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釋懷的囚徒
-
2 # 念魅75665790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被教導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多想一想自己碰到那樣的狀況會怎麼辦,用一句很常見的話來說就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這種思考模式具有著不可否認的益處。但同樣的,它也具有不可否認的缺陷,即並未仔細考慮對方的真實情況,就一廂情願的認為對方和自己一樣,從而把自身所具有的情感特質強加到了別人身上,最終形成一種認知障礙。這種認知障礙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投射效應”。
這種認知偏差的根源在於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認知模式的差異,就好像在牛在華人眼中是家畜,而在印度人眼中就是神獸一樣。這種差異越大,“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就越大。解決這種認知障礙的關鍵之處就在於用客觀辯證的眼光去看問題,不要把自己當成觀察者,而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觀察,這樣才能夠在綜合考慮雙方所處環境的情況下,得出對他人心理的正確理解。
相應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推己及人”的準確性取決於觀察者與被觀察者在認知模式上的相似之處。這種相似之處越多,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認知模式就越接近,“推己及人”的準確性就越高。這一結論可以對“推己及人”的產生背景和現代應用做出一定的解釋。
“推己及人”一詞出自 《 論語 ·衛靈公》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集註——“推己及物”,是偉人先賢的寶貴智慧結晶。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推己及人”便存在著一種經驗上的正確性,即在很多情況下它都是有用的。
但是在今天這個現代化社會,網路發達,通訊便利,這使得越來越多性格迥異的人存在著相互接觸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推己及人”很容易形成認知偏差,從而加深人與人之間的不理解,引起一系列不必要的矛盾。我們常常說網路時代噴子很多,背後大概就有這樣的一個原因。
儘管“推己及人”存在著不可避免的認知障礙,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是毫無用處的。人類作為一種無法脫離群體而存在的生物,總是避免不了要與身邊人接觸,至少在現實生活中,“推己及人”依然存在著相當大的生存空間。
-
3 # 樂趣問答
當人發放愛與憎恨的表情時你精神已經全部釋放在這種情節上,首先感應的是自己不是別人,愛人先愛自己,憎恨人也是首先憎恨自己,比方吵架越吵自己越來氣,越吵越來勁的道理。
-
4 # 老石8350
愛和恨這個問題本來對立,古人不是說,愛有多深,恨就多深嗎。
在我個人想,願世界只有愛,沒有恨多好。
-
5 # Soul伽清
你眼裡的世界是怎樣,世界就是怎樣。
你眼裡的他人是怎樣,你自己就是怎樣之人。
一切都是自己內心的對映。
如果你內心充滿慾望和恐懼,這個世界就是人間煉獄;如果你的內心充滿簡單美好,這個世界就是簡單美好~
-
6 # 渝鄉妹兒
我認為愛一個人是因為她對你好 跟你交心 把你當做知心朋友什麼都能跟你說 有什麼好的第一時間就想到你 人與人都是相互的 恨一個人呢是她做什麼事情你都看不慣 那她肯定做了什麼你不能理解的事情 人嘛嫉妒心強 自尊心也強 你過得比她好比她強 久而久之的恨意就上頭了 也不能全說是自己的對映關鍵是要看個人心裡是怎麼想的 心裡光明的人想的不一樣 心裡黑暗的人想的又不一樣
-
7 # 杭城平頭哥
感謝誠邀,不管是愛或恨都是對立面,我覺得都來自於雙方。有句話說的好,恨有多深,就說明曾經愛有多深。
所以有時候放下仇恨,也是給自己一扇心靈的窗。真希望這世界沒有恨只有愛。
-
8 # 太原二鬼
我認為不是因為愛和憎恨別人,是別人傷害到了你,你才會對他產生愛與憎恨,俗話說沒有無辜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無緣無故的恨,你肯定是和他有這方面的接觸而產生了恨和愛,你要把這份恨和愛放下的話,那就不會有這方面的想法了,放下的最好辦法就是忘記她,忘記這個人,永遠的忘記他
-
9 # 農蘭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愛和恨是往往在生活中是並存的,是人就有情有感,有愛有恨,每一個人的思想境界不同,素質不同,文化修養不同,觀點也不同。所以我只能說這句話只能適用於某些人,但不能適用於任何人,凡事都有兩面性。
-
10 # 陽光很美膩
愛哪個人一定是欣賞一個人的某一方面,恨一個人或者憎恨,那就是討厭那個人的行為做事風格,或者是對自己造成了傷害,變成了討厭,憎恨,還有一種人,是因為別人的優點,家庭出身,各方面是自己沒有的,排它形為,我的愛和恨很簡單,愛就是喜歡,欣賞,恨憎就是討厭,是從這個人善不善良,做事將講不講理,心術正不正為基準吧,討厭的人都是敬而遠之,不打交道,怕被傷害或者是不喜歡和那種人應承。
-
11 # 宇宙無限2020
其實,一切美好關係的破裂和背叛,都不僅僅地由於一個特殊的原因。其深層的原因都在於我們自身,而關係破裂的目的都是為了促使我們進一步成熟,如果我們不能夠看到問題的深層,而忙個不停地追究表明的原因,那麼,並不能夠解決內在的問題,以後,我們將會重複類似的經歷,放過別人也就是放過自己,很多人放不下心中的事原諒不了別人,其實這是在折磨自己,受傷的永遠是自己的身體和內心,人的一生很短暫不管什麼東西生帶不來死帶不走,身體健康,平安快樂,家庭和睦,開心快樂的活著比什麼都好。
-
12 # 速看影院
你能發現自己的缺點,就很不容易了。一方面要遇到有這樣的情緒的時候就隨時提醒自己,讓自己清醒過來;另一方面,應該解剖自己,分析自己這樣的根源在哪裡,一點點調整自己。
回覆列表
我們經常說愛需要無私奉獻,這句話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我覺得要分情況而論,因為愛不是一種,而是很多種,譬如說父母愛,愛情等等。各有各的特點。首先我們來說一下那種令人無私奉獻的愛,無私奉獻,說明是從心底默許的,無論你做了還是沒做,都是持贊成的態度這種愛,包括,親情愛,愛心等。
而就像這位仁兄所問的愛,我覺得更偏向於那種自私的愛。
我們都知道自私,本身人們對這個詞的看法存在著貶義。因為我們很多人都覺得一個人的自私,放大了就是人格問題。久而久之,我們都會摒棄這類人。
對於愛或憎恨別人,無非是為了證明自己把自己看得太重,但是別人真的把你看的太重嗎?我覺得人生在世,無非就是怎麼讓自己怎麼順心就怎麼來。所以對待愛恨情仇,還是瀟灑看待,切忌不要陷得太深,不然受罪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