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15417706018

    彈道導彈

    是指在火箭發動機推力作用下按預定程式飛行,關機後按自由拋物體軌跡飛行的導彈。這種導彈的整個彈道分為主動段和被動段。主動段彈道是導彈在火箭發動機推力和制導系統作用下,從發射點起到火箭發動機關機時的飛行軌跡;被動段彈道是導彈從火箭發動機關機點到彈頭爆炸點,按照在主動段終點獲得的給定速度和彈道傾角作慣性飛行的軌跡。

    彈道導彈的主要特點是:

      1導彈沿著一條預定的彈道飛行,攻擊地面固定目標。

      2通常採用垂直髮射方式,使導彈平穩起飛上升,能縮短在大氣層中飛行的距離,以最少的能量損失克服作用於導彈上的空氣阻力和地心引力。

      3導彈大部分彈道處於稀薄大氣層或外大氣層內。因此,它採用火箭發動機,自身攜帶氧化劑和燃燒劑,不依賴大氣層中的氧氣助燃。

      4火箭發動機推力大,能串聯、並聯使用,可將較重的彈頭投向較遠的距離。

      5導彈飛行姿態的修正,用改變推力方向的方法實現。

      6彈體各級之間、彈頭與彈體之間的連線通常採取分離式結構,當火箭發動機完成推進任務時,即行拋掉,最後只有彈頭飛向目標。

      7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產生強烈的氣動加熱,因而需要採取防熱措施。

      8導彈無彈翼,沒有或者只有很小的尾翼,起飛質量和體積大,結構複雜。

      9為提高突防和打擊多個目標的能力,戰略彈道導彈可攜帶多彈頭(集束式多彈頭或分導式多彈頭)和突防裝置。

      10有的彈道導彈彈頭還帶有末制導系統,用於機動飛行,準確攻擊目標

    洲際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是一種無人駕駛的無翼飛行器。它沿一定的空間軌跡(即彈道)飛行,攻擊固定的目標。根據射程遠近彈道導彈可以分為近程、中程、遠端和洲際四種。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根據發射位置的不同,它可分為地對地彈道導彈和潛對地彈道導彈兩種。所謂潛對地,即從導彈核潛艇上對準目標發射。

      導彈點火以後,先垂直向上飛行,幾秒或十幾秒後,導彈開始轉彎,按預定的彈道飛行。當導彈的位置和速度能保證導彈命中預定目標時,發動機熄火。這時,導彈的彈頭將和彈體分離,依靠慣性飛向目標。因為這一段飛行是在大氣層外,彈道受地心引力的影響,呈橢圓形。這一段飛行的最大高度離地面1000公里以上,約飛行30分鐘,最大速度每秒7公里。

      洲際彈道導彈的內部結構比較複雜,大體上可分成以下幾個部分。

      戰鬥部,又叫彈頭。洲際導彈的彈頭一般採用核彈頭。

      發動機,又叫推進系統。現代彈道式導彈的推進劑佔整個起飛重量的90%。推進劑,有液體的,也有固體的。最早的液體推進劑是液氧和酒精,後來採用阱類。早期的是在發射前加註燃料,製成可貯預裝液體推進劑,裝入導彈後可長期貯存,方便多了。近來固體推進劑發展很快,用它製成的發動機結構簡單,能長期貯存,便於使用、維護,為導彈的機動發射創造了條件。

      當推進劑在燃燒室裡燃燒時,燃燒產物向後噴射,獲得的推力是非常巨大的。例如,一個射程10000多公里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動機推力可達100噸,功率可達幾百萬千瓦。這功率與一座發電廠供給100萬人口的城市的功率相當。

      洲際導彈一般做成兩級或多級。

      制導系統是導彈的“大腦”。它的任務是保證垂直髮射的導彈按一定程式準確地飛入預定的位置。

      制導方式:廣泛使用慣性制導。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加速度表,在3個互相垂直軸的座標系上,測出導彈重心運動的加速度分量。透過解算裝置,得出導彈在某一時刻的速度和距離,然後與預定的位置發生偏差時,制導系統會發出校正訊號,操縱空氣舵和燃氣舵,使導彈回到預定彈道上來。

      當洲際導彈的發動機熄火後,彈頭將從彈體上分離出去,開始被動段的飛行。當它重新進入大氣層時,速度很高,約等於音速的十幾倍;它和氣流劇烈摩擦,表面溫度會達到幾千度。如果不採取措施,它就將被燒成灰燼。因此,彈頭表面要塗一層高分子耐燒蝕材料,在高溫作用下,它將逐漸分解吸收熱量。

      人體是透過發汗來降溫的。有一種“發汗冷卻彈頭”正是根據這個道理製成的。在壓力和高溫作用下,“發汗劑”從多孔材料擠出,迅速分解汽化,從而大量吸熱。當“汗”出完,彈頭也已擊中目標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木瓜怎麼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