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齊桓公 最早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其實是齊桓公。 在周王室衰微,諸侯基本上愛答不理的時候,齊桓公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幟,率先佔據大義名分,在尊王攘夷的名號下,北伐孤竹,南征楚國,九合諸侯,終於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 二、李傕 其實最早,也是真正提出挾天子令諸侯計策的是著名的毒士賈詡。 在董卓被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人恐慌不已,派人去長安求王允赦免自己。但剛剛誅殺董卓的王允沒有同意,李傕等人非常恐懼,準備各自解散,逃回歸鄉里。 賈詡當時在李傕軍中任職,為求自保,對李傕等人說:我聽說長安城中大家都在討論要殺盡涼州人,現在你們放棄兵權,自己逃跑,只要一個小官吏就能抓住你們!現在還不如率兵以給董卓報仇的名義進攻長安,要是成功了,就以國家的名義號令天下,要是失敗了,再跑也不遲。 “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三國志·魏書·賈詡傳》) 於是李傕等聽了賈詡的話,就以替董卓報仇為名,聯絡西涼軍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後擊敗呂布,殺死王允,挾持了漢獻帝,控制了東漢政府。 三、袁紹(並未執行) 袁紹麾下著名的謀士沮授曾向袁紹獻計,讓其“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 但是是袁紹手下其他的謀士不贊成,袁紹也覺得養一幫無所作為的漢室大臣和幼小的皇帝沒啥意思,就放棄了沮授的建議。結果被曹操捷足先登。 《後漢書·袁紹傳》:沮授說紹曰:“將軍累葉臺輔,世濟忠義。今朝廷播越,宗廟殘毀,觀諸州郡,雖外託義兵,內實相圖,未有憂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稸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四、曹操 曹操在擊敗青州黃巾軍後,俘獲兵士30多萬,男女100多萬口,這才算是在亂世中有了安家之本,曹操將其中精銳組建為“青州兵”,力量大增。就在此時,日後成為曹操重要謀士的兗州治中從事毛玠,向曹操提出在群雄紛爭之際自存並求發展的重要策略:“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曹操聽了毛玠的建議,以求糧為名,將漢獻帝及朝廷百官遷到自己的根據地許縣,改名許昌,以為都城,自任大將軍,從而擺脫楊奉等對漢朝廷
一、齊桓公 最早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其實是齊桓公。 在周王室衰微,諸侯基本上愛答不理的時候,齊桓公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幟,率先佔據大義名分,在尊王攘夷的名號下,北伐孤竹,南征楚國,九合諸侯,終於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 二、李傕 其實最早,也是真正提出挾天子令諸侯計策的是著名的毒士賈詡。 在董卓被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人恐慌不已,派人去長安求王允赦免自己。但剛剛誅殺董卓的王允沒有同意,李傕等人非常恐懼,準備各自解散,逃回歸鄉里。 賈詡當時在李傕軍中任職,為求自保,對李傕等人說:我聽說長安城中大家都在討論要殺盡涼州人,現在你們放棄兵權,自己逃跑,只要一個小官吏就能抓住你們!現在還不如率兵以給董卓報仇的名義進攻長安,要是成功了,就以國家的名義號令天下,要是失敗了,再跑也不遲。 “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三國志·魏書·賈詡傳》) 於是李傕等聽了賈詡的話,就以替董卓報仇為名,聯絡西涼軍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後擊敗呂布,殺死王允,挾持了漢獻帝,控制了東漢政府。 三、袁紹(並未執行) 袁紹麾下著名的謀士沮授曾向袁紹獻計,讓其“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 但是是袁紹手下其他的謀士不贊成,袁紹也覺得養一幫無所作為的漢室大臣和幼小的皇帝沒啥意思,就放棄了沮授的建議。結果被曹操捷足先登。 《後漢書·袁紹傳》:沮授說紹曰:“將軍累葉臺輔,世濟忠義。今朝廷播越,宗廟殘毀,觀諸州郡,雖外託義兵,內實相圖,未有憂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稸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四、曹操 曹操在擊敗青州黃巾軍後,俘獲兵士30多萬,男女100多萬口,這才算是在亂世中有了安家之本,曹操將其中精銳組建為“青州兵”,力量大增。就在此時,日後成為曹操重要謀士的兗州治中從事毛玠,向曹操提出在群雄紛爭之際自存並求發展的重要策略:“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曹操聽了毛玠的建議,以求糧為名,將漢獻帝及朝廷百官遷到自己的根據地許縣,改名許昌,以為都城,自任大將軍,從而擺脫楊奉等對漢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