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秉燭讀春秋

    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古代臘月二十五,一般家家戶戶做豆腐,古代做豆腐不像現在這麼方便,要早早要起來忙碌。

    這一天另一方面原因是應付玉帝的檢查,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說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臘月二十六,家家殺豬割肉。

    臘月二十七,洗久疾(病)。

    臘月二十八,洗邋遢。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臘月三十也就是除夕,正式拉開了春節序幕,這一天,白天人們做好吃的,晚上就要守歲。

    年三十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所以又叫『除夕』。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

    古代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西晉周處的《風土誌》記載:

    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正月初一的習俗有拜年,祭祀祖先、禮敬尊長的習俗。

    漢代正月初一禮儀的主要內容是:全家無論大小,按尊卑等次序坐於先祖牌位之前,家人懷著喜悅的心情依次向家長敬酒拜年。

    然後賀拜宗親鄉黨。家庭祭祀慶祝儀式之後,人們走出家門,拜賀親族與鄰里。利用年節時機,溝通自己與親族、鄰里的關係。

    正月初二是傳統的姑爺節,姑爺們要紛紛去給岳父、岳母拜年。女兒則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背後揹著胖娃娃,緊隨其後。

    正月初三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這一天官員等公務員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

    正月初四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

    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羊日』是漢族民間迎神的日子。在老皇曆中佔羊,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就是說破除初五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

    古代習慣要吃“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

    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到來的這一年裡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農曆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風俗。

    正月初七亦稱『人勝節』,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

    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有戴在頭髮上的。

    正月初八日傳為諸星下界,人類燃燈為祭。有觀燈,放燈等風俗。

  • 2 # 雲奇心靈

    以前的春節,老人們總是說一些,我們這代人根本聽不懂的話,有些摸不著頭腦,後來細細想來,也是很有道理,現在,有些還保留至今。

    小的時候,聽姥姥說過,到了年三十,叫熬年(也叫守歲),總是和我們這些孩子們說,要熬到大年初一早上,讓自己明年有一個好兆頭,不要及早的增長年齡,永遠年輕,到了大年初一,人人都問過年好,一些人忘了,就會有一些口外的話,就是一些粗話,姥姥也讓他們趕快吐掉對自己不吉利,還有就是當天親朋好友較多,地下就是再髒,也不要掃,對人家不好,對家人不好,哦,對了早上開門的時候,姥姥總是第一個在門口,還不讓我們說話,她嘴裡唸唸有詞,大概的意思就是祈求來年增福,增壽,增財,還要擺放一些祖宗的牌位,一些去世的人,保佑他們在天有靈,我們也會點上香爐磕頭,讓他們能在天上看著我們保佑我們,下一個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就是點旺火,孩子們早已等不急了,大人們頭天的晚上就會把柴火架好,等到火著了,大人們還會把親手蒸的花饃饃擺在火前烤一烤,說是吃了可以治百病,下來就是我們出場了,東家出,西家進,大人們都會給些花生,瓜子,糖瓜,還有本家會給幾毛的壓歲錢,穿著新衣服,口袋塞滿,回家放下,再出發,我們小時候的拜年是到每家每戶磕頭的,有時候也是笑料百出,還會說一些吉祥的話。

    等到中午一家人團聚,好不熱鬧,還有在餃子裡包上鋼鏰,說是誰吃了就會一順百順,所以,餃子也吃得非常快,都是想要吃到鋼鏰,保佑自己平安,下午就是閒暇時光,談天說地,因為遠的 ,近的,兒女們都回來了,聚在一起,說說笑笑,熱鬧非凡。

    晚上,就是再次的大吃,擺的越豐盛,說明日子越好,說明去年沒有白白的勞作,姥姥也是忙前忙後,紅光滿面,現在真的是還懷念當時的時光,因為當時的人樸實。

    現在,也是物是人非,該走的也走了,該留的留不住,記得常回家看看,別讓老人心寒,別讓老人成為空巢老人。

    最後,祝大家狗年吉祥,一順百順。

  • 3 # 亞洲食學論壇

    春節作為中國現代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

    春節一詞最早出現在六朝文獻,“頃日寒重,春節至,居患者無不增動”。在此,春節一詞指的是春節這一節氣。有人可能會說胡說八道,古人明明也過春節的。其實春節這個詞最初並不是指新年的意思。春節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名稱。比如在先秦時叫“上日”、“改歲”、“獻歲”等;而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等;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而春節最早表示過年這一意思可能要到民國之後了。其實在近代歷史上春節差點被廢除。

    那麼,古人過年會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呢?

