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軍魂

    1、“三八”大蓋(38式步槍)

    二戰日軍和其它國家一樣,使用的是栓動步槍。日軍使用的步槍為三八式步槍。

    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採用6.5毫米的步槍彈,有效射程600米,槍長1280毫米,還可以加裝500毫米的刺刀。因此,該槍加裝刺刀後比日軍身高還高,利於拼刺刀。當然該槍比中國軍隊使用的“漢陽造”要先進得多。

    2、八九式擲彈筒

    日軍的擲彈筒體積小、重量輕、機動性好,是一種很有創意的輕型步兵支援武器,其射程和威力彌補了迫擊炮和手榴彈的火力缺陷。連美軍都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八九式擲彈筒是日本陸軍中唯一值得評價的兵器”。

    3、九二式步兵炮

    九二式步兵炮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步兵營支援武器,它非常適合在複雜的地形上使用。由於九二式步兵炮體積小、重量輕,加之結構簡單、生產使用和維護簡單,戰時能夠對所有步兵營所需的火力進行及時有效的支援。

    4、“零式”戰鬥機

    “零式”戰鬥機是二戰中日軍最著名的戰鬥機,到二戰結束時,一共生產了一萬多架。該戰鬥機爬升高、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加之攜帶的炸彈還能當戰鬥轟炸機使用。在中國戰場,中國的飛機根本不是對手,在太平洋戰場初期也碾壓美軍的戰鬥機。到了後期美軍發現該機的弱點後,開發了新的飛機,才不是美軍的對手。著名的“神風敢死隊”後來就是駕駛這種飛機,成為了美軍的靶子。

    5、航空母艦: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研發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二戰的時候,日本共擁有11艘航空母艦,比較著名的為赤城號,加賀號 ,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翔鳳號,飛鷹號,瑞鶴號,隼鷹號,鳳翔號,瑞鳳號。

    6、戰列艦:二戰中日軍最出名的戰列艦為大和級戰列艦,計劃建造四艘、實際只建造了兩艘。第一艘為“大和號”戰列艦,該艦排水量達64000噸,主炮口徑為460毫米,是日本海軍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一艘軍艦,也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一艘戰列艦。1945年,該艦的處女航就被美軍的飛機擊沉。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二艘為“武藏號”戰列艦,該艦是“大和號”的姊妹艦,1944年被美軍飛機擊沉於菲律賓。

  • 2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二戰時期的日本之所以被稱為“強國、大國”那是海軍支撐出來了的。當時日本擁有世界一流的海軍,世界二流的陸軍(二戰時期日本和美國是沒有空軍的)

    1.“零式戰機”.這是現在說到日本海軍航空兵就會想到的一型戰機,在各個設計方面擁有許多突出的設計,在1942年之前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零式戰機是海軍的,並沒有給陸軍用)海軍航空兵的零式

    2.長門級戰列艦.現在人們說到日本軍艦肯定想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但是由於是偷偷製造的,大和級幾乎沒有和日本國民見過面,而長門級卻是當時“海軍假日”的BIG7之一,而且經常開放給日本國民,而且在“關東大地震”和“二二六”政變時的表現更讓所有日本人所認知,而且長門是日本海軍在1942年的旗艦,所以日本國民只知長門而不知大和。大改之後的長門

    3.相比海軍,日本陸軍在中國更遭人恨。而日本陸軍的裝備在當時是非常落後的,屬於二流軍隊,但是對付中國這種農業國的三流軍隊他那些武器裝備就足夠了,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就是“三八大蓋”和“九二式重機槍”這是陸軍的標配,值得一提就是九二式重機槍的後坐力是所有重機槍裡最為小的,加個瞄準鏡就能達到狙擊槍的標準。三八大蓋九二式重機槍

    4.九二式步兵炮.既可以向迫擊炮一樣曲射,也能直瞄,是當時窮國的一種強大火力支援武器,深受當時的日本和中國話的喜歡。對於蘇聯和美國這種能呼叫炮群火力覆蓋打擊,戰車突進的裝備,他們表示這就是渣渣。

