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名媛
-
2 # 願中華騰飛於世界
自古以來“槍打出頭鳥”。蕭何怕自己當老大,萬一政變失敗後,怕被誅滅九族唄,所以蕭何願意讓劉邦當老大。自己心甘情願俯首稱臣。這樣一來,萬一政變失敗了,有劉邦這顆“大樹”擋風遮雨,就算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也不會禍及到自己頭上。(這個思維程式過程是《王立群讀史記:漢高祖劉邦》)裡面講的。大家注意一個細節,根據蕭何唯命是從呂后:誘捕韓信後,被呂雉殘忍殺害這件事來看,蕭何也算是一隻老狐狸,它的陰謀絕不次於陰險毒辣、詭計多端的陳平。漢初三傑當中,張良是我唯一敬佩的謀略家。其它的“人”都是為了個人榮華富貴,不擇手段,什麼陰險狡詐的手段都能使得出來!
-
3 # 君山話史
既然是起義,就是要打破舊有秩序,你還按照舊有官階大小來給起義軍領袖排名,豈非荒唐嗎?為什麼是劉邦領導蕭何,而不是蕭何領導劉邦呢?我且分析如下:
第一,在起義之前,劉邦已經落草為寇了由於秦國在酈山大建工程,從全國各地不停地徵用民力服役,沛縣也徵集一群犯人苦力前往,領隊的人就是泗水亭長劉邦。當時秦政苛暴,人命如草芥,來自沛縣的苦力們對未來極度悲觀,名為服役,實則送死,與其送死,不如逃跑,一路上三三兩兩地逃走了。走到豐西大澤時,這支苦役隊伍剩不到一半人。劉邦不得不面臨其人生第一個大選擇,繼續前行吧,恐怕到了酈山也交不了差,按照秦律說不定還要被砍頭;與其如此,不如落草為寇算了。於是他把犯人苦力們全都放走了,有十來個人原意追隨劉邦,在芒山、碭山一帶藏身,當起草莽英雄來。
第二,劉邦的造神運動在亡命天涯的日子裡,劉邦領悟到一些領導藝術,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要讓別人有敬畏感,就得神化自己。
有一回,劉邦喝醉酒膽大,砍了一條大蛇,算是他的一件英雄壯舉。後來有個故事流傳開了,說在劉邦斬蛇處,有人看到一個老婆子在哭,老婆子說這條蛇是白帝的兒子變的,卻給赤帝的兒子殺了。這個荒誕的故事,很可能是劉邦故意編造出來的,暗示自己不是凡人,而是天神之子哦。
很快,第二個神話出現了。劉邦匿藏於山中,居無定所,妻子呂雉卻經常可以準確地找到他,別人都很奇怪,呂雉說:“因為他所在的地方,都有祥雲籠罩,我只要順著祥雲尋找,就可以找得到了。”
經過巧妙的包裝後,原本被認為只會喝酒、泡女人、說大話的劉邦,居然成了神一樣的存在。沛縣一些年輕人因為不滿秦的苛政,又聽說劉邦的種種神話故事,也逃到山裡,投奔他去了。所以劉邦在起義之初,是有點家底的。
第三,沛縣民眾為什麼擁劉邦為首領呢?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後,各地郡縣紛紛爆發叛亂,起義者殺死地方長官,響應陳勝、吳廣的義軍。很快,叛亂的風潮也開始撲向沛縣這個小地方了。
此時距離秦國統一六國時間不遠,東方人不習慣秦之苛政,所以有風吹草動,就起來造反了。叛亂的大潮湧來,沛縣縣令按捺不住,所謂知時務為俊傑,也想舉兵響應陳勝吳廣。不過,造反這種事,不是誰都能幹的。沛縣兩名官吏蕭何與曹參就跟縣令說,你是秦朝廷的官員,要起義大家不會聽你的,要說造反,還是劉邦有經驗,不如把他召回來。縣令一聽,也對,便派樊噲前去召劉邦回到沛縣。
都說好要造反了,事到臨頭縣令怕死不敢造。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了,你不造反,別人要造反哩。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造反的洪流不可阻擋。沛縣的民眾發動暴動,殺死縣令,把劉邦迎入城。縣令死了,誰來當領袖呢?當然是劉邦了。因為劉邦都當了好幾年的黑老大了,蕭何、曹參這些小官吏,玩造反還是新手哩。
這一年,劉邦四十八歲,四十八歲幹革命,然後一步登天當了皇帝。這種神奇的人生經歷,除了劉邦,再無他人了。
-
4 # 深夜聊齋
劉邦起兵前,只是泗水亭亭長,相當於現在的村級幹部。而蕭何原來的官職是沛縣掾、主吏,相當於現在的縣委秘書長,肯定是劉邦的領導了。但是,為何最後他們兩個人的地位卻調過來了呢?
