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31548022317133
-
2 # 小六影視鑑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一. 是指處在統治地位的人指導民眾,有時只能讓民眾聽從統治者的指揮而行事,不能讓民眾都完全了回解統治者所指揮的用意所在。直譯為人民可以驅使他去做,不必讓他知道為什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按照這種解釋,孔子是支援執政者採取愚民政策的。
二.人民同意了,就答去執行;即使人民不同意,也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初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如果按照這種解釋,孔子主張政府要充分尊重民意,以民為本。
這兩者是矛盾的,孔子既贊成政府的愚民政策又對政府的政策加以批判所以這句話爭議最大
-
3 # 執大象者
1、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質疑:孺悲是魯國國君的兒子,不知何因孔子這樣討厭他,裝病不見也就算了,傳話的人剛出去,就又彈又唱,實際上告訴他自己沒有生病,就是不想見他。這似乎與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有衝突。
2、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質疑:孔子17歲時,想借季氏宴請魯國士人的機會,確認自己出身於士的身份,但被擔任季氏家臣的陽貨轟了出來,從此孔子憎惡陽貨。陽貨想見孔子,說明對孔子有了新的認識,而且還送孔子小乳豬。但孔子卻特意等到陽貨不在家,才去拜謝,有點耍弄人的味道。
3、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這一大段話。
質疑:父母去世,“喪之以禮”無可厚非,但三年時間守在墳頭,吃稀粥、枕土塊,這樣人為折磨,卻有作戲之虞。而且這一傳統後來演化為對喪事大操大辦,也成為華人陋習。
僅舉三例。從個體上說,似乎難以理解,但放在孔子生活的時代和他整體的思想中,又可以理解。總之是瑕不掩瑜。
-
4 # 玫瑰家途
《論語》的開篇,學而三句,幾千
年以來,解釋大大庸俗化了。
復興中國文化,要從重讀《論語》
開始。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是《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話。
俗話講,開始就是結束,論語的精髄,就在這第一句中,學習論語,此句為核心中核心,必須精確把握,否則差之亳釐,謬以千里。
一.學
學的甲骨文,由左右雙爪,六爻或
六乂幾個字元構成。
左右雙爪的意思很明確,即是正反兩面全面掌握。
六爻則是易的概念,指萬事萬物的各個階段的發展規律和成果,六爻構成一個事物的完整發展過程。
乂,陰陽交暢,萬物協和,庶類獲乂。
學的意義,乃是透過與事物的充分交流,瞭解事物各個階段的發展規律和特性,從而全面掌握事物的整體規律。
易曰: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
時乘六龍以御天。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
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儒家的學問,和易是相通的,學,對應於乾卦。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在儒家而言,君子自強不息的表
現,就是學。
二.而
而表示萬事萬物累積到一定程度後
的發展,是個量變的過程
三.時
時的甲骨文,畫成之日。
時是神識的記憶順序,萬物規律變化的自然順序。
然而縱觀整個變化,都是迴圈往復,呈圓滿之象,孰前?敦後?哪個
是起點?哪個是終點?
實際上,都可以是起點,亦都可以是終點。
只能講,時是變化的過程,是規律展開的一個引數,空間亦如此,時空是變化的一體兩面。
學的目的,是掌握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而規律與時空密切關聯,不
同的時空階段,展現的規律是不同
的,因而學的知識,必須瞭解知識的邊界條件,如何瞭解?