  • 3 # 每日點兵

    大家在看抗戰劇的時候,肯定都會看到熒幕中的日本侵略者,用他們“佔以優勢”的武器裝備,屠戮著中國抗日軍民。不過眾所周知,實際上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背景下,日軍手中的那些“傢伙什兒”,其實按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來說,並不是什麼“先進武器”。所以在這裡,小兵兵就來給大家列舉三種抗戰中日軍手裡的裝備。其中最後一種最不靠譜,大家肯定都認識,那麼下面小兵兵就給大家慢慢道來,這究竟是哪三種裝備。

    第一種,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歪把子”

    要說起這種機槍,肯定是不光咱軍迷朋友,就連普通老百姓都家喻戶曉的“知名”裝備了,該槍的知名度恐怕只次於“三八大蓋”了。小兵兵之所以頭一個就說它,是因為其無論是在侵華日軍中的使用普及度,還是咱抗日軍民的繳獲數量上都是很大的。“歪把子”這種槍,在小兵兵看來是一種在設計上極為矛盾,且利與弊都很顯著的輕機槍。先說利的一面,該槍的初始設計思想中,雖然非常超前性地採用了機槍供彈具與步槍完全相容的這一設計,這種設計思想無疑是能夠對後勤保障方面提供了極大便利。但是日軍又因為這個最為突出的“優點”,在實戰中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這也就是“歪把子”這種槍在其矛盾性中弊端的一面,首先就是該槍為相容步槍供彈具而特有設計的油漏供彈機構。日本的這種設計雖然看起來很巧妙,但是由於這個供彈機構在槍身軸線左側,就使得一是全槍質心偏左,連續射擊時,射手始終要有一個向右校正槍身的“勁兒”,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射彈會越來越偏左;二是迫使瞄具右置。一般槍械的瞄具,通常配置在槍身軸線的正中間或者配置在槍身軸線的左側,這樣比較適配人的頭、頸、眼和臉頰的人體工程。瞄具偏右配置,射手的頭和頸部就要歪過去斜著眼睛才能瞄準,且不說能否瞄得準,單就是歪脖斜眼這一條也讓人受不了。

    第二種,92式重機槍,“野雞脖子”

    這種槍的設計雖然在其剛剛問世的時候,還算是“湊合”,但是隨著日後戰爭的不斷深入,以及當時的國際主流軍事思想變革。“野雞脖子”就開始顯露出不足之處了,該槍的缺點主要體現為槍械運作時的可靠性差,和其在實戰應用中表現出的不方便。先說槍械自身的運作問題,該槍也沿用了日本機槍一脈相承的法國“哈奇開斯”式機槍結構。而且在其基礎上,還在供彈口的上方加設了一個油壺,日軍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能夠在子彈進入槍膛的時候,對子彈進行潤滑並減小故障率。在此我們且先不說這個油壺到底能給槍械減小多大的故障率,光是在日常的摸爬滾打中,這個油壺可能會在槍械供彈機構中和油泥,所造成的可靠性差,這就夠讓日軍喝一壺的了。

    其次是“野雞脖子”在實戰應用中顯得不方便的問題了,這是因為日本人在槍械設計思想方面的落後所致。由於該槍在研製中,日本的戰術思想還停留在歐洲軍隊一戰後期時的水平,所以日本設計“野雞脖子”時,只重視槍械的陣地防禦能力。可是二戰中的地面作戰,偏偏屬於那種機動性很強的交戰形式,需要重機槍可隨時跟進提供火力支援,而日本人的“野雞脖子”由於重量過大,使得在戰場上不得不由一個5人制機槍組全程“伺候著”。這種操作模式使得日軍的戰術會受到一定的限制,且因為“野雞脖子”是一個5人組成的“龐大”目標,也容易被我抗日軍民復仇的火力給“盯上”。

    第三種,南部十四式手槍,“王八盒子”

    一說起這貨,大家肯定都會被這個“奇葩”的綽號,給逗樂了。因為該槍的皮製槍套,確實挺像一個王八蓋子的,哈哈~!不過,咱們玩笑歸玩笑,話還是要回到正題上來的,小兵兵之所以在本次問答中,讓該槍壓軸登場,完全是因為這種槍在抗戰中的存在,幾乎就是一支交戰雙方眼中的飽受鄙夷之槍。