01 蕭何不願意為失敗承擔責任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蕭、曹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族其家,儘讓劉季”,意思是說,蕭何和曹參都是文官,愛惜羽毛,又怕起事不成,被秦朝給誅九族,於是在起事之後,把頭頭的位置都讓給了劉邦,而蕭何、曹參甘願去給劉邦打工。
02 劉邦已經積累了一定聲望劉邦斬白蛇起義後,已經在身邊拉起了一支隊伍,而且,他還不忘了神話自己,說自己是“赤帝之子”。如此一來,周圍不少活不下去的人都來投靠劉邦。儘管劉邦沒有什麼官職地位,但在奉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秦末亂世,只要具有了聲望,且具有振臂一呼的能力,就可以成為領導人。
03 蕭何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蕭何知道自己是一個謀臣的角色,而非挑大樑、當一把手的材料。蕭何跟劉邦是老相識了,他了解劉邦的為人,也知道他的能力,但當時肯定不會想到這個人會一統天下,所以,蕭何一上來也肯定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加盟劉邦的。
但隨著事業的發展,蕭何漸漸發現劉邦身上這樣幾大優點:知人善任,用人之長;知錯能改,言聽計從;深有謀略,城府極深。也正因為,劉邦身邊聚攏了更多的人才,比如張良、周勃、樊噲等等,而蕭何也向劉邦推薦了韓信,並被劉邦委以重任,得以在幾年之內取得天下。
-
5 # 使用者50487853203風雨
一個領袖人物的出現,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所產生的,秦始皇統一六國,以法家治天下,嚴刑俊法,徭役繁重,修萬里長城就動用百萬民工,建秦始皇墓動用七十萬眾,還說建阿房宮又徵調民役,所有種種都是需要人力財力物力,不能養民息民,加上刑法苛刻,到秦二世,胡亥終於全國暴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陳勝,吳廣,劉邦,項羽等輩紛紛揭杆而起參加了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當然起義隊伍中魚目混殊,有的是基礎百姓,有的是官商貴族,他們都看到了,秦王朝搖搖欲墜,大廈將傾,有道是牆倒眾人推。這些隊伍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有陳勝,吳廣,劉邦等輩都屬農民起義,而項羽他是楚國貴族後裔,名將之後,他們不管出身貧賤,而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推翻暴秦,紛紛加入到起義隊伍中,所謂時勢造英雄。