從實踐運用中瞭解,這便是習。
四.習
習這個字,很有點意思,甲骨文畫
成羽日。
萬物分陰陽,對稱而平衡,對稱性是物質世界的最高法則。
一個變化,必然同時引起對稱的變
化,在量子世界,叫量子糾纏。
對變化的感應,叫羽。
風動而羽拂,自然相應故。
羽,就是這個自然相應。
自然相應寫入神識,則是習。
習意謂著對自然變化的總體記憶。
是規律的藍圖化,物質化,所謂
虛空藏種。
所以,不要把習輕輕帶過了,習有
極高的要求:
1.反應要靈敏
2.反應要正確
3.反應要入神,永不忘記。
習在現代的語境中,勉強可稱之為
下意識,潛意識反應。
庖丁解牛中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可能更符合習的境界。
五.之
之的甲骨文,畫成止一,即融匯貫
通合為一體。
與萬物交流,觀察其變化,總結出
規律,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其
規律,得出規律的邊界條件,再運
用於萬事萬物,達到應付敏捷自如
,應對正確無誤,入神的程度。
這叫學而時習之。
六.不
不,表示否定。為什麼表否定,這
裡不展開了。
七.亦
亦的甲骨文,畫成八大。
表示大的分身,發展,有也的意思
,即等身。
大,是個整體,其實不可分,硬要
去分,則是盲人摸象,看到的是局
部,區域性之於整體,即是對大的否
定。
不亦,就是否定之否定,即肯定。
不亦,即~就是。
八.說
說這個字,傳統的解釋,通悅,高
興的意思。
不能講,說通悅,高興是錯的,說
一定高興,只不過把說的內涵大大
淡化了。
說,寫成言兌,其準確的含義,要
去看《易經.兌卦》。
易曰:
兌,亨,利貞。
彖曰:
兌,說也。
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易經》中講,兌即是說,兌為澤
,說即是澤。
那什麼是澤?
澤,由水睪構成。
幸,甲骨文表達得很清楚,陰陽居中而平衡,是一種難得的機遇。
而睪,則是網羅平衡的機遇並小心盡力維持之,故睪有伺察之意。
澤,即是水中的自平衡系統,水利萬物而不爭,是萬物共生最好的媒介。
故澤者,潤生萬物,謂之恩澤。
保持本身固有的獨特性,與萬物和諧交流,完整平衡地發展,是兌的內含。
說,兌也,澤也,是一種自平衡的生態系統,在此係統中,萬物既保
持其獨立完整,又能互通有無,和諧交流,共生共榮,就好象日月在天上執行,萬物因之相生,其喜也融融。
說,其實就是華人的世界觀,和
諧共生,世界大同。
大同當然高興,只是為什麼高興,
不知其所以然。
九.乎
氣化神,為乎,這裡不展開講了。
十.總結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孔夫子講,君子與萬物交流,掌握其變化規律,然後運用規律,不斷與變化相應,提高應對的能力,將其化為神識,繼而否定之否定,不斷粹煉,最終做到人天合一,形成自身獨立平衡體系,達到與萬物和諧交通,共生共榮的境界,該多麼喜悅啊!
B。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一句,是緊接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而來的,初看起來,上下並無邏輯關係,學
習和交朋友,八杆子打不著,論語怎麼會把
他們搞在一起?而且,朋友只能從遠方來麼?
從附近來不行?招呼朋友,有時挺累人,不一定快樂啊,特別財務緊張,生計窘迫時。顯然,傳統的理解,既不合邏輯,也不合生活常理,問題出在哪?正確的理解應是什
麼?下面從甲骨文逐字分析。
一.有
有的甲骨文,與牛有關,畫成牛一。
牛為醜,是萬事萬物普遍聯絡,變化發展
,運動產生的結果,這此結果化為一,就是有。
簡而言之,有是因運動規律感應產生而且能長期存在的意思。
有,意謂著無中生有,即以前不存在,現在給感應產生出來了。
《山海經》中,大量寫著:
有草焉,有木焉,有獸焉。
就是講,那裡產生出來了,孕育出來了草,木,或獸的意思。
所以,有在古文中,是孕育出,變化出,產生出,感應出的意思。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孔夫子講,君子與萬物交流,掌握其變化規律,然後運用規律,不斷與變化相應,提高應對的能力,將其化為神識,繼而否定之否定,不斷粹煉,最終做到人天合一,形成自身獨立平衡體系,達到與萬物和諧交通,共生共榮的境界,該多麼喜悅啊!
