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覺悟416

    楊修的人生悲劇不是小聰明惹的禍,相反楊修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慘遭被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 妄猜聖意,楊修自恃才智過人,多次猜測曹操的想法和心思,不知道收斂鋒芒,讓曹操對其漸生不滿。

    二、捲入立儲之爭,犯了大忌。在曹丕和曹植爭奪接班人的鬥爭中,楊修為曹植出謀劃策,被曹操知道後,非常惱火,對其漸起殺意。

    三、曹植爭位失敗,受到牽連。世子之爭,最終曹丕勝出。當曹操心底確立了曹丕後,為江山永固,接班人安穩過渡,必須殺掉楊修,以絕後患。此刻楊修已必死無疑,即使沒有雞肋事件,他也會因其它事情而被殺的。

    楊修之死並非是小聰明所致,關鍵你參於了皇家立儲的家務事,這種事是應該避諱的,你參於了,風險就來了,失敗了,生命就沒了。

  • 2 # 天宇的文史情懷

    楊修的死絕不是小因為小聰明。

    曹操是愛才的主公,這點天下皆知,可是為什麼就容不下楊修呢?我的看法是楊修太過於聰明,犯了大忌。

    楊修投到曹操帳下時,天下三分局勢已經明顯了,而且當時曹操已經是晚年了,而楊修才華比起荀彧程煜等要差一些,而曹操要考慮在幾個兒子中挑選接班人了,當時曹值的呼聲很高,因為曹值號稱才高八斗,所以這楊修也投到曹值帳下,經常為曹值出謀劃策,而曹值也很信任楊修,當曹操得知後很不安。因為曹操很清楚自己兒子的能力,曹操知道楊修投機曹值的目地,而曹值又酗酒如命,將來一旦傳位於曹值,那朝中大權肯定要旁落於楊修,這點是曹操萬萬不能容忍的,所以在漢中大戰時,曹操就找藉口除了楊修。

    多說一句,如果楊修在曹操中年時就投到曹操帳下,相信會得到重用,因為曹操還年輕,也不怕收下玩陰謀詭計,可當楊修嶄露頭角時曹操已經是晚年了,曹操知道自己兒子不是對手,所以楊修的死就是必然的,當然了也可以說是楊修命中就該如此。

  • 3 # 月輪皎皎

    我想楊修的死絕不只是曹操一時心胸狹隘的產物,曹孟德雖然被稱為亂世奸雄,但心胸卻很是寬廣,看看他對劉備的鐵桿粉絲關羽是多麼的大仁大義,即使關羽知道哥哥下落合掛印封金,絕塵而去,也只是命令各關口放行,這得需要多大的氣魄。

    楊修的死應該主要是他被捲入了奪嫡之爭,曹丕和曹植較量多年,楊修作為曹植的第一謀士自是為他出謀劃策,甚至有幾次讓老謀深算的曹操都險些載到楊修挖的陷阱裡。這樣的人活著對曹魏政權的接班人曹丕肯定是心腹大患。

    而且以楊修不知收斂自負性格,即使曹植落敗,楊修一定會鼓動他謀反,絕不會安心做一名臣子,一個國家最怕的就是禍起蕭牆,曹操怎麼會不明白這個道理。為了曹魏繼承人鋪路,所有可能的擋路者都得死,所以只要曹丕沒有奪得世子之位,楊修就必死無疑。

    但是楊修是不會意識到這一點的,他太聰明,聰明外露,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聰明,所有人都崇拜自己,所以他必須表現。老謀深算的曹操不會容他,就是以仁義著稱的劉備也不會容他,借用曹雪芹老先生的一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卻誤了卿卿性命。

    所以中國有句老話大智若愚,大化無形,說的就是真正的聰明者要懂得收斂自己的行跡,隱藏自己的鋒芒。

    楊修正當壯年而隕落,若是沒有死,不知道會不會輔佐曹植和曹丕較量到底,曹植會不會被逼得寫出那聞者落淚的七步詩?

