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惱春意
-
2 # 阿峰頭很平
倒裝句: 如鳴佩環(正確語序:如佩環鳴) 好像玉環玉佩相碰擊發出的聲音。
修辭手法: 聞水聲,如鳴佩環。(比喻) 聽到水聲,好像玉環玉佩相碰擊發出的聲音。
省略句: 乃記之而去。(省略主語“這番景緻”) 於是記下這番景緻便離開了。
拓展資料小石潭記的作者是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漢族,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 柳宗元是中國唐朝著名的文學家,字子厚,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 並稱 “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
省略句:
1、乃記之而去。(省略主語“這番景緻”) 於是記下這番景緻便離開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語“小溪的岸邊”) 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前行那樣蜿蜒。
倒裝句:1、全石以為底(正確語序:以全石為底) 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2、卷石底以出(正確語序:石底卷以出) 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
修辭手法:1、聞水聲,如鳴佩環.(比喻) 聽到水聲,好像玉環玉佩相碰擊發出的聲音。2、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擬人)往來輕快敏捷的樣子,好像在與遊人相互嬉戲。3、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兩岸的地勢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柳宗元於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因擁護王叔文的改革,被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貶官之後,為排解內心的憤懣之情,常常不避幽遠,伐竹取道,探山訪水,並透過對景物的具體描寫,抒發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間共寫了八篇山水遊記,後稱《永州八記》。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遊記》中作者這樣記述當時的心情:“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