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朝鮮拌桔梗

    最近剛看完的一本書是《追風箏的人》。

    作者是美裔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另外還作有《燦爛千陽》,《群山迴響》這兩本書。他的書在國際上國際影響力,胡賽尼獲得聯合華人道主義獎,並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

    《追風箏的人》是他的處女作,胡賽尼化身主角阿米爾,講述了一個關於救贖的故事。

    阿米爾是一個富家少爺,哈桑是他的僕人兼玩伴。兩人喝同一奶媽的母乳長大,阿米爾喊出的第一個字眼是“爸爸”,而哈桑喊出的第一個字眼是“阿米爾”,所以這也是一個關於友情,關於忠誠的故事。

    1975年,阿米爾和哈桑參加了鬥風箏大賽,這場大賽決定了兩個少年完全不同的人生走向。哈桑保護替阿米爾追到的藍風箏,受到了阿塞夫的強暴,而目睹這一切的阿米爾因為懦弱,選擇了逃跑。

    阿米爾心裡有了愧疚,他也一直失眠,一直不能原諒自己。最後他甚至趕走了哈桑。

    隨著俄國入侵到喀布林,阿米爾和父親離開了阿富汗,輾轉到了美國,在這裡父子關係緩和,阿米爾也開始了新的生活。

    20多年後,一通來自拉辛汗的電話,讓他踏上了再次成為好人的路。最終他獲得了救贖。

    這本書最令我感動的是哈桑,用一句話形容,阿米爾虐他千百遍,哈桑卻始終待他如初見。

    而最令人的臺詞則是那句,“你想要我追那隻風箏給你嗎?” “為你,千千萬萬遍”

  • 2 # 墨西哥瞪眼蛙

    人類簡史

    作者赫拉利從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人類學、生態學、政治學、文化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角度,對作為一個物種的智人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來龍去脈,做出全方位的考察,並對智人的未來作出了預測。

    作者破天荒的指出著名的標緻汽車公司、宗教、法律甚至是國家,都是我們共同相信的虛構的神話故事,讓人瞠目結舌。而這樣的虛構故事賦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讓我們得以集結大批人力、靈活合作。

    第二次,1.2萬年前的農業革命。作者揭開人類史上最大的騙局,人類以為自己馴化了植物,但其實是植物馴化了智人。作者指出了農業革命真正的本質:讓更多的人卻以更糟的狀況活下去。是的,物種演化上的成功並不代表個體的幸福。農業革命是個轉折點,讓智人拋下了與自然緊緊相連的共生關係,大步走向貪婪,自外於這個世界。農業革命後,文字的出現讓人類不再受限於人腦的處理能力,在“虛構的故事”的協同下,人類開始能走向城市和帝國。

    為什麼智人能統治地球?因為他有語言,能講故事,具有虛構的本領,透過虛構一個故事,虛構一個未來,讓人們一起“想象”,一起沉浸,因此可以集結起大批人力,形成合作的力量。

    貨幣是人類史上最成功的一種虛構。金錢的概念成功的基礎是信任,金錢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統。

    國家也是一種虛構,靠國家故事來維持。無論國家、貨幣,還是神、人權、法律、正義,它們都和“信用”一樣,首先是虛構,然後成了人類共同的想象,然後維持了社會這臺龐大機器的運轉。

    正由於大規模的人類合作是以虛構的故事作為基礎,只要改變所講的故事,就能改變人類合作的方式和行動的方向,比如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今天之所以能有全球貿易網路,正是因為我們都相信著一些虛擬實體,像是美元、聯邦儲備銀行,還有企業的商標。

    智人編造出了許許多多的想象現實,也因而發展出許許多多的行為模式,而這正是我們所謂“文化”的主要成分。等到文化出現,就再也無法停止改變和發展,這些無法阻擋的變化,就成了我們說的“人類歷史”。

    第三次革命,500年的工業革命。現代科學和資本主義讓歐洲這個世界的角落得以稱霸全球。以承認自己無知的科學心態,以及資本主義帶來的野心,歐洲人前仆後繼,在世界各地建起了基地和殖民地的網路。科學和帝國得以聯姻,全球性的帝國和貿易網路首次出現,原本獨立發展的民族和文化最終融合為單一的人類社會程序。科學、政治和經濟的三方協同促進成為人類發展的無窮動力,而不論是科技已經帶來的核能量還是科技必將帶來的對於人的改造,都似乎預示著智人的末日已經來臨。

    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引領世界,為什麼在英國突飛猛進之後,法國、德國和美國立刻起身直追,但中國卻是欲振乏力?

