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油潑辣子賀賀
-
2 # 一桶姜山如畫
如果是我自己的話,無所謂,過或不過都行。但如果從民族文化來看,文化傳承還是要繼續的,這與有意思與否沒什麼關係,這是一個民族精神內涵的事悄。
-
3 # 青聲情語
還是不取消好。創造一個團聚的機會不容易。
過年,就是回家的理由。不論路途多麼遙遠。父母在,家就在。回家看望老人,中秋節回不去,春節必須回。
把年節去了,年假就沒了,回家也少了理由——不年不節回家幹啥。
春節畢竟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是文化符合,已深深植入華人大腦,取消了會有很大失落感。
擁有時不知珍惜,失去了方知可惜。這是教訓也是經驗。
至於年味漸淡,那是對年文化的開發不夠。時至今天,我們非但沒有創造、豐富年文化的內涵,連好多傳統的優秀東西也丟棄了。實在不該。
-
4 # 信譽最重要的東西
春節是我們傳統節日,是我們民族的根之一。當然不能取消,也不該取消。儘管隨著社會發展年味越來越淡,物質條件改善對這個有影響,但是也不能因為這取消,也不可能取消。春節也傳承了很久很久了,不說我們在國內人民就算世界很多華人華僑他們還在海外同樣過春節,哪怕不放鞭炮,不吃水餃,貼春聯。所以春節是我們華人的共同節日,影響深遠就連一些老外都被影響過春節,我在高棉看到很多人家貼春聯,房屋文化寫中文祝福語。所以我們要繼承祖宗留下節日,要繼續發楊傳承中華文化更加繁榮!
-
5 # 鵬程萬里1569171
雙手贊成,現在這過年越來越沒有年的滋味了,記得小時候的過年的味道,年前很多天就淘米壓面蒸年糕做凍豆腐灘小鍋餑餑,準備年食,大家圍著碾子轉圈,一家碾面大家都來幫忙,說說笑笑打打鬧鬧,說說東家長,西家短,街鄰四舍的十分親熱,真的令人懷念的。
現在這些都沒有了,雖然生活比過去強了很多,但是人跟人間的距離拉遠了鄰里之間都很少往來,有事都的用錢才能解決,缺少了那個時候勤勞樸實的作風,現在這年過得十分的累人,總之本來過年了,大家放假了,能很好的休息一下,但是現在的過年弄得人很疲倦,有時候都很怕過年過節了。
-
6 # 小市民的茶餘飯後
題主您自己願意嗎?
取消春節,當然首先是取消春節假期,其次是取消春節加班費,再次,再次我很怕被拍磚頭!春節沒有了,年前的年終獎金、年後的開工紅包那不也沒有了嗎……
年味越來越淡了,一方面淡的是真實的氛圍,另一方面淡了的其實是自己的心境。
還記得小時候的除夕夜,小屁孩子們成群結隊,滿村各戶辭歲,收穫了百十顆糖果、些許零食都樂得屁顛屁顛的。整個新年,打牌的賭資都是糖果,吃完糖剩下的糖紙還疊一串透著香甜味兒的蝴蝶,掛床帳邊能聞上半年呢。
春節拜年、耍龍燈,每天徒步十數里從來就不覺得累。尤其是耍龍燈,常常中午飯都吃不上,幾顆糖果、兩個法餅就打發了。偏偏半大小夥們樂此不疲,都以能舉上龍把,告別打旗子為莫大的榮耀。如果誰獲准學習耍套數,不再當成年人的替身,那更加被小夥伴們羨慕嫉妒恨了。
年味最淡的,也許是正當年輕的人們。二十三十多歲的時候,我對過年最是無感,一心就想著打拼個前程。不知不覺中也就打拼到不惑了,突然之間就覺得這鈔票,遠沒有親情和守護重要了。人也就開始戀舊了。於是每到春節,便開始給自己的半大小屁孩講過年的故事、習俗、傳統、禮節,期望在講述中傳。
也許再過十數年,我們也如父輩們一樣,翹首期盼春節,期盼兒孫們歡聚一堂了。到那個時候,春節再沒有年味,能夠團聚的春節,就是我們過得最奢侈的年了。
-
7 # 老鬼86888917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不管春節的氛圍怎麼樣,都是不可能取消,也是不能取消的。
春節的意義是辛勤的一年已經過去,充滿希望的一年正在開始。這個時候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人都會趕回家裡,享受團圓的天倫之樂,家人的情感得以盡情傾訴,心理訴求得以滿足。多數人都會選擇好好的玩耍幾天,走親訪友,增進感情。同時對新的一年好好進行規劃,以便有更好的發展。
隨著文化與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不得不說年味的感覺越來越淡了。在文化生活匱乏的年代,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什麼文化活動,只要聽說哪裡有人耍"馬馬燈″,"獅子燈″,都會不厭其煩地追著去幾個村子,看千篇一律的表演,也是樂此不疲。那時候物質生活比較貧困,只有過年才會準備很多好吃的,可以儘量的飽嘗口福。因此那些年代春節的氣氛,是現在不可此擬的。
不管春節的感覺變得越來越淡化,但是它的意義是不會改變的。它是漢文化的一種傳承,是家人情懷得以釋放,親戚朋友增加感情的一個載體。
-
8 # 王學增花鳥藝術空間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年味變淡了,什麼原因?簡單的說,生活好了!
吃的,白麵大米,家常便飯:穿的,西服革履,闆闆正正,住的,樓房,農村也是整齊的院落,可以說,生活無憂無慮,不但年味變淡,而且日子過的好快,轉眼又是一年!