    當然,歷史沒有假設。

  • 4 # 半畝仙客

    楊修耍小聰明,但是他也犯了僭越之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而且他口無遮攔,註定悲劇。

    中學課本上有《楊修之死》,雖然是採取演義小說的看法。但是也差不多。楊修作為謀臣,並沒有給曹操獻上多少妙計,卻總是讓別人以為他很聰明。從而惹上的災禍。

    工匠給曹操建了一個小園子,曹操笑而不語寫了一個活字,工匠都不知道意思,只有楊修知道,這樣固然可以讓曹操注意到楊修,但是曹操很討厭別人猜他的心思。還有一次,曹操說我夢中喜歡殺人,所以我睡覺的時候不要靠近我。有一次曹操正在睡覺,他的被子掉在了地上。旁邊計程車兵給他匆匆忙忙的撿起來,曹操果然把他殺了,醒了之後還假裝很對不起這個士兵,厚葬了這個士兵,所以旁邊的人都以為曹操夢中喜歡殺人。只有楊修在旁邊說風涼話,說丞相沒有在夢中,你們在夢中。這一句話就給領導拆了臺,多嘴多舌的,明顯情商不高。後來還發生了一合酥和雞肋事件。一含酥這件事絕對是僭越的事,至於雞肋事件,是動搖軍心,這些都不屬於耍小聰明的範圍了,其實就是作死。後來楊修又參與了世子爭奪戰,曹操本性多疑,其實能容忍以上這些已是不易。自己作死又能怎麼辦呢?

    楊修出身世家,又那麼聰明,如果安分守己的為曹操獻計獻策,他的前途不可估量。可是自己作死又能怎麼辦呢?

  • 5 # 歷史有點酷

    有小聰明是好事,關鍵是楊秀聰明反被聰明誤!!白白丟了自己的性命。

    楊秀聰明這點不錯,曹操是不會嫉妒的!相反他還是喜歡聰明人的,誰不喜歡聰明人呢?不然他天下英才怎麼會歸順曹阿滿呢,竟識時務者為俊傑嘛。但楊修就不應該為自己的一點小聰明驕傲自滿,他放了曹操的大忌,是自己要找死的。再說曹操已經放任了他兩回了,事不過三,老天也沒辦法救他了。

    自古奪嫡就是殘酷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在文學上還是有功底的,曹操就想考驗一下這兩個兒子看誰能夠繼承他的衣缽,本來曹操最喜歡的是曹衝,但以年幼夭折。而後楊修選擇了幫助曹植,楊修就這樣捲入了曹丕和曹植的奪嫡風波,曹操自然是反感的,自己家的事,外人跟著摻和什麼,想造反呀。可憐的楊修就這樣被曹操找了個理由斬了。我覺得這方面就應該學一下司馬懿,人家就懂得如何生存,這才是真的聰明人。

  • 6 # 開心爺爺咪虎哥哥

    楊修是好”聰明”卻不好”智慧”。曹公操丞相實有愛才及容人之量。楊修之聰卻非慧明!聰者捷足先登先解而。明者知而見局識機也!楊修者引動曹公丞相殺機在於妄測而準!對曹公丞相的"事意”太過神準。這個神準對準的目標又是接班人繼承的大忌諱。踩上這根敏感的尾巴,想不遭被殺的命運都是難事。楊修之死,死在缺失智慧,亡在持聰失明之識!

  • 7 # 歷史的精髓

    楊修的死絕不是小因為小聰明。我想楊修的死絕不只是曹操一時心胸狹隘的產物,曹孟德雖然被稱為亂世奸雄,但心胸卻很是寬廣,看看他對劉備的鐵桿粉絲關羽是多麼的大仁大義,即使關羽知道哥哥下落合掛印封金,絕塵而去,也只是命令各關口放行,這得需要多大的氣魄。

    楊修的死應該主要是他被捲入了奪嫡之爭,曹丕和曹植較量多年,楊修作為曹植的第一謀士自是為他出謀劃策,甚至有幾次讓老謀深算的曹操都險些載到楊修挖的陷阱裡。這樣的人活著對曹魏政權的接班人曹丕肯定是心腹大患。

    而且以楊修不知收斂自負性格,即使曹植落敗,楊修一定會鼓動他謀反,絕不會安心做一名臣子,一個國家最怕的就是禍起蕭牆,曹操怎麼會不明白這個道理。為了曹魏繼承人鋪路,所有可能的擋路者都得死,所以只要曹丕沒有奪得世子之位,楊修就必死無疑。

    但是楊修是不會意識到這一點的,他太聰明,聰明外露,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聰明,所有人都崇拜自己,所以他必須表現。老謀深算的曹操不會容他,就是以仁義著稱的劉備也不會容他,借用曹雪芹老先生的一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卻誤了卿卿性命。

    所以中國有句老話大智若愚,大化無形,說的就是真正的聰明者要懂得收斂自己的行跡,隱藏自己的鋒芒。

    楊修正當壯年而隕落,若是沒有死,不知道會不會輔佐曹植和曹丕較量到底,曹植會不會被逼得寫出那聞者落淚的七步詩?

