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原因很多

    1 吳軍不擅長進攻戰

    孫權繼位後,吳軍進攻戰只贏了一場,即背叛盟友偷襲關羽那一戰

    2 夷陵之戰,蜀軍雖然戰敗,但損失不大

    和三國演義講的不一樣,真實的夷陵之戰,蜀軍僅僅是立足不穩不得不敗退。其實傷亡不大,尤其是嫡系部隊傷亡很小。

    倒是那些被劉備徵召來的少數民族附庸軍傷亡很大。

    所以,劉備僅僅向西面略微逃跑了一點,就重整部隊不再逃跑。

    而東吳方面,不但不敢追擊,反而很害怕劉備捲土重來,主動遣使請求和議。

    可以想象,如果東吳追擊,在東吳軍隊不擅長的山地戰場上,以劉備的身經百戰,趁勢發動反擊,弄不好再打個永安大勝出來。

    個人認為,正是因為陸遜狡猾的不追擊,不給劉備扳回一局的機會,才氣的劉備病逝的。

    劉備這貨,打敗仗是常事。但是他最擅長的,還是打敗仗之後的敗而不潰,敗而擅逃。

  • 2 # 晨鏘鏘

    沒有乘勢滅蜀是因為,曹丕按兵不動坐看蜀吳交兵,等待坐收漁翁之利,吳國在夷陵之戰獲勝之後陸遜是迅速收兵防備魏國。

    其實當時孫權已經和曹丕全面開戰了,所謂孫權向劉備求和的說法,主要是孫權為曹丕,而不是為劉備。

    因此孫權“甚懼,遣使請和”,就是《先主傳》裡,美化的一種春秋筆法。再舉個有趣的例子:

    (注)魏書太祖紀:登國元年(386年)春正月戊申,帝即代王位,郊天,建元......十二月,慕容垂遣使朝貢,奉帝西單于印綬,封上谷王。

    386年初,拓跋珪稱代王,年末,慕容垂派人,冊封拓跋珪為上谷王,但《魏書》就要寫成,慕容垂來給拓跋珪朝貢。

    夷陵之戰後,孫權來向劉備求和,《先主傳》的筆法也差不多。其實當時的情況,已經詳細說明了:

    對於蜀國而言,發動夷陵之戰是否是徹頭徹尾的錯誤?

    再來貼史料整理一下,以及略微說明一下洞口之戰的位置:

    (注)三國志文帝紀:是月,孫權復叛。復郢州為荊州。帝自許昌南征,諸軍兵並進,權臨江拒守。十一月辛丑,行幸宛。

    (注)三國志先主傳:秋八月,收兵還巫。司徒許靖卒。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冬十二月......

    (注)三國志吳主傳:黃武元年春正月......遜隨輕重以兵應拒,自正月至閏月,大破之,臨陳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劉備奔走,僅以身免......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權遣呂範等督五軍......冬十一月,大風,範等兵溺死者數千,餘軍還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攻徐陵,燒攻城車,殺略數千人。將軍全琮、徐盛追斬魏將尹盧,殺獲數百。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二年春正月,曹真分軍據江陵中州......三月,曹仁遣將軍常彫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渡濡須中州。仁子泰因引軍急攻朱桓,桓兵拒之,遣將軍嚴圭等擊破彫等。是月,魏軍皆退。

    整件事情,捋一捋時間表,就行了:

    222年8月:夷陵之戰結束。

    222年9月:曹丕開始從洞口、濡須、南郡,分3路伐吳。

    222年10月-11月:孫權派人出使劉備那裡,劉備派宗瑋回報孫權。

    222年11月:東吳呂範遭遇不利,損失數千人。

    222年12月:孫權派鄭泉回報劉備。

    223年1月:曹真進兵江陵。

    223年3月:魏曹仁等,與東吳朱桓等大戰,最終東吳擊退曹魏。

    可見,222年8月,劉備剛收攏敗兵,9月曹丕就開始,從洞口、濡須、南郡,分3路進攻孫權。

    圖1為曹丕,分3路南下進攻東吳,洞口位置存疑

    圖2,洞口的位置很難確定,孫權命令呂範督孫韶、全琮等人,而《張遼傳》記載張遼“乘舟,與曹休至海陵,臨江”,又《呂範傳》也記載呂範為丹陽太守時“治建業,督扶州以下至海”,《全琮傳》記載全琮早先屯兵濡須不遠的牛渚,所以洞口位置,估計在牛渚-海陵之間。