回憶往事,一年連頓餃子都吃不上,總想盼望過年吃餃子:平時穿的衣服,總是補丁囉補丁,盼望著過年,換身像樣的衣服,格外,過年還要買鞭炮,男孩子喜歡來點動靜,女孩子再買身花衣服,,,,這些。都是人們的嚮往:可是現在吃穿住都不用發愁了,平時的生活比那是過年都好,你還盼什麼呢?
所以說:變淡了,只是從生活上說,其他的並沒有變淡,回家,走親,串門,不也是一樣嗎?一個小小的企業,開張放炮幾個小時,變淡了嗎?孩子們買炮,用袋子裝,變淡了嗎?衣服,調好的買,鞋子,上千元一雙,,,,,哪裡變淡了!
簡單的說,變淡了,是生活提高了,不像過去哪種盼年了!
-
9 # 瓜農之友馬博士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大家都覺得年味越來越淡,人情也是如此,究其原因是錢惹的禍。但大家又說了沒有錢又萬萬不能!
但是從節日本身來講,春節是家人團聚的最重要的節日,作為以農業為本的國家,自古以來,進入臘月,可以講在七八十年代,農村裡年味變一天天的濃起來。小的時候,過年前殺豬宰羊,一排熱鬧景象,我們小孩子等不及放鞭炮、貼春聯,祭祖、看社火,正月十三上燈,看大戲真的是每天都有這樣的精彩節目。從吃一到十五,忙不過來!有時候莊戶上一個姓的人,要走上幾十公里的山路去外地的親戚家拜年,也不覺得累!
但是隨著生活條件好了,年味卻淡了,年味也變了!
一直以來對於身處他鄉的遊子而言,這年更是十分的重要,去看看父母,我們來看一看一般的人是怎麼過春節的。
從春節前一週左右大部分人便已經做好了準備,火車票、汽車票、飛機票都已經買好,預定的時間一到,踏上行程,條件好的人,如果時間要求不嚴的人,回家後根據具體情況,再訂車票,時間緊的人回程票也買好了!
再說說現在在家幹什麼?我自己的家鄉在北方偏僻山村,除了走親訪友之外,有時間我見到的便是打麻將之類的賭博,多數是年輕人,前幾年外出打工的人多,在村裡留守的婦女也學會打麻將、還有擲骰子賭博,真可謂是全村都在賭,數額大小不等!走親訪友也是懶得去, 除非有老人的人家還來幾個親戚拜年,別的就免了,大家都學會了網路拜年,打個電話了事!
這種情況我和一些朋友也談過,大家覺得越來越沒意思!但是大家還是覺得是因為和外面交流多了,壞的風氣把人給帶壞了、錢也把人給改變了!
如果取消過年,我覺得不好,畢竟給大家一些休息思考的時間,最好是增加節日時間,最好是來個一二個月更好些!
-
10 # 江永多傑袁燦
什麼樣年味?
華人對過年的感情,是最濃最切,最真的。
可是有人說,年味越來越來越淡,那什麼是年味呢?
年,小時候的味道,是鞭炮,是有魚有肉,是不要擔心學習,是走親訪友。是家人團聚。
我的小時候,最大的事是幫爸收賬,很多時候,老爸一年三百六十五個時間段,三百六十天跟人家做事打工,有時候大年三十還在跟別人算賬,算工資。
沒有辦法,小小的年齡,過早懂得生活的不易,有時候要跟爸爸到做過工的人家去收點工錢。
那一天三十,我從楊家灘收錢回家,經過劉家大屋的時候,天已經暗下來,家家戶戶都開始放鞭炮,小孩開始玩沖田炮,而我這個十二歲的孩子,還在深一腳淺一腳往回趕。
幼小的年齡,和幼稚的心靈開始過早成熟,這個生活的不易,讓年過的沉重,有些抱怨,五味雜陳。
我想,從低處生活過的人,一定會珍惜年的存在。年味,也許就是從別人家飄過來的肉香味,也許就是別人家孩子的沖田炮響。
多年以後,我不會再抱怨,這個父母是無能,這個家甚至有些悽苦。希望爸媽不要吵架,就是對過年最大的心願。
而多年以後,才懂得,年沒有變,年味沒有變,變得是我們的一棵心。
有盼頭是年味,知足常樂更是年味
-
11 # 柴先senn
變得其實不是年是自己,自己小的時候感覺快樂很簡單可能買一件衣服買一個喜歡的玩具 和朋友一起出去放炮都很容易快樂,而現在大了能讓自己快樂的東西也是越來越少了,現在的小孩子就像當年的自己一樣期待著過年期待著壓歲錢 期待著新年禮物,他們也很快樂啊,那就說明不是年淡了而是大家都變了長大了 不再是當初那個容易滿足容易快樂的孩子啦!
回覆列表
所謂“年味”是每一位生活於此的個體積攢了一年輪迴後所抒發出的點滴“心情與行為”結晶...
一次自我“發洩”或自我“舒緩”的短暫狀態...
“年味”需要自上而下的“引導”...
一旦被人為“限制”,個體民眾“零散”的“情緒”狀態很難被“統一”整合...
若“上面”願意,都可左右年味的“氛圍”~(“悲哀或亢奮”)
如同時下,“上面”一再出臺所謂“條理”在不斷人為“規範”年味的“定義”~(而“年味概念”卻愈發含糊,人們不知該“笑”或“哀”)
再加上生活現實的“壓力”,意識中無所適從,“年味”如何能“濃郁”?
若“上面”單方面要“取消”春季,以長久的“經驗”來看,個體國民也只能如“溫水中被煮的青蛙”般“麻木”~
個體民眾的“思緒”沒有彙總的“渠道”,你只能聽從...
“生活只能繼續”,你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