    尤瓦爾說,中國其實並不缺乏製作蒸汽機的科技,當時要照抄或是購買都完全不成問題,他們缺少的是西方的價值觀、故事、司法系統和社會政治結構,這些在西方花了數個世紀才形成及成熟,就算想要照抄,也無法在一夕之間內化。之所以法國和美國能夠很快跟上英國的腳步,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和英國共享一套最重要的故事和社會結構。而中國總是追趕不及,則是因為整個關於社會的想法和組織就是不同。

    直至今天的基因重組,生物工程,生化武器,這已經預示這人類可以從生物學上改變和升級自己(如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或者說創造新的物種。而這可能就導致超人的出現,智人的終結。有科學家認為,人類到2050年就可以實現透過改組基因來預防疾病,長生不老將變為可能。但同時意味著倫理學的巨大難題——人類以治療和預防疾病為藉口的基因工程,很可能會創造出可怕的動物,最終完成人類的覆滅。

    當我們用智慧設計取代自然選擇的時候,我們對於“人”的定義必將改變,這到底是智人的突破還是智人的末日,我們不得而知。然而我們也應該清楚的認識到,不論是倫理、道德、法律還是宗教,沒有什麼能阻擋科學的腳步,那一天遲早會到來。

  • 3 # 2011迪拜

    池莉的《所以》,想了解武漢,而且是與池莉同時代人,所以選擇了閱讀池莉的小說,池莉的小說大多以她生長的武漢為背景,以她豐富的閱歷和對生活敏銳的洞察力,精緻、簡潔、銳利、富於動感的文字,向讀者奉獻她的創作。

    池莉是武漢市文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水與火的纏綿》、《來來往往》、《小姐你早》等,中篇小說《煩惱人生》、《你是一條河》、《生活秀》等,散文隨筆集《熬至滴水成珠》等。

    作品多次獲得各種文學獎項,多部小說被改編為影視戲劇作品。

    作為與作家同時代的人,讀《所以》,驀然驚覺,發現你自已,發現你的過去與未來,發現你的城市,你的世界,實在無法想像生活中會有那麼多因為,所以……

  • 4 # 山之石

    最近正在看的一本書是《2001:太空漫遊》,這是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神作,作者用大膽的構思、富有遠見的想象力和生花的妙筆向讀者講述了一個攝人心魄的故事。

    三百萬年前,一塊神秘石板出現在一群瀕臨滅絕的猿人旁邊,引領著它們向人類進化。幾百萬年後,又一塊同樣的神秘石板出現在月球的地面之下,引領著人類走向一場跨越十億公里的太空之旅——從地球到土星,試圖跟隨著更高階文明的指引,找到太空和自身的答案。

    作者對以下問題向讀者們提供了深思熟慮、富於啟發的答案:當世界的尺度放大到地球的千萬、億萬倍以上,世界會是怎樣?如同從微觀世界到宏觀世界,人類又會是怎樣的所見、所思、所為?外星文明是否存在?製造初衷是服務人類的人類智慧又是否會有私心?

  • 5 # 九穀灣上

    來自於我的豆瓣書評。

    歷經三年,採銅老師在《精進》的基礎上,迭代出全新的《精進2》。

    這是一本教我們如何從“進擊牛人”到“棋局牛人”的書。

    與第一版相比是一個全新的思考,因為他是想教給我們解鎖萬物,所以稍微帶有哲學的味道,沒有更多的技術性知識,更多的是從從觀念上的改變。

    看待一個事物,要打爛自己的罈罈罐罐,要從多個角度看待事物;進入事物內部,要學會遠離自己曾經熟悉的層次,或者往高處走,或者往低處走;想認識或者改造事物,需要建立自己的工作系統,硬體軟體庫,對於硬體要足夠硬,軟體足夠多元化;但是事物都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要認識到事物受限真正的意義,並且想辦法突破;除了在熟悉自己的領域內的東西外,極為重要的是學會遷移別處的思想;個人能力的提升是螺旋式的上升的,要注重建立自己的迴圈;達到完美就是改變自己的缺點,像曾國藩一樣死磕自己,從最小尺寸開始精細化改造。

    全文看點

    作者一開始用偏執的口吻提出自己的問題,用了三個案例:他的朋友(陳海賢(得到作者),自己兒子逛街,一個愛愛允手指的小孩)

    他在問人是否能夠做到回到無知的狀態,因為我們容易進入或者成為概念觀念的容器。

    但是,我們還是不能拋棄框架來看待事物,作者建議使用更多的框架來看待事物,看待個人如何取得進步。

    一、視角

    成年人因為大腦省力的原則,對於熟悉的東西,難以用多元的視角,他指出,熟悉只是一種主觀感覺。文中舉了《紐約客》設計師所講,要從實際功能的角度中去擺脫出來。

    怎樣觀察事物?

