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一隻活著的假面
歷史上被廢、被殺的皇太子不少,在這其中有一個叫石宣的太子,死的那叫一個“慘”!石宣是被他老子石虎殺死的,那麼石虎為什麼要殺自己的親生兒子呢?
其實說來說去,也就那點子破事,也就是所謂的太子爭位。石虎是後趙國的皇帝,本來就是荒淫奢侈,極為殘暴的一個人,上樑不正下樑歪,他的兩個兒子也是極其不省心。長子石宣被立為太子以後,整天吃喝嫖賭,耀武揚威,結果他的兄弟石韜也不是好惹的主。
石虎成天享受各種奢侈生活,雖然立了石宣當太子,但是似乎覺得石韜更適合當太子。本來作為太子,好歹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石宣應該懂得審時度勢,好歹還不是天子,應該尊重老子的號令,石宣由此就違背了石虎的命令,石虎就吹鬍子瞪眼,很是生氣,有意無意的就說了句話:“真後悔當初沒有立石韜為太子。”這句話石宣聽在耳裡,記在心裡,同時也傳到了弟弟石韜那裡。
平凡百姓尚且吶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石韜本身就是王侯,哪裡肯認命。既然皇帝老子都說了如此的話,那就是說我石韜也有機會登大位的,便也高傲起來,他在太尉府建造了一座宮殿,竟命名為“宣光殿”。
古人的忌諱是比較多的,石宣的名字裡有個宣字,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弟弟,竟然建宣光殿,心中那個憤怒,簡直是不言自喻,直接把修築宮殿的工人全殺了,並把建好的部分全拆了。
石韜卻不買賬,你拆掉我重新建就是,還比原來建造的更加高大宏偉,這下子石宣不樂意了,心想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派幾個心腹直接去把弟弟石韜給幹掉了。石虎聽聞自己心愛的小兒子,竟然被大兒子殺了,氣得七竅生煙,暈了半日才醒轉過來,就要求朝臣大力徹查此事。
估計是石宣這輩子得罪人多了,沒多久就查出了底細,也不知道石虎到底有多恨這個兒子,把石宣直接就下了天牢,用極其殘忍的方法處死了。
據說,石虎命人先給石宣的下巴穿了把大鐵環,然後又拿來石宣殺石韜時用的刀箭,讓他把上面的殘血舔舐乾淨,石宣哪裡想得到,虎毒不食子,自己的父親竟然如此兇殘,但行刑之際,也就只有慘叫的份兒。
關鍵這個行刑的地方,就在石宣從小玩到大的皇宮裡。石虎還覺得這樣折磨兒子不夠,又叫人在城門外堆堆起柴禾,上面豎起標杆,標杆的末端安個轆轤,轆轤上穿條繩子,又把一個梯子倚在柴堆之上。然後把石宣拿到下邊,讓石韜宮中的太監把他的頭髮一根根拔掉,然後又將他的舌頭抽下來。此刻的石太子,已經是垂死掙扎不動了。
也許石宣此刻情願不做
-
3 # 流水晶瑩
不知道。自古以來就是勝者王侯敗者寇,人們只關注勝利者的歡笑鮮花掌聲,誰還會注意失敗者的眼淚,象司馬遷那樣不以成敗論英雄的又有幾人?更何況歷史從來都是由勝都書寫的。
-
4 # 尋根拜祖
前二十位太多,我列舉個人認為前十位苦命太子吧,按時間順序他們是:安國君贏柱、公子扶蘇、戾太子劉據、隋文帝太子楊勇、唐太宗太子李承乾、章懷太子李賢、讓國太子耶律倍、明太祖太子朱標、一月皇帝朱常洛、康熙太子胤礽。
1.安國君贏柱:安國君是秦昭襄王的次子。昭襄王是個長壽國君,活了76歲,在位57年。國君長壽本不是壞事,但對眼巴巴等著即位的太子來說簡直就是災難。歷史上長壽的太子比長壽的帝王還稀少,就是因為太子的尷尬地位,始終坐在被人虎視眈眈的儲位,既要擔心父親的翻臉,又要提防兄弟們的暗箭傷人,國事參與少了被斥為無德無能,參與多了又被懷疑是野心勃勃,所以,眾多太子門選擇了“早死早託生”。
昭襄王的兒子們就是如此,他的第一位太子並不是安國君贏柱,而是悼太子。這個悼太子沒留下姓名,做了幾十年太子後,覺得跟他老爸比長跑是件多麼痛苦的事,終於在公元前267年開小差見祖宗去了。悼太子死後,安國君贏柱繼任太子,這一年他35歲,接過哥哥的槍跟老爸陪跑。
公元前251年,76歲的昭襄王薨了。53歲的安國君喘著大氣,費勁地爬上國君寶座。群臣們山呼萬歲的餘音還沒在梁間散盡,三天後,贏柱也跟著薨了!