    (注)吳錄曰: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遜雲:"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

    《吳錄》記載曹丕3路南下時,劉備嘴炮威脅陸遜,而陸遜則嘴炮反擊,你劉備再來還是死。

    劉備畢竟剛經歷夷陵大敗,只能扼守白帝城,防守尚可,但進攻恐怕是無能為力了。

    可對孫權來說,他就要全盤考慮了,就算劉備沒實力進攻,但在曹丕3路南下的緊急時刻,凡事總要預防萬一,這萬一孫權全力對付曹丕,而一旦打的時間長了,劉備派幾千人從長江來噁心一下,怎麼辦?

    要知道歷史上,曹丕此次南下,從222年9月開始,一直打到223年3月,戰爭持續差不多半年時間,所以222年10月-11月,孫權通盤考慮後,主動派人去劉備那裡試探,是很正常的行為。

    (注)吳書曰:使蜀,劉備問曰:"吳王何以不答吾書,得無以吾正名不宜乎?"泉曰:"曹操父子陵轢漢室,終奪其位。殿下既為宗室,有維城之責,不荷戈執殳為海內率先,而於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議,是以寡君未復書耳。"備甚慚恧。

    孫權主動來人,然後劉備就派宗瑋回報孫權,估計是給孫權送信,後來12月孫權派鄭泉回訪劉備。

    《吳書》還記載劉備問鄭泉,孫權怎麼不回自己的信,鄭泉則嘲諷劉備。

    當然了,與陳壽在《先主傳》的記載一樣,《吳錄》和《吳書》都是東吳方面的史料,對劉備和陸遜的對話,劉備和鄭泉的對話,也都屬於美化東吳的春秋筆法,畢竟哪有孫權又遭受曹丕南下危機,雙方互相需求時,還莫名其妙加戲進行嘲諷的?

    反正東吳方面記載都是陸遜和鄭泉義正言辭,有理有據,而劉備則是理屈詞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雙方互訪後,自然都是一副“你懂得”,於是心照不宣,開始打默契球,使得曹丕南下進攻東吳,這段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孫劉基本上相安無事。

    而陳壽在《先主傳》裡對“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這句,以春秋筆法美化2點:

    陳壽沒有交待,孫權正與北方曹丕開戰。

    陳壽模糊了孫權的畏懼物件,其實孫權畏懼的是曹丕,而不是劉備。

    說白了,陳壽在《先主傳》裡,對這件事情這樣記載,就是明顯的帝紀寫法,為尊者諱而已。

    而在曹丕3路南下的背景下,孫權先主動派使者去劉備那裡是事實,但陳壽在《先主傳》裡刻意春秋筆法成孫權畏懼劉備也是事實。

  • 3 # 人文歷史誇誇談

    三國時期在夷陵之戰後,劉備所率精銳蜀軍損失殆盡,按照《吳書》記載,劉備奔走,僅以身免,那麼孫權是有機會進一步蠶食蜀漢勢力的,畢竟相對來說,孫權在後來所以針對曹魏,尤其是合肥一線的主動出擊中少有戰果(話說周瑜一把大火燒掉了曹操一統天下的夢想,陸遜一把大火燒掉了劉備奮鬥一生的積蓄,而這兩個人都在同一個老闆手下做事,這個老闆卻留下另一個孫十萬的稱號,也是有些嘲諷的),蜀漢到是軟柿子,不過在夷陵之戰後,孫權立刻就表示了議和的姿態,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當然孫權也不傻,劉備佔領漢中後手上總兵力25萬左右,曹操40萬,孫權20萬出頭,關羽兵敗損失4萬兵力,此時劉備手上還有20萬出頭兵力,徵吳蜀軍出兵8萬招蠻族兵1萬多,出征總兵力近10萬,此時蜀地漢中仍有10萬出頭兵力,徵吳傷亡慘重能逃回家只有萬餘人,此時蜀軍兵力仍有13萬左右,攻吳不足守城有餘,加上魏國馬上三路攻吳,孫權只有主動與蜀修好。蜀漢諸葛亮尚在,如果在相互攻伐,北方強大的曹魏,直接就可以提前一統天下不符合東吳和蜀漢的利益,他們也懂得這個道理,那個時候是不可能攻蜀漢的。