透過學習,達到說的境界,通俗講,就是有
了自己獨立的思想體系和世界觀,知道如何
與世間萬物交通,相處,和諧共生了,在這
個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立足的基點。
簡單講,就是自我達成了,立起來了。
在這個成就基礎上→有朋自遠方來。
有朋自遠方來,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產生的,是其自然結果。
因為自我達成了,所以有朋自遠方來。
二.朋
甲骨文的朋,是神氣相通,氣味相投的意思。
思想相近,理念一致,理想追求相同,謂之朋。
朋與友不同,友的甲骨文,由二又組成,表示行為模式一致,相從。
簡單講,思想相通為朋,行為相近為友。
朋大機率是友,但友未必是朋,行為手段相同,目的不同,追求不同的,比比皆是。
所以不能簡單把朋解釋為朋友,孔夫子在這裡只講有朋自遠方來,並未講有朋友自遠方來,用字是精確而講究的,符合其春秋筆法。
三.自
陰陽勾連,對稱平衡構成一個整體,是物質世界的緣起,甲骨文用自表示。
自者,自發,緣起,自生自滅,自成體系,不假外緣。
自是萬物產生的根本原因和源頭,所以自表示出發點,這裡就不展開講了。
四.遠
遠的甲骨文,寫成之袁,遠。
袁與衣相關。遠與衣服有什麼關係?
旋轉的天體,其外圍都被本身的電磁場包圍,此現象中文用衣表示。
衣即包裹旋轉天體的電磁場,也是天體在空間的存在邊界,無形的磁場,彷彿是天體的外衣,行到磁場能到達的地方,就是遠。
因此,遠是天體能影響,感應的邊界,與其質量,密度,構成緊密相關,表示天體存在的物理空間範圍
五.方
衣是磁場,方是電磁感應的現象。
磁場無形,是透過各種感應的現象來表達的,而這種感應現象是有規律可循的,可加以利用的。透過可預測的感應現象來確定無形的存在及其規律,並加以運用,這叫方。天圓地方,是講天道對地道的綜合作用結果,天道是圓通的,有規律的,地道是天道的具體表現,作用結果。
六.來
來的甲骨文,畫成一隻禾苗迴向。
種子下地,發而成苗,苗生長成禾,禾又結成種子,生命如此迴圈往復,互為因果的現象,叫做來。
大而化之謂之去,迴圈永續之謂來。
來表示時間上的無窮和生生不息,有未來有將來,按照規律必然出現和到達。
來是生命迴圈的累積,是天地的饋贈,故
《詩經·周頌·思文》曰:
“貽我來牟,帝命率育。”
歸順於天,歸附於生命的規律,謂之來。
七.不亦,否定之否定,表示肯定。
八.樂
樂的甲骨文,在木上畫了二隻玄午。
樂為陰陽玄午木。
生命資訊寫入基因,代代遺傳的現象,稱之玄。
《老子》言: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武以龜蛇合體的形象示之,表示如龜吸納天地之靈氣而成肉身,如蛇一樣靈而久長。
生命透過遺傳,自我革新,不斷進化而長存的能力,叫做玄。
陰陽相玄,正反相合,會之於木,因而生生不息的現象,為樂。
故樂者,天地之和,五聲八音,相比而成樂。樂是生命的樂章,生命的交響曲。
古有六樂,黃帝《雲門》,唐堯《大咸》,虞舜《韶》,夏禹《大夏》,商湯《大濩》,周《武》。
大成就的帝王,文武相濟,天下太平,蒼生普惠,方有資格作樂。
樂是聖王的功業。
萬物相生,各從所宜,當然歡喜,故樂有快樂,歡喜,人之所喜的意思。
九.總結: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透過學習,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世界觀,有了獨立自主並與萬物和諧共生的能力,由此感召到神氣相通的人,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
,互相交流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和發展,從而成就聖王的功業,惠澤天下蒼生,讓生命生生不息,該多麼歡喜啊!
