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旭語文
-
2 # 柯南道爾宇
就拿最近文都的撕逼大戰來說吧。
文都主打的英語老師何凱文,被文都已經離職的政治老師任燕翔炮轟。說起來兩個人沒什麼交集,畢竟英語政治完全不搭邊,也沒有什麼利益衝突。
主要就是,何凱文被爆學歷造假,還有調戲女學生之類的醜聞。
至於何的課,我考研的時候聽過,說實話,在一眾考研教師裡面,他算非常會包裝的,雞湯、段子,但是實力呢,說實話,一般。長難句聽過,我覺得新東方唐靜的更好。
何的課只適合那些基礎非常差的,他給你講段子,講雞湯,你高興了,按他的複習,考過國家線問題不大,但是拔高的話就算了。他講的只能說是淺層次的。
可以說,很多考研機構的名師都是包裝出來的,特別是公共課,數學屬於忽悠不了人的,但是英語政治就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考研機構是一定會包裝名師的,只有這樣才能忽悠學生來上課。
並且不光是考研機構,任何教育機構都會這樣。同學畢業才2年,在一家小的教育機構就被包裝成擁有5年經驗的名師。所以,誰還不是演員呢?只是有的演的假,有的靠實力演,僅此而已。
-
3 # 多元短課
現在什麼東西最好賣,那就是人們的焦慮,在教育領域尤為如此。
下面這張圖片大家或許都知道了,你以為的名師其實只是個演員。對於這種行為是否違法,以及如何處理我不妄下結論。作為一個個人感覺智商受到了愚弄,同時有一種受欺騙的感覺。
現在的線上線下教育機構確實很多,尤其是線上教育。我也看了關於這個事件兒的別的文章,都提到了機構獲客成本加大之類的話,需要廣告。我的觀點是:你可以辦線上教育,或許你的內容還是可以的,也不反對你打廣告找客源,但前提是對使用者的基本尊重,做廣告的話要遵守《廣告法》等法律法規。
我也是一名家長,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我也會焦慮,有時候和妻子意見不一致。我屬於比較保守的,以前也算是個學霸,對於一些線上線下教育機構說實話是不太感冒。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思大家都有,而且優質教育也是一種稀缺資源,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要努力,你為什麼不努力,所以說現在特別小的孩子就已經開始內卷化了。基於這種現實,家長普遍焦慮。
還是那句話,各位家長朋友,想想你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是用心教育還是花錢之後的那種滿足感。
關於套路問題,我之前也講過。這裡我再簡短總結一下:製造焦慮點,如孩子教育問題,成績差;由所謂的名師,按照臺本兒演出,不排除有托兒配合。
如果孩子具有自驅力,內動力,以現在知識遍地的時代,何愁孩子不是學霸?父母的高度才是孩子的高度,如何培養一個有血有肉會哭會笑有靈魂的孩子才會贏在未來,而不是培養一個掙分的機器,不能只關注分數,父母的焦慮轉嫁到孩子身上。在當今父母能力需要提升,成為承載孩子的容器,他成功了我們欣賞他,失敗了我們支援他。
-
4 # 西洋線上21913878
說下我的小白感受吧。女兒小學成績算中上,各科成績均衡沒有明顯的偏科,屬於思維活躍,個性開朗型別的,總分不拔尖的。基本情況如此,作為家長覺得六年級了該有所實破了,便報了語數英三科補習班的試課,試課結束後各科補習老師用差不多的口徑表示孩子思維能力不錯,是個好苗子,只是沒有好的輔導所以不拔尖。言下之意在他那補習後會如何如何的好,當你心動了,交錢後也就開始套路了。
補習過程中老師講的都是一些投機取巧,死記硬背的方式方法,不管你的知識點牢固與否;時不時發些小禮物給孩子,時不時帶孩子去吃個小吃,牢牢抓住孩子的心,持別是在後期要續費時讓孩子回來說喜歡上某老師的課,要續他的課。若成績有提升有突破一切好說,結果學校考試還嚴重倒退。把試卷錯題拿出來一看,錯的都是對知識點的模凌兩可,一知半解。
幫女兒總結後發現了問題。為了趕去補習沒好好完成學校老師佈置的作出,到了補習班老師給的是一些速成的解題方法,說知識點學校老師講過就不講,本末倒置了。孩子也不勤于思考問題,總是依賴於補習班的現成解題方法,跟女兒溝通後,果斷停掉補習班,回到最初的模式,認真完成學校作業,獨立思考,對每一知識點必須過關。現在初一了,女兒沒上補習班期未考完了,各科成績又回到九十左右,總分也能排在班裡前十五名。總算沒被拉太開!接下來還得繼續前進!!!