    這種手槍儘管在日軍中裝備十分廣泛,但是日軍自己也是比較冷落該槍的。因為這種手槍的擊針設計存在重大缺陷,在日常使用中經常發生擊發無力和擊針折斷致命問題,特別是在東北那樣高寒氣候中,由於擊針上塗抹的潤滑油粘稠度增加,問題就更為嚴重了。那時,每支手槍都隨槍多配一根擊針,放在槍套下面的備用彈盒中,以備更換。然而我抗日軍民在繳獲之後,也都不屑於一用,因此,說這種槍是人嫌狗不待見,一點都不為過。

    在介紹完這三種最糟糕的裝備後,大家也一定能夠看出,任何槍械的設計所體現的,不只是該國的技術水平。而其中包含了很多該國的戰術思想,而我們從侵華日軍的這三種槍械中也就能看出,日本的步兵作戰指導,帶有了很嚴重的大步兵主義思想,而這也就是日本槍械會這麼奇葩的根本原因。

  • 4 # 薩沙

    二戰最爛的手槍非他莫屬:可以不扣扳機打響的日軍94式手槍

    二戰日軍的制式手槍是1925年投產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八盒子。

    不過,日軍軍官很快發現王八盒子太大太重。

    王八盒子長度230毫米,而以體型大而著稱的美製M1911(9毫米子彈版本)長度不過197毫米。至於重量,王八盒子也和M1911差不多,也就是空槍接近900克。

    對於一款自衛手槍來說,王八盒子實在太重太長了。

    作為軍官使用的自衛武器,因有可能和敵人正面槍戰,王八盒子大一些還是可以接受的。

    對於諸如坦克乘員、汽車兵、飛行員等等的要求,就完全不同。

    他們也需要佩戴手槍,開槍的可能性很低。對於他們來說,手槍只是一種威懾而已。

    既然幾乎不會開槍,自然不需要沉重的王八盒子,而需要小一些輕一些的手槍。

    該槍仍然由王八盒子的設計者,南部麒次郎負責。

    有意思的是,此時的南部麒次郎從1929年開始,也設計一款民用自衛手槍。在軍方提出要求以後,南部麒次郎在這款民用自衛手槍的基礎上,完成了這款半自動手槍的設計。

    該槍於1934年於南部銃製造所開始生產,取名為94式手槍(日本神武紀元2594年)。

    94式手槍採用槍管短行程後座原理,裝彈6發,可以連續單發射擊。

    它使用8毫米南部子彈,長180毫米,重720克。

    94式手槍的優點如下:

    第一,它的重量輕、長度短。

    94式手槍長度比王八盒子短了50毫米之多,而94式手槍才180毫米,幾乎縮短了三分之一。

    就重量來說,94式手槍720克,比王八盒子輕了170克,也接近槍重量的四分之一。

    總體來說,94式手槍比王八盒子小了一圈,也輕了很多,非常適合非戰鬥人員佩戴。

    當然,相比國際上一流自衛手槍,94式手槍仍然偏重偏大。

    第二,它的指向性較好。

    和王八盒子一樣,94式手槍的重心射擊不錯,有較好的指向性。用槍指向敵人,大體上就是三點一線,可以直接開槍擊中敵人。

    指向性是手槍比較重要的效能,很多時候手槍需要迅速拔槍,根本沒有時間進行瞄準。如果指向性差,手槍是很難首發命中敵人,射擊者自然性命難保。

    因為槍管較短(比王八盒子短20毫米),94式手槍射擊精度有限。

    這就是它的優點,94式手槍的缺點就多了。

    第一,遠距離威力不足。

    8毫米南部子彈在近距離的威力不錯,稍遠距離威力就大為減弱。

    它的初速只有290 米/秒,大大低於列強主流手槍。

    很多日本軍官抱怨,8x22毫米手槍在較遠處,連木門都打不穿。

    自然,如果94式手槍是民用手槍,這個就不是問題。民用手槍、警用手槍的使用基本都是在25米內,甚至15米,這個距離8毫米子彈威力就足夠了。

    作為軍用手槍,敵人往往距離較遠,手槍很多時候必須射擊50米以外的敵人。這樣一來,8毫米子彈威力就不行了。

    第二,連續射擊,槍支跳動較大。

    設計的存在缺陷,94式單發射擊精度不如王八盒子,也算湊合。

    如果使用94式手槍連續單發射擊,槍支跳動明顯。

    也就是說,如果連續單發射擊,槍支命中率是很低的,打不中敵人。

    第三,糟糕的保險。

    所有槍械愛好者最樂於提到的,就是94式保險的巨大問題。

    如果將94式子彈上膛,只需要輕輕按壓位於槍身左側上方的擊槌固定器,手槍就會意外擊發。

    日本設計師的解釋是,94式手槍保險沒有解除時,是可以擋住擊槌固定杆,有效防止任何意外走火。如果解除了保險,就是要射擊了,原則上槍口就不能對著自己和友軍,這個缺陷並不是大問題。