他創造了和平即位最短命國君(皇帝)的記錄。悼太子和安國君哥倆加起來,跟父親打了個平手。
2.公子扶蘇: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準儲君。司馬遷對扶蘇有一個評價:扶蘇為人仁,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就是很仁德,性格剛強,堅韌不拔,同時講究信義,別跟他在一起總是有一股積極向上的勁頭,充滿個人魅力,典型的領袖型人物。
後來,扶蘇一言不慎,觸怒了秦始皇,盛怒之下的秦始皇將扶蘇發配邊疆做監軍去了。
後來,秦始皇病危,下詔扶蘇回京料理自己的喪事並繼位。但趙高竄通李斯修改遺詔,令復甦自殺謝罪。大將軍蒙恬認為這肯定是偽詔,讓扶蘇不接受,但扶蘇以“父命不可違”為由,自殺身亡。此後,胡亥繼位,秦朝二世而亡。
在戰國崇尚武力的社會長大的扶蘇,能如此仁孝,確屬難能可貴。但,他的死並非他個人的悲哀,恰恰是他的迂腐,給大秦,也給整個國家的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愚蠢啊!
3.戾太子劉據:劉據是漢武帝的長子,6歲被立為太子。劉據的出生讓漢武帝欣喜若狂,此時漢武帝已經29歲了,第一個兒子才姍姍而來,因而幼年的劉據非常受漢武帝寵愛。劉據成年移居太子宮後,漢武帝特地又為他另外蓋了一所宮苑——博望苑,任由太子在此廣交賓客。
劉據為人寬厚仁慈、溫和謹慎,跟漢武帝的專橫跋扈、冷酷無情截然不同。後來漢武帝的兒子們開始不斷增多,劉據的生母皇后衛子夫也逐漸失寵。漢武帝開始對劉據出現微詞,“子不類父”成為漢武帝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使得衛子夫和劉據母子感到不安。
父子間的裂痕,被奸小之徒利用,江充利用巫蠱事件陷害劉據,劉據被迫起兵據守,結果兵敗逃往。漢武帝一生英明,但在處理太子的事件上,完全被矇在鼓裡,他稀裡糊塗地下達了對太子全家的追殺令。最終劉據和他的妻兒們一併遇難,衛皇后也被廢黜自殺。這一年,劉據37歲,當了31年太子,最終被糊塗的父親逼死。
4.隋文帝太子楊勇楊勇是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的長子。楊堅執掌北周時,楊勇被拜為大將軍、左司衛、長寧郡公,後來又總管北齊,回京後升任上柱國、大司馬。楊堅征伐天下,一應軍國大事,都與楊勇商量決斷,用功勳卓著形容一點不為過。楊堅登基建立大隋後,楊勇理所當然地被冊立為太子。
太子楊勇沒能如願笑到最後,做了九年太子後,他被廢為庶人,連皇家身份都被剝奪。導致這個結果的是他的老媽獨孤皇后的偏心,他的弟弟楊廣的肆意陷害,大臣楊素的陰險陷害,以及糊塗的隋文帝。
在內外夾擊下,可憐的楊勇連一次申辯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被廢為庶人!楊堅直到死前才知道冤枉了楊勇,想挽回已經來不及了。楊廣即位後,假借隋文帝遺詔,毫不留情地賜死了楊勇,甚至他的子孫很多都被楊廣殺戮!
5.唐太宗太子李承乾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乾幼年確實表現出了不同凡響的地方。武德五年,年僅3歲的李承乾就開始讀書,5歲開始讀儒學經典,7歲被冊立為太子。史書說李承乾既聰慧,又仁孝。11歲時,李世民就讓李承乾旁聽訴訟斷案,此後打官司的人如果有不服的,一律交由太子決斷。14歲的時候,李世民即興考察李承乾的才學,令他寫治國策論,李承乾立刻龍飛鳳舞,寫了三頁紙的論文,唐太宗看後大喜,誇他“深得經邦之要”。
想不到20歲以後的李承乾,卻倒在了青春期的叛逆上,他突然著了魔,心性大變。以前的恭謹仁孝不見了,代之的是叛逆,以前的道德情操也喪失了,開始迷戀男寵,還對親人下毒手。
好孩子變叛逆青年,李世民欲哭無淚,但他還是忍了,他還在試圖拯救太子,那個曾經令他驕傲的兒子。
直到有一天,李承乾竟然勾結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準備起兵謀反逼宮。李世民痛心疾首,只得下令將太子幽禁。最終,李世民仍然捨不得按律處置李承乾,而是走後門將他貶為庶人,發配黔州。這一年,李承乾也僅僅只有24歲。一年後,李承乾病逝於黔州。李承乾,皇室傷仲永。一個叛逆期走向歧途的太子,可惜!
