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色回憶

    “你的兒子一出生就死了,連番茄醬都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可是你的孩子沒有。”電影院裡,這句話把我的心真正的擊碎。

    “沒有能力就不要生孩子”,說實話,這並不是一句政治正確的話,但在某些地方,它卻顯得那麼正確。在我生活的故鄉,其實充斥著這樣故事,而且,我相信這是中國農村所普遍存在的,一個貧窮的家庭,卻養了4到5個孩子。

    按照我媽媽的說法,這些父母是想碰碰運氣,看看是否這其中能有一個出人頭地,帶他們家走出貧窮。

    當時的我覺得可笑,現在覺得好像十分有道理。

    在我小時候,我家對面是一家衛生院,常常一大早起來就會發現衛生院門口放了一個紙箱,裡面是一個嚶嚶哭啼的小孩子。

    說實話,那時的我也才是幼兒園的年紀,我只是躲在父母的背後偷偷的觀望,當時的我並沒有很大的感受,只知道,那是一個被父母拋棄的孩子。他們被拋棄的原因多種多樣,有因為是女孩的,有因為生病的,也有因為有一點畸形的。而且伴隨紙箱出現的一般會有這幾種東西,孩子的具體出生日期,一點錢,還有一罐奶粉。

    我不明白,這些父母為什麼要選擇在醫院門口,但我只知道,這些孩子最後大部分都不是被醫院所處理的。舉幾個典型的例子,健康的女孩子,一般會被我們附近的某些人介紹,送給天南海北有意向收養孩子的家庭。還有一種,被我們附近的人抱養,一般來說,這些人都還過得不錯,至少從某種意義上講,獲得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童年。當然,也有過一些,抱養幾天後,發現小孩子身上的疾病,無力救治的,只能放多一點錢重新放回醫院門口的狀況。而這往往和那些有嚴重疾病的孩子一樣,在紙箱內死去,然後被醫院派人處理掉。這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在中國,在十幾年前。

    Zain的父母在法庭上的這一段控訴令人印象深刻,是的,就是有這樣一群人對經歷過的一切習以為常,他們是不會去審視自己過往的遭遇是否是正確的,他們只知道,哦,我是這樣過來的,我的孩子也應該這樣。

    就像我們聽見這樣的故事,一個家裡的長輩對自己的孫女各種刁難,一種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觀念已經紮根於他們的靈魂。他的父母當然可以說我們是站在道德高點上指責他們,說我們根本就不曾經歷過他們的境遇,但無論如何,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這一切的解藥是什麼,很簡單,教育。而往往,這些無知的父母就是缺乏教育的一位。

    最後,我想問一個問題,是否善良是與生俱來的,同樣是貧困潦倒,

    但贊恩的父母卻只會一味的打罵,但Rahil卻是讓人覺得充滿善意和愛。

    其實我考慮過家庭因素,想Zain的父母,從他們在法庭上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他們對這樣的習以為常,可見他們的童年也是一樣過來的。

    而Rahil,她在和母親通電話時的情感,也可以看出她是在母親的愛意下長大的。

    但是,有一點,在那樣的環境下偏偏贊恩卻也是個善良的人。是否,善良是與生俱來的?

    不得不說電影有著無窮的力量,無論是對觀影的人,還是表演的人;現實中Zian因此改變他的命運,他一家也有了屬於自己的正常生活,但電影背後的那一類人呢?

    《何以為家》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探討的又是一類極為特殊複雜的世界。孩子控告父母生而不養的罪行,我們可以聯想到是枝裕和在《小偷家族》裡的責問:“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你們是否做好了準備當好一個父母?而不是在多年以後相互責怪,當初為什麼要生他?”女兒被父母以一種交易的方式嫁給男人,最後成為帶血的悲劇,又讓我們不禁想到印度電影《炙熱》裡落後的村民對於年幼女性的束縛。

    但影片所刻畫地不單單是一方面對於父母的痛斥,另一方面,也在控訴整個社會,小男孩在法庭上所要起訴的,真的就僅僅是拋棄子女的父母麼?

    她的妹妹因何而死?最直接的死因是被送到醫院的時候,因為沒有身份證件而被醫院拒收而亡,而當聽到這一點之後,法官果斷躲避開了這個話題。

    小男孩Zain費盡千辛萬苦養活黑人女傭尚未斷奶的孩子Yonas,但最終還是無力地將其交給了商店老闆,為什麼?因為孤身一人用盡全力在撫養兒子的黑人女傭因為合法身份的原因被捕入獄,被切斷了和兒子的一切聯絡。因為Zain和Yonas在某種意義上是不合法的存在,他們很難得到社會的救助。

    從父母在法庭上的哭訴來看,他的父母恰恰也正是被社會所拋棄的一類人。父母都沒有合法的身份,沒有足夠的收入來養活幾個子女,送女兒嫁給別人,用他們的話來講,是為了讓女兒能睡上真正意義上的床,不再跟著他們受累。

    就外在壓迫和困境來看,《何以為家》裡的現實遠比《小偷家族》要殘酷得多。如果說是枝裕和在電影裡只是從隱性的角度來控訴父母的不稱職,控訴社會的不關注,那麼《何以為家》的導演娜丁拉巴基則是用最尖銳的表達來控訴社會對於邊緣人群最基本權利保障都未做到的悲慘現象。

    影片最後,攝影師對小孩子Zain說道:“微笑,這是護照照片,而不是死亡證明。”Zain笑了,但我們都知道,這樣的笑容,很可能僅僅是偶然的個例,這是幸運的,這更是不幸的。

    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不太熟悉黎巴嫩電影,黎巴嫩電影好像也很少引進至國內,這部電影在大陸上映的名字叫《何以為家》,但它還有另一個名字——《迦百農》。

    「迦百農」實際上是《聖經》裡的一個地名,耶穌曾經在迦百農這個地方略有困頓,電影用「迦百農」這個名字,其實也是意指影片裡所涉及到的那些底層人民生活的苦痛和不堪。

    簡而言之,這部電影的核心圍繞著法庭上一個年僅12歲的男孩贊恩,他要向法官狀告自己的親生父母,而狀告的理由卻是:「他們生下了我」。

    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孩子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贊恩只能很小就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擔,甚至不惜用一些違法的手段。

    當他年僅11歲的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贊恩憤怒離家,之後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難民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可惜的是,生活並沒有更眷顧贊恩,難民母親在試圖非法獲取證件的過程中被抓,而贊恩在得知妹妹不幸去世後用匕首捅了“妹夫”,也入獄了……

    贊恩在法庭上說到: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毆打、鏈子、管子、皮帶。我聽過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狗孃養的東西”,“滾,你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生活是個婊子,我以為我們能活得體面,能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他寧願我們做洗碗工。

    雖然電影的場景和背景看起來與我們相距甚遠,卻引發許多人的共鳴和討論——「沒有資格就不要生育」,這是眾多討論的落點。但僅此而已嗎?

    1/ 如果父母享有生育的權利,那麼孩子要求「幸福的權利」呢?

    儘管影片中孩子在法庭上直接狀告了父母,但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其實並沒有一條法律能夠真正對生育本身進行禁止。

    它明顯指向了一個更根本的問題,類似影片中這些處於赤貧生存狀態的父母,無法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一些最基本的物質要素以及心理的培養環境,顯然他們是無法為孩子負責的,就這一點而言,男孩贊恩的控訴以一種幼稚的語言,揭示了更深刻的道理。

    許多國內的朋友看完影片後和我聊,被這部電影深深感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大家在贊恩的境遇中,找到了一種共鳴,這個共鳴就是:孩子出生之後,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是什麼樣的?

    儘管很多中國家庭,並沒有像《何以為家》這部電影裡的父母一樣,貧窮困苦到連最基本的物質保障都無法提供給孩子,但是依然有一些共通點:這些父母都有一種要處置孩子的身份、權利的衝動,要把孩子當成一種商品或是工具。

    比如,強迫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某種想法來成長運作,或者為了解決自己經濟上的困難,把孩子當成商品買賣。

    所以,雖然很多孩子在物質上並不缺吃穿用度,但是在精神上卻備受壓抑。

    這就指向另一個問題了:孩子擁有權利嗎?如果有,他們的權利是什麼?

    權利,英文即Right,如果僅從法律定義上的權利來看,孩童的確還不是一個完整的權利佔有人,或者說不具備完整意義上與成年人同等的權利。最簡單的例子,孩子沒有辦法在脫離監護人的情況下,獨立處置自己的財產;十週歲以下的孩子,無法決定自己的撫養權歸誰所有,十週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也僅有撫養權的建議權。

    要求幸福的權利,總是很容易就被大家忽視了。一個孩子的幸福是什麼呢?