劉邦只是泗水亭長,而蕭何則是縣吏,劉邦他憑藉著一點江湖義氣,遊手好閒,整天吃吃喝喝,無所是事,地皮流氓一個,手下聚集了一幫難兄難弟,有了一定人氣,而蕭何雖為官吏,在基層算是一小官,吃穿不成問題,他只是看到秦朝暴政,天下大亂,加上劉邦此人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處處以老大自居,做事有擔當,所以追隨劉邦左右,他深知自己的長處,管管財本理理財可以,有時出出點子,管管後勤是自己的長處,而劉邦他有一定的洞察力,知人善用,籠絡人心,憑藉著多年組織經驗,招降納叛,人氣越聚越旺,手下謀士聚集了張良,陳平,蘆綰,等等能人義士,後又有韓信加入,如虎添翼,逐漸就成了氣侯,擁兵數萬,著為一位領導者首先要具備以下幾點要素,第一,有膽識,智慧,氣魄,果敢,可:為人先,第二,要因時利倒,知道兄弟為什麼賣命,為什麼賣命,要給人於希望,懂得籠絡人心,最主要的還是要有一顆救世之心,常言道,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在這上蕭何沒有這樣的魄力,他只能獨擋一面,不能統領全域性,著為領袖人物,不但要具備以上素質和才能,最主要的是要掌握時局變化,協調各方勢力,找到平衡點,給你一根鐵棍就能翹起地球,劉邦和蕭何的差別就在於此,劉邦為主,蕭何只有做臣的份,這就是蕭何於劉邦的區別。個人見解,人云亦云。
-
6 # 一個人的歷史
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之後,曾在洛陽南宮設定酒宴。席間,劉邦問道:“各位列侯、各位將領不要隱瞞我,都講真話。我之所以擁有天下的原因是什麼?項羽失去天下的原因又是什麼?”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性情傲慢,喜歡侮辱別人,項羽性情仁厚,能夠愛護別人。雖然如此,但是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攻下城邑就分給他,與大家共享利益。而項羽嫉賢妒能,有功勞便加害於他,賢能的人便猜疑他,打了勝仗卻不給人家授功,奪取的土地也不給人獎勵,這就是失掉天下的原因。”劉邦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說到在帷帳中謀劃,就能在千里之外決定勝利,我比不上子房;安定國家,撫慰百姓,供給糧草,使糧道通暢,我比不上蕭何;統率百萬軍隊,每戰必勝,每攻必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豪傑,我能任用他們,這是我能奪取天下的原因。項羽有一個范增卻不能信任他,這是他被我擒獲的原因。”看到了吧,劉邦自己是平臺的提供者,實際上就是一個組織的最高管理者,其他人不過是在為自己的平臺和組織打工而已。所謂人中的豪傑,不過是高階經理人,而自己才是真正手握權力的人。儘管劉邦起初不過是沛縣的泗水亭長,官階比身為縣吏的蕭何低得多,又不精通律法,蕭何為什麼會死心塌地的跟從於劉邦?原因在於劉邦除了泗水亭長之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這個身份就是沛縣地下反秦組織的首腦人物。而蕭何、曹參等人,不過是組織成員。史料中記載,劉邦每次公幹的時候,沛縣的大小官吏都會給他一些銀錢,而蕭何每次都比別人給得多。大家認為單憑劉邦泗水亭長的身份,沛縣的其他官吏憑什麼要每次都給他金銀打點呢?當劉邦在沛縣闖下一些災禍的時候,總有人出來替他消財免災。比如他失手打傷了夏侯嬰,夏侯嬰甚至主動承認不是劉邦所為,而幫劉邦免除了災禍。陳勝、吳廣起義之後,沛縣的縣令也想造反,但蕭何和曹參卻建議應該讓劉邦挑頭,因為劉邦有號召力,劉邦的這個所謂的號召力從哪裡而來呢?