6.章懷太子李賢:李賢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武則天的次子。李賢20歲因為太子李弘去世,被立為太子,僅僅做了4年太子,因涉及謀反罪被廢。過了4年幽禁的生活後,被流放巴州,一年後被逼自殺。
李賢是具備治國才幹的,他做監國期間,聲譽很好,為此唐高宗李治曾經下詔嘉獎李賢。但作為太子的李賢,不可避免地跟他政治家媽媽武則天產生了矛盾。
隨著母子間矛盾的加深,一則流言在宮中傳開:李賢並不是武則天親生,他是武則天的姐姐南韓夫人與李治所生。李賢對這個傳言既疑慮,又恐懼。加上武則天公開指責他不孝,李賢更加不安。後來莫名其妙被捲入謀反案,儘管李治替李賢求情,但狠心的武則天還是廢了李賢太子位,並把他幽禁起來。
4年後,李賢被流放巴州,又過了一年,武則天命令左金吾衛大將軍丘神勣,前往巴州校檢庶人李賢的住宅。丘神勣到巴州後將李賢囚禁別室,逼令自殺,李賢時年29歲。
7.讓國太子耶律倍:耶律倍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身上契丹的血統,漢學的精神,塑造出了一個獨特的性格特點,既有契丹人的尚武英氣,又有儒家學者的風骨氣質。
不幸的是,耶律倍有一個兇悍的老媽,皇后述律平,偏偏述律平又不喜歡耶律倍,更要命的是,述律平不是那種甘居幕後的老太太,而是契丹國事實上的二把手。
在述律平的導演下,耶律倍被迫做出高姿態,“讓位”給弟弟耶律德光,自己則悶悶不樂地去東丹繼續當國王。但耶律德光顯然對哥哥並不放心,他對耶律倍採取了包括監視、削減東丹兵力等一系列措施,這些小動作使耶律倍既寒心又害怕。930年,他接受後唐明宗的邀請,渡海投唐,成了母國的叛徒。
936年,後唐在耶律德光和石敬瑭的夾擊下滅亡,城破之際,後唐末帝李從珂想拉著耶律倍跟他一起自焚。耶律倍拒絕了,李從珂乾脆派人殺害了耶律倍,耶律倍時年37歲。
8.明太祖太子朱標:朱標是明太祖的嫡長子,他出生的時候,大明還沒有建立。9歲時被立為吳王世子,朱元璋稱帝的當年,13歲的朱標被冊立為太子。
朱元璋雖然沒上過學,但他對太子的培養重視度,絲毫不亞於李世民對李承乾的培養。除了最頂尖的儒學大師,朱元璋將朝中重要的文臣武將,一併推向太子身邊。在老師們的指點下,朱標變成了仁孝寬厚的儒生,雖然德行能力都無可挑剔,但完全沒有帝王的霸氣,這讓朱元璋多少有點不滿意。
後人其實沒必要誇大朱元璋的不滿,自古父親對兒子有幾個不是“愛之愈深責之愈切”?這並不影響孩子在父親心目中的地位,朱元璋非常清楚,朱標的歷史任務跟他不一樣,太子沒必要是他的克隆體。
總之,朱元璋對朱標的愛從來沒有打過折扣,相對於那些被父親猜忌的太子們,朱標很幸福。有時候人的命運就是那麼不可捉摸,沐浴愛河的朱標自己突然不爭氣,玩了個英年早逝,37歲得病死了。
9.一月皇帝朱常洛:朱常洛即明光宗,已經坐上了龍椅,本不應該列入“苦命太子”,但他的命運實在太悲慘,而且僅僅做了二十九天皇帝就離奇駕崩,史稱“一月皇帝”。
由於萬曆皇帝的偏愛,朱常洛自幼不但沒有父愛,反倒成了父親眼中的釘,一直生活在陰影中。著名的“國本之爭”拉開帷幕,戰場戰鬥朱翊鈞撤換內閣首輔四人,部級官員十餘人、中央及地方官員人數達三百多人,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或發配充軍。但最終,朱翊鈞寡不敵眾,他低下了高貴的頭顱,被迫冊立19歲朱常洛為太子。
朱常洛很倒黴,一生經歷兩起“明宮謎案”:梃擊案和紅丸案。當太子期間,差點被一個“失心瘋”的人闖宮打死。好容易坐上皇位,椅子還沒熱,就被一粒小小的紅丸要了命。這兩起案件,到現在也說不清是偶然還是陰謀。
