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涯咫尺1986

    蘇27設計師西蒙諾夫曾經說過:蘇27與F15在模擬條件下交過手,蘇27略勝一籌,但兩種效能相近的飛機,比拼的是飛行員水平。這話說的很有道理,說F15經歷過各種戰事,不如說駕駛F15的飛行員更有經驗,你F15再強,飛行員是個啥也沒經歷過的菜鳥,F15也是菜鳥。

    但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經費的嚴重不足卻大大拖了蘇27的後腿,本身蘇27平臺效能不錯,但航電裝置卻因為沒有足夠的經費改進使得其水平與F15越拉越大,老毛子對著一點也心知肚明,雖然有技術但卻無米下鍋。所以拿同時期的蘇27和F15比是不公平的,就像兩家的孩子,出生時雖然都一樣重,但老毛子家沒錢,讓孩子食不果腹;老美家有錢,孩子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等孩子三歲時你再讓他們比體重,肯定不公平。

    還有就是對於蘇27普遍有個誤解,就是認為其結構強度不夠,這其實是錯誤的。蘇27在剛剛誕生時確實存在結構強度不夠的問題,主要原因是蘇27的設計是“補”出來的,由於在蘇27設計時期,蘇聯的材料工藝還沒有完善,不光是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不過關,就連現在老毛子最拿手的鈦合金加工技術當時也沒有完全突破瓶頸,很多重要部位只能也和米格25一樣使用廉價且易於製造的不鏽鋼(在航空領域不鏽鋼材料的成本價幾乎可以忽略),為了滿足強度要求不得不加粗加厚,這使得一開始造出的飛機空重嚴重超標,不得不進行重新減重,減來減去發現強度又不夠,又重新再“補”,導致最後機構強度不足,這一點設計時西蒙諾夫也心知肚明,但他認為這不是問題,因為只要設計合理,強度問題可以等材料技術瓶頸攻克後再解決。而事實也是如此,早期的蘇27載彈量只有不足4噸的水平,雖然過載量達到9個G的三代機水準但機體使用壽命只有可憐的1500小時,完全就是米格21的水平,而到了86、87年生產的蘇27B(即後來出口到中國的代號蘇27SK)隨著材料技術的成熟,結構強度不足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84年是蘇聯鈦合金加工技術的轉折年,在這一年蘇聯鈦合金加工取得突破性進展,使得很多機型受益良多,比如蘇24,載彈量由原來的4噸直接提高到8噸,使用壽命也翻了一倍),載彈量提高到6.5噸,使用壽命也達到3000小時以上,雖然與美國飛機相比依舊少的可憐但終歸算是進步明顯。中國最早駕駛蘇27的飛行員雷強在初飛蘇27時對其評價是:機動性極佳,機體堅固抗造,極限過載超過人體最大抗過載量,只要飛行員受得了就可以毫無顧慮的進行各種潑辣的戰術機動。

    如果以中國版的蘇27/殲11系列與F15對比的話,才算是公平對決。比如殲11B VS F15CD、殲16 VS F15E,雖然中美航空技術仍有差距,但已經不像老毛子那樣差的離譜。殲11B與F15C/D相比,航電水平已經有一定優勢,雷達方面,雙方都採用了平板縫陣雷達,可以說都是機械掃描式脈衝多普勒雷達中的尖端產品,都採用了部分相控陣雷達技術,可以說已經將這一工作體制的雷達效能挖掘到了極致,對5平米反射面積的戰鬥機目標發現距離都能達到150公里左右,即便與五代機標配的相控陣雷達相比差距也不是很大。

    兩種沒有進行過實戰對抗的飛機究竟誰更強,單純的紙上談兵或者軍演時的模擬對抗都過於片面。相比較而言,中國海航和日本海自東海上空的直接對抗反而更有說服力。中國在引進了蘇27後,不管是最早的蘇27SK還是後來的殲11系列都與F15J進行過直接對抗,從披露出的情況來看,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蘇27佔據了上峰(這也是可以預料的結果,畢竟人家跑到你家門口來了,你如果再打不過還何談保家),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在雙方雷達航電效能相當的情況下,蘇27和F15確實非常接近,飛行員的戰術素養、作戰決心是成敗關鍵。

  • 2 # 武備戰研菌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F-15戰機最大平飛速度為2.5馬赫,作戰半徑1900公里,滯空時間長達5小時,最大航程超過5000公里,F-15誕生的40多年來,參加超過100場區域性戰爭,擊傷擊落敵機100架,至今F-15各型號已生產超過1000架,1983年,一架參加軍演不幸發生撞擊機事故的F-15失去右翼,但依然堅持飛回了機場,創造了驚人的記錄。

    蘇-27戰機最大飛行時速為2.35馬赫,作戰半徑1500公里,最大航程3700公里,蘇-27憑藉其優秀的外形設計獲得了非常優秀的機動能力,因此被稱為有史以來航空史上最經典的戰鬥機,1987年發生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和1989年在巴黎航展上展示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都向外界展示了其超強的機動能力。