    按照皮亞傑對於兒童心理發展的四個階段的過程來說,一個孩童要從一個全感知狀態進入所謂的前運算階段,然後再進入具體運算階段,最後才會進入抽象的運算階段。

    所以,孩子是喜歡那種感性的、充滿互動的,讓他/她能夠直接感受世界的教育方式。目前很多兒童心理學家,包括神經科學家證明,孩子與世界相處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所謂的「催產素」上的。

    催產素是一種哺乳動物神經垂體激素,人們渴望親密的關係,正是催產素在起作用。

    有研究表明,肌膚的接觸會使孩子大腦產生催產素,這能讓孩子感受到被信任和安全感,這與孩子的信任、同理心和情緒的發展、親密關係,以及免疫力的增強都有極大關係。小時候缺少大人撫摸、擁抱的孩子,比較容易形成孤僻、焦慮的性格,人際關係相處容易出現問題,也更具有攻擊性。

    所以,孩子在這個世界中的安全感,不僅僅在於擁有相對豐富的物質基礎,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家庭關係上——也就是,父母應當更多以微笑、愛撫、陪伴等相處方式來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天到晚訓斥他/她。

    否則,孩子就無法感知這種在催產素支配下的愛意。這對於孩子的整個心理發育和神經發育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這其實就是孩子的權利,他們需要在微笑、擁抱、愛撫中更好地成長。

    當然,孩子也會犯錯,但這種犯錯是需要和兒童心理相適應的手段予以更正,而不是簡單粗暴地以棍棒式教育管理,這也是孩子應享有的權利。

    除了身體上的暴力行為,其實在我們中國的家庭教育裡,還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對孩子進行一種「隱性的暴力操控」。

    最常見的一種表現,就是一天到晚用「攀比」的思想來壓迫孩子,以「別人家的孩子」來和自家孩子進行各個方面的比較。還有就是,幾乎把孩子當成一部積分的機器,用各種各樣的資料作為標準來對孩子進行考核。其實這些對於孩子來說,會讓他/她長期處在一種不安全感之中。

    這種不安全感,就是總認為自己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

    《狗十三》劇照

    如果與美國的家庭教育對比會發現,中國的家庭教育中,類似“我愛你”之類的親密話語出現頻率是非常之低的(從平均觀察來說)。更多的話題,往往聚焦在談孩子還有哪些不足,而對於孩子的褒獎和讚揚,中國父母就相對吝嗇許多。這種情況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讓孩子的成長過程一直處在一種巨大的精神壓力之下。

    除此之外,一個孩子的自由成長,又需要父母能對孩子本身的天性和能力進行仔細的觀察,根據孩子的天性、能力和專長,來幫助他/她發展自身所長,讓他/她的興趣能得到正面的激發,而不是將家長自己的觀念或意志強加於子女身上,強迫他們按照自己希望的路線成長。

    否則很可能造成兩種生命路線的極大衝撞,這種衝撞是非常不幸的。

    前面我也已經闡述了,其實孩子也具有自己的權利,如果父母無法對孩子的成長環境擔起責任,對孩子來說,這是非常不公的;然而從法律角度來說,又並沒有法律條文能禁止人生育的權力。

    但我還想從另一個角度和你探討這樣一個問題:當這些難民或較貧窮家庭不停生育,而那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和國家,反而生育率大幅下降,出現「少子化」問題,這會造成一種什麼樣的後果?

    文明好像進展了,文明的生育率反而下降了。我個人因為受到斯賓格勒這樣的歷史哲學家的影響,對此我是持悲觀的態度的——一定程度上,這是一種文明落幕的表現。

    實際上,文明本身的承載,的確是需要依靠一定的人口數量來完成的。

    舉個例子,假設你非常愛看某一種型別的電影,而這部電影需要花大量資金拍攝,那麼電影公司肯定會考量,至少要有一定數量和你具有同等價值觀的人,一定數量喜愛這型別電影的人,電影公司才會認為有必要拍攝這類電影,因為有獲益的可能。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人口不足,漸漸的,你喜歡的這類電影可能就沒人看了。等到下一代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繼續數量銳減,很顯然,這種型別的電影可能就會永遠消亡了。

    這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個人口的長期持續,那麼某個特定的文明可能就會落幕。

    [德]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齊世榮 譯商務印書館

    但是很多人會認為,這與我何干呢?即使某個文明結束了,那也是很多年之後的事情了,我早就已經不在人世了,我有什麼好睏擾的呢?

    這其實就牽涉到了每個人追求幸福的時間線的問題,這條時間線的長短,就是你更多考慮到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幸福,而是要把自己的幸福和更多他人的幸福做一個潛在的連線,這就是兩種對於幸福的不同觀點。

    你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個體性的,但是你依然要生活在社會之中,就會處在各種各樣的契約關係和人際關係之間,脫離了這些,你其實是無法存在的,我們通常也一定要在社會網路的結構中才能得到生存的保護。脫離這種保護,我們實際上極為脆弱。

    所以個體的實在性和獨立性,其實是一種虛構。後工業時代其實為我們製造了一種虛假的幻想,就是人可以暫時裝作抽離社會的狀態,過一種個體的精緻生活,但實質上,它的根基仍然是社會性。

    這就再次牽扯到個體的責任問題了,如果你很喜歡喝咖啡,聽某種音樂,欣賞某種文化藝術,希望後代也還能享受這些美好的東西,你就必須面對一個倫理上的需求,就是你需要去支援生產、提供這些物質和文化產品的同類。

    為了完成這種責任,生育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環節。因為生育可以讓你用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將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交付給下一代。

    這種交付,當然不是強制將自己的價值觀灌輸給孩子,而是透過好的藝術作品,好的文化作品,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把美好的東西傳授給下一代。

    透過這種方式,藝術鑑賞力才能一代代傳下去,否則我們可能就會成為具有藝術鑑賞力的最後一代了。接下來,則會遭遇反潮,這是相當可怕的。

    這也是一種基本的倫理觀點,我們還需不需要關心自己死後的身後事?我個人是主張要關心的,否則我們就過於動物性了。

    當然,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許多年輕人不敢生育,其實是因為我們整個社會制度還沒有真正做到保護女性的權利,也還沒有能夠為生育家庭提供一個合理的社會保障體系,包括孩子的良好成長環境,而這勢必需要一段全面的社會建設。

    3/人生的痛苦和虛無感,恐怕是人類無可逃脫的宿命之一

    還有人認為,《何以為家》這部電影試圖提出一個更普遍性的問題:社會認同。

    影片裡的贊恩可以說是一位非常聰明勇敢的小男孩,他也試圖讓整個主流社會接受他,為此嘗試了各種各樣的辦法,甚至有些辦法已經遊走於犯罪的邊緣。

    當然,他這樣做的目的還是為了養活家人,並不是出於惡的動機,這也讓人頗為感慨,而且到最後他仍然是處處碰壁。

    這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形而上的感嘆,那就是「人生的苦」像是一種普遍的困境,如同日本作家太宰治在書裡寫下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們如何獲得社會的認同,這就是一個更為宏觀的問題了。

    我們任何一個人,包括普遍意義中的成功人士,都有可能在某一時刻感受到人生的虛無感。

    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思考,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恐怕是人類的宿命之一。

    因為我們努力去達成的許多人生事項,它所包含的目的和意義,往往是社會直接教給我們的,是社會強賦予我們的一些人生觀。但問題在於,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盡相同,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孤獨性,即使解決了公眾評價標準中所有的「打分點」,我們仍然會對此產生懷疑:這件事和我自身到底有什麼關聯?這就是最大的一個疑問。

    這個問題背後有一個張力,它到底應該怎麼解決?其實最好的一個解決方法,就是要給每個個體以足夠的自我探索的時間。

    在這種自我探索的時間中,個人可以透過藝術、透過宗教、透過哲學,或者其他手段,來找尋自我的幸福安寧,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容易被我們所忽略的。

    話說回來,那麼對於那些生活處於赤貧狀態的人來說,他們所面臨的是一個更加基本的問題——

    對於小男孩贊恩來說,他都還沒有一張清楚的出生證明,甚至他的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哪一年出生的。這其實已經到了一個人基本生存權利的底線了,所以這部電影中反映的問題,可能比我們剛才所說的問題還要更加基本。

    4/電影裡缺乏的歷史縱深,讓我們忽視了真正的社會問題

    對於這部電影,我雖然被它感動,但是它並沒有在我心目中得到高分。因為我認為這整部電影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社會歷史視角,它沒有對黎巴嫩這個國家之所以會出現贊恩家庭這種情況,給出一個基本的社會資訊的剖析。

    黎巴嫩為什麼會出現類似《何以為家》中的大量難民,一是由於這個國家頻繁爆發戰爭。

    黎巴嫩是個社會歷史背景頗為複雜的國家,從1975年開始,它就陷入了一場內戰。黎巴嫩內戰也具有極大的複雜性,不僅涉及宗教派別、政治、“冷戰”等等,它同時也是敘利亞、以色列等國外各方勢力參與角逐的戰場。

    如此戰亂為什麼還有許多其他國家的難民進來?

    事實上在內戰爆發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是曾被稱為「中東巴黎」的一個美麗城市,經濟情況也相對良好。嚴格地說,黎巴嫩內戰是在本世紀初結束的,隨後國家的經濟水平也有所回升。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電影中的部分鏡頭,離開了貧民區之後,城市裡也有相對西化、繁華的部分。

    可以說,黎巴嫩就是這樣一個具有複雜社會背景的國家,既有中產階級的美好生活,但是下面又鑲嵌了很多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底層階級和難民的生存版塊。

    難民和普通意義上的窮人其實還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相比於窮苦生活的人,他們有著更復雜的身份背景問題。又由於沒有正當的身份,所以他們無法被納入這個社會的保障體系,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救濟。

    同時,以上這些歷史原因,黎巴嫩本身並沒有一個獨立統一的權力中心,就連生活在黎巴嫩的普通公民,也難談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如果不先了解黎巴嫩存在的這種社會歷史背景的特殊性,也就無法真正對電影背後存在的社會問題進行有效剖析。

    包括最後贊恩幸運地被挪威接納,這同樣指向一個爭議:發達國家是否有義務接納難民?這對國家福利體系的運作會造成什麼樣的深遠影響?一旦難民接收問題被泛化,又會不會在無形之中形成道德綁架?

