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為了有個天空
-
2 # 虛實的分界線
其他的不說,就從兒童的角度說起吧。
我是農村的,以前小時候對過年是非常非常期盼的,因為那時候家裡窮,平時都吃不到什麼帶油水的飯,只有過年了,父母無論多難一定會煮一鍋肉好好讓我們小孩子解解饞,看著我們狼吞虎嚥的樣子,父母別提有多高興了。那時候也沒那麼多的電子裝置,甚至更小的時候連電都沒有,我們能做的娛樂活動就是跟鄰家小孩子們天天瘋跑來瘋跑去,找各種花樣去玩,比如跳繩沙包毽子紙牌洋火牌溜溜蛋,每一個都能玩的不亦樂乎。。過年了小孩子們放假,更是像奉旨玩耍一樣,無論怎麼玩也不會挨父母吵。小孩子們的保留節目就是拿著鞭炮到處炸來炸去,比如拿個鞭炮放在罐頭瓶子下面看誰的炮把瓶子炸的高,或者點燃鞭炮然後往水裡扔看炸起的水花,更有搞怪的就是鞭炮插在牛糞上點燃,中招的人那可真是哭笑不得啊~~反正都是濃濃的年味。稍微長大了村裡有誰家裝電視了,然後近鄰一圈都跑來一起邊看春晚邊拉呱,對電視上那些明星和科技感覺很好奇和讚歎。那時的過年,父母輩們的艱辛咱不敢說,但兒童們過年那是真心真心快樂的,現在回想起來都是滿滿幸福的回憶。
現在我們那一代都長大了,隨著國家的日新月異的發展和我們自己眼界的開闊,我們能獲得的財富也越來越多,能給現在兒童們我們小時候想都不敢想的各種新奇精美食物,玩具和電子產品,他們的眼界也更開闊,不會有我們小時候的那種對什麼新奇事物都感到極大的好奇心了,他們變得更挑食,更不懂得父母的艱辛。對他們來說,過年和不過年,真的有很大的區別嗎?隨著社會的變遷,走進了金錢至上的社會,大人們也越來越喜歡各人自掃門前雪,尤其是城市裡,過個年都是把自己關進一家的房子裡,誰知道對門鄰居住的是幹啥的年咋過的?
年味啊,真的是慢慢的變淡了~~
-
3 # Alvin2010
春節還是春節,沒有不同。不過以前的春節人們希望有新衣,紅包,好吃的,總之是物質滿足多。現在的春節反而有種落寞,平時的吃穿住行都挺好,這些滿足不了了。時代在發展,怎麼去適應很重要!小的改變,利用七年長假和家人團聚,平時忙得見不上面的朋友多走動,珍惜每一份之前留下美好情感。春節是去掉浮躁,洗盡鉛華的日子,這樣回到工作崗位後,每當累了你回想起來,也許能夠找到慰藉。
-
4 # 雪焰劍
家在農村,沒有城裡那麼富足。回想以前的春節,最高興的莫過於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一年裡,陪伴自己的,就是校服,或者穿了很久的衣服,而過年的時候,媽媽買好布料,帶我去裁縫店裡量體裁衣,做新衣服。爸爸會滷好豬蹄,炸好魚,做好壓肉,包上餃子,買好各種乾果零食給我們吃,想想就流哈喇子。另外,全家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也是特別值得懷念,儘管電視是16寸的小彩電,但是大家還是興致勃勃,其樂融融(哪像現在,大家坐在30寸的電視機前面,集5福,搶紅包,各幹各的事)。
如今的春節,大家都在抱怨,什麼年味不濃了呀,過年沒意思了呀,春節聯歡晚會不好看了呀……一大堆一大堆的不滿情緒
我覺得吧,這不能怪別人,也不能怨社會,最關鍵的還是人的心境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變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變了。你覺得呢?
-
5 # 歡樂小廚
現在的春節和以前不同之處就是現在的娛樂活動比以前多多了,以前過年就是大家一起聊天吃飯看春晚和打牌,大家在一起其樂融融,最近這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過節的方法也是越來越多了,有旅遊的,有在飯店定年夜飯的,還有天天泡在網上的,但是都在抱怨沒有年味兒了,究其原因,只不過是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變少了,轉而使用現代社交軟體和通訊裝置溝通!以為拜年都是登門拜訪的,現在呢?