    當然,歷史沒有假設。

    曹操是愛才的主公,這點天下皆知,可是為什麼就容不下楊修呢?我的看法是楊修太過於聰明,犯了大忌。

    楊修投到曹操帳下時,天下三分局勢已經明顯了,而且當時曹操已經是晚年了,而楊修才華比起荀彧程煜等要差一些,而曹操要考慮在幾個兒子中挑選接班人了,當時曹值的呼聲很高,因為曹值號稱才高八斗,所以這楊修也投到曹值帳下,經常為曹值出謀劃策,而曹值也很信任楊修,當曹操得知後很不安。因為曹操很清楚自己兒子的能力,曹操知道楊修投機曹值的目地,而曹值又酗酒如命,將來一旦傳位於曹值,那朝中大權肯定要旁落於楊修,這點是曹操萬萬不能容忍的,所以在漢中大戰時,曹操就找藉口除了楊修。

    多說一句,如果楊修在曹操中年時就投到曹操帳下,相信會得到重用,因為曹操還年輕,也不怕收下玩陰謀詭計,可當楊修嶄露頭角時曹操已經是晚年了,曹操知道自己兒子不是對手,所以楊修的死就是必然的,當然了也可以說是楊修命中就該如此。

  • 8 # 滄海拾遺錄

    楊修之死表面看起來是因為耍小聰明“雞肋”事件妄加猜測軍中口令,引發曹操憤怒以動搖軍心為由處死,但確有著深層次的原因。

    一是楊修在政治立場上支援復興漢室,這是曹操所不能忍受的。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也就是說楊氏家族四世都是漢朝太尉這樣的高官,從小耳濡目染之下,楊修素來以復興漢室基業為目標,在這一點上他和崔琰孔融荀彧等大臣政治立場是基本一致的。曹操實際掌控漢朝大權已久,出於怕坐實亂臣賊子的罵名,曹操不願意在生前稱帝,但是為了子孫後代著想,對於可能在日後干擾曹氏家族稱帝的擁護漢室人士,曹操要藉機逐步剷除,以減少自己的子嗣登上大位的阻力,正是在這樣的考慮之下,跟隨自己多年的擁漢派荀彧被逼死,曹操還藉機處死了崔琰和孔融,大大打擊了擁漢派的實力。出身世代漢朝高官的楊修已經成為擁漢派的主要領袖,雖然曹操十分喜歡楊修的文學才華,但早就對楊修的政治立場不滿,所以雞肋事件不過恰好是一個藉口。

    二是楊修在立嗣問題上堅決站在曹植一方,與曹操最終的選擇相左。曹操晚年面臨著立嗣大事,有資格繼承大統的只有曹丕和曹植, 楊修參與曹丕、曹植之間的權力角逐,為曹植出謀劃策。由於楊修的策劃和幫助,曹植明顯佔了優勢。情急中,曹丕將不能入內的吳質藏於竹箱子拉進府中。楊修立即向曹操告狀。第二天,又有大車馳往曹丕府中。楊修又告狀,曹操派人攔車驗查,卻僅是一車廢竹簍,楊修落下誣告五官中郎將、副丞相曹丕嫌疑。使得曹植徹底失去了曹操信任的是,曹植私開皇宮司馬道在御道上疾馳,這大大惹怒了曹操,曹丕最終在爭位中勝出。為避免身後的曹丕曹植兄弟相殘,曹植的勢力必須翦除,楊修的通達機敏成了曹操最大的心病。然而楊修畢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是清流的代表人物,殺楊修要有合理的理由,惟一辦法,是在自己感覺要離世之前再殺,還得有冠冕堂皇的藉口。楊修知道受到曹植失意的牽連,臨死前,他對故人感慨道:“我知道自己已經死得晚了,早就該殺頭。”