    就像上文所說,蘇-27的機動能力是優於F-15的,因為蘇-27的設計初衷就是在機動性上超越F-15,而且F-15的整體設計要笨重一些,更像是美版的蘇-25,在實際軍演中,只要不涉及機載雷達和武器效能比拼,F-15是咬不過蘇-27及其之後的機型。

    在航電系統方面,F-15是絕對的優勢,這也一直是蘇聯/俄羅斯的短板,再加上和預警機的協同資料鏈能力比較,蘇-27更落後了,機載武器和可靠性方面,依然是F-15佔優,武器的雷達和電子裝置美國自然是力壓群雄,F-15的發動機較蘇-27更為可靠,而且F-15的維護工作是模組化展開的。

    嚴格來說,蘇27的技術是落後於F-15的,雖然兩架飛機相差有12年之久,但是蘇-27的各項效能指標確實不如F-15。在某種意義上,蘇-27模仿了F-15,並且只注重了外觀,沒有從根本上完善戰鬥機科技水平,也沒有注重相配套的基礎設施的發展和研製。

  • 3 # 軍武吐槽君

    F15和蘇27可以說是冷戰時期誕生的兩款相愛相殺的戰鬥機,這兩款戰機都屬於重型雙發空優戰鬥機,各自代表著北約和華約兩大陣營的最強實力。時至今日,冷戰已經結束了近30年,F15和蘇27也各自發展出了成員眾多的大家族,並且在國際軍貿市場上競爭也激烈。不過由於二者並沒有在實際作戰中真實遭遇,這讓眾多吃瓜觀眾也是各種莫名捉急,對於二者到底孰強孰弱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歇。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1992年,俄羅斯蘇27與美國F15展開“友好交流活動”)

    蘇27和F15如果真要說誰的戰鬥力更強,其實並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這二者各有各的優勢。從總體上來說,由於蘇聯的電子工業普遍要落後美國5到10年,因此即使蘇27的服役比F15要晚9年,但是在航電水平上,二者早期型號應該仍然處於同一水平。得益於優秀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和AL-31F發動的強大推力,蘇27在機動性上肯定是要明顯好過F15的。無論是波羅的海上空的空中手術刀事件還是巴黎航展上讓人驚歎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都將蘇27超強的機動性展露無疑!因此如果只比拼基礎型號,蘇27的綜合戰鬥力肯定是強過F15的!

    (蘇27空中逼退F15)

    F15最早使用的是平板縫隙天線結構的AN/APG-63,蘇27則普遍裝備倒置卡塞格倫天線結構N001型雷達,從設計和工藝上比較,AN/APG-63比N001要領先一代,但是從效能上分析,二者相差並不算懸殊。N2001採用增加體積,提升功率的方法彌補自身的短板,使得最大探測距離達到了285公里,對F15這類戰鬥機目標的探測距離也能達到80千米,這一資料已經超過了同時期的AN/APG-63雷達。在實際對抗中,這一大力出奇跡的設計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2004年舉行的“對抗印度04”演習中,裝備N001雷達的印度蘇30K就曾經擊敗了裝備APG-63改進型的F15C。 (蘇27機頭雷達)

    除卻2004年的這次演習之外,印度的蘇30MKI還曾經在2008年的紅旗軍演中與F15C交手,然後這次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蘇30MKI不僅在超視距空戰中被吊打,而且在近距狗鬥中也頻頻被對手鎖定攻擊,最後結果F15C完勝!那麼蘇30MKI作為蘇27的改進版本,為何會在最為擅長的近距格鬥上被F15橫掃呢?原因就是印度蘇30的機動性太好!由於採用了配備向量尾噴管的AL-31FP發動機,蘇30MKI可以做出多種超機動動作,在軍演中印度飛行員各種秀向量噴管,結果導致油量迅速衰減,後勁不足,到最後被碾壓,這完全是人為操作導致的失敗! (印度蘇30MKI在喜馬拉雅山區巡邏)

    既然在基礎型號方面,蘇27佔據優勢,那麼在各自最新的改進版本,終極側衛蘇35和F15E打擊鷹對決上誰又更強呢?蘇35換裝了新型117S發動機,最大靜止推力達到117千牛,加力推力177千牛,比AL35發動機高出約40%,因此機動效能相比蘇27應該說得到了脫胎換骨的進化!其次蘇35還換裝了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能夠在400千米外發現反射截面積在3平方米的目標能夠,對F22這樣雷達反射面只有0.01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也能達到80千米以上!配合重達8噸恐的怖掛載,蘇35能夠攜帶包括R77、KS-172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Kh-29反艦導彈、KH-59巡航導彈等幾乎所有俄系空基制導武器,綜合作戰能力達到三代半戰機的頂峰!(蘇35航電水平有了長足進步)(蘇35倒飛,展現超強機動效能)