-
5 # 胡老師隨筆
輔導機構的老師除了舞蹈、音樂(吹拉彈唱)、武術、跆拳道、書法、美術等需要真功夫外,文化課老師真的誰都可以勝任。
為什麼這麼說?培優班,智慧星,速成班,強手一對一等這類補習班,看是牌子叫的響亮,實際上都是在學生所在年級教材基礎上覆習或者引申罷了,不可能有什麼創新或技巧。
老家的一個朋友開了一所從幼兒園到小學的私立學校,規模挺大的。暑假的時候,開辦一至五年級語數補習班,請我去幫忙,朋友關係不好推卻,反正放假也沒事,閒著也是閒著,就去了。去了以後讓我負責四年級,學生不多,28個。一開始我以為有教材有資料,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誰知道學校只顧招生收費用,其餘都不管。我想這下麻煩了,我給學生講什麼呀?講四年級教材?學生都學過,再講一遍也沒新意,再說學生也不愛聽。無奈之下我去書店買了一套期中期末試卷,邊抄黑板上邊講,牽扯到什麼知識點就多講一些,還好學生還聽得進去。
一個月時間,為了早點結束,學校規定雙休日不休息,接連上22天,我一個人帶28個孩子,半天語文半天數學。就這樣,一個學生800元的補課費,一個月時間就讓我給打發了。
親身體會啊,我不知道家長們有何感想,他們萬萬想不到這套路該有多深!他們可能頂著炎炎烈日賣苦力給孩子掙學費,讓孩子學有成就而任勞任怨。殊不知輔導機構就是聘請一個老師,然後收取成百上千的輔導費,真是一本萬利啊!
是啊,輔導機構的老師不是名師,他們都是演員,忽悠了一批又一批,沒辦法,願者上鉤,輔導機構從來都不擔心倒閉,因為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yumi後盾,生意好著呢!
-
6 # 豆包日常備考記錄
這個感覺和過去電視廣告,那種矇騙老年人的各類保健品是一個路數嘛,只不過被細心的網友發現了,也算是翻車了吧,我身邊就有一個真實的例子,我在房地產公司工作,物業編制接待員也就是個中專學歷,後來跳槽華麗轉身成為某輔導機構講師還給小朋友講物理批作業大家腦補一下這樣的輔導機構,這樣的老師給你家孩子輔導你放心嗎?
-
7 # 小陽不孤單
老師這個職業最拼良心,不講良心永遠成為不了學生愛戴的老師。對於輔導機構來講,他們最關心的是錢,本身就是一個盈利機構。套路就是那麼一點,宣傳、做演講和開公開課,目的就是一個存活下來,並且能夠持續的發展下去。輔導機構確實有厲害的教師,不過他們主要工作並不是上課,是用來送課和做宣傳。輔導機構上課的大多數是在校大學生和剛畢業的青年人,為什麼學生願意在輔導機構學習呢?我認為原因很簡單,就是有一套時間安排表,照著時間上課,上完一節課會留一點作業,而且輔導機構對作業的要求高,一般只有上課認真聽了的學生,才能很快做出來,題中包含著技巧性成分偏大。說白了就是學生自覺性差,在家裡學不了習,只有在那種氛圍裡才能認真聽課。我高中的同學,一些確實是利用補課彌補了自身的不足,一個同學他補的是英語和物理這兩門課,這兩門課的成績很突出。他從高一開始補課一直補到高二結束,他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是相當大,我一直依賴的是我在學校的時間,高中三年沒有進過輔導機構,我個人很討厭上課,因為輔導機構他上課的模式就是先給你一套題,上幾十分鐘,然後就讓做題,給人的感覺好像就是很充實。我認為我不適合這樣的模式,我喜歡去分析問題,並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我自己希望我掌握的做題方式是由思考、分析和具體步驟,而不是直接套用模板。這是我的觀點,謝謝!
