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茗史館
-
2 # 錦翼
因為《三國演義》唄。三國演義裡,劉皇叔可真是哭吧哭吧不是罪。
哭了十幾次。
哭成了他的一個策略,一個營銷手段,眼淚是他人生的重要道具。
你看曹操的兵追過來,我們的大耳朵皇叔跑路,跑就跑吧,他非要帶著那麼多老百姓,讓老百姓跟著你遭罪,半路上有人說不行了,快把這些老百姓扔了,咱們跑吧,我們大耳朵皇叔當即眼淚就下來了……我怎麼忍心啊。
這眼淚可不白流,老百姓一看,這一生不為別的,就跟著劉皇叔幹。
皇叔的眼淚一流,立刻贏取了民心。
後來趙子龍三進三出,救出了他的兒子阿斗,大耳叔叔一看,眼淚下來了,這次配合扔孩子這個動作,趙子龍徹底拜服在主公的戰袍下。
再後來到吳國,孫權將妹妹嫁給他,還軟禁了他,皇叔怎麼逃跑,靠眼淚啊,他跟孫尚香一哭,小孫姑娘縱是百鍊鋼也化成了繞指柔,走走走,我跟著皇叔一起走。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厚黑學》上將劉備的這個本領總結為臉皮厚,什麼情況下都能哭出來。
眼淚是他的武器,皇叔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強的人也有理由流淚……
-
3 # 集論社
演義中的劉備擅長哭。也懂得怎麼用哭來解決棘手的問題。
趙子云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出阿斗交給劉備,劉備做出了震驚旁人的舉動,看一眼襁褓中的阿斗,隨即往後一扔。並哭著感慨:為一小兒,差點折損我一員上將。趙雲本就忠心,這下看到劉備這一舉動,從此更加忠心耿耿。
赤壁之戰後,魯肅代表東吳去找劉備諸葛亮討要荊州。幾番交涉,魯肅依舊堅持討要。有一次過來討要,劉備正愁沒有說辭對付魯肅。這時諸葛亮讓劉備哭,劉備心領神會。等魯肅來時,剛說起荊州之事,劉備很快進入狀態,馬上哭了出來。搞得魯肅左右為難。
還有很多劉備的哭,都為他帶來了額實質性的好處。也包括被曹操打敗,帶著十幾萬百姓逃走時,恨自己無能,哭著要跳江自盡。
哭在劉備一生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已經成為身體的一部分。這也符合他給自己的定位。劉備的定位是什麼?他的定位就是“每與操反”。曹操是這樣,劉備就要那樣。曹操負天下人,劉備就要愛天下人。曹操奸詐,劉備就仁慈。不得不說劉備很聰明,這種定位確實使得他的名聲在外,被咱仁義之君。
而歷史中的劉備可就不是這樣了,可以說是個狠角色,不然也不會成為開國之君。
演義中張飛鞭打督郵,歷史中其實是劉備。
演義中諸葛亮火燒博望坡,歷史中其實也是劉備。
-
4 # 與狼共舞說歷史
“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是單田芳評書給定位的。
其實,單田芳把劉備給冤枉了,劉備的江山是一步一步打出來的。但劉備確實愛哭,而且哭得不同凡響。
我們先來看看劉備的幾次經典的哭:
哭自己劉備是漢朝王室後代,按輩分來說,算是“皇叔”。可惜,這次皇帝的叔叔只有一頂所謂“皇叔”的帽子,一無所有,連個落腳地兒都沒有。還是孫權把荊州借給他暫時用用。
劉備得了荊州,如同蛟龍得水。但借總要還的,每次魯肅等人來要回荊州的時候,劉備都痛哭流涕。
