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鳶飛九天2018

    徐達可以稱得上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第一大將,更是作為主帥,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北伐元朝,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南統北,堪稱大明王朝開國第一功臣,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明朝建立後,徐達也因功被封為魏國公,死後更是被追封為中山王。

    更正一下,雖然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以誅殺功臣著稱,但徐達在明史記載是病死,並非被毒死。而徐達被背後生疽,不能吃鵝,朱元璋偏偏將一個蒸鵝送於他,導致徐達病發身亡的故事,則記載於野史。因此徐達之死尚待考證,並不能肯定的說他是被毒死的。

    徐達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第一功臣,他的家族也真正做到了與國同休,終大明王朝276年,始終是大明第一勳貴。

    徐達的家族有“一門兩國公,一後兩王妃”的榮耀。徐達一共有四子三女,四個兒子分別為:長子徐輝祖,次子徐添福(早夭),三子徐膺緒,四子徐增壽。

    長子徐輝祖繼承了徐達的爵位魏國公,由於靖難之役忠誠於建文帝,朱棣奪取天下後,將徐壽輝“罷為民”,圈禁致死。但仍讓徐壽輝的長子繼承了魏國公爵位。

    而徐達的四子徐增壽,由於在靖難之役與朱棣勾結,被建文帝處死。朱棣有感於徐增壽的功勞,將其子徐景昌封為定國公,從此,徐氏家族有了“一門兩國公”的榮耀。

    徐達的三子徐膺緒,曾任尚寶司卿、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等職,最終善終。

    徐達一共有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了當時的燕王、代王和安王。後燕王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徐達的長女更是成為明成祖的正宮皇后,徐皇后也以賢惠仁德著稱。徐達的另兩個女兒,作為王妃,也享受一世榮華富貴。

  • 2 # 於左

    徐達是明代第一戰神,明朝建立之初,論功被封為魏國公。洪武十八年二月,徐達病死,時年五十四歲,死後追封中山王。

    《明史》中說徐達有四子三女。四個兒子分別是徐輝祖、徐添福、徐膺緒、徐增壽。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大女兒嫁給燕王朱棣,二女兒稼給代王,三女兒嫁給安王。

    徐達的四個兒子當中,除了早死的徐添福,其他三人都挺有出息。

    老大徐輝祖繼承了魏國公的爵位。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希望徐輝祖配合自己,徐輝祖拒絕。建文四年,他曾經率軍大敗燕軍,斬殺大將李斌。

    朱棣打進南京,徐輝祖守在父親的祠堂中,不肯向朱棣低頭。朱棣也沒有太難為他,把他奪爵幽禁在宅中。永樂五年八月,徐輝祖在鬱悶中死去,他的兒子繼承了魏國公的爵位。

    和徐輝祖不一樣,徐增壽暗中支援燕王朱棣,秘密向朱棣傳送情報。被發現後,建文帝朱允炆親手在殿下將其斬殺。燕王朱棣登基,大力撫卹他的子孫,徐增壽的兒子被封為定國公。

    徐膺緒的名氣就小得多,做過尚寶司卿,中軍都督僉事等,一生平安無事。

    徐達的大女兒嫁給燕王朱棣,後來成為皇后,死於永樂五年七月,時年四十六歲。她死後,朱棣再沒有立過皇后。

    徐達的二女兒嫁給代王朱桂,她比較善妒,曾經把兩個侍女毀容。明成祖朱棣知道後,沒有追究。代王卻把王妃和大兒子趕出王宮居住,這位王妃後來的結局,不會太好。

    徐達的三女兒嫁給安王朱楹,朱楹的藩地在平涼,死於永樂十五年,因為沒有兒子,死後除國,安王妃下落不詳。

  • 3 # 幾葦渡

    徐達,是明代第一功臣,家族子孫真正做到了“與國同休”。

    明初冊封六公爵的時候,李善長排在首位,但後被朱元璋罷黜及誅殺,從此徐達就穩居第一了。野史中說朱元璋賜鵝肉或白馬汗害死了徐達,但正史無載。

    徐達的爵位是魏國公,由長子徐輝祖繼承。

    大女兒嫁給的燕王朱棣。靖難之役中,大舅哥徐輝祖堅決站在建文帝一邊,拒絕與妹夫合作,且一點面子都不給。氣的永樂皇帝也沒辦法,只能把徐輝祖免職,看管起來,直到死。大舅哥死後不久,朱棣以老丈人第一功臣徐達不能沒有子孫祭祀為理由,讓徐輝祖的兒子承襲魏國公爵位。這一支直到明末,長期鎮守南京。

    徐達的二子徐膺緒,平平淡淡當個官。三兒子徐添福早死。

    老四徐增壽又是個人物。在靖難之役前後,堅決支援姐夫朱棣,並通風報信。被建文帝發現給殺了。永樂繼位之後,先追封武陽侯。過了一年,升級爵位為定國公,並由其子承襲。永樂遷都後,這一支跟隨到了北京,一直到明末。

    京劇《二進宮》中有定國公徐延昭,歷史上並沒有這個人,名字相近的是徐延德。而在萬曆繼位前後的定國公,是其子徐文璧。

    朱棣當了皇帝,徐達的大女兒就是徐皇后了。明仁宗和造反的漢王都是她親生的兒子。

    徐達次女嫁給了朱元璋第十二子代王朱桂。明史記載這個女人比較“驕妒”。

    徐達家族的世代榮光兩個原因:一是開國第一功臣,二是女兒徐皇后的特殊地位。

  • 4 # 古今通史

    流傳很久的謠言:公元1384年,徐達生背疽了,朱元璋派人來看望,按照醫生囑咐,背上長瘡不能吃發物,而朱元璋派人偏偏送來了一隻蒸鵝。徐達看見蒸鵝,知道朱元璋想叫他死,雖不甘願,但仍是吃下去,不就就死了。

    據記載,徐達有四子四女,他們的結局如下:

    徐輝祖——徐達長子,朱棣入京後,徐輝祖不肯迎接朱棣,最終革去徐輝祖爵位,徐輝祖永樂五年去世。

    徐膺緒——徐達次子,母孫氏,任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去世。

    徐添福——徐達三子,母謝氏,早卒,本題不計。

    徐增壽——建文帝朱允玟懷疑朱棣造反,就問徐增壽。徐增壽說:燕王富貴已極,怎麼會造反呢?燕軍渡過長江後,建文帝大怒將其誅殺。朱棣登基後,封徐增壽為武陽侯,後又進封定國公,讓他的兒子徐景昌繼爵。

    徐達的四個女兒,除三女兒出家外,其他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長女嫁於燕王朱棣,次女嫁於代王朱桂,三女嫁於安王朱楹。燕王朱棣奪權稱帝后,徐妃被冊立為皇后。

  • 5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徐達是明朝的開國功臣,當過朱元璋的宰相。

    朱元璋陸續有五個宰相:

    李善長 ,被朱元璋殺死,滅族。

    汪廣洋,被朱元璋殺掉。

    楊憲,被朱元璋殺掉。

    胡惟庸,被朱元璋殺掉。

    徐達,被朱元璋賜蒸鵝,善終。

    徐達有四個兒子,三個女兒。

    一、長子徐輝祖,襲魏國公。

    在靖難之變中,徐輝祖屢次率兵與朱棣對抗,還取得了幾次勝利。朱棣奪位後,削去了他的國公爵位,把他軟禁起來了。

    永樂五年,徐輝祖在軟禁中死去。他死後,朱棣就重新封徐輝祖的長子徐欽為魏國公,在南京安享尊榮。

    二、次子徐添福,早卒。

    三、三子徐膺緒,世襲指揮使。

    四、四子徐增壽。

    靖難之變時,徐增壽暗助朱棣,在南京城為朱棣做內應。後來,他見朱棣軍隊戰事順利,逼近南京,激動得上竄下跳,興高彩烈。被建文帝發現,親手用劍攮死了他。

    朱棣篡位,論功行賞,想起了死在朱允炆手上的徐增壽。賜諡號“忠愍”,封徐增壽的兒子徐景昌為武陽侯,後又加封為定國公,住在北京,世襲罔替。

    朱元璋功臣中只有徐達一家有兩位公爵。

    五、長女,仁孝文皇后。

    就是朱棣的大老婆,後來朱棣篡位後,就成了皇后。在靖難之變中也是出了力的。

    給朱棣生了倆兒子,一個是朱高熾,後來繼承朱棣當了皇帝,就是明仁宗,當皇帝不到一年,心地善良,死了。

    二兒子朱高煦,被侄兒朱宣宗做了燜爐烤鴨。

    六、次女為代王朱桂的妃子。

    朱桂貪財,欺凌百姓,建文帝時候,被廢為庶人。朱棣奪位,又讓他當了王爺,繼續幹壞事。

    這個徐家妃子也挺壞,自恃姐姐是當朝皇后,自己是開國大將徐達的女兒,在代王府中驕橫跋扈,諮意妄為。有一次無故將朱桂的兩位侍女用漆塗成瘌痢頭取樂。永樂皇帝得知後,看在老丈人徐達的面子上才沒有降罪於她。

    七、三女為安王朱楹妃。

    八、據說還有個幼女,早早夭折。也有傳說,叫徐妙錦。朱棣瞄上了這個漂亮的小姨子,被拒絕,徐妙錦就出家了。

    有明一朝,只有徐達一家有兩位公爵。一家住在北京,一家住在南京,都安享國公爵位,直到明朝滅亡。

  • 6 # 宋安之

    徐達身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可謂是滿門榮耀。徐達有四子四女,兒子中出個兩個國公,四個女兒出了一位皇后,兩位王妃,相當成功。可以說是僅次於皇族的顯赫家族了。

    徐達的四子四女的結局基本上都是善終,算是子孫有福了,比之明朝開國第二功臣常遇春後代強太多太多了。

    徐達長子是徐輝祖,襲其魏國公爵位。靖難時選擇支援了建文帝,態度堅決出力頗多。朱棣進入南京以後並沒有轉變態度支援,朱棣要治他的罪,他只是寫下了父親徐達是開國功臣,子孫免死。朱棣無可奈何,令他返回私宅,革去魏剛公爵位和俸祿。

    永樂五年,徐輝祖去世。他死後一個多月,朱棣以“中山王徐達不可無後”為理由,令徐輝祖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等於魏國公的爵位又回到他這一系。

    徐達次子為徐膺緒,世襲指揮使。

    徐達三子為徐添福,早卒。

    徐達四子為徐增壽,靖難之變時選擇了支援姐夫燕王朱棣,後為建文帝所殺。朱棣登基後,追封其為武陽侯,後進封為定國公,他這一系隨著朱棣遷都到北京一直至明亡。

    徐達後代一門兩國公,長子一系襲魏國公留守南京,四子一系襲定國公在北京,一南一北。在明代開國功臣中是絕無僅有的。

    徐達長女為燕王朱棣妻子,初為王妃,隨著朱棣逆襲成功升級成為皇后。諡號為仁孝文皇后。

    徐達次女為代王朱桂妃

    徐達三女徐妙錦,靖難時與大哥一起支援建文帝。有國色天香之姿卻立志獨身,年輕時婉拒過諸王求婚,大姐徐皇后死後,朱棣詔聘她為皇后卻婉拒了,隨後出家為尼,孤老終生。

    徐達四女為安王朱楹妃。

    徐達身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子女基本上都是善終,後代有明一代興旺了快三百年,真可謂是人生贏家。

  • 7 # 春先生的世界

    徐達共有四個兒子三個女兒,二子徐添福早年就死了,徐達死後長子徐輝祖受封了魏國公的爵位,建文帝即位後,讓他擔任太子太傅的職務。建文帝削藩時,朱棣特意將三個兒子送到京城作為人質,徐輝祖就建議將三人囚禁以鉗制朱棣,但建文帝沒聽。徐輝祖在對燕王之戰中,在山東打敗燕王軍隊。徐達的小兒子徐增壽在靖難之變中暗中幫助朱棣,向建文帝保證朱棣不會反,並建議將建文帝三個兒子放了回去,後來據說被建文帝所殺。朱棣稱帝后,追封徐增壽為武陽侯,後又封為定國公,由徐增壽兒子繼承爵位。

    三個女兒中大女兒就是燕王妃,後封為皇后。其他兩個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享盡了榮華富貴。

  • 8 # 中孚鑑

    徐達,大明朝的開國名將,生前封為魏國公,死後追封為中山王,諡號為武寧,是大明朝的開國六王之首!徐達生前有四子四女,徐輝祖、徐膺緒、徐添福、徐增壽,徐儀華皇后、次女徐氏,徐妙錦和四女徐氏!

    那徐達死後,徐達的子女結局如何呢?

    徐達長子徐輝祖!

    徐輝祖是徐達的長子,後來繼承徐達的魏國公爵位,建文帝朱允文登基後,徐輝祖封為太子太傅,徐輝祖也對建文帝忠心耿耿!

    後來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進京城,徐輝祖因反對朱棣,被打入大牢!

    因為徐輝祖不投降朱棣,所以朱棣很想殺他,但是最後還是沒我殺了徐輝祖!只是廢了徐輝祖的爵位,永樂五年,徐輝祖去世!

    後來朱棣因為徐達功勞大,就以魏國公爵位不能無後,所以就讓徐輝祖的長子徐欽做了魏國公!

    四子徐增壽!

    徐增壽,徐達的第四子,是朱棣的妻弟。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因為和朱棣過於密切!

    最後被建文帝所殺,朱棣攻進京城,登基為帝后,追封定國公,他的兒子徐景昌承襲爵位!

    徐儀華,朱棣皇后!

    徐儀華,是徐達的女兒,朱元璋時期,嫁給朱棣,之後封為燕王妃。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打敗建文帝,朱棣登基後,封徐儀華為皇后,在徐儀華四十六歲時逝世!

    徐儀華的兒子朱高熾,就是後來的明仁宗!

    徐達三女徐妙錦!

    徐妙錦是徐達的女兒,徐妙錦和徐輝祖是一個陣營的,是反對朱棣支援建文帝的!

    徐妙錦長的很美麗,她的姐姐徐儀華皇后死後,朱棣想娶她為皇后,但是卻遭到徐妙錦的拒絕!當時徐妙錦二十八歲!

    徐妙錦到六十一歲時逝世!

    徐達的子女,主要是徐輝祖、徐增壽和徐儀華、徐妙錦有名,其他的二子二女相對沒有他們出名!

    總的而言,徐達的後人,多數還都是得到善終的,只一個徐增壽因為過於和朱棣密切,就被建文帝所殺,其他的徐輝祖、徐妙錦雖然反對朱棣,但朱棣並沒有殺他們!所以還算是得到善終了!