    其基本原理:先是細緻的觀察,然後找到某個關鍵的線索,再反向推匯出隱含的原理,結構和過程

    從樸質、造型、裝飾、工藝、角度入手,看懂一個事物

    樸質就是要把事物的材質分開,從更為細緻的角度去看。任何事物都有材質,還包括非實物的東西。

    造型,就是從幾何角度看。如果是非實物的,就是它的結構

    裝飾:是表達吸引人的東西。非物質的東西,可能表現為引起注意的東西

    工藝:就是一個實物怎樣建造出來的

    讀書、看人

    怎樣觀察事物,先要擺脫概念,在每一次視角都是挑選部分資訊,而忽略其他資訊,達到片面的深入

    要擺脫概念,要去標籤化,刻板印象。

    讀人要儘量的去掉以個人為中心,最好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二、層次

    1、知識的分類

    舉黃燜雞的例子,說明醬汁的重要性,這是一個隱藏的知識。再舉貝塞麥,將一個連續生產進行切割

    特別注意知識的型別:知識分為顯性隱性,描述和規範,要去探索不可見的知識。

    描述性一般都是科學性的知識,但是不能把他們落實到現實去。

    2、如何看清知識型別,用層次思維

    其核心在於要跳出自己熟悉的層次,看到更大的,看到更小的當

    看清楚一個專門領域的知識有助於釐清各種型別的知識,最容易忽略的是中間層知識

    讀書應該把作者的所有的書都讀一遍,把知識或者書本穿起來。根本是用一根線把知識串起來。單個作者的書是難以發現作者背後的體系

    3、高頻模組為什麼重要?

    如果你想快速掌握一個領域,就需要去找到高頻模組

    怎樣去找到高頻的模組,是要把自己沉入很多案例中去。

    高頻是一個統計值,只有去大量看,才會觸控到

    高頻模組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去發現事物裡的結構,從上往下最好,去發現裡面的高頻模型。

    注意,這個模組(構成事物的一些具有一定功能的模組)是高於概念的

    找到高頻模組的時候,也需要跳出自己熟悉的層次

    高頻模組的運用:怎樣最佳化一天的行動,去發現高頻中的自己是如何做的

    特別要注意去找長半衰期的事情來做

    三、組合

    技能體系,從硬軟開始的。

    硬體就是磚頭,軟體就是房屋設計。

    由於我們的現實世界極為複雜,需要的庫很多。

    我的理解在於硬體要融會貫通,成為知識體系。然後是圍繞著一定的功能去組織。

    這些模組分為軟體和硬體模組

    怎樣使硬體更為硬?特別提到了對於工具的使用。工具是我們的另外一雙手,是能力的槓桿

    模組化的方法,有利於我們更為精細的做事情

    可以跨界的呼叫模組。

    四、限制

    限制的好處

    1、激發新的可能性

    2、有限的組合,縮小了我們的選擇範圍

    限制是常態,但限制表明有沉潛在裡的規則,要把限制作為一種線索。走出限制,就是不要被思維限制了

    找到矛盾點:創造力就是正確表達問題的技能。

    阿奇舒勒(蘇聯的發明家,最精密和最全面的發明創造的方法體系。TRIZ:問題解決通用技術

    五、進化

    從物種進化,到文明進化,談到了個人應該怎樣去進化,提出了5點

    1、不要熱衷於新生事物

    2、社會是複雜的,不能從底層原理推匯出現實的世界

    3、掌握再現真實世界的語言。語言是思考的基石,掌握普世語言的重要性。

    4、傳達資訊要精準。

    5、做好自己的生態定位

    六、遷移

    1、知識遷移的根本目的是,解決自己的問題。如何確定遷移的目標,帶著問題去看,找到自己的痛點

    2、如何從A到B。要想辦法提煉出A的結構,哪些元素有普適性。是否能夠發現有推廣的價值

    3、如何從理論到實踐,就是把這些變為一系列的動作。設計一套自己看得懂得行動序列。記住這些行動序列在創造出來的時候,需要理論作為支撐,但是在執行的時候不需要,像傻瓜一樣的流程