後儒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
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其源頭,就在這一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太上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立德。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立功。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透過學習擁有
了偉大的思想。
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偉大的思想感召一群偉大的靈魂,共同奮鬥,建立了
聖王的功業,惠澤天下蒼生。
C。【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一.人
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
平衡獨立而完整,謂之人。人是自然的頂峰。
二.不
不的甲骨文,畫成精神散亂,敗壞,故為否定。
三.知
知的甲骨文,畫成矢口示,表示對太陽系執行狀態及其規律的表達和認知,擴充套件為對宇宙生命運動變化規律的認識,屬於智。
四.慍
神識累積,達至完整,曰昷。
藏識於心,曰慍。
神識廣大無邊,而心識有其邊界。心的空境若不能藏神,表現出來就是煩悶,羞怒。心所以慍,是心量不夠,智慧不達,無知的緣故。
若能保持開放的心胸,適應變化,擴充心量,則不慍。
五.君
君者,獨立守神的狀態。
六.子
子者,藏種,虛化神也。
君子者,守神而藏其種,以待其時。
君子意謂著永生和自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七.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擁有了偉大的思想,建立了聖王的功業,
儘管如此,面對無垠的宇宙,變化的世界,還是渺小如微塵,總有無知和能力不達的地方,怎麼辦?
此時若能坦然承認自身的渺小和無知,心不執著於舊念,而是順乎自然的變化而變化,始終保持開放的心胸,以謙卑的態度,重新學習,獨立守神,以保持傳承,這才是通往永生和自由的君子之道!
八.學而綜述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透過學習擁有了偉大的思想。/
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偉大的思想感召一群偉大的靈魂,共同奮鬥,建立了聖王的功業,惠澤天下蒼生。
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儘管有了偉大的思想,建立了聖王的功業,面對浩瀚的宇宙,坦承自己的渺小和無知,始終保
持謙卑的態度,學習,學習,再學習,奔向自由和永恆。
《論語》是儒者的立德,立功,立言之作,其意在不朽。
-
5 # 星宇領悟
純狗屁學說!文化的糟粕!可以讓外華人多學點,多多在禮儀上做點文章!中國的文化糟粕全體現在儒家學說上了!媽的!
-
6 # 使用者581142835904
“子不欲,慎施於人”應加一句
“子欲,亦慎施於人”
現代社會每人都是獨立個體,再難有先知、公知、共知,所以方方圓圓們休矣!
-
7 # 陳家森530
“論語"最有爭議的一句話可能就是朋友們說的孔子說唯女子和小人難養這句話,特別是女子。當然對於這句話也有不同的看法,有學者就說這是孔子在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說的,是對一件事說的,被弟子記錄了下來,並不是對婦女的不敬。但是很多人還是不同意孔子說這樣的話!學術界對這句話也無定論!
-
8 # 錢塘漁翁1
我認為在論語中,再沒有比孔子在齊國和齊景公談論“政治”的那幾句話更具爭議的了。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一,有人認為孔子這句話體現了孔子仁愛思想,為齊景公描繪了一幅朝廷君臣和諧,家庭父子和諧的美好景象。在這個和諧奴隸制度裡,君王關懷愛護臣子,教育指導臣子,臣子忠心耿耿,敬畏君主。父親愛護關心兒子,給予諄諄教導,兒子聽從父親的教導,孝敬父母。君臣父子,各有各的義務,各有的規範。認為這是孔子不留情面的批評齊景公喪失君德,荒淫無度的生活。
這種認識,顯然是儒家學者一廂情願,帶有明顯的不顧一切美化孔子的傾向。
二,也有人認為這反映了孔子實施禮治社會的政治理想。一個社會必須尊卑有別,上下有序,才符合孔子的政治理想。
這個理解,體現研究者抓住了孔子克己復禮的思想特點。
三,還有人從社會政治結構的角度在理解孔子這句話中意思,他認為孔子這句話是要用父子關係來界定君臣關係。也就是說君臣關係,是從天然的父子關係引申而來,君王要有君王樣子,像父親一樣愛護臣子教導臣子督察臣子,臣子要像敬畏父親一樣敬畏君王,忠於君王,服從君王。