-
6 # 王振宇
怎麼說呢,我是一個80後,春節在我心裡還是我上小學的時候最懷念。那個時候我們整個家族的人都要回來。40多口人,熱鬧非凡。對吃的印象最深的有兩個,一個是餃子,小孩都搶著吃,主要是為了吃到那個有硬幣的。還有一個是元宵,用高粱黏面做的,花生紅糖餡的,那叫一個好吃! 現在的年大家更多都是在走形式了,就像春節晚會一樣,沒啥意思了!不過,春節還是要過的,畢竟大家都聚在一起,無論是聯絡感情還是吹牛侃大山,都是一種難得的社會生活!
-
7 # 布丁罐子
我記得小的時候,初一那天早上是需要去家裡附近的人家拜年,就小孩子一個人,不需要大人陪同,到了每家都說一些吉祥話,然後大人會拿吃的給你,反正回到家,能抱著一大堆吃的,不過現在住的,街坊四鄰也都不認識,最多碰到了打個招呼。那時門上的需要貼對聯貼福字的,現在的話,嫌貼著跟門不搭,遺留的膠水不容易去除,也就不貼了。以前,發的是紅包,不多,就意思意思,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發的紅包金額大了,以前100,現在1000都不夠。那時候,我們家的湯圓和湯糰是自己做的,小小一團揉好的麵粉搓圓按平,裡面放上湯圓餡兒,然後包裹起來再搓圓。現在的話,都是超市裡買來煮著吃,裡面的餡兒什麼口味的都有。現在過年,春晚也不看了,也不守歲了,祝福是群發的,搶紅包拼的是手速,年味也淡了,小孩也長大了,老人年紀也大了。
-
8 # 賢言遂語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從一個孩童變成一個而立的中年滄桑大叔,這一切都是歲月無情流逝的痕跡。
年是我們華人那麼多傳統節日中最最重要的節日了。因為它是舊的歲月結束的終點,也是新的生活的起點。我們在過年的時候總結著過去日子的收穫、快樂,失去、傷痛;同時還在享受著過去一年的成果的盛宴的同時,期望著新的日子的美好......
年是所有中國節日集大成者,有祭祀、有祈禱、有團聚、有歡樂、有盤點、有熱鬧,關鍵還少不了那一個個儀式和美食!
節日作為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儀式是必不可少。所以我們在感覺現在和過去不同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儀式感的改變。下面,請允許語哥囉嗦的回憶一下自己童年過年的場景,不知道會不會有80後會和語哥是一樣這樣過來。
過往的過年,忙忙碌碌的父母,早上由爸爸帶隊去祖先的墳頭挨個的按輩分依次祭奠,在午飯前基本上就完成了。回到家後,草草的吃過午飯。大人們就忙開了,殺雞宰鴨膛魚燉肉,基本上都一個完整的下午。母親會帶著大點孩子,做一些年飯會用到的輔食,比如蛋餃、丸子、炸香芋等等。而我,則會和小夥伴們在屋外玩鞭炮。我們那個年紀,在過年就是屬於那種,吃貨的存在,不指望我們幹活,只要玩著,沒有意外就可以了。
待到各種大餐都準備的差不多,爸爸就會帶著我去貼對聯,貼財神、貼年畫。弄完這些,就要開始弄一個笑供桌,上面放上肉啊、貢品啊、酒啊,還有紙香。然後在大門口從天地開始,到祖宗,再到屋子的各個角角落落,把所有的神靈都祭祀一遍。等到這些工作都忙完,就開始往碳盆子;裡添炭火,放過鞭炮,就開始吃年飯了。最早的那些年,還沒有春晚,不過家裡條件好點,有電視機的,也可以開啟,因為裡面會有縣廣播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一集接著一集,就這樣不停的放......
年夜飯會一直就在鍋裡小火慢慢的熬著,空氣裡都是美食的香味在瀰漫。這個飯,會一直吃到00:00的。中間還會有小朋友最愛的節目,當然是領壓歲錢和放煙花了。母親在這些時候,都會一如既往的不那麼太向前。都是喝的有些微醺的父親帶著我們去做的.....
這樣的歡樂,會一直持續到凌晨,整點之後,放過鞭炮,就不用守歲了,孩子都可以去睡覺了。大人則會把東西都收拾妥當。屋子裡會亮著燈,一直到天亮......