    話雖如此,作為一款裝備幾百萬軍隊的手槍,有如此莫名其妙的問題,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這就如同飛行員的彈射裝置,會在某種情況下錯誤彈射。即便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也是絕對不允許的。

    這種設計的重大缺陷,體現了日本設計師在手槍方面驚人的平庸。

    第四,怪異的外形。

    94式手槍外形非常怪異。和普通手槍不同,它的槍聲碩大,槍把很窄小。

    有人解釋是因為亞洲人手比較小,但終究不能小到這種地步。

    這種怪異的外形除了難看,對持槍也有較大影響。

    94式手槍生產了7萬多支。在以軍刀為榮的日軍中,這個手槍生產數量算是相當不錯了。

    在二戰最後1年,94式手槍和其他武器一樣,開始粗製濫造。

    由此,本來就醜陋的94式手槍因加工差勁,變得其醜無比,幾乎相當於今天黑槍作坊的作品。

    總之,94式手槍是一款相當失敗的作品,堪稱爛槍。

  • 5 # 赤焰噠噠噠

    二戰日本作為三個軸心國之一對抗全世界說明是有一定實力的,而且日本從明治維新成功以後,工業發展迅速,可以說是一路狂奔。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在亞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也曾經一度毫無敵手,所以日本名聲好的的武器裝備挺多的,但是也因為日本人在設計武器的時候,腦回路比較奇怪,也有很多因為非常糟糕而名聲遠揚的武器。首先來說說日本陸軍的武器。其實日本陸軍的武器和當時其他軍事強國相比,簡直就是一坨屎!重武器和當時的美國,德國,英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而輕武器雖然製造的非常精良,但是戰鬥力實在是有限。日本人可能因為地處資源十分匱乏的日本四島,而從骨子裡透著小氣,竟然會因為浪費子彈而拒絕給步兵配備自動武器。不過也正好因為這一點,前期的日本士兵戰鬥素質特別強,尤其是射擊技術,可以說是個個神槍手,給中國軍隊造成了巨大傷亡。當時支援日本鬼子士兵高超射擊技術的就是日本的三八式步槍,這可是日本名氣最大的一款輕武器。因為槍栓有一個防塵蓋而得名三八大蓋,發射有坂6.5毫米的全威力步槍彈,有效射程460米,而且射擊精度非常好,加上早期日本步兵的槍法,讓這把步槍在中國戰場名聲大噪。值得一提的是,三八大蓋槍身長度達到恐怖的1.2米,是當時最長的步槍之一,加上刺刀之後槍長超過1.7米,有效的補償了日本鬼子個子矮的缺點。接下來要說的是日本的最最最臭名昭著的一款手槍了——南部十四式手槍。說他的學名可能很多人沒有聽過,但是一說它的外號肯定會煥然大悟。它的外號就是王八盒子,有些地方也叫這玩意兒雞腿擼子。

    日本南部十四式手槍這把手槍臭名昭著的原因有兩點。第一,這是抗日戰爭期間日本鬼子軍官裝備最多的一款手槍,幾乎成了日本鬼子的代名詞。當時的華人,只要一提起王八盒子,不分天南地北,男女老幼都知道它的樣子,可見當年日本鬼子在中國犯下的罪孽有多深。