  • 9 # 仁勇校尉

    徐達去世後,備極哀榮,被追封為中山王,祖上三代人都追封王爵,配享太廟和肖像功臣廟,都位列第一。徐達的子女也都富貴滿門,雖然深度涉及了靖難之變,卻反而增加了一門國公,一門兩國公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

    (徐達)

    徐達共有四子四女,以下分別簡述其生平

    長子徐輝祖

    徐輝祖繼承了徐達家族的魏國公爵位。靖難之役中,徐輝祖雖然是朱棣的姐夫,但同時深得建文帝信任,也多次領兵與燕王朱棣作戰,始終忠於建文帝。

    朱棣佔領南京繼位後,徐輝祖也沒有向朱棣投降。朱棣雖然大怒一度想殺徐輝祖,但礙於親戚關係最終沒有下毒手,只將徐輝祖軟禁在家宅中,革去爵位。

    徐輝祖去世後,朱棣讓徐輝祖的長子徐欽繼承了魏國公的爵位,之後魏國公一門一直在徐輝祖後人中延續,直到明朝滅亡。

    次子徐膺緒

    徐膺緒是徐達次子,朱棣皇后徐皇后之弟。洪武二十三年擔任尚寶司卿,之後歷任升明威將軍、大同中護衛、金吾前衛、驃騎將軍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等職務。靖難之變中,大概站在朱棣一方,但沒有啥值得一提的表現,永樂十四年去世。

    第三子徐添福

    幼年夭折,無事蹟。

    第四子徐增壽

    徐增壽在靖難之變中擔任左都督,也是建文朝廷的人。但與哥哥徐輝祖始終忠於建文帝不同,徐增壽一直暗通朱棣,向朱棣通風報信提供各種朝廷情報。朱棣兵臨南京前夕,建文帝最終發現了徐增壽的背叛行徑,親手持劍殺掉了徐增壽。

    朱棣繼位後,追封徐增壽為武陽侯,後來又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和一般的追封不同,徐增壽這個定國公是貨真價實可以世襲的公爵,由徐增壽的兒子徐景昌繼承定國公的爵位。定國公一門也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

    從朱棣繼位開始,徐達家族後裔成為明朝第一無二的一門兩公爵,徐達開始的魏國公和徐增壽開始的定國公,都一直延續到了明朝滅亡。

    長女徐皇后

    徐皇后是徐達長女,嫁燕王朱棣為燕王妃。朱棣靖難之役勝利篡位後,自然成為皇后。朱棣和徐皇后感情很好。徐皇后在永樂五年(1407年)去世後,朱棣還繼續做了17年皇帝,卻沒有重新立過皇后,可見二人的深摯感情。

    二女代王妃四女安王妃三女徐妙錦

    徐達的第二女,嫁給了朱元璋的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為代王妃。

    徐達的第四女,嫁給了朱元璋的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為安王妃。

    徐達第三女徐妙錦很有傳奇色彩,但很可能根本不存在這個人。明初官員陳璉的《琴軒集》有《中山武寧王第三女徐氏壙銘》一文,文中大致說的是徐達第三女徐妙錦始終未出嫁,死於六十一歲。朱棣追求徐妙錦被拒絕等事蹟,則是從徐妙錦終身未出嫁衍生出來的傳說,可信度不高。徐妙錦這個人是否存在,也很難說。

  • 10 # 談古論金

    徐達被毒死的說法本身是野史的記載,而且是野史中可信度相對較低的那種,不足為憑。

    徐達長子徐輝祖承襲了徐達魏國公的爵位,作為朱棣的大舅子,他堅決支援建文帝反對朱棣,因而在靖難之役南京被攻陷後,遭削爵及禁錮家中,永樂五年(1407)逝世,終年40多歲。

    次子徐膺緒曾任尚寶司卿,逐步升遷至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永樂十四年(1416)去世,1982年,徐膺緒的墓葬在南京太平門外板倉被髮掘發現。

    (徐膺緒墓出土雲鳳紋金壓鬢釵)

    三子徐添福早夭,沒有什麼相關記載。

    四子徐增壽在靖難之役時以在南京的臥底內線身份暗助朱棣,事覺為建文帝所殺,因為感念他的功勞,朱棣讓其後代世襲定國公,使得徐達家族在魏國公外又多了一個世襲的國公封爵。

    長女徐氏是明成祖朱棣的正宮皇后,史稱仁孝文皇后,成祖之後到崇禎帝明朝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後代。

    次女是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的妃子,曾經因為驕妒虐待朱桂的兩位婢妾,成祖看在親戚面子上沒有處罰,朱桂遷怒於世子朱遜煓,將其母子二人遷居外舍。明朝的代王一系都是她的後代。

    三女正史沒有記載,僅見於明人著作和民間傳說。

    四女是朱元璋庶二十二子安王朱楹的妃子,朱楹無子國除,也說明她沒有後代。

  • 11 # 遊弋歷史長河

    在明朝統一天下的戰爭裡,有這樣一位戰將為明朝江山和滅亡元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明朝的開國功臣,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他就是徐達,這樣的名將最終卻黯然去世,這其中有什麼緣由嗎?徐達子女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圖 徐達

    徐達的生平

    徐達農戶出身,但胸有大志,武藝高強,1353年,朱元璋到濠州募兵,徐達也應徵入伍,開啟了他的戎馬生涯。

    在攻伐陳友諒和張士誠的作戰中,徐達多次統軍出征,戰功卓著。

    在基本統一南方後,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國,建立了明朝,為了滅亡元朝,朱元璋派出以徐達為主將的北伐大軍,率軍20萬,一舉將元朝統治者趕回大漠,明朝開始了作為全國政權的統治階段。

    在這場戰爭中,徐達採取先攻山東,次取河南,再進入河北、元大都的策略,迅速就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圖 明朝北伐滅元路線

    明太祖朱元璋是個猜忌心思很重的皇帝,明朝的開國功臣遭到大量殺戮,但徐達為人謹慎,不居功自傲,他的結局還算是不錯的。

    徐達的死因之謎

    1384年,徐達在北平做留守,背上得了疽,第二年就去世了,享年53歲。

    朱元璋賜徐達燒鵝 確有其事?

    傳說徐達生疽後,朱元璋賜給他燒鵝,生疽是不能吃鵝肉的,朱元璋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徐達吃下了鵝肉,沒多久就去世了。

    但此事的記載都出自一些野史,正史上的徐達是背上得疽而死的,這是一種因病菌感染而引起的毒瘡,在醫療技術欠發達的明朝,徐達得了這病,不治身亡,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徐達子女的結局

    徐達有四個兒子、四個女兒。

    長子徐輝祖(?-1407)

    作為徐達的長子,徐達病逝後,徐輝祖被襲封為魏國公,在靖難之變後,徐輝祖反對明成祖朱棣,朱棣大怒,削除了魏國公的爵位,並被禁錮在家中。永樂五年(1407年)徐輝祖去世。

    次子徐膺緒(1372-1416)

    擔任指揮使一職。永樂十四年(1416年)逝世,享年45歲。

    三子徐添福

    徐添福沒到成年就不幸夭折了。

    四子徐增壽

    在靖難之變時,徐增壽在暗中幫助朱棣,被建文帝發覺後殺死,朱棣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後,被封為定國公。允許世系,直到明朝末年,第九代定國公徐允禎被大順軍殺死。

    長女徐氏(1362-1405)

    嫁給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為燕王妃,朱棣稱帝后,徐氏被封為皇后,永樂五年(1407年)去世。

    次女徐氏

    嫁給了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為代王妃,明宣德二年(1427年)去世

    三女徐妙錦

    此女在正史中並無記載。

    四女徐氏

    嫁給了朱元璋第二十二子朱楹,為安王妃。

    總結

    在開國功臣很難得到善終的明朝,徐達的結局還算是不錯了,他的女兒都嫁給了皇族,國公的爵位一直世襲到了明末,我們應該學習他時刻保持清晰判斷,不居功自傲的優良品質,時刻為實現自身價值而努力。

  • 12 # 楓韻文史

    歷史上關於朱元璋單位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朱元璋大殺貪官,凌遲,剝皮無不用其極。有人說朱元璋坐穩江山後,大殺開國功臣,劉伯溫,李善長,胡大海,湯和等一幫謀士武將均未得到好的下場。

    民間有這樣一個故事,(明開國一代功臣)老朱早聽聞徐達得背疽的第二天,聽到訊息的老朱立刻屁顛屁顛的送了一隻蒸鵝給徐達(據說得背疽不能吃蒸鵝),美名其曰看望功臣,並在徐達的病床前一個勁的眼巴巴盯著徐達,那意思是:你趕緊吃啊,看哥對你多好,知道你生病了立馬給你送好吃的來了。徐達留著淚吃掉了蒸鵝,然後嗚呼而死。