10.康熙太子胤礽:愛新覺羅·胤礽,是大清王朝立國三百年唯一一位太子,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子。不過,這唯一的太子一點不榮耀,相反窩囊極了。他一生兩次被立為太子,又兩次被廢,最後被幽閉而死。
胤礽是康熙皇帝的嫡子,他出生後僅僅兩個時辰,他的母親赫舍裡皇后,就因難產而死。康熙與赫舍裡感情篤深,為了感念皇后,第二年,剛過完週歲生日的胤礽被康熙立為太子。
康熙的兒子太多,太子不好當,一個人坐上面,若干兄弟想把他拉下馬。隨著胤礽年齡的增長,父子間也開始出現裂痕。
康熙四十七年,在眾阿哥們的努力下,康熙覺得自己的皇位甚至安全受到威脅,他以雷霆手段第一次廢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第二年,醒悟過來的康熙又復立胤礽。
但僅僅過了三年,胤礽再次被廢。同樣是亂成一鍋粥的兄弟之爭、皇權之爭,最後,胤礽因策劃逼父親退位,怒不可遏的康熙再次廢了胤礽。這一年胤礽38歲。
胤礽被廢后,幽閉居住,此後無論多少大臣勸立太子,傷心的康熙再也沒有立太子,更沒有釋放胤礽。雍正二年,50歲的胤礽病逝於居所鄭家莊,走完了起起落落的一生!
-
5 # 夜溶月
能稱為悲慘太子的有以下20人。
春秋戰國:
1、晉國太子申生(被後母害死)
2、衛國太子伋(父親衛宣公娶了他的未婚妻,太子伋甘心被綠最終還是被殺)
3、燕國太子丹(被父親送到趙國、秦國當人質,半生顛沛流離,派荊軻刺秦王失敗,太子丹被父親處死,將太子丹的人頭送給了秦國)
西漢:
4、廢太子劉榮(被親媽慄姬坑慘了,被廢為臨江王,因侵佔宗廟被捕,自殺)
5、戾太子劉據(當了32年太子,巫蠱之禍被逼造反,自殺,妻子兒女全部被殺,只有一個剛出生的孫子活了下來。)
西晉:
6、愍懷太子司馬遹(小時候很聰明,長大了表現平平,被嫡母皇后賈南風害死)
南朝(梁):
7、昭明太子蕭統(當了31年太子,被父親梁武帝猜忌,鬱鬱而終)
隋朝:
8、廢太子楊勇(被弟弟楊廣陰了,落得個爹不疼娘不愛,楊廣繼位後殺了他)
唐朝:
9、隱太子李建成(玄武門之變被殺,5個兒子同一天被殺)
10、廢太子李承乾(被弟弟李泰逼得要謀反,事情敗露被廢)
11、廢太子李忠(唐高宗長子,武則天上位後李忠被廢,幾年後,武則天還是以謀反罪殺了他)
12、太子李弘(24歲時突然死亡,據說是被生母武則天毒死)
13、章懷太子李賢(與母親武則天鬥爭失敗,被廢,幾年後被逼上吊自殺)
14、節愍太子李重俊(唐中宗李顯的兒子,不是韋皇后所生,經常被安樂公主欺負,憤而起兵,兵敗被殺)
15、懿德太子李重潤(與妹妹、妹夫議論祖母武則天的私生活,被逼自殺/被打死,死時才19歲。)
16、廢太子李瑛(被武惠妃陷害,被廢,被父親唐玄宗賜死)
17、莊恪太子李永(唐文宗長子,牽連進宮廷爭鬥,突然死亡)
唐朝的皇太子是個高危職業。
明朝:
18、懿文太子朱標(英年早逝,兒子們被四弟朱棣全部收拾了)
19、明光宗朱常洛(不受父親明神宗喜歡,心驚膽戰做了二十年太子,只當了一個月皇帝,發生“紅丸案”死得不明不白)
清朝:
20、廢太子胤礽(當了37年太子。史上“待機”時間最長的皇太子。經歷兩立兩廢,幾乎精神失常。圈禁而死。)
-
6 # 靜言讀史
這個問題很值得探討一下。從秦朝開始到清亡太子人數大概有七十多位,大多數是悲慘的。人的出身是天註定,生而為皇帝的嫡長子就是按封建禮法就當之無愧地成了太子,理論上繼承皇位的第一人選,然而也正是因為這合法地第一皇位繼承人資格,讓所有太子成了皇帝其他兒子們爭奪至高皇權地靶子箭垛,所以大多數太子活不得太久,也不可能順利繼位。