  • 4 # 白馬君

    三國時期在夷陵之戰後,劉備所率精銳蜀軍損失殆盡,按照《吳書》記載,劉備奔走,僅以身免,那麼孫權是有機會進一步蠶食蜀漢勢力的,畢竟相對來說,孫權在後來所以針對曹魏,尤其是合肥一線的主動出擊中少有戰果(話說周瑜一把大火燒掉了曹操一統天下的夢想,陸遜一把大火燒掉了劉備奮鬥一生的積蓄,而這兩個人都在同一個老闆手下做事,這個老闆卻留下另一個孫十萬的稱號,也是有些嘲諷的),蜀漢到是軟柿子,不過在夷陵之戰後,孫權立刻就表示了議和的姿態,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當然孫權也不傻,劉備佔領漢中後手上總兵力25萬左右,曹操40萬,孫權20萬出頭,關羽兵敗損失4萬兵力,此時劉備手上還有20萬出頭兵力,徵吳蜀軍出兵8萬招蠻族兵1萬多,出征總兵力近10萬,此時蜀地漢中仍有10萬出頭兵力,徵吳傷亡慘重能逃回家只有萬餘人,此時蜀軍兵力仍有13萬左右,攻吳不足守城有餘,加上魏國馬上三路攻吳,孫權只有主動與蜀修好。蜀漢諸葛亮尚在,如果在相互攻伐,北方強大的曹魏,直接就可以提前一統天下不符合東吳和蜀漢的利益,他們也懂得這個道理,那個時候是不可能攻蜀漢的。

  • 5 # 司文郎中

    一.孫權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

    毋庸置疑,曹魏的實力要遠強於蜀、吳任何一方。而蜀漢坐擁四川險地,在對魏前線仍保持一定的進攻態勢,大大緩解了孫權來自曹魏的軍事壓力。一旦孫權狠下心來全力攻蜀,會出現以下三種可能:

    1.曹魏得利,蜀吳兩敗俱傷,陷入亡國危機;

    2.曹魏出兵伐蜀,魏吳瓜分蜀漢,體量和軍事實力更強大的魏國將有精力舉全國之力伐吳;

    3.曹魏伐吳,吳國面對魏蜀夾擊。

    綜上,以上的情況最終都會使曹魏得利,而吳國很難繼續在魏國高壓下存活。因此保留蜀漢 ,就等同於為在曹魏後方扎入一根針,蜀吳一東一西遙相呼應,共同對抗強大而野心勃勃的北方鄰居。

    二.孫權自己也沒有實力征服蜀地

    注意,這裡不是說“蜀漢”,而是“蜀地”,即蜀漢國土及其周邊附屬地區。孫權攻蜀,不但要面對諸葛亮、趙雲等人統率的長期征戰的蜀漢本土守備軍,還要面對五溪蠻夷等蜀漢附屬武裝,孫權勝算不大。

    一方面,面對蜀漢滅吳之勢,孫權僅僅出動五萬人,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五萬人是在防備曹魏、守衛本土的前提下,孫權能夠出動的一支較大規模的軍隊,可是經過夷陵之戰的摧殘,吳軍殘兵真的有能力一舉消滅蜀漢大後方正規軍和附屬武裝嗎?