    朱元璋有沒有殺徐達呢?正史裡的記載是徐達死於背疽,如果朱元璋要殺徐達那麼徐達的後人一個也跑不掉。我們可以從徐達後人也可以反正,朱元璋並沒有殺這個兒時最好的玩伴。

    徐達的後代中有兩支公爵,一支是長子徐輝祖繼承的魏國公公爵,另一支則是第四子徐增壽的定國公公爵。

    長子徐輝祖繼承了魏國公爵,那麼四子徐增壽的定國公公爵從何而來呢?原來,燕王朱棣造反,徐增壽與朱棣勾勾搭搭,燕王打入北京後,因為徐增壽的功績於是賜封他為定國公,至於魏國公有人曾建議朱棣取掉爵位,但念及徐達的功績,朱棣並沒有取消。

    徐達的後人在整個大明王朝的得到福佑。徐允禎,明朝軍事將領、徐達後代,祖籍安徽鳳陽,定國公。1644年死於戰亂。

    徐君敘,明朝開國軍事統帥中山王徐達後裔,南京錦衣衛指揮僉事,2012年墓地於南京林業大學校內被發現。

    弘基是中山王徐達第十四世孫,原籍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萬曆年間襲封魏國公,協守南京,領後府,提督操江。

    徐鵬舉,生於濠州鍾離永豐鄉(今安徽鳳陽東北)人氏,明代開國功 臣徐達的後代,明朝時期重要的將領,嗣魏國公爵位。

    徐達之死可能給人留下幾許猜忌,但是從徐達的後人可以看出,大明王朝還是十分器重的。徐達之所以沒有落得其它功臣的下場,楓葉猜想可能跟徐達懂得權力的釋放,以及很好的為人有關

  • 13 # 榮耀歷史

    這個問題必須要分兩部分來看,第一部分徐達是正常病逝,不是朱元璋毒死的,第二部分徐家因為一個人成為大明最輝煌的家族,也是大明開國六公之中唯一一個將國公爵位傳下去的!

    先來看徐達為什麼不是朱元璋害死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第一點:正史對徐達的死因記載得很清楚,沒有一點“含糊其辭”。

    “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齎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篤,遂卒,年五十四。”——《明史》

    徐達留守北平時患上了背疽,返回南京之後病情加重去世了。背疽到底是什麼病,並不清楚,但是因背疽去世的歷史名人並不在少數,比如說項羽的謀士范增,兩宋時期的抗金名將宗澤等等,古代醫術也多將其列為疑難雜症,“疽重於癰,發者多死”,基本上無法救治,因此徐達得了背疽,相當於得了絕症。

    而關於徐達被朱元璋毒死的說法有兩個出處,徐禎卿的《翦勝野聞》說徐達是被朱元璋毒死的;王文龍的《龍興慈記》則說徐達是吃鵝吃死的,以致於現在傳言是“吃蒸鵝毒死”的!這兩本都是野史,就像我們現在寫本網路小說,幾百年後被人當做歷史研究!

    第二點:朱元璋沒有殺徐達的理由。

    朱元璋是濫殺功臣,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除了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外,其他都是在洪武二十二年之後殺的,最有代表的就是李善長和藍玉,前者是因為“淮西集團”被殺,後者因為朱標意外去世,朱元璋怕朱允炆鎮不住藍玉而殺,並由此殺了馮勝、傅友德等人。整體來看,洪武二十二年之前被殺的功臣只有廖永忠寥寥數人,而且被殺都是因為犯了事。

    徐達是洪武十八年病逝的,那時朱元璋還沒開始濫殺功臣,而且徐達一直襬得正自己的位置,完全不像後來的藍玉那樣居功自傲,朱元璋對他還是比較放心的,否則也不會讓他獨自鎮守北平了。

    再看輝煌整個大明朝的徐家。

    大明開國六公,分別是南韓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其中常茂是常遇春兒子,常遇春在北伐中病逝,朱元璋封其兒子為國公。按照功勞來說,徐達應該是第一,可以古往今來慣例是文臣放在第一,因此李善長排第一,徐達屈居第二。

    六位國公中,李善長、馮勝被殺,爵位被奪;常茂被流放,鄧愈爵位傳給兒子,兒子牽連李善長案被殺,爵位都沒能傳下去;李文忠爵位傳給兒子李景隆,就是那位把好基友朱允炆的皇位一手送給朱棣的曹國公,朱棣登基後被彈劾,奪去了爵位,因此只有徐達的魏國公爵位傳承,而且還傳出一門兩國公的輝煌。

    徐達成年的孩子有三個兒子,四個女兒,長子徐輝祖繼承爵位,為魏國公。

    先說四個女兒,長女嫁給朱棣,就是後來的徐皇后,次女是代王朱桂的王妃,四女是安王朱楹的王妃,三女徐妙錦最牛叉,貌美如花,朱棣登基之後多次向其表示愛慕之意,有意納她入宮,甚至可以封她為後(徐皇后已經去世),徐妙錦拒絕了,為了讓朱棣死心,竟然出家為尼!

    徐皇后為朱棣生下了太子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就是《大明風華》中活寶三兄弟。

    徐達的次子徐膺緒事蹟不多,主要談談長子徐輝祖和三子徐增壽!

    徐輝祖深得徐達真傳,善於用兵,是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最後的王牌。朱允炆見眾人無法抵擋朱棣,便派遣徐輝祖率軍馳援,剛一接觸就爆發靈璧之戰,南軍大勝,燕軍再難前進半步,當時正值天熱,燕軍士氣渙散,將士都要求返回北平。朱棣無奈只得派人在南京散佈謠言說燕軍已經潰敗,朱允炆相信了謠言,召回了徐輝祖,朱棣得以喘息!

    之後朱棣南進到長江邊,再次為徐輝祖所擊敗,無奈盛庸的水師完敗,朱棣奪取了水師,順利渡江,徐輝祖本想據南京城堅守,結果李景隆開啟金川門放朱棣進城!朱棣入城之後召見了徐輝祖,但是徐輝祖就是不擁立朱棣稱帝,朱棣大怒要殺他,徐輝祖大喊“中山王開國功臣子孫免死”!朱棣念及徐達的開國之功以及徐皇后的親情,饒了徐輝祖,但是削去了他的爵位,圈禁在家,去世之後又下詔“中山王不可無後”,命徐輝祖兒子繼承了魏國公爵位,一直傳承到明末。

    三子徐增壽,從小與徐皇后感情很深,在靖難之役中站在了朱棣一邊,多次將朝廷的軍事部署透露給朱棣,後來被朱允炆察覺,朱棣攻破南京城前夕,朱允炆召徐增壽入宮問話,質問他是不是暗中勾結朱棣,徐增壽知道事情敗露,無話可說,朱允炆大怒,拔起佩劍將徐增壽當場刺死!朱棣進城後,感念小舅子的功勞,下詔封其為定國公,爵位由他兒子承襲,一直傳到了明末。於是徐家一門兩國公,榮耀至極,後來遷都北京,朱棣下詔魏國公府留在南京,定國公府隨朝廷遷至北京!

    如此來看,徐家因為朱棣而成為大明第二家族,魏國公爵位傳了十一代,一直到南明時期,定國公爵位傳了九代,崇禎年間定國公徐允禎被李自成大軍所殺。徐家與大明真正做到了同生共死,榮辱與共!