    而對比看F15E打擊鷹,雖然號稱是F15已服役的最新型號(F15X還沒采購),但其實已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產品。F15E換裝了APG-70雷達,這款雷達屬於有源相控陣雷達,但是由於誕生較早,最大探測距離只有150千米,不過在準確度上和資訊辨析上依舊比雪豹E要強。其次F15E還加裝了藍盾吊艙,可以用於全天候下的戰場感知,能夠繪製出詳細的戰場地圖以及準確識別低空和地面目標。(F15E座艙,電傳飛控系統比同時代的蘇27機械先進一代)

    F15E所使用的F100-PW-220E和F100-PW-229發動機則在靜推力和加力推力上都要明顯弱於117S發動機,因此機動性和彈藥掛載上仍然處於劣勢! 總結以上對比,蘇35在整體作戰能力上要明顯高於F15E,但是在雷達精度和航電系統上仍然有部分落後,考慮到F15E於1988年服役,而蘇35的第一架生產型直到2008年才下線,蘇35戰鬥力比F15E強大並不稀奇!從最初的蘇27用9年追平F15,再到目前的蘇35用20年趕超F15E,俄羅斯並沒有取得長足進步,反而在航空工業實力上與美軍差距越來越大!(F15E掛載能力也是相當不錯的)

  • 4 # 科技之重

    F15和蘇27孰強孰弱的爭論迄今為止都沒有一個定論,總的來說,蘇27以及後續的現役型號的綜合性能已經超越了F15現役型號的綜合性能。不過就早期而言,F15的效能是要強於蘇27的,其實所謂的後發優勢也得看國家的科技實力,沒有科技實力做基礎,也談不上優勢。

    兩者的基本情況如下:

    F15戰鬥機的早期制空型號為F15A,其安裝了兩臺F-100-PW-100發動機。F100發動機的軍用推力為6.5噸,最大加力推力為10.5噸。F15A安裝的APG-63脈衝多普勒雷達對RCS=5㎡目標的探測距離為161千米,此外,還有超高頻通訊,導航等系統。F15A擁有11個外掛架,最大載彈量為7.3噸。F15戰鬥機的基本空重為12.9噸,整機推重比為1.01。

    蘇27戰鬥機的基礎型號則是蘇27S,其安裝了兩臺AL-31F發動機。AL-31F發動機的軍用推力為7.6噸,加力推力為12.3噸。蘇27使用的是N001型雷達,該雷達對典型戰鬥機類的目標的探測距離為100千米,跟蹤距離60千米。蘇27擁有10個外掛架,最大載彈量為7噸。蘇27的基本空重為17.4噸,整機推重比為0.87。

    從航電系統上看,無疑是F15A更具有優勢。

    F15A戰鬥機可以率先的發現蘇27,由於導彈射程有限,即便F15A發現了蘇27 也得到導彈的射程之內才可以攻擊。早期F15A使用的導彈AIM-7F的射程為60多千米,AIM-120也不過80千米。F15A憑藉著APG-63雷達探測距離遠的優勢,可以很遠的發現蘇27。但是也得在兩機接近到導彈射程之內,才可開火,這時蘇27的N001雷達也發現了F15A。由於早期半主動雷達導彈的命中精度堪憂,F15A和蘇27的中遠距空戰基本上是持平的,誰都不會佔據絕對的優勢。

    機動性上來看,F15佔優勢。

    由於F15A的空戰推中比為1.01,海平面穩盤最大角速度為21°/S,瞬時角速度為29°/S,可控攻角為30°。蘇27的海平面最大穩定盤旋角速度為20°/S,最大瞬時盤旋角速度為27°/S,可控攻角為24°。兩者均在相同條件下,F15戰鬥機的各項資料都要強於蘇27。而且這還是早期F15A的資料。等到蘇27服役時,F15A的升級型號F15C已經服役6年了。而F15C的各項效能可不是F15A可以相比的,F15C換裝了F100-PW-220發動機,其推力與F100-PW-100沒有太大的區別,而F15C空重在13噸左右,推重比也在1上下。

    當飛行速度在0.6馬赫以下時,F15的機動性就遜色與蘇27,當飛行速度超過0.75馬赫時,F15的機動性要好於蘇27。其實F15戰鬥機也有些許超音速機動性的,當飛行速度在1.2—1.3馬赫時,F15戰鬥機還擁有5g-6g過載能力,由於蘇27存在跨音速陷阱,所以說F15的超誇音速效能是蘇27不能比擬的。

    無論是從航電系統上看,還是機動性上看,F15戰鬥機都有優勢。在平臺效能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單機對抗,空戰的決勝因素還是“飛行員”。在2008年的演習中,印度的蘇30MKI被F15C近距離用機炮敲掉。而在2018年舉行的“晴空2018”演習中,F15C戰鬥機卻被烏克蘭的蘇27S擊落。由此可知,飛行員也是極其重要的。(圖片來自網路)