    這些問題同樣值得探討。《何以為家》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正是缺乏了更深入的挖掘及體現。只有對這些歷史原因和社會背景的說明,才可能給這部影片帶來更多歷史的縱深,能夠加深它的社會批判成分。

  • 2 # 泰翊達醫盟

    《何以為家》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探討的又是一類極為特殊複雜的世界。孩子控告父母生而不養的罪行,我們可以聯想到是枝裕和在《小偷家族》裡的責問:“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你們是否做好了準備當好一個父母?而不是在多年以後相互責怪,當初為什麼要生他?”女兒被父母以一種交易的方式嫁給男人,最後成為帶血的悲劇,又讓我們不禁想到印度電影《炙熱》裡落後的村民對於年幼女性的束縛。

    儘管很多中國家庭,並沒有像《何以為家》這部電影裡的父母一樣,貧窮困苦到連最基本的物質保障都無法提供給孩子,但是依然有一些共通點:這些父母都有一種要處置孩子的身份、權利的衝動,要把孩子當成一種商品或是工具。

    比如,強迫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某種想法來成長運作,或者為了解決自己經濟上的困難,把孩子當成商品買賣。

    所以,雖然很多孩子在物質上並不缺吃穿用度,但是在精神上卻備受壓抑。

    孩子擁有權利嗎?如果有,他們的權利是什麼?

    孩子在這個世界中的安全感,不僅僅在於擁有相對豐富的物質基礎,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家庭關係上——也就是,父母應當更多以微笑、愛撫、陪伴等相處方式來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天到晚訓斥他/她。

    這其實就是孩子的權利,他們需要在微笑、擁抱、愛撫中更好地成長。

    當然,孩子也會犯錯,但這種犯錯是需要和兒童心理相適應的手段予以更正,而不是簡單粗暴地以棍棒式教育管理,這也是孩子應享有的權利。

    除了身體上的暴力行為,其實在我們中國的家庭教育裡,還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對孩子進行一種「隱性的暴力操控」。

    最常見的一種表現,就是一天到晚用「攀比」的思想來壓迫孩子,以「別人家的孩子」來和自家孩子進行各個方面的比較。還有就是,幾乎把孩子當成一部積分的機器,用各種各樣的資料作為標準來對孩子進行考核。其實這些對於孩子來說,會讓他/她長期處在一種不安全感之中。

    這種不安全感,就是總認為自己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

    除此之外,一個孩子的自由成長,又需要父母能對孩子本身的天性和能力進行仔細的觀察,根據孩子的天性、能力和專長,來幫助他/她發展自身所長,讓他/她的興趣能得到正面的激發,而不是將家長自己的觀念或意志強加於子女身上,強迫他們按照自己希望的路線成長。

    否則很可能造成兩種生命路線的極大衝撞,這種衝撞是非常不幸的。

  • 3 # 銘銘看電影

    12歲的孩子在法庭上狀告生我的父母,看完後用我是淚奔又氣憤

    豆瓣評分卻高達8.9分的佳作,那就是《何以為家》。一部值得所有人看的好電影

    淚奔是因為:

    原本是上學的年紀卻因為各種因素站在了法庭上,他控告的物件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他們無力撫養和教育孩子,但依然不停生育,一家人擠在漏水的房子裡,窮的時候連飯都吃不上,更別奢望上學。贊恩是家中長子很懂事,也很聰明。因為窮所以看上去還非常瘦小的贊恩,早早扛起了生活的重壓。

    在實際的拍攝中扮演贊恩的小男孩也叫贊恩,片中看不出任何過分表演和渲染。因為他的童年生活,和片中呈現的並沒有太大差別。導演說,她幾乎是放任演員讓他們自由發揮,也正因為這樣,贊恩這個角色演得越好,就越讓人心疼小演員的遭遇。

    氣憤的原因:

    在他們的社會中,女孩是一種商品,可以換錢;男孩是一種工具,負責養家餬口、照顧更小的小孩。 只要離開父母的肚子開始,窮人孩子的命運早已經註定。父母只管生,不管養,將孩子當做搖錢樹和免費勞動力。沒有人性,更沒有人權。

    只生孩子不養孩子的人他們只圖一時的快活,讓孩子跟著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一起受苦,他們根本不配做父母。 如果不能給予孩子幸福,當初就不應該把他們生下來。

    《何以為家》中有一段臺詞寫的非常經典“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 我住在這裡的地獄,我像一堆腐爛的肉。 生活是個婊子,我以為我們能做個好人,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願意這樣,他寧願我們做洗碗工。”在動盪、戰爭的社會環境裡,受到傷害的都是老百姓,都是基層社會的人。所以作為我們來說請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身邊的每一位親人。

  • 4 # 何某又過了一天

    這部電影最棒的點不在於感動,而在於真實,當地挑選的人做演員。他們根本就不需要演,因為那就是他們的生活。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故事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表達了很強的無力感。小男孩面對生父母和他的姐姐,他的力量不夠,他處於成長的關鍵時期,他的一切都是可塑的。對於小男孩贊恩來說他換了兩次家,在這兩個家的對比之下丟擲問題 “何以為家” 。

    總的來說何以為家無比真實,真實而感動,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

  • 5 # 眠羊愛電影

    這個無比清醒的小男孩,實在是太讓人心疼了。

    前段時間看完的這部電影,幾乎徹夜難眠,在家哭成狗了。

    不僅是因為扎因這個令人心疼的孩子,更是因為現實生活中也有像扎因一樣的悲劇,本可以避免。

    劇情的結尾,扎因的父母在提刀離世女兒時所表現的悲痛,很多人覺得是鱷魚的眼淚,畢竟是這對夫妻親手把女兒推上了死亡之路。

    但是我卻相信,他們的悲痛是最真實的情緒,因為愛自己的子女是父母的一種本能,就像他們選擇生下這麼多小孩,也是他們的本能。

    可是作為一個成年人,作為父母,擁有本能的情緒反應是不夠的,畢竟阿貓阿狗失去孩子都會覺得悲傷,人之所以為人,就是需要在本能的情緒之餘獲得一點反思,至少,做出一點改變。

    看完這部電影,我只想說,在我們努力瞭解、撼動那個社會結構的同時。改變人們的生育觀念也是很重要的。

    就像扎因說的:“你們生下了我,卻不養我”。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做負責任的父母,那麼至少,我們可以選擇不做父母。

  • 6 # 聽丫頭講影視

    《何以為家》上映時間是2019年04月29日。豆瓣評分8.8

    這是一部關於黎巴嫩12歲男孩的“災難片”

    影片有一場庭審展開。12歲的男孩控訴他的父母。

    1、生而不養

    世界上資格證有很多,唯獨做父母沒有門檻。不需要考試就能做父母。

    迦百農Capernaum是聖經中的地名,是耶穌開始傳道時的一處遷居地,但在影片中,這裡是混亂的代名詞。

    贊恩,不知道自己具體的的年齡,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只知道大概是十二歲。因為連他們的父母也不記得他的具體出生日期。他生長在一個令人骯髒的貧民窟,一家人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在這樣一個貧困潦倒的家庭,竟然有七個孩子。沒人照看孩子,就大的拖著小的,有的再小的孩子就被用鐵鏈拴在凳子上。他在雜貨店裡打工,搬比自己還大的煤氣罐, 去大街上賣果汁,拿著假藥方幫父母騙藥製毒 。 在 他發現妹妹來了月經,悄悄把她帶去廁所,幫她把褲子洗乾淨,不敢讓父母發現。因為他知道一旦讓父母發現,他們就會把她送走當別人的童妻。但是最後妹妹還是被帶走了。最後流產死了,可是父母不但不思考兒子坐牢,女兒的慘死。反而是再生一個女孩來補之前的遺憾。難道再生一個女孩,她們的命運就能夠改變了嗎?

    看了《何以為家》很心酸。

    生而不養,何以為家?何以為愛?

