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山校長
-
2 # 俏也不爭春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人和日本鬼子拼殺時,摟頭蓋頂一通砍,鬼子也是人呢,他也害怕,這兩塊布也能防護脖頸,日本鬼子很迷信,怕頭被砍斷了,自己的魂魄就回不了家了,為此弄兩塊佈防護著自己的脖頸,防護來防護去,還是有很多的鬼子被我抗日軍民砍掉了腦袋。
-
3 # 關山明月779
從歷史書上可從看出1900年的時侯,曰軍的軍服就像德國軍服,沒有両塊布,但到了1930年從後,頭盔上就多了兩片布,這有啥用?
日軍全面佔領東三省後,由於天氣寒冷,曰軍在訓練和戰爭中發現士兵的頭皮經常粘在頭盔上,很痛苦,於是就加了內襯,多出了両片布。
再者,這兩片布在夏天可以驅蚊,也可以擦汗,用途廣泛。
-
4 # 軍備解碼
大家知道,日本人有很多奇葩的另類文化,比如生殖崇拜、裸體節,AV文化、Kancho等,總感覺日本文化就是奔著“下三路”來的。跟這些比起來,日軍軍帽上的這幾塊布還算的上“正常”一點。
日軍軍帽後邊的這幾塊布被稱為"軍帽垂布",簡稱"帽垂",是日軍配發的制式用具。日軍最早配發"帽垂"是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給佔領臺灣的日軍配發"軍帽垂布",這種"帽垂"廣泛使用則是在日軍侵華之後。
從起源上說,日軍軍帽上的“帽垂”有兩個來源:一是源自日本古代的遮陽簾、護頸簾。早在日本的戰國時期,日本足輕(普通步兵)的陣笠(出征作戰時戴的斗笠)後面就有遮陽簾,那時計程車兵頭上戴著斗笠,斗笠下掛著一塊垂布。作用自然是遮陽。
在平安時代以後,日本軍服盔甲就普遍採用護頸簾,足輕和槍兵隊用布簾,而高階武士和剃刀武士則有鋼製頭盔。甚至在幕府末期,幕府的火槍兵在採用了法國式的軍服後,仍保留了陣笠(當然也保留了護頸簾)。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了傳統文化和西方相結合,也就衍生出了帶有帽垂結構的軍帽。
二是源自中國古代士兵帽子上的“透風襟”。主要用來防塵、防蚊蟲;晴天可以遮陽,雨天防雨水滲入領口。過去上千年,日本一直將中國當作學習的榜樣,這種小細節也不例外。不過,日本人將一整塊布改成幾塊布,就成了四片布組成的這種帽垂。
三是源自於法國軍隊的帽垂。法國軍隊使用帽垂最早始於北非軍團,由於經常在戈壁灘作戰,為了防止士兵被太陽灼傷後頸,同時阻擋沙子吹進衣服裡面,法華人創造了整片式的帽垂。
19世紀後期,日本掀起了明治維新運動,廣泛學習西方國家。在軍事建設方面重點學習物件是當時的歐洲大國——法國。日本也在部分軍隊中加掛軍帽帽垂,不過日本軍隊的帽垂沿用了古代垂布的樣式,由4塊布組成了完整的帽垂,而法國帽垂則是一整塊布。
從用途上說,日軍軍帽上的“帽垂”有兩個用途:一是遮陽防嗮。在軍帽上加上布片後,可以有效防止Sunny灼傷後頸,特別在長時間匍匐隱蔽時,這塊布的作用很顯著。這點和當年駐非洲的法外籍僱傭軍軍帽後面所帶的遮陽布作用是一樣的
二是防止蚊蠅叮咬。很多叢林地區,比如中國南方、緬柬越和東南亞等都屬於熱帶、亞熱帶,氣候溼熱蚊蟲滋生疫病流行,在這些地區計程車兵每天都要經受蚊蟲叮咬的煩惱,甚至很多士兵死於熱帶疾病。在軍帽上加上布片後在行軍時,這些布片在行走時不但扇動可以驅趕蚊蟲;在靜止時也能防止蚊蟲的叮咬。
至於其他的用途,要麼是後期的演化應用,要麼就純屬子虛烏有的演繹!