  • 5 # 狼煙火燎

    蘇27和F15是冷戰代表美蘇的最高水平的戰鬥機,而且蘇27具有後發優勢,很多效能指標都針對F15,甚至可以說就是為了獵殺F15而生,因此在蘇聯時期來說,蘇27的戰鬥水平是高於F15的。

    這個是有真實對抗案列的。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美國的關係得到改善,而且俄羅斯主動靠上去想和美國做朋友,這一時期美俄進入蜜月期。到1992年,俄羅斯2架蘇27UB戰鬥機降落在美軍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並在之後時間進行了聯合訓練和對抗演習,結果蘇27完勝F15。

    蘇27和F15的對抗,俄羅斯當然就是2架蘇27UB戰機了,而美國分別派出了1架F15C/D戰機,根據空戰規則,先以2架美軍F15在前,以各種戰術動作躲避擺脫後面2架蘇27炸戰機追蹤,然後雙方互換位置,這次演習屬於近距離格鬥範湊,而且雙方約定各派出一名武官坐在對方戰機後座艙內觀摩學習!

    演習開始後,首先是2架美軍戰機在前,蘇27在後追趕,美軍以F15D為長機在前面飛行,F15C為僚機負責支援,為了擺脫蘇27的追蹤,2架美軍戰機一開始就開足了加力狂奔,然後又是各種機動動作試圖擺脫,但蘇27從始至終都能緊緊的咬住F15不放,始終沒有讓F15擺脫蘇27前方18°範圍之外,最後蘇27以最小的臨界速度實施瞄準,模擬發射了R73導彈,並判定成功擊落對方!

    之後雙方互換位置,蘇27UB同樣使用相同的梯隊隊形,演習開始後蘇27同樣採用了開足加力擺脫,然後迅速爬升,再然後就是各種機動擺脫,F15C/D最初還能跟上,但是慢慢的機動性不足的缺點就暴露無遺,在蘇27做出一個270°轉彎爬升後,F15不但失去了目標,反而被蘇27饒後了並完成鎖定,雙殺了F15戰機!

    在之後的時間裡,美國甚至從烏克蘭搞來了3架蘇27進行對抗,還多次與裝備蘇27系列戰機的國家進行對抗演習,結果好像都不太好,比如與印度蘇30MKI對抗中輸多勝少,去年與烏克蘭蘇27對抗著又輸了!不過透過這樣的對抗美國已經摸透了蘇27的各種戰法和效能特點,相反俄羅斯對F15的瞭解程度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這個案例並不能說明蘇27就比F15強,畢竟這樣的對抗演習大多屬於近距離的格鬥對抗,蘇27是公認的機動性之王,而F15的機動性基本只能靠尾翼來實現,看看F15那乾乾靜靜的翅膀就像板磚一塊,機動性當然比蘇27差了一大截了,但是F15的優勢在於發動機可靠性大和推重比都強一些,還有F15的航電和火控系統都更強,加上美軍真實戰場並不是F15孤軍奮戰,美軍的體系化優勢絕對世界第一,甩開世界其他國家一大截,而且在注重超視距攻擊年代,蘇27系列戰機與F15的對抗中孰優孰劣就說不清楚了,而且這樣的對抗與飛行員水平的高低還有這很大的關係!

  • 6 # 一葉楓流

    蘇-27和F-15誰更強的爭論在中國軍迷中持續很久了。技術派說F-15技術先進,機動派說蘇-27機動性很強。

    戰後遠端噴氣式戰鬥機從最早的美國F-101到F-4鬼怪II,雙發戰鬥機第一次在機動效能上超過了單發戰鬥機。

    F-15繼承了F-4的優點,依靠強大的發動機把機動性提高到新的高度。F-15第一次做到了可以垂直爬升。

    蘇27的機動效能更出色,具有過失速機動能力。如果雙方進行一對一近距離格鬥空戰,勝負難料。作戰沒有公平公正,不用刻意去規定內部載油量。

    如果進行超視距作戰,F-15的雷達優於蘇27的雷達,麻雀導彈也優於“制導火箭彈“。

    在工程設計上,蘇27是傑出作品。F-15的機載裝置是當時的技術精華。

  • 7 # 使用者92780611160

    蘇27和F15戰鬥機是世界上三代機的 “代表”,從時間來看,F15出現比較早,1974年就列裝美國空軍,而蘇27是到了1986年才 “面世”。F15由於使用了世界第一推比8發動機,實驗使用了114臺發動機,經過數萬小時的實驗,最終成了 “機庫皇后”的美稱,當時很多人覺得是發動機不行,其實這還主要是美國空軍飛行員 “惹的禍”。和二代機相比,F15戰鬥機具備了超級的爬升加速和機動性,飛行員駕駛時,就經常玩命的做 “極限飈車”,飛機發動機的加力使用過多過頻,遠超原定設計規範,從而造成發動機故障頻發。