劉邦經常到酒店喝酒,但從來都不給錢。但每當劉邦去的時候,酒店的生意就非常好,劉邦欠下的酒錢根本就微不足道。似乎有這樣一條規律,只要劉邦到酒店光顧,酒店裡的客人就會絡繹不絕,看來劉邦簡直就是財神降世,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呂太公到沛縣避難,見到劉邦之後便認為他不同常人,將自己女兒呂雉許配給劉邦,這難道是因為劉邦的面相不凡嗎?所有的不合理現象,背後必然有合理的原因。史料中記載,劉邦年少時曾跟隨信陵君魏無忌的門客張耳。正是年少的經歷,造就了不凡。劉邦回到沛縣之後,已經是脫胎換骨、見識不俗的人了。同時他也身負艱鉅的使命,那就是作為張耳的門徒,充當反秦組織的代言人,物色英勇之士,執行反秦任務。劉邦奪得天下之後,封張耳為趙王,並且將自己的女兒魯元公主嫁給了張耳之子,這就足以說明問題。如果沒有劉邦,蕭何窮其一生,不過是一名精通律法的秦朝小吏。但跟從劉邦之後,卻讓蕭何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成為西漢開國之相。
-
7 # 長城說歷史
沒有起義前,劉邦官比蕭何小,造反後,應該是蕭何帶領劉邦才對,為何卻反了過來,主要是蕭何也仰慕劉邦,造反後,蕭何怕落下誅九族的罪,便推薦劉邦做沛公。
起義前蕭何有些仰慕劉邦,凡事都會幫助劉邦劉邦在沛縣是一個小小的亭長,有一天劉邦去衙門辦事,臉對臉的碰見了蕭何,那時蕭何就看出劉邦非尋常之人,一來二往的辦事,就此劉邦和蕭何便認識了。蕭何主要欣賞劉邦為人仗義,有魄力。
劉邦正在吃東西,突然一個人闖進了自己的屋裡,劉邦從草堆裡面把這個人抓住了。後來劉邦知道,這個人欺負了自己的女人,劉邦和樊噲等人,逼問這個人,最後這個人掏出了一個牌子,劉邦看事情不對頭,便叫來了蕭何,蕭何看了牌子之後,對劉邦說你們闖大禍,這是朝廷的牌子,這個人是官,有可能要掉腦袋了。為了保住眾人的腦袋,大家都開始想辦法,許久沒有想出來辦法,最後劉邦想一個辦法,讓眾人躲過了此劫。
從此蕭何對劉邦更加仰慕了。蕭何只能算是謀士,領導要有魄力,要有仗義之情。
造反後,蕭何怕落下誅九族的罪,便推薦劉邦做沛公說到造反,事情是這樣的,劉邦押送兵役,路上跑了幾個兵役,劉邦把剩餘的兵役放了,從此劉邦便落草為寇,此時陳勝吳廣起義,接著很多縣都開始起義,都是殺了縣令。此時,沛縣的縣令怕劉邦回來造反,為了保命,對屬下蕭何和曹參說讓劉邦回來,我和你們一起造反。等蕭何和曹參通知了劉邦,縣令便把蕭何和曹參抓起來了。
蕭何和曹參為了不讓劉邦被抓,他們兩個翻牆前去給劉邦報信,劉邦得知此事,前往沛縣,把縣令給殺了。此時要推選一個領頭的出來,劉邦第一個說自己不當,劉邦不當只剩下蕭何和曹參能當這個領頭的了。
蕭何和曹參心想:如果做了這個領頭的,以後犯的罪就是誅九族,有點不划算,劉邦已經是死罪了。
後來便推薦劉邦當了這個領頭的,後稱為沛公,就這樣劉邦便做了沛縣的沛公。
綜上所述:起義前,劉邦比蕭何的官小,造反後,劉邦比蕭何的官大了,這個也是劉邦的運氣,在加上劉邦的魄力、仗義,大家都擁護他。
文:長城
圖:網路
-
8 # 夜航船水手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包含兩個大的問題,一個關乎改朝換代,一個關乎領導力,但是其中有一條主線就是能力+勢能決定地位。
回顧一下歷史規律典型的幾個:隨代北周,民未亂,權臣楊堅以外戚身份得天下。