    德國格魯手槍第二是因為這把槍的效能。其實這款手槍還有一個響亮的名號叫做東方格魯,並不是說這把槍的效能像德國製造格魯手槍一樣優秀,而是南部十四式手槍的設計思路就是山寨德國格魯手槍,兩款手槍外形幾乎一模一樣。但是這個東方格魯的效能十分搞笑,使用南部自成一派的8mm手槍彈,有效射程50米內精準度非常高,而且殺傷力驚人,無防護人員基本上挨一槍非死即殘。但是,穿透力非常差,而且毫無可靠性,精貴的不得了,稍微保養不到位,打完第一發槍膛裡的子彈就卡殼,第二發無法上膛,變成了一把手動手槍。美國大兵給了這款手槍一個非常中肯的評價:“這槍連自殺都無法保證。”我估計日本軍方給軍官配備這款手槍的目的可能就是給那些來不及切腹的鬼子自殺用的。這兩款武器是我覺得名氣比較大的兩個極端,除此之外,還有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級,460毫米主炮天下無敵手,還好大和級出生就過時了,不然還得給人類帶來災難。還有在太平洋戰場嶄露頭角的日本零式戰鬥機,卡殼出名但是通用有坂6.5毫米口徑步槍彈的歪把子輕機槍,最後一個我要說的是二戰日本最罪惡的化學武器部隊731部隊,給華人民帶來巨大傷害。

  • 6 # 關河南望

    作為二次大戰的策源地之一和邪惡的軸心國聯盟,日本人的工業和軍事力量是很強的,可以說是超過了中國幾個檔次和英美並駕齊驅也不為過,而日本人主要的作戰區域裡,幾乎沒有能和他們抗衡的對手,他們用的最出名的武器裝備(注意是最出名的)不外乎就是以下三個吧。

    一 三八大蓋

    學名是三八式為手動步槍,日本陸軍於日俄戰爭後1907年正式採用為制式武器,三八式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法西斯陸、海軍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戰結束(日本戰敗),用了整整40年。

    三八式步槍在中國一向俗稱為三八大蓋,由於其槍機上有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以及機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樣而得名

    三八式步槍的優勢:射程遠,精度高,容易訓練新兵,製造簡單,善於白刃戰。

    這種步槍在中國也是盡人皆知的一種日式武器。

    二 零式戰鬥機

    熟悉二戰海空戰史的都知道,零式戰鬥機作為日軍在二戰中的主力艦載戰鬥機,被廣泛運用於亞洲主戰場和太平洋戰區,它的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當時在二戰初期是盟國飛行員的噩夢。

    由於是在1940年正式採用,該年是日本皇紀2600年,後兩個數字是“00”,因此被稱為“零式艦載戰鬥機”,簡稱零式。

    零式戰鬥機二戰中參加了日海軍的所有主要行動,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這包括入侵亞洲主戰場,偷襲珍珠港以及後來的B-29轟炸日本本土等

    零式戰鬥機在二戰中的產量為10449架,也是日本產量最大的戰鬥機。

    三 大和號戰列艦。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火力最強的鋼鐵鉅艦了,作為一個曾經的多炮塔黨,大和號雖然是鬼子的裝備,但依然抵擋不了她散發出來的魅力。

    大和號戰列艦(日文:やまと,英文:Yamato,中文:大和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 也是搭載人類歷史上最大口徑艦載火炮的戰艦,其所搭載的9門460mm口徑火炮總重為1,720噸,加上炮塔裝甲(790噸)和彈藥的重量,單座炮塔的旋迴部的重量總重為2,774噸,這已經幾乎相當於中國建國後花費鉅額黃金購買的四大金剛主站驅逐艦一艘軍艦的噸位了。而她的每發炮彈重1.5噸,而我們在抗戰中極度缺乏的155重炮的彈重也就是五十公斤。

    大和號滿載排水量72808噸,航速可以跑到27節,沒有概念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一個重達7萬噸的龐然大物在陸地上時速50公里的跑起來是個什麼情景。

    1945年4月7日在被美軍命中10枚魚雷以及24枚航空炸彈後,艦船傾覆過程中主炮彈藥庫發生了爆炸而沉沒,全艦2498名官兵(連同司令部人員共有2767人)中僅有269人獲救(另有7名司令部人員獲救),其沉沒地點在日本九州島南西,德之島西北,東經128度04分,北緯30度43分。

    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

    1945年4月7日,大和號在沖繩島戰役中,被美軍飛機擊沉於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處,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特攻作戰精神的炮灰。大和號的沉沒,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