  • 7 # 第三百六十五夜

    當畫著藍天小草太陽的彩色壁畫,變成頹敗破舊的黑白世界,未成年兒童的內心世界又會變成怎樣的呢。孩子本是父母的希望與動力,本應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但如果孩子生下來就是為了父母的利益呢。孩子在他們眼中成了免費的勞動力,成了可以買賣的商品。甚至也等不急孩子們成年,就讓孩子們去出嫁,去幹體力勞動。這已經不僅僅是黑白的世界,而是地獄般的生活。更多的是承受著心靈上的痛苦,同樣是有家庭有父母的孩子,卻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贊恩的眼中充滿著絕望,再到麻木,毫無生氣,那對世界的熱愛與生活的希望,一點點被父母的壓榨而磨滅,直至消失不見。

    作為家中的男孩子,他在小小的年紀就抗起了重擔。本應屬於孩子的天真與活潑,全都在體力體力勞動中扼殺了。你不會為一個12歲承擔著體力勞動的孩子鼓掌,因為他正在做不屬於這個年齡段的事情。12歲,應該坐在教室中汲取知識,應該享受父母的疼愛,應該在遊樂園中盡情的玩耍。有太多應該是12歲少年做得事情,可是贊恩一樣也沒有。他每天重複著讓人窒息的工作,晚上與弟弟妹妹擠在一起,絲毫沒有作為孩童的一點點快樂。他每天在睡覺前都會睜著眼睛想一會兒,眼裡滿是灰暗。他可能在想明天的工作怎樣可以偷點兒懶,在想怎樣保護好弟弟妹妹,在想未來的希望是什麼。他越想越覺得自己不應該在這個世界上,父母為什麼要把自己生下來。

    沒有人告訴他,真正的所謂快樂是怎樣的。幸福的意義是什麼,被父母疼愛是怎樣的感覺。贊恩只是覺得,現在的生活充滿著絕望,父母為什麼要把自己生出來,來讓自己承受整個世界的惡意。但他還有弟弟妹妹,用自己的能力保護他們,或許是自己唯一存在的意義了吧。妹妹薩哈被老闆盯上了,贊恩用盡了一切辦法,竟然是被父母親手送出去的。贊恩真正的絕望是從這裡開始的,離開這個家庭,是一種逃避,也是一種解脫。很難想象在這樣一個原生家庭成長的孩子,是否還會殘留著一絲人性的光輝。

    邊傷心落淚,邊將女兒送出去的父母不值得同情。生活所迫有很多解決的辦法,生孩子絕對是那個最壞的辦法。虎毒不食子,贊恩的父母卻將自己未成年的女兒出嫁,結果懷孕流產,失去生命。而換回來的,不過是那些彩禮。贊恩狀告他的父母,也許有人會懂得生活的不易,但不管怎樣都不能成為賣女兒的理由。保護自己的孩子,給他們一個幸福的童年生活,見證他們的成長本就是父母的職責。他們沒有做到,甚至將自己的孩子推向深淵。讓本就沒有能力撫養孩子的家庭更重了一份負擔。

    贊恩找到了能收留他的另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媽媽與寶寶。贊恩暫時擺脫了嘈雜擁擠不堪的原家庭,我想他在吃蛋糕的那一刻,是感覺到了久違的幸福的。有了父母的關愛,家才更像一個家。贊恩拿著奶瓶喂著小弟弟,暫時的溫暖讓他忘記了曾經的不堪。也許生活就這麼過下去也不錯,遮風避雨,偶爾還能有個小驚喜。但贊恩其實也沒抱多大的希望,當拉希爾媽媽離去後卻再也沒回來,贊恩也沒有太大的反應。他有些麻木了,整日的人間疾苦,讓他失去了再去尋找的希望。

    他有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獨有的認識,認為拋棄實在是正常不過的行為,即便拉希爾是被迫無法回來。贊恩是個很有責任心的人,也許此時比起吃飽,他更害怕孤獨。這個曾經給過他溫暖的家庭,哪怕只剩下這個連路都不會走的孩子,他依然想艱難的維持下去。無法保證下一頓飽飯,無法保證下一個明天。這樣漫無目的的生活著,是為了等拉希爾回來,還是隻是為了活著呢。大人與孩童的承受能力在某一刻達到了一致,孩子們的世界與大人的世界完全接軌。沒有所謂的庇護下,甚至還要承擔比成人世界更多的痛苦與磨難。

    贊恩的家庭中,父母用鎖鏈將孩子單腿綁好,以防亂走動。這種將孩子的培養變成粗暴的飼養,實在無法想象,這會給孩子的心靈有著怎樣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人性在這裡毫無尊嚴可言,活著成為了唯一促動力,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都是可以讓步的。贊恩逃離的想法越發強烈,他也選擇將孩子交了出去,只不過摸爬滾打的贊恩還是比不過大人世界的殘忍。也或許他急切逃離的想法,在那一刻完全擊毀了他。讓他在那一絲希望中,完全渴望另一種生活的光輝,讓整個人都有了做出一切事情的動機。

    他發現誰都保護不了,不管是弟弟還是妹妹,都把他們弄丟了。贊恩不想承受這樣的責任與生活的壓迫,他發現了這個問題的源頭。他看著母親再次懷孕,也讓在螢幕另一邊的我也感到絕望。對父母的控訴更像是對這個世界的吶喊,如果不能照顧好自己的孩子,那就不要生下他。生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家庭免費勞動力,也不是做人口買賣。這樣的想法不能再一代代延續下去。我們常對父母懷感恩之心,那也是在養育之恩,而不僅在生育之恩。願父母有所準備後,再選擇生下孩子,對孩子負責。

  • 8 # 別樣師徒

    看完這個電影,心情太沉重,孩子太可憐!為什麼生下孩子不好好愛護他,戰爭、動盪都不應該成為你不愛孩子的理由,所以我覺得沒有愛的父母請你不要生孩子,請不要帶給世界這麼多苦難!

    影片中的孩子還那麼小,但他卻有絕對清醒的認識,他在法庭上說“我希望大人聽我說,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生活是一堆狗屎……生活是個婊子……我只記得暴力、侮辱和毆打……我聽過的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婊子的兒子……” 這個孩子太可憐了,他得經歷過多少痛苦才能有這樣的感悟,他的人生太悲催了!

    電影的最後,小男孩站在相機前拍照,按要求擺好各種姿勢,可就是不會微笑。當攝影師說這是用在護照上的相片時,他笑了,笑得那麼猝不及防,那麼Sunny燦爛。在整整兩個小時的影片裡,這是男孩唯一的一次笑,令人印象深刻。生活給了他太多苦難了,作為一個孩子他承受的太多了!世界也太不公平,為什麼要發生戰亂,為什麼要有難民,為什麼不能和平共處!

    這讓我想起土耳其海邊一個三歲的敘利亞小男孩,也是難民,雖然他有愛的爸爸媽媽,但是他也沒有擺脫噩夢般的命運,被地中海吞噬,屍體被衝上了土耳其沙灘!這張照片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一個小男孩死了,全世界都跟著哭了!所以祈禱這個世界不要發生戰亂,讓人們和平安定的生活吧,讓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不要傷害他們!讓他們平安快樂的長大吧!

  • 9 # s凌寒留香

    看完電影之後,我真的哭了,我想了想,要是我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我該怎麼活。

    當一個12歲的小男孩站在法庭公開訴訟他的父母時,我感到很驚訝,我想,是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遭遇讓他如此恨他父母!

    片中的贊恩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他是家中長子,還有4個弟弟妹妹,但他並沒有享受到過家庭的溫暖,父母對他只有打和罵,用他的話說:“聽到的最溫暖的一句話是,滾吧,小子”他一出生,連出生證明都沒有,他說:“自己一出生就死了,連番茄醬都有保質期”長到這麼大,家裡都不讓他上學,只能在一個雜貨店打工,而那個老闆對他的妹妹不懷好意,他恨他卻不得不去幫他打工。

    當他發現他的妹妹來生理期時,他很擔心因為他知道,一旦被發現,妹妹就要嫁給那個老闆,所以一直隱瞞他的父母,當他準備帶妹妹走時,妹妹被發現了,而且要嫁給那個老闆,他不顧一切的阻撓,但最終於事無補。片中的種種事情都讓我們心痛。

    電影的最後,小男孩站在相機前拍照,按要求擺好各種姿勢,可就是不會微笑。當攝影師說這是用在護照上的相片時,他笑了,笑得那麼猝不及防,那麼Sunny燦爛。在整整兩個小時的影片裡,這是男孩唯一的一次笑,令人印象深刻。生活給了他太多苦難了,作為一個孩子他承受的太多了!世界也太不公平,為什麼要發生戰亂,為什麼要有難民,為什麼不能和平共處!

    明明家庭負擔不起這麼多孩子,為什麼還要生,生而不養,到頭來只有越來越貧困,孩子感受不到愛,怎會出人頭地?這個故事給父母很大的警醒,要不就不生,生就要養!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 10 # 碟碟不休的Kevin

    苦難的國家必然會有苦難的人民

    電影中的男主角贊恩是一個敘利亞難民,12歲的贊恩和他的兄弟姐妹們從小在貝魯特的貧民窟長大,終日混跡街頭靠著各種各樣的零活維持生計。這些孩子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祖國,一生都在難民營長大,過著悲慘的生活。男孩最後竟然把父母告上法庭,在法庭上發出悲天憫人的哀嘆:“為什麼生下我?!”,看得讓人肝腸寸斷。

    而黎巴嫩更加是一個苦難的國家,首都貝魯特曾經被譽為“東方巴黎”的城市一度是中東阿拉伯國家中最西方化的城市。擁有優良的港口和機場,使得貝魯特成為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1975年開始的黎巴嫩內戰使得這個城市遭受嚴重的摧殘,國內穆斯林和天主教徒衝突不斷。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的總部常駐貝魯特,以色列於1982年對貝魯特進行了大規模轟炸以摧毀巴解組織,半個城市被夷為平地。儘管戰後經過多年重建,然而由於資金匱乏使得重建進展緩慢。電影中的貝魯特,整個城市一片水泥灰色,密集的房屋夾雜著擁擠的街道,一幅末世景象。

    電影《何以為家》的英文官方名字為《Capernaum》。Capernaum(迦百農),來源於聖經。迦百農是一座古代城市的名字,是耶穌在加利利地區傳道的中心。迦百農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而使得它一度是一個發達的漁業和商業中心,也曾是數條重要商業道路的樞紐。然而過度繁榮的經濟導致當地人民貪圖享樂,拒絕接受傳道,因此迦百農成為了被耶穌詛咒的城市,日後這座城市日漸凋零直至荒廢。