第二天,還是沒有機會睡懶覺的,因為,我們還需要跟著爸爸媽媽去拜年。而在這些時候,我們最懷念的,還是溫暖的被窩,還有那一集接一集的電視連續劇。不情願去拜年,而每當這個時候,都會被老爸利誘,而每年又都會被同樣的謊言所欺騙,就是說好拜年得的卦錢歸我們自己,最後都會被各種理由要走了.....
那些神秘而古老的祭祀儀式,在這些年的春節,慢慢的變少了,甚至自己生活的城市也不準燃放鞭炮和煙花。其實,時代進步了,一些舊點風俗與時俱進的改變了,沒有什麼不好。可是自己覺得最大的不一樣,就是父母都不在了,子欲養而親不待。過年的團聚沒有了。年的意義也就沒有那種味道了。
在我們的世界裡,年不一樣,可是在孩子們的眼睛裡,就是可以肆無忌憚的玩,現在生活標準好,孩子們不再期望過年可以吃到好東西了。可是,這個時候,他們才發現爸爸媽媽可以陪著他們好好玩。這難道不才是他們認為最重要的麼?
-
9 # 夢裡飛度
童年中最令人嚮往的莫過於過年。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的年代。過年能穿上新衣服,是最幸福不過的事。那時候的人穿衣,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說的一點也不誇張。一般到了新年才會添件新衣服,鞋子都是母親在油燈下納的千層底,做的老布鞋,穿上卻美的了不得,感覺是睡覺都能笑醒。
過年還能吃到肉肉,飽飽口福。那時候走親戚,甚至籃裡裝饅頭作禮品,基本是一天一家,因為當年沒有腳踏車更沒有汽車。連過往的車輛後面汽油味都那麼好聞。有的親戚幾十裡遠,走到時已經是飢腸轆轆,所以感覺吃粉條菜也非常的香。有的親戚還可能發點糖花生什麼的,就裝到口袋裡,在路上數著吃。那時候的壓歲錢是一毛兩毛,五毛的恐怕都是鳳毛麟角。回來再到代銷店買個鞭炮或者幾粒糖,感覺是最爽的事。 後來上了學,每縫年放假都能拿回一張獎狀貼在牆上。紅紅綠綠的竟有一片,給簡陋的屋子平添幾份喜氣。
如今過年。卻總是有一種誠惶誠恐的感覺。天天穿的和過年一樣,平時肉吃多了總想吃點新鮮的蔬菜。一路過來,前些年過年還是隆重地割肉,買菜,炸丸子,殺雞宰鵝。弄一大堆吃喝,放在家裡。走親戚買的禮品由糖果,罐頭,泡麵,到奶斷進化,。在路上還曾見到一家把罐頭打爛了,幾個人圍著撿乾淨的吃了起來。
這兩年卻大不相同了。年貨也不準備太多,因為親戚朋友們都到食堂裡去聚餐,不在家弄了。年前都把餐在飯店裡訂好了,也不像以前走親戚你今天來他家明天他還回你家。提著禮盒到處跑,有的稱丟炸彈,板凳都不挨就走,開著各種交通工具,有的一天串幾家親。
現在聚在一起吃一回飯,還可以去KTV唱唱歌,就散了,農村現在也都興這個。過年就圖一個熱鬧的氣氛,聯絡一下感情。過年不圖吃,但更講究吃了。
-
10 # 呆呆張
感覺現在過年跟以前過年不一樣了,小時候過年,都會盼望著穿新衣服,和同齡的小朋友們放鞭炮,到遊樂場去玩,而且還有壓歲錢拿,感覺很開心,很幸福。
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大人,不能在像小時候那麼無憂無慮的和同齡小夥伴一起玩,當年的那些小夥伴也都成了大人,該上大學的上大學,該工作的工作,到了過年的時候只是出來聚一下,吃頓飯,沒有了以前的熱鬧,不到過年的時候也就偶爾打個電話,也很少見面,感情也都慢慢的淡化了。
年齡小的時候很盼望著過年,過年可以熱熱鬧鬧的和家人一起在一起吃團圓飯,現在都為了工作,在一起都是吃飯都是匆匆忙忙的,感覺和之前真的是不一樣了。
回覆列表
現在的春節年味越來越淡了……也許是我這個年齡吧今年39了經歷過小時候的苦日子,那時候盼著過年,年讓我們️新衣服穿,️好東西吃,那感覺就是滿滿的幸福和滿足……隨著經濟增長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吃的穿的都不在是你盼望的那種感覺了……我們突然感覺年味越來越淡了,有時候回憶起來小時候感覺還是很溫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