-
8 # 基礎教育
請不要再黑輔導機構了,我認為輔導機構特別是線上輔導機構應該是很有良心了,就從我今天看的幾個廣告說起——
第一:線上輔導機構基本上都是公益組織,家長們請趕緊給孩子報名
有的只要9.9元,還要郵寄大量資料有的只要3元,可以上20節課有的寒假全免費,語數英提分不要1分錢第二:線上輔導機構培訓師資能力超強,值得公立學校學習
我在教導處及教科室的主要工作是教學教研,感覺培養一個青年教師成為優秀教師真是太難了,特別是語文教師,沒有十年的功夫,很難打磨好。
但線上輔導機構應該很厲害,名師大把抓。特別是語文教師,三年就熟悉中考高考考點,成為名師。真心佩服啊!看來,老朽只能退居二線了。
第三:線上輔導機構不需要學生基礎,真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論斷專家的衣缽傳人
一個線上培訓機構說,不論學生基礎如何,一個寒假初高中學生的物理都能考到90分!
厲害啊!北大清華的領導們,別傻愣著,趕緊建大樓擴招啊,明年高考,全國各高中都要放"衛星"!
-
9 # 701的天空
本人就是線下培訓機構的籃球教練,雖然我的專業就是學體育教育專業的籃球專項,但是自認為還差的很遠,不想畢業去了機構那些教練更差,不是本專業的就不說了,只要會打點籃球都可以當教練,更有甚者籃球都不會打就被派去教小孩子,大概4,5歲的,就是帶著他們去玩,反而家長還挺開心,像我們學的什麼運動負荷什麼的對人家都是白扯,也是讓人很不解
-
10 # 美麗心扉
現在的家長多麼熱衷於給孩子報輔導班啊,唯恐落後在人生的這個階段。那麼面對輔導班的套路,家長們又如何用火眼金睛來去偽存真呢。
其一,名師,肯定是少而精的。那麼會有很多的獲獎證書和發表很多的文章,如果他真的是重金聘請的名師,輔導機構會大力宣傳,家長也會為他口碑相傳。
其二,輔導機構有試聽課,相信家長聽下來以後,心中也會有初步的判斷。這到底是有沒有真本事,家長心裡也有個大概。
其三,如果不是名師輔導,而且演技出眾的輔導機構普通員工,那麼家長是不是就不願意來上課呢?答案是否定的。我身邊朋友的孩子,有時候對輔導班老師要求也不高。只要能穩定知識輸出,讓孩子學有所得即可。
所以,面對輔導班,家長還是要細心斟酌,三思後行。不要讓孩子成了輔導班掙錢的工具。
回覆列表
給孩子進行學習輔導,是眾多家長的願望,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市場需求,所以大量的輔導機構便應用而生。
坦白說,輔導機構是商人開的,目的當然是為賺錢,不論線上的還是線下的。所以有套路就在所難免了。
比如說猿輔導、作業幫、高途課堂、清北網校四家線上教育頭部企業的廣告就請了同一位“老師”,而這位“老師”在猿輔導是“做了一輩子小學數學老師”,在高途課堂的影片中,就成了一名“教了40年英語的老師”。
正因為如此,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釋出文章,直指線上教育亂象與監管問題。強調線上教育監管面臨培訓內容核查難、培訓預收費監管難等現實問題。
面對輔導機構的種種“深坑”,作為普通老百姓的家長,為了孩子,也只能硬著頭皮往裡跳。
所以,教育部要及時出臺管理輔導機構的規章,以規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