    生活在一個苦難國家的人民,命運必然也是同樣苦難。

  • 11 # 冷色回憶

    “你的兒子一出生就死了,連番茄醬都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可是你的孩子沒有。”電影院裡,這句話把我的心真正的擊碎。

    “沒有能力就不要生孩子”,說實話,這並不是一句政治正確的話,但在某些地方,它卻顯得那麼正確。在我生活的故鄉,其實充斥著這樣故事,而且,我相信這是中國農村所普遍存在的,一個貧窮的家庭,卻養了4到5個孩子。

    按照我媽媽的說法,這些父母是想碰碰運氣,看看是否這其中能有一個出人頭地,帶他們家走出貧窮。

    當時的我覺得可笑,現在覺得好像十分有道理。

    在我小時候,我家對面是一家衛生院,常常一大早起來就會發現衛生院門口放了一個紙箱,裡面是一個嚶嚶哭啼的小孩子。

    說實話,那時的我也才是幼兒園的年紀,我只是躲在父母的背後偷偷的觀望,當時的我並沒有很大的感受,只知道,那是一個被父母拋棄的孩子。他們被拋棄的原因多種多樣,有因為是女孩的,有因為生病的,也有因為有一點畸形的。而且伴隨紙箱出現的一般會有這幾種東西,孩子的具體出生日期,一點錢,還有一罐奶粉。

    我不明白,這些父母為什麼要選擇在醫院門口,但我只知道,這些孩子最後大部分都不是被醫院所處理的。舉幾個典型的例子,健康的女孩子,一般會被我們附近的某些人介紹,送給天南海北有意向收養孩子的家庭。還有一種,被我們附近的人抱養,一般來說,這些人都還過得不錯,至少從某種意義上講,獲得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童年。當然,也有過一些,抱養幾天後,發現小孩子身上的疾病,無力救治的,只能放多一點錢重新放回醫院門口的狀況。而這往往和那些有嚴重疾病的孩子一樣,在紙箱內死去,然後被醫院派人處理掉。這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在中國,在十幾年前。

    Zain的父母在法庭上的這一段控訴令人印象深刻,是的,就是有這樣一群人對經歷過的一切習以為常,他們是不會去審視自己過往的遭遇是否是正確的,他們只知道,哦,我是這樣過來的,我的孩子也應該這樣。

    就像我們聽見這樣的故事,一個家裡的長輩對自己的孫女各種刁難,一種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觀念已經紮根於他們的靈魂。他的父母當然可以說我們是站在道德高點上指責他們,說我們根本就不曾經歷過他們的境遇,但無論如何,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這一切的解藥是什麼,很簡單,教育。而往往,這些無知的父母就是缺乏教育的一位。

    最後,我想問一個問題,是否善良是與生俱來的,同樣是貧困潦倒,

    但贊恩的父母卻只會一味的打罵,但Rahil卻是讓人覺得充滿善意和愛。

    其實我考慮過家庭因素,想Zain的父母,從他們在法庭上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他們對這樣的習以為常,可見他們的童年也是一樣過來的。

    而Rahil,她在和母親通電話時的情感,也可以看出她是在母親的愛意下長大的。

    但是,有一點,在那樣的環境下偏偏贊恩卻也是個善良的人。是否,善良是與生俱來的?

    不得不說電影有著無窮的力量,無論是對觀影的人,還是表演的人;現實中Zian因此改變他的命運,他一家也有了屬於自己的正常生活,但電影背後的那一類人呢?

    《何以為家》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探討的又是一類極為特殊複雜的世界。孩子控告父母生而不養的罪行,我們可以聯想到是枝裕和在《小偷家族》裡的責問:“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你們是否做好了準備當好一個父母?而不是在多年以後相互責怪,當初為什麼要生他?”女兒被父母以一種交易的方式嫁給男人,最後成為帶血的悲劇,又讓我們不禁想到印度電影《炙熱》裡落後的村民對於年幼女性的束縛。

    但影片所刻畫地不單單是一方面對於父母的痛斥,另一方面,也在控訴整個社會,小男孩在法庭上所要起訴的,真的就僅僅是拋棄子女的父母麼?

    她的妹妹因何而死?最直接的死因是被送到醫院的時候,因為沒有身份證件而被醫院拒收而亡,而當聽到這一點之後,法官果斷躲避開了這個話題。

    小男孩Zain費盡千辛萬苦養活黑人女傭尚未斷奶的孩子Yonas,但最終還是無力地將其交給了商店老闆,為什麼?因為孤身一人用盡全力在撫養兒子的黑人女傭因為合法身份的原因被捕入獄,被切斷了和兒子的一切聯絡。因為Zain和Yonas在某種意義上是不合法的存在,他們很難得到社會的救助。

    從父母在法庭上的哭訴來看,他的父母恰恰也正是被社會所拋棄的一類人。父母都沒有合法的身份,沒有足夠的收入來養活幾個子女,送女兒嫁給別人,用他們的話來講,是為了讓女兒能睡上真正意義上的床,不再跟著他們受累。

    就外在壓迫和困境來看,《何以為家》裡的現實遠比《小偷家族》要殘酷得多。如果說是枝裕和在電影裡只是從隱性的角度來控訴父母的不稱職,控訴社會的不關注,那麼《何以為家》的導演娜丁拉巴基則是用最尖銳的表達來控訴社會對於邊緣人群最基本權利保障都未做到的悲慘現象。

    影片最後,攝影師對小孩子Zain說道:“微笑,這是護照照片,而不是死亡證明。”Zain笑了,但我們都知道,這樣的笑容,很可能僅僅是偶然的個例,這是幸運的,這更是不幸的。

    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不太熟悉黎巴嫩電影,黎巴嫩電影好像也很少引進至國內,這部電影在大陸上映的名字叫《何以為家》,但它還有另一個名字——《迦百農》。

    「迦百農」實際上是《聖經》裡的一個地名,耶穌曾經在迦百農這個地方略有困頓,電影用「迦百農」這個名字,其實也是意指影片裡所涉及到的那些底層人民生活的苦痛和不堪。

    簡而言之,這部電影的核心圍繞著法庭上一個年僅12歲的男孩贊恩,他要向法官狀告自己的親生父母,而狀告的理由卻是:「他們生下了我」。

    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孩子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贊恩只能很小就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擔,甚至不惜用一些違法的手段。

    當他年僅11歲的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贊恩憤怒離家,之後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難民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可惜的是,生活並沒有更眷顧贊恩,難民母親在試圖非法獲取證件的過程中被抓,而贊恩在得知妹妹不幸去世後用匕首捅了“妹夫”,也入獄了……

    贊恩在法庭上說到: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毆打、鏈子、管子、皮帶。我聽過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狗孃養的東西”,“滾,你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生活是個婊子,我以為我們能活得體面,能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他寧願我們做洗碗工。

    雖然電影的場景和背景看起來與我們相距甚遠,卻引發許多人的共鳴和討論——「沒有資格就不要生育」,這是眾多討論的落點。但僅此而已嗎?

    1/ 如果父母享有生育的權利,那麼孩子要求「幸福的權利」呢?

    儘管影片中孩子在法庭上直接狀告了父母,但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其實並沒有一條法律能夠真正對生育本身進行禁止。

    它明顯指向了一個更根本的問題,類似影片中這些處於赤貧生存狀態的父母,無法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一些最基本的物質要素以及心理的培養環境,顯然他們是無法為孩子負責的,就這一點而言,男孩贊恩的控訴以一種幼稚的語言,揭示了更深刻的道理。

    許多國內的朋友看完影片後和我聊,被這部電影深深感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大家在贊恩的境遇中,找到了一種共鳴,這個共鳴就是:孩子出生之後,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是什麼樣的?

    儘管很多中國家庭,並沒有像《何以為家》這部電影裡的父母一樣,貧窮困苦到連最基本的物質保障都無法提供給孩子,但是依然有一些共通點:這些父母都有一種要處置孩子的身份、權利的衝動,要把孩子當成一種商品或是工具。

    比如,強迫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某種想法來成長運作,或者為了解決自己經濟上的困難,把孩子當成商品買賣。

    所以,雖然很多孩子在物質上並不缺吃穿用度,但是在精神上卻備受壓抑。

    這就指向另一個問題了:孩子擁有權利嗎?如果有,他們的權利是什麼?

    權利,英文即Right,如果僅從法律定義上的權利來看,孩童的確還不是一個完整的權利佔有人,或者說不具備完整意義上與成年人同等的權利。最簡單的例子,孩子沒有辦法在脫離監護人的情況下,獨立處置自己的財產;十週歲以下的孩子,無法決定自己的撫養權歸誰所有,十週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也僅有撫養權的建議權。

    要求幸福的權利,總是很容易就被大家忽視了。一個孩子的幸福是什麼呢?

