齒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書中提到過一個人物——漢代名醫淳于意,說起淳于意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一說到他的女兒,我們就有些印象了,著名的“緹縈救父”中的父親就是淳于意,緹縈就是他的女兒。
淳于意就曾經在治療齲齒的過程中首次提出來要“飯後漱口”,他認為齲齒乃是中邪的象徵,要祛除邪氣,就要吃完飯後用清水漱口,把最終的骯髒物體吐出,這樣才能保證牙齒的清潔,避免沾染邪氣。
可淳于意的研究並沒有得到民間普遍的認同,貴族之中也許會有漱口的習慣,但普通老百姓當時還沒有這種意識,真正將漱口刷牙作為一種習慣其實是在後來的隋唐時期,我們來看一看古人都有哪些當時來清理口腔。
用手蘸鹽法古代沒有我們現在的牙刷和牙膏,但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之中發現,鹽這種東西不但是食物的必備物品,而且還有清潔、美白的功能。這種方法十分簡單,也便於操作,晨起時用鹽在牙齒上塗勻,然後用手用力摩擦,就可以清除牙齒上的汙垢。
柳樹枝刷牙從唐代開始,柳樹枝就成為了人們刷牙的必備工具,柳樹枝內富含豐富的柳枝纖維,刷牙時講柳樹枝放在嘴裡輕輕一咬,內部的纖維流出後會形成類似於牙刷的小木梳,配合上鹽,就不再使用手直接刷,既衛生又斯文。
特質牙粉刷牙中國古代真正的牙刷雛形其實是形成在宋代,小木條上栓上馬尾巴上面的毛,製作成一個簡單的牙刷,不過馬尾毛比較硬,經常會出現牙齒出血的狀況,並不是很好用。
在這一時期類似於牙膏的牙粉也被研製出來,牙粉自己調製,根據每個人的習慣,原料也不盡相同。主流上一般使用茯苓、麝香、沉香、龍腦香、零陵香、白檀香等製成,大文豪蘇軾就曾在自己的日記中記載到自己親手製作牙粉的過程,看來蘇軾先生吃完了東坡肉,牙齒還是需要清理一下的。
清朝皇帝的“衝龍溝”衝龍溝,大家不要想歪,其實就是皇帝每天起來之後漱口的稱呼。此種方法是利用濃茶來清新口氣,每天清晨,宮女太監會端一杯濃茶到皇帝身邊,皇帝反覆在喉嚨裡“咕嚕咕嚕”的漱口之後,才能開始用早膳。
值得一提的是,衝龍溝是一個特別有吸引力的工作,宮女和太監都會搶著幹,因為皇帝即使是漱口的茶葉也都是名貴的新茶,這些茶葉漱口之後,會被處理掉,畢竟皇帝尊貴的身份不能再喝下去。
宮女們就會把這些茶葉拿回去曬乾,畢竟只衝泡過一次,茶葉的味道還挺濃,然後再把這些茶葉倒賣到宮外,一來是萬歲爺漱過口的茶葉,二來茶葉味道尚存,三來皇帝的茶葉不是龍井就是普洱,十分珍貴,放在市場上特別搶手,宮女們也能因此大賺一筆外快。
因此,古人在漱口刷牙方面還是挺有創造力的,他們很早就認識到保護牙齒的益處,經過許多年的實踐,發明了很多刷牙漱口的方法,不得不令人敬佩古人的智慧。
-
11 # 澹奕
雖說古代沒有現在這麼五花八門的牙刷牙膏之類,但古人也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並且很早就發明出了古代版的牙刷,以及各種保護清潔牙齒的藥粉。
或許不少人都知道,明孝宗朱佑樘弄出了牙刷,可實際上按照現在的考古發掘,最早的牙刷在唐朝就已經出現,在國內使用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