比如測風力和風向的作用,是日軍根據戰場需要演化應用而來;
而用作防凍,就實在可笑了,薄薄的布料如何保暖防凍?實際上,在北方地區的日軍很少使用這種"帽垂",而更喜歡戴棉帽子。
而所謂保護脖子防止被刀砍的作用,在冷兵器時代的護頸簾或許有此作用,但進入20世紀的日軍再用作防砍,則純屬以訛傳訛了!
實際上,日軍軍官和士兵軍帽都有帽垂。但很過日軍中高階軍官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與眾不同),一般都不願意佩戴,以至於很多人認為只有日本士兵才戴帽垂。
-
5 # 小馬1767702
我認為日本軍帽上的兩塊布有特殊含義,日本天皇害怕士兵人性復甦,幹不出禽獸之惡行,故弄兩塊布縫在帽子上蓋住臉,取不要臉之意。
再則做了惡行,害怕以後遭到報應,以免被人認為,有蒙面的作用。
日本兵,不要臉之兵也,毫無人性。
-
6 # 核先生科普
侵略臺灣時的困難
從日方的記錄看,是在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侵略臺灣的日本佔領軍普遍難以忍受臺灣地區的亞熱帶氣候。在臺北出現了日本兵在半裸上街的事件,對臺灣民眾留下了極壞的印象。日軍高層覺得實在是太丟人了,必須想辦法解決。
由於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近代化陸軍仿效的物件是法國。當時日本陸軍軍服抄襲法軍,恰巧法軍外籍兵團當時的軍帽配發了一個叫“帽垂”的東西。
法軍外籍兵團,其制服是和法國陸軍差不多的,關鍵的差異就在軍帽,那是一頂白色高頂軍帽(圖中為1890-1914年北方方面軍制服)。{1}
既然別人有,日本人就決定拿來用。於是最早配發的“帽垂”是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當年7月7日天皇頒佈敕令,給佔領臺灣的日軍配發“軍帽垂布”。
這裡值得一提,早期日軍“帽垂”是在軍帽後增加三塊垂布,用於遮陽防暑降溫。
隨後,1900年參與八國聯軍一起侵華的日軍,也戴上了帽垂。
戰鬥帽的出現與帽垂的普及戰鬥帽,也稱“巡邏帽”。一開始,是日軍的非正式軍帽,用來套在作戰頭盔(90式鋼盔 / 98式頭盔)中使用。並正式配發“略帽垂布”(麩皮Boutare)。{2}
日本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艦艇官兵也先後配戴,日本警防團和偽滿國防軍也採用戰鬥帽。1940年戰鬥帽成為日本國民服,戰時日本的官員、教師,乃至全體國民都戴戰鬥帽,戰鬥帽加“帽垂”是標準的鬼子兵形象。
課外科普一下:
這可不是日本鬼子,而是偽滿國防軍的二鬼子。“帽垂”不能禦寒,只有在中國南方和太平洋地區的日軍才會裝備,所以東北方面的日軍和二鬼子都是不可能配發的。以後但凡是看到帶“帽垂”的關東軍,都是神劇。
{1}{2}引用:來自維基
-
7 # 半瓶水的衝動
傳自法軍軍帽的 據90年代日本二戰軍史專家研究發現,兩片布有兩個作用,一是防塵,二是遮陽.是遮太陽用的,這種軍帽最先是法國北非軍團使用的,在沙漠地區對防止Sunny灼傷後頸效果不錯 還有一種說法是防蚊蠅叮咬的 比較希奇的說法是凡是有防蠅簾的都是野戰部隊,沒有的是憲兵