    七、迴圈

    從模仿開始,再到構造,刻意練習的根本是建立好自己的心理表徵

    具有明確具體的目標,專注,能夠獲得反饋,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挑戰難度

    基本功極為重要。需要一定的穩定性,標準的動作

    八、完美

    要想自己發揮正常,需要系統思維

    做自己嚴苛的觀察者

    去精細化的改造自己,在更小的尺度下進行

    記錄自己的過程,每一個環節進行打分,看看有沒有可以提高的地方。

    我認為的亮點

    1、用層次的觀點去最佳化一天,找到一天的高頻模組。

    可以戒掉,也可以主動的最佳化自己如何看社交媒體的。

    又或者自己的時間容易被打斷,該怎麼辦?

    2、用精細化的辦法回顧自己做的一件事情

    整個過程是怎麼一回事;分為那幾個環節,對於每個環節進行評價,看有無改進的地方。

    3、要跨界使用各種模組。

    採銅老師敘述了自己的演講的經歷,沒有使用常見的金字塔原理,他的演講取了一個反常的名字《不讀書的N個理由》,靈感來自於《絕地武士》。演講取得非常成功。

    看完全書,給我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但是要更好的理解,也得實踐。

    採銅是知乎大神,這三年沒有更多的開課,把更多的時間用於寫《精進2》,這的確是一種精進的方式,所以他才會變為越來越厲害的人。

  • 6 # 盧勁濤

    你好:

    非常感謝你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初看到這個問題,我非常的欣喜。本身我就是閱讀愛好者,而我的朋友圈裡愛閱讀的人太少了。今天看到這個問題能夠有這麼多愛閱讀的人在這裡回答,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我感到很榮幸。事實上我是昨天晚上就收到了這個問題推送的,但是由於太貼近我自己了,還是需要好好準備一番呢。

    我最近讀完的一本書名字是《親密關係》已經是第五版了。這是由羅蘭•米勒以及丹尼爾•珀爾曼經過多番調查論證以及結合前面的四版精華以後而著作的,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籍。

    我們身處在現在社會,社交生活,人際關係往往和我切身相關。並且來說,不論是在職場還是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書中,作者透過調查家庭,情侶,公司,社會以及任務內心的心裡活動。多方面的表現了與人相處良好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密不可分的利益關係。在看完這本書以後,我也是收益良多的。

    你想知道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子嗎?你還在為打理不好上下級關係或者為家庭矛盾,情侶之前的摩擦而感到煩惱嗎?推薦看看這本書,相信我你一定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 7 # 雁影歸零

    我的這本《西行漫記》是英漢對照,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書的扉頁寫著“謹以此書獻給斯諾誕辰100週年。”這本書算上這次應該是第三次讀了。

    先介紹一下作者吧:

    埃德加·斯諾(1905-1972) 美國密蘇里州人,著名美國記者,他於1928年來華。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採訪蘇區的西方記者。抗日戰爭爆發後,又任《每日先驅報》和美國《星期六晚郵報》駐華戰地記者。1942年去中亞和蘇聯前線採訪,離開中國。他著有11部書,其中包括《為亞洲而戰》、《人民在我們這邊》、《復始之旅》、《今日紅色中國:大河彼岸》和《漫長的革命》。新中國成立後,曾三次來華訪問,並與毛澤東主席見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日內瓦逝世。遵照其遺願,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國,地點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西行漫記》的非凡之處在於,它不僅第一次呈現了關於毛澤東及其同志們的生平、他們的出身,而且描繪了這場鮮為人知的運動的前景,後來事實證明這是極具預言性的。由於埃德加·斯諾的努力,本書在這兩個方面都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一是作為對歷史的記錄;二是作為對歷史趨勢的預見。——摘自《西行漫記》費正清序

    今年是中國建國70週年華誕,70年的艱辛歷程、70春華秋實。“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因此,重讀《西行漫記》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 8 # 一棵樹園

    近期參加了讀書會,社群共讀一本書,讀書計劃第一本書是《窗邊的小豆豆》。

    看到書名,第一感覺是,這是小孩子的書吧?開始讀了幾篇我便要駁回自己的偏見…

    書中的小豆豆,是一個被退過學的調皮小孩,她大概就是家長口中的“熊孩子”,第一個老師按壓著自己的情緒跟豆豆的媽媽敘述,孩子有多麼調皮,層層遞進的事件,直到超越了老師的忍耐範圍!