第一悲慘的太子:大唐開國太子李建成,此人可以說是文武全才,性格寬厚,治國安民的一把好手,算是歷朝歷代太子裡面最傑出的。李建成是傑出的,優秀的,但是奈何明月照溝渠,碰到他的同胞二弟李世民,李世民是有雄才大略地,換句話說是野心勃勃地政治家,軍事家,他在四處征伐中極力培養拉攏網路自己的親信力量,最終孤注一擲先發制人,在玄武門誅殺了李建成,李建成是最悲慘地,恰恰是因為他是傑出的,是令人惋惜地,假如李建成當了皇帝也是一個守成愛民的仁皇帝,可惜地是沒有天命,天不佑李建成。
第二悲慘太子:明太祖朱元璋嫡長子太子朱標,此人也是最有希望順利繼承皇位的太子,但可惜地是病死了,命太差。太子朱標深得朱元璋的厚愛,朱元璋何許人也,是開國帝王,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他看人識人的眼力,是不用質疑地,那麼朱標能夠讓朱元璋不僅僅是簡單地認同,而是極力地扶持培養鍛鍊,即便朱標死後,面對那麼多的自己的親生兒子,朱元璋仍然一意孤行地選擇了朱標之子皇太孫朱允玟當皇帝,可見朱標此人的才能很不簡單,卻死的太早,可以說是天妒英才。
第三悲慘太子:秦始皇嫡長子扶蘇,此人也是學問優長,心胸開闊,愛民如子,然碰到了趙高、李斯這兩奸臣矯詔逼扶蘇自殺。第四悲慘太子:隋朝太子楊勇,此人沒有城府心計,坦率真誠,不適合當皇帝,卻被弟弟楊廣盡力殘害,被廢了太子位,後被賜死。第五悲慘太子:唐高宗李治長子,李忠皇太子。因王皇后與武則天爭寵失敗被廢, 後來又被廢庶人,再後來被誣與西臺侍御上官儀、宦者王伏勝謀反,被賜死,時年22歲。第六位悲慘太子:清朝愛新覺羅·胤礽 清聖祖玄燁第七子,母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殤諸皇子外序齒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長子承祜幼殤,故在胤礽剛滿週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他是清代歷史上唯一一位、也是中國官方正史上最後一位明立皇太子。幼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代為祭祀、監國,頗具令名,康熙帝對皇太子最為重視與寵愛,卻因教子失當、兼之康熙朝後期黨爭紛亂,致太子人格分裂,歷經兩立兩廢,終以幽死禁宮收場,被追封為親王。第七位到第十二位廢太子:西漢劉榮、東漢劉強、劉慶、劉保、西晉司馬遹、司馬覃、唐李承乾、李賢、李重潤、李重俊、李憲、李瑛太子總數不過百,其中被廢的太子,悲慘的太子恐怕湊不起二十了。
-
7 # 說歷談史
首先,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唐王朝的第一位太子李建成,則是徹底的身敗名裂。先是自己被弟弟射殺,奪去了皇位;接著五個兒子一併被誅;繼而又被不斷抹黑貶低,徹底踢入歷史垃圾堆,是非常慘的一位太子。
第二,漢武帝的太子劉據,當了三十多年太子,本來太子是位不錯的皇子,也得到許多大臣的擁護,但漢武帝對他考察的時間如此漫長,漢武帝又足夠長壽,哪就避免不出事呢?因為劉據與江充等大臣的矛盾,引起父子爭端,逼的劉據起兵反抗,兵敗自殺。
第三,隋煬帝楊廣,他使用陰謀詭計讓父皇和母后聯後廢掉了大哥楊勇,成為隋朝的皇太子,而楊勇剛被召回皇宮不久就被殺害,不得不說楊勇真的是一個很慘的太子啊!