    而在另一方面,後人一般認為吳軍取勝也很不易,並非是摧枯拉朽地壓倒性勝利,因此在士氣上面對接下來的救亡蜀軍是不具備氣勢優勢的。因此很難說孫權有確切把握能滅亡蜀漢。

    三.最最現實的是孫權即將面對第二場戰爭

    前兩點還只能說是長遠的考慮,但第三點就是很現實的眼前利益了。夷陵之戰後,劉備同意議和,孫權沒有必要再挑起戰爭,而曹孫“聯盟”已經出現破裂,曹丕已經表現出伐吳的傾向。事實上,就在夷陵之戰結束後不久,曹丕便在“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出動大軍伐吳。作為一個政治家,孫權作出和蜀抗魏的政策再正常不過了。

  • 6 # 我行異

    如果只是兩國之爭,我想東吳自然會乘勝追擊,但當時醒國均勢已經形成,一旦東吳攻入蜀漢,曹魏必定不會袖手旁觀。

    在戰爭之前,劉備曾經在曹操的葬禮向曹丕示好,為之後的對吳戰爭做好準備,但曹丕這蠢貨居然不答應。

    在劉備準備戰事時,孫權多次派人來說和,劉備偏不答應,孫權只好向曹丕交好,承認了他的皇帝地位。

    劉備是希望在曹操故去,曹魏暫時不穩的時機,乘機伐吳,嚇唬一下孫權,取回荊州。

    曹丕是想隔岸觀火,等兩家鶴蚌相爭漁翁得利,但其實他大可以先結好劉備,兩面配合,劉備攻荊州,曹魏攻楊洲,到時孫權首尾不顧,兩面開戰,根本可以手到擒來, 剩下劉備只要和他鬥捱時間就可以了。但他卻想兩者相爭,自己去拾便宜,根本沒有動任何手,可見其才情不及其父多矣。

    孫權的想法是希望說服劉備放棄攻吳,一齊合力向比他兩家強大的曹魏進攻,但劉備死活不依,只好先向曹魏和好,再看情況,在劉備陳兵時,兩家還在討價還價, 孫權是死都不會將荊州吐出來。

    結果劉備在夷陵大敗,曹丕也終於開始有了動靜,孫權雖然打仗不行,不過他還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東吳無法兩線做戰,也不可能短時間把蜀漢吞掉,而且還需要蜀 國共同抗魏,所以見好就收,和蜀漢和好,繼續以前的連蜀抗魏的政策,劉備死後,兩國再沒有大的爭執。

  • 7 # 步步為營007

    三國中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可以說傾全國之力進行伐吳,許多人包括趙雲在內的許多大臣名將勸劉備,國家事大,私情為次,然而桃園三結義的情意,關羽對自己忠肝義膽,加上關羽的託夢,使劉備幾近昏厥,非伐吳不可,加上張飛的死,一定要替二弟三弟報仇。開始的進攻還算順利,更增進了伐吳的信心,後來因為輕視陸遜,在安營紮寨時沒有聽取馬良的意見,導致了火燒連營七百里,最後勉強退回白帝城不久就去世了。可以說這一戰讓蜀國元氣大傷,聰明的孫權為什麼沒有乘勝追擊呢? 這是因為蜀道難,易守難攻,而且諸葛亮已經做好了準備,想想吳國做好準備了嗎,顯然沒有,此去山高路遠,加上糧草人員等,孫權過去等待的只會是諸葛亮的以逸待勞,顯然沒有勝算。 其次,如果去攻打蜀國,後方空虛,這時候曹操大軍突然襲擊,難保荊州不會失守,進而威脅到東吳腹地。 再次,孫權明白即使兩敗俱傷,把蜀國滅了,就剩下曹魏了,魏國早就虎視眈眈,在你元氣大傷時猛然以擊,東吳也會滅亡,可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這個道理他們都懂。 正因為如此,孫權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兩家修好!