    按照皮亞傑對於兒童心理發展的四個階段的過程來說,一個孩童要從一個全感知狀態進入所謂的前運算階段,然後再進入具體運算階段,最後才會進入抽象的運算階段。

    所以,孩子是喜歡那種感性的、充滿互動的,讓他/她能夠直接感受世界的教育方式。目前很多兒童心理學家,包括神經科學家證明,孩子與世界相處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所謂的「催產素」上的。

    催產素是一種哺乳動物神經垂體激素,人們渴望親密的關係,正是催產素在起作用。

    有研究表明,肌膚的接觸會使孩子大腦產生催產素,這能讓孩子感受到被信任和安全感,這與孩子的信任、同理心和情緒的發展、親密關係,以及免疫力的增強都有極大關係。小時候缺少大人撫摸、擁抱的孩子,比較容易形成孤僻、焦慮的性格,人際關係相處容易出現問題,也更具有攻擊性。

    所以,孩子在這個世界中的安全感,不僅僅在於擁有相對豐富的物質基礎,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家庭關係上——也就是,父母應當更多以微笑、愛撫、陪伴等相處方式來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天到晚訓斥他/她。

    否則,孩子就無法感知這種在催產素支配下的愛意。這對於孩子的整個心理發育和神經發育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這其實就是孩子的權利,他們需要在微笑、擁抱、愛撫中更好地成長。

    當然,孩子也會犯錯,但這種犯錯是需要和兒童心理相適應的手段予以更正,而不是簡單粗暴地以棍棒式教育管理,這也是孩子應享有的權利。

    除了身體上的暴力行為,其實在我們中國的家庭教育裡,還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對孩子進行一種「隱性的暴力操控」。

    最常見的一種表現,就是一天到晚用「攀比」的思想來壓迫孩子,以「別人家的孩子」來和自家孩子進行各個方面的比較。還有就是,幾乎把孩子當成一部積分的機器,用各種各樣的資料作為標準來對孩子進行考核。其實這些對於孩子來說,會讓他/她長期處在一種不安全感之中。

    這種不安全感,就是總認為自己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

    《狗十三》劇照

    如果與美國的家庭教育對比會發現,中國的家庭教育中,類似“我愛你”之類的親密話語出現頻率是非常之低的(從平均觀察來說)。更多的話題,往往聚焦在談孩子還有哪些不足,而對於孩子的褒獎和讚揚,中國父母就相對吝嗇許多。這種情況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讓孩子的成長過程一直處在一種巨大的精神壓力之下。

    除此之外,一個孩子的自由成長,又需要父母能對孩子本身的天性和能力進行仔細的觀察,根據孩子的天性、能力和專長,來幫助他/她發展自身所長,讓他/她的興趣能得到正面的激發,而不是將家長自己的觀念或意志強加於子女身上,強迫他們按照自己希望的路線成長。

    否則很可能造成兩種生命路線的極大衝撞,這種衝撞是非常不幸的。

    前面我也已經闡述了,其實孩子也具有自己的權利,如果父母無法對孩子的成長環境擔起責任,對孩子來說,這是非常不公的;然而從法律角度來說,又並沒有法律條文能禁止人生育的權力。

    但我還想從另一個角度和你探討這樣一個問題:當這些難民或較貧窮家庭不停生育,而那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和國家,反而生育率大幅下降,出現「少子化」問題,這會造成一種什麼樣的後果?

    文明好像進展了,文明的生育率反而下降了。我個人因為受到斯賓格勒這樣的歷史哲學家的影響,對此我是持悲觀的態度的——一定程度上,這是一種文明落幕的表現。

    實際上,文明本身的承載,的確是需要依靠一定的人口數量來完成的。

    舉個例子,假設你非常愛看某一種型別的電影,而這部電影需要花大量資金拍攝,那麼電影公司肯定會考量,至少要有一定數量和你具有同等價值觀的人,一定數量喜愛這型別電影的人,電影公司才會認為有必要拍攝這類電影,因為有獲益的可能。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人口不足,漸漸的,你喜歡的這類電影可能就沒人看了。等到下一代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繼續數量銳減,很顯然,這種型別的電影可能就會永遠消亡了。

    這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個人口的長期持續,那麼某個特定的文明可能就會落幕。

    [德]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齊世榮 譯商務印書館

    但是很多人會認為,這與我何干呢?即使某個文明結束了,那也是很多年之後的事情了,我早就已經不在人世了,我有什麼好睏擾的呢?

    這其實就牽涉到了每個人追求幸福的時間線的問題,這條時間線的長短,就是你更多考慮到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幸福,而是要把自己的幸福和更多他人的幸福做一個潛在的連線,這就是兩種對於幸福的不同觀點。

    你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個體性的,但是你依然要生活在社會之中,就會處在各種各樣的契約關係和人際關係之間,脫離了這些,你其實是無法存在的,我們通常也一定要在社會網路的結構中才能得到生存的保護。脫離這種保護,我們實際上極為脆弱。

    所以個體的實在性和獨立性,其實是一種虛構。後工業時代其實為我們製造了一種虛假的幻想,就是人可以暫時裝作抽離社會的狀態,過一種個體的精緻生活,但實質上,它的根基仍然是社會性。

    這就再次牽扯到個體的責任問題了,如果你很喜歡喝咖啡,聽某種音樂,欣賞某種文化藝術,希望後代也還能享受這些美好的東西,你就必須面對一個倫理上的需求,就是你需要去支援生產、提供這些物質和文化產品的同類。

    為了完成這種責任,生育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環節。因為生育可以讓你用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將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交付給下一代。

    這種交付,當然不是強制將自己的價值觀灌輸給孩子,而是透過好的藝術作品,好的文化作品,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把美好的東西傳授給下一代。

    透過這種方式,藝術鑑賞力才能一代代傳下去,否則我們可能就會成為具有藝術鑑賞力的最後一代了。接下來,則會遭遇反潮,這是相當可怕的。

    這也是一種基本的倫理觀點,我們還需不需要關心自己死後的身後事?我個人是主張要關心的,否則我們就過於動物性了。

    當然,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許多年輕人不敢生育,其實是因為我們整個社會制度還沒有真正做到保護女性的權利,也還沒有能夠為生育家庭提供一個合理的社會保障體系,包括孩子的良好成長環境,而這勢必需要一段全面的社會建設。

    3/人生的痛苦和虛無感,恐怕是人類無可逃脫的宿命之一

    還有人認為,《何以為家》這部電影試圖提出一個更普遍性的問題:社會認同。

    影片裡的贊恩可以說是一位非常聰明勇敢的小男孩,他也試圖讓整個主流社會接受他,為此嘗試了各種各樣的辦法,甚至有些辦法已經遊走於犯罪的邊緣。

    當然,他這樣做的目的還是為了養活家人,並不是出於惡的動機,這也讓人頗為感慨,而且到最後他仍然是處處碰壁。

    這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形而上的感嘆,那就是「人生的苦」像是一種普遍的困境,如同日本作家太宰治在書裡寫下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們如何獲得社會的認同,這就是一個更為宏觀的問題了。

    我們任何一個人,包括普遍意義中的成功人士,都有可能在某一時刻感受到人生的虛無感。

    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思考,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恐怕是人類的宿命之一。

    因為我們努力去達成的許多人生事項,它所包含的目的和意義,往往是社會直接教給我們的,是社會強賦予我們的一些人生觀。但問題在於,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盡相同,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孤獨性,即使解決了公眾評價標準中所有的「打分點」,我們仍然會對此產生懷疑:這件事和我自身到底有什麼關聯?這就是最大的一個疑問。

    這個問題背後有一個張力,它到底應該怎麼解決?其實最好的一個解決方法,就是要給每個個體以足夠的自我探索的時間。

    在這種自我探索的時間中,個人可以透過藝術、透過宗教、透過哲學,或者其他手段,來找尋自我的幸福安寧,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容易被我們所忽略的。

    話說回來,那麼對於那些生活處於赤貧狀態的人來說,他們所面臨的是一個更加基本的問題——

    對於小男孩贊恩來說,他都還沒有一張清楚的出生證明,甚至他的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哪一年出生的。這其實已經到了一個人基本生存權利的底線了,所以這部電影中反映的問題,可能比我們剛才所說的問題還要更加基本。

    4/電影裡缺乏的歷史縱深,讓我們忽視了真正的社會問題

    對於這部電影,我雖然被它感動,但是它並沒有在我心目中得到高分。因為我認為這整部電影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社會歷史視角,它沒有對黎巴嫩這個國家之所以會出現贊恩家庭這種情況,給出一個基本的社會資訊的剖析。

    黎巴嫩為什麼會出現類似《何以為家》中的大量難民,一是由於這個國家頻繁爆發戰爭。

    黎巴嫩是個社會歷史背景頗為複雜的國家,從1975年開始,它就陷入了一場內戰。黎巴嫩內戰也具有極大的複雜性,不僅涉及宗教派別、政治、“冷戰”等等,它同時也是敘利亞、以色列等國外各方勢力參與角逐的戰場。

    如此戰亂為什麼還有許多其他國家的難民進來?

    事實上在內戰爆發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是曾被稱為「中東巴黎」的一個美麗城市,經濟情況也相對良好。嚴格地說,黎巴嫩內戰是在本世紀初結束的,隨後國家的經濟水平也有所回升。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電影中的部分鏡頭,離開了貧民區之後,城市裡也有相對西化、繁華的部分。

    可以說,黎巴嫩就是這樣一個具有複雜社會背景的國家,既有中產階級的美好生活,但是下面又鑲嵌了很多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底層階級和難民的生存版塊。

    難民和普通意義上的窮人其實還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相比於窮苦生活的人,他們有著更復雜的身份背景問題。又由於沒有正當的身份,所以他們無法被納入這個社會的保障體系,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救濟。

    同時,以上這些歷史原因,黎巴嫩本身並沒有一個獨立統一的權力中心,就連生活在黎巴嫩的普通公民,也難談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如果不先了解黎巴嫩存在的這種社會歷史背景的特殊性,也就無法真正對電影背後存在的社會問題進行有效剖析。

    包括最後贊恩幸運地被挪威接納,這同樣指向一個爭議:發達國家是否有義務接納難民?這對國家福利體系的運作會造成什麼樣的深遠影響?一旦難民接收問題被泛化,又會不會在無形之中形成道德綁架?