日本創立近代陸海軍,分別以西方法、英等國為藍本的,在制度和服飾方面有明顯的繼承性。其中陸軍的服裝與法國19世紀60年代相似,圓錐形的野戰帽,侵華戰爭時廣東老百姓稱之為蘿蔔仔。法軍非洲殖民地駐軍帽子後面有一圈布。 不過日本在引進同時有創新,改為兩塊布,視為天皇賜予每個士兵的護身符,大意:一塊是八宏一宇,一塊是四海一體。 海灣戰爭時美軍也用過。 考慮到海灣環境,防曬說較可信
小日本帽子後面的PP簾子用處有二,一是夏天使用涼快,(風吹可當扇子使)二就是遮陽了. 還有就是小日本的帽子後面的PP簾子只有夏天才用,冬天是不用的
-
8 # 水到渠成627
至於日本兵帽子的兩塊布是什麼意思,大家最好去問一下日本軍國主義的東條英機,本認為是用來俺耳盜鈴不聞不問的有去無回。
-
9 # 99隨便
日本這個國家,狼子野心。
二戰時典型的日本鬼子士兵,身上穿土黃色軍服,頭上戴一頂軟帽,帽子後面又披下來幾塊布片,看起來特別滑稽,那幾塊布片,就叫作“屁簾”。
19世紀60年代以前,日本依然處於小農經濟的封建社會,掌權的是德川幕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國內社會生產力低下,人民生活困苦。
變故發生在60年代後期,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推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史稱明治維新。
在日本,幕府時期相當長,從中國的南宋到清末時期。
在日本幕府時期,日本的很多東西都是學習自中國,比如士兵的盔甲,但由於日本物資匱乏,生產力低下,同一時期的日本士兵盔甲,等於是弱化版的中國式樣盔甲。
中國物產豐饒,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士兵的裝備已經開始了成建制化,到唐朝時進入頂峰。
比如上圖,唐朝時期,士兵的頭盔下延伸出一圈皮質“護脖”,由皮革和鐵片組成,可以有效抵擋刀劍,箭矢等武器的攻擊。
再比如上圖的明代“明鐵盔”,後部墜下來的這一片叫作“頓項”,襯甲片,與唐代的“護脖”相比,雖然防護力有所下降,但更利於行動。
同一時期,日本士兵的頭盔,那就差遠了。
上圖是日本幕府時期,足輕(普通士兵)的裝備,除了頭戴斗笠之外,在帽子的下沿,垂下來兩片東西,相當於“護脖”或者“頓項”,起到保護脖子的作用。
但日本足輕的保護脖子的東西,實際上是竹片或者木片,防護力很差。
這個東西,就是後來日軍士兵“屁簾”的鼻祖。
明治4~5年,即1871-1872年,日本出現了第一批現代意義的軍服,採用的是仿製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北方軍隊的制服式樣。
其中軍帽是北方軍法式桶帽,這種帽子後面是沒有布片的。
隨後在1874年,日本又學習德國,設計了一種戰鬥服,又叫作“略服”,配了一種類似於現代大簷帽的軍帽,叫作“德式略帽”,同樣沒有布片。
明治十二年,即1879年,日本《陸軍服裝規則》出臺,首次以條令的形式,將日本士兵的軍服予以統一,後來在1887年首次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軍服著裝,叫“明治19年式”(上圖)。
看得出來,這一時期的日本軍服,徹底拋棄了中國傳統式樣,帽子下面沒有了布片。
那麼,日本軍帽下的布片,是什麼出現的?