  • 8 # 藍色的小男孩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夷陵之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意義,這場戰役之後近四十年的時間內,三國互相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吳蜀重修於好的聯盟再也沒有發生動搖,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夷陵之戰也因此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正因為有著那麼大的影響,因而與曹袁之官渡、魏吳之赤壁並稱為三國三大戰役。間接的促進了三國的穩定!個人認為這場戰役時使三國的軍事力量得以均衡。 這場戰役爆發的時間。是章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21年七月,(章武蜀漢的年號)。爆發的主要原因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揮兵攻打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一面任命陸遜為總指揮率軍應戰。陸遜與劉備相持七八個月後,雙方參戰的兵力, 蜀軍並非七十萬人,而是約五萬。吳軍非二十萬人(累加),而是五萬,這也是雙方的真實兵力,不是像演義與電視劇所演的那樣,蜀軍70萬,吳軍只有20萬。 最終於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雙方參戰的兵力,造成的結果是,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劉備失敗的主要原因我認為是,可隨著赤壁之戰後接連的勝利,劉備慢慢浮躁了。當定軍山斬殺夏侯淵後,曹操來攻,而此時的劉備卻毫無顧忌,放言“曹操雖來,無能為也”,一時間連曹操也不放在眼裡了。而隨著曹操的去世,這種“天下英雄,捨我其誰”的心態只會越發增加。總而言之,就兩個字驕傲!然而驕兵必敗。 還有劉備的失敗,也不是偶然的。他“以怒興師”,恃強冒進,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體作戰指導上,他又不察地利,將軍隊帶入難以展開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之中;同時在吳軍的頑強抵禦面前,又不知道及時改變作戰部署,而採取了錯誤的無重點處處結營的辦法,終於陷入被動,導致悲慘的失敗,自食“覆軍殺將”的惡果,令人不勝感慨,這就是他失敗的主要的軍事原因! 東吳方面之所以不敢趁勢是滅掉蜀漢,我認為是在劉備逃到白帝城後(也就有了後來的白帝城託孤),當時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但此時劉備收攏散兵以及趙雲的後軍來援,永安駐軍接近兩萬,陸遜已經失去攻克永安的機會。再加上他顧忌曹魏方面乘機渾水摸魚、襲擊後方,遂停止追擊,主動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吳,但因陸遜早有準備,魏軍終於無功而返。次年四月,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所以說如果東吳強行的攻打蜀漢非但滅不了蜀漢,也會讓自己深陷戰爭的泥潭,最後只會讓曹魏坐收漁翁之利。我想“魚蚌相爭,漁翁得利”我想這個道理,孫權和陸遜是心裡明白,所以說東吳沒有在夷陵之戰後滅掉蜀漢,是弊大於利!東吳也沒有實力吞掉蜀漢!我覺得東吳不攻打蜀漢,總而言之是一句話可以概括的那就是,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嘛!

  • 9 # 東方大狂俠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這個問題問得不錯,所以來回答。

    當時,大體上構成了諸葛亮三分天下的事實。曹操被關羽進攻打得軍心震動,所以採取守勢。而東吳見機偷襲荊州,因此致使關羽敗亡。待劉備整軍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沒想到敗在陸遜之手,火燒連營。此時,為什麼東吳沒有乘勢滅蜀呢?

    首先,聰明的孫權知道夷陵之戰已經給了劉備教訓,傷了劉備的元氣,再打下去,只會給曹魏漁翁得利。兩邊再打,即使滅了蜀漢,自己也會拼了血本。

    其次,東吳其實根本沒有滅蜀的實力和其它進攻條件。東吳一貫採取守勢,劃江而治,能保住江南一方就很高興了。強一點的也是水軍,目的也是為阻止曹魏劉備的攻打。如果東吳要滅蜀,必然遇蜀地天險的山川阻礙,沒有內外夾擊,東吳是打不進蜀地的。當年劉備如果不是劉璋自己引入幫忙打張魯,要進攻西川也是不容易的,何況,要滅掉已經立國的蜀漢,實力是確實不具備的。

    再則,就算東吳有滅蜀的實力,東吳也不敢滅蜀。因為面對強大的曹魏,滅了蜀漢,自己也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哪裡還有能力頂住曹操的進攻或偷襲?三足之間,無論斷了哪一足,兩足之鼎必倒!所以當年為什麼魏國進攻蜀漢東吳不牽制魏國而造成蜀漢被滅,劉禪請降,繼而東吳本身也不久被滅國呢?原因就是打破了過去諸葛亮提出的聯合抗魏的大略。因為曹魏當時是三國之中實力最強的,東吳蜀漢無論何時不聯合抗魏都是必然會被各個擊破、自取滅亡的。

    孫權陸遜懂得這道理,也知道自己的實力,所以沒有乘勢追擊劉備,反而致書向劉備道歉請罪。所以孫權是個真正的政治家,眼光深遠,不圖小利,方得東吳幾十年平安。可後來的東吳繼任者目光短淺,不能聯蜀抗魏,致使蜀亡吳滅,何其哀哉?!

