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以笙丶丶

    套曲和組曲

    套曲是個大概念,凡是由幾個獨立段落構成的音樂作品都叫作套曲,像交響曲、協奏曲就都屬於套曲結構,組曲也是套曲中的一種。構成套曲的各段(或各樂章)有時只是一種很鬆散的聯合,但有時也存在嚴格的整體結構,有的作品甚至各樂章採用同一個主題,以取得完整的效果。在器樂套曲中,最重要的當推奏鳴曲,上面已經介紹過了;聲樂套曲則與其他聲樂體裁一起放在下面討論,在這一段裡,我們主要了解一下組曲。

    組曲是各種器樂套曲中最早出現的形式,現在分成古組曲和現代組曲兩種型別。

    古組曲是由舞曲發展出來的。早在十五世紀,歐洲的作曲家們就已經不滿足那些短小的舞曲。他們將幾首舞曲的調性統一起來,然後按照對比的原則、根據不同的風格和速度將它們有機地聯綴在一起。由於它是由舞曲聯綴而成,所以又稱“舞蹈組曲”。構成古組曲的舞曲有很多種,常見的如阿勒芒德舞曲、波洛奈茲舞曲、庫朗特舞曲、加沃特舞曲、吉格舞曲等等。這些舞曲在十五、十六世紀都曾經廣泛地流行於歐洲的民間和宮廷。古組曲所包含的舞曲的數目起先是不固定的,但通常為四首以上。到巴羅克時期,形成由四首舞曲組成的固定形式。它們的順序是:阿勒芒德舞曲(四拍子,中速,莊重)—庫朗特舞曲(三拍子,稍快,活潑)—薩拉班德舞曲(三拍子,慢速,平穩)—(有時插入其他舞曲)—吉格舞曲(三拍子,快速,跳躍)。由於這種形式的古組曲在巴羅克時期定型,因此又叫作“巴羅克組曲”。

    現代組曲在結構原則上與巴羅克組曲沒有根本的區別,只是形式更加自由。在現代組曲中,舞曲已經不再是唯一的材料。十九世紀浪漫樂派的作曲家常常從芭蕾、戲劇、歌劇以至文學作品中取材,寫成標題性的交響組曲;例如柴科夫斯基的《天鵝湖組曲》(取自他的舞劇《天鵝湖》)、格里格的《培爾?金特組曲》(取自他為話劇《培爾?金特》所作的配樂)、裡姆斯基?科薩科夫的《舍赫拉查達》(以阿拉伯故事集《天方夜潭》為素材)、比捷的《阿萊城姑娘》(取自他為同名話劇作的配樂)等,都是這種富有戲劇性的交響組曲的佳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送異地戀的男朋友什麼生日禮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