  • 7 # 雛菊西瓜Peterpan

    大和號戰列艦、零式戰鬥機、三八大蓋步槍、歪把子機槍都是比較著名的日本武器,很多還是從抗戰影視劇中被人們熟知的,我們著重介紹下大和號戰列艦。下圖為日本大和級戰列艦二號艦“武藏”號,為1942年6-7月間在瀨戶內海西部公試時拍攝的,可以看到2座巨大的三聯裝457毫米主炮炮塔,其尺寸可以對比甲板上列隊的日本海軍士兵。

    日本在二戰前夕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是人類歷史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滿載排水量72808噸,艦上搭載了實用化口徑最大的460毫米艦炮9門,全艦編制2500人。大和級共建造2艘,分別是“大和”號和“武藏”號,三號艦“信濃”號被改裝為航空母艦。下圖為1941年10月在宿毛灣進行全速公試的“大和”號,該艦在22日的測試中達到了27.46節的航速。

    大和級戰列艦還有個出名的地方就是豪華,被人們戲稱為“大和旅館”。除了艦上廚師和勤務人員都來自當時的日本高檔餐廳之外,艦上還配備各種高檔的烹飪機,比如:6個110升飯鍋、2個110升菜鍋、1個36升粥鍋、2個15千瓦電飯鍋、2個調理機、餐具消毒機、烤箱、1馬力冰淇淋機、洗米機等等。艦上配備總容積達到233.4立方米的冷庫,分為-2度的肉庫和+5度的菜庫,其餘不易壞的食材存放在其他大大小小40多個食品庫中。艦上還設定有一個小賣部,位於1號主炮炮塔附近的上部甲板處,小賣部有菸酒、點心、糖、汽水等出售。全艦大部分艙室設定空調,可以為全艦提供恆溫,其中醫務室為24-28度、作業室15-30度、食堂住艙事物室20-26度。全艦人員人均居住面積為3.2平方米,比長門號還多0.6平方米,是驅逐艦人均居住面積的3倍。下圖小黑框應該就是小賣部所在位置。

    大和號艦長263米,最大寬度38.9米,滿載吃水10.86米,標準排水量65000噸,試航排水量69100噸,滿載排水量72808噸。關於大和號的裝甲,大和號裝甲重量22895噸,佔正常排水量的33%。戰後美軍對信濃號剩餘裝甲進行測試發現其質量為美國同類型的83.9%,但是考慮到二戰中後期的鎳鉻等材料的短缺、工人技術水平的下降,其裝甲質量肯定不如先前的大和號和武藏號。與此同時測試的183毫米VH鋼質量與美國同系列產品水平相當。下圖為信濃號主炮正面650毫米裝甲,被美國MK12 406毫米炮彈洞穿。

    大和號主要武器為9門94式460毫米主炮,三座三聯裝炮塔,前二後一佈局。火炮炮身長度21.3米,重量165噸,3門火炮加炮塔重量為1720噸,連帶裝甲和彈藥總重2774噸。該炮炮彈採用機械填裝,揚彈速度10發每分鐘,炮彈為91式穿甲彈、三式對空彈和三式高爆彈。其中91式穿甲彈重量1460公斤,內建33.85公斤裝藥,發射藥重量330公斤,最大射程42.05公里。在薩沃島海戰中,大和號在30000米距離上第二輪齊射命中或近失美國“白平原”號護航航空母艦。相比之下,在丹麥海峽之戰中,胡德號和俾斯麥號交戰距離22000米到15000米,俾斯麥5輪齊射命中2發。

    大和號生於二戰前,但是在二戰中並沒有發揮什麼作用,除了航空母艦時代的到來之外,大和像個寶貝一樣被日本供著,畢竟傾盡日本的工業能力和資源建造的,還有一定象徵意義。到了戰爭後期,日本聯合艦隊已經無力與美國海軍正面交戰,大和號在1945年沖繩海戰被美國航母艦載機擊沉,武藏號在1944年萊特灣海戰中被美國航母艦載機擊沉。武藏號在沉沒時被命中19枚魚雷和17枚炸彈。下圖為沖繩海戰中的大和號最終照片,艦上460毫米三式對空彈殉爆產生了蘑菇雲

  • 8 # 皇家橡樹1972

    二戰期間的日本帝國是工業化國家,工業水平和產能在亞洲排名第一位,但是由於屬工業後進國家與老牌工業強國相比,不論是技術積累還工藝沉澱都落後了許多,其武器裝備在二戰時期與美蘇德英這樣的工業強國相比總體上落後得非常多!