    從李雪的心理學上分析,小孩子是沒有攻擊性的,她做任何事都是出於好奇,並非針對任何人,挑戰任何人。相反,大人無法耐受,生氣了,是因為感受到我們的權威被侵犯了,受到攻擊了,於是開啟了自我防衛機制…家長總是很矛盾,如果無法把控住小孩,我們總是異常挫敗,於是我們開始跟小孩鬥智鬥勇,但小孩壓根不接招,她不關心這些,只關心這件事是否滿足了好奇心的體驗。

    巴學園的校長面試小豆豆的時候,小豆豆跟校長說了長達4小時的話,沒有人會像校長這樣,耐心的傾聽一個小孩,而且還沒什麼邏輯,但當豆豆說完話後,她十分滿足,感覺這個校長真好,願意認真聽她講話。而生活中的你我,也許只能忍受半小時。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主席James P.Grant稱讚作者-再也沒有比她更瞭解孩子的了。這是一本可以親子共讀的書,小朋友讀它有趣的故事,家長讀它故事裡的包容和理解。

    看完幾篇,我似乎對小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開始想,我們日常說的“熊孩子”,是我們炫耀的愛稱,還是一個頭疼的稱呼?而我自己對“熊孩子”這個詞多半是充滿愛意的,心情好時,孩子大部分時候還是非常可愛的,心情糟糕時,便開始露出不夠寬容,不夠理解的本性。

    但我仍然想看關於“熊孩子”的各種表現和破解的答案,或許就在這本書裡…

  • 9 # 弋痕夕sunshine

    【《魔鬼心理學:你確定你是個正常人》】

    最近對心理學很感興趣,在看羅傑斯的《魔鬼心理學》,它講述了生活中相對常見的一些心理問題、原因和解決方法,很有意思。

    舉幾個小例子:

    1、強迫症:

    強迫症在生活中特別常見,比如有的人會一遍一遍的跑去關門,總覺得鎖了10次的門,還是沒鎖上;有的人總是擔心家裡的燈、水龍頭或者煤氣罐忘了關;還有的人覺得自己的手很髒,需要沒完沒了的洗手...

    造成強迫症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潔癖、受到刺激、焦慮不安等等。俗話說對症下藥,知道了原因,才能找到合適的緩解或解決方法,方法有“一次性原則”,有意識的做事情只做一次,還有不要過度追求完美等。

    2、焦慮症:

    焦慮症是一種以焦慮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症。對於焦慮症患者來說,他們經常自己嚇自己,對一些潛在的,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危險過分擔憂,這些危險都是患者強烈的直覺在起作用。比如,聽到有些人在自己旁邊竊竊私語,總覺得在說自己壞話,比如長時間撥不通某人的電話,腦中就會閃過無數個對方出事了的念頭...

    造成焦慮症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安全感,解決方法有:自我暗示法,比如有的人受到老闆的批評時,就會想,老闆可能要開除我了,或者第二天老闆會給我使絆子,這時候,可以有意識的轉換思路,進行另一種想法,“老闆發現我有不一樣的意見,認識到我是個愛思考,知上進的人,批評我是看重我,讓我更快的進步”,還有暴露法等。

    3、密集恐懼症

    密集恐懼症是指對一些密集排列的相對小的物體的恐懼,是一種由特定視覺刺激引發的不適感,像成堆的瓢蟲、蟲卵、甚至螞蟻等,都會帶來不適感,讓人想要逃離。

    產生密集恐懼症的原因,比如“聯想”,我們的腦洞無限大,當看到蓮蓬或者蜂巢,會聯想到面板病,還有“密集”這個東西,本來就很容易讓人產生恐慌,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必須與大自然作鬥爭,越是多的東西,帶來的危險越大,久而久之,我們的思維裡便存留了這樣的一種潛意識。解決方法比如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它不會對自己產生危害、直接暴露法、森田療法等。

    書中還講到很多其他的心理問題,比如幽閉恐懼症、社交恐懼症、自閉症以及夢等現象,還列舉了很多例項,讀起來像是故事一樣,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這本書,真的很有意思!