    在除夕夜晚上生旺火,放孔明燈,放鞭炮,貼春聯等等。生旺火即在院子裡點燃火把火堆,在古代稱為“庭燎”,是祭祀祖先祭祀神明的一種方式,早在先秦時代,每逢冬至,就有燒柴祭祀太陽的習俗。除夕點燈守歲是傳統春節習俗之一,早在西晉就有文獻記載: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日“守歲”。除夕夜,家家戶戶點起油燈或蠟燭,圍坐爐旁閒聊,等待蠟燭自行熄滅的一刻。鞭炮原稱爆竹,最早的爆竹是將竹子放在火裡燒,產生爆裂聲。直到宋代發明了火藥,出現了火藥爆竹。孔明燈,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孔明發明的,又叫天燈或許願燈。貼春聯的習俗,大約起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春聯的原始形式是桃符,在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上寫對聯。

    你的家鄉春節有什麼有趣的習俗呢?

    Cola

  • 4 # 依舊18歲

    1. 穿青衣迎春

    2. 飲梅花酒/椒柏酒

    3. 食七菜粥

    4. 食春盤/咬春

    5. 剪綵綢為燕子,做頭飾迎春

    6.御風

    7.簪花,採花,賜花

    8.放燈,觀燈

    9.鞭春牛

    10.貼雞

    11.吞雞蛋

    12.杖打糞掃

  • 5 # 叄牛不讀書

    自古以來春節都是華人最重要的節日。

    眼看春節又將來臨,現在的春節氣氛是不是越來越沒有了年味?

    要想過一個年味十足的春節,就讓我們去看看古代春節的那些風雅的習俗吧。

    古代春節,我們的祖先們必須食春盤和七菜粥來討個春意的彩頭。

    《帝京歲時紀勝》:“新春日獻辛盤。雖士庶之家,亦必割雞豚,炊麵餅,而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蔥,沖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紅蘿蔔,名曰咬春。”

    在我這裡的江南地區,現在春節時,還保留著過年吃春捲的習慣。應該就是這樣代代傳下來的習俗。

    另外,你們是否知道,正月七日為人日。在古代的這一天,有吃七菜粥的習俗。

    顧名思義,就是用春天剛發芽的七種蔬菜燒粥。我們現在只保留了吃臘八粥的習俗,而這個更有著迎新去晦意味的七菜粥卻遺忘了。

    在古代春節的穿著上,與現在也有不同。有點身份的人家會講究穿青衣,以迎合四季節氣。

    《後漢書禮儀志》:“立春日,夜漏未盡五課,京師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

    另外,在古代最熱鬧的要數放燈和觀燈了。一般來說,從年初開始,就會在全城主要街道佈置彩燈,看燈花,猜燈謎。有條件的還要製作水燈和放天燈。

    每年初八到上元節更是觀燈的高潮期,引出了多少才子佳人的奇妙美談。

    看來古代春節的習俗,很大一部分都被我們繼承下來。那些沒有被繼承下來的風雅習俗,還要待我們逐步發揚。

    千萬不要在春節的時候,就只是窩在沙發中一遍遍看春晚了。

  • 6 # 小草根學歷史

    除塵布新: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除夕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互贈賀卡:早在宋代,皇親貴族士大夫的家族與親族之間已使用專門拜年的賀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貼”。各家門上粘一紅紙袋,稱為“門簿”,其上寫著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帖)。拜者投名刺(名帖)於門簿,即表示拜年,其意義與現代賀年卡一樣。

    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窗花: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 7 # 錢品聚

    古代人過春節非常有意思,若論風雅習俗,還是古人“最會玩兒”,我們現代人與之相比,簡直弱爆了~!

    一、穿青衣,迎佳節。

    在現代,“青衣”二字多用於京劇等戲曲之中,但在古代,尤其是漢朝,青衣除了是一種官服外,更象徵著春天的到來。

    在立春這一天,漢朝百姓皆穿青衣,以迎春節,而郡官以下品階的官員,則必須要穿戴青幘。

    幘又稱巾幘,是漢朝時期首創的巾帕,主要用來包裹長髮,遮掩髮髻。

    百姓穿戴青衣,官員頭戴青巾,共同守望春節,這便是漢朝人度過春節的樂趣之一。

    《後漢書·禮儀志》:穿青衣迎春立春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春旛,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

