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鵠迎罡

    1594年到1665年,這70餘年時間,法國加強了中央集權,變成為典型的歐洲君主專制國家,相繼由路易13和路易14統治。此時的法國,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藝術方面,都取得了不小成就。

    西蒙·烏埃《盧克雷迪亞和塔爾昆》

    這時期在藝術上,法國引來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首相黎塞留的主持下,於1635年在巴黎建立了法蘭西學院。法蘭西學院成立後,相繼推行了一系列古典主義藝術方針,並把全國各地的藝術人才,如詩人、畫家、雕塑家、音樂家、戲劇家,吸引和網羅到這裡,讓他們為宮廷服務。

    普桑《酒神的教養》

    很快,這裡發展為全歐洲的藝術人才搖籃,名家輩出,法國也是在這個時期取代義大利,變成了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

    繪畫的古典傾向表現在,傳承古希臘古羅馬,以及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樣式和規範,在作品中要體現出唯美、單純、理性、典雅的藝術特徵。在大的藝術理念上,把寫實作為基本手段,建議從觀察物件上直接提取美的元素,崇尚唯理主義,倡導突出共性和理性,排斥個性和感性。

    路易·勒南《維納斯在火神的鍛鍊工場》

    同時,如同制定法律一樣,制定了嚴格而系統的藝術規範,教學方法和理論體系,這些藝術理念、教學方法、藝術規範,很快成為法國學院派不可動搖的學院制度,要求所有藝術家都必須按照這種理念和制度方式進行藝術創作。

    西蒙·烏埃《瑪利亞在西蒙家》

    在這樣嚴苛的藝術氛圍下,法國在此時形成了聞名全世界的古典主義畫派,誕生了許多偉大畫家。有代表性的西蒙·烏埃,路易·勒南,尼古拉斯·普桑。

    西蒙·烏埃(1590年——1649年)出生在巴黎,自小有神童的美譽。他喜歡用誇張手法來刻畫人物情態,注重在畫面中體現明暗對比效果。他的藝術畫風對巴洛克風格影響很大,主要作品有《盧克雷迪亞和塔爾昆》,《瑪利亞在西蒙家》等。

    路易·勒南《農民的晚餐》

    路易·勒南(1593年——1648年)出生在法國北方一個農民家庭,他自己也自詡為“農民畫家”,擅長畫肖像畫,畫風細緻典雅,畫面中常常喜歡錶現普通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主要作品有《維納斯在火神的鍛鍊工場》,《農民的晚餐》等。

    普桑《海王星的勝利》

    尼古拉斯·普桑(1594年——1665年)出生於法國諾曼底,是這個時期最偉大的畫家,也是法國曆史上第一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畫家。他認真研究過拉斐爾、提香的人的作品,畫畫時,常常精雕細琢,畫風不但細膩精緻,而且明快和諧,端莊自然,具有濃郁的造型美,被法國宮廷十分賞識。主要作品有《法羅斯與歐若拉》,《塑像前的酒神節》,《詩人的靈感》,《海王星的勝利》,《酒神的教養》等。

  • 2 # 詩夜城主

    現在的人一想到法國,就會情不自禁的說出“法國是一個浪漫之都”,巴黎盧浮宮裡展覽著曠世天才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然而在1594~1665年的法國並不是所謂現在的浪漫之都,那時的人們腦子裡面都是神和上帝,認為世界是神創造的,思想極為愚腐。

    由於1594~1665年曆經七十年,這段時間歐洲文藝復興的運動並不一定是很順利,也會遇到阻礙,因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發源地在義大利,並不是在法國,換句話說,文藝復興運動只有先在義大利取得一定意義上的成效後,才會擴充套件到法國;法國繪畫主要還是以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內容為核心(歐洲文藝復興是從14世紀~17世紀)提倡人文主義精神,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

    所以說在一場偉大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浪潮下,法國古典繪畫藝術家每天所做的事就是創作人體藝術來讓人們的思想完全得到自由,相信世界是人創造的,而不是神創造的,從而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僅此而已。

  • 3 # 北落繪畫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1594-1665年期間,有哪些關於歐洲繪畫圈子的重要資訊顏料與畫板

    蛋彩畫:把雞蛋和溼的顏料混在一起得到蛋彩,並運用到繪畫中去。這種畫法在14世紀被絕大多數藝術家採用。之後的15世紀早期,藝術家們將蛋彩與油彩(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油畫顏料)混合使用,萊奧納多·達·芬奇的漸隱法(sfumato)就是使用的油彩。而到了16世紀早期,藝術家們更偏愛木板,16世紀晚期則是普遍使用亞麻布(方便攜帶)。