  • 14 # 江湖小曉生

    朱元璋的確很殘忍,但不能什麼屎盆子都往老朱頭上扣。徐達是朱元璋的好兄弟,也是朱元璋手下最得力的干將。

    當初平定陳友諒以後,北上趕跑大元朝的就是徐達所帶領的軍隊。可以說,是徐達為大明朝奪取了北方的半壁江山。

    這樣的人,朱元璋說什麼也不會下手的。畢竟大明朝建立以後,徐達手裡並沒有兵權,而且年事已高,對朱元璋和老朱家的天下,沒有多少影響。

    所以認為朱元璋毒死徐達,這件事不靠譜。徐達屬於年紀大了自然去世,跟朱元璋沒有半毛錢關係。至於說用燒鵝害過敏的徐達,那就更是不靠譜的傳說了。

    言歸正傳,徐達這輩子有4個兒子和3個女兒。除了第三子徐添福早逝外,其他6個孩子都活到了成年。

    徐達活到成年的3個兒子分別是:徐輝祖、徐膺緒和徐增壽。

    徐達的3個女兒分別是:長女徐皇后,嫁給了朱棣。次女徐王妃,嫁給了代王朱桂。三女徐王妃,嫁給了安王朱楹。

    一、徐達的3個兒子,分別處於3種不同的境況中。

    朱元璋去世以後,是他的孫子朱允炆登基做皇帝。這個小皇帝一上臺就要拿他的那些叔叔們開刀,打算削藩,因此引起了一大批叔叔們的反感。

    其中比較有實力的燕王朱棣,果斷起兵反抗。這就是靖難之役爆發的根源,在靖難之役中,徐達的3個兒子,分別站在了不同角度。

    1、徐輝祖堅定地支援朱允炆。

    徐輝祖是徐達的長子,也是徐達爵位的繼承人。早在洪武二十一年,徐輝祖就承襲了魏國公的爵位。

    朱允炆稱帝后,朱棣假惺惺地派遣自己的三個兒子前來京城。不少人建議朱允炆扣留他們仨,可是作為舅舅的徐增壽,卻建議朱允炆放了他們。

    這個時候他們的大舅舅徐輝祖表態,堅決要扣留他們,而且親自派人去追捕,雖說沒追上,但是也因為這件事,徐輝祖得到了建文帝的信任。

    等到朱棣起兵以後,徐輝祖帶領3萬大軍,負責掩護李景隆的南軍撤退,最終保住了南軍的主要力量。

    建文四年,徐輝祖負責北上,在宿州齊眉山擊敗了朱棣的軍隊,並且斬殺了燕軍大將李斌。迫使燕軍節節敗退。

    可惜這個時候有人進讒言,認為徐輝祖是朱棣的大舅哥,所以不會盡全力剿滅朱棣。因此朱允炆就把徐輝祖給調回來了。

    徐輝祖被調回,導致燕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使得燕軍迅速南下,徐輝祖在浦口成功阻擊部分燕軍的時候,李景隆等人已經打開了金川門,放朱棣進城了。

    大勢已去,但徐輝祖就是不肯投降朱棣。而且徐輝祖手裡有免死鐵券,還是朱棣的大舅哥,因此朱棣沒有殺掉徐輝祖,只是將他囚禁在家中,一直到去世。徐輝祖死後,他兒子徐欽被朱棣指定為魏國公爵位繼承人,結局算是不錯了。

    2、徐膺緒處於中立態度。

    徐膺緒承襲了指揮使,也算是得到了父親的廕庇。這個人就比較圓滑了,在歷史上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徐膺緒在靖難之役中到底支援哪一方。

    一邊是當朝皇帝,一邊是自己的姐夫,徐膺緒的確很難抉擇。因此他索性就沒有表態,估摸著才能也一般,所以朱允炆並沒有重用他。

    等到朱棣登基以後,在姐姐徐皇后的幫助下,徐膺緒備受榮寵,擔任了中軍都督僉事,是正二品的高官。此後44歲的徐膺緒也算是善終,是徐達幾個兒子裡最長壽的一個。

    3、徐增壽,選擇支援朱棣,結果被朱允炆給劈了。

    此前我們就發現徐增壽這傢伙不行了,因為他建議朱允炆釋放朱棣的3個兒子,這就表明他站在了朱棣那一邊。

    事實也是如此,徐增壽早年承襲了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靖難之役爆發以後,徐增壽這傢伙吃裡扒外,不斷把南軍這邊的訊息透露給朱棣,結果導致前線戰敗不斷。

    等到朱棣殺過長江的時候,朱允炆再也不能忍受,於是質問徐增壽是否通敵,不等徐增壽找藉口,朱允炆就親自把他給宰了。

    朱棣上臺後,感念徐增壽曾經的幫助,於是追封他為定國公,讓徐增壽的子孫後代可以世襲該爵位,也算是給了他一點補償了。

    二、徐達的幾個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

    按照推算,徐達其實有4個女兒,傳言其中有一個女兒出家為尼,一輩子沒有嫁人,但是沒有明確的歷史根據。

    剩下的3個女兒,全部被朱元璋安排,嫁給了自己的兒子。因此老朱家和老徐家,可謂是同氣連枝,唇亡齒寒了。

    1、大女兒徐皇后。

    這是徐達最著名的一個女兒,因為她嫁給了大名鼎鼎的朱棣,而且還給朱棣生了3個著名的兒子,分別是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

    由於朱棣奪取了皇位,所以徐氏也從王妃高升為皇后。她的長子朱高熾後來繼承了朱棣的皇位,也就是明仁宗。

    在靖難之役時,徐皇后負責鎮守北平,和兒子朱高熾解決了朱棣的後顧之憂,可謂是功勞不小。可惜在永樂五年,許皇后便英年早逝了。

    2、二女兒徐王妃。

    二女兒徐氏就沒那麼大名氣了,她嫁給了代王朱桂。由於朱桂這個人性格暴躁,所以在建文元年,就被廢為了庶人。此前徐王妃給朱桂生了個兒子朱遜煓。

    等到朱棣登基以後,恢復了朱桂的爵位。但是朱桂對朱棣也沒那麼恭敬,所以也被朱棣各種抨擊。朱棣忽然發現,侄兒朱允炆做的沒錯!

    徐王妃的兒子沒能熬得過自己的父親,因此沒機會繼承爵位。不過朱遜煓的兒子朱仕㙻最終繼承了朱桂的爵位。而徐王妃,在明宣宗朱瞻基登基的第二年去世了。

    3、三女兒徐王妃。

    三女兒徐氏就更沒有存在感了,她嫁給了朱元璋的另外一個兒子安王朱楹。不過由於她沒有給朱楹生下一兒半女,所以在歷史上也就沒有了後續的故事。

    當然了,這未必就是徐氏的錯,因為安王朱楹本人就沒有子嗣,因此在他去世以後,他的爵位就這麼被朝廷給收回來了。

    總結:徐達的子女結局算不錯了。

    除了徐增壽被朱允炆誅殺以外,其實徐達的其他幾個孩子,結局都還算可以。靖難之役時,老徐家是最尷尬的。

    一邊他們要做朱允炆的忠臣,一邊他們還要維繫和朱棣之間的親戚關係。所以他們家的3兄弟是有分工的。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就是他們所謀劃出來的計策。老大堅決捍衛朱允炆,一旦朱允炆戰勝,老徐家也會因此得到安寧。老二表示中立,這是最沒有存在感,卻又是最安全的。

    至於徐增壽選擇支援朱棣,這是擔心萬一朱棣成功了,老徐家會被清算。真是不錯的計劃,也正是因為這個計劃,使得徐家在大明朝得以長久富貴。

    參考資料:《明史》

  • 15 # 深藍妖火

    徐達作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一生共有四子四女。徐達死後,長子被囚,二子善終,三子早卒,四子被殺。長女做了皇后,次女和四女做了王妃,三女出家為尼。

    徐家子女,之所以會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結局,主要是和歷史上那場靖難之役有關。