唐代隨,民亂在先,雖然瓦崗寨、竇建德等反隨勢力實力也很強大,但是李淵父子乃是隋朝大臣,最後得天下。
北宋代後周,民未亂,武將黃袍加身,趙匡胤兄弟得天下。
元,民將亂未亂,元已成為超大帝國,以漢文化外部勢力得天下。
明代元,民亂,朱元璋以貧民身份起兵,戰敗陳友諒,張士誠等人,又戰敗元朝,以得天下。
清,民亂,以漢文化外部勢力得天下。
東漢末年,民亂,但是曹操、袁紹、孫氏、劉備等依然以擁護漢室為旗號,形成三足鼎立。
西漢,民未亂,景帝時諸侯王叛亂,被討平。
明,民未亂,朱棣身為燕王叛亂,成功。
可以看出來,民不亂的時候,往往是核心統治集團內部出現新老大,勢能起的作用很大。一旦民亂,那麼就是能力決定勝負。大家可能會說,唐朝的李淵也是隋朝影響力大的人物,其實,在要起事的時候,李淵的既有實力是非常弱的,兵力也就兩三萬人,遠遠比不上當時的瓦崗寨和王世充,純粹是後期的運作,才是唐逐漸建立優勢,原先的職位沒有給他建立優勢。
民亂的程度表徵這秩序重建的劇烈程度,重建的越徹底,原先的地位越沒有意義。
秦末時期,也是民亂時,自然就是一個能力決定地位的時候,跟之前的職位沒有關係。
劉邦和蕭何的選擇我們先說說蕭何,蕭何這個人,非常善於治理和規劃也非常具有政治敏感性。從兩個地方可見一斑:
蕭何在沛縣的時候類似於現在縣委的四把手吧,由於業績很出色,曾經借調到郡--跟現在省差不多--工作,也很出色,被推舉到秦朝廷工作--上調中央部委。可以看出來,蕭何得多麼出色,本身是楚人,成分不太好,仍然能夠靠業績拿到這個推薦。
但是蕭何想了理由去拒絕了,又回到沛縣。雖然歷史沒有明確記載是什麼原因。各位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認為是什麼原因。但是不可否認,蕭何對局勢和自己的將來是有清醒的認識和打算的。
說道不當老大,不是蕭何一個人這麼認為,同一時期的陳嬰,也是被眾人推舉做老大,陳嬰他媽媽就勸他不要做老大,去投靠項梁。也就是說,做老大有風險,這是很多人都認識到的。後面看看,魏咎、陳勝、田詹、項梁等人的結局,挑頭也確實是件很有風險的事。還有個,蕭何的身份問題,蕭何也是秦吏,大家都對秦很有意見,不管你當時是否做過惡,至少遠處的人一聽,是秦的人,在山東六國之地,遭記恨的可能更大。
劉邦,他不一樣,已經闖過大禍了,跑到芒碭山,已經是死罪了,可以豁出去了。
蕭何不想當老大,劉邦不介意當老大,那麼為啥那麼多人就選了劉邦呢?
劉邦這個人有一個特點,能借力,你看,他沒錢,能喝到酒,沒錢把事兒也能辦了。職位低,但是損起其他的公務員毫不留情,而別人也不惱他,是沒官也能取得優勢地位。
古人有句話,叫做‘用非其所有如己有之’,能做到這個的人,非常了不起。是不是就是說的劉邦啊。
還有一個,劉邦由於好施捨,還營造了神秘色彩,在底層豪傑之中取得一定威信。有威信,一是可以凝聚人,二是可以管得住人。比如,跟夏侯嬰鬧著玩,弄傷了夏侯嬰,當時,夏侯嬰也是公務員,秦朝弄傷公務員是大罪,夏侯嬰被關了將近一年,死活都不招是劉邦乾的。軍隊沒有紀律是萬萬不能成事的。看看,同期的彭越是靠殺人立威的。
劉邦當時已經拉起一票人馬。劉邦和蕭何的私人關係也很好。
蕭何既然要擁立一個人,那就擁立一個能力、親近程度兩方面都佔優勢的劉邦了。
-
9 # 國史春秋
起義之前,蕭何是沛縣的縣丞,官位僅次於縣令,也就是沛縣的二把手。劉邦是一個管轄方圓十里範圍內的小亭長,算上不官,只是一個地方小吏。他倆的差距就是,蕭何如果是八品官,劉邦和品都扯不上關係,所以蕭何肯定比劉邦官大。蕭何是顆西瓜,劉邦就是顆芝麻。