有人說,這是諸葛亮教的,是假哭。但劉備應該是真哭:想想如果歸還荊州,自己又將流離失所,不覺得肝腸寸斷。讓為人厚道的魯肅一次次為之動容,感嘆劉皇叔的難處。歸還荊州的事一拖再拖,最後產生一個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哭人才:因為缺個好軍師,劉備一直打敗仗,有了徐庶之後好多了。但曹操抓了徐庶的母親威脅徐庶,無奈之下,徐庶只好離開劉備投奔曹操。
徐庶的離去,猶如失去左膀右臂,劉備萬分不捨,送徐庶的路上一哭再哭,最後看到徐庶走遠,便“凝淚而望” “放聲大哭”。
徐庶被深深地打動,走了以後,又騎馬回來,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說他是臥龍,“若此人肯相輔佐,何慮天下不定乎?” 可以看出,徐庶是被劉備的哭打動後才推薦諸葛亮的。並且到了曹營後,不忘舊情,不曾向曹操進一言。這就有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成語。
哭百姓:劉備戰敗後,被迫放棄新野。新野的老百姓不願離開劉備,一路追隨,跟著劉備逃亡。幾十萬老百姓跟著行軍打仗,非常不便。大家都建議劉備放棄百姓。
劉備憐惜風塵僕僕、勞累不堪的百姓們,不覺得淚流滿面。劉備真誠的眼淚,獲得了百姓的信任,老百姓更加死心塌地跟隨劉備。
哭兄弟:還有一次經典的哭是劉備聽到關羽父子遇害,大叫一聲又哭絕於地。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以致淚溼衣襟,斑斑成血。後來,劉備聽到張飛的死訊,又哭絕於地,這兩次,劉備哭的傷心,哭的純粹,哭的至真至善。
哭江山:劉備最後一次經典的哭是臨終前。劉備拉著諸葛亮的手,痛哭流涕說:“劉禪愚鈍,我死後你可取而代之。”這一哭,不但讓諸葛亮誠惶誠恐,還讓諸葛亮感動涕零。劉備死後,諸葛亮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哭的值:綜上所述,作為指揮千軍萬馬的領袖。劉備愛將如手足,愛民如兒女。劉備雖然愛哭,但哭的有情有義,哭的感人肺腑。
所以,在這裡我替劉皇叔說一句公道話:“我的江山不是哭出來的!”
-
5 # 雲中漫步16826
錯誤,如果按《三國演義》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倒還是說得過去。
按《三國志》劉備的江山應該算是拚出來的。
-
6 # 走出大山的孩子
為什麼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我們根據《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當中的內容,分析一下。
劉備真情的流露,表現最多的是他的善哭,動輒傷感憂悶,痛哭流涕,所以毛宗崗說,先主從來善哭,先主基因,半以哭而得成。
仔細分析劉備的哭,會發現有時候是真的,有時候是假的,家裡有針,真理有假。
第1次哭泣是在桃園結義之時,由此他得了兩員願意替其出生入死的兄弟。
第2次哭泣,是在張飛失徐州之時,其道出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感慨。
第3次哭泣是在關雲長斬顏良文丑袁紹欲遷怒於其,此為保住小命而哭泣。
第4次,趙雲長坂坡單騎救主,七進七出,劉備連摔阿斗帶哭,收心趙雲。
第5次哭泣,劉備送走徐庶後,一路上一哭再哭,依依不捨,最後看到徐庶匆匆而去又放聲大哭感動其心,日後不為曹操效力。劉備這麼一路哭過來,打動了徐庶的真情,他走了以後,又騎馬回來,向劉備力薦臥龍諸葛亮,說他乃天下第一人耳,若此人肯相輔佐,何慮天下不定乎?