我覺得這樣理解,論者很好把握住論政的要點,確定誰處於尊貴的主導地位,誰處於絕對服從的地位;誰可以無償享用他人奉獻,誰必須向身處高位的奉獻財物和忠誠。這就是政治。看來齊景公比我們一些學者更具有慧眼識珠的能力。齊景公聽完,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但有人認為,我們這樣理解實在是誤會了孔子,孔子其實是在批評齊景公,喪失君德,荒淫無度的生活態度。我認為這是儒家學者的自說自話,毫無根據的美化孔子。孔子其實是一個有話直說,有一說一的人。他崇尚當官身居高位,反對學生學習農藝園藝,他必定會明確說出,一吐為快。請讀一讀樊遲學稼,就一定會明白,我也是實話實說,絕沒有黑孔子的意思。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你看說的多麼清楚。知道孔子的個性,我們就不會隨意地狗尾續貂了。如果孔子真是批評齊景公他是絕不會”引而不發”,沒有下文的。
-
9 # 天極學宮
由於歷史和時代的不同。
目前爭論最大的一句是:《論語-陽貨》篇25章,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則不遜,遠則怨。
最大的爭議就在於,是不是孔子過度歧視女性,當然對這句論語的翻譯,也是爭議的焦點。
一般理解”女子”是指廣大的婦女同胞,朱熹將”女子與小人”理解為“臣妾”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那麼,孔子對女性是不是有歧視呢?在論語當中有”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婦人之仁”,可見當時的孔子的確沒有男女平等的理念。
關於這個問題,以現代人的視角和眼光去評判孔子的價值觀,很顯然是不成立的,至少是有侷限性的。
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超越他時代的侷限性,孔子即使再偉大,他也不可能超越所處的時代。
當代人用這句話來批判孔子批《論語》,有他的道理,但也沒有太大的必要性,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可以了。
至於百家講壇的某位大咖,當年解釋”小人”是小孩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女人和小孩比較難相處,這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因為在先秦時期,小人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有道德瑕疵的人,而是指平民或者是庶民,在古漢語當中,稱小孩一般是“小子”、“子”,從來不會用小人這樣的詞語。
至於有把”女子”解讀為”汝子”的,於是這句話就變成了孔子對他的某個弟子說,”就是你和小人難對付”,也不是很有說服力。
而歷史上論語當中最有爭議的一句話是。第1篇《論語-學而》的第8章。“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改”。
李澤厚楊伯俊都把他翻譯為:”沒有朋友不如自己,如果有過錯就不怕改正他”。
古人一開始也是這麼解釋的,就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應該和比自己更強的人做朋友,這是對自己的一個激勵和提攜。
換言之,你的朋友水平跟你差不多,或者說你的朋友都比你差,就如同我們下棋,總是和水平低的人玩,那你會變得越來越差。
最早對這個問題提出質疑的是蘇東坡,他是一個聰明人,他說如果每個人都只想和比自己更強的人做朋友,那麼比你強的人,他也是這樣想的,你比他弱,他也不和你做朋友,因此所有人就都沒有了朋友。
後來有人打圓場說,孔子話的意思是不要去主動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這就又帶來一個新的問題,那不如你的人主動和你交朋友,你怎麼辦呢。
又有人打圓場說,孔子的意思“不如己”是說道德品質,而不是能力技能,但是從孔子的話裡,好像看不出這一層意思。
倒是有一種解釋,相對比較說得通,說這個”如”是“相似”的意思,也就是說不要和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交朋友,要儘量和自己相似的人交朋友,當然這裡可以是價值觀也可以是技術技能等等,這符合了現代社會學所說的吸引力法則。
還有一種說法,我覺得更可靠一些。這個”如”應該是通假字,通的是”恕”,是寬恕的意思,”無友不恕己者”,也就是不要和那些不能夠寬恕包容理解你的人做朋友,朋友之間應該是相互包容理解的,這個解釋也和後面跟著的那句話“過則勿憚改”相呼應,就是你的朋友指出了你的錯誤,包容了你的錯誤,但並不意味著你就不改正錯誤,而是應該勇敢的否定自己進行修正。