  • 10 # 復香

    《知日 不朽的匠人》,我是因為一直好奇日本的匠人精神,工作煩的時候我就會嚮往那種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工作,埋頭苦幹,勤練手藝,不用阿諛奉承,看人臉色過活。

    憑手藝吃飯,在中國不大受人看得起,尤其是街坊鄰居之間聊起時,父母會覺得臉上無光。

    我們也不得不追隨者主流價值觀,否則就會有格格不入感。

    而在日本,一個家族幾代人做一項事業是很常見的,他們就安安穩穩的專注於自己手中的事。

  • 11 # 筆者阿蓉

    看肯叔的世紀三部曲,從平凡人的遭遇裡看一戰二戰的遭遇。

    看到了第二部《世界的凜冬》完結

    它有個小標題是“我親眼目睹,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的生長”。雖然這句話對於所有普通人都適用,但是因為在二戰的背景下,這句話讓人更加的惋惜與悲憤。

    在《巨人的隕落》裡,我熟悉的人物從一戰中脫離出來了,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守著愛人,結婚生子,朝起朝落,暮卷暮飛。

    而他們的下一代生存環境卻沒有因為戰爭結束而有所改善。

    德國的貴族隕落,希特勒上臺;俄國布林什維克掌權,斯大林極權統治;英國女權崛起;美國推廣羅斯福新政。聯合國無為,二戰爆發。

    因為對《巨人的隕落》中人物的熟悉與喜愛,再看這些“戰二代”的成長軌跡的時候,總免不了拿兒女與父母的成長成就作對比,有很多溫馨的傳承,也有讓人恨鐵不成鋼的矛盾,非常真實。比如英國艾瑟爾母子,母親為女子平權奔走,兒子勞埃德也同樣很有正義感;德國沃爾特父子,父親是社會民主黨,兒子埃裡克卻是納粹黨。這些子女們的出息與叛逆,作者拿捏的十分到位。

    魯迅曾說“悲劇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這本書裡最讓人痛恨揪心的,就是納粹黨在對種族主義追求過程中對那些“無用”之人、異黨之人的迫害。尤其是當我們熟悉的一戰人物沃爾特,在戰爭倖存,終於可以與分離四年的愛人相知相守不離不棄,德國的政治精英,卻被納粹黨活活打死。

    作為讀者,眼看著自己培育起來的樹人被攔腰截斷,心痛之餘亦覺得納粹更加的面目可憎。類似的這種政治迫害也同樣發生在極權國家蘇聯。

    讀這本書時總會聯想到很多優秀電影。

    比如,納粹對待殘疾人和猶太人如動物一般的捕殺,讓我想起了《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美麗人生》、《辛特勒的命名單》;納粹對希特勒的瘋狂崇拜,盲目服從,讓我想起《竊聽風暴》《朗讀者》;

    “反思二戰”果然是德國藝術作品永恆的主題。

    跟隨人物的戰爭視角,會不自覺聯絡到《敦刻爾克》、《至暗時刻》;核電站、石墨又能想到美劇《切爾諾貝利》,講述蘇聯核電站爆炸事故,而切爾諾貝利現在竟然開放為一個旅遊區。

    《世界的凜冬》有時候有點像《解憂雜貨店》。人物之間冥冥之中的交集讓人感覺世界的渺小,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絡,但是不同的是前者常常用“一見鍾情”來製造這種聯絡。充斥“巧合元素”的作品總是讓人無語不爽,但是作者非常聰明,他借用“愛情”這種不合邏輯、不受控制又最能引起別人八卦的情感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同時還起到調節戰爭氣氛的作用。

    因此在這本書裡你可以看到,主線人物之間的愛情:不同國籍,不同階級,不同人種,三者至少取其一。

    在《巨人的隕落》裡初看不覺得什麼,但是看過六本以後,對這樣愛情也是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的疲乏。

    但是也因此,這系列書可以從站在各個國家普通人的立場看西班牙內戰,法西斯獨裁,莫斯科保衛戰,珍珠港事件、原子彈轟炸日本長崎,等等。

  • 12 # 小般般先生

    請國內家人寄過來《三體》,想有暇時拜讀一下這部神作。可也許是太忙,也許劉慈欣的文筆不夠能吸引我,只看了第一部的大半就讀不下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當地經常喝哪幾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