1899年,日軍佔領臺灣。
當時來自於高緯度地區的日軍士兵,對臺灣的炎熱天氣很不適應,為了避免日曬和蚊蟲叮咬,有士兵從很久前的擋住後脖頸的那些竹片,受到啟發,找來幾塊布,縫在軍帽後面,垂下來擋住脖子。
這一做法,很快得到了許多士兵的仿效。
1900年,參與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日軍士兵,已經換上了黃色卡其布軍服,但野戰部隊計程車兵,很多在帽子下沿,掛上了布片。
然而,這依然是士兵自發的行為,包括醫務兵,後勤兵,騎兵等兵種,都沒有布片。
1900年這一年,日軍將明治19式軍服,改成了明治33年制式,其後又出現了明治38年制式,學習的是德國國防軍軍服式樣,無論軍官還是士兵,都採用了大簷帽。
這一時期,日軍士兵平時戴大簷帽,戰時戴鋼盔,軍服中是沒有軟帽的。
然而正是由於沒有軟帽,日軍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期間,吃了個不大不小的虧,那是因為,當時日本士兵在作戰中,只能佩戴鋼盔。
與南方不同,東北天氣寒冷,日本士兵的鋼盔,由於製作粗糙,內襯很薄,導致很多士兵在佩戴鋼盔之後,頭皮被凍住,如果硬把鋼盔卸下來,會拉傷頭皮。
這種頭皮傷,讓很多士兵非常煩惱,叫作“鋼盔頭”。
為了防止頭皮撕傷,很多作戰部隊,自發給士兵制作了作戰軟帽,又為了避免士兵脖子被鋒利的鋼盔下沿劃傷,乾脆用上了布片,保護士兵的脖頸。
這是第二次,日本士兵使用“屁簾”。
下圖為1930年日本“昭五式”軍服,陸軍軍曹全套裝備。
到直到這時候為止,日本正規的軍服裝備中,沒有軟帽(作戰帽),當然更沒有屁簾那種東西,所有飄在日本士兵脖子後面的布片,都是士兵自發,或者是某支部隊自發的行為。
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日本陸軍的軍服式樣,再次發生改變,叫作“98式軍服”
在這套軍服中,首次出現了略帽,又叫作98式軍帽,戰帽,戰鬥帽。
這也是為了節約資源,日本士兵不再有頭戴大簷帽的資格,變成了一頂軟帽式樣的略帽,再加一頂鋼盔。
這頂略帽,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日本鬼子的軍帽。
因為,軟帽戴著比較舒服,平時戴在頭上,作戰時將腦袋後面的鋼盔,直接扣在軟帽上,無需將軟帽卸下,非常方便。
“屁簾”正式出現了!
日本是個追求實用主義的國家,我們可以想象,士兵帽子後面飄著幾塊布,對於軍隊的形象,有很大的不利的影響,看起來邋遢,混亂。
然而,屁簾這東西確實很實用,由於中國的很多地區,夏季炎熱,常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日本士兵,很難適應,於是就需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東西,減少酷熱的影響。
為了增加軍隊的實戰能力,日本不講究形象。
(1)略帽後面的布片,不是很多人以為的三塊,而是四塊,上端相連。
(2)屁簾是可拆卸式,通常在炎熱的夏季,或者叢林作戰時使用,可以用效防止日曬,還能抵擋塵土,爆炸後的雜物鑽進脖子,防止蚊蟲叮咬。
(3)比較注意形象的日本憲兵,軍官等等,通常不會使用屁簾。
(4)日軍在冬季一般不會使用屁簾,因為用不上。
(5)1943年日本戰敗前,再次修改軍服式樣,變更為“三式軍服”,在東南亞地區還使用過另一種款式的“防暑衣”,但在所有二戰期間的這些軍服中,略帽的屁簾設計,一直沒有更改,成為二戰時,日本鬼子的標準形象。
結束語:日本鬼子“屁簾”很可笑,但我們不能僅僅只是笑,那個東北方的島國,學習能力很強,又能在學習別人的基礎上,最大限度追求實用性,這是鬼子最近一百多年來,取得進步的關鍵。 -
10 # 使用者101245326871
帶著一份好奇我們來追溯歷史。查閱關於日本歷史的資料,我們找到了這種帽子的影子,先是源自於近代公家人,後來普及到神職人員,再慢慢成了平民男性的和服正裝中不可或缺的行頭當時這種“烏帽子”可謂是風靡一時,日軍也不例外選擇了這種帽子當戰鬥帽,也就有了日軍軍帽最初的樣子。
後來,日本在明治時期建立陸軍時,以法國陸軍為模仿物件,“垂布”其實最初是模仿法國軍隊的,因為而且不僅僅是軍帽如此,包裝他們軍隊軍人穿的軍裝和使用的軍制,也都是很明顯的繼承了法國的特色。根據流傳下來的資料圖顯示,早在明治三十二年,日軍開始在帽子後面加上這種布條,用於遮陽防暑,那時稱這種帽子為“斗笠”,那兩塊布,日本人稱之為“帽垂”或者“垂布”。
所以,這種日軍所裝備的垂布戰鬥帽,應該是日本傳統的“烏帽子”和19世紀的法國軍帽的有機合成品。
回到正題,這幾塊布又有什麼舉足輕重的作用呢?