-
8 # 經典正流傳
按時間順序他們是:安國君贏柱、公子扶蘇、戾太子劉據、隋文帝太子楊勇、唐太宗太子李承乾、章懷太子李賢、讓國太子耶律倍、明太祖太子朱標、一月皇帝朱常洛、康熙太子胤礽。
1.安國君贏柱:
安國君是秦昭襄王的次子。昭襄王是個長壽國君,活了76歲,在位57年。國君長壽本不是壞事,但對眼巴巴等著即位的太子來說簡直就是災難。歷史上長壽的太子比長壽的帝王還稀少,就是因為太子的尷尬地位,始終坐在被人虎視眈眈的儲位,既要擔心父親的翻臉,又要提防兄弟們的暗箭傷人,國事參與少了被斥為無德無能,參與多了又被懷疑是野心勃勃,所以,眾多太子門選擇了“早死早託生”。
昭襄王的兒子們就是如此,他的第一位太子並不是安國君贏柱,而是悼太子。這個悼太子沒留下姓名,做了幾十年太子後,覺得跟他老爸比長跑是件多麼痛苦的事,終於在公元前267年開小差見祖宗去了。悼太子死後,安國君贏柱繼任太子,這一年他35歲,接過哥哥的槍跟老爸陪跑。
公元前251年,76歲的昭襄王薨了。53歲的安國君喘著大氣,費勁地爬上國君寶座。群臣們山呼萬歲的餘音還沒在梁間散盡,三天後,贏柱也跟著薨了!
他創造了和平即位最短命國君(皇帝)的記錄。悼太子和安國君哥倆加起來,跟父親打了個平手。
2.公子扶蘇:
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準儲君。司馬遷對扶蘇有一個評價:扶蘇為人仁,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就是很仁德,性格剛強,堅韌不拔,同時講究信義,別跟他在一起總是有一股積極向上的勁頭,充滿個人魅力,典型的領袖型人物。
後來,扶蘇一言不慎,觸怒了秦始皇,盛怒之下的秦始皇將扶蘇發配邊疆做監軍去了。
後來,秦始皇病危,下詔扶蘇回京料理自己的喪事並繼位。但趙高竄通李斯修改遺詔,令復甦自殺謝罪。大將軍蒙恬認為這肯定是偽詔,讓扶蘇不接受,但扶蘇以“父命不可違”為由,自殺身亡。此後,胡亥繼位,秦朝二世而亡。
在戰國崇尚武力的社會長大的扶蘇,能如此仁孝,確屬難能可貴。但,他的死並非他個人的悲哀,恰恰是他的迂腐,給大秦,也給整個國家的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愚蠢啊!
3.戾太子劉據:
劉據是漢武帝的長子,6歲被立為太子。劉據的出生讓漢武帝欣喜若狂,此時漢武帝已經29歲了,第一個兒子才姍姍而來,因而幼年的劉據非常受漢武帝寵愛。劉據成年移居太子宮後,漢武帝特地又為他另外蓋了一所宮苑——博望苑,任由太子在此廣交賓客。
劉據為人寬厚仁慈、溫和謹慎,跟漢武帝的專橫跋扈、冷酷無情截然不同。後來漢武帝的兒子們開始不斷增多,劉據的生母皇后衛子夫也逐漸失寵。漢武帝開始對劉據出現微詞,“子不類父”成為漢武帝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使得衛子夫和劉據母子感到不安。
父子間的裂痕,被奸小之徒利用,江充利用巫蠱事件陷害劉據,劉據被迫起兵據守,結果兵敗逃往。漢武帝一生英明,但在處理太子的事件上,完全被矇在鼓裡,他稀裡糊塗地下達了對太子全家的追殺令。最終劉據和他的妻兒們一併遇難,衛皇后也被廢黜自殺。這一年,劉據37歲,當了31年太子,最終被糊塗的父親逼死。
4.隋文帝太子楊勇
楊勇是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的長子。楊堅執掌北周時,楊勇被拜為大將軍、左司衛、長寧郡公,後來又總管北齊,回京後升任上柱國、大司馬。楊堅征伐天下,一應軍國大事,都與楊勇商量決斷,用功勳卓著形容一點不為過。楊堅登基建立大隋後,楊勇理所當然地被冊立為太子。
太子楊勇沒能如願笑到最後,做了九年太子後,他被廢為庶人,連皇家身份都被剝奪。導致這個結果的是他的老媽獨孤皇后的偏心,他的弟弟楊廣的肆意陷害,大臣楊素的陰險陷害,以及糊塗的隋文帝。
在內外夾擊下,可憐的楊勇連一次申辯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被廢為庶人!楊堅直到死前才知道冤枉了楊勇,想挽回已經來不及了。楊廣即位後,假借隋文帝遺詔,毫不留情地賜死了楊勇,甚至他的子孫很多都被楊廣殺戮!