第6次哭泣,三顧茅廬,請諸葛亮請了半天,他愣是不出山,這時劉備握住諸葛亮的手,哭著說,“先生不肯匡扶生靈,汗天下休矣!”說完,淚沽衣衿,掩面而哭。他不說自己需要諸葛亮輔佐,而說是漢朝天下,黎明百姓需要諸葛亮匡扶漢室,這一說感動了諸葛亮。
第7次哭泣。白帝城託孤收心孔明,使孔明忠心於阿斗。
從劉備的虛偽和眼淚可以看出人總在生活中尋找自己生存的條件,並且生活下來,為了生存,人們沾上一些虛偽和眼淚也是必然的,因為人在生活中是最容易變質的金錢、肉慾、 權欲任何一點都可以使人虛偽,張狂,浮躁,但是像劉備這樣虛偽和以淚洗面的人,勝過女人百倍,千古難尋。
-
7 # 路遙lgy
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是很多人看了《三國演義》後,都有的感覺。
徐庶走的時候,劉備“淚如雨下”,“凝淚而望”。徐庶不忍,回來推薦了諸葛亮。
當陽之敗,劉備大哭連連,活著的百姓,包括諸葛亮,無不讚嘆其仁德。
東吳娶親,本來是孫權與周瑜,一個扣留他做人質的計謀,劉備向吳國太哭訴,哭的老夫人不光是心軟,心疼女兒女婿,而且大怒,直接讓孫權周瑜計策破產,孫劉結親弄假成真了。
魯肅來討荊州,劉備掩面大哭,使得孫劉聯合更長久了。
關羽,張飛去世,劉備哭絕於地。
《三國演義》裡三番五次的描寫劉備的眼淚,當然不是表現他的軟弱,而是,想以此表達劉備仁義,智謀,圓滑,甚至是無奈。
諸葛亮在出山時,水鏡先生就說了,諸葛亮雖得明主,卻不得時矣。劉備的創業條件要比曹操,孫權差的多。曹操有宦官背景,家族勢力幫助。孫權就不用提了,直接繼承了六郡的基業。
劉備的長處,卻正是在無奈中尋找機會,在困境中崛起。他與其他諸侯相比,沒有創業資本,起步太晚,太低。在諸侯紛爭之中,東奔西走,不斷的下崗,開除。依附公孫瓚,袁紹,曹操,劉表,孫權,劉璋,幾乎每次都是剛落腳,都要被趕盡殺絕。劉備面對這樣的環境,不哭能行嗎?
劉備所領導的創業團隊,創業當中確實不容易,困難重重,處處小心,只能用眼淚和汗水,換回一點應有的報報酬。
好在劉備一路哭來,終於哭出了一片基業。也算是對得起一生的努力。
《三國志》陳壽說,“先主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歷史中的劉備,與《三國演義》說的差不多,確實是歷盡磨難,是他的堅韌不拔,終成就蜀漢江山。但是關於哭的事情,卻沒有看到記載。
-
8 # 2許雲輝
因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被描寫成動輒泣哭的仁者,以至有“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歇後語。但這僅是小說的藝術虛構,正史《三國志》中,劉備只慟哭過六次。
第一次:生別田豫。田豫與劉備在軍閥公孫瓚處共事,結成生死之交。劉備轉投徐州牧陶謙時,田豫因老母年邁未能同行,劉備和他“涕泣與別”,為不能與其共成大事遺憾。
第二次:髀裡肉生。47歲的劉備汝南兵敗,投靠宗室劉表。劉表虛與委蛇,並不重用他。劉備入廁時發現因長期不騎馬征戰,以至大腳上被磨損的肉又恢復原狀,不禁悲從中來,“慨然流涕。”
第三次:祭拜表墓。劉備帶百姓南遷時,途經劉表墓前,劉備念及舊情祭拜一番後,“遂涕泣而去。”
第四次:痛惜龐統。龐統(鳳雛)與諸葛亮(臥龍)齊名,隨劉備入蜀得川,後死於流矢,劉備“痛惜,言則流涕。”
第五次:痛哭法正。法正原為劉璋部下,曾勸劉璋歸降劉備,為助劉備先後奪取益州和漢中,智謀遠甚諸葛亮。劉備稱漢中王次年,法正病逝,劉備“為之流涕者累日。”
第六次:為劉封哭。劉封為劉備養子,“有武藝,氣力過人”,屢建戰功。但一因關羽求援時拒絕出兵相助、且屢屢欺凌孟達致使他降魏,又因部下叛變丟失守地上庸逃回成都,被諸葛亮以劉封剛猛恐日後對劉禪不利為由,勸劉備將他賜死。劉封被迫自殺後,劉備“為之流涕。”
《三國志》中記載這六次痛哭,證明劉備不僅是個政治家,更是一個宅心仁厚的真性情梟雄!