    圖片上被美軍在塞班島和被蘇軍在諾門坎繳獲的這種“豆坦克”就是曾經在中華大地上肆虐的倭寇94式超輕型坦克。特別是第二張照片,粗壯的蘇軍戰士在檢查“豆坦克”的時候根本擠不進去。而這型坦克居然裝進去了兩名日本兵!當時日本兵的身高在1.50米左右(94式的高度也僅為1.62米),說他們是小日本一點也沒有藐視的意思,就是小日本!

    94式超輕型坦克戰鬥全重僅為3.45噸,乘員2人、早期型裝備一挺6.5㎜機槍,可以發射“三八槍”子彈,由於威力太小後改成了7.7㎜重機槍(個別裝了37㎜炮),94式坦克裝甲最厚處僅為6㎜,這樣厚度美軍的M3“斯圖加特”坦克就可以完虐它!由於重量過輕,甚至在緬甸戰場被遠征軍的“美製十輪卡”撞翻的紀錄!雖然94式效能低劣,但是它在中國抗戰的戰場上從東北到海南都有它的“Wraith”存在,當時我抗日軍民缺乏重武器,在陣地戰期間多次被其突破陣地側翼,進而瓦解整個陣地防禦體系……而我軍哪怕是多幾挺“民二四”重機槍發射7.92㎜子彈也能將其打爛,沒辦法只好使用集束手榴彈抵近將其摧毀!這往往要付出重大的代價。不過94式坦克在與美蘇交戰中固有的缺陷暴露無遺,甚至美軍M1加蘭德發射的槍榴彈都會讓它動彈不得!總之,94式坦克在與工業化國家軍隊交戰的過程中根本就是不堪一擊的。被美軍繳獲的“二式內火艇”,翻譯過來就是二式水陸兩棲坦克。別看它其貌不揚,它可是世界上三型專業兩棲坦克之一,另外兩型是我軍的63式和蘇聯的PT76,由於“特二內”僅製造了不到200輛,還是比較罕見的,數量太少在太平洋戰場上也沒發揮出什麼作戰效能。“特二內艇”採用95式輕型坦克為主體,重9.1噸,加上前後兩個浮箱後重量在12噸左右,“特二內”整體結構採用三段式,可以在坦克前部安裝一個用3㎜冷軋板製造的流線型艇艏式浮箱,後部的發動機艙也用相同材質製造成艇艉式浮箱,水上行駛狀態在發動機蓋上安裝一個類似現在坦克潛渡防止水進入發動機的一個密封潛渡筒。這樣坦克就可以在水面行駛了,到達岸上之後將浮箱卸掉就成了一輛陸上坦克,而95式坦克所使用的裝備要比94式好了很多,使用37㎜坦克炮。“特二內”拆除浮箱狀態,這型兩棲坦克在當時設計是新穎並且較為實用,就連美軍佔領日本後也將該坦克的設計人員集中起來“刨根問底”,不過“特二內”的主體95式輕型坦克也不是美軍“謝爾曼”中型坦克的對手,其37炮在1000米內僅可以擊穿25㎜的鋼板,威力遠不如“謝饅頭”的75㎜炮,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當中甚至出現了美軍噴火兵焚燒95式的情景發生,鑑於95式坦克難以與美軍坦克匹敵,守島的日軍只好將其深埋露出炮塔當固定炮塔使用…另外,“特二內”運輸也是問題,日本沒有美軍那樣的坦克登陸艦(俗稱“開口笑”),運輸只能採用普通輪船,抵達淺水區後將“特二內”用吊車吊下…然後“特二內”自行使到島子上,登陸後卸掉前後的浮箱就成了一輛陸上坦克,這個過程較為笨拙,與其這樣麻煩,當時日軍也沒有登陸戰,還不如直接使用“正常坦克”省去了不少麻煩。

    總之,二戰期間日本的武器裝備包括熟知的:三八槍、歪把子、王八盒子、九二式重機槍、九二式步兵炮、擲彈筒、零式戰鬥機、大和號……還有前面說的94式“豆坦克”,“二式水陸兩棲坦克”……是日本根據亞洲戰場而設計的,當時亞洲就日本一個工業化國家,在武器裝備製造比其他農業國先進就可以了,但是二戰是世界性的戰爭,在亞洲可以肆虐的裝備,拿到外面基本上都是落後與不堪一擊的!日本國土狹小,資源貧乏本不應該發動戰爭,可是他們利令智昏為了所謂的生存空間拓展,發動戰爭,最後只能是國破家亡!