    二、奏樂起舞,東迎新春。

    古人認為,天地萬物,皆以綠為正,象徵萬物生機。

    而紅為興,象徵天下繁榮昌盛,所對應的方位正是日出的東方。

    所以漢代在春節當天,不僅要穿著青衣,皇帝與百官還要前往皇城東門,舉行盛大的迎春活動。

    東門上高掛硃紅綵帶,皇帝率百官祭拜祖先,以皇家之禮,奏歌起舞,與百姓一起,共迎新春到來。

    《後漢書·禮儀志》:立春旛,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

    三、食七菜粥,去晦迎新。

    春天是萬物萌芽的季節,在重視農耕的古人眼中尤為重要,再加上“七”這一數字,被中華古人視作祥瑞之數,因此人們會在“正月初七”這一天,以七種蔬菜或農作物,熬製成“七菜粥”,也稱“七菜羹”,邊飲粥吃菜,邊歡度佳節,祈求來年好運,五穀豐登。

    《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

    而正月初七這一天,也被稱為“人日”,因為民間傳說,女媧便是在農曆的正月初七創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便由此命名,也稱“人節”。

    然而七菜粥並不能一次姓吃完,一定要留一部分到正月十二,然後丟棄於門前街面,代表去除晦氣。

    《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至新年十二曰,則棄之街衢,以為去故納新也。

    四、藏彄(kōu)之戲

    藏彄,也稱“藏鉤”,是一種由漢朝宮廷內發明的遊戲,始創於漢武帝時期。

    相傳漢武帝的夫趙氏,她剛從生時,緊握雙拳,很難伸張。

    直到年少時的漢武帝劉徹經過她身旁,竟奇蹟般的使其雙手伸展,並從掌心現出一枚“彄”。日後劉徹登臨帝位,娶趙氏回宮,便取名為“鉤戈夫人”,正是取自於當年“拳顯藏鉤”之軼事。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漢武帝)既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時伸。由是得幸,號曰拳夫人。

    此後漢朝女子們,紛紛效仿鉤戈夫人的雙拳緊握,在掌心中藏握鉤彄,並逐漸發展成為一種人人熱愛的民間遊戲,即雙拳中只有一拳藏有鉤,再讓別人來猜,連猜三籌皆準,則為勝,猜中者便有獎勵,猜不中則罰酒或吟詩作對。

    之後更逐漸演變成為除夕當天的必玩環節,再後來,便最終形成一種酒宴上的助酒專案,往往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相對而坐,玩一把藏鉤戲,便能使氣氛熱鬧,樂趣非凡。

    《荊楚歲時記》:歲前,又為藏彄之戲。叟嫗各隨其儕為藏彄,分二曹以校勝負。《風土記》:藏鉤之戲,分為二曹,以較勝負。《遼宮詞》:君臣團坐笑藏鬮,宴上分明共幾籌。(此處“藏鬮”,為遼代延伸玩法,加入禮儀規矩,但本質與藏彄並無區別。)

    五、食春盤,咬春

    許多朋友可能會將這二者混為一談,其實不然,“咬春”與“食春盤”,其實是兩部分:

    第一部分為”食春盤“,正所謂冬吃蘿蔔夏吃薑,便是因為冬天氣候寒冷,吃蘿蔔等帶有辛辣味道的食物,有助於體熱活血,所以這一習俗,便被沿用進春節之中,在守歲宴開飯前,人們便會端出五味“辛食”,呈在一面小碟中,攤開擺放,便是形成一道”春盤“,其中的菜品多達五種,全是帶有辛味的食材,如蔥、韭菜、蒜、蓼蒿、芥菜,此菜便因此命名為“五辛菜”,又稱“五辛盤”。

    《本草綱目·菜一·五辛菜》:五辛菜,乃元日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謂之五辛盤。

    第二部分則為”咬春“,即將上文所說的五辛菜與雞肉、生菜等食材一起捲成春捲或春餅,大口嚼咬,以此品嚐新春氣息。由此,先食春盤,再咬春餅,便成為唐代一種特有的迎新方式。

    《帝京歲時紀勝》:新春日獻辛盤。雖士庶之家,亦必割雞豚,炊麵餅,而雜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蔥,沖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紅蘿蔔,名曰咬春。

    六、飲用椒柏(bǎi)酒

    始源於漢代,在正月初一這一天,漢代人以飲用椒柏酒的方式,來祭奠祖先,以及向家中長輩表達拜壽之意。

    此椒柏酒顧名思義,便是用花椒與側柏葉釀製而成,或許現在的朋友會感到很疑惑,這花椒釀出的酒,當真好喝嗎?