至於孔老夫子當年到底是什麼意思,現在也無從查知。
這種爭論將會長期的存在。
-
10 # 阿杰在日本
論語中爭議最大的一句話應該是這一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這句話理解的不同,直接影響到了對孔子思想的評價,可以說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不可謂不重大。
首先,我們看一下這句話的出處以及上下文。
這句話出自《論語·泰伯篇》。上下文如下: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首先對於這句話的斷句,就有多種意見。而根據斷句的不同,理解起來當然也就各不相同。下面讓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第一種,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解釋為:可以讓老百姓按照當權者指引的道路走就行,但不必或不可讓他們知道為什麼。
自古至今持這種觀點的人居多,而且這種解釋也直接導致了後世對孔子思想的批判。因為這種解釋很容易被引申理解成,當權者只有採取愚民政策,才能更好的統治百姓。而一旦民智開化,就變得不好統治了。
第二種,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解釋為:老百姓若可以任使,就讓他們盡力發揮;若不可以任使,就透過教化讓他們明理。
這種解釋是近現代學者提出來的,代表人物有臺灣學者南懷瑾,大陸學者王蔚等。與第一種解釋成愚民政策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說完全相反。按這種解釋,反而說明孔子的政治主張不但不落後,反而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因為孔子認為當權者治理天下時應該審時度勢,根據百姓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百姓普遍素質較高,就充分發揮民眾的力量任使他們。如果民眾文化程度認知能力較低,就透過興辦教育教化民眾使他們的素質提高。
第三種,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釋起來與上述第二種相近。只是對“可”字的理解不如第二種解釋清晰,略顯模糊。這裡就不再贅述。
第四種,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釋為:如果老百姓可以被任使,放任自由是不可以的,必須加以引導。
這種解釋偏於中性,不像第一種和第二種解釋那樣顯得有些極端,並且容易產生爭議。
當然還存在一些其他的斷句和解釋方法,但觀點不具有普遍性,這裡就直接略過了。
那麼,以上幾種解釋究竟哪種才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呢?這個問題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漢代以前是什麼情況我們已無從知曉。但至少從三國時代何晏編撰的《論語集釋》開始,持第一種解釋的人是主流。只是古人沒覺得這種思想有什麼錯誤。因為他們認為治理天下本就是隻有聖賢才能做到的事情,而聖人之道深遠,不是普通百姓能夠理解的。反倒是進入近代主張人人平等,人們對這種理解開始反感甚至詬病起來。甚至直接演變成了對孔子思想的批判,甚至發展成對整個傳統文化的否定,使得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也產生了斷層。
但從孔子一生開辦教育,主張仁政倡導仁義禮智信的行為來看,肯定不會是一個一味主張愚民的狹隘學究。因此如果僅僅因為孔子個別觀點的一些爭議,就全盤否定儒家思想乃至牴觸整個傳統文化,肯定是不可取的。
回覆列表
父在
觀其志
父沒
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可謂孝矣
孔子說:其父在世的時候,要看他的志向;在他的父親死後要看他的行為。如果他的父親死了三年以後他依舊還是向他父親生前那樣堅持固有的為人準則,那麼這個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
【爭議】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一個人的父親活著的時候,各個方面都比較向善,那跟從父親的意志沒有什麼不對;但如果他父親生前是偷奸耍滑,投機取巧甚至十惡不赦的人,他父親一死兒子繼承了父親的意志,這就並不是一件好事。孔子把一個人父親在世與不在世作為衡量其是否孝道的界限,我們不管這是不是唯一的標準,世界是日新月異的,我們應該繼承父輩的優良傳統,取其優點去其缺點,併發揚適合現在社會的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