5.唐太宗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乾幼年確實表現出了不同凡響的地方。武德五年,年僅3歲的李承乾就開始讀書,5歲開始讀儒學經典,7歲被冊立為太子。史書說李承乾既聰慧,又仁孝。11歲時,李世民就讓李承乾旁聽訴訟斷案,此後打官司的人如果有不服的,一律交由太子決斷。14歲的時候,李世民即興考察李承乾的才學,令他寫治國策論,李承乾立刻龍飛鳳舞,寫了三頁紙的論文,唐太宗看後大喜,誇他“深得經邦之要”。
想不到20歲以後的李承乾,卻倒在了青春期的叛逆上,他突然著了魔,心性大變。以前的恭謹仁孝不見了,代之的是叛逆,以前的道德情操也喪失了,開始迷戀男寵,還對親人下毒手。
好孩子變叛逆青年,李世民欲哭無淚,但他還是忍了,他還在試圖拯救太子,那個曾經令他驕傲的兒子。
直到有一天,李承乾竟然勾結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準備起兵謀反逼宮。李世民痛心疾首,只得下令將太子幽禁。最終,李世民仍然捨不得按律處置李承乾,而是走後門將他貶為庶人,發配黔州。這一年,李承乾也僅僅只有24歲。一年後,李承乾病逝於黔州。李承乾,皇室傷仲永。一個叛逆期走向歧途的太子,可惜!
6.章懷太子李賢:
李賢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武則天的次子。李賢20歲因為太子李弘去世,被立為太子,僅僅做了4年太子,因涉及謀反罪被廢。過了4年幽禁的生活後,被流放巴州,一年後被逼自殺。
李賢是具備治國才幹的,他做監國期間,聲譽很好,為此唐高宗李治曾經下詔嘉獎李賢。但作為太子的李賢,不可避免地跟他政治家媽媽武則天產生了矛盾。
隨著母子間矛盾的加深,一則流言在宮中傳開:李賢並不是武則天親生,他是武則天的姐姐南韓夫人與李治所生。李賢對這個傳言既疑慮,又恐懼。加上武則天公開指責他不孝,李賢更加不安。後來莫名其妙被捲入謀反案,儘管李治替李賢求情,但狠心的武則天還是廢了李賢太子位,並把他幽禁起來。
4年後,李賢被流放巴州,又過了一年,武則天命令左金吾衛大將軍丘神勣,前往巴州校檢庶人李賢的住宅。丘神勣到巴州後將李賢囚禁別室,逼令自殺,李賢時年29歲。
7.讓國太子耶律倍:
耶律倍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身上契丹的血統,漢學的精神,塑造出了一個獨特的性格特點,既有契丹人的尚武英氣,又有儒家學者的風骨氣質。
不幸的是,耶律倍有一個兇悍的老媽,皇后述律平,偏偏述律平又不喜歡耶律倍,更要命的是,述律平不是那種甘居幕後的老太太,而是契丹國事實上的二把手。
在述律平的導演下,耶律倍被迫做出高姿態,“讓位”給弟弟耶律德光,自己則悶悶不樂地去東丹繼續當國王。但耶律德光顯然對哥哥並不放心,他對耶律倍採取了包括監視、削減東丹兵力等一系列措施,這些小動作使耶律倍既寒心又害怕。930年,他接受後唐明宗的邀請,渡海投唐,成了母國的叛徒。
936年,後唐在耶律德光和石敬瑭的夾擊下滅亡,城破之際,後唐末帝李從珂想拉著耶律倍跟他一起自焚。耶律倍拒絕了,李從珂乾脆派人殺害了耶律倍,耶律倍時年37歲。
8.明太祖太子朱標:
朱標是明太祖的嫡長子,他出生的時候,大明還沒有建立。9歲時被立為吳王世子,朱元璋稱帝的當年,13歲的朱標被冊立為太子。
朱元璋雖然沒上過學,但他對太子的培養重視度,絲毫不亞於李世民對李承乾的培養。除了最頂尖的儒學大師,朱元璋將朝中重要的文臣武將,一併推向太子身邊。在老師們的指點下,朱標變成了仁孝寬厚的儒生,雖然德行能力都無可挑剔,但完全沒有帝王的霸氣,這讓朱元璋多少有點不滿意。
後人其實沒必要誇大朱元璋的不滿,自古父親對兒子有幾個不是“愛之愈深責之愈切”?這並不影響孩子在父親心目中的地位,朱元璋非常清楚,朱標的歷史任務跟他不一樣,太子沒必要是他的克隆體。
總之,朱元璋對朱標的愛從來沒有打過折扣,相對於那些被父親猜忌的太子們,朱標很幸福。有時候人的命運就是那麼不可捉摸,沐浴愛河的朱標自己突然不爭氣,玩了個英年早逝,37歲得病死了。
9.一月皇帝朱常洛:
朱常洛即明光宗,已經坐上了龍椅,本不應該列入“苦命太子”,但他的命運實在太悲慘,而且僅僅做了二十九天皇帝就離奇駕崩,史稱“一月皇帝”。