    這些問題同樣值得探討。《何以為家》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正是缺乏了更深入的挖掘及體現。只有對這些歷史原因和社會背景的說明,才可能給這部影片帶來更多歷史的縱深,能夠加深它的社會批判成分。

  • 12 # 泰翊達醫盟

    《何以為家》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探討的又是一類極為特殊複雜的世界。孩子控告父母生而不養的罪行,我們可以聯想到是枝裕和在《小偷家族》裡的責問:“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你們是否做好了準備當好一個父母?而不是在多年以後相互責怪,當初為什麼要生他?”女兒被父母以一種交易的方式嫁給男人,最後成為帶血的悲劇,又讓我們不禁想到印度電影《炙熱》裡落後的村民對於年幼女性的束縛。

    儘管很多中國家庭,並沒有像《何以為家》這部電影裡的父母一樣,貧窮困苦到連最基本的物質保障都無法提供給孩子,但是依然有一些共通點:這些父母都有一種要處置孩子的身份、權利的衝動,要把孩子當成一種商品或是工具。

    比如,強迫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某種想法來成長運作,或者為了解決自己經濟上的困難,把孩子當成商品買賣。

    所以,雖然很多孩子在物質上並不缺吃穿用度,但是在精神上卻備受壓抑。

    孩子擁有權利嗎?如果有,他們的權利是什麼?

    孩子在這個世界中的安全感,不僅僅在於擁有相對豐富的物質基礎,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家庭關係上——也就是,父母應當更多以微笑、愛撫、陪伴等相處方式來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天到晚訓斥他/她。

    這其實就是孩子的權利,他們需要在微笑、擁抱、愛撫中更好地成長。

    當然,孩子也會犯錯,但這種犯錯是需要和兒童心理相適應的手段予以更正,而不是簡單粗暴地以棍棒式教育管理,這也是孩子應享有的權利。

    除了身體上的暴力行為,其實在我們中國的家庭教育裡,還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對孩子進行一種「隱性的暴力操控」。

    最常見的一種表現,就是一天到晚用「攀比」的思想來壓迫孩子,以「別人家的孩子」來和自家孩子進行各個方面的比較。還有就是,幾乎把孩子當成一部積分的機器,用各種各樣的資料作為標準來對孩子進行考核。其實這些對於孩子來說,會讓他/她長期處在一種不安全感之中。

    這種不安全感,就是總認為自己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

    除此之外,一個孩子的自由成長,又需要父母能對孩子本身的天性和能力進行仔細的觀察,根據孩子的天性、能力和專長,來幫助他/她發展自身所長,讓他/她的興趣能得到正面的激發,而不是將家長自己的觀念或意志強加於子女身上,強迫他們按照自己希望的路線成長。

    否則很可能造成兩種生命路線的極大衝撞,這種衝撞是非常不幸的。

  • 13 # 銘銘看電影

    12歲的孩子在法庭上狀告生我的父母,看完後用我是淚奔又氣憤

    豆瓣評分卻高達8.9分的佳作,那就是《何以為家》。一部值得所有人看的好電影

    淚奔是因為:

    原本是上學的年紀卻因為各種因素站在了法庭上,他控告的物件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他們無力撫養和教育孩子,但依然不停生育,一家人擠在漏水的房子裡,窮的時候連飯都吃不上,更別奢望上學。贊恩是家中長子很懂事,也很聰明。因為窮所以看上去還非常瘦小的贊恩,早早扛起了生活的重壓。

    在實際的拍攝中扮演贊恩的小男孩也叫贊恩,片中看不出任何過分表演和渲染。因為他的童年生活,和片中呈現的並沒有太大差別。導演說,她幾乎是放任演員讓他們自由發揮,也正因為這樣,贊恩這個角色演得越好,就越讓人心疼小演員的遭遇。

    氣憤的原因:

    在他們的社會中,女孩是一種商品,可以換錢;男孩是一種工具,負責養家餬口、照顧更小的小孩。 只要離開父母的肚子開始,窮人孩子的命運早已經註定。父母只管生,不管養,將孩子當做搖錢樹和免費勞動力。沒有人性,更沒有人權。

    只生孩子不養孩子的人他們只圖一時的快活,讓孩子跟著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一起受苦,他們根本不配做父母。 如果不能給予孩子幸福,當初就不應該把他們生下來。

    《何以為家》中有一段臺詞寫的非常經典“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 我住在這裡的地獄,我像一堆腐爛的肉。 生活是個婊子,我以為我們能做個好人,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願意這樣,他寧願我們做洗碗工。”在動盪、戰爭的社會環境裡,受到傷害的都是老百姓,都是基層社會的人。所以作為我們來說請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身邊的每一位親人。

  • 14 # 何某又過了一天

    這部電影最棒的點不在於感動,而在於真實,當地挑選的人做演員。他們根本就不需要演,因為那就是他們的生活。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故事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表達了很強的無力感。小男孩面對生父母和他的姐姐,他的力量不夠,他處於成長的關鍵時期,他的一切都是可塑的。對於小男孩贊恩來說他換了兩次家,在這兩個家的對比之下丟擲問題 “何以為家” 。

    總的來說何以為家無比真實,真實而感動,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

  • 15 # 眠羊愛電影

    這個無比清醒的小男孩,實在是太讓人心疼了。

    前段時間看完的這部電影,幾乎徹夜難眠,在家哭成狗了。

    不僅是因為扎因這個令人心疼的孩子,更是因為現實生活中也有像扎因一樣的悲劇,本可以避免。

    劇情的結尾,扎因的父母在提刀離世女兒時所表現的悲痛,很多人覺得是鱷魚的眼淚,畢竟是這對夫妻親手把女兒推上了死亡之路。

    但是我卻相信,他們的悲痛是最真實的情緒,因為愛自己的子女是父母的一種本能,就像他們選擇生下這麼多小孩,也是他們的本能。

    可是作為一個成年人,作為父母,擁有本能的情緒反應是不夠的,畢竟阿貓阿狗失去孩子都會覺得悲傷,人之所以為人,就是需要在本能的情緒之餘獲得一點反思,至少,做出一點改變。

    看完這部電影,我只想說,在我們努力瞭解、撼動那個社會結構的同時。改變人們的生育觀念也是很重要的。

    就像扎因說的:“你們生下了我,卻不養我”。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做負責任的父母,那麼至少,我們可以選擇不做父母。

  • 16 # 聽丫頭講影視

    《何以為家》上映時間是2019年04月29日。豆瓣評分8.8

    這是一部關於黎巴嫩12歲男孩的“災難片”

    影片有一場庭審展開。12歲的男孩控訴他的父母。

    1、生而不養

    世界上資格證有很多,唯獨做父母沒有門檻。不需要考試就能做父母。

    迦百農Capernaum是聖經中的地名,是耶穌開始傳道時的一處遷居地,但在影片中,這裡是混亂的代名詞。

    贊恩,不知道自己具體的的年齡,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只知道大概是十二歲。因為連他們的父母也不記得他的具體出生日期。他生長在一個令人骯髒的貧民窟,一家人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在這樣一個貧困潦倒的家庭,竟然有七個孩子。沒人照看孩子,就大的拖著小的,有的再小的孩子就被用鐵鏈拴在凳子上。他在雜貨店裡打工,搬比自己還大的煤氣罐, 去大街上賣果汁,拿著假藥方幫父母騙藥製毒 。 在 他發現妹妹來了月經,悄悄把她帶去廁所,幫她把褲子洗乾淨,不敢讓父母發現。因為他知道一旦讓父母發現,他們就會把她送走當別人的童妻。但是最後妹妹還是被帶走了。最後流產死了,可是父母不但不思考兒子坐牢,女兒的慘死。反而是再生一個女孩來補之前的遺憾。難道再生一個女孩,她們的命運就能夠改變了嗎?

    看了《何以為家》很心酸。

    生而不養,何以為家?何以為愛?