  • 9 # 成都地產逍遙君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日本獨樹一幟的九零式鋼盔以及豬耳朵一般垂在腦後和耳邊的垂布,一直覺得這玩意兒跑起來一顫一顫的特別滑稽。後來看了更多資料知道日軍的垂布竟也是一款歷史沿襲下來的傳統。這種裝備在戰國時期的日本士兵中就廣泛流行了。

    垂布一般適用於夏季或熱帶地區,這種奇特的制服裝備讓二戰的日軍士兵看上去像一些殖民地部隊。早在1899年軍方就規定臺灣陸軍軍人開始使用垂布,到了1938年的陸達第31號命令時又重新規定了略帽垂布,往往由軍營車間生產或士兵自行裁製,採用布料製作,後來由於資源短缺毛巾也成了一種替補手段。

    垂布往往是四塊縫製在一起,之間透過黃銅夾或者金屬鉤與孔眼相聯絡。

    至於武器的話,最知名的就是三八式步槍了吧,其全長1275mm,槍管長769mm,這兩項指標可以說是二戰主要參戰國家軍用步槍中最長的,因此也就具有了彈頭初速高,飛行穩定性好,命中率高的優點,但缺點就是口徑小,進入體內後彈頭不易翻滾,所以殺傷力不夠。

    輕機槍最出名的就是歪把子機槍,也就是十一年式輕機槍。因為槍托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被設立成向右彎曲的式樣,所以俗稱歪把子。是日軍侵略中國時步兵班主要的輕機槍之一,其自動方式為導氣式,冷卻方式為氣冷式,槍管上有螺紋狀散熱片,同樣射程較遠,精度較高,但威力相對不足。十一年式輕機槍的供彈方式較為獨特——彈鬥式,開放的彈鬥容量為30發,彈鬥位於機槍槍身左側,可以容納6個水平放置的5發彈夾。

    重機槍中就是九二式重機槍,其本質上是三年式重機槍的升級版,將口徑從6.5mm增為7.7mm,握把由框式改為摺疊式,放下呈八字形,槍口增加了可以取下的防火帽,扳機由扣動式改為對推的壓鐵式。在裝上防火帽後,籃看起來就像是一隻鬥雞,加上射擊時“咯咯咯”的聲音,所以俗稱雞脖子重機槍。無論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還是日本投降後,國軍都接受了不少的九二式重機槍,甚至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 10 # 不正經的軍棍

    日軍比較出名武器無疑是擲彈筒

    擲彈筒可以說是日軍眾多奇葩的輕武器中的異類,雖說有點奇葩,但無疑是最成功的。相比較於南部十四手槍、三八大蓋、歪把子機槍,擲彈筒就顯得非常靠譜了。

    擲彈筒的射程介於迫擊炮和手榴彈之間,迫擊炮和手榴彈之間有一定距離的火力空白,而擲彈筒正好彌補這段空白。這段空白距離,敵人沒有能力打擊,自己能打的到,那肯定是巨大優勢。

    擲彈筒其實是個輕型迫擊炮,口徑50mm,質量輕,長度也比較短。其實完全可以看成一根鐵棍子,打架鬥毆必備,但是不同的是,這個鐵棍子,可以開炮,這就恐怖了。

    ▲這個大小,打架很趁手吧

    日軍的89式擲彈筒,全炮只有2.7公斤,比步槍要輕,而有效射程達到了800米。也就是說,這個小炮,可以作為支援性武器,也可以配合迫擊炮使用。這種武器,在很多戰鬥中都為日軍提供了很好的火力支援。

    斷腿神器

    美國大兵曾經在戰場上繳獲很多擲彈筒,但不知道怎麼用,誤以為是放在大腿上發射的,還給擲彈筒取了個名,叫“膝蓋迫擊炮”。一炮打出去,悲劇了,腿,廢了。

    ▲差不多就是這樣,腿沒了

    ▲這腿也是不想要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期間,日軍戰馬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