由於萬曆皇帝的偏愛,朱常洛自幼不但沒有父愛,反倒成了父親眼中的釘,一直生活在陰影中。著名的“國本之爭”拉開帷幕,戰場戰鬥朱翊鈞撤換內閣首輔四人,部級官員十餘人、中央及地方官員人數達三百多人,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或發配充軍。但最終,朱翊鈞寡不敵眾,他低下了高貴的頭顱,被迫冊立19歲朱常洛為太子。
朱常洛很倒黴,一生經歷兩起“明宮謎案”:梃擊案和紅丸案。當太子期間,差點被一個“失心瘋”的人闖宮打死。好容易坐上皇位,椅子還沒熱,就被一粒小小的紅丸要了命。這兩起案件,到現在也說不清是偶然還是陰謀。
10.康熙太子胤礽:
愛新覺羅·胤礽,是大清王朝立國三百年唯一一位太子,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子。不過,這唯一的太子一點不榮耀,相反窩囊極了。他一生兩次被立為太子,又兩次被廢,最後被幽閉而死。
胤礽是康熙皇帝的嫡子,他出生後僅僅兩個時辰,他的母親赫舍裡皇后,就因難產而死。康熙與赫舍裡感情篤深,為了感念皇后,第二年,剛過完週歲生日的胤礽被康熙立為太子。
康熙的兒子太多,太子不好當,一個人坐上面,若干兄弟想把他拉下馬。隨著胤礽年齡的增長,父子間也開始出現裂痕。
康熙四十七年,在眾阿哥們的努力下,康熙覺得自己的皇位甚至安全受到威脅,他以雷霆手段第一次廢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第二年,醒悟過來的康熙又復立胤礽。
但僅僅過了三年,胤礽再次被廢。同樣是亂成一鍋粥的兄弟之爭、皇權之爭,最後,胤礽因策劃逼父親退位,怒不可遏的康熙再次廢了胤礽。這一年胤礽38歲。
-
9 # west歷史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首先非常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其次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其實說來說去,也就那點子破事,也就是所謂的太子爭位。石虎是後趙國的皇帝,本來就是荒淫奢侈,極為殘暴的一個人,上樑不正下樑歪,他的兩個兒子也是極其不省心。長子石宣被立為太子以後,整天吃喝嫖賭,耀武揚威,結果他的兄弟石韜也不是好惹的主。
石虎成天享受各種奢侈生活,雖然立了石宣當太子,但是似乎覺得石韜更適合當太子。本來作為太子,好歹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石宣應該懂得審時度勢,好歹還不是天子,應該尊重老子的號令,石宣由此就違背了石虎的命令,石虎就吹鬍子瞪眼,很是生氣,有意無意的就說了句話:“真後悔當初沒有立石韜為太子。”這句話石宣聽在耳裡,記在心裡,同時也傳到了弟弟石韜那裡。
平凡百姓尚且吶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石韜本身就是王侯,哪裡肯認命。既然皇帝老子都說了如此的話,那就是說我石韜也有機會登大位的,便也高傲起來,他在太尉府建造了一座宮殿,竟命名為“宣光殿”。
-
10 # 述say歷史文化
安國君是秦昭襄王的次子。昭襄王是個長壽國君,活了76歲,在位57年。國君長壽本不是壞事,但對眼巴巴等著即位的太子來說簡直就是災難。歷史上長壽的太子比長壽的帝王還稀少,就是因為太子的尷尬地位。
始終坐在被人虎視眈眈的儲位,既要擔心父親的翻臉,又要提防兄弟們的暗箭傷人,國事參與少了被斥為無德無能,參與多了又被懷疑是野心勃勃,所以,眾多太子門選擇了“早死早託生”。
昭襄王的兒子們就是如此,他的第一位太子並不是安國君贏柱,而是悼太子。
這個悼太子沒留下姓名,做了幾十年太子後,覺得跟他老爸比長跑是件多麼痛苦的事,終於在公元前267年開小差見祖宗去了。悼太子死後,安國君贏柱繼任太子,這一年他35歲,接過哥哥的槍跟老爸陪跑。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春秋有燕太子丹、晉獻公之子申生、衛宣公太子姬伋、楚平王太子、吳王夫差之子友、秦始皇長子扶蘇、漢武帝長子劉據、三國孫權太子孫和、隋文帝長子楊勇、唐太子李建成、承乾、李忠、李弘李賢、李重俊重潤、李瑛、遼國兩位耶律倍、耶律浚,還有西夏寧令哥、清豪格、胤礽、弘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