-
9 # A陽光燦爛
三國演義的故事,實際上是三種不同的創業歷程:白手起家--劉備;官二代創業--曹操;接班守成--孫權。從這個點看,劉備確實很有才能。三國演義尊劉貶曹,把劉備給美化了,真實的劉備並不是三國所描述的。我的理解:
1、《三國志》記載,劉備不甚好讀書,喜犬馬美衣服,從這一點來看,他所跟隨的老師盧植有可能不太喜歡他,別忘了劉備的同學公孫瓚可是一方諸侯。這也是為什麼劉關張路遇盧植被陷害押解回京的時候,沒有拜託押送的解差照顧盧植的原因(詳見三國演義),同時也是劉備破黃巾有功等待封賞的時候,寧肯去求一個陌生的官員,也不去找官復原職的盧植的原因。
2、據《三國志》記載,劉備數殤其妻,證明他有很多老婆,在三國演義中,記載了他多次拋棄妻子自己逃跑的事蹟,比如呂布佔徐州、曹操收關羽、長坂坡等,其中糜夫人還是典型的政治婚姻,可見劉備的無情。
3、劉備跟隨過很多老大,比如公孫瓚、陶謙、曹操、呂布、袁紹、劉表,投公孫瓚,連個招呼都沒打就走了,還偷偷拐帶人家的趙雲;投陶謙,佔了人家的徐州;投曹操,參與衣帶詔反曹;投呂布,勸曹操殺掉呂布;投袁紹,半路藉口聯合劉表,也跑了,還拐帶了簡雍;投劉表,參與劉表的兒子爭位,並在赤壁之戰後佔了荊襄九郡的5郡,劉琦怎麼死的也不清不楚;還有後來的取益州……不一而足,很說明人品。
4、《三國志》記載,劉關張恩若兄弟,演義中乾脆義結金蘭,關係這麼好,關羽發動荊州之戰,前後一年多時間,曹操派了5路援兵,還聯合孫權跟關羽打,劉備在益州沒有一兵一卒支援。孟達、劉封近在咫尺,卻沒有命他們觀察戰況,必要時予以援助,直到關羽兵敗被殺,才以此為藉口兵發東吳,妄圖一統南方。再說張飛,劉備得漢中,所有人都認為漢中太守必為張飛,但劉備最終選擇了從士卒中成長起來的將領魏延。是不是擔心張飛也像關羽一樣沒法控制?
5、時人評價,劉備,世之梟雄。有觀點認為,梟鳥忘恩負義,長大後會吃掉自己的父母,梟雄用來比喻狡詐不可信任的人物。雖然是一種說法,但結合以上內容,未必沒有道理。
雖然三國演義尊劉貶曹,但拋開以上取自《三國志》的記載,單單演義的記載,就足以說明劉備的為人了,所以很多人會認為劉備是小人
-
10 # 春秋風雲
袁紹四世三公的身份,根基無與倫比,說他能夠呼風喚雨,倒也恰如其分;孫權據有江東,兵精糧足,進可攻,退可守,何等逍遙;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兵多將廣,佔盡天時地利,所向披靡;那麼,劉備一個織蓆販履的小兒,無依無靠,他憑什麼與梟雄們爭奪天下?又是怎樣由一個底層的窮苦孩子,一躍成為蜀漢帝王的呢?答案很簡單,他憑的是眼淚,他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可別以為劉備軟弱,好哭,其實劉備很堅強,他有三哭三不哭:一哭自已的身份,要讓人相信他確實是漢室後裔;二哭黎民百姓,要讓人相信他是憐惜蒼生的真命天子;三哭兄弟情深,“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要讓異姓哥們巴心巴肝地追隨左右。劉備一不哭勢單力薄,無力迴天;二不哭處處碰壁,屢戰屢敗;三不哭妻兒被人挾持,受盡凌辱。劉備就是憑著三哭三不哭的手段,哭來了蜀漢天下。
劉備的出身太低,織蓆販履的生意比那沿街乞討的營生強不了多少。想當初,他們家祖宗劉邦好歹是個亭長,多少和官家沾點邊。而現在,劉備如果僅憑織蓆販履的身份去號令天下,除非是傻子、精神病才會追隨其左右。想來想去,劉備唯一能利用的是漢室宗親之名、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的招牌。於是他逢人便說,遇人就講,到處宣揚他是中山靖王之後。但是,世人不一定相信他信口雌黃,隨便攀個有名望的祖宗誰不會?據史書記載,中山靖王乃高產之父,膝下有120個兒子。這120個兒子譜系傳承不明,語焉不詳,如果被後人冒認祖宗,很難查得清楚。因此,人們對劉備的身份半信半疑。劉備不爭辯,也不搬家譜,凡是聽說當朝皇帝被劫持了,他就哭;聽說少帝被董卓殺害了,他嚎淘大哭;又聽說新皇帝如何如何受委屈了,他整日地哭。那時侯,皇帝經常受欺負,傳聞也來得快,劉備聽一次哭一次,哭得情真意切,悽悽哀哀,由不得觀眾不相信。不光有眼淚,劉備還有行動,凡是對漢獻帝有利的事情他都積極參加,連獻帝都被感動,曾對這個還顧著親情的皇叔寄予厚望。劉備這一哭,身份被搞定,知情人爭相為其證明。很快,劉皇叔之名天下盡知。