二戰時,日本在侵華日軍中最先統一配備的這種制式的垂布戰鬥帽。那時,日軍為了擴大戰果,瘋狂對中國進行攻擊,上海、南京、徐州等地,淞滬會戰、徐州會戰等,還包括後來歷時四個半月的武漢會戰等都有他們的影子。這麼多戰場,日軍將戰線拉的太長了,有時候這裡有戰鬥需要往這裡去,那裡需要支援又急於往那裡去,所以日本步兵每天急行軍四五十公里可以說得上是家常便飯。行軍中,垂布可以也是為了防曬、防蚊蟲叮咬,穿越叢林時,還可以防止樹枝、荊棘劃傷臉和脖子。
後來,在戰鬥中日軍還驚奇的發現,這種帽子還有一些延伸功能。
戰鬥中,當承受炮火襲擊的時候,炮彈炸起來的泥土漫天飛揚,這時垂布還可以有效阻止泥土灌進脖子裡,避免了分散士兵戰鬥時候的注意力。
另外,士兵瞄準射擊時,槍聲比較大,垂布等於幫忙半捂著耳朵,還可以減弱槍聲對瞄準的影響,還可以適當保護耳膜。
沒想到這兩片小小的布,居然有這麼多的作用!難怪那怕是樣子不好看,日軍還會大規模使用!
說到這裡,我又想起了豬。豬圈蚊蟲遍佈,豬忽閃著自己的大耳朵,驅趕著蚊蟲。晚上睡覺時,豬耳朵耷拉下來,保護著耳孔。哈哈,日軍這軍帽上的布也正好跟豬耳朵的功能十分相似!
回覆列表
日本軍帽這兩塊布,廣東老百姓稱之為“蘿蔔仔”。也有人戲稱為“屁簾”。它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首先,這種花式的帽子並不是日本人的首創。
最初是法國的北非軍團使用,因為非洲人經常在戈壁灘作戰。為了不讓士兵被太陽灼傷後頸,同時匍匐前進時風沙很大也會阻擋沙子進入體內。
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進修西方的先進學歷和軍事。當時日本派遣大量的軍事首腦進修法國,於是,這種征服式的花樣,也被日本人學過來。
但是我們知道亞洲東部根本就沒有戈壁灘,日本人學這些花樣有意思嗎?
有!
亞洲有熱帶叢林,而且分佈廣闊。中國的南方、緬甸、高棉、越南等很多地區都處在亞熱帶,樹林裡潮溼陰暗,蚊蟲據多,他們發現士兵被叮咬後會發病,而且會快速傳播,無形當中會給日軍造成戰爭減員。於是日本人發明了帽子上帶兩塊布的“屁簾”,士兵靜止時可以以防止蚊蟲叮咬,運動時左右搖擺可以驅蚊趕蚊蟲。
另外,關於“屁簾"還有一種說法。
曾經在日本古代有一個兵種叫“足輕兵”,他們的頭上也帶著2塊布。叫“陣笠”。此後日本又選用了“征服鎧甲”,也有護頸簾,乃至到了幕府晚期,日本的火槍兵在選用了法國式的“征服”後,仍保留了“陣笠”。明治維新後,日本加強了與西方的聯絡,加上崇尚軍人性,也就衍生出了帶有帽垂結構的軍帽。這種裝飾,幾乎成為日本全民的裝扮,不僅是士兵,日本的官員、西席、連小孩子都佩戴這種的帽子。
最後還有一種說法是,日本最初引進時並不是兩塊布,後沒改為兩塊布,意思為天皇賜予每個士兵的護身符,大意是:“一塊是八宏一宇,一塊是四海一體”。
當然,這兩種說法未必可靠。
但海灣戰爭時,美國也使用過。
海灣環境,屬沙漠地帶,看來兩塊簾子主要是防曬、防沙的作用較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