傳說,秦朝時期的先民,就開始用牙粉來清潔護理牙齒,不過這種牙粉聽起來或許讓人覺得相當詭異,因為當時的牙粉,就是用長城或者城牆的磚石磨碎的。
那是要的人們,覺得城牆上的磚頭碼疊得很整齊,並且十分堅固,受到以形補形的影響,人們就把這樣的磚頭給磨碎了,用來清潔牙齒,當然,這肯定是沒什麼作用的。
而早期的人們,最普遍的口腔牙齒清潔辦法,就是用清水漱口,雖然人們用磚粉清潔牙齒沒有什麼實際作用,但也體現出,人們已經覺得只用清水漱口,清潔十分不到位。
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將草藥磨碎製作成牙粉,而這樣的東西,也就是最早的牙膏。
在《洪氏集驗方》等典籍中記載,兩宋有一種用香附子、生薑等製成的牙粉,另外還有一種用珍珠、琥珀、光明砂、蛤蜊等製成的牙粉。
前者價錢便宜,是尋常百姓用的,而後者十分昂貴,都是顯貴人家用的。
古代的牙粉不同於現在的牙膏,使用的時候就是用手指蘸上一些放進嘴裡,然後在牙齒上繁複揉搓,這樣能夠達到清潔牙齒與保護牙齦的作用。
而隋唐時期,中原地區出現了一種牙刷,那就是楊柳枝,人們將楊柳枝放在清水中浸泡,然後不停咀嚼,將其纖維弄出來,如此就成了一種很原始的牙刷。
這種辦法來自於當時的天竺,也就是印度,因為印度人的習慣就是如廁之後用手清潔,自然也就不好再用手清潔口腔,所以當地人發明了用楊柳枝做成牙刷的辦法。
那時的人們不僅拒絕楊柳枝,像是桑樹枝、槐樹枝都可以,並且受到其啟發,唐朝時期就出現了最早的牙刷,是用木頭與馬尾巴製作,在如今的唐朝墓中已有出土。
因為楊柳枝取材方便而且沒有成本可言,清潔效果也非常理想,所以這個辦法直到明清時代仍舊很盛行,而明朝時期,孝宗朱佑樘改良了牙刷。
古代的牙刷除了材質方面,與現在的牙刷幾乎已經沒有了區別,而配合使用的則是牙粉或者是鹽,並不是牙膏,那時的人們,也喜歡在嘴裡含著丁香以清潔口腔。
鹽也是古代比較常見的牙齒清潔物品,只不過鹽巴對於不少家庭來說,也不算便宜,因此也不可能天天使用,往往也只有富貴人家,才可以用鹽巴清潔牙齒。
-
12 # 墨策
古時候雖然沒有各式各樣的牙刷和牙膏,可古人也很重視口腔衛生,早期以鹽水、茶水漱口保護牙齒,後來也出現了牙刷以及藥粉等方法來保證自己口腔衛生。
有相關資料顯示,明孝宗朱佑樘用短硬的豬帶毛插進骨質把手做成的牙刷。可實際上唐朝時期已經出現形態和現代牙刷非常接近的物品,該種牙刷刷毛部分採取豬鬃製成,然後固定在竹子上或者骨骼製成的柄上,形成了一把牙刷。
《禮記》中:“雞初鳴,鹹盥嗽”就說明人們已有了漱口的習慣。古人清理口腔和牙齒用手指和柳枝。敦煌壁畫《勞度叉頭聖圖》中,畫有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齒。
從這點可以看出,古人十分重視對牙齒的護理,為此也想出了護理牙齒的辦法,早期他們以鹽水、茶水漱口來保證牙齒的衛生。接著牙粉和柳枝等方式也相繼出現。
隋唐開始,楊柳枝成為百姓們刷牙的必備品,那時候人們將楊柳枝放到水中,等到用的時候再放到嘴巴里咬一咬,楊柳枝內部纖維會變成類似牙刷的小木梳,配合上鹽,就形成了牙刷和牙膏,如此一來就可以輕鬆解決口腔衛生。
除了楊柳枝外,桑樹枝、槐樹枝均能做成牙刷,在此基礎上才出現了最早的牙刷,那時候牙刷以木頭和馬尾巴做成,如今已經被人發現。