漢朝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人們痛恨軍閥,同情漢室。有了劉皇叔的身份,關羽、張飛願與他桃園三結義;商人願資助他財米錢糧;諸葛亮願走出隆中,為他出謀劃策。可見,劉備高曕遠矚,這名分哭得划算。不過,僅有劉皇叔的身份還不夠,萬一你要頂個皇叔之名,學那董卓怎麼辦?因此必須爭取民心。
哭民心對於從小生活在底層的劉備來說,那是輕車熟路、易如反掌。劉備退守樊城,不敵曹軍進攻,臨走前恐曹操屠城,貼出佈告:“曹兵將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願隨者,可一同過江”,城中百姓看到後皆寧死相隨。劉備令關羽整頓船隻,百姓拖家帶口,號泣而行,兩岸哭聲不絕。劉備見此情景,悲慟不已,大哭道:“為我一人而使百姓受此大難,還有什麼臉面活在這世上?”,說完要跳江自殺,左右抱住。劉備回頭再看,還有半數百姓招手,哭等過江,他令關羽再派船隻,直至渡完,方才離去。
當初,有識之士勸劉備攻打劉琮,則荊州輕易可得。劉備說道:“劉表臨終前託孤於我,背信棄義、只圖私利的事,我不能幹,(若做了)死了有何面目去見劉荊州(劉表)呢?”,於是率眾離去。到襄陽的時侯,求見劉琮,劉備駐馬和劉琮打招呼,希望劉琮開啟城門,容納百姓避難。劉琮因先前率眾投降了曹操,未通知守邊的劉備,害得劉備措手不及,這次見了劉備,怕劉備怪罪,因此驚懼不能起。劉琮左右見他如此窩囊不堪,紛紛投奔劉備;劉備經過劉表之墓,祭奠哭拜,先敘往日恩情,再提衷心懇求:“望兄英靈,垂救荊襄之民!”,哭聲之哀,用情之深,天地動容,引來哭聲一片,聲震數里。劉備行至當陽,從眾十餘萬,輜重數千輛,日行才十餘里。很多人都勸劉備放棄百姓:“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劉備熱淚盈眶地說:“今人歸吾,吾何忍離去?”。這一次劉備因為顧及百姓,付出慘痛代價:雖然妻和子失而復得,但兩個貌美如花的女兒陷落敵手,滄為老男人的小妾,終身未能相見,不知他私下留下多少淚水。劉備的眼淚爭取了人心,人們或輿論支援,或介紹賢良、將士加入蜀漢陣營,或直接加盟,都有一顆輔助他崛起的好心。至於哭兄弟就多了,例如田豫辭別回鄉,劉備涕泣告別:“恨不與君共大事也!”;龐統為流矢所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法正去世,“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與趙雲分別,“執手垂淚,不忍相離”;請孔明出山,孔明推辭,劉備雙膝跪地泣告:“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袖袍。白帝城託孤,先肯定諸葛亮之功,接著又泣言:“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至於哭關羽、哭張飛就不多說了。哭得最有代表性的一回是哭徐庶。徐庶初為劉備謀士,屢獻良策。曹操為搶奪人才,將徐母虜至曹營,逼迫徐庶投曹。徐庶無奈要離去,劉備依依不捨,設宴款待。吃了一天的酒飯,劉備仍不肯放行,雙眼嘩嘩流淚:“乞再聚一霄,來日餞行”。