    其實在漢代,特別流行花椒釀酒,椒花更被視為一種吉祥如意的植物,南朝詩人庾信有詩云:

    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正旦蒙賚酒》

    由此可見,在古人心中寓意吉祥,再加上側柏葉的去火藥性,椒柏酒著實是新春宴席上充滿美好寓意,且不可或缺的上好飲品,古人更認為,常喝椒柏酒,能使人延年益壽。

    《本草從新》:側柏葉,最清血分溼熱。《四民月令·正月》漢·崔宴:正日進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藥。

    而祝酒的過程也特別有意思,要先讓家中的小孩品嚐過後,再敬獻給家中長輩,期間還要說些祝壽賀春之詞,待長輩飲完椒柏酒之後,全家熱鬧歡喜,也宣告著迎春宴席正式拉開帷幕。

    《四民月令·正月》漢·崔宴:進酒次弟,當從小起,以年少者為先,各上椒酒於其家長。”《荊楚歲時記》: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採花以貢樽。正月飲酒先小者,以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與酒。

    總結來說,自古到今的新春習俗活動,可謂數不勝數,且全都充滿無窮趣味,若論風雅,古人可拔頭籌,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中國古人的生活智慧,以及我們中華兒女對於春節自古到今的深切情懷。

    我想,在除夕這一天,一家人團團圓圓,歡天喜地的過春節,沒有什麼比這更為幸福的事情了,而這也是屬於我們全部華人的共同節日,為此,我在這裡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恭喜發財~!

    ——————

    參考文獻:

    ——————

    ·《後漢書·禮儀志》:穿青衣迎春立春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春旛,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

    ·《後漢書·禮儀志》:立春旛,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

    ——————

    ·《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

    ·《荊楚歲時記》:至新年十二曰,則棄之街衢,以為去故納新也。

    ·《荊楚歲時記》:歲前,又為藏彄之戲。叟嫗各隨其儕為藏彄,分二曹以校勝負。

    ·《荊楚歲時記》: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採花以貢樽。正月飲酒先小者,以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與酒。

    ——————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漢武帝)既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時伸。由是得幸,號曰拳夫人。

    ——————

    ·《風土記》:藏鉤之戲,分為二曹,以較勝負。

    ——————·《遼宮詞》:君臣團坐笑藏鬮,宴上分明共幾籌。

    (此處“藏鬮”,為遼代延伸玩法,加入禮儀規矩,但本質與藏彄並無區別。)

    ——————

    ·《本草綱目·菜一·五辛菜》:五辛菜,乃元日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謂之五辛盤。

    ——————

    ·《帝京歲時紀勝》:新春日獻辛盤。雖士庶之家,亦必割雞豚,炊麵餅,而雜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蔥,沖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紅蘿蔔,名曰咬春。

    ——————

    ·《正旦蒙賚酒》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

    ——————

    ·《本草從新》:側柏葉,最清血分溼熱。

    ——————

    ·《四民月令·正月》漢·崔宴:正日進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藥。·《四民月令·正月》漢·崔宴:進酒次弟,當從小起,以年少者為先,各上椒酒於其家長。”

  • 8 # 蘭州李永平

    風雅的習俗有:一、過年期間親朋好友們互相拜年。二、家家戶戶貼上窗花對聯。三、舉行盛大的燈會、社火表演等活動。

  • 9 # 無心即樂i

    春節又稱元日、元旦、無正、元辰、元朔、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過年,為夏曆新年的第一天。由於曆法不同,各代歲首之日不盡一致:夏代為正月初一,商代為十二月初一,周代為十一月初一,秦代為十月初一,漢武帝時又恢復到正月初一,並延續至今。

    “春節”,各代所指也有區別。漢代指立春這一天,南北朝指整個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活動內容最豐富、禮儀最隆重、場景最壯觀、食品最精緻的一個傳統節日,全國56個民族中的53個(除去藏、白、傣族)都要舉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慶賀,故又稱“元日大慶宴”。

    春節的起源

    據史籍記載,春節在唐虞時叫“載”.夏代叫“歲”,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義指穀物生長週期,穀子一年一熱,所以春節一年一次,含有慶豐的寓意。又傳,春節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臘祭”,當時每逢臘盡春來,先民便殺豬宰羊,祭祀神鬼與祖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免去災禍。他們用硃砂塗臉,身披鳥羽,唱跳吃喝,熱鬧非凡。至於

    互相拜年宴請,則起自漢初,對此《通典》有所記載。

    歷代春節食俗

    ※東漢時期,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據崔提《四民月令》稱:“正月之朔,是為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家室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南朝時期,春節闔家互相拜賀、飲宴,並開展娛樂活動。據粱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欽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還有畫雞、燃爆竹、懸索、乞如願等遊戲。