  • 17 # 第三百六十五夜

    當畫著藍天小草太陽的彩色壁畫,變成頹敗破舊的黑白世界,未成年兒童的內心世界又會變成怎樣的呢。孩子本是父母的希望與動力,本應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但如果孩子生下來就是為了父母的利益呢。孩子在他們眼中成了免費的勞動力,成了可以買賣的商品。甚至也等不急孩子們成年,就讓孩子們去出嫁,去幹體力勞動。這已經不僅僅是黑白的世界,而是地獄般的生活。更多的是承受著心靈上的痛苦,同樣是有家庭有父母的孩子,卻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贊恩的眼中充滿著絕望,再到麻木,毫無生氣,那對世界的熱愛與生活的希望,一點點被父母的壓榨而磨滅,直至消失不見。

    作為家中的男孩子,他在小小的年紀就抗起了重擔。本應屬於孩子的天真與活潑,全都在體力體力勞動中扼殺了。你不會為一個12歲承擔著體力勞動的孩子鼓掌,因為他正在做不屬於這個年齡段的事情。12歲,應該坐在教室中汲取知識,應該享受父母的疼愛,應該在遊樂園中盡情的玩耍。有太多應該是12歲少年做得事情,可是贊恩一樣也沒有。他每天重複著讓人窒息的工作,晚上與弟弟妹妹擠在一起,絲毫沒有作為孩童的一點點快樂。他每天在睡覺前都會睜著眼睛想一會兒,眼裡滿是灰暗。他可能在想明天的工作怎樣可以偷點兒懶,在想怎樣保護好弟弟妹妹,在想未來的希望是什麼。他越想越覺得自己不應該在這個世界上,父母為什麼要把自己生下來。

    沒有人告訴他,真正的所謂快樂是怎樣的。幸福的意義是什麼,被父母疼愛是怎樣的感覺。贊恩只是覺得,現在的生活充滿著絕望,父母為什麼要把自己生出來,來讓自己承受整個世界的惡意。但他還有弟弟妹妹,用自己的能力保護他們,或許是自己唯一存在的意義了吧。妹妹薩哈被老闆盯上了,贊恩用盡了一切辦法,竟然是被父母親手送出去的。贊恩真正的絕望是從這裡開始的,離開這個家庭,是一種逃避,也是一種解脫。很難想象在這樣一個原生家庭成長的孩子,是否還會殘留著一絲人性的光輝。

    邊傷心落淚,邊將女兒送出去的父母不值得同情。生活所迫有很多解決的辦法,生孩子絕對是那個最壞的辦法。虎毒不食子,贊恩的父母卻將自己未成年的女兒出嫁,結果懷孕流產,失去生命。而換回來的,不過是那些彩禮。贊恩狀告他的父母,也許有人會懂得生活的不易,但不管怎樣都不能成為賣女兒的理由。保護自己的孩子,給他們一個幸福的童年生活,見證他們的成長本就是父母的職責。他們沒有做到,甚至將自己的孩子推向深淵。讓本就沒有能力撫養孩子的家庭更重了一份負擔。

    贊恩找到了能收留他的另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媽媽與寶寶。贊恩暫時擺脫了嘈雜擁擠不堪的原家庭,我想他在吃蛋糕的那一刻,是感覺到了久違的幸福的。有了父母的關愛,家才更像一個家。贊恩拿著奶瓶喂著小弟弟,暫時的溫暖讓他忘記了曾經的不堪。也許生活就這麼過下去也不錯,遮風避雨,偶爾還能有個小驚喜。但贊恩其實也沒抱多大的希望,當拉希爾媽媽離去後卻再也沒回來,贊恩也沒有太大的反應。他有些麻木了,整日的人間疾苦,讓他失去了再去尋找的希望。

    他有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獨有的認識,認為拋棄實在是正常不過的行為,即便拉希爾是被迫無法回來。贊恩是個很有責任心的人,也許此時比起吃飽,他更害怕孤獨。這個曾經給過他溫暖的家庭,哪怕只剩下這個連路都不會走的孩子,他依然想艱難的維持下去。無法保證下一頓飽飯,無法保證下一個明天。這樣漫無目的的生活著,是為了等拉希爾回來,還是隻是為了活著呢。大人與孩童的承受能力在某一刻達到了一致,孩子們的世界與大人的世界完全接軌。沒有所謂的庇護下,甚至還要承擔比成人世界更多的痛苦與磨難。

    贊恩的家庭中,父母用鎖鏈將孩子單腿綁好,以防亂走動。這種將孩子的培養變成粗暴的飼養,實在無法想象,這會給孩子的心靈有著怎樣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人性在這裡毫無尊嚴可言,活著成為了唯一促動力,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都是可以讓步的。贊恩逃離的想法越發強烈,他也選擇將孩子交了出去,只不過摸爬滾打的贊恩還是比不過大人世界的殘忍。也或許他急切逃離的想法,在那一刻完全擊毀了他。讓他在那一絲希望中,完全渴望另一種生活的光輝,讓整個人都有了做出一切事情的動機。

    他發現誰都保護不了,不管是弟弟還是妹妹,都把他們弄丟了。贊恩不想承受這樣的責任與生活的壓迫,他發現了這個問題的源頭。他看著母親再次懷孕,也讓在螢幕另一邊的我也感到絕望。對父母的控訴更像是對這個世界的吶喊,如果不能照顧好自己的孩子,那就不要生下他。生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家庭免費勞動力,也不是做人口買賣。這樣的想法不能再一代代延續下去。我們常對父母懷感恩之心,那也是在養育之恩,而不僅在生育之恩。願父母有所準備後,再選擇生下孩子,對孩子負責。

  • 18 # 別樣師徒

    看完這個電影,心情太沉重,孩子太可憐!為什麼生下孩子不好好愛護他,戰爭、動盪都不應該成為你不愛孩子的理由,所以我覺得沒有愛的父母請你不要生孩子,請不要帶給世界這麼多苦難!

    影片中的孩子還那麼小,但他卻有絕對清醒的認識,他在法庭上說“我希望大人聽我說,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生活是一堆狗屎……生活是個婊子……我只記得暴力、侮辱和毆打……我聽過的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婊子的兒子……” 這個孩子太可憐了,他得經歷過多少痛苦才能有這樣的感悟,他的人生太悲催了!

    電影的最後,小男孩站在相機前拍照,按要求擺好各種姿勢,可就是不會微笑。當攝影師說這是用在護照上的相片時,他笑了,笑得那麼猝不及防,那麼Sunny燦爛。在整整兩個小時的影片裡,這是男孩唯一的一次笑,令人印象深刻。生活給了他太多苦難了,作為一個孩子他承受的太多了!世界也太不公平,為什麼要發生戰亂,為什麼要有難民,為什麼不能和平共處!

    這讓我想起土耳其海邊一個三歲的敘利亞小男孩,也是難民,雖然他有愛的爸爸媽媽,但是他也沒有擺脫噩夢般的命運,被地中海吞噬,屍體被衝上了土耳其沙灘!這張照片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一個小男孩死了,全世界都跟著哭了!所以祈禱這個世界不要發生戰亂,讓人們和平安定的生活吧,讓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不要傷害他們!讓他們平安快樂的長大吧!

  • 19 # s凌寒留香

    看完電影之後,我真的哭了,我想了想,要是我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我該怎麼活。

    當一個12歲的小男孩站在法庭公開訴訟他的父母時,我感到很驚訝,我想,是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遭遇讓他如此恨他父母!

    片中的贊恩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他是家中長子,還有4個弟弟妹妹,但他並沒有享受到過家庭的溫暖,父母對他只有打和罵,用他的話說:“聽到的最溫暖的一句話是,滾吧,小子”他一出生,連出生證明都沒有,他說:“自己一出生就死了,連番茄醬都有保質期”長到這麼大,家裡都不讓他上學,只能在一個雜貨店打工,而那個老闆對他的妹妹不懷好意,他恨他卻不得不去幫他打工。

    當他發現他的妹妹來生理期時,他很擔心因為他知道,一旦被發現,妹妹就要嫁給那個老闆,所以一直隱瞞他的父母,當他準備帶妹妹走時,妹妹被發現了,而且要嫁給那個老闆,他不顧一切的阻撓,但最終於事無補。片中的種種事情都讓我們心痛。

    電影的最後,小男孩站在相機前拍照,按要求擺好各種姿勢,可就是不會微笑。當攝影師說這是用在護照上的相片時,他笑了,笑得那麼猝不及防,那麼Sunny燦爛。在整整兩個小時的影片裡,這是男孩唯一的一次笑,令人印象深刻。生活給了他太多苦難了,作為一個孩子他承受的太多了!世界也太不公平,為什麼要發生戰亂,為什麼要有難民,為什麼不能和平共處!

    明明家庭負擔不起這麼多孩子,為什麼還要生,生而不養,到頭來只有越來越貧困,孩子感受不到愛,怎會出人頭地?這個故事給父母很大的警醒,要不就不生,生就要養!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 20 # 碟碟不休的Kevin

    苦難的國家必然會有苦難的人民

    電影中的男主角贊恩是一個敘利亞難民,12歲的贊恩和他的兄弟姐妹們從小在貝魯特的貧民窟長大,終日混跡街頭靠著各種各樣的零活維持生計。這些孩子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祖國,一生都在難民營長大,過著悲慘的生活。男孩最後竟然把父母告上法庭,在法庭上發出悲天憫人的哀嘆:“為什麼生下我?!”,看得讓人肝腸寸斷。

    而黎巴嫩更加是一個苦難的國家,首都貝魯特曾經被譽為“東方巴黎”的城市一度是中東阿拉伯國家中最西方化的城市。擁有優良的港口和機場,使得貝魯特成為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1975年開始的黎巴嫩內戰使得這個城市遭受嚴重的摧殘,國內穆斯林和天主教徒衝突不斷。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的總部常駐貝魯特,以色列於1982年對貝魯特進行了大規模轟炸以摧毀巴解組織,半個城市被夷為平地。儘管戰後經過多年重建,然而由於資金匱乏使得重建進展緩慢。電影中的貝魯特,整個城市一片水泥灰色,密集的房屋夾雜著擁擠的街道,一幅末世景象。

    電影《何以為家》的英文官方名字為《Capernaum》。Capernaum(迦百農),來源於聖經。迦百農是一座古代城市的名字,是耶穌在加利利地區傳道的中心。迦百農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而使得它一度是一個發達的漁業和商業中心,也曾是數條重要商業道路的樞紐。然而過度繁榮的經濟導致當地人民貪圖享樂,拒絕接受傳道,因此迦百農成為了被耶穌詛咒的城市,日後這座城市日漸凋零直至荒廢。

    生活在一個苦難國家的人民,命運必然也是同樣苦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基金定投不用關注買入點,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