    而俄羅斯的蘇27戰鬥機,也是事故頻發,美華人發動機出事,俄羅斯的也出,最悲劇的是,俄羅斯的技術比美國更差,只造了47臺,連美國F100數量一半都不到,實驗時間更短,導致發動機首批壽命只有幾百小時,慘不忍睹,雖經過多年努力改造,勉強破千。美國的工業基礎比俄羅斯要好的多,如果要求俄羅斯產品完全超過美國,是不現實的。

    戰機的生存力由兩種能力構成,一種是讓敵人不能隨便命中的能力,這個由飛機的速度高度機動性和電子干擾電子自衛預警能力決定,蘇27和F15相比,速度高度機動性基本在同一水平,但是電子自衛預警能力差距很大。另外一個就是被敵炮火擊中後存活機率有多大,從實際尺寸來看,蘇27戰鬥機比F15大了近一圈,機身長,機翼寬,同樣的導彈攻擊被彈面更廣,造成被擊中的機率更高,從蘇27設計來說,比較單純的追求飛機的超大航程和掛載能力,對於飛機的生存力考慮不夠周到。

  • 8 # 英雄光

    這個問題一直引起廣大軍迷的爭論,美蘇是世界上在軍用飛行器的研究中探索的最遠的兩個國家,那麼F-15和蘇-27作為冷戰時期東西方陣營各自水平最高的戰鬥機,眾人對兩者誰的戰鬥力更強一直都是爭論不休的,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想在這裡的戰鬥能力指的完全是飛機的空優能力,那麼問題就可以轉化為F-15和蘇-27誰才是當年的絕對空優呢?

    戰鬥機這一明星兵種是最受大眾熟知的軍用飛行器,F-15和蘇-27更是包含了美蘇兩方在軍用飛行器領域水平上的高低。尤其是現在F-22大幅度領先蘇-57已是定論,美俄兩方的航空技術水平已經不用再繼續爭論,所以上一代關於明星機種誰更強的討論反而是最激烈的

    這個問題當時在空軍之翼引起過巨大的浪潮《鷹與側衛——龍虎相爭30年》,《側衛比鷹略勝一籌》,《為什麼F15強於蘇27》,三篇文章的接連出現一下子將這個問題的火熱程度推到了頂峰。

    確定對比方法和對比

    對飛機空戰能力的分析我一般是分為三種分別是:BVR(超視距),WVR(視距內),機炮格鬥。想必是很好理解的,決定飛機BVR能力強弱的其實是航電,導彈等因素,而機炮格鬥本身就是飛機自身的機動能力,WVR的強弱既與航電等子系統有關係,也與飛機自身的機動能力有很大關係。

    瞭解了我如何比較飛機空戰能力的強弱,我再來說一下我著手的途徑,我一般透過三個途徑來對比:1. 戰機已公開的飛行手冊中的資料;2. 航展影片,各國軍演;3. 各國軍方在競標中給出的報告。

    這三種途徑同樣有各自的優缺點:1. 飛行手冊的資料是實測值,這的確很有意義,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飛機是不可能依據飛行手冊中的嚴格規定進行飛行的。

    這是F-15A/C乾淨構型下的穩盤實測包線圖,條件是最大推力和35000lb的飛行重量,也就是15.87t,發動機是F-100-PW-100,時間是1985.10.1,資料來源於F-15A Flight Manual USAF F-15-Series-A-B-C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架戰機的最大瞬盤速率是在1000m高空0.6Ma的速度下實現的,但是在實戰中,此飛機是不可能強行的依據這個資料來進行機動動作的。(這個資料很不標準,很多引數都沒有給出嚴格的定義,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2. 航展影片和各國軍演成績是實際的結果,但是也有侷限性。航展難免會有所保留或者誇大的成績,比如某飛機在航展上不攜帶掛載,極度輕油,這樣它的機動能力自然要好很多。軍演成績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飛機員水平的限制。

    3. 各國的競標報告其實是最容易直接上手的,也是最值得相信的,但是也有侷限性,那就是這類報告的數量一般較少,而且很多情況下,我們只知道結果或部分經過,不知道完整過程,這樣的話資訊就太少了。

    其實像這樣的飛行員訪談記錄也是很有價值的,但是每個飛行員的主觀意識太強,不同的飛行員會根據自身水平的高低得出不同結論,導致飛行員訪談也只能是補充。此圖是波蘭空軍飛行員談到F-16與米格-29的演習

