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之道

    講話自然是白話文,所謂文言文,就是用文化語言描述的文字,而不是文言“語”或文言“話”,用文言記錄文字,這樣做只是為了便於書寫和傳播。我們知道,古代人書寫用竹簡,笨重而不方便,用文言文可以節省大師書寫材料。

      在中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白話文(即口頭語言"(也叫口語))和書寫用"書面語言"(書面語)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白話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這裡,"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在一些地方,還有一些人講講話文縐縐的叫作“拽文”。古代有錢讀書的人不多,圈子很小,如果人人都講文言文,肯定很多人聽不明白。但在文人圈子裡,只要你能說上幾句文言文,那麼就代表你是圈子裡的人。可以說,文言文是那個時代文化圈子的特殊符號。

  • 2 # 舞花風

    “白話文”的說法,是五四運動興起的,用以指跟當時口語大體相近的書面文字。“文言文”指與“白話文”相對的主要自漢以降所使用的書面文字。其實,宋元以後的文言文就已經是對古代漢書面語言的模仿了,更不用說明清。明清小說大興,從中便可以看到白話、文言的分道揚鑣、漸行漸遠。古人說話,當然使用當時的口語;但作為文人、官員,出於交際、外交、公文等方面的需要還是以文言文為正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仍舊有不少居民對於貨幣基金的安全性抱有疑慮?