南宋時期,甚至出現了專門製造銷售牙刷的店鋪,那時候的牙刷已經和現代牙刷很相似。
南宋俗稱牙刷為“刷牙子”:南宋吳自牧描寫杭州生活的筆記體專著《夢粱錄》第十三卷寫道:“諸色雜貨中有刷牙子。”
南宋人周守忠編寫養生書籍《類纂諸家養生至寶》,甚至專門討論了用牙刷來刷牙的時間要不要安排在早上:“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搖,久之患牙痛,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極有所損。”因為早上牙根較松,而馬尾較硬。
楊柳枝、桑樹枝、槐樹枝等製作牙刷成本低效果好,深受人們好評,所以該種方法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到明朝時期,明孝宗朱佑樘改良了牙刷,此次牙刷在慢慢和現代相近,最終傳遍了全世界。
除了牙刷和現代接近外,那時候大家清理牙齒多數採取鹽巴和牙粉來清洗牙齒,牙粉成本低很多收入低的家庭會考慮,至於鹽巴一般是富裕家庭還會以鹽巴來清理牙齒,畢竟那時候鹽巴由政府管控,不是任何家庭能買得起鹽巴。
對此,你們有什麼想法?
-
13 # 大米sod蜜
其實,古人很早就有清潔牙齒、美白牙齒的意識。有資料顯示,比較被人們所熟知的,主要有3種:1.用楊柳枝刷牙;2.把木條當做牙刷進行刷牙;3.自制古牙膏透過手指的摩擦刷牙。
-
14 # 傲嬌與Q君
古代人用來刷牙的東西有很多,包括:
竹管。竹管細長,有很好的手感,古人常常用它來刷牙。用草包的牙籤。用草包的牙籤有清潔牙齒的作用,古人常常用它來刷牙。用棉花的牙籤。棉花的牙籤比較軟,不容易損傷牙齒,古人常常用它來刷牙。用羊毛的牙籤。羊毛的牙籤比較細,可以清潔牙齒縫隙,古人常常用它來刷牙。用燕尾服的牙籤。燕尾服是一種細長而結實的燕尾鳥,古人常常用它來製作牙籤。總之,古人用來刷牙的東西非常豐富,包括竹管、牙籤、羊毛和燕尾服等。
-
15 # 不像樣的技術派
古人用牛角或豬骨刷牙。在古代,牙刷並不像現在那樣普及,人們通常會用牛角或豬骨來刷牙。這種方法可能不太方便,但卻能夠清潔牙齒。另外,古人也會用草本植物來清潔牙齒,如薄荷、迷迭香等。
回覆列表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刷牙的國家,在遼代的墓穴中發現過骨質的牙刷柄,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牙刷實物。在禮記中就有人們涑牙的介紹,這表明兩千年前中國人民就開始注意口腔衛生了。學會了涑口,我們就開始刷牙了。現知,中國最早的刷牙具是隋唐時代的楊柳枝,當時人們把楊柳枝先泡在水裡,然後再用嘴嚼,楊柳枝會被咬碎,就像現在牙刷的毛一樣,這樣就把牙齒刷乾淨了,當時代替牙膏的是鹽或者一些藥劑。到了宋代,中國已經出現了類似牙膏的物品,古人將茯芩等中藥材熬煮成“古牙膏”,早起涑口,並用手指或者楊柳枝刷牙。到了南宋,城裡已經出現專門製作、銷售牙刷的店鋪了,當時的牙刷用骨頭、動物的角、竹子、木頭等材料,在其頭部鑽孔植上動物的毛髮,這樣的牙刷已經和現在的牙刷很接近了。古人就是用的這幾種方法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