    徐達出身底層,少年時就和朱元璋相識,而且關係極好。後來朱元璋參加起義軍之後,徐達便開始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時間裡,朱元璋從一個起義軍小頭領,逐漸發展成江南最大的割據政權,直到統一整個江南,建立明朝。而徐達則成為朱元璋麾下最得力的大將,替朱元璋打贏了很多艱難的戰事。明朝開國的時候,徐達被評為武將中的第一功臣。

    再之後,徐達又率領明軍進行北伐,逼得元順帝不得不逃出大都。這一仗,不光確立了明朝大一統王朝的正統地位,同時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如果徐達輸了,明朝政權最多隻是一個地方政權,和當年的東晉朝廷一樣,偏安一隅。中國說不定又會延續上百年的南北對峙局面,那樣的後果,是很難想象的。

    更為難得的是,作為明朝開國第一名將,徐達不僅做到了功成,還做到了身退。

    徐達雖然功勞極高,卻從不自傲,也不在軍中建立自己的小山頭。再加上徐達是從小和朱元璋一起長大的,又是一路拼殺過來的,所以朱元璋對徐達是極其的信任。哪怕後來朱元璋大肆殺戮朝中官員,但對徐達卻始終信任如初。

    這裡要多說一句,朱元璋在歷史上雖然一直是嗜血的形象,尤其是著名的洪武四大案當中,朱元璋更是株連了大量的明朝官員,搞得那時候當官是個風險更大的工作。但實際上,朱元璋每次殺人,背後其實都有很深的政治原因。

    比如空印案,是當時朱元璋為了治理貪腐,清理前朝官員。因為明朝剛剛開國的時候,文官特別少。尤其是徐達北伐的時候,打下來的地盤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文官去治理。所以當時朱元璋沒辦法,只能繼續任用前朝官員。但是在這些前朝官員心中,明朝只是一個外來戶,元朝才是正統。這些官員本身,就是一個不安定因素。而且這些元朝官員,深受前朝的腐敗影響。到了明朝之後,貪腐的習氣仍是十分嚴重。所以等到後來明朝先後舉行了幾次科舉,有了足夠的文人做官以後,朱元璋就開始對他們大下殺手了。

    至於郭桓案,其實原因也大致差不多,都是為了治理貪腐。

    而胡惟庸案,則是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清理相權。藍玉案則是為了清理軍中積弊,給後來的朱允炆鋪路。

    從本質上來說,朱元璋其實並不是個嗜殺之人,只是因為沒辦法才不得不殺人。但對於朱元璋來說,徐達則是他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徐達追隨他的時間夠久,又不在朝中、軍中搞山頭主義,同時還很懂做人,懂得放權。這樣的徐達,朱元璋實在是沒理由去殺他。

    而且,為了鞏固群眾,朱元璋還和很多開國功臣結親。作為開國武將之首的徐達,自然更是朱元璋重點結親的物件。徐達的大女兒,在洪武九年的時候,嫁給了朱元璋的四子朱棣。次女嫁給了朱元璋的第十二子朱桂。三女據說被朱棣所仰慕,但是因為不想和姐姐搶位置,所以主動出家了。四女則是嫁給了朱元璋的第二十一子朱楹。

    至於四個兒子,朱元璋也是極力地提拔栽培,甚至比老徐自己對孩子的前途還要上心。

    在看到自己的子女都過得不錯之後,徐達終於徹底放下了心。洪武十八年,徐達病逝,朱元璋追贈中山王,賜葬鐘山。

    這裡要多解釋一下,在野史當中,徐達是被老朱給弄死的。野史傳說,徐達征戰北平時得了背疽,後來這個病一直就沒有去根。老朱當時很忌憚徐達,所以特意賜徐達烤鵝。背疽這個病是不能吃烤鵝的,所以徐達一看到烤鵝,就知道朱元璋是想自己現在馬上死。所以徐達為了後代,當下吃了烤鵝,病發身亡。

    但這件事,一直都只記載於野史當中,可信度極低。史學界對於徐達死因的判斷,還是以自然病死為主。不過,不管怎麼說,徐達死後,老朱對徐家的子女還是很不錯的,也算對得起徐達。

    所有的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美好。徐家不爭權,老朱很放心,以後兩家可以世代交好,徐家可以福澤綿延。

    但是。

    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發生了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

    這一年,太子朱標死了。

    朱標的死,對於明朝來說,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因為朱標在世的時候,朱元璋對朱標這個太子特別滿意,所以根本就沒有任何後備人選。而且朱標又是暴斃,老朱此時又年事已高。所以繼承人這個問題,就瞬間凸顯出來了。

    朱標去世後,朱元璋有兩種選擇。一是選兒子做繼承人,二是選孫子做繼承人。除了朱標之外,老朱還有二十多個兒子。而且這些兒子當中,大多數也都比較有才能,不至於後繼無人。但老朱大概是太過喜歡朱標,所以最後,老朱破天荒的決定,直接跳過自己的兒子,讓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即位。

    但這樣一來,另外一個問題就又來了。

    朱允炆實在是太過年幼,也沒什麼資歷。就算老朱願意把皇位傳給他,能不能坐得穩,也是一個問題。尤其是那些開國老臣,朱元璋很擔心未來朱允炆上位以後,難以壓制他們,形成主弱臣強的局面。

    既然沒有萬全之策,那就繼續殺人吧。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以謀反為名,將大將藍玉處死,並且牽連了大量的軍中武將,包括很多開國功臣。被株連處死的總人數,超過1.5萬人!

    毫不客氣地說,當時明朝軍界,所有擅長進攻的武將,幾乎都被朱元璋給殺空了。然後,老朱又把所有的兒子全都派往邊疆,去替朱允炆站崗。

    老朱本以為,這樣的做法,能夠保證朱允炆坐穩皇位。殊不知恰恰是他的這個做法,最後害了朱允炆。

    不久之後,朱元璋病逝,朱允炆上位。

    朱允炆登基之後,首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地方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所以朱允炆只能開始削藩。但朱允炆這個人,想法很好,能力卻有限。結果最後削藩削到一半,就搞得身在北京的燕王朱棣,直接起兵造反了。

    然後,就是一場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

    在靖難之役當中,因為老朱先前已經殺光了武將,導致朱允炆基本無人可用。兵雖多,但卻無將,所以最後也就沒打過朱棣。最終,朱棣打進了南京城,朱允炆不知所蹤。

    這場靖難之役,對於徐家的四子四女來說,也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徐達的長子徐輝祖,繼承了老爹徐達的爵位,在軍中頗有聲望。靖難之役開始後,徐輝祖作為朱允炆手下極少數勉強還能打仗的將軍之一,一直在最前線和朱棣戰鬥。後來朱棣打進南京,活捉了徐輝祖。因為徐輝祖是徐達的兒子,而且算是朱棣的大舅哥,所以朱棣沒有殺他,但也將他囚禁在私宅當中。五年之後,徐輝祖病逝,也有人說是朱棣令他自裁而死。

    徐達的次子徐膺緒,受老爹餘蔭,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在靖難之役當中,徐膺緒選擇了退避,沒有參與這場戰爭。既沒有幫朱允炆,也沒有幫朱棣。最後,徐膺緒成了徐達四子中,唯一一個善終之人。

    徐達三子徐添福早卒,歷史上也沒有什麼記載。

    最慘的是老四徐增壽。靖難之役的時候,徐增壽也在朱允炆這邊做官,但卻心向朱棣,所以經常向朱棣傳遞情報。可惜的是,徐增壽這種行為,最後被朱允炆發現了,結果被朱允炆當廷親手誅殺。

    相比四個男丁,徐達的四個女兒就比較幸運了。徐達長女因為嫁給了朱棣做世子妃,靖難之役後,朱棣做了皇帝,徐氏也就成了皇后。後來徐氏所生的嫡長子朱高熾,在朱棣死後還登基做了皇帝,就是歷史上的明仁宗。