席間,劉備垂頭喪氣地說道:“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風髓亦不甘味”。在送別的路上,劉備一送不止,再送還不止,弄得徐庶受之有愧。劉備不僅遠送,而且還有淚眼婆娑的臨別贈言,這贈言完全是設身處地地為兄弟作想:“備分淺緣薄,不能與先生相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徐庶早被劉備的至誠打動,又被他的眼淚哭軟了,於是作了忠實的保證:“某才微智淺,深受使君(劉備)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別,實為老母故也。縱使曹操相逼,(徐)庶亦終身不設一謀。”。臨別之前,徐庶為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臨別之後,恐諸葛亮不肯出山,親自前去說服。雖未答應,但為孔明走出隆中作了鋪墊。後來有“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典故,就很好地說明了徐庶兌現了“不設一謀”的承諾,這都是劉備眼淚的功勞。
劉備是三國巨頭中最沒有資源的人,但卻是最會利用資源的人。他用人人都有的眼淚,哭來了身份,哭來了人心,哭來了生死相托的兄弟,哭來了蜀漢天下。妙哉,劉備!
-
11 # 吥讓躺我就坑
坑是一種態度,坑是一門技術,讓我陪著你直到你戒遊。
記得小時候,爺爺抗美援朝回來的,最喜歡給我講這些演義類的故事,伴隨我長大的就是他身邊的那臺收音機,什麼《說岳全傳》《薛剛反唐》《楊家將》,還有我們本地的一些大鼓書。“上山我可擒猛虎、下海我可御蛟龍”這段詞爺爺講過很多,可惜我沒記住,網上也找不到原文,如果有知道下落的小夥伴可以幫忙私信發給我。
言歸正傳,在爺爺的敘述裡,三國奸雄數曹操、三國梟雄是劉備、三國英雄指孫權。我問我爺爺梟雄什麼意思,他說梟雄就是為了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甚至自降身份為人牽馬墜蹬等等。這裡就可以明白梟雄的類別比如越王勾踐。
能夠體現劉備梟雄本性的最經典的莫過於以下四場:
一、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從曹營千軍萬馬中虎口救下劉禪,來不及擦去身上汗水,把後主獻給劉備,卻被劉備痛哭著摔在地上:為這豎子,險失我一員大將!(估計劉禪就是這時被摔成腦癱的,多好的苗子被他父親毀了),子龍哭拜於地,軍民動容,從此三軍用命,從此粉身碎骨,從此肝腦塗地。
二、孫權、周瑜幾次討要荊州,費勁心思,動用諸葛瑾、魯肅輪番遊說,劉備每次都痛哭流涕,肝腸寸斷,一再許下承諾,讓為人厚道的諸葛瑾和魯肅一次次為之動容,感嘆劉皇叔的不易和難處。也許剛開始的哭還是諸葛軍師教的,後續哭到動情處,想起如果還荊州給孫權,自己又將顛沛流離,流離失所,越哭越來勁,越哭就越想哭。
三、劉備聽到關羽父子遇害,哭倒於地,半響方醒。見到關興,想起關羽,大叫一聲又哭絕於地。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只是痛哭,淚溼衣襟,斑斑成血。還親自出南門招魂祭奠,號哭終日。後續張飛急兄仇為部將所害,劉備聽聞訊息,又哭絕於地。
四、兵敗白帝城,牽著諸葛亮的手,痛哭流涕:“劉禪愚鈍,我死後你可取而代之。”讓諸葛亮誠惶誠恐,寒毛直豎,達到警醒效果後劉備馬上讓劉禪拜諸葛亮為亞父,繼續輔佐劉禪掌控蜀國江山大權,諸葛亮感動涕零,後續更是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其實劉備哭也只是過去人的一種御下或是政治交往的手段而已,曹操的夢中殺人也是類似如此,只是每個領導者的方式不同,劉備更善於籠絡人心。
回覆列表