  • 10 # 雲子落

    夷陵取勝之後,東吳不敢乘勝滅蜀,原因有三:

    一、夷陵之戰,實是東吳僥倖的慘勝,無力伐蜀!

    當時劉備出動五萬正規軍進攻荊州,孫權以七萬人(五萬正規軍外加二萬民兵)禦敵!孫權採取誘敵深入的招術,先用民兵節節抵抗,節節敗退,將劉備大部隊誘入設定好的包圍圈,還裝著一副死守捱打窩囊相,麻痺劉備。暗地等待時機,進行突襲圍殲,事實上,還是遭到英勇蜀兵的頑強抵抗。

    這從蜀兵全軍覆滅的結果來看,劉備率領的部隊還是有血性的!成編制投降東吳的蜀軍很少。這樣,吳軍僅靠數量及地理一點優勢,殺敵一千自傷八百,取得夷陵慘勝!卻也虛弱到勉強自保!此時東吳要是舉國攻伐西蜀,強弩之末,能不能取勝,暫且不論;江淮洞門開啟,將誘惑曹魏趁虛而入,亡國是肯定的!至於將夷陵大戰歸功於陸遜“火攻”,那是小說家的噱頭,誰信誰信,反正我不會相信!

    二、劉備不會孤注一擲,西蜀仍留防守反擊能力,東吳不敢冒險

    劉備不傻,更不會是喪失理智的賭徒!夷陵之戰的失敗,實是劉備“氣數已盡”的必然!如果法正與龐統尚在,關羽張飛依存,哪有豎子陸遜逞狂之日!但是,為了那個該死的“隆中對”,為了替困在益州的蜀軍大龍找一出處,復奪荊州,已成為必然之舉!

    劉備此時有點“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悲壯,他含淚跟軍師諸葛亮、兄弟趙雲告別:“勝,我為兄弟報仇;敗,隨雲長、翼德而去!你們必須留下看好家!”

    是役,趙雲帶領兩萬蜀軍,作為後應,不可參戰,兼做軍需!諸葛亮安排另外三萬蜀軍,利用優勢的地理地形,設陣防禦,以防前方失利,危機邊界!其實,就憑趙雲的勇猛,諸葛亮的詭異,外加蜀道天險,兵強馬壯的曹魏都不敢下口吞嚥,就憑東吳那點玩火藝人的雕蟲小技,給十個膽子,孫權也不敢乘勝西進!事實上,孫權是聰明的!

    三、吳國的國內形勢複雜,根本沒有西進伐蜀的民意

    孫權不是憑武功上臺的,這在三國是個另類!這也導致他的政權基礎一直不穩,他只得靠在政治派系之間玩弄權術得以維持統治!東吳文臣武將分為兩派,一是周瑜、魯肅、呂蒙、甘寧等為首的淮泗系;另一是顧、陸、朱、張四大豪門為首的江東系。孫權是一會利用淮泗系打江東系,一會反之!夷陵大戰時,是陸遜為代表的江東系得勢!

    江東系與荊州士族聯姻百年,互為依託!劉備打荊州,江東系是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眾志成城!但是打西蜀,就與江東系的目標相左,那時就是孫權親征,也無法點燃江東系的愛國熱情!為什麼淮泗系打合肥那麼多年無果,其實深層次原因是掌握財政的江東系沒有興趣!

    孫權對江東的掌控程度,遠沒有曹操對魏地那麼有力,甚至還不如劉備對傳中的掌控程度!曹操是想進那個豪門搜查就搜查,包括皇宮;劉備是“以夷制夷”,玩的爐火純青!

    故言,東吳保家衛國實力超群,如赤壁夷陵,不分派別,全民皆兵,一旦為了所謂的帝國出征,如合肥,就往往虎頭蛇尾,沒有了霸氣,原因就在於孫權治國不穩!所以說,夷陵之後去伐蜀,孫權想都不用想,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不會想到有那麼多淡操心的後人,為此耿耿於懷!不是我孫權不想,而是做不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內密探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