    徐家在靖難之役後能夠儲存下來,大抵也是徐皇后的功勞。

    徐達次女嫁給代王朱桂,夫婦二人皆善終,

    三女徐妙錦,因為不想和姐姐爭寵,出家為尼,善終。

    四女嫁給安王朱楹,無子嗣,但同樣善終。

    徐家的四子四女,結局各有不同。他們的經歷,可以說是完全被當時的時代大潮所裹挾。不過最終,徐家的結局還是不錯的。長子雖然被囚禁致死,但爵位卻傳了下去。而四子因為曾經幫助朱棣,被朱允炆當廷誅殺,最後也被朱棣封了公爵。

    在整個明朝,徐家是唯一一個一門兩公爵的家族。而且後來的皇帝身上,也都有徐家的血脈。這個結局,已經算是極好了。

  • 16 # 玄坤文史

    徐達的確是因為得了背疽後,病重去世的,但並沒有證據證明他是被朱元璋毒死的,記載朱元璋在得知徐達得了背疽,還給他送鵝吃,是王文龍所著的《龍興慈記》,但該書記載的事件,真偽不可考證,傳說色彩很濃重,可信度並不高。

    徐達

    徐達育有四子,四女,長子徐輝祖,建文帝登基時,被加封為太子太傅,曾在朱元璋駕崩後,朱棣派自己的兒子們入京祭典時,密奏建議扣留朱高煦,靖難之役爆發後,率兵頑強抵抗燕軍,兵敗後被革爵,圈禁,永樂五年病逝。

    徐達次子徐膺緒,關於他的生平記載並不多,但他不像他的哥哥,只忠誠於朱允炆,在徐達死後,襲指揮使一職,擔任過中軍都督僉事等職務,病逝於永樂十四年。

    徐達三子徐添福早夭,徐達四子徐增壽最初因為徐達的關係,在朝中任職左都督,他和朱棣關係親密,在靖難之役時,暗中幫助朱棣,事情敗露後,被朱允炆所殺,朱棣登基後,追封其定國公,子孫世襲。

    朱棣

    徐達家族在明初也算是聲名顯赫,所以政治聯姻也少不了,徐達長女本名無記載,她就是明成祖朱棣的仁孝皇后,明仁宗朱高熾的母親,洪武九年被冊封為燕王妃,成祖登基後被封為皇后,永樂五年病逝。

    徐達次女本名也無記載,他是代王朱桂的王妃,在洪武二十四年時被冊封,據《明史》記載,此女蠻橫無禮,時常虐待僕人,但因為她是皇后的妹妹,並未受到處罰。

    徐達三女徐妙錦,在正史中無此人記載,據野史記載,次女姿色美貌,又頗有才華,讓朱棣十分惦記,為了躲避朱棣,她只能出家為尼,病逝於正統五年。

    徐達四女在正史中也無記載,她的身份應該是安王朱楹的王妃。

    徐達的後人雖然遠不如他在世時那麼有聲望,但家族關係還是非常顯赫的。

  • 17 # 講點歷史小八卦

    徐達是得背疽病死的,背疽這東西按西醫說法就是背部急性化膿性蜂窩織炎。按中醫的說法外感風溼火毒,或過食膏腴厚味,使溼熱火毒內蘊,造成內臟積熱,氣血凝滯,民間說法,火氣太大長了毒瘡,不能吃發物和大熱之物,而朱元璋卻派人送來了蒸鵝,徐達流著眼淚把蒸鵝吃下,立刻斃命。也有說吃了蒸鵝不一定會死,但是代表朱元璋有賜死之命,所以徐達不死也得死。

    這種說法見於野史,野史這東西,八卦的成份多,真實性少,流傳卻很廣,朱元璋雖然殘殺功臣,可是人家那是明晃晃的屠殺,沒搞過這種暗算好不好。而且毒瘡是很多惡疾的症狀,古代醫療條件差,急性發作死人也算正常,反正老朱殺人多,這筆帳就糊里糊塗算他頭上了。

    徐達有四子四女,他的四個女兒,長女嫁於燕王朱棣,燕王朱棣奪權稱帝后,徐妃被冊立為皇后,明朝皇帝多深情,朱棣與徐皇后的感情也很好。徐達次女嫁給代王朱桂,夫婦二人皆善終,三女徐妙錦,因為不想和姐姐爭寵,出家為尼。四女嫁給安王朱楹,無子嗣,但同樣善終。

    徐達的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徐輝祖、二子徐膺緒、三子徐添福、四子徐增壽,其中,三兒子徐添福早亡。徐達死後,長子徐輝祖承襲了他的魏國公爵位,掌中軍都督府事,二子徐膺緒任指揮使,四子徐增壽任左都督,都是非常有權勢的大官。朱元璋駕崩後,徐輝祖、徐膺緒和徐增壽則都成了建文帝手下的股肱之臣。但因為朱棣造反,三人的命運各不相同。

    長子徐輝祖對建文帝忠心耿耿,被朱棣幽禁至死。

    徐輝祖,承襲魏國公。明史說其“長八尺五寸,有才氣”,頗有其父風采。也是一位對大明王朝忠心耿耿的人。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之後,驚恐地意識到藩王叔父們勢力發展的太快,尾大不掉,形成威脅,於是急著削藩,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問題是建文帝削藩,以為和削蘿蔔一樣簡單,朱元璋剛死,自己尚未繼位便宣佈“周王橚有罪,廢為庶人,徙雲南。”次年繼位後因為削藩“湘王柏自焚死。齊王榑、代王桂有罪,廢為庶人。”、“岷王楩有罪,廢為庶人,徙漳州。”削得這麼猛,簡直不給人活路,傻子也看得出來,他最終目標是燕王,以燕王性格,自然不從,自然會起兵造反。徐壽輝對這個形勢看得一清二楚。

    可是建文帝掩耳盜鈴地認為,他還沒有針對朱棣削藩,朱棣肯定不知道也不會動手,朱棣也將計就計,用了緩兵之計。他聽從謀士言,遣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同往南京請安。“以為禮”,可使朝廷不疑。

    朱棣的兒子們到了京師,住進了舅舅徐輝祖的府裡,徐輝祖很快發現燕王次子朱高煦“勇悍無賴”。他密奏建文帝:“燕王久蓄異志,今遣三子來,實天奪其魂。陛下留而剪除之,一武士力耳;若縱歸國,必貽後患。”不僅看出燕王必反,而且認定朱高煦“勇而且悍,異日不獨叛君,抑且叛父”。認為他不僅會反皇帝,還會反他父親的。建議建文帝即使放其他人回去,朱高煦絕不能放。

    建文帝“偶像”包袱太重,拘留朱棣的兒子覺得:無故拘留非禮,擔心給了朱棣造反的理由。最終還是決定“旨著三子還國”。千防萬防,家賊難防,徐輝祖的弟弟增壽,得知徐壽輝有意扣住朱高煦,偷偷告訴了他,朱高煦果然狡猾,立刻盜了舅舅的良馬,“假說入朝”,掉頭一路絕塵跑了。徐輝祖想追也追不回來了。

    三個兒子被放回,朱棣放心大膽的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靖難”。徐輝祖奉旨征討,多次大敗燕兵,朱棣佔領了南京,徐輝祖仍保氣節,“獨守父祠弗迎”。他硬是呆在徐達王府裡,拒不出迎。

    朱棣大怒。派人抓住徐輝祖,徐輝祖根本不鳥他,“惟書其父開國勳及券中免死語“,”徐輝祖是朱棣的小舅子,妻子徐皇后的哥哥,徐皇后為他百般求情。朱棣無奈,只好把徐輝祖終身監禁徐達王府,五年後去世。徐輝祖的長子徐欽襲承了爵位。

    徐增壽因為力保燕王朱棣,竭力主張放朱棣三個兒子歸國,朱棣造反,徐增壽被建文帝親手斬殺。

    洪武末年,朱元璋命朱棣北征乃兒不花,徐增壽也跟隨姐夫參加了這場軍事行動。兩人大約在這場戰爭裡結成了革命友情,在朱允炆與朱棣之間,徐增壽選擇站在朱棣一邊,力保朱棣。