    三是作為謀臣楊修不合格,鋒芒畢露,屢屢見罪於曹操。真正牛掰的謀臣,應該是隱藏於君主身後,不張揚不華麗,計謀不出則已,一出即可為君主排憂解難,一出即可平息天下紛爭,影響天下走勢。可惜的是,文采斐然聰明伶俐的楊修不是一個合格的謀臣,他肆意張揚,利用各種機會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絲毫不顧君主的好惡,即使是像曹操這樣喜歡人才的君主也難以忍受楊修的自作聰明。腹黑的賈詡才是謀臣中的高手,平時一言不發,一旦發言就是刀刀見血,一擊即中。相比之下,楊修計謀的力度太差了,就算是曹操不殺楊修,死後曹丕登位同樣饒不了楊修。從這個角度看,楊修的人生悲劇自然是性格決定命運。

  • 9 # 高升視野

    不僅僅是因為小聰明,還有政治上的考慮.曹操一直秉持法家寒門路線,而楊修恰恰是士族子弟,是曹操打擊的物件.

    楊修多次在曹操面前賣弄聰明,不管是把一盒酥說成一人一口酥,還是曹操門上寫個活字說成闊,這些都還只是在小範圍產生影響,所以曹操可以忍畢竟沒幾個人知道.但是在軍隊裡把雞肋的意思解釋給大家讓全軍將士準備回家,這個曹操就沒法忍了,這是降低主公威信的事,於是曹操把楊修處決了.

    不過曹操是個愛才之人,憑著楊修的才華他還真捨不得殺.

    這就要說到正真起決定性的因素,那就是曹操一直在打擊士族勢力,而楊修就是士族子弟.東漢一直是由士族把持著官場,出身貧寒的人很難有出頭之日,這也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一個重要原因.曹操意識到不給底層人民上升通道會給政權帶來不穩定因素,於是他走出一條法家寒門的路線.對於士族們推崇的儒家,曹操用法家來作為意識形態,士族的人也儘量不用,轉而重用寒族子弟.楊修這樣士族的身份遲早是要收拾的,只不過他自己賣弄聰明給了曹操一個藉口罷了.

    曹操打擊士族,士族當然也會對抗打擊.在雞肋事件中楊修的表現,很像是身為士族的楊修巴不得曹操趕緊撤軍.曹操認為這是士族代表在向他非暴力不合作,於是果斷以擾亂軍心的罪名殺了楊修,從而警告那些心懷不滿計程車族.

  • 10 # 六福雅士

    是。

    楊修:小聰明。

    像玩“雙節棍”,耍的“刷刷”響…把曹操頭上砸了好幾個包…還不停,還耍,最好一下砸住自己了…

    賈詡:大智慧。

    像個“不倒翁”,笑眯眯的也不吭聲…你不問,我不語;你若問,我一言說到你心裡,把曹操忽悠的舒舒服服的…得重用,最後也能夠善終…

  • 11 # 幸運葉子e程大生

    楊修死,應該是言多必失的忌諱,常言有伴君如伴虎!操當時雖不是君王\確有生殺大權楊修雖聰慧才知過人,確是:揚而不修!(揚長敝短)沒做到位!可惜了聰明反被聰聰誤(害)!。

  • 12 # 多彩人生

    楊修是曹植的老師,曹植的才華,只要看過三國演義就知道,著名的七步詩,就是曹植作的,曹植能有那麼多才華,可見老師楊修更不簡單了,楊修與曹操矛盾在於,曹操是生性多疑,小肚雞腸的人,在他面前不可賣弄文章,楊修是個正直的人,看不慣的陰險奸詐的性格,最終招來殺身之禍,曹楊之間的矛盾大家請看初中課本《楊修之死》。什麼都明白了。

  • 13 # 吳永平33

    太對了!小聰明這個小是絕對要不得呀。這個時代的人是大智若愚把自己包裹的結結實實的還一不小心讓人識破呢!隱藏的深看的遠適世而動,出而形蛟龍隱而如盤蛇。古人曰大丈夫也!