起義之後情況就變了,二人的身份重新洗牌,蕭何既不是官,劉邦也不是吏,二人都是平起平坐的布衣,並且處於同一條起跑線上。所以蕭何此時想做領導,一是看在眾人心目中的威望,二是看自己想不想做這個領導。很顯然,蕭何的威望有,並且高於劉邦,可關鍵是他不想。
為什麼呢?不想出頭,怕擔責任,畏首畏尾。
其實在起義之初,關於誰做首領這個問題就有過一次小小的碰頭會,參與者就三個人,蕭何、曹參與劉邦。
按照常理,這件事情都不用商量,蕭何完全可以振臂一呼,但是他沒有那股豪情,所以蕭何第一個推辭。曹參在沛縣的官職僅次於蕭何,排除蕭何非他莫屬,但是他也推辭。為什麼二人都不願意呢?因為前途未卜,風險太大。
蕭何與曹參在秦朝為官多年,對於秦朝的律法非常熟悉,他們不但清楚起義是什麼罪,更知道一旦失敗的嚴重後果。所以正是因為太瞭解秦法,才讓他們心生忌憚,更何況誰能保證起義就一定能成功。這就是蕭何做為官人的圓滑之處。
其實,從蕭何打算將劉邦從芒碭山叫回來時,他已經有了讓劉邦當首領的主意,要不然他直接就拉起義軍坐等劉邦來投奔了。最終蕭何與曹參都不願意做出頭鳥,那只有劉邦硬著頭皮上了。
所以,蕭何不當首領很簡單,他雖能看出天下大勢,但是沒有成就大事的勇氣。因為在成千上萬的義軍隊伍中,他很清楚自己的這點力量很是微不足道。而劉邦也不能保證自己就一定能成功,但是他有一種別人不具備的自信,也就是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氣,也是一種當大領導的基本素質。很顯然蕭何沒有,劉邦有。所以註定劉邦為帝王,蕭何、曹參做將相。
-
10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沛縣起義之前,作為主吏掾的蕭何,無疑是文化水平最高,又最有人緣的一個人。他在整個沛縣也很有名望,沛縣各種重要的集會活動,都是他出面主持的。比如當年沛縣縣令給呂太公接風洗塵的時候,就是由蕭何來主持。
(蕭何劇照)
蕭何既然那麼有名望,水平又高,人緣又好,為什麼大家不擁戴蕭何當頭領,反而推舉一個無賴劉邦當頭領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個具體的過程。劉邦本身是個亭長,縣令派他押解一幫囚徒去驪山修秦皇陵。但是一出發,就逃跑了不少人。劉邦沒辦法,乾脆把剩下的人全部放了,自己也帶著十幾個人到山上躲了起來。
那時候,農民起義已經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爆發起來,沛縣縣令害怕被農民起義軍殺死,於是想也舉起義旗。但是蕭何、曹參等人對縣令說,你是秦朝縣令,你舉義旗,大家恐怕不會聽你的啊,還是把劉邦請回來吧。
於是縣令便同意把劉邦請回來。可是劉邦帶著百十個人回來的時候,縣令看見劉邦人多,又害怕了,關了門,不準劉邦進來,還把蕭何、曹參等人抓了起來。後來,蕭何、曹參逃脫出來加入劉邦,並幫劉邦寫了一封《告沛縣父老書》,射進城裡。城中人看見了,造起反來,把縣令給殺了,把劉邦迎進城來。
從這裡可以看出,大家之所以推舉劉邦,是因為劉邦就是大家迎接回沛縣的。
不過,也不能說把劉邦迎回來,劉邦就該當頭領。畢竟劉邦本身是個地痞,品行也不怎麼樣,實際上也沒有多少朋友。就算有朋友,也只是一些街頭混混。大家怎麼會真心擁護他呢?