    不可缺少的畫框——精美且價格不菲

    絕大多數15、16世紀的繪畫作品都有藝術家為之設計、製作精美的畫框。歷史上存留的合同能證明,有的畫光是畫框就佔了繪畫費用的一半(畫框通常會施加彩繪、鍍金)。而這些造價高昂的畫框除了抬高身價能有什麼作用呢?——答案是:協作繪畫,讓作品和畫框保持協調。有些藝術家會把畫框裝好再開始畫,這使得最終的作品能與環境融為一體,加強畫面的空間錯覺。

    宗教、哲學與藝術

    藝術界從來都不是與世隔絕的存在,不同年代不同國家的藝術作品,都與其時代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14世紀到17世紀,文藝復興帶來的思想變革對許多畫家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對古典文化的研究並非一時興起,實際上,從14世紀開始,這項研究不僅活躍起來,還更加深入。“人文主義”由此開始,而隨之產生的文藝復興則影響到了各個領域。

    人文主義:一種以古希臘羅馬文化為標準的純粹“人性的”理想,也是一種非神學的文化理想。

    文藝復興:義大利語rinascimento,意思是“復活”、“再生”,透過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來達到人性的再生。

    歷史背景

    路易十四是政治宣傳方面的“老手”,他把自己的統治和神權聯絡起來,還給自己取了一個名字叫“太陽王”,在他的組織下,繪畫和建築藝術都為國家和國王進行服務。1648年,符合路易十四品味的皇家繪畫和雕塑學員建立,法國古典風格也由此確立。

    在1594年至1665年期間,法國藝術家的繪畫作品的古典傾向

    題主的問題中使用的是“古典傾向”,這是因為古典主義發源於17世紀的法國,並在之後流行與歐洲,而古典主義在發展過程中有三個不同的“傾向”

    自然理性古典主義,以懷舊、模仿古希臘古羅馬為主

    新古典主義——為革命、鬥爭精神服務

    學院派古典主義

    代表人物與特點

    尼古拉·普桑——主題和故事要“宏大”,比如戰爭、英雄、宗教。

    17世紀上半葉,古羅馬和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輝煌成果吸引了很多法國藝術家前去羅馬學習,普桑便是其中一位,他的一生中大部分時光都是在羅馬度過的。在模仿提香和拉斐爾作品的過程中,他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畫法理論。

    不能超越限制,在所有事上都要講究平衡和適度是法國古典學說的核心。

    克洛德·熱萊——歷史遺蹟+美,最卓越的風景畫家。

    古典風景畫的傳統源自於威尼斯畫派,在克洛德這裡得以延續。克洛德的畫作中色彩細膩,作品中常見清晨的朝陽以及晚霞,在他的畫裡,大自然彷彿被注入了情感,展現出祥和、平靜的氣息。

    小資料之模仿與再創造——透視

    透視:一種在二維表面表現三維效果的技巧。(也就是讓繪畫看著“逼真”“立體”的技巧)

    在現今,透視學被廣泛運用,藝考美術、寫實創作、建築設計都少不了它。然而在幾百年前的歐洲,繪畫所用的透視學還在逐漸完善成體系。

    《示巴女王啟程》 克洛德·洛蘭 1648年,布面油彩,147×193釐米

    這是一幅表現聖經故事的繪畫作品,其背景是17世紀的歐洲海港,畫中運用了好幾種透視手段。近大遠小、建築的邊線在遠處相交匯聚於畫面上升起的太陽。

    參考文獻:[1]費雷德·S·克雷納,克里斯汀·J·馬米亞.加德納藝術通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2:622-627

    [2]漢斯·約阿西姆·施杜裡希.世界哲學史[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267-277

  • 4 # 明貞

    古典和現代的區別在那裡?純粹的真善美即古典。真善美假惡醜如影隨形即現代藝術的核心價值觀,什麼抽象派印象派野獸派等現代藝術種類其實就是想泯滅善惡是非而達混融,事實證明雖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也是很大的,西方的文藝復興最大的功績就在於務實和懇誠,使愛更具韌性,要全盤超越否定古典恐怕是危險的事情,正如歌德所言自律即自由,沒有自律的自由會走向毀滅。

  • 5 # 靈山四哥

    毫無疑問,沒有普桑,法國古典主義甚至整個法國美術的發展將大失光彩,普桑(1594-1655)出生於法國諾曼

    17世紀的巴黎在法國藝術舉足輕重,然而你是比不上羅馬的豐富多彩,那裡不僅有古代的傑作,還有各種各樣思潮,歐洲各地都在追隨這些思潮的一種,這對於自小對義大利藝術充滿渴望的普桑來說更是具魅力,1627年普桑從紅衣主教那裡接到一批訂件,其中一幅名為(海爾曼尼克之死)故事取材於古羅馬歷史,1630年標誌著普桑藝術成熟,透過各種探索普桑在逐步走向自己心中目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8歲鄭智再次入選國家隊。為何當初高洪波死活不肯使用鄭智,他與裡皮誰的水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