    鑑於每種方法都有自身的侷限性,所以在比較時我會同時採用三種方法並給出最後的結果。

    至此,我對於兩飛機的對比途徑和對比方法已經完全的交代清楚,那麼是時候開始了。

    BVR

    BVR最重要的就是航電,其次就是導彈。對於航電和導彈的比較我們只能去預估它的大致效能,因為雷達的效能強悍與否,這基本就是捕風捉影的事情。

    加裝在F-15上的APG-63,APG-70,APG-63(v)2,包括現在正在升級的APG-63(v)3,都代表著目前或是原來雷達的巔峰水準之一。就是非本國的F-15的航電水平也都保持的不錯,像新加坡的F-15SG,南韓的F-15K,沙特的F-15SA的航電都是相當一流的水準。圖為日本進行JMSIP升級後的F-15J

    F-15在最早期就加裝了密集的EWWS感測器,在後期的MSIP中還升級綜合成了TEWS。F-15的航電水平,不管是在哪個時期都是世界一流的。

    其實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這是從F-4就流傳下來的傳統,F-4的導彈萬能論雖然在戰爭中受到了極大地考驗,但是先進的航電是毋庸置疑的。

    相對比而言,蘇-27雖然有著後發優勢,不過在航電領域方面我個人是不看好的,不只是雷達,火控同武器系統的一體化也是比較差勁的,因為蘇-27對地只能打無控火箭彈,對空也打不了主動彈,雖然對地能力不包含在本次的空戰能力範圍內,但是我們可以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所以我個人認為F-15的航電是要略勝蘇-27一籌的。

    F-15的型號是包括了各種型號已經後續改型的,但蘇-27卻不一樣,其後的蘇-30,蘇-35雖然也屬於側衛系,但編制已經不同,不能歸於蘇-27。但是這樣的對比位面有失偏頗,所以文中涉及到的其實是所有的側衛系戰機。圖為印度的蘇-30mki在蘇-35出現之前有“終極側衛”的稱號

    機炮格鬥

    我們先進行機炮格鬥的對比,然後就可以透過兩個內容更快地得到WVR的結果。

    幸運的是蘇-27和F-15的飛行手冊已經公開,我們可以直接比對兩者的機動能力,資料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我直接說結果了:蘇-27的最大升阻比和最大升力係數是略高於F-15的,F-15的推重比要顯著的高於蘇-27。

    好,我們現在知道二者間的,推重比,最大升力係數,最大升阻比的高低關係,那麼能量機動和角度機動都是可以得出結論的了。

    此圖為定常平飛狀態下的能量機動推導公式,其中的關鍵就是升阻比(K)和推重比(Ta/W)

    能量機動可以說是判定飛機穩盤,加速,爬升,橫滾好壞的綜合指標,最大升力係數則是判定飛機瞬盤效能好壞的指標。

    所以這些引數極為的重要,但是在比較好壞中出現了問題,雙方在這些引數上各有優劣,那麼我們該如何作出判定呢?

    我們只能夠大致得出蘇-27瞬盤能力更強,F-15垂直機動能力更強的簡易結論。

    但實際上僅僅是這個數值的對比也是可能存在誤差的,因為在3000米高空,F-15C攜帶4個AIM7和4個AIM9,瞬盤是25度/秒,資料來源USAF Test Pilot School Flight Test Manual Vol.1 chapter 9,1991.8。

    事實上這個瞬盤值已經很高了,被認為三代機最強瞬盤的Phantom-2000在海平面也只有30度/秒,如果攜帶載重和提高飛行高度,那麼Phantom-2000在瞬盤上無法對F-15形成顯著優勢。

    那麼蘇-27真的在瞬盤方面能夠勝於F-15嗎?這很讓人懷疑。

    我為什麼不懷疑F-15在垂直機動上的領先呢?這是因為F-15的推重比顯著地超過了蘇-27。F-15A的使用空重只有12.47t(攜帶飛行員,少量燃油,沒有武器),F-15C在其基礎上的空重有所增加,不過也很有限,F-15C的使用空重是13.1t同上述條件一樣,沒有攜帶武器。此圖是飛行手冊,中間已經說明了條件

    反觀側衛系列飛機的空重對比F-15簡直要高太多了,最輕的蘇-27SK的基本空重都有16.8t,更重的蘇-35空重更是高達19t,官網上目前是18.4t。(還要注意基本空重和使用空重的區別)

    在資料走不下去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透過軍演的途徑來給出補充。

    其實蘇-27的氣動設計很優秀,要不然也不會在最大升力係數和最大升阻比上超過F-15,但是決定飛機效能的不止氣動設計,內部結構,材料強度等等都是很重要的

    2. 2004年2月的“Cope India”美印聯合軍演,這是鷹與側衛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只不過此時與F-15C對戰的是蘇-30K。