(劉邦劇照)
於是,接下來就發生了誰來擔任沛縣縣令的事情。
我看見過李鑫的《中學生不可不知的歷史人物——高瞻遠矚的政治名家·漢初三傑之首蕭何》,以及熊良鐘的《中國古代宰相傳·蕭何》這樣的書,裡面寫道,當時劉邦推脫,不同意。於是,蕭何把大家推薦的包括劉邦在內的10個人的名字寫在十張紙上,說採用抓鬮的辦法,交給“天意”,結果蕭何把十張紙都寫成劉邦的名字,抓起一張看見是劉邦。當時劉邦還想推辭,蕭何干脆把剩下的十個紙頭全放進嘴裡嚼爛。於是就只能是劉邦了。
不過,對這個說法,我是很懷疑的。要知道,那時候還沒有發明紙呢。如果蕭何不是寫在紙上,而是寫在布帛上,他也把布帛吞不下去啊。
那麼,當時大家為什麼不推舉蕭何,卻推舉劉邦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所有的人都不想擔責任。要知道,當時是把沛縣縣令殺死,另外擁戴一個人起來當縣令的。如果農民起義最終取得成功倒也罷了;如果最終失敗了,是要但責任的。顯然,當沛縣縣令,是一個風險非常高的職位,大家都不願意冒這個險。
事實上,這個話,《史記》上也已經寫了:“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儘讓劉季。”
蕭何、曹參都是聰明人,知道這個事情幹起來,風險係數太大,因此都把劉邦抬出來頂缸。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蕭何不大可能把十張紙條都寫上劉邦的名字。畢竟這並不完全是美事,這樣幹,劉邦肯定會恨死他的。
雖說大家推舉劉邦,但是劉邦卻一直不願意幹,所以直到最後,他也不擔當沛縣縣令,而只是稱為“沛公”。
(劉邦起義,圖取其意)
二、劉邦身上出現過很多“珍怪”。這個話,史記上也有記載(父老皆曰:“平生所聞劉季諸珍怪,當貴,且卜筮之,莫如劉季最吉。”)
劉邦身上出現過什麼“珍怪”呢?我們現在知道了,莫過於劉邦斬白蛇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正是劉邦身上曾有過的諸多珍怪之一。
當然了,這個故事,也可能是蕭何等人聽說劉邦曾喝得醉醺醺的,斬殺掉一條蛇後,人為附會出來的。畢竟蕭何是知識水平很高的人,隨便一編,大家可能就相信了。也劉邦自己也相信了,因此最終才答應承這個頭。
除此外,還“卜筮之”。當然了,當時的那些占卜,都有很多人為因素。占卜師知道蕭何等人想幹什麼,在解釋卜卦的時候,認定劉邦“最吉”,也是有可能的。
三、劉邦有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氣勢。蕭何等人知道,搞起義,那是玩命的,並不是文化水平高,就能成功。最重要的是必須要有氣勢,要有一種敢作敢為,天不怕地不怕的氣勢。而在這方面,沒人比得過劉邦。因此,推舉劉邦,顯然是最恰當的。
(參考資料:《史記》等)
回覆列表
古往今來,造反的領袖一般是兩類人。一類是劉邦朱元璋這樣的,社會底層人民,我既然一無所有,就不怕失去,橫豎不過一條命罷了。一類是李淵李世民這樣的,達官貴人,本就實力雄厚,輸得起,不怕輸。
相反,像蕭何、劉伯溫這樣的中層知識分子,是絕不會出頭當造反的領袖的。因為他們生活是大體富足的,當造反頭子,是最容易丟命的,讓他們捨棄老婆孩子熱炕頭去提著腦袋做事,太強人所難了。古語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今人說:“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是一樣的道理。
而當領袖手底下的謀士就不一樣了,我就是個打工的,哪天你不行了我換個地方照樣幹。就像《三國演義》裡著名的一幕,曹操要打過來了,孫權問手底下人怎麼辦啊,大家都說打不過啊,老大我們投降吧,只有魯肅一言不發。孫權把魯肅拉過來:“老兄你是怎麼個想法?”魯肅說:“老大,如果投降他們也就是換個主子,照樣有飯吃,但是老大您怎麼辦呢”孫權恍然大悟。
再者,具體到劉邦蕭何兩人,劉邦官比蕭何小,不代表蕭何更適合做領袖人物。蕭何是一個很好的執行者,事無鉅細,井井有條,但並沒有一呼百應、雄渾大氣的領袖氣質。而劉邦的這方面氣質,從他那首名垂千古的《大風歌》就可以略知一二了: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