    ※唐宋元明清時期春節食俗中的禮儀成分逐漸加重。據南宋吳自收《夢梁錄》記載:“土大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梵天廬叢錄》記載:“男女依次拜長輩,主者牽幼出謁親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清波雜誌》載:“宋元佑年間,新年賀年,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親朋拜年,主家必須設宴款待,酒肉異常豐盛。據《嘉泰會稽志》記載:“元旦男女夙興,家主設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詣親屬賀,設酒食相款,日歲假,凡五日而畢。”至清代,《帝京歲時紀勝》雲:“士民之家,添衣冠,肅佩帶,祀神祀祖;焚楮帛畢,味爽闔家團拜,獻椒盤,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門迎喜,參藥廟,謁影堂,具柬賀節。路遇親友,則降輿長揖,而祝之日新禧納福”,對於前來拜年春,“縱非親厚,亦必奉節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爛醉!俗說謂新正拜節,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車馬喧闐,追歡竟日,可謂極一時之勝也矣”。

    春節各地食俗

    漢族的春節食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九、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

    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如年夜飯,尤為講究:一是全家務必聚齊,因故未回者必須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體現團圓之意;二是飯食豐盛,重視“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萬順”,酒水叫“長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金魚叫“年年有餘”;這條魚準看不準吃,名為“看餘”,必須留待初一食用.北方無魚的地區,多是刻條木頭魚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居上。孫輩居中,父輩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飲酒。吃飯時關門閉戶,熱鬧盡興而止。

    除夕的家宴菜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乾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陝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冷盤,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安徽南部僅肉類菜餚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湖北東部地區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為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

    “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哈爾濱一帶一般人家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和蔬菜。贛南的年夜飯一般為12 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為“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以雞鴨魚肉及各種蔬菜為主。江西南昌地區一般十多道菜,講究四冷、四熱、八大菜、兩個湯。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種或幾種必備的菜,而這些菜往往具有某種吉祥的含義。比如蘇州一帶,餐桌上必有青菜(則安樂菜)、黃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懇懇)。湘中南地區必有一條一公斤左右的鯉魚,稱“團年魚”,必有一個3公斤左右的豬肘子,稱“團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兩條魚,一條完整的鯉魚,只能看卻不許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餘,另一條是鰱魚,可以吃,象徵連子連孫,人丁興旺。祁門家宴的第一碗萊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筍、蝦米、鮮肉等製成,含義為“和氣生財”。

    合肥的飯桌上有一碗“雞抓豆”,意思是”抓錢發財”。管家人要吃一隻雞腿,名為“抓錢爪”,意味著明年招財財進寶。安慶的當家人要在飯前先吃一碗麵條,叫“錢串子”。南昌地區必食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糊羹,其含義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魚、糧食豐收、稻米成串、八寶進財、年年富裕。

    北方地區春節喜吃餃子,其寓意團結,表示吉利和辭舊迎新。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和樂趣,歷代人們在餃子餡上下了許多功夫,人們在餃子裡包上錢,誰吃到來年會發大財;在餃子裡包上蜜糖,誰吃到意味著來年生活甜蜜等等。

  • 10 # 圖影觀史

    貼年畫

    年畫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漢族民間藝術之一,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年畫不單具有藝術價值,更重要的是它承載著大量的自然和人文資訊。又到了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春節”了,貼年畫則是春節的傳統習俗之一。

    年畫在哪個年代不僅僅是一種裝飾,還會被賦予更多功能性的用途。比如用它貼炕圍子、湖頂棚等。年畫留下來的不僅僅是一種對生活的記憶,而早已變成一種文化符號。

    年畫是中國繪畫的一種形式,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是中國農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是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繪畫載體,通常在新年時被張貼在門面或者牆壁上,辭舊迎新,象徵著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寓意平安和吉祥,也蘊含審美觀念,年畫歷史悠久,折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瞭解年畫可以以小見大,察覺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一起走進年畫的歷史、現狀和未來。

    年畫在中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年畫起源於漢代,發展於唐宋,成形於明清,至今已傳承幾千年,形式多種多樣,在各個年代的名稱不一,宋代稱“紙畫”,明代稱“畫帖”,直到清代才出現“年畫”一詞,在有的地方,年畫也被稱為門神畫。

    年畫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容,不同時期展現出不同的文化特點、社會背景、民眾生活、審美情趣和思想感情。年畫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中華民族樸素的風格和淳樸的信仰,寄託了人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景,歷經千年,年畫作為一種習俗,仍然在民間傳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即將離婚了,各位過來人能教教我該怎麼面對麼,我很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