    朱棣的三個兒子進京請安,大臣們認為朱棣心存異志,把他的兒子們留在京城做人質比較好,可是徐增壽卻為朱棣做擔保:“燕王先帝同氣,富貴已極,何故反!”不僅如此,他還給朱高煦通風報信,直接導致其逃遁。

    其實徐增壽早就熟知朱棣的計劃,而且一直暗中將朝廷方面的情況傳送給朱棣,“及燕師起,數以京師虛實輸於燕”。甚至可以說在徐增壽就是朱棣在朝廷裡面的“間諜”,為“靖難之役”的取勝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上之舉義,增壽最效勤誠”。

    眼看著燕軍打進南京城時,建文帝才發覺徐增壽是“內奸”,他將徐增壽召到宮中,“詰之,不對”。面對建文帝的質問,徐增壽答不出話,遏制不住自己的怒氣,建文帝親手揮劍,將徐增壽殺死在右順門廡下。朱棣進宮發現了徐增壽的屍體,當場撫屍痛哭,命人厚葬于徐達墓附近。

    朱棣登基後,分封靖難功臣,“封徐增壽武陽侯,諡忠愍”,沒過多久,“封定國公,祿二千五百石,以其子景昌嗣”。

    騎牆派的徐膺緒,靠著姐姐徐皇后,安享榮華富貴。

    徐膺緒受老爹餘蔭,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在靖難之役當中,徐膺緒選擇了退避,既不像大哥徐輝祖那樣忠於朱允炆,也不像四弟徐增壽那樣忠於朱棣,基本屬於中間派。誰當皇帝就好好給誰打工。

    在永樂朝,徐膺緒因為得到了姐姐徐皇后的庇佑,混得倒也算如魚得水,直到永樂十四年才去世,徐膺緒成了徐達四子中,唯一一個善終之人。

    徐家在靖難之役後能夠儲存下來,大抵也是徐皇后的功勞。有定國公魏國公兩個世襲爵位,在整個明朝,徐家是唯一一個一門兩公爵的家族。而且後來的皇帝身上,也都有徐家的血脈。這個結局,已經算是極好了。

  • 18 # 歷史堆中的胖子

    徐達根本就不是被朱元璋毒死的,像什麼吃鵝肉,這都是後人瞎說啊。

    很多人會嗷嗷著說徐達是被朱元璋害死的,並且還有模有樣的說是徐達背後長了瘡,朱元璋明知道不能吃鵝肉,還賜了一隻燒鵝給徐達,徐達吃了就嗝屁了。

    很多人就抓著這件事對朱元璋那是大罵特罵,什麼屠夫之類的都用上了。然而這些人根本就無法解釋一件事,那就是現代的醫學者已經證明,身上有瘡,吃鵝肉是吃不死的啊,別說徐達吃一隻鵝了,就是吃十隻鵝那也死不了啊。雖然朱元璋確實曾經大肆屠殺功臣,但是在徐達這事上可別冤枉人。

    至於徐達的子女?那待遇在明朝極高,徐達的女兒就是朱棣的媳婦,也就是後來的徐皇后。而徐達的兒子徐增壽由於在朱棣靖難之時多次相助,所以朱棣稱帝后就封徐增壽這一脈為定國公,而徐輝祖那一脈依然為魏國公,這就是有名的一門兩國公,可以說整個大明朝除了朱家,那就輪到徐家了,那是可以橫著走的存在。

  • 19 # 耳東話春秋

    徐達是大明開國功臣之首,“淮西二十四將之一”。他在朱元璋建立明王朝的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無人能及,也因此,徐達被封為開國六國公之一。洪武十八年,53歲的徐達死去,朱元璋親自去葬禮哀悼,稱其為大明第一功臣,配享太廟,諡號為“武寧”,追封中山靖王,為“六王”之首。

    《明史》記載徐達是因為病情反覆惡化不治而死。不過由於他剛好死在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的時間段上,因此陰謀死亡的說法也就傳開了。有流傳度的如王文興的《龍興慈記》,其記載徐達背部生瘡,忌食蒸鵝,朱元璋命太監送蒸鵝到徐達住所,讓他吃下。徐達含淚食用後不久便死去。在戲曲《火燒功臣樓》中,朱元璋將隨他一道的功臣全部殺死,徐達因為緊跟著朱元璋逃過一劫,可最後還是死於蒸鵝。而徐禎卿的《剪勝野聞》中徐達的死因也大致如此,不過《剪勝野聞》屬於筆記小說,內容大多是杜撰的。

    朱元璋好猜忌,擅殺功臣。當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下屬最後得以善終者屈指可數,包括李善長、胡惟庸、藍玉皆是死相慘烈。

    朱元璋殺死的這些人,不管是構陷也好,真反也罷,最終都是以獲罪的形式處決的,算師出有名了。徐達死前朱元璋依舊在褒獎,並多次將徐達與先賢做對比,認為他是完美的人。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大機率不會做出這麼打自己臉的事情的。

    被朱元璋殺死的人中,藍玉傲慢無禮,朱元璋曾明裡暗裡敲打過多次也不知悔改;胡惟庸結黨營私,毒殺大臣,意圖謀逆;李善長只顧明哲保身,私心太重……胡惟庸、藍玉案件發生後,很多之前依附過的功勳也被清算,這才成就了朱元璋的“罵名”。不難發現,朱元璋對臣下結黨是很忌諱的。而史料記載,徐達從不結黨營私。而且他大多時候都在南征北戰,在病重前依然指揮著對北元殘餘勢力的戰鬥。

    朱元璋殺心太重,落下很多話柄,可他殺得每個人都有理由,手法也都很高明。如果徐達死於其手,那麼朱元璋的意圖就太明顯了,而且很拙劣,完全不符合朱元璋的心機。

    徐達作為朱元璋的玩伴和心腹,在郭子興和孫德崖內訌時,徐達曾捨命救過朱元璋。在滅北元時故意放走元順帝,以免朱元璋陷入要殺還是要赦的兩難境地。可見徐達是處處為朱元璋考慮的,其忠心可見一斑。

    當然,多疑的朱元璋也測試過徐達,曾在徐達醉酒後將其放在龍椅上。結果徐達酒醒後滾了下去,叩首告罪方才離開。躲在暗處的朱元璋滿意而放心。

    由此可見,《明史》中記載的徐達病死還是很可信的。

    徐達有四子四女,長子徐輝祖,承襲徐達爵位,因支援建文帝,靖難之役後被朱棣幽禁至死。次子徐膺緒,襲指揮使,永樂十四年卒,年四十五歲。三子徐添福,夭折。四子徐增壽,因為幫助朱棣起兵被建文帝殺死,其後代卻因此受封公爵。長女嫁給燕王,後封皇后。次女嫁給代王朱桂,生有一子。三女不見正史,根據《琴軒集》所述,因其聰穎受到朱棣愛慕,拒絕遁入空門了。幼女嫁給了安王朱楹。

    可見除了參與政變和出家以外,徐達的子女都是榮華一生,穩坐人上人了。

  • 20 # 詩酒趁年華0520

    徐達死在北京啊,千里投毒啊???還因為吃賜的燒鵝病死的?徐達洪武十八年就沒了,朱元璋那時候可年富力強,太子還在,有什麼理由殺他。至於他的孩子,世襲國公啊,還是倆國公,一個襲了徐達的爵位,另外一個孩子靖難之役投了朱棣,也封了一個國公。徐家算是與大明朝共存亡了,一直到明朝滅亡徐家國公才沒了。後代降沒降清就不知道了。土木堡之變後,武將勳貴集團團滅文人的天下了。這種國公屬於位高權不重的,影響力也就不大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李世民父子感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