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oszre2144

      碧秀  弓箭的一種。箭桿長約80公分,竹製而成,尾部鑲有羽毛,頭部為四眼內空的菱角形,箭射出後發出“嗚——嗚——嗚”的響聲。比賽時分遠射和近射兩種。近射主要比準,遠射既比遠又比準。靶子用皮革製成,分內環和外環兩種,以射準內環多者為勝。響箭活動主要在林芝、工布江達等地流傳。  賽馬  既是民族傳統體育專案,又是習武強兵的手段,歷史悠久,是藏民族傳統節日活動內容。主要流行於藏北草原和其他以牧業為主的地區,以一年一度的羌塘賽馬會和當雄草原的“當姆吉仁”最為著名。參賽者中以少年居多,以減輕馬的負重。騎手身穿輕便服裝,或披髮或戴帽或頭扎白布,在10公里的賽程內,幾十匹駿馬競相賓士,以決勝負。同現代競技賽馬的最大區別是參賽的馬均是無鞍駿馬。  馬球  一騎在馬上以杖擊球的古一代體育專案。公元8世紀初,吐蕃使者到長安迎接金,城公主時,唐中宗親率宮中,馬球隊與吐蕃隊進行比賽。 有學者認為馬球源自西藏, 由吐蕃使臣傳入內地(還有的學者認為馬球運動源自波斯)。唐時,馬球撰被列為軍事訓練專案,經元、明而不衰,到清朝後失傳。而至今在西藏境內仍有極少數精於馬球運動的人。  吉韌  即藏式克郎球。設1個長1米左右的正方形球檯,球檯的四角有4個小洞,黑白兩種扁圓形球子各9個,另有1個紅色球子放置球檯中心。有1個白色母球供雙方彈擊球子所用。比賽分2人單打或4人雙打,雙方力爭將自己的球子彈入洞中,並設法阻止對方球子彈入洞內。吉韌活動動靜結合,趣味性強,老少皆宜,在西藏城鎮開展得較為普遍的運動專案。  北嘎  藏式摔跤。它既區別於古典式摔跤,又不同於自由式。比賽時,雙方都穿藏袍,腰繫寬腰帶,各自摟住對方的腰部,藉助於手臂和腰部力量將對方摔倒為勝。比賽時不準用腳,違者為犯規。比賽時設裁判員1名。  馬術  源遠流長,是一項技巧性很強的馬上運動,包括騎射、飛馬拾哈達、敬獻青棵酒等。參賽者頭戴大紅帽,身著民族盛裝,騎著由哈達、羽羚及銅鈴裝飾的駿馬,在一面黃旗的引導下,縱馬繞場一週向觀眾致意。然後在飛馳的馬背上做行禮、仰臥起坐、左右轉身、左右彎腰、倒騎馬背等各種驚險動作。“騎一射”是在相距50米處各放置一個紅底黑心的射靶,由射手高舉火槍飛速射向第一靶。然後迅速將火槍背起,左手取弓,右手抽箭射向第二靶。“飛馬拾哈達”是騎手身跨在馬背的一側,在馬一飛奔中將跑道上的哈達拾起。“敬獻青棵酒”,由3名騎手組成。第1名騎手在飛奔的馬背上將酒杯放在跑道上,第2名騎手高舉酒壺飛馬將酒斟在杯內,第3名騎手飛馬將酒杯從地上端起來,將此酒獻給觀眾中受尊敬的人。馬術活動在藏區的“望果節”上常見表演。  射箭  來源於古代高原人的狩獵和軍事活動,逐漸演變成體育專案。射箭所用的弓用竹片製成,無瞄準裝置;弦是用幾股麻繩擰成,具有較強的彈性;箭長20-30釐米,重約10一15克,尖而稅利,箭錠分梭標形、三稜形和圓錐形3種,尾部嵌有雁羽以保持平衡。比賽以射遠、射準決勝負。此項運動流行於西藏的米林、墨脫、察隅等地區。  朵加  即抱石頭。是在西藏具有廣泛群眾性基礎的集力量和技巧為一體的體育活動。比賽的石頭為橢圓形,重約150公斤左右。石頭通常用酥油塗抹以增加比賽難度。參賽者須先將石頭抱至雙腿上,再舉開到肩頭,然後從肩背放下方算成功。另一種是將石頭抱起繞場走一圈,以所抱石頭的重量分出勝負。  古朵  用牧鞭拋擲石頭。原為放牧人驅趕牛羊或獵取野獸的工具。古朵呈鞭狀,用犛牛或羊毛編織而成,長約1.5米,兩端細,一頭有圈,可套在手指上;中間寬約3-4釐米,用來包石頭擊發時將石頭放人鞭中部,用手抓住鞭梢對摺,在身旁旋轉,由慢到快,到達一定速度後即對準目標,鬆開鞭的端,將石塊丟擲,以遠、準定勝負。在西藏曆史上,江孜等地人民曾以古朵做為重要武器,抗擊英帝國主義的人侵。西藏自治區第二、三屆運動會曾將古朵列為表演專案。  押架  雙人拔河。參賽者兩人,用一條較粗的繩子兩頭挽圈,從檔間穿過,經腹胸套在脖子上,兩手和雙腳著地,用力將對方拉過中界線為勝。因藏族人民崇敬大象力大無窮,故又把此項活動稱為“大象拔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賽爾號魏武帝曹操進階值得購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