    3. 第三次,2008年紅旗軍演,F-15C對陣蘇-30MKI。

    這三次交鋒,第二次不是機炮格鬥,可以排除,但是第一次和第三次是可以拿來參考一下的。

    二者第一次交鋒本來只是友好的飛行訪問,但是編隊飛行過程中,在F-15D後的蘇-27UB卻脫離預定的編隊位置並使用火控雷達鎖定了其前方的F-15d。

    這是被鎖定的F-15,翼下的兩個副油箱清晰可見

    儘管F-15D想要努力擺脫,但佔據位置優勢的蘇-27UB,卻並沒有給攜帶兩個副油箱的F15d一點脫離的機會,隨後蘇27放棄鎖定飛回到預定的編隊位置。

    在機炮格鬥中,飛機往往要取得佔位優勢或者搶先完成機頭指向的改變去鎖定敵人,往往首先先取得位置優勢的飛機能夠抵消掉機動性的差距。而且攜帶了更大載重的F-15的機動性顯然是要弱於空載的情況下的。

    這是當時訪問的照片

    所以在這次事件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攜帶了兩個副油箱F-15d的機動性並沒有顯著地優於蘇-27以至於沒有擺脫被鎖定的情況。

    有意思的是這也是唯一的一次蘇-27與F-15直接進行交鋒的事件,在這次事件後一直到今天,F-15再也沒有與蘇-27有過直接對面,F-15面對的都是蘇-27之後更優秀的側衛系戰機。

    第三次,2008年印度蘇30mki前往美國參與紅旗軍演,而我們需要將目光鎖定在F-15C與蘇-30MKI的一對一炮戰。

    這是F-15c與蘇-30MKI的直接交鋒的結果,在此次的對比中具有很重要的證明作用。

    這次的結果是攜帶兩個ECM吊艙的極度輕油的蘇-30MKI在機炮格鬥中完敗給了攜帶兩個副油箱和4枚導彈的F-15C。

    這是當時參加軍演的蘇-30MKI,蘇-30MKI是當時的終極側衛,被認為是當時的俄系最強戰機,蘇-30MKI的確很先進

    我們知道飛機載重,速度和飛行高度均會對飛機的效能產生極大的影響,這是顯而易見的,在攜帶了更多的載重後,首當其衝的就是推重比,其次就是這些載重帶來的阻力系數的增大,這又影響了升阻比。

    此次的結果是蘇-30MKI的機動能力顯著弱於F-15C。(因為戰績是完敗,所以我使用了顯著這一詞語)

    但是此次的結果能夠證明F-15C的機動能力顯著優於蘇-27嗎?我覺得恐怕也不行,因為軍演機炮格鬥專案也是有侷限性的,那就是飛行員的素質差距。

    雖然此次雙方人員是老鳥菜鳥各一半,但是我個人認為美軍飛行員的素質要高於印度飛行員,而且美軍有豐富的對戰攜帶TVC戰機的能力。

    所以我認為在機炮格鬥中,F-15略勝於蘇-27是比較恰當合適的結果。

    其實美俄兩國在軍用飛行器領域上很早就存在差距了,而且這個差距在越拉越大,這個現象大概是從F-4的出現開始的,到現在俄羅斯已經被美國甩開很遠了

    WVR

    F-15的航電優於蘇-27,F-15的機動能力略強於蘇-27,那麼我認為WVR的情況下,F-15也強於蘇-27是比較公正可靠的。

    至此,蘇27和F15作為冷戰時期東西方陣營的最高水平戰鬥機,誰的戰鬥力更強?我的答案是:BVR,F-15強於蘇-27;WVR,F-15強於蘇-27;機炮格鬥,F-15略強於蘇-27,。F-15的戰鬥能力更強。

    圖5,12,13,14均來自於空軍之翼

    機動能力中,我並未比較兩者的過失速機動能力

  • 9 # 五嶽掩赤城

    蘇-27氣動設計全面佔優,但美國子系統技術非常明顯。同一時期的蘇-27打不過F-15,但同一技術水平的F-15打不過蘇-27。

    冷戰時期,前蘇聯在航空技術方面整體上不如美國,甚至不如英國。但是在氣動設計方面卻完全可以說是跟美國並駕齊驅,這主要歸功於前蘇聯早在1913年就建立了一個國家級專門從事氣動方面研究機構,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所(TsAGI)。蘇-27的氣動設佈局實際上跟F-16接近,都採用中等展弦比梯形翼、翼身融合、放寬靜不穩定、機身邊條翼等,體現了70年代末氣動研究成果,而誕生時間早的F-15則是落後10年停留在60年代末氣動研究設計上。

    這裡提一下尼古拉·耶戈洛維奇·茹科夫斯基(1847—1921年),他是跟伯努利、普朗特齊名的流體力學學奠基人,俄羅斯的航空之父。所以前蘇聯的空氣動力研究是絲毫不亞於西方國家,該研究中心成立後,前蘇聯所以飛機設計局的設計作品都要先送交給該中心進行修改設計。這也是前蘇聯在航空技術整體上不如西方的情況下,在某些時候卻能設計製造出實戰效能不亞於西方的作品。美國從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搞來過多架蘇-27,與F-16進行過多次對抗測試,證明蘇-27在機動效能上絲毫不遜於F-16,而F-15在肉搏狗鬥中是打不過F-16的。