這主要是《三國演義》的功勞,因為這本小說太火,導致小說中劉備的形象幾乎完全代替了歷史中劉備的形象。在小說中,劉備一到關鍵時刻就“垂淚”,招攬人才時在哭、收買人心時在哭、遭遇危機時在哭、白帝託孤時還在哭。在劉備的眼淚攻勢下,他的文臣武將越來越多,他的地盤越佔越廣,他的統治越來越穩固,所以民間便流傳出“劉備江山,越哭越穩”的說法。
為招攬人才而哭在小說中,劉備出身貧寒,沒錢沒權,於是“哭”就成了他收買人心的一種有效手段,正是在劉備的眼淚攻勢下,使得他麾下的文臣武將越來越多,且這些文臣武將越來越忠心。我們來看看他都“哭”來了哪些人。
1、趙雲。趙雲原本是公孫瓚的手下,結果劉備第一次見到趙雲的時候就“執手垂淚,不忍相離”,結果成功從公孫瓚那裡借來了趙子龍。在為陶謙解了徐州之圍後,自然要將趙雲“還”回去,劉備又“執手揮淚而別”。前後兩次眼淚攻勢,成功打動了趙雲,最終使得趙雲投效了自己。
2、徐庶。徐庶早期投奔劉備,後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無奈前往許昌,劉備先是“淚流雨下”,後又“淚流雨下”,直接導致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到了曹營後一計不出。
3、諸葛亮。在招攬諸葛亮時,雖然三顧茅廬,但諸葛亮起先還是不答應的,劉備於是故技重施,來了一招“淚沽衣衿袍袖,掩面而哭”,最終感動了諸葛亮。
為收買人心而哭劉備的眼淚攻勢不但能夠為他帶來人才,還能讓人才能夠更加死心塌地的效忠於他。主要事例如下:
1、丟徐州後哭張飛。張飛酒後誤事丟失徐州後,跑到前線去找劉備、關羽,關羽訓斥了張飛一頓,張飛很是慚愧,就想自殺謝罪。劉備衝上去抱著張飛就哭,結果把關羽和張飛感動的淚如雨下。
2、關羽、張飛死後痛哭。關羽在敗走麥城身死後,劉備聞言“哭倒於地,之後又是“一日哭絕三五次”,為關羽招魂時更是“嚎哭終日”。張飛死後又是“放聲大哭”,乃至於“以頭遁地而哭”。不但表現了自己三人的兄弟情深,更是成功感動了蜀漢的文臣武將,讓百官異常感動,誓死效忠。
為躲避危機而哭劉備在遭遇危機時,更是多次透過眼淚攻勢來化險為夷。主要事例如下:
1、成功躲避伏殺。劉備借荊州後不還,把東吳方面氣的夠嗆,於是便有了將孫尚香許配給他,在甘露寺相親時,孫權暗中埋伏殺手打算幹掉劉備,劉備於是對未來老丈人來了一招“泣而告知”真相,成功避過了這次危機。
2、成功逃過追殺。在成功娶了孫尚香後,又再次含著眼淚告訴了孫尚香真相,揭露了孫權用妹妹來誘殺自己的陰謀,孫尚香果然大為感動,不僅幫助劉備返回,還罵退了追兵。
為江山社稷而哭在曹丕廢除漢獻帝,建立大魏政權,自立為皇帝后,劉備再次為大漢的滅亡而“痛哭”,還令百官掛孝,遙望許昌而祭之。在諸葛亮帶領群臣上表奏請劉備當皇帝,延續大漢命脈後這才停止痛哭,但又罵諸葛亮等人陷他於不忠不孝,經過苦勸,劉備這才停止“痛哭”,成功當上了皇帝。
為託孤而哭劉備哭來了文臣武將,哭來了江山社稷,在臨死前又為了江山的延續而哭了一次。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於白帝城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他先是將繼承之事託付於諸葛亮,講完正事之後,劉備又來了一招“淚流滿面”和“以手掩淚”,並告訴諸葛亮“如果劉禪還可以,你就幫幫他,如果實在不行,你就自己做皇帝吧”,直接為劉禪哭來了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丞相。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從起事一直到臨死,簡直無時無刻不在哭,所以才會有“劉備江山,越哭越穩”的說法。不過這僅是劉備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