  • 14 # 94310417小云

    關公面前舞大刀找死,魯班面前露技藝,弄巧成拙,鼠搞貓B不想活啦,楊修是小聰明過了頭,聰明反被聰明誤,他是一個八面玲瓏巧舌如簧之士,伴君如伴虎,惑許魏王心情好的時候,不會去理會他的輕狂浮躁,但正值蜀魏苦戰漢中拉據戰之險時,他屈解魏王妄言不日收兵迴歸,令軍中人心混亂不堪,軍心不穩,魏王問何人下令收拾行裝,言楊修,魏王盛怒之下令推出斬首,這等嬌傲之徒死不足惜,魏國足智多謀之士成千上萬。可見難得糊塗才是一種大智慧。所有領導都不喜歡長袖善舞之士。

  • 15 # 記錄怪咖

    “楊修的人生悲劇是小聰明惹的禍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糾正一下,楊修不是那種愛耍小聰明的人。實際上,楊修確有真才實學。非常可惜的是,他愛顯擺自己的才學,愛顯擺自己的聰明。

    從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楊修是真的有才學,還是徒有虛名,只是有點小聰明。

    魏武王曹操曾經從曹娥碑下路過,楊修跟隨著他。看見碑的背面寫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操就問楊修:“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楊修回答說:“知道。”曹操說:“你先不要說出來,讓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說:“我已經想出來了。”他叫楊修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寫下來。楊修寫道:“黃絹,是有顏色的絲,色絲合成一個‘絕’字;幼婦,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個‘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兒子,女子合成一個‘好’字; 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苦合成一個‘辭’(辤)字:這就是‘絕妙好辭’。”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寫下了,結果和楊修的一樣,於是感嘆地說:“我的才力趕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你看,就連曹操自己都說“我才不及卿。”,足見楊修確實是有真才實學的。

    那麼,楊修的死,是因為曹操妒忌他的才學,還是另有原因?

    曹操並不是因為妒忌楊修的才學,才將他殺害的。有兩個事實,就可以推翻這個說法:

    曹操手下猛將如雲,謀士眾多。謀士之中能夠勝過楊修才學的人,不說非常多,但是一定有幾位。那些比楊修的才學還高的人,都不會因為曹操的嫉妒而被殺害,那麼楊修,就更不至於了。

    曹操志在天下,而不是在文學造詣上。一個圖謀天下的人,會在乎自己文學上的造詣?文學能夠幫助曹操平定天下?

    老爹認為,曹操之所以要把楊修抹脖子了,是因為這三個原因:

    楊修參與奪嫡,犯了政治大忌。曹操對於曹植和曹丕,由誰來做太子,接任魏王,一直是猶豫不決的。曹操對於在性格上和自己更像的曹植,是更加欣賞的。但是曹丕畢竟是嫡子,如果真的立了曹植做魏王的繼承人,勢必會引發一系列的權力爭鬥。這是曹操不想看到的,因為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王朝,不能就這樣被毀了。但是,這個楊修卻和曹植的關係,很是密切。甚至多次為曹植出謀劃策,幫助曹植通過了曹操的測試。這樣就犯了政治大忌,該由誰來繼承魏王,是魏王曹操的家事,你一個外人,卻來干預,這不是在找死?

    楊修的家庭因素和政治觀念,跟曹魏政權有衝突。楊修的母親是袁術的女兒,楊修是袁術的外孫。在政治觀念上楊彪(楊修的父親)和楊修又都與孔融及禰衡等清議復古派是一路。所以,本來曹操就忌諱這些因素。

    楊修的個人性格。楊修恃才自傲,不懂得收斂。有一次,曹操進攻劉備,但是久攻不下,心中已有退意。如果就這樣撤退了,又什麼都得不到,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位置,說了句“雞肋而已”。那些隨軍出征的將軍們,不知道曹操什麼打算,就來問楊修。楊修猜出了曹操心中的想法,就對將軍們說,你們趕緊收拾東西,丞相打算班師回朝了。結果呢,士兵們都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家了。曹操出來一看,這咋回事,怎麼都收拾東西了。將軍們把楊修的意思一說,曹操一肚子怒火。就算你知道我想撤退,你也不能明說啊。這不是亂我軍心嘛。所以,就把楊修給抹脖子了。

    所以,老爹覺得上述原因,才是導致楊修人生悲劇的真正原因。

  • 16 # 使用者67724358697

    顯然並非如此。

    三國時期名氣最大的陝西謀士,莫過於楊修,著名的有:

    “一合酥”事件;

    “雞肋”事件。

    楊修不能在重大戰役中給曹操出謀劃策,反而事事揣摩曹操。

    楊修屬於外戰外行,內戰內行。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典型。

    連曹操曾經的敵人,屢次擊敗曹操的西涼謀士賈詡,曹操都非常善待。

    三國謀士中,只有楊修最終被曹操處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PLC中軟繼電器的觸點可無數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