    回到蘇-27上,這個作品可以說是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所與蘇霍伊設計局共同造就的經典之作,目前為止最為經典和成功的第四代戰鬥機氣動構型。當年兔子看到後可以說驚掉下巴,一款起飛重量超33噸,機內載油比殲-8II空重都還重的重型戰鬥機,機動性和敏捷性卻絲毫不亞於F-16這樣高機動輕型戰鬥機。甚至蘇-27的氣動研究成果超過當年蘇聯航空工業製造水平,在結構和機翼翼尖處理上進行了弱化削弱。在東海上空,白頭海雕蘇-30MKK與日本空自的F-15J也進行過多次“對抗”,至少有兩次都是以自衛隊的F-15J先扔干擾彈逃命告終,而蘇-30MKK還是蘇-27中的戰鬥轟炸機版。

    相比較下,在60年代末設計,為應對誇大的米格-25危機的F-15,在氣動設計上相當趕,相比較後發的蘇-27可以說落後將近10年。並且在整個F-15專案期間,格魯曼一直在吹國會的耳邊風,砍掉F-15,改一起採購F-14雄貓可以省下一大筆錢。F-15壓根沒有時間和精力慢慢打磨,1972年首飛,1974年就完成全部試飛開始投產,1976年就服役。相當的快相當的趕。美國空軍在二代機上的失敗,被國防部強塞海軍的F-4鬼怪,被美國空軍視為奇恥大辱,所以F-15研發時間相當的趕工期。

    實際上,F-15更像是結構設計的勝利,如何用更小的結構重量設計出足夠堅固的戰鬥機。F-15C在1992年MSIP升級後空重也只有12.5噸,比蘇-27S的16.7噸輕了4噸多。F-15整體上推重比更好,因而在垂直機動方面有優勢

    但在F-15設計上,美國意識到再也不能放任各航空公司自己單打獨鬥去搞,蘇聯那種成立國家級氣動研究中心進行捉刀修改很有必要。於是在學蘇聯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所一樣,安排個國家級科研機構進行修改,這一任務落實給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那個年代的NASA,正是歷史上最輝煌的NASA,正在進行阿波羅登月的NASA,其對麥道送交的氣動模型進行研究後,給出了33項修改意見,全部被採納。其中包括F-15最大的氣動創新,機翼切尖。

    機翼切尖看似簡單的一刀,能夠顯著削弱翼尖渦流的形成,大大降低翼尖渦流對機翼結構的衝擊,減輕結構重量,後面殲-10、殲-20、F-22和蘇-57都借鑑此設計。

    F-15的氣動設計相當保守,但是其子系統上相當激進,可以說主要技術革新全在子系統上。特別是雷達和發動機上,可以說至少領先前蘇聯十年。蘇-27S使用的N001雷達,總重量980公斤,無論是探測效能還是電子對抗能力都遠不如F-15一開始使用的AN/APG-63雷達,而後者僅重253公斤,抱著電子管不放的前蘇聯在航電領域徹底陷入死衚衕。蘇-35與F-15X將雙方的對抗進一步衍生,蘇聯解體後向西方學習的俄羅斯在子系統方面差距實際上大大縮小,但航電和資訊化水平還是不如F-15X。

    這也導致開頭中提到的,同一時期的蘇-27打不過F-15,而同一技術水平下的F-15打不過蘇-27。F-15在裝置子系統上的優勢,可以反超蘇-27,而如果雙方子系統處於同一水平的話,那麼F-15很難與蘇-27對抗。

  • 10 # 特別特別正經

    事實勝於雄辯,去年的北約晴朗天空2018軍演,烏克蘭用蘇27格鬥中碾壓了美國F15C,要知道蘇27的推重比是不如F15C的,但是蘇27鎖定F15後F15無法逃脫,而反過來F15鎖定蘇27,確讓蘇27擺脫。蘇27一個老兵啊,真不容易!最早的要追溯到葉利欽時期,當時是解體後的美俄蜜月期,他們在美國進行了對抗。結果一樣,蘇27勝。也就只有印度人拿蘇30竟然輸給F16,一方面是印度的飛行員水平差,一方面是蘇30MKI是向量發動機還不成熟。為什麼蘇27能勝過F15呢?首先是優秀的氣動外形,中央升力體的設計,俄華人甚至蘇57都不放棄。我認為這個氣動外形是三代機的巔峰之作。其次是三姨夫發動機儘管各項指標落後於美國發動機,但是加速性是強項,這點我們早期的渦扇10也沒能超過。三就是飛行員的技術和戰鬥精神!比較平臺,就比較纏鬥,至於什麼雷達導彈,那些都是一旦領先對手沒得玩的。單純以平臺論,蘇27是最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有些年輕人失去消費